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西州制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不爱太阳的向日葵
    原来,正是刘范亲自率军击败了盟军的步兵。刘范之派遣张辽和阎行分率七万西凉铁骑前去攻击盟军的骑兵,然后又留下了重骑兵五千人和步兵九万人,实际把战场分成了两部分:一个战场是骑兵之间的战场,刘范用西凉铁骑来对付盟军骑兵;另一个战场则是步兵之间的战场,刘范用重甲骑兵五千人和步兵来对付盟军的步兵。

    相较于盟军骑兵,盟军的步兵更不好应付。因为盟军的步兵有三十万之众,而皇甫嵩、曹操、袁绍、孙坚等骁将又很擅长步兵的指挥。为了击败皇甫嵩,刘范只得使出杀手锏,那是西凉军特有的重甲骑兵。因为盟军的步兵虽都是轻骑兵,但人数有三十万之众,是西凉步卒的三倍之多,其阵形不容易破开。而步兵最为犀利的武器,是步兵方阵。

    只要步兵结成牢固紧密的方阵,骑兵不容易冲破,进而杀败之。为了破开盟军步兵三十万之众的牢固阵形,刘范想到的方法是重甲骑兵。刘范自信,以西凉步卒的战斗力,以一打三还是没有问题的。但刘范又害怕万一西凉步卒与盟军步卒一相撞,伤亡势必惨重。西凉军可是刘范的心头肉,刘范可舍不得让一个西凉军阵亡。所以,重甲骑兵成为了刘范避免出现太多伤亡的最佳选择。重甲骑兵有五千之众,由马超和马岱两兄弟统领,身的重甲包括战士披挂的重型明光铠和锁子甲,还有战马披挂的具装铠。由于具装铠和明光铠太过笨重,加起来总共有二百多斤,所以刘范给他们配备了世最优良的战马:大宛马。大宛马的速度、负重能力都西极马、伊犁马、河曲




第四百四十七章 盟军溃败
    马超和马岱率重甲步骑兵袭来,皇甫嵩的胆子都提到嗓子眼了。皇甫嵩预感到,这一仗不光是他的骑兵败了,看来步兵的失败也是在所难免了。皇甫嵩都如此绝望,更遑论盟军步卒了。满身的铠甲,又是联结成拐子马,使得重甲骑兵显得格外狰狞。尤其是在第一排的盾牌兵,只能缩在盾牌底下,惶恐不安地等着重甲骑兵将他们的盾牌冲飞。

    皇甫嵩看着重甲骑兵的铁蹄距离盟军步卒越来越近,一时间竟忘了发号施令。曹操一看皇甫嵩被吓到了,立即果断地下令,命长枪兵将长枪搭在盾牌之,指向天空,防止重甲骑兵飞跃而起,跃过重重盾牌而闯入盟军方阵之。曹操又命步弩手立即引弓弦,瞄准卷起满天尘土、如墙而进的西凉重甲骑兵。重甲骑兵不仅人马身铁黑的铁甲使人不寒而栗,而且重甲骑兵使用的兵器都是钝兵器,如锤、棒等。虽然不能如马刀那班锋利,但一次足以打得敌军粉身碎骨,丧失战斗力,而不见一点血。

    这时,重甲骑兵地动山摇地冲锋,进去了盟军步弩手的射程之内。曹操一声令下,盟军步弩手是万箭齐发,弓如霹雳弦惊,其阵势都不输给西凉铁骑的放风筝战术,因为盟军人数众多。一刹那间,盟军步卒空升腾起一片黑云,那正是盟军步弩手射出的箭雨。羽箭多得遮天蔽日,曹操极目望去,还能看到羽箭的箭头闪着寒光点点。

    由于是弩机所发之箭,所以盟军的箭雨很快降临到重甲骑兵头。曹操露出了微笑。任凭眼前这支骑兵看起来十分恐怖,但不过五千人之众,总不可能躲避得了万箭齐发,能在箭雨之下仍能存活下来。刘范也露出了微笑。盟军大概是没见识过他的重甲骑兵的厉害,他们不知道他们即将重演三国联军在玉门关之下的惨剧。果然,箭雨“嗖嗖嗖”地从天而降,很快射下了重甲骑兵。但重甲骑兵厚实的铠甲,一一将箭雨弹飞,没有一支箭能射穿重甲骑兵的铠甲。

