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修道者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小盗非道1
安逸心知这蛋子和尚所言句句属实,但却没有答应,只因那白发老者便是猿神所变,专门点化这蛋子和尚,之后点明告诉他,天书上的文字只有“圣姑姑”认的,让他去寻找圣姑姑,最后才惹出一场妖人造反的祸事。
此中因果,自有那猿神的一番算计,须知猿神在此并非自愿,实乃擅自偷盗天书,被玉帝惩罚在此看守,不得擅自离去。如此,又怎么会有一个时辰离开?
不过是他借蛋子和尚之手,将如意册中的七十二地煞小变法传给“圣姑姑”等一帮妖人,让他们在凡间兴风作浪,当妖人尽皆俯首之日,便是猿神脱困之时。
而安逸此时若贸然插足进去,还不知猿神会怎样应对,如此倒不如将天魔元神附在蛋子和尚的心底,以他如今的道行,过目不忘岂非易事?
当下他推诿道:“和尚一片好心,贫道本不敢拒绝,但此番我家中遇见祸事,着急赶着回去,不敢有半分停留。和尚既能得人指点,并矢志不渝等候三年,必与天书命中有缘,何惧得之不到,前两次只是机缘未到,此次和尚定能有所收获,贫道在此先行祝贺。”
说完,安逸拱手道:“和尚既然并非遇到麻烦,那贫道也不在久留,就此告辞。”
蛋子和尚无奈,总不能让人放下家中亲人,陪他这无亲无故的孤儿在这耽搁,当下道:“不妨事,不妨事,道兄有事自去便可,若此番我还得不到天书,那便是我命中无缘,我死心便是;若是侥幸得到,还多谢道兄今日吉言。”
当下,蛋子和尚做了个请的手势,安逸点点头,大步离去。
走出山谷后,又翻了一座山,觉得那袁公应该不会再注意他后,先是觅了一个洞穴,打算在此过一夜,等着明日午时蛋子和尚入洞,用附在其身上的天魔元神,全力记下如意册。
一夜时间一晃而过,第二天一早,天空竟然下起雨来。
云暗山头,大雨瓢泼,安逸早就知道有此一事,故并未诧异,盘膝坐在山洞之中,将意识全神贯注的附在蛋子和尚体内的天魔元神之上,只等随他入洞后,记下天书《如意册》上的内容。
而此时,蛋子和尚心中却是悲苦,暗叹道:“怎么这么晦气,这雨早不下,晚不下,偏是今日下,难道要给我送行吗!”
欲行无奈,只得在松棚内望空磕头祷告:“和尚今日合该有缘得见天书之面,望求敛云收雨,速见太阳……”一番祷告,等到巳时,雨方停止。
蛋子和尚当然喜不自胜,只道是天意,慌忙将之前早已经备好的棉纸取出,提着一根齐眉棍便走。
此时已经是走的第三遍了,路径颇为熟悉,只是山地湿,高下崎岖,况且冒着大雾前行,只怕迟误,行走匆匆。
走过二三里路,高高低低的,都是乱山深泽,草木蒙茸,不辨路径,只中间一条线,略觉平稳,是曾经走过的。
依着路走去,约摸十里,终于见到一座石桥,跨在阔涧之上,足有三尺多长,只一尺多宽,桥下波涛汹涌,乱石纵横,如刀枪摆列,蛋子和尚举目一看,顿时大吃一惊。
这桥只不过是一条青石,但之前窄虽然窄了点,可他也不怕,小心些总能过去。可如今下了一场大雨,其滑如油,随你节节小心,如何能够站稳?
那石桥之后便是白云仙洞,只待进去便能得九天秘法,习得无上神通。但此时石桥阻路,湿滑难行,不能站得稳,如何过得去?
