东拐子日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山北青未了
胖豆他娘生怕那狗跳出来咬着他娘俩,慌忙转身拉了女儿的手,深一脚浅一脚的又跑回到社场上。复叫几声,没有动静,找儿心切,便不顾辛苦,和女儿两人逐个棒子秸垛翻找。好在孩子们掏的洞都很浅,也很容易探查,娘俩从月在中天忙活到月落西边,找了大半宿,眼看剩下最后一垛棒子秸没找到,她怕这最后的希望落空,便坐下身来,想依在棒子秸垛上歇息片刻,当她的身子挨近棒子秸的一时刻,便听到胖豆那熟悉呼噜声从背后传出来,她顿时惊喜万分,招手叫过二女儿,娘俩轻声呼唤胖豆的名字,生怕高声叫喊吓着睡梦中的儿子。她轻轻拿起盖在洞口的两个棒子秸,胖豆在里头睡的正香呢,脸上还微微出了些汗,他娘把他往洞外抱的时候,他还直喊:“不能出去,出去我就输了。”听听,这傻蛋多可爱。
( 东拐子日记 p:///1/1196/ )
第六章 半块窝头情定一生
自然灾害,是个喂不饱的老虎,特别是当人们疏于防范,它更是肆无忌惮,吃起人来,比真老虎还厉害。《+乡+村+小+说+网 手*机*阅#读 annas.r》先是大炼钢铁,各家各户把家中的铁器都贡献出来,生铁锅一摔两分家,扔进土炼铁炉炼钢。地里的产量也是越吹越高,从一千斤吹到三万斤,“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就是这时候的口号。小孩子不懂事,光跟在大人后头看热闹,庄里办起大食堂,家家户户发饭票。凭饭票去大队食堂领干粮。也有菜票,可以领菜,倒是蛮省劲。人们去田间劳作一天,也不用回家自己动手做饭,直接去食堂打菜打饭,乐的家庭主妇们合不拢嘴。只是好景不长,天爷瞎了眼,弄出来个三年自然灾害。中国人素有各家各户屯粮的习惯,只是叫集体食堂冲昏了头恼,把这“年年防贱,夜夜防贼”的古训,忘的一干二净,这才吃了大亏。食堂还是那食堂,只是供应的干粮越来越少。最困难的时候,每人每天只能领到一个地瓜面子窝头。三顿饭一个窝头,能够么?当然不够。于是,人们便四处挖野菜来填饱肚皮。张北路上的大杨树刚发新芽不久,那时比老猫耳朵大不了多少,早被人们摘个精光。李二的父亲李大爷一看苗头不对,家有十口人呀,一天老老少少吃这十个窝头哪能行。赶快从小西屋的旮旯里找出祖传的豆腐担子,盘灶架锅,出开了豆腐。这活虽是水里来浆里去。把豆子变成豆腐再搭上人工不算钱,整个日晒雨淋的沿街叫卖,卖豆腐的钱再买成豆子,几乎是一分钱不挣。说不挣还干?剩下半盘豆腐渣这就是赚头。豆腐渣虽没营养,它也是粮食做的,有了它,就能保命啊。
庞大家就没这么幸运。先是庞大爷被王大队长辞了看场的差事,这都是前年庞大打翘打伤胖豆,胖豆他娘择机向王大队长吹了枕边风,这才有庞大爷被辞工一事。这可恶的长舌妇,她的恶气倒是出了,可把庞大爷一家害的苦不堪言。先是庞大爷因气愤而把多年的痨病给勾上来。后又因营养不良全身水肿,几个窝头领回来,他看看庞大庞二两兄弟,这是家里的希望,得吃,再看小女儿小桃红依在自己坐的椅子边上,楚楚可怜,那双小眼一眨不眨的紧盯着自个手里那几个黑窝头,女儿年少,离了饭食哪能行啊,她得吃。再转身看看自己的老婆,天天饿着肚子去干活。除了干活,回家前还得拾些柴火背回家,还得挖野菜。那年头挖野菜和现在东北人挖人参差不多。平地里稍有点野菜的头露出地面,早被人发现,挖野菜的人是连根带菜一起挖。不是纯吃野菜,而是吃那白白的长根啊。