    箭雨过后,重甲骑兵仍是如平常一般继续冲锋,箭雨都密密麻麻得斜插在重甲骑兵脚下的大地。皇甫嵩、曹操、袁绍等盟军将领都瞪大了双眼,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这支重甲骑兵竟然能抵挡劲弩的射击,竟然毫发无损,生龙活虎!刘范这时笑意更浓。因为,最前的马超和马岱两人已经奔到了盟军步卒的前军。两将身后,重甲骑兵五千骑接踵而至。

    眼看着重甲骑兵即将撞向脆弱的盟军,曹操的心跳很快加速。在重甲骑兵距离盟军步卒前军的盾牌只有咫尺之遥时,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瞬间冻结了起来。盟军之盾牌兵甚至能清清楚楚地看到重甲骑兵们那隐藏在铁甲之下血红的双眼、大宛马那飞扬起来的鬃毛,一双矫健的前足和骑兵们手攥着的狼牙棒之狼牙泛着点点寒光。而马超、马岱等重甲骑兵,也能看到在



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
    但在这时,不好的消息传来,马超和马岱向刘范报告,称重甲骑兵冲锋太过快速,而且距离太远,深入盟军方阵之又遇到了盟军顽强的阻击,渐渐地丧失了体力,无力再战。 刘范叹了口气。重甲骑兵虽然一往无前,所向披靡,用厚实的铠甲和强有力的冲击力一举破开盟军方阵,但这样十分耗费体力。重甲骑兵身的重甲太过笨重,连骑兵的大宛马也是吃不消。更别提重甲骑兵了。重甲骑兵一面身的铠甲太过笨重,而且还要挥动沉重的狼牙棒等钝兵器,体力的消耗如同流水一般快速。所以,能冲进盟军之如此之久已经很不容易了。于是,刘范命重甲骑兵撤出战场。

    看到重甲骑兵离开了战场,皇甫嵩的心思又活泛了。皇甫嵩命令道:“曹将军、袁校尉、公孙郎将、孙太守、盖大人,你等快快命令所率部曲停下后撤步伐,回军反击西凉军!”

    袁绍愕然道:“大帅,我军将士已经在西凉军的重甲骑兵的冲撞下损失惨重了,如何还能与西凉军对敌”

    曹操也说道:“大帅,西凉军骁勇善战,不如且退军回营。”

    皇甫嵩用马鞭指着战场正在缓缓退却的重甲骑兵,说道:“袁校尉、曹将军你们看!那重甲骑兵正在慢慢后退,避开西凉步卒。这必定是重甲太过笨重,他们体力不支了。刘范之所以能击退我军,不过是依仗着他那所向披靡的重甲骑兵而已,其步兵之战斗力尚未可知。现在他之重甲骑兵已经退走,只有西凉步卒正在追击我军,又有何可惧军虽前军败了一阵,但元气未伤,定能击败刘范之步卒!”

    曹操和袁绍展目一看,果然马超和马岱已经率领重甲骑兵退出了战团,正在往街亭城走去。于是不假思索,立即命令所率盟军步卒立即停下,后军变前军,转过身来,重新组成坚固的方阵,等待西凉步卒的进攻。刘范一看,盟军又重新回身作战,于是也是奋然命令西凉步卒进攻盟军步卒。

    原本皇甫嵩以为,盟军人多势众,挡住西凉铁骑的重甲骑兵有心无力,但挡住并击溃西凉步卒还是绰绰有余的,但他又一次判断失误。西凉步卒面对三倍于己的盟军步卒,仍然是不为所动,狠狠地向盟军冲去。盟军重新使盾牌兵排列在前,使长枪兵在后,将长枪伸出盾牌,抵抗西凉步卒。

