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诸朝争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张达达

    要知道,吴楚两国已经有几十年没有派使者入京了。

    是以原本不想操办寿辰的刘启,在听说了吴楚等国的使者入京的消息后。

    立刻就推翻了之前的打算,他不仅要办,而且要办的风风光光。

    要让各地的诸侯王们看到朝廷的实力。

    所以,刘启的寿辰就从皇帝的家事上升到了政治事件的高度。

    如果谁敢在这件事上掉链子,他定然是严惩不贷。

    对于刘荣来说,这还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为了应对便宜老爹寿辰的事宜,他不得不把南市的事情全部交给袁盎放手去处理。

    这两天一直都憋在了宫里,与阿大,阿二,阿三他们彻夜不眠的忙碌着造纸的大计。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这一天,刘荣看到手上的样品,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他知道,有了这个宝贝,他太子的地位再无可动摇。

    “殿下,这就是白纸吗”

    阿大神情激动的抚摸着面前的白纸,仿佛是抚摸着少女的肌肤,生怕动作稍大玷污了这圣洁的存在。

    他虽然没读过多少书,却也明白这张白纸所代表的意义。

    眼前的这种薄若蝉翼,洁白干净,漂亮的仿佛珍宝一样的纸张。

    必将在未来席卷天下,彻底取代竹简!

    这样的功劳几乎堪比仓颉造字,足可青史留名,为万世所敬仰!

    “好宝贝,就是稍稍贵了点。”

    阿二的神色同样激动,他想起了家中的几个孩童,如果能在这白纸上面书写,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他大概算了一下,这批样品白纸的成本每张大概在百文钱左右。

    如果对外出售,至少也要再加个几十文。

    按一个孩子每年至少要消耗一百张白纸来计算,一年就是一万多钱。

    这差不多就是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

    工匠在大汉算得上是高收入群体。

    像阿二这样的技术娴熟的工匠,年俸折算下来足有十金之多。

    不比一个寻常的小地主之家差多少。

    可即便是以他这样的收入,看着眼前的白纸也只能是暗暗叹息。

    这一万多钱看似不多,可这仅仅是白纸的消耗,其他还有笔墨拜师等费用,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所能承受。

    他估摸着以自家的情况,供养一个孩子读书就已经是极限了。

    如果让刘荣知道阿二的想法,绝对会嗤之以鼻。

    一百多文一张白纸

    这是打发叫花子呢。

    就算是按白菜价来卖,也不可能是这个价格。

    没有个上千文钱,那是想也别想。

    在他的大工坊没有建造起来以前,这白纸注定是一个奢侈品。

    什么一千文钱一张白纸太贵恐怕卖不出去

    这却是太小看各地诸侯以及权贵豪商的财力了。

    以此时大汉有名的商人临邛冶铁世家卓氏为例,仅此一家就雇佣了上千人为其挖矿。

    生活更是奢侈无比,一顿饭吃掉百金更是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这样的家族在后辈子弟的学业上更是舍得重金投入。

    别说是一千文一张,就算是一万钱一张,也一样会有人抢着买。

    按照刘荣的估计,等他的这批白纸流入市面,恐怕转眼就会被一抢而空。

    光有钱可能还买不到,还得有权有势才行。

    所以,在早期这白纸注定只会在公卿豪族之中流通。

    这不仅仅是出于利益方面的考虑,同样也是为了安全起见。

    白纸的价值虽高,但受限于规模,产量必然不高。

    如此一来,这项生意虽然令人眼红,却也没大到让人不惜一切的地步。

    真要是将白纸的生产规模扩大几十倍,可能第一个跳出来抢夺的就是刘荣的便宜老爹刘启。

    刘荣的打算是先小批量生产一批白纸来积累资金,等有了自己的封地以后,才会大规模的生产白纸。

    到时将白纸定为百文一张,但生产成本可能却降低到十文。

    大规模的出货之下,带来的利润反而更高了。

    而且,随着白纸的通行天下,必然会给他带来数不尽的声望。

    这却不是钱所能买来的。

    自窦太后家宴一事后,刘荣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尤其是在面临皇帝刘启的寿辰一事上。

    许多人都在好奇,这位皇长子会准备一份什么样的寿礼。

    这看似只是一件毫不起眼的事情,实际上却牵动了不少人心。

    因为梁王刘武放出话来,要给皇兄刘启准备一份丰厚的寿礼,以此来表达他对皇帝的崇敬和孺慕之情。

    在馆陶、粟姬等人看来,这分明是刘武贼心不死,想要继续兴风作浪。

    为此,许多知情人都搬着小板凳,磕着瓜子准备看一场好戏。

    可让人失望的是,身为主角之一的刘荣却把自己关在皇宫里,似乎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察。

    众人只知道刘荣是在鼓捣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却不知道具体是什么。

    这让许多人心里跟猫挠似得,骨头也痒痒。

    等了两天,终于有人坐不住了。

    馆陶公主和粟姬联袂来访,这可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情。

    这两个女人向来不和,平日里见面不打起来就算好的。

    今日居然一同出现在刘荣的寝宫,让一路上碰到的人几乎以为太阳是打西边出来的。

    等刘荣出来,看到的就是两女冷面相对,谁也不跟对方说话。

    “不知母亲和长公主姑姑大驾光临,小子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刘荣笑嘻嘻的弯腰行了一礼,举止有些滑稽,令两女忍俊不禁,发出了嗤笑之声。

    “你这孩子,嘴里说的好听,心里还不知道在怎么编排我们呢”

    馆陶公主虽然与刘荣接触的时间并不长,但只从刘荣这段时间的表现来看,又岂会将他当成一个普通人来看待。

    “哼,这小子也不知怎么回事,最近嘴里跟抹了油似的,净不学好。”