这样的挖法,野菜被发现一棵少一棵。成了恶性循环,到的第二年春天,地里几乎没了野菜的踪影,谁出工干活,能挖回三五棵带着长根的野菜,那就是了不起的大事情。看者脸色蜡黄的庞大娘,庞大爷把分剩下的半块窝头递过去。庞大娘眼含热泪把窝头又推给庞大爷。自己的男人有病,不吃哪能撑的到明天食堂开饭?她觉得天旋地转,脚挪不动窝,可她还是硬撑着,喝了一碗热水,把肠子撑起来,冒着虚汗躺在炕上。庞大爷把半块窝头一掰两半,自己留下一半,递给庞大娘一半,示意她吃下去。起初庞大娘不吃,架不住丈夫再三把窝头递过来,推到第四遍的时候,她默默的接在手里,一小口一小口像品龙宴那样吃下那一小截窝头。看她把窝头吃光,庞大爷心满意足,他躺在妻子身边,手搭在妻子的肩头上。好些年没这么舒心的两口子依偎在一起睡觉。等她一觉醒来的功夫,丈夫不见了,她以为丈夫去解手,也没在意,可功夫一长,她觉得不对劲。特别是昨晚丈夫那微微抖动的手,叫她吃窝头时那爱怜的眼神,她一惊,慌忙冲出房门,她看见了丈夫---他,他已经在半夜里上了吊,就在院子中间的树上,全家一齐号啕大哭起来,那哭声惊天动地,凄惨无比,揪人心肺,惊动了街坊邻居,大伙七手八脚把庞大爷放下来,人早已冰凉。大伙又掐人中推后背把庞大娘救醒,随后帮着办理丧事。可怜庞大爷,他临死前,还把那一截窝头塞在庞大娘手里,夫妻情深哪。他宁肯自己黄泉路上当饿死鬼,也要让妻子多吃一点,他深知自己死后,家庭重担落在妻子一人身上,那对她是一种多大的压力呀,半块窝头赠妻子,宁死不拖累家人,庞大爷,你是真爷们!我们这些活着的后辈佩服你,向你鞠躬致敬,您是咱东拐子第一好男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丈夫。
多年以后,胖豆他娘得掉旋风,嘴角向右上方挑起,去了很多大医院都正不过来,那形状,猛一看活像一个女人在对别人说悄悄话,还怕外人听见的样子,这是不是老天爷对庞大爷的一个交代?
现实越来越糟,庞大爷死后不久,由于长期吃不饱,庞二变的疯狂起来,他整天瞪着血红的眼珠子,无论看见谁手里有吃的,上去就抢,弄的街坊邻居家的孩子,看见他就跑。庞大比他大,他抢不着,便抢妹妹小桃红的,庞大娘去食堂把窝头领回来分给三个孩子时,都得特别小心。庞大接过窝头,转身就跑,边跑边吃。庞二嘴大,给他一块窝头,庞大娘还没把另一半递给了小桃红呢,庞二那块窝头先已全部塞进嘴里,他伸手就往小桃红手里去夺,小桃红是女孩,年龄又小,怎夺过如狼似虎的庞二?屡屡被抢,急的她放声大哭,可哭能顶什么呢,庞二两口便把她的干粮吞了下去。庞大娘也没法呀,手心手背都是自己的,咬咬哪个手指头不能?
小桃红已经三天没吃东西,饿的她一步三晃,来到拐子小学的院子里,身子软软的靠在东墙根下,慢慢地昏了过去。很多苍蝇围着她乱转,一个绿豆蝇趴在她眼角处一动不动,像在下蛆。
每天早晨,李二都是拿着属于自己的半块窝头和半块豆腐渣饽饽到学校去吃。这天他看见小桃红两节课趴在那儿不动弹,便趁课间休息的空去推推她。他一推,小桃红的身子软软的顺墙根倒下去。李二一惊,伸手试试她的鼻息,还有一丝气息。他赶紧叫庞大,问是咋回事。庞大吞吞吐吐的说出了庞二抢吃小桃红干粮的事。李二问他:“你咋不给她吃点?”
庞大低头低声回答:“我也吃不饱,顾不了她。”
闻听此言,李二气的一脚踹倒庞大,愤愤的骂道:“孬种,亲妹妹你都不救,往后哪个同学有了难,你能舍身相救?你不是人,是只不长尾巴的狗!”