此时安逸用天魔元神躲在蛋子和尚心中见到,却不诧异。
他心中早就知道,这山中虽然三百六十五日都有浓雾,但平常时候却没这些湿气,只因那雾并非寻常。
寻常的雾,都是地气上升,天气不应,其气氤氲迷乱而成,所以沾衣则湿,触石则润,久而不解。但这白云洞的雾,是一件叫“雾?俊钡姆信绯隼吹模?皇歉晌恚?置魇球茁ズ校???行危?椭?藜!?灾?叭?奘???穹?旰竽研小?p&; 若是桥长三尺四尺,不多几步也还好走,但这三丈多长,下面是不测深渊,正是:
除非插翅飞将去,动脚之时必堕倾!
可安逸却也不替蛋子和尚担心焦急,因为他知此次蛋子和尚必能得书。又加之不能确定猿神是否隐身暗处,所以并未贸然撇了他,独自进洞。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万事谨慎而行才好。
果不其然,不一会儿时间,蛋子和尚便有了计策。将手中齐眉棍放下,把棉纸包袱紧紧缚在背上,倒身下去,将双手抱定石桥。
那石桥两边地下有些棱角,不比桥面光滑,两只脚可以借力,慢慢攀爬,不一会儿就过了石桥。
这蛋子和尚当然高兴,爬起身来,合着掌叫了一声:“谢天谢地!”便急急的进了白云仙洞。
白云洞中,别有一番天地:
平原坦坦,古木森森。奇花异草,四十不谢长春。珍果名蔬,终岁不栽自足。
洞的最里面供着一座白玉炉,玉炉后面是个天生石屋,约有民房五六间之大,中间空空洞洞,并无铺设。
蛋子和尚来到白玉炉前,双脚跪下,磕头道:“贫僧到此第三番了,望求神灵可怜,传取道法。情愿替天行道,倘若为非作歹,天诛地灭!”
发完誓愿,蛋子和尚当即起身,绕过白玉炉,走到后面石屋之中,只见两边石壁上刻满许多文字,不是天书又是何物?
蛋子和尚顾不得高兴,当即解下包袱,取出白纸,在地面铺开,依次捡起,照一号二号顺下去。
先从左壁开始,将手拿着纸放好,从前往后,凡是有字的地方,依次按了一遍过,共一十三张。
每张记好顺序,然后又转向右边,向之前一般,依次按摹。
而安逸此时早已控制天魔元神浮在蛋子和尚头顶,举目四望,强行将字体模样全部记住,宛若照相机一般,将所有字体全部传回本尊心头。复又钻回蛋子和尚心中。
就在此时,蛋子和尚已经摹到二十四张,但忽然一阵香烟升起。虽后旁还有一段,但也摹不及了。忙将摹过的三十七张,胡乱的卷起,用包袱裹了提着,剩下的白纸都不要了,急忙走出石屋。
此时白玉炉内烟气大发,蛋子和尚慌忙跑出洞,将包袱照前缚在背上,扔用手脚之力,像猢狲?树一般,爬过了那三丈长,一尺阔,光如镜,滑如油的青板石桥。
大凡走路的,去时觉迟,转时觉快。蛋子和尚喜得这番到手,又且险处已过。捡起地下棍棒,甩开脚步,没多时,走到草棚之中。
不等气息喘匀,便解下包裹拿出白纸,展开来看。
只见手中一张张白纸,没有一点墨迹存在,每张打看,都是如此,毫无半点墨迹。
蛋子和尚目瞪口呆,想到几次三番,辛苦这么长时间,都是白忙活。当下悲从心生,放生大哭:“哇哇哇——”
这一番痛哭,当的是山河倒卷海水倒流,昏天黑地。然而时间不久,忽然耳边传来问询之声。
“长老求道辛苦,可得了天书密卷?”
蛋子和尚擦了擦眼泪,抬眼一见,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身前。可不是正是之前遇到,指引他取书的老头?
当下即是惭愧又是痛苦答道:“不敢乱说,和尚我命里无缘,辜负了长者期盼。一叠子纸白去白来,一点自己都没有留下,如此薄命,还不如去死了好。”说完,又是落泪。
老者当然就是白猿神,闻言笑道:“长老且莫悲伤,有缘无缘也未可定,这天书既不能由笔临摹,字迹从何而来?”
