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西州制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不爱太阳的向日葵

    皇甫嵩绝望地闭着眼睛,良久才愤恨地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来,说道:“好!传令下去,我军向东逃回长安城!”

    关键时刻,曹操又站了出来,说道:“大帅,某还有计策,可败西凉军!”

    这偷袭西凉军大营的计策就是曹操所献,之前曹操又献出反袭街亭城的计策,两次大败给西凉军,都是曹操的过错。他让皇甫嵩这一代名将蒙羞受辱,连输几仗,而且无一类外,还都是大败。要说皇甫嵩不记恨他,那是不可能的。皇甫嵩斜视曹操一眼,阴阳怪气又气急败坏地说道:“哦孟德还有什么计策难道我军在街亭城败得还不够吗今夜败得还不够吗”

    众人都看着曹操,他们也都对曹操十分不满。但好歹是曹操献计十军会




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败又至
    被陷阵营射了三波箭雨后,盟军就狼狈不堪地完全退出了街亭城。表面上看,街亭城得救了,街亭城背后全无防范的凉州得救了,高顺获得了胜利,但细思之后,高顺就不淡定了。守将高顺知道,自己所带之兵只有两千陷阵营,虽然骁勇,但比起盟军还是人数太少,于是也没有追击,任由盟军向东逃跑。盟军飞快地向着东边退却。等盟军退走之后,高顺忽然惊醒:他的陷阵营才有两千人,比其数万的盟军而言人数太少。如果盟军从稀稀拉拉的箭雨中觉察出陷阵营的兵力太少的情报的话,以皇甫嵩的善战,一定会再次率兵返回到街亭城,然后猛攻街亭城。到那时,陷阵营独木难支,而其他各部西凉军又都不能抽出手来支援,街亭城在数万盟军的强攻下,定然会失陷。

    一想到这里,高顺就吓得冒出一身冷汗。为今之计,只能将盟军再次吓走才行。但怎么样才能利用少量的陷阵营把盟军给吓跑,不让盟军觉察到街亭城的守兵太少呢高顺灵机一动,命令陷阵营每人拿着两把火把,然后倾巢而出,去追击已经逃远了的盟军。高顺的考虑是,这样一来,盟军看到街亭城的守军竟然敢追击盟军,又见陷阵营每人手中的火把又如此众多,就一定会误以为街亭城守军人多势众。

    在另一边,盟军从街亭城逃了出来,一连没停下,跑到了距离街亭城十里的地方,才敢休息一下。众将一清点人数,还好,盟军这次进了街亭城这个埋伏圈,成功活着出来的还有七万两千人,死在街亭城里的只不过四千多骑兵而已。对于前几次动辄就是几万人的损失,还算比较轻微的了。

    众将舒了口气,好歹没有大败。皇甫嵩又是发怒,骂道:“曹孟德,老夫听了你的谗言,又致使大军损失一仗。对此你还有何话好说”

    没成想,曹操这时突然又灵机一动,对皇甫嵩进谏道:“大帅,街亭城之箭雨太过稀疏,我军伤亡比较轻微,定是街亭中守兵太少!”

    皇甫嵩顿时怒火就消退了。他仔细回忆了一下,还真是曹操说的那样。当时中埋伏时,虽然街亭城上有伏兵,但他却看见城墙上的火把之间隔开的距离很大。如果伏兵很多的话,每两束火把应该靠的很近才对。而且,当盟军中伏时,伏兵一齐放箭,箭雨却并没有几万西凉铁骑放箭那样声音大且阵势大,稀稀疏疏的,也没有射死超过五千盟军士兵。于是,皇甫嵩又说道:“那你的意思是”

    曹操呵呵一笑。经历了这么多次大败,曹操还能笑出来,也算是厉害了。曹操没皮没脸地笑道:“嘿嘿,大帅,某料定刘范派出主力去夜袭郿县,又埋伏本初兄之军,又在大营左右设伏,一定没有多少兵力扼守街亭!街亭之伏兵,一定不超过五千之众!之所以我军中伏,只不过是因为在暗夜之中错嗯分辨出西凉军有多少,猝不及防,所以才败了一仗。现在我们都知道西凉军的伏兵不够,而我军还有