中午放学,大家陆续离开学校,李二从家里带来的半块窝头没舍得吃。他把窝头捻成小中药丸子那么大,圆溜溜的,一个个往小桃红嘴里放。起先小桃红不张嘴,李二便把第一个放进她嘴里等着,并用袖口把小桃红的脸擦干净,挥手把围着乱飞的苍蝇赶跑。也许是食物的引诱,也许是苍天有眼,小桃红命不该绝,她的嘴动了一下,吃下了第一个窝头药丸,随后是第二个第三个,当最后一个药丸送进她口中之前,她慢慢地睁开了眼睛。看是李二在喂她“哇”一声大哭起来,李二为她擦去眼泪,安慰她:“吃吧,吃完窝头,我还有一大块豆腐渣饽饽呢,咱俩一人一半。”
小桃红嘴里吃着李二给她的豆腐渣饽饽,眼里热泪不断涌出,她能不哭么?自己的亲哥哥,就连自己的亲娘都不救自己的命,而李二这个不沾亲不带故的个哥哥同学,却把自己保命的窝头给了自己,救了自己一命,这是什么情份#糊年少虽不懂这些,但她觉得李二比她的亲娘亲哥哥还要亲。她哭喊着:“李二哥哥,你是我的亲亲哥哥呀。”这亲哥哥前边再加一个“亲”字,表达出小桃红发自心窝里的感激之情。她抱着李二哭的泪人一般,最后竟哭昏过去。正是有了这一节,她一辈子认准了李二这个亲亲哥哥,她宁肯为他去死。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以后的几天,李二都是把自己带来的半块窝头给小桃红吃,再把带来的半块豆腐渣饽饽子一分为二和小桃红分吃。几天之后,小桃红渐渐的恢复了元气。李二还用一个玻璃瓶,从家中装些出豆腐剩下的浆水给小桃红去火,使小桃红的身体恢复的更快。
李二救了小桃红的命,他自己却日渐消瘦,先是腿软,后来看东西晃动,虽然他放学时书包里总有一大口窝头供他充饥,可那毕竟太少,救不了他的命。多年以后才晓得,当年他书包里的一大口窝头,是女老师暗暗放他书包里的,是老师的一番好意,老师也吃不饱,还留给他一大口窝头,这是多大的师生情份。是女老师把他救小桃红的事看的清清楚楚,她怕李二真被饿死,才这么做的,女老师,您是天底下最好的老师呀!
还不到放学的时候,李二便被人送回了家。卖豆腐刚进家门的李大爷,一看儿子这样,赶紧吩咐妻子生火,提前做豆腐。通常都是下半夜做豆腐,天亮正好做完,以便一大早便挑着出去换回卖。这回早,上半夜豆汁已然熬好,李大爷顾不上点豆腐,赶紧盛上半碗豆汁,吹的不凉不热,设法给李二灌下去,李二这才慢慢醒来。睁眼看看爹娘,两行热泪顺着脸颊无声的淌落下来。六天基本没吃东西,命虽没丢,可身体的元气大伤,加上后来在河北张凤仙三天三夜的折磨,使的他元气几乎耗尽,不管后来怎么进补,始终挽不回这两次致命的伤害,以致于他不到花甲之年,便多种疾病缠身,与这次救小桃红差点饿死有直接关系。
庞大娘原以为小桃红会饿死,可她没死,脸色反而越加好看。从庞大口中得知是李二舍命相救,便心存感激。每当李二来家中玩,只要有一丁点好吃的,她都会豪不犹豫的拿出来给李二吃,这样做了好多年。在她的心里,李二不仅是儿子的同学,更是女儿的救命恩人,也是值得她敬佩的小男子汉。
再说庞二,即便吃了小桃红那份口粮,他还是不够,旁的孩子节省力气,都不跑不动,可他不行,控制不住自己,整天饿的嗷嗷叫,饿急了还想咬人。庞大娘思来想去,改变了原来的主意,原来她想舍弃小桃红保庞二的,可小桃红给李二救了,并且李二坚持每天把干粮和豆腐渣饽饽分给小桃红一部分。即便小桃红一点不吃家里的干粮,也保不住庞二啊。
这天早晨起来,庞大娘对庞大和小桃红说:“今天你们俩挨一天饿,去学校吧,娘有事要做。”庞大想讨价还价,被庞大娘一顿好骂:“你连自己的亲妹妹都一口干粮不给,她枉叫你一声哥哥,你做人比起人家李二来,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好生想想吧你。”
庞大领着小桃红来到学校,开了教室的门,李二随后也到了学校。正好,昨天李大爷卖豆腐剩下四两多,每个孩子分了一小块。李二把带来的豆腐分成三份,捡大点的一份给小桃红放进嘴里,小桃红哪舍得咽下去,含在嘴里在教室里跳着转圈圈,她又恢复了她天真烂漫的天性。李二啊,你这可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功德无量的大好人。
三人分吃了李二带来的干粮和豆腐,庞大心满意足,他向李二发誓说:以后他也要倾力照顾好妹妹。
小桃红听着高兴,她说:“我有两个亲哥哥,还有一个比亲哥哥更亲的亲亲哥哥。”打那以后,小桃红便叫李二亲亲哥哥,这一叫便是几十年,到如今还叫着呐,你说,这事感人不?