蛋子和尚大惊道:“去年您明明吩咐不用笔墨,如今怎么这么说?”
白猿神道:“莫慌,莫慌,这天书可不比凡迹,况且,明授者数阳,私窃者属阴。日光下阴气伏藏,自然不见,此阴阳相克之理也。要辩得有缘无缘,须于戌、亥、子三个时辰,择个月圆之夜,在广阔无人之处,将纸向月照之。隐隐有绿字现出,这便是机缘到了,若是没有,便是无缘了。”
蛋子和尚如梦方醒,如死忽生,道:“多承长者指教,只今晚不知有是否会有月亮?”
白猿神道:“初旬月光未足,只待十一至十五这五日内,月渐盈满,如法照之,若见字迹,便将笔墨依样描出。老汉到期自来相会。”
蛋子和尚称谢不尽,白猿神别了和尚,转弯去了。只剩蛋子和尚自己暗自高兴。
……
且不说蛋子和尚几日后终于在月光下见了天书文字,但却一个也不识得,最后由白猿神指点,寻找老狐狸“圣姑姑”,能蒙她指点,共同修习七十二地煞小变法。
且说安逸在蛋子和尚回到草棚后,见其果与白猿神交谈,便没有再驻留,直接飞遁离去。
这雷文云篆安逸本也未曾见过,但神异的是,只一见他便尽能识得。当天魔元神把整部《如意册》传送过来后,紫府天书上,《平妖传》下也同时出现记载。
不待细看,毕竟此乃袁公地盘,一连飞遁百里,安逸才按下云头。
也不知此处是何山脉,只见山清水秀,重峦叠嶂,近处繁花似锦,杨柳葱葱,远处碧空如洗,红日高照。一汪湖水,花影斜移清波皱,波光潋滟柳条柔,背井离乡那堪愁。
无心观赏,安逸寻一古树枝桠斜靠其上,面向湖水,心神沉入体内,这才有时间研究《如意册》。
那蛋子和尚虽说是有缘之人,但其仅仅摹的半册,也就是七十二地煞小变法,那三十六天罡大变法却未曾得到,而安逸却凭借神通,全部记下。
本以为平得一场造化,能习得如孙悟空那般变化神通,得证不死妙道。但不料一看之下,险些破口大骂。
( 重生修道者 p:///1/1587/ )
第六十七章 医术
&;ass=&;bnn&;=&;nn&;s=&;arn-p:30p;&;&;
原来这《如意册》,虽说是道家一百零八变化,天罡地煞齐聚,但这毕竟并未西游记中世界,此般法术,不过名称一样,实际作用却差的远了。
就如那七十二般变化,孙悟空习得,便得斡旋造化、颠倒阴阳、移星换斗、回天返日、唤雨呼风、等等神通,变化由心,身躯不死。
而这如意册中,却尽是些役鬼驱神,剪纸为马,撒豆成兵的小术,这让安逸如何不骂。
而其中天罡三**变法虽有变化神通,但却多也是偷天换日,追魂摄魄的伎俩。
直到此时,安逸才赫然想到,貌似《平妖传》一书中,蛋子和尚等人还真没显示什么自身变化,平常都是剪张纸,变个老虎狮子什么的,或者就是召唤鬼神,帮其做事。
对于小心翼翼弄来的《如意册》如此不能称心如意,安逸虽有失望,但也并未太过在意。
因个这如意册中法术,虽然不是他所想的那般,但也是需要自身修为的,若是不好生修习,单靠掐觉念咒是万万使不出的。
如此一来,得到这一百零八种法术,能在其他世界施展,也能聊以**。而且,天罡变法中,确实有隐身变化之术,虽然比不上孙悟空的,但也颇有一些妙用。
要知道菩提祖师所传的变化神通,那可是躲避三灾的秘法,变什么是什么,观音菩萨都看不出破绽,就如那六耳猕猴变作孙悟空模样,除了如来,哪有一个识得?
