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道果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战袍染血

    门一成型,邱言朝着城隍行了一礼,然后一步踏入其中。

    光影变幻,满目皆是碧绿光芒,待绿光散去,呈现在邱言面前的,是间空旷、肃穆的厅堂,正是来过一次的城隍庙阴司大殿。

    与那日不同的是,今天这殿上并无其他地祇,只有一张张空下来的椅子。

    最前面的台子上,立着桌案,距离桌案最近的地方,本来只在左首有张椅子,现在,右边也多了一张,隐隐发出呼唤。

    感受到这股呼唤,邱言瞳孔微微一缩。

    “这城隍到底是怎么想的?我初来乍到,授予法职已算厚待,现在竟让我坐在右首第一位,这位置一定,今后难免为虚名所累。”

    尽管清楚的知道这些,但邱言明白,自己已没有选择余地了,摇摇头,他迈步前行,来到右首位子边上,顿了一下,接着就转身坐了上去。

    跟着,他的身影就消失在座椅上。

    嗡!

    整个大殿微微一颤。

    与此同时,整座远宁城内,在凡人难以察觉的层次,异变爆发。

    遍布各处、纠缠繁复、常人难以见到的因果线,急速的弹动、变动,发生变化、位移。

    连城中微薄的灵气都沸腾起来。

    “嗯?怎么回事?”

    潘府后宅,布局考究的房间中,面容英俊、身材挺拔的唐仪原本面色阴沉,还在为刚刚在城隍庙里发生的事情介怀,但心中一动,感受到周围变化,若有所思。

    另一边,城内驿站中,健硕魁梧的朗将军本在吃着手上肉,突然一愣,但旋即摇摇头,继续撕咬。

    只是,房间角落,被关在笼子里的刺猬却是团起身子,瑟瑟发抖。

    城中,香火鼎盛的城隍庙,人来人往,香客不绝。

    庙内大殿,伫立着泥塑的城隍雕像,高有三丈,两边的墙壁上绘有壁画,画着一道一道身影,每个身影,或身后有光,或头上顶着颗颗星辰,或脚下踩着云朵,模样各异,装扮不同。

    这些都是传说中,城隍座下的地祇。

    突然,右边墙壁上,最靠近神像的地方光芒一闪,多了道身影,却是名穿着灰袍、头发成火焰形态、身边绕着点点星辰的男子。

    竟是凭空生成了一幅人物画像,栩栩如生。

    不过,这人物画出现的如此突兀,但在庙内穿行的众人却一无所觉,就仿佛这画本就在墙上一般。

    无形涟漪以城隍庙为中心,扩散开来,微弱、微小,很快就超出了远宁城的范畴,向四面八方传播、辐射。就像是在天地间埋下了一颗种子,只是破土的那天还未到来。

    壁画中,神灵本尊居于其中,静静感悟着分散在城中各处的一撮撮火苗,清晰无比。

    在获得司掌灶火的法职时,邱言就隐约和城中灶台产生了联系,却未像此刻这般清晰,连灶台周围的景象、声音都能清楚的捕捉到。

    一点一滴,浮现心中。

    心镜通明!

    不过,更令他在意的,却是神躯内的变化——

    核心符篆的光芒迅速变化,白色中多了一抹青色,这青色迅速扩展,很快就覆盖、取代了白光。

    青光辐射,环绕周围的神力星辰也发生了变化,白芒渐去,青光升起,开始以符篆为核心,旋转起来。

    “这是……进阶六品神位了!”

    神灵本尊的眉头皱了起来。

    ps:感谢“sap”兄的捧场和打赏!上本书的书评区辛苦你了

    ( 道果  p:///1/1797/  )




第二十五章 萌芽
    神位分品。

    邱言原本附身泥塑,成就抿元山神,神位品级就是七品,能凝聚香火,聚拢神力。

    只不过因为抿元山较为荒凉,山庙荒废,根本就没有多少香火给他收拢,只能靠着入山猎人对山林野兽的恐惧,以及山间走禽对自然的敬畏,将这些念头积蓄起来,化为愿力,但极其微薄,几十年下来,不过凝聚了十枚神力星辰。

    另一方面,正因为受到这些制约,邱言不得不对神力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有效发挥。这让他对七品神力运用有了一定造诣,虽不成章法,但单论操控和了解,未必比其他神灵差,甚至犹有过之。

    加入城隍神司后,邱言的神力星辰过百,前所未有的充沛,但依旧被限制在七品神位上,但此刻,随着他坐上神司座椅,神品终于有了变化——

    神力星辰绕着核心符篆内外几层的旋转着,宛如一片泛光漩涡。

    星璇。

    “七品之位,神力能操控有无,在法职法域范围内,对现世进行一定程度的干涉,而这六品神位……”