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
    虽然陷阵营毕竟残余的盟军是比步兵战斗力强又具有机动力的优势的骑兵,经过一番挣扎之后,终于丢下了一万三千多具尸体,向东仓皇失措地逃走了。高顺怕盟军看出陷阵营兵力太少的虚实,所以也不敢再得了便宜还卖乖,继续追击盟军。再说了,陷阵营是步兵,也追不上四条腿的盟军。皇甫嵩和曹操两人便率领所剩无几的盟军,向东逃了五里地才停下休息。一清点人数,又发现盟军损失了一万三千骑,皇甫嵩、和连、蹋顿、孙坚、公孙瓒、曹操、盖勋等人都是欲哭无泪。这一夜,盟军不仅被西凉军抢走了所有军粮,还被收降了十二万郡国兵,现在又两次被埋伏,一次被击败。在出城时,盟军还有足足十万步骑出城,三万步兵守城。现在却只剩下了骑兵五万九千骑,步兵三万人。看似盟军还是有一定的实力,但不仅军粮没了,人数也低于西凉军,怎么看都不可能打败西凉军了。今夜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败。

    皇甫嵩最为悲哀。他打了一辈子仗,还没有像今天这样狼狈不堪过。皇甫嵩在短短一夜之间,连续中了郭嘉的计,被打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既不能攻克街亭,又不能攻取大散关,还不能攻入西凉军的大营,甚至连自家的陈仓城也不敢回去了,因为陈仓城中没有多少军粮,退回去后,一旦西凉军将陈仓城四面包围起来,他就是个死。一逃离了陷阵营的追杀,安顿下来,皇甫嵩恍惚之间,一个踉跄,就从马背上跌到了地上。曹操急忙下马要搀扶皇甫嵩起来,皇甫嵩却大怒,用力把曹操推翻在地,自己站了起来。

    皇甫嵩站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拔出剑来,怒指曹操,大骂道:“曹孟德,都是你这自以为是的狂徒,屡次三番献出拙劣的计谋来,致使老夫竟然如此狼狈,让盟军多次败在西凉军之算计下,死伤众多,该当何罪!”

    众人也都对曹操的失误十分不满。曹操面对着皇甫嵩的剑锋却没有惧怕,而是突然爆出一个大笑,笑声开朗爽快。皇甫嵩和众将都有些疑惑,面面相觑。皇甫嵩用剑一点曹操,说道:“你这狂徒,为何发笑!不怕老夫此时就斩了你邪!”

    曹操笑道:“某所笑者无他,但笑大帅多经验而无远见也!”

    皇甫嵩大怒,把剑锋抵在曹操的咽喉上,微微刺出一点血迹,但没有下狠手。皇甫嵩大怒道:“老夫如何无远见”

    曹操笑道:“大帅戎马倥偬,岂不闻胜败乃兵家常事乎昔日勾践数败于夫差之下,被逼得为其驾车,亲尝其粪,然而始终不渝,终不忘志,后果能以三千铁甲灭吴国,成春秋霸主。可见,战败并非是可耻之事。只要大帅再厉兵秣马,整顿盟军,虽多次大败,未必不能卷土重来,反败为胜。而大帅只知迁怒于某一人,而不思反击之事,岂能谓之高瞻远瞩西凉军若再来追杀,我军又将若何”

    皇甫嵩一听,曹操说的话也有道理,这才消了气,不情愿地把剑重新插入剑鞘中,恨恨地说道:“也罢,你之误我,暂且



第五百四十章 升为军师
    孙坚勇烈,硬是在乱军之,斩杀了三个西凉兵,拼命策马赶到皇甫嵩身边,大喊道:“大帅,我军危矣!为大局着想,我等还是快快率领骑兵逃跑吧!”

    闻言,皇甫嵩十分为难地说道:“步兵虽然步伐缓慢,但也是王师,义为袍泽,老夫岂能丢弃,忍心看他们被西凉军生俘”

    孙坚心想,这些步兵又饥又渴,对西凉军闻风丧胆,恐怕他们对生俘还求之不得呢。孙坚扭头看看西凉铁骑,盟军已经让盟军追着打了,都不敢反击。众多的西凉兵甚至还在向他们俩的方向合围过来。孙坚大急,说道:“大帅,现在再不走,可走不了了!步兵太慢,会拖累我们的!我们只能率领骑兵先跑!”