而《如意册》上的嘛……没有试过,安逸此时也不得而知,但以现在世界的力量,想来是得形不得神,万万比不过的。
至于地煞变法,虽只是些役鬼驱神,撒豆成兵之术,按理说还个世界就不能使用,毕竟每个世界神鬼一道都有不同。还有那豆人纸马之术,实乃召唤金甲力士,附身在纸、豆之上,供人御使,理论上其他世界并不可用。但这却难不倒安逸。他天魔元神亦神亦魔亦鬼亦佛,只将天魔元神当做神鬼力士,剪纸为马,撒豆成兵还不手到擒来。虽然有些多此一举,但多一个骗人逗乐的法术也聊胜于无。
总之,法术虽然鸡肋,但也不是毫无用处。
如此自我安慰一番,安逸感觉自己心情好多了。
心情一好,他却并没有着急练习法术,思索一番,暗忖道:“这《平妖传》一书中,前面十七八章都是将各位妖人的,之后二十来章也大体如此,只不过多了个王则造反,被三位名中带“遂”字的人所灭。这书中多写的是人间妖异事件,很少谈及方外神仙鬼怪。但对于天庭神仙,也不是没有提及。比如那宋仁宗,竟是赤脚大仙托生。还有那白猿神,乃是九天玄女娘娘的弟子……”
这方世界十分怪异,最为尊贵的不是什么三清女娲,而是混元老祖,玉帝,以及那九天玄女娘娘。
平妖传第二回便提到,这装着如意册的玉箧都是天庭法宝,有三不开:无混元老祖法旨不开,无九天玄女娘娘法旨不开,无玉帝法旨不开。如此就可见一般。
“……所以这天庭在上,神明一道不易修炼。而且,此时蛋子和尚刚得天书,等到王则在贝州起兵造反还要二十多年,想要趁着乱世浑水摸鱼也是不成,如此一来,倒不如在这世间行走,看看是否能有所悟。”安逸忽然想到,书中提及,在益州有个名医,姓严名本仁,乃严君平之后裔。
严君平是谁?
严君平原本姓庄,本名庄遵,字君平,后来汉书忌讳汉明帝刘庄的名,才将其改名为严遵。提前20多年预测了“王莽篡权”和“光武中兴”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还在山上培养出了得意弟子——扬雄!
扬雄是谁?
《三字经》把他列为“五子”之一:“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在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为扬雄!
但是,其学说“人性善恶混杂说”,被朱熹所排斥,又加上其不儒不道,所以朱熹编著四书,把孟子编辑进去。后来,随着朱熹理学的兴起和四书在科举中的应用,孟子学说崛起,而扬雄学说却被挤出了正统。
书归正传,再来说那严本仁,其人医术高超,略一把脉,便能知病源,所投之药,无有不愈。
而在安逸看来,这医道之术每个世界都大体相似的,毕竟小说是人写的,其中一些隐性的东西,都与人所处所知息息相关。所以他便想着,既然这严本仁是这个世界医道最厉害的,何不找他学习一番?
虽说有些药材可能有差距,但若知药理、医理,自己配方也不难。虽然医术一道他能用道的可能估计会很少,但这“山、医、命、相、卜”道家五术由来已久,再加上小说都是人写就,所以里面道士都有修习。这都是修行之人,其他人都会的自己却只能抓瞎,岂不寒碜!
而且,即便不为脸面,谁又还嫌弃自己的知识少呢?更何况,治病救人,于发展神道也有帮助,虽然他对于神道不是很上心,但做好完全的准备总是好的,遇见伤病患者,闲暇时顺手治愈,如此也不耽搁自己,岂不妙哉?
一念至此,安逸当下转身离开,因为世界背景多是古代,这地图自然也差不多,所以随意找了个城市,确定了自己的方位以及益州的方向后,直接飞遁而去。
益州,古地名,属蜀地。位于今四川、贵州、云南及陕西汉中盆地。
益州城内,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摩肩接踵,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店铺林立,有茶楼,酒馆,当铺,作坊等。其余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