庞大娘在家里给庞二浑身洗的干干净净,换上他过年的衣裳,又把他的衣物装进家里唯一的一个新包袱里,拿出全家的口粮,让庞二吃个饱饱,随后便领着他出门出庄,沿大路直奔张店火车站而来。到的站门外,庞大娘把包袱斜系在庞二身上,便领着他进了车站,上了站台一列即将开动的火车,那时是在车上买票,车开动以后,售票员挨个售票,也不兴买站台票,谁上也行,也没人管。上的车厢,庞大娘寻个座位让庞二坐下。她掏出剪子,从庞二头顶上不显眼的地方剪下一小把头发来攥在手里,亲一个庞二的额头,便头也不回的下了车,火车开动的时候,庞大娘朝庞二坐的那节车厢挥挥手,算是跟儿子作别。然后攥着那一小把头发,哭着回到家里,可怜庞二就此踏上远去的路程,再也无法回家,火车把他的带到哪里了呢,至今没人知道,可能他现在坐在远方的某个养老院吧。
庞大娘哭着回到家中,用一块干净的红布将庞二的头发包好,揣在怀中,来到自家坟地里,扒开庞大爷坟头的泥土,把庞二的头发埋进去,对着坟头喃喃的说:“老头子,我这么做,也是没法呀,在家里等着饿死,不如叫他逃条活命,你爷俩在下头等着我,我死后咱三人见了面,我再给你下跪赔罪。”
庞大娘回到家时,天已擦黑,看到庞大和小桃红两个孩子,唯独不见了庞二,庞大娘一阵心酸,她一把将两个孩子揽进怀里,放声大哭,你想想,她心里能不难受吗?
上级知道了这里的真实情况,很快拨来救济粮,食堂被取消,家家分粮到手,自己随意分配。除此之外,上级号召村民在自留地里多种速生蔬菜,比如菠菜,生菜,南瓜,冬瓜之类的,并且免费供应种子,几十天便可收获。解了东拐子的危机。原来隐瞒实情的大队长王胜利他爹被撤职反省,不再担任村干部,消息一出,东拐子的老少爷们乐了三天。
( 东拐子日记 p:///1/1196/ )
第七章 地瓜的秘密
社场边上的杨树叶,变的发黄,有些老叶慢慢脱落,随风飘落在地上,一层秋霜薄薄的涂在树叶之上,用手摸一把凉冰冰的,使人感到秋天的寒意。《+乡+村+小+说+网 手*机*阅#读 annas.r》
特殊时期期间,王胜利她爹造反有功,来个咸鱼大翻身,重又当上了大队长。虽是革命**的后期,可墙上树上随处可见的旧标语,还是告诉人们风暴潮刚刚过去,余潮还是会随时卷土重来的严酷现实。
拐子庄山地多,年年种地瓜,家家户户分地瓜。再把地瓜切成片,叫地瓜干,晒在铁丝上或晒在地上。晒干后收进各家各户的粮食围里,这就是老百姓的粗粮。地瓜产量高,易管理。好储存,是快速解决人民群众温饱的好东西。
队里连续组织劳力抢收地瓜,三十多亩地的地瓜全部刨出来,装筐过称,一百斤一堆,到最后按各家各户的人头点堆,基本上是每人两堆,既两百斤。满坡的地瓜一行行的摆满了山坡,一时过称不及,得找人看地瓜,年轻的小后生们便成了首选。庞大李二两人报了名,王胜利她爹不放心,特别安排上他的心腹——胖豆暗地里监视庞李二人。当月亮的银色光辉洒满大地时,三人便将从社场背来的棒子桔点着,红红的火焰映红了三人的脸庞。也烤的他们连连后退,待到明火烧尽,只剩乏火的当口,三人便选些细长的地瓜扔进火中,让它们在灰烬中慢慢的烧熟。等到下半夜一觉醒来巡查时,这些地瓜烧的正好像那熟透了的柿子。捏在手里软乎乎的,有的还冒着烫人的地瓜油呢,闻一闻,香喷喷,吃在嘴里那个甜吆。直接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比现在大街上那些老头老妈子烤出来可强多了。究其原因,主要那是烤的是刚从地里刨出来鲜地瓜,味正。街上烤的都是在地瓜井里储存了一冬的老地瓜,所以味道远不如刚刨出来的地瓜好吃,鱼藕不出坡,就这道理。