    皇甫嵩长叹一声,双眼流泪,说道:“唉!事到如今,也别无选择了,那依你吧!”

    于是,孙坚等大将纷纷聚拢骑兵起来,而不管那孱弱三万步兵。马岱按照贾诩之前的分析,先引军杀向最容易逃跑的骑兵,而没有攻击步兵。盟军的步兵也都四散奔逃,不敢攻击西凉军。皇甫嵩、孙坚等将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从西凉军的包围下聚拢到惊慌失措的几万骑兵,还有众多骑兵深陷在西凉军的包围之,如深陷泥潭之,不可自拔。皇甫嵩看大势已去,盟军这是积重难返,于是也果断地率领这些幸运的骑兵摆脱了西凉军的纠缠,向东逃去。张辽曾经嘱咐过马岱,穷寇莫追,哀兵不迫。见盟军只有很少的骑兵逃跑,对奠定胜局也没多大影响,又出于珍惜士卒的考虑,所以马岱也没有追击,而是回过身来,朝还深陷在西凉铁骑的包围的盟军的骑兵,和四处逃窜的步兵大喊道:“你等都听着!皇甫嵩已经率部离你等而去,若是再不投降,一律斩杀!”

    残余的盟军士兵,不论是官军,还是鲜卑军,亦或是乌丸军,一听还有机会投降而活下来,纷纷开开心心地把武器给扔了,也不再逃跑,乖乖地下了马,伸出手,让西凉兵用绳索把双手反绑在背后去。马岱一清点降兵,大约还有骑兵两万四千人,步兵两万八千人,盟军战死了的有骑兵三千多人,步兵两千多人。而马岱的西凉铁骑,只付出了几百人的伤亡。马岱朝东望去,只见东边的地平线,腾起一股浓浓的烟尘,那正是盟军正在逃跑,卷起的满天尘土。经过这一次伏击,盟军还能跟着皇甫嵩逃回长安的,不过两万四千人。其,官军的骑兵一万两千人,鲜卑军八千人,乌丸军四千人。

    谁会知道自作主张的伏击战,收到了如此重大的功效,这让马岱十分高兴。于是连忙押解着这五万二千降兵,回到陈仓城去。这时,天已经放亮了。西凉军的各路人马,也都陆续返回了西凉军大营。高顺率领陷阵营从街亭城返回;张辽、徐荣和阎行押解着盟军的一百二十万石军粮返回



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并进
    陈仓会战结束之后,刘范来不及充分享受胜利的喜悦,因为这场大战还没有打完,众人敌人还没有被彻底击败,也没有彻底付出代价,所以还有很多事等着刘范去做。刘范又立即召集了谋士武将,商议在陈仓会战取胜之后,西凉军下一步的行动。

    刘范握紧拳头,坚定不移地说道:“盟军一日不灭,孤便一日不宁。孤决议,定要率领大军兵临长安城下,全歼盟军,然后攻打潼关,最后兵临雒阳城下。届时,是攻破雒阳,还是与朝廷和谈,皆在孤许与不许之间。若留盟军继续存在,此战就还没有结束。”

    郭嘉首先站出来,说道:“大王可曾记得,三个月前属下之屏退南北两线之敌”

    刘范知道郭嘉想要灭掉横亘在凉州北部和东北部的羌胡部落,说道:“自然记得。奉孝可是认为现在已时机成熟了”

    郭嘉说道:“正是!胡人狂妄,竟然勾结朝廷,危害凉州的安全。如此狂妄,大王万万不可放过,应尽屠之,以震慑天下,杀鸡儆猴!属下曾经说过,等大王击退了盟军之后,便可突袭卢水胡等胡人。胡人收了大王之贿赂,必然会退兵回去。又见大王与盟军相持不下,必不会对深陷战场之大王多加提防。但胡人必不能知晓大王已然战胜盟军,能抽出手来,对付他们。胡人没有防备,若大王命上将提领数万人马前去偷袭,必能一举杀败胡人。而且,胡人所在之地,正在凉州之东北部以及东部,就横亘在凉州与匈奴之间。突袭胡人,也可震慑不安分的匈奴新任单于须卜骨都侯,让他乖乖地呆在美稷城,不要对大军其他方向的作战造成掣肘。大王可依照乌孙、康居之例,对胡人大开杀戒。匈奴内斗方止,元气大伤,又见胡人如此惨烈,必然不敢再来进犯,此乃一箭双雕也。”