    粟姬的话乍听像是批判自家儿子,但从她脸上那毫不掩饰的自豪之色就不难看出。

    她这完全是在得瑟和显摆。

    尤其是在馆陶这人的面前,她更是如同一头骄傲的公鸡一般。

    馆陶公主又岂能看不出这女人的心思,换做平时的话,她早就跟对方大吵了起来。

    现在嘛,她看了刘荣一眼,意思好像是说,看在你的面子上,我暂时不跟她一般计较。

    刘荣还能说什么呢,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

    摊上这样一个极品老娘,也真是挺无奈的。

    “刘荣,你这两天到底在忙什么,你知不知道,梁王从封地运来了大量的宝物,其中一多半准备作为寿礼进献给皇帝,另一小半则又来贿赂王公大臣。”

    闲话说完,馆陶公主便说出了今天的来意。

    在两家定下婚约之后,刘荣能否当上太子,这就不仅仅是刘荣一个人的事情了,由不得她不操心。

    粟姬没有说话,脸上却同样露出了询问之色。

    “哦,那小侄就先恭喜姑姑了,又能平添一笔意外之财。”

    梁王在京城大肆撒钱,肯定少不了馆陶公主府的一份。

    哪怕是明知道馆陶公主府即




88、报仇
    刘荣上次的表现虽然让许多人刮目相看,但寿宴献礼,比的不是其他,而是大量的真金白银。

    他一个没有封地的皇子又能拿出多少钱来呢

    所以,众人最期待的还是梁王刘武以及吴楚两国的使者的表现。

    前者想必能令众人眼界大开,后者却代表了吴楚两国之主的态度。

    随着一口古老的大钟连续响起了三十三下,代表着给皇帝贺寿的礼仪即将结束。

    马上就是寿宴的环节了。

    许多人从早上开始就滴水未沾,此时早已饿的前心贴后背。

    对于接下来的寿宴无不是翘首以待。

    随后,诸多大臣以及诸侯王们虽皇帝移驾清凉殿。

    这里有早已备好的桌案和美酒佳肴。

    窦太后自从上次的家宴过后,这是第一次走出长乐宫。

    刘启带领众人向窦太后行礼过后,才各自入席。

    梁王刘武本应与一干外地藩王坐在一处,却被窦太后招了过来,就近加了一桌,以示亲近。

    老太太疼爱幼子是出了名的,其他人也不以为意。

    唯独吴楚两国的使者暗自对视了一眼,面上露出了一抹诡异的笑容。

    许是饿的狠了,在皇帝刘启宣布寿宴开始后。

    整座大殿就传出了一片咀嚼的声音。

    直到酒过七旬,菜过三味之后,殿中的一干人放下了筷子。

    期待已久的献礼即将开始。

    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给皇帝的寿辰献礼顺序是由远及近。

    先是朝廷的百官们,接着是各地的诸侯王,最后才轮到皇子和公主们。

    百官们的献礼其实看着挺无趣的。

    因为彼此都早已商量妥当,来来去去就那么几样。

    看的不少人猛打瞌睡。

    好在这些人也比较知趣,只是将礼物放下就回到了座位上。

    接下来就轮到了各地的诸侯王。

    以年纪和辈分来论,诸国之中当属吴王的辈分最高,地位最为尊崇。

    所以,吴国的使者当仁不让的第一个走了出来,并让人抬上了自己的寿礼。

    这是一个用黑布盖着的竹筐,足有一人怀抱大小。

    从那竹筐隐隐传出的抖动来看,这里面装的应该是一个活物。

    现场许多人暗自感到好奇,这吴王难道送上的寿礼是什么珍禽异兽

    如果是这样,那么吴国这突如起来的向皇帝示好,背后难道还隐藏着其他的意义吗

    内史晁错端坐在席位上露出了沉思之色。

    吴国使者并没有让大家等候太久,他走到竹筐的旁边,朗声道:“吾王祝陛下青春常驻,福寿无疆。”

    说着,就扬手揭开了竹筐上的黑布。

    现场顿时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如果单听吴王使者的贺寿词,绝对没有半点问题。

    而使者所献的也确实算得上珍禽异兽——乌龟。

    一头比脸盆还大,不知道活了多少年的乌龟。

    此时虽也有龟通寿的说法,但在皇帝的寿宴上,送上这样的寿礼,无疑是极不尊重的表现。

    往深处想,这未尝不能理解为吴王的挑衅之举。

    众人不由将目光投向了今晚的主角,这件事非同小可,在景帝刘启没有开口定论前,谁也不敢插言。

    “好,吴王的寿礼,朕收了。”

    刘启的脸庞微微泛红,也不知是喝酒的缘故,还是被这礼物给气的。

    他长吸了一口气,强逼着自己冷静了下来,现在还不是与吴王彻底翻脸的时候。

    吴国使者趾高气扬的回到席案前,向着旁边的楚国使者露出了一个得意的眼神。

    仿佛在说,朝廷又怎么样,还不是拿他们吴藩没有办法。

    楚国使者受到了鼓舞,脸上的傲气更明显了。

    随后的几个藩王送上的贺礼都是中规中矩,既不算贵重,也让旁人挑不出毛病。

    这些人一看就是传说中的中立党,骑墙派,明显是抱着两不得罪的态度。

    接下来就要轮到楚国的使者了。

    楚国虽然也是大国,但楚王刘戊的年纪就跟刘荣差不多大,一直以来都紧跟在吴国的后面,两国的关系十分亲?密。

    只从吴国使者的表现来看,这位多半也没安什么好心。
1...3132333435...4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