三个年轻人先是把地瓜煨在灰烬中,随后便扛着棍子,围着地瓜地转了一圈。那时各庄的地瓜满地都是,早不是啥稀罕东西。六口之家一次能分一千二百斤,还不说后期找补的零头。你想它是缺货么?自然灾害早已经过去好几年,得了那次血的教训。老百姓又存起粮食来,生怕再来第二回自然灾害。一致到现在,东拐子早已是富足之地,光老百姓手里的钱也能买好几年粮食吃不成问题,各家各户的大翁里,依然存满了黄澄澄的麦子,许多人家能存有五年前的麦子。即便三年自然灾害再来,东拐子三年颗粒不收,也饿不着一个人,存粮足着呢,这真实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地瓜地里一片静悄悄。三个年轻人便转进窝棚睡觉。到得午夜时分,三人转出窝棚,围坐在火堆的灰烬旁边,用棍把煨熟的地瓜一块一块从灰烬中拨出来,捏着熟的便吃,不熟的再找有火的地方放进去继续煨,等到天亮时再吃。
吃罢地瓜,三人欲再去地边上巡查,李二突觉肚子疼,便叫庞大和胖豆二人去巡视,他呢,便到离窝棚不远处去解手。
胖豆可没那么傻,他认定李二和庞大在合伙偷地瓜。真是有贼心的人老认为别人在做贼。他和庞大象征性的转了一圈,赶快回来,果见李二在撅着腚,两只手在堆土,埋着啥东西,一定是地瓜呗。胖豆又见李二把埋好的一大堆土用手拍结实。这才来到窝棚,三人也不再瞎扯,累着呢,睡的一塌糊涂。胖豆没睡。他假装打几声呼噜,等到二人确已睡熟,便悄然起身,假装小解,摸到李二刚才埋地瓜的地处,果见一个土堆不小。他暗暗高兴,这么大个土堆,里头偷埋的地瓜一定不少。他把一根棒子楷上头的在秸秆插在土堆旁边。又划了一个圆圈,做好记号,趁着月色,偷偷溜回窝棚,在被窝里打开了如意的小九九。
原来,一贯靠阶级斗争治庄的王大队长,这几年阶级斗争越来越不景气,不但没了四类分子,连阶级斗争的口号也没人提起,抓点现实典型事例,提震阶级斗争的知名度,他觉得很有必要。起码证明阶级斗争是存在的,只有这样,整人才有个依据,社员才会害怕他,他才有权威。胖豆此举便是迎合王大队长的胃口,给他提供材料,装填炮弹,叫他放炮整人。只要揭发李二庞大二人偷地瓜属实,肯定能得到王大队长的当众表扬,自己想当干部的愿望才有可能实现,要向干部靠拢,才能当上干部嘛。分地瓜要抓阄,要不谁分第一,谁分最后?再说,地瓜长得也不均匀,好点的地瓜长得好,沟头堰边长的小,给谁谁也认为是自己吃了大亏,要分的公平无怨言,唯一的办法就是抓阄,抓阄前先说好从哪头往前赶,一趟一趟的来,反正地瓜是每堆一百斤,这一趟分到头,回来继续往前分,直到全部分完为止。王大队长按照惯例,先讲话,说好怎么个分法,然后话锋一转,扯到阶级斗争非抓不行的重要性上,这么多年,这套陈词烂调,社员们早已听的不耐烦,都在嚷嚷着乱吵,当听到有人私藏地瓜时,这才静下声来。一个个伸直了脖子往中间看,都想瞧瞧是谁干了这丢人现眼的事,地瓜又不缺,这年头为偷地瓜挣个贼的名头实在不值。
王大队长讲了一通,又叫胖豆站出来揭发那贼。胖豆直截了当的揭发李二私藏地瓜,监守自盗,是他亲眼所见。并把大伙领到李二埋藏地瓜的地处,还指着他插的草标记号,信誓旦旦的说地瓜就在这下面。说着,他拔去草标,在众目睽睽之下,撅起腚来,两只前爪奋力拨土,恨不能一下把李二藏的地瓜扒出来。可扒了一会,不见地瓜踪迹。他起身又观察一遍,确信昨晚就是在这埋的地瓜无疑,随又手扒脚蹬起来,突然,他的两手抓到一把粘呼呼的东西,继而一股腥臭味。这下,胖豆彻底傻了,举着两手稀屎不知如何是好。王大队长像泄了气的皮球,更是无话可说。他看看大伙那鄙视的目光,只好干咳两声:“我说乡亲们那,这,这都是小孩子闹着玩的,不能当真,分地瓜,分地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