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西州制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不爱太阳的向日葵

    蔡琰提高音量,道:“好!这来!你们都进来,为少主更衣!”

    “喏!”说完,几个刘范不认识的侍女亦步亦趋地低着头走进来,围到刘范和蔡琰身边,熟练地为夫妻二人更衣。蔡琰住在刘府已经有些时日了,自然认得府的侍女,她一边跪坐下来,让侍女为她梳妆打扮,一边道:“你们几个是什么时候进府的我怎么没见过你”

    刘范也颇为怪,但他一眼发现,侍女一共有十个,都是倾国倾城的美人不说,其还有一个美人,身材火辣,前凸后翘,长着一张鬼魅似的脸蛋,脸的微笑,简直是一味对男人下的毒药;皮肤白嫩嫩的,如若是水做的;两只大眼睛一眨一眨,仿佛能将人的灵魂吸进去。她的长相,不亚于蔡琰,蔡琰的美,是一滴温润如玉的水,浸润人心;她的美,则是一束炽热的火焰,要将人心给烧红了。刘范目不转睛地看着她,一个不留神,差点流出鼻血。

    听到蔡琰的询问,那个长得最为美貌的女子停下手的活,恭恭敬敬地给蔡琰行了一礼,她用柔柔弱弱的声音,答道:“回禀夫人,奴婢等都是皇后娘娘派来伺候少主和夫




第一百零四章 喜事临门
    却说刘范得了貂蝉,自然是喜不自胜了,想到日后极有可能甄脱和糜贞也会嫁进刘家,刘范便更加喜悦了!

    刘范又将那二十个美人赏赐给部下,赵云得的最多,他得了三个美人,其他的参将只得了一个,连两个军师,贾诩和田丰也各得了一个。(#……)本来刘范想给他们两人每人四五个的,但他们两个羞涩得像个女孩,又有人的矜持,于是羞答答地只要了一个而已。刘范还有糜竺和甄尧以及汉灵帝送的汗血宝马一共四十五匹,每一匹,都是不可多得、难得一见、价值连城的宝贝!刘范更是喜欢汗血宝马,他把汗血宝马赏赐给贾诩、田丰、赵云、黄忠、张辽、张郃、聘、典韦、高顺,以及表现出众的魏延之后,又送给刘和一匹、卢植一匹,把剩下的三十四匹给珍藏起来了。本来他还想让这三十四匹汗血宝马配种,但奈何现在是冬天,马儿不发情,于是作罢。

    整个冬天,刘范都陪在蔡琰身边,又有貂蝉相伴,刘范只愿这样的时光不会流逝。刘范计划,等开春了,再挥军向西,现在寒冬腊月的,官军虽然不能去剿灭叛军,但叛军也是要猫冬的。

    ……

    时间慢慢地流逝,来到了年节。除夕之夜,刘家再次张红结彩,好不热闹。刘家和黄家人都聚在一起,围着散发着温暖的火炉旁,一起守岁。刘焉见众人渐渐没了精神,便提议吃夜宵。众人都应允。刘焉便教仆人取来一个小鼎,鼎里盛着用牛油烹饪的牛肉羹汤,飘散出一阵阵牛肉的香味。刘范一闻到,不自觉地觉得肚子饿,而依偎在他身旁的蔡琰则微微地皱了眉头。

    任红昌接过沉重的小鼎,依照长幼尊卑为众人盛汤。当盛给蔡琰时,蔡琰并不是尝一口,而是用手绢掩盖住了口鼻。刘范喝了一口牛肉汤,正想把他的份给蔡琰喝,却见蔡琰不舒服的样子。刘范放下碗,关切地道:“琰儿,怎么了是不是这羹汤不合你的意那我叫下人再帮你做一道吧!”说着,刘范要招呼一个下人过来,蔡琰却立即伸手制止了他,蔡琰道:“夫君不用了,这大半夜的,又是除夕之夜,下人们也要休息庆祝一下,不用劳动他们了,让他们也去守岁吧!”