    壁画之内,乃是一片广阔虚空,连通城隍阴司,神灵本尊悬浮其中,神躯上光影波动,淡淡的白光渐渐为青光所取代。

    突然,他抬起左手,那手中青芒一闪,冒出了一撮通红火苗,跳动、扭曲,释放出光和热。

    紧接着,他又抬起右手,手里同样闪烁青光,待光芒黯淡,显露出来的,是一块干枯老硬的泥块。

    跟着,本尊身上的灰袍荡漾起来,飘散出一缕一缕的烟气。

    “六品神位,神力便有了性质变化……”他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我居于山庙中时,研究神力,就发现其中蕴含了法域变化,但一直未能勘破,难以运用,如今登了灶神之位,其实是被人册封,不明所以神力本质,就能运用自如,将神力转变成火和泥块。”

    他沉吟了一下,想起了土地和城隍曾提到过的“天生神灵”的特点。

    “天生神灵能自行提升神位品阶,那反过来看,不就说明了,这神道之路的晋升,并非是神祇自身掌握,而是受册封控制?这样一来……”

    心里“咯噔”一声,邱言意识到,自己把握到了关键。

    “神位法职、神力衍化,甚至连品级提升,都是被人赐予,若是哪天被收了回去,是不是一下子就被打回了原形?就似刘家父子一样,在潘府做事,看似风光,但一个浪头打过来,被潘家赶出门去,就落魄无依,陷入困境!”

    想到这个可能,邱言纵是神灵,也感到脖后一冷,心生寒意。

    “难道,这就是神道之路的本质?真相?所以天生神灵才显得珍贵?”

    邱言还在想着,忽然面色微变,收回了纷乱的思绪,转身后视,一道泛光人影悬浮身后。

    入目的是名穿着青衣长衫、留着一撮胡子的儒雅男子,是那日坐在城隍左首边的神祇。

    神神相见,不需要言语,只要一个念头、意念,就能知晓,邱言抬手行礼:“见过白文判。”

    这儒雅男子,是远宁城隍的首席幕僚,身居文判之职的神祇,姓白。

    白文判还礼,然后道:“抿元文判客气了,你我职位相同,今后便是同僚,不必见外。我这次来,不为其他,是要和抿元文判划分职责,省的日后麻烦,不知尊意如何?”说着,他抬眼看了邱言一眼,眼中并无情绪流露。

    “哪需要这么麻烦,小神初来乍到,哪里会处置什么事情,文判之职、之责还是由白文判你掌管,我呢,只需安心掌控城中炉火,也好多聚拢些香火,实不相瞒,小神一直神力稀薄,可是穷怕了。”

    听了这话,白文判无表情面孔登时变化,露出一丝微笑:“言重了,这些事情都不难……”

    既然邱言言语间没有争权的意思,白文判就顺势放下架子,谈话的气氛也有了变化,二人又说了几句,几息后,白文判就要告辞,在临走前,他留下一句——

    “这两日,会有鬼差入梦传播尊下的名号,要不了多久,这庙宇祠堂就要建起来了。”

    “有劳了……”

    告别了白文判,神灵本尊便在城隍庙壁画中沉寂下来。

    在灶神的祠堂庙宇建立起来之前,他便暂居此处,不过,作为城隍神司的一员,呆在隍庙中,接近香火信民,还是有不少好处的。

    时间流逝,转眼就过去了三天。

    这三天的时间里,一件异事开始在百姓中传播起来——

    不少百姓,在在梦中遇了一个神祇。

    这神祇据说是城隍文判,司掌的生火做饭、一餐平安。

    这个突然间冒出来的神祇,并未让众人觉得突兀,恰恰相反,在证实了许多人都有类似的梦中经历后,不少百姓对这个神祇的存在不再怀疑,其中的一些,在每日做饭前,还会适当的表现出对新神的尊重。

    不过,尽管名气和声望迅速提升,但离祠堂的建立还早的很,预示和梦境,还不足以培养出信民,更不会有人愿意付出金钱和汗水,去构筑一个神祇的祠堂庙宇。

    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潜移默化,让新神的概念深入人心,庙宇和祠堂才会顺其自然的出现。这个过程将会十分漫长,或许是要经历几代人的时间。