    但西凉步卒对此毫无惧意,整齐划一地冲到了盟军盾牌之前,立即用大刀疯狂地劈砍盟军的盾牌。盟军之长枪兵趁机用长枪兵刺杀西凉步卒,致使西凉步卒顿时战死一千多人。但最前的西凉牌刀兵倒下之后,他们身后的第二排、第三排牌刀兵毫不犹豫地踏着袍泽的尸体,义无反顾地冲前去,很快把盟军的盾牌劈断,然后对没了盾牌防护的盾牌兵一顿大砍大杀,如同砍瓜切菜一般,杀得盟军一阵鬼哭狼嚎。盾牌兵战败之后,西凉步卒面对盟军步卒再也没了顾忌,疯狂地扑盟军,又是一顿大砍大杀。

    盟军的长枪兵被袁绍组织起来,一同将长枪平放到



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东猛虎
    久而久之,盟军步卒受不了了,纷纷下意识地往后退却,不敢再与野兽一样凶猛异常的西凉步卒对敌。 行军打仗,其实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看见盟军步卒战心已泯,刘范便下令让西凉步卒不管是何兵种,都一起发动总攻。西凉步卒得令,立即悍不畏死地冲锋,杀入盟军步卒之。盟军步卒原本紧密的方阵,很快被西凉步卒一点点地攻破,西凉步卒渗透到了阵,甚至都杀到了袁绍和曹操马下。

    这时,西凉步卒的技击素养和组织素养体现出来了。西凉步卒以每伍,也是五个人为一个整体,五个人不是分头砍杀,而是集起五个人的力量一起来同时砍杀一个人。五个人杀一个人,那个被杀的人绝对没有还手之力。于是,西凉步卒化整为零,分成了五人为一组的有机结合体,每伍进攻一个盟军步卒。如此一来,西凉军虽然在整体人数不如盟军,但是在局部却是盟军的五倍之多。盟军之人多势众,在合围西凉步卒时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但现在盟军在战场的最前沿处于人数的劣势,攻守之势变易了。

    盟军即使是让皇甫嵩训练得战斗力较可观,但又如何能一个人和五个西凉步卒打,况且西凉步卒本身的战斗力和悍不畏死的精神远超盟军步卒于是,盟军步卒惨败,被杀得血流成河,溃不成军。曹操和袁绍两员大将,只能目瞪口呆又惊恐万分地看着眼前的盟军步卒,一个接着一个被五个五个的西凉步卒团团包围。等一个盟军步卒被五个西凉步卒包围起来后,西凉步卒扬起手的大刀,只见腥风血雨之间,盟军步卒被大卸八块了。这样,盟军步卒一个接一个地陷入西凉步卒的小型包围圈,然后倒下。还能站着的盟军步卒见状,都不敢再主动出击,一个劲地往后退。

    皇甫嵩也瞧见了盟军步卒的惨状,满头大汗。皇甫嵩思前想后,觉得悍不畏死的西凉步卒,已经刚才在战场所向披靡的重甲骑兵更为凶悍。盟军步卒在如狼似虎的西凉步卒面前,孱弱得如同一只只绵羊一样,根本不是西凉军的对手。皇甫嵩便寄希望于能够下令让骑兵来救援步卒。结果往两旁一看,和连部正被张辽部追击着,实施恐怖的放风筝战术,被逼得四处逃窜,却又是天无路,入地无门,只好被箭雨淋得惨败。轲能部也是在阎行部追击着,为了躲避箭雨,只能匍匐在马背之,用手四处挥舞,毫无还手之力。

    皇甫嵩见盟军骑兵的下场,盟军步卒也好不到哪里去,深知现在他不能保住盟军步卒了。于是,摆在皇甫嵩面前的,只有撤退回连营之了。皇甫嵩对众将高喊道:“老夫决意撤回大营,但为了防止西凉步卒追击,尾随我军进入连营,需有人率军断后。老夫决意使北军五千多人留下来断后,你们这些将领,谁愿意带领五千断后之军,抵挡住西凉军”

    一听皇甫嵩这句话,众将皆是双股战战,面有难色,因为众将可都是看到了西凉军的战斗力,恐怕留下来断后会死在西凉军的手。唯有长沙太守孙坚立即出来,毅然决然地说道:“大帅,末将愿率军抗击西凉军,延缓其进军之速度,保护大军主力退入连营!”

    皇甫嵩说道:“壮哉!那么抵挡西凉步军主力的重任,交给孙太守了!老夫率主力退回连营后,必定派兵接应!以防万一,请孙太守边战边退,退到连营辕门下,待老夫准备妥当之后,命弓手在连营之万箭齐发,保全孙太守!”