    蔡琰说完,众人都察觉到了蔡琰的不对劲。刘范立即轻轻地握住蔡琰的手掌,一边轻柔地摩挲,一边道:“琰儿,你是怎么了是不舒服吗要不你先去睡吧!夫君守岁好了。”

    蔡琰笑道:“夫君不必担心妾身,妾身是闻到那牛肉的味道,感到有些恶心而已,不碍事的,夫君宽心吧!”

    听蔡琰这么说,刘范这才放下心来。刘范放心了,却不代表别人不在意了,黄氏听完蔡琰的描述,本能地直起身子,一脸的严肃,黄氏问道:“琰儿,你这段时间可还有别的不适感吗如果有,可一定要告诉为娘!”

    刘范一看黄氏这么关切,不禁有提起警惕。蔡琰努力地想了想,道:“娘,这几日琰儿一直觉得燥热不已,有时还会头晕目眩的,看到或闻到油腻的东西会恶心,是没有缘故,琰儿也时常想要呕吐,头也经常隐隐作痛,不知是为何。”

    闻言,黄氏警惕心一下提起来了,刘范还以为是蔡琰得什么病了,最是警惕忧心。黄氏问道:“琰儿,还不止这些吧!跟为娘说吧!”

    蔡琰闻言,看了一眼周围,除了有刘范和黄氏在场,还有公公刘焉、三个小叔子,以及表兄黄琬在。于是蔡琰便起身,神神秘秘地越过刘范,附到黄氏的耳旁,窃窃私语。刘范耳力极好,坐的地方也是距离蔡琰最近的,可以很清晰地听到蔡琰对黄氏说的话。蔡琰道:“娘,琰儿,琰儿已经有一个月没来过月事了!身子也很不舒服,娘说,琰儿是不是得了什么病了”

    黄氏闻言,精神抖擞一下,有些惊喜,她扭头对蔡琰道:“真的没来过”

    蔡琰羞涩地点点头,没有半点犹豫。刘范道:“娘,琰儿是不是得了什么病了到底严不严重”

    黄氏扑哧笑出声来,笑声里喜悦之意无从掩藏。一时间,众人都被黄氏这一出弄得懵了。刘范急了,伸手拉扯黄氏的袖子,眉头紧皱,道:“娘,你快说啊,到底琰儿是怎么了”蔡琰也怕极了,要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不好了!

    黄氏这才稍稍止住笑容,黄氏笑道:“慌什么琰儿不是得病,她这是怀了你的孩子了!哈哈!”

    “真的”刘范和蔡琰惊喜若狂,竟然异口同声地问道。

    “哈哈!为娘为你爹生了四个儿子,经验丰富,这点知识怎会不知为娘敢保证,琰儿这不是害了病症,是害喜了!你们俩啊,等着抱孩子吧!”

    “真的太好了!”刘范激动不已,紧紧地握住蔡琰的手,蔡琰也十分兴奋,这还是她的第一次怀孕。

    刘焉闻言,哈哈大笑,道:“好啊!好啊!咱们老刘家后继有人了!琰儿功不可没,范儿,你可要好生伺候好琰儿!”

    “恭喜兄长!恭喜大嫂!”刘诞和刘瑁两人道。刘范笑着摸摸他们的头。

    &nbs



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准备
    自从蔡琰有了刘府的血脉之后,整个刘府又都陷入忙乱之了,不仅刘范忍痛割爱,派任红昌去伺候蔡琰;还有黄氏,黄氏担心蔡琰出意外,派她的几个贴身侍女来伺候蔡琰,还让蔡琰不用起早还给公婆请安,让她多睡一会儿,甚至黄氏最后也亲自阵,严格把关蔡琰的饮食和活动;刘焉则去求汉灵帝,派出了几个医术高明的太医整日为蔡琰开药安胎,一应安胎的东西也都准备得十分妥当;镇北军的部将,听闻主公即将有后,也十分激动,不惜冒着严寒进山打猎猎物,给蔡琰滋补身体,还让各自家里的女眷,也是刘范送给他们的妻妾,时常去拜访蔡琰;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刘范知道多晒太阳,对胎儿和孩子的骨骼发育有极大的好处,便经常带着蔡琰外出晒太阳。