    不过对于神祇来说,漫长的时间并不是问题,可能一次沉睡,再睁开眼的时候,就已经是几十年后了。

    只是,神灵本尊可以不在乎时间的流逝,但书生分身却不得不计算日子。

    一横一竖,写完了最后一字,邱言的书生分身将手中的笔放下,站起身来,收拾了桌上的几张纸,吹了几口气,将墨迹吹干,折叠后收在怀里,接着推门而出。

    三天了。

    离那晚的潘府激战,已经过去三天,在这三天的时间里,邱言每天都会凝神练字,经历多次尝试后,他渐渐把握到了以书法壮大生魂的诀窍。

    只是,毕竟是自己摸索,方法略为粗糙,生魂在壮大的同时,会生出不少的杂质。

    实际上,魂道修行,免不了会生出杂质,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很难避免,但好的功法传承,自有一套纯净魂质、剔除和剥离杂质的法门,循序渐进,生魂愈坚。

    如邱言这样,通过练字,让心神沉浸在文章中,坚定心志,引动圣贤文章壮大自魂,其实可以看做一种自我催眠,免不了会把情绪带进去,这就成了魂里的杂质。

    不过,和旁人相比,邱言有个巨大的优势,那便是神灵本尊的存在——

    每到晚上,夜深人静,邱言就会通过生魂中央的黑洞,牵引神力过来,以神力梳理生魂,磨灭杂质,净化灵魂,扫除后患。

    白日练字壮魂,晚上以神力梳理、引导,三天的时间,邱言不仅巩固了暴涨的魂力,更将急速壮大的生魂掌握,整个人的精气神一天比一天好。

    走出了房间,看到的是空荡荡的院落,刘怀和刘越一大早就出去了,家里的女眷则守在潘蓉娘边上,随时照应。

    这三天来,刘家父子想试着找个活计,一直未能如愿。

    “得罪了潘家,在远宁城中,怕是没有哪家还敢再雇佣了舅父和表哥了。”

    邱言对此心知肚明,但刘怀父子却不会轻易放弃。

    “也罢,且让他们碰壁,等我将事情布置好,舅父他们也该死心了,正好一同离开这个是非地,今后才能安心读书养魂,了解此身因果。”

    他正想着,突然双耳一动,嘴角勾起。

    “总算是来了。”

    话音刚落,就听“砰”的一声,院子大门被人粗暴撞开,几个人鱼贯而入。

    ( 道果  p:///1/1797/  )



第二十六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怎么回事?什么人?”

    “是老刘回来了?怎么这么大动静?”

    听到门响,呆在屋里的邱言舅母、嫂子和姨母刘氏都走了出来,但接着就被院子里的阵势吓住了。

    “你们、你们是什么人?”

    院子里站了七八个人,虽不是各个人高马大,但痞里痞气、各自冷笑,却也有一番慑人威势,更何况,为首的还是名军袍在身的兵卒。

    刘氏三人都是普通妇人,见到兵卒到来,更破门而入,立刻就心慌起来。

    “几位……”邱言的舅母状着胆子上前,开口询问。

    “少废话!邱言呢?让他给爷出来!”

    兵卒尚未开口,就有一人叫了一声,将刘氏几人吓了一跳,面色苍白,邱言的嫂子更是吓得微微发抖。

    “恐吓妇孺,这算什么行径?传扬出去,可是要被人耻笑的。不过,你们这种人,应该是不怕污名,早就习惯了。”

    这时,有男声从刘氏等人身后传出,跟着就有脚步声响起。

    “王巧儿,这次你的胆子壮了不少。”

    他的声音不高不低,但是落到院中几人的耳上,却让他们心中莫名一寒,有种老鼠见到猫的感觉。

    压下心中寒意,那叫嚣之人循声看去,入目的是邱言略显单薄、但是挺拔的身影。

    “是你!”王巧儿下意识的退后一步,随后惊觉,强打精神,冷笑起来,“邱公子,咱们又见面了,只是这一次,我王巧儿可不会再被你用言语给诓住了。”

    这开口说话的人,正是王巧儿,几日前他被邱言以言语威慑了一番,仓惶离去,今日却又领了其他泼皮杀了回来,还将驻守城门的李姓兵卒都给请来了。

    邱言并未理会叫嚣的王巧儿,而是背对着他,温言安抚舅母等人。

    “这些人是怎么回事?来找你的?你招惹他们了?”姨母刘氏低声询问。

    “是啊,言儿,这可如何是好?你舅父他们都不在,要是出了事……”舅母脸上惶恐。

    邱言笑着道:“不碍事,都是些小人,小人下达,见势忘义,善见风使舵,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他们今天过来是好事,交给我就行了。”

    王巧儿被晾在一旁,见邱言浑没将自己等人当回事,话语间更流露出鄙夷,他不禁怒火中烧,仗着人多势大,踏前一步,就要发作。
1...1213141516...9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