第四百五十章 内讧初起
    “我乃孙策!”小将通报姓名后,立即回头,和孙坚纵马往连营跑去。(¥)刘范顿时如雷贯耳,然后展现出一个笑容来。高顺说道:“听了那小将通名,大王何故发笑”

    刘范笑道:“本王素来知道孙策之勇猛,不输其父孙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今他父子二人一同来战,却是让这场大战变得颇有意思,毕竟本王之对手可以强但不可弱!”

    刘范思索一番后,看着正在朝连营逃去的孙坚和孙策,凝重地说道:“此二人若不除掉,必会对本王之大业产生妨害。”

    黄忠立即会意,抱拳说道:“末将这率众追击,定要为大王除此大敌!”说着,黄忠点起几百兵马,去追赶孙坚和孙策两人,但为时已晚,父子二人已经奔到了连营辕门之下。黄忠率众追赶而来,盟军在连营放箭,迫使黄忠又不得不率军返回,使孙坚和孙策父子两人逃入了连营之。

    黄忠返回,惭愧地说道:“大王,末将没能把他二人擒杀。”

    刘范叹了口气,说道:“此乃天意,天要留他父子二人之性命。罢了,先解决眼下盟军之溃兵吧!”于是,西凉步卒合围起孙坚部。孙坚部看到孙坚和孙策两人弃他们而去,而西凉步卒又如狼似虎,最后在愤恨和恐惧之下,投降了刘范。加今天这一批降兵,刘范一共收降了盟军五千多人。

    很快,盟军的残兵败将全都退回了坚固高大的连营之,并准备了众多弓弩防守连营,再交战会对西凉军不利。反正今日之战,刘范已经取胜了。于是,刘范命西凉军清扫战场,将战场的盟军士兵的尸体都掩埋掉,而将西凉军的尸体抬回街亭城用棺材盛殓,以朱砂、石灰等给尸体防腐起来。最后,通过清查棺材之数以及剩余的西凉军,刘范知道了这一战他的西凉军一共英勇战死的士卒有六千五百多人,重伤一万三千多人,轻伤无数。伤亡的士卒,大都是西凉步卒。西凉铁骑的轻骑兵和重甲骑兵则是几乎没有死伤。

    刘范重重地叹了口气。西凉儿郎死伤惨重,这是刘范意料之的事,却又是最想要避免的事。今天一场恶战,他损失了六千多人,虽然杀伤了数十倍的盟军,但六千多人仍然对于刘范来说是个难以接受的数字。刘范命民夫们将这六千五百多个棺材送回原籍,等战后官府再发放抚恤金。

    在刘范对西凉儿郎的损失痛心疾首时,其实他不知道,盟军主帅皇甫嵩他更痛心疾首。经过清查,皇甫嵩得知今天这一战,盟军共阵亡了三万骑兵,五万步兵,轻重伤者不计其数。不仅如此,等盟军一收兵回营,众将召开会议,会议众将都要打起来了。原因是在进行骑兵的对决时,各军之间互不相救,让西凉军得以集火力对付和连部和蹋顿等乌丸骑兵。当和连受到攻击时,吕布在李儒的规劝下没有提供救援,公孙瓒也是率部分出,对和连遭受张辽率领的西凉铁骑的攻击置之不理。当蹋顿率乌丸骑兵脱离轲能部后,被阎行率军重创,而轲能却坐视不管。

    和连指着公孙瓒的鼻子骂道:“公孙瓒,大帅命我为统兵大将,你位在我



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阳谋
    皇甫嵩凝重地说道:“今日我军又一次惨败。 一战而损失了八万之众,其三万骑兵,五万步兵。加昨夜两次大败,我军已经接连损失了十六万之众。现在我军仅仅剩下了四十二万之众,其骑兵十七万,步兵二十五万。而西凉军之伤亡却是微乎其微,我军主力的数量,已经与西凉军之间的差距拉小了。”

    接连三次战败,而且每次都是惨败,这让众将都是心有戚戚,恐惧殊甚。皇甫嵩说道:“现在我军将士都是人心惶惶,军无战心。若是我军还不能取胜的话,那迟早我军会被西凉军击败,西征大业即将付之东流。众位都说说,将来我军将如何”