    一时间,蔡琰成了刘家的宠儿,她像太阳一样,太阳系所有的星球现在都围着她打转,是以前的刘范也都没有过这么受宠。这让刘范羡慕嫉妒恨不已。只不过几天的功夫,蔡琰因此增重了不少,身的母亲的影子也愈发浓重。有这么多人关心着蔡琰,刘范根本不用担心她的身体情况。

    在照顾蔡琰的同时,刘范也不忘准备开春时的西征。在历史,韩遂曾狂妄地号称“九曲黄河”,确实他也配得一个称号。韩遂此人,狡猾多端,心狠手辣,他还曾杀了马腾的羌子,但他又能让马腾心甘情愿地跟他拜把子,让马超和他一同抵抗曹操,可见此人很有智计,很有远见卓识;羌族首领北宫伯玉在凉州可谓是妇孺皆知,他的凶名,甚至能止住小儿夜啼!而氐族首领阿吉刘范没听说过,但听名字也像是不好惹的。

    冬天从来不是开战的好时机,连科技发达的后世,头号强国美国打仗,也尽量避免冬天发兵。所以北宫伯玉等三人专门挑日子,挑在秋季准备结束、准备进入冬季的时候发动叛乱,这让官军很难发现端倪,也不能在入冬后大规模地动兵。因此,官军懒散又没有防备,凉州这才全境沦陷,少量官军只能在三辅地区驻防。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官军不能调动,同样的,叛军也不能继续进军。

    于是,刘范也有机会在冬季准备,这第一手准备,自然是兵器了。刘家的工匠足足有两万人,大多数是刘黄两家的佃农转变成的,还有剩下的一部分是地道的工匠。刘范便照搬后世的制度,将这足足两万人组成一个军械制造厂,由技术娴熟的工匠担任各个车间的主任,佃农成为工人,改变原本一个人制造一件武器完的制度,改成一个人只组装一样零部件,形成生产线,大大提高了各种军械的制造效率,制造周期也大为缩短。

    这些军械,有环首刀、铁铩、长枪、马槊、弓、箭、马镫、马鞍、马蹄铁、玄甲、禅衣、髻头、缰绳等装备给骑兵和战马的军械,如戈、长矛、剑、盾牌、斧子等兵器,因为骑兵用起来很不适合,所以刘范不让制造。环首刀是西汉时已经被发明的刀,起剑来,环首刀劈砍的威力更大,而且骑兵讲究行动快速,用直愣愣的剑还可能伤到自己和战马。蒙古骑兵都是使用马刀的,鲜有用剑的。铁铩,也是西汉时有的,普遍装备于汉朝骑兵队伍,形同枪,但枪头较长,两侧还有延伸出来的两个小的枪头。

    其,刘范最在意的武器是马槊。马槊其实说白了,是骑兵使用的长枪,略微长枪长一些,有一丈八尺长,枪头十分尖锐,加之其枪杆十分坚韧,骑兵用在马突刺,它不会被强大的重力加速度所折断,堪称是骑兵最得心应手的武器。但世的东西,永远都是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马槊虽好,可不是像长枪那么好制造的。

    一杆合格的马槊,最好是是用柘木的主干,其次是用桑木、柞木,再不济那也得用韧性好的竹子来制造。而且,还要把柘木剥成细蔑,将细蔑泡在



第一百零六章 计策之争
    刘范准备让蔡琰留在江夏竟陵,她肚子里的孩子已经差不多有两个月大了,受不得半点折腾;而江夏郡距离凉州,也是后世的武汉距离兰州,至少还有一千多公里,路途遥远,交通又不发达,要是有个闪失,那刘范都能痛苦而死!而且,算安全到了凉州,但凉州是大汉最乱的地方,虎狼之地,朝廷和地方官府都管不到,岂有安全可言而且刘范要和叛军开战,带着女眷也是个妨碍。(¥)刘范如是劝蔡琰。