    刘范点点头,说道:“奉孝说得不错。将军阎行、张辽何在”

    “末将在!”阎行和张辽出列,抱拳拱手。

    刘范说道:“孤命你二人提领两万铁骑,向北突袭胡人!你二人务必记着,胡人之男子,不论老幼,尽皆坑杀!只留下胡人女子,待战后瓜分于全军有功将士为仆为妾。所抢掠财货,除粮草之外,一律二八分成,八成归军士个人所有,二成归全军所有。”

    张辽和阎行说道:“喏!我等二人,必不辱军令,为大王灭掉胡人!”

    刘范大笑,说道:“好!孤要用乌孙人、康居人和大宛人,以及胡人的鲜血,向整个天下宣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大王英明!”众谋士和武将纷纷高喊。

    贾诩出列,说道:“大王,之前奉孝之所以能退掉益州军这一路兵马,是因为奉孝劝贾龙在局势未曾明朗之前,先坐山观虎斗。如今,陈仓会战之后,胜负分明,大王兵威强盛,而朝廷损失了盟军数十万之众。若贾龙不偷袭大王的话,他会担心等大王灭掉朝廷,一定会引军南下,进击他的巴蜀之地。所以,当贾龙得知了大王彻底打败盟军之后,一定会采取偷袭大王之凉州,来削弱大王。”

    刘范说道:“贾龙身边有黄权、王累辅佐,恐怕确实会如此打算。若凉州被益州军偷袭,我军无家可归矣。文和可有



第五百四十二章 朝议计策
    陈仓会战的败报,很快传回到了雒阳城。朝廷尚未从败报带给他们的失望和惊恐中脱身而出,接着,刘范挺进关中、直取长安城的消息又传回来朝廷之中。再一次,朝廷一片混乱,人心惶惶。

    汉灵帝刘宏、十常侍、何进,还有满朝的文武大臣,都是以为在十军会攻之下,刘范必败无疑,败局已定。谁也想不到刘范竟然能一举战胜由皇甫嵩统率的盟军。

    之前,当皇甫嵩五次败在刘范的西凉军手下时,朝廷并没有过多的惊慌。毕竟他们也都知道,西凉军是天下精兵,硬仗打过很多次,不是容易对付的。而反观皇甫嵩的盟军,几乎除了北军战斗力比较可观之外,都是乌合之众。就连被朝廷寄予厚望的鲜卑骑兵,其实其精锐也都死在了幽州之战。这次的鲜卑骑兵,都是些新兵蛋子,被匆忙地召集而来。所以,败在西凉兵手下,这似乎是早就被预料到的。朝廷都在想,随着时间推移,西凉军的锐气慢慢消磨,局势越趋明朗,盟军定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再后来,皇甫嵩传回消息,说已经采纳了曹操的阳谋,分袁绍去强攻大散关,朝廷更是欢欣鼓舞,认为袁绍一定能攻克大散关,杀进凉州。百官们纷纷弹冠相庆。但再后来,发生了徐荣被俘、进而暴露出董卓怀有异志的变故,使得朝廷整个都震怒。

    刘宏决意一并征讨董卓,却被众大臣都拦下了。大臣们都说什么,现在刘范未灭,再讨伐董卓的话,会引得董卓与刘范勾结在一起,对朝廷不利。征讨董卓,必须要等到刘范灭除之后,方可实行。刘宏作罢。

    后来,西域爆发了张燕为首的黑山军叛乱,张燕又恢复了朝廷赐予他的平难中郎将的称号。这是个明显的信号,说明张燕希望与朝廷守望相助,意图借助朝廷的威望,来名正言顺地造反。这让朝廷开始对黑山军抱有希望,下诏加封张燕为将军,希望张燕能攻占西域二州。西域守将庞德却神速地镇压了黑山军,让朝廷的希望再次破灭。