    袁绍说道:“回禀大帅,西凉军有那支重甲骑兵在,恐怕我军难以取胜。而且其步兵的战斗力也是十分高,我军最好还是蛰伏在连营之不出,无论西凉军如何挑衅,我军只顾坚守连营不出,不与西凉军交战。待西凉军久不能战,战心必泯。刘范也必无防备之心。到那时,我军再突然杀出,定能杀败西凉军。”

    皇甫嵩说道:“连营太过脆弱,不如城池坚固。若是固守连营,总有一日要被刘范率军攻破,袁将军此计不可行。”

    袁绍叹了口气退下了。曹操却想了想,豪情万丈地说道:“大帅,我有一计,或许可扭转目前我军之颓势,并可一举攻入凉州。”

    皇甫嵩素来知道曹操智谋出众,立即说道:“孟德将军有何计策可快快讲来!”

    曹操说道:“回禀大帅,除了街亭这一条越过陇山的要地之外,街亭之东南还有大散关,也是进入凉州的重要门户。不若派一支强军去攻大散关,猛攻而下,刘范必败。”

    公孙瓒说道:“大散关乃天下险塞,刘范必有重兵驻守,强攻未必能下,徒徒消耗我军将士之鲜血。”

    曹操说道:“非也。刘范为防止盟军将他逐个击破,定然不敢将太多兵力分到大散关之。不然的话,西凉军既要在街亭与盟军交战,又要在西域以西防备大月氏与乌孙之入侵,还要在大散关驻守。三处作战,对刘范颇为不利。为集主力应付我军,刘范必不可能分给大散关过多兵力。”

    袁绍说道:“我军若派兵去攻伐大散关,必须派出步兵。若刘范得知后,率其西凉铁骑来进击盟军之攻大散关之兵,则盟军步卒暴露于外,必败于西凉铁骑之下。”

    曹操说道:“这有何难我军可在西凉铁骑来袭之要道设下埋伏。若西凉铁骑赶来,便可趁机掩杀过去,趁西凉铁骑无备,则可以重创之。只要西凉铁骑了我军埋伏,那我军甚至不用再分兵去攻大散关,刘范损失惨重,一样必败。”

    孙坚说道:“刘范此人,用兵如神,料敌如神。以他的谋略,必定能够想出我军攻大散关之兵会在要道设置伏兵,必不会轻易引军来袭。若他要是不计,又将如何”

    曹操大笑



第四百五十二章 围魏救赵
    二十万大军的调动,根本不可能掩人耳目。 很快,不论是西凉军自身的斥候还是锦衣卫,都传回了盟军二十万大军向西南方向开进的军情。刘范召众谋士武将商议。刘范忧心如焚说道:“盟军此去,必是要攻打大散关。大散关是陇地、蜀地和关三地之间之枢纽关隘。而本王以不可过多分兵,使盟军趁本王分兵而逐个击破,只能派给聘一万步兵为守关之兵。今盟军派遣去攻打大散关之兵,便是聘部之二十倍。大散关又有益州威胁在背后,如今奈何”

    阎行说道:“盟军之步卒在平原无骑兵为之防备,若有铁骑冲杀之,则其必败。请大王发末将五万铁骑,末将必定破除这一路盟军攻大散关之兵,解大散关之围。”

    众将闻言,纷纷点头称是。唯有郭嘉摇了摇头,说道:“大王不可轻动,此乃盟军之计,欲害大王,伏惟大王勿信之。”

    刘范说道:“奉孝何意”

    郭嘉说道:“盟军此次分兵,乃是引诱大王出兵攻之,然后攻大散关之盟军则是在途险要之关山设伏。大王之救大散关之兵尾随而至,定会被盟军埋伏,损失惨重。不仅救不了大散关之危,也会白白损失我军主力,得不偿失。”

    刘范皱眉道:“这等道理,本王岂不知但本王只分派聘一万带甲之兵。袁绍所率攻大散关之军,便是聘部之二十倍。大散关不若潼关险要,袁绍以二十倍兵力强攻大散关,大散关难保不会沦陷于袁绍之手。若不救之,坐视关破”
1...9394959697...1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