    蔡琰当然知道刘范是对她好,但她是不听,她已经离不开刘范了。刘范想悄悄地离开,但带着几万人和几万头牲畜一起,根本瞒不住敏感的蔡琰。于是刘范只能屈服,让蔡琰跟着,一起去凉州,而他只能为蔡琰做万全的准备。

    临行前,贾诩又提醒刘范,一旦收复了凉州,要治理地方,必须要任用大量的官员,特别是一郡太守,凉州足足有十二个郡,那需要十二个太守人选。当然,凉州本地的豪强靠不住;朝廷派来的太守,很有可能是为了制衡刘范的军政大权,要不然是在西园那里买来的官职。要想让凉州完全地、毫无保留地归属刘范,他必须使用自己人。但刘范除了贾诩和田丰,没有可以作为太守的人才了。贾诩提醒刘范,儿子没有。老子有!

    刘范一点通,刘焉广泛结交朝廷大臣以及在野的贤人,人才储备十分丰富。刘范和刘焉这么一说,刘焉便决定将赵匙、董扶、庞羲、司马直、刘陶等人送给刘范指挥,除此之外,刘焉还请了“江夏八俊”的鲁国人孔昱、江夏人张俭、汝南人陈翔三个大才,拜刘范为主公。“江夏八俊”,相当于是东汉末年的偶像天团,能列入其的人,自然不简单。甚至刘表也在其列,和他们三人同列,可见“江夏八俊”的含金量了。

    有了这么多人才,刘范的太守人选的问题也迎刃而解。除此之外,刘范还带了貂蝉任红昌。

    ……

    刘范于三月旬在江夏誓师,正式改镇北军为凉州军,然后挥军向西北前进。这次刘范选的路是从江夏穿过南阳郡,然后走过武关,进入三辅核心京兆郡,路过西都长安,最后挺进凉州,直面凉州叛军。

    其的武关,是由东州进入西州的三条路线里最为方便的,其余两条路是函谷关和从蒲津渡过黄河。武关也是天下名关,处于东西州交界处,日后刘范少不了还要经过武关,这次先打探打探情报。

    十几天之后,刘范带兵走到武关之下。只见武关如同一颗尖牙,镶嵌在两面连绵起伏的高山之间,浑然天成,城墙高达四丈,厚达两丈有余,若不用计谋,强攻必定伤亡惨重。

    刘范面对如此雄关,心激荡不已,不禁感慨道:“好雄伟的关啊!这还是我生平第一次见过如此雄伟的关!”

    贾诩道:“主公有所不知,这武关啊,原称为少习关,与萧关、大散关、函谷关一起并称为‘秦之四塞’,为秦地东南方的屏障,素有’秦关百二’之美誉,也是说,驻守武关,只用两个人便能阻挡一百人!”

    刘范仰望武关,点点头,道:“此语虽有夸大的成分,但武关也确实险要,实乃兵家必争之地。怪不得秦国国力如此弱小还能一统天下,原来是有武关等雄关保护!若没有武关在南方抵挡,想必孱弱的楚国都能灭掉秦国!”

    贾诩道:“主公是没见过函谷关,那函谷关起武关来更加高大雄伟,夹在崤山之间,又有黄河天险在一旁,更加难以夺下。而且函谷关后只有函谷能够通行,但函谷之狭窄,车不能并行,马不能连辔,军队通过时十分艰难。即使是函谷关被攻克,关之人还能在函谷抵挡一阵,所以,当九国讨伐秦国时,秦国人开关延敌,九国几十万军士,面对秦军精锐强盛,函谷关雄伟坚固,竟然只得灰溜溜地撤军。”

    刘范道:“函谷关的险要,我也听说过。关之地,北有萧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东有函谷关,是天下最坚固的所在。如此险固的关,一定要被我所拥有,绝不能让别人占了去!”