    再后来,又传来了西凉军用田丰的计策,在贵山城两次大战,就轻而易举地灭了乌孙国和康居国,迫降了大宛国,又火烧大月氏的三十万大军,强占大夏之地。非但没有处处抵挡不住,还给刘范送上了广阔的疆域。这时,朝廷对于战胜西凉的信心,有了一丝的松动。

    同时,皇甫嵩坚守陈仓不出,袁绍也攻不下大散关。从这开始,朝廷之中开始弥漫着对十军会攻的担忧,低落的气氛萦绕在公卿大臣们的心头。当皇甫嵩求援的书信随着败报传回来,整个朝廷都处于崩溃状态。

    陈仓丢了,军粮也丢了,整个关中,八百里秦川,只有长安城、槐里城、扶风城和蓝田城等少数几个城池,堪能抵挡住西凉军的攻势。但西凉军多为骑兵。万一携带三天的军粮绕开长安,再绕过华阴,去偷袭潼关的话,朝廷可就要亡了!

    朝廷乱成一团,公卿大臣个个都像没头苍蝇似的乱窜,也想不出什么计策来。汉灵帝刘宏立即弃了后宫佳丽,赶紧大开朝会,征求公卿大臣的意见。朝会上,刘宏焦急地说道:“如今皇甫嵩退守长安,城中只有两万四千骑兵驻守。刘范贼子还有三日就要兵临城下。长



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允智算
    刘宏紧张不已,说道:“朱卿有何高见可与朕快快说来。”

    朱儁说道:“陛下,雒阳城乃是我朝首都,社稷在此,宗庙在此,历朝历代之祖宗陵墓也在此!如果朝廷丢了雒阳城,那就是丢掉了祖宗两百年的基业!祖宗英灵在上,岂能容忍陛下弃守雒阳,弃守基业且自从光武中兴以来,洛阳城就是我朝之国都,天下之心腹。洛阳城集中了我朝两百年来之底蕴精华,岂是邺城那一小城可相提并论的如果弃守雒阳,那就是把我朝之精华,尽拱手奉给反军刘范,雒阳城一丢,我朝也距离灭亡不远了!

    再说了,羌人崛起西凉,危害关西已有百年有余,曾经多次兵临长安城下,其形势不比今日轻松几何。而我朝从未因此而迁都,而是扼守长安,为雒阳之西方屏障,坚决将羌人抵挡在关西之外。若陛下此时迁都,就开了弃守雒阳之先河,岂不是自堕威风,引得天下人小觑况且尽管现在长安城危在旦夕,但仍然有皇甫嵩之两万四千兵力坚守。长安乃天下第二之坚城,刘范若是强攻长安,必定要付出数倍之损失才能攻下长安。况且长安城果真被攻下,洛阳城还有潼关和函谷关两座天险。此二关,比大散关更为易攻难守。西凉军本就不善攻坚,难道能连续攻下潼关和函谷关吗再者,朝廷百僚,心向朝廷;天下士族,仇恨刘范,必定会与朝廷同心戮力,共抗刘范!若陛下仍有忧虑,朝廷尚有老臣在!只要陛下拨给老臣三万兵马,老臣定可护卫京城周全。陛下不须惊惧。况且洛阳城中仍有十数万大军,太仓和敖仓仍有数百万石粮草,朝廷之实力尚分外雄厚,陛下不该以如此而迁都东奔。”

    朱儁是一个对汉室忠心耿耿的大忠臣,曾经在董卓西迁长安后,在司隶起兵与董卓对抗。当朱儁说完,刘宏就彻底打消了东迁邺城的打算,问道:“朱卿真不愧是老臣谋国,朕已经不打算迁都一事了那朱卿以为,朕应该如何”

    朱儁侃侃而谈,说道:“以老臣之见,陛下应该快快发兵扼守潼关和武关。只要潼关与武关不失,就算长安城和整个关中都被刘范占领,虽然是重大损失,但仍能保住雒阳城不失。另外,陛下应张榜求贤,征求天下英杰,来一同讨伐刘范!也好让天下人都知道刘范的狼子野心,更让刘范知道,他谋权篡位,是不得人心的,是要众叛亲离的。”
1...107108109110111...1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