    贾诩道:“主公英明!想当年,不仅是暴秦雄起于关,而且您的祖宗高祖是在关起家的



第一百零七章 必争之地
    刘范扭头过来,微笑着对贾诩道:“和这次总算严肃一点了!往日提问计策,都是没正经的瞎说!”

    听到刘范的话,贾诩这才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刘范道:“和,你是在凉州土生土长的,凉州是你的家乡,你对凉州的风土人情以及叛军的情况是最熟悉的。那你说说,我该如何对付叛军,进而攻取凉州”

    贾诩想也不想,回答道:“回禀主公,属下觉得元皓的计策也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的,如说,巧妙利用叛军之间的利益冲突,让他们反目成仇,那形势对我们好的多了!”

    刘范道:“不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叛军可不像咱们凉州军,他们都是因为利益交集才联合在一起,彼此之间想必也知道这一点。虽然明面他们是亲密无间的盟友,但是在暗地里,还不定提防彼此成什么样子呢!”

    贾诩道:“主公英明!韩遂和北宫伯玉,这两人性情十分相似,都是十分地多疑!氐人首领阿吉是个老实人,虽然不如他们多疑,但身处两个对他也疑神疑鬼的人的身边,想必他也一定了解自己的处境,为了保全自己,他一定会与两人一样,害了疑心病。他们三人之间的信任,其实像是一层薄薄的纸,只要主公将其捅破,则叛军之败,指日可待!”

    田丰也认同地道:“之所以叛军能与主公抗衡,只是因为他们联合在一起!只要主公破坏他们的信任,将叛军一分为三,那么叛军对于主公来说,不足为虑,只需逐个击破,叛军哪里还逃得出主公的手掌心”

    刘范点头,道:“听你们这么说,那我也放心的多了!那你们再说说,具体咱们要怎么实施这个离间计”

    贾诩道:“主公,我等还没有见过叛军,对叛军内部三个势力之间的嫌隙也不甚了解。孙子说过: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且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届时,计划赶不变化,算有再精细的计划也是徒劳无功。故而,属下建议,咱们先与叛军交手一番,等摸清了叛军的一些基本的情况,再作计较也不迟。”

    刘范点点头,道:“说的也是。目前咱们只知道叛军的大概数目以及组成,若是要打击叛军,可不能如此草率。”

    贾诩道:“主公,等过了三辅,咱们进入凉州境界了,现今已经是春日,想必叛军也准备出师了,咱们必须要抢在叛军行动之前,先行攻进凉州,拔取凉州和三辅的要害之处!”

    刘范道:“先攻取何处最好”

    “主公率军经过武关之后,进驻蓝田县,然后经过长安城,再一路向西,途经郿县、雍县,最后攻取陈仓,进而夺取凉州的东大门街亭!”田丰道。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不可不知道陈仓和街亭这两个战略要地。田丰又道:“现在东寒未曾退去,叛军估计还没有派遣重兵驻守陈仓和街亭两城,若咱们不赶在叛军之前攻下陈仓和街亭,那么叛军在地形占据了主动权。陈仓是三辅地区的西大门,街亭则是凉州的东大门,若叛军占有其一个关隘,则我军便在战略失策:若叛军派遣重兵把手街亭,则只要守住街亭,能将我军挡在陇山之东,叛军窝在陇西背后的凉州,足以自保了;若是最坏的结果,叛军不仅占据了街亭,还一并攻下了陈仓,则我军不仅难以攻进凉州里去,而且叛军只要守住陈仓,能保住街亭以及凉州不失,他们还能随时出关,进攻三辅。形势危急,属下以为,我军必须加快速度,赶在凉州回春、叛军开始派遣重兵进驻这陈仓和街亭之前,攻下这两个兵家必争之地。”
1...2324252627...1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