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向晚非雪
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提起裤子就不认人?
宋铮虽然私生活混乱,已经很渣了,可是还没渣到那个程度。
想着,宋铮将林智玲揽入怀中,感受着她柔滑的肌肤,或许是因为有了肌肤之亲,他突然对林智玲的感觉好了很多。
仔细想想,虽然关于林智玲的争议有很多,可事实上,林智玲从来没真的做错过什么,她一直都是那种让人没办法真的讨厌的女人。
一直到现在,宋铮都还记得前世林智玲拍摄过的一档真人秀节目,好像是叫《花样姐姐》,也正是通过这档节目,宋铮看到了林智玲明星之后的另外一面。
也惊讶的发现,原来林智玲这个女人这么优秀,这么有教养,这么温柔体贴,这和大众印象中的那个“花瓶”完全不一样。
管账的李治庭犯错误被剧组罚款,第二天她就默默地用自己的零用钱付门票救急;在飞机上给呕吐的雪姨牵袋子,丝毫没有公主病;吃土耳其餐,即使被辣哭也不吭一声,不打扰别人用餐。
难怪节目组在形容林志玲的时候,会给予那么高的评价:林智玲是个才女,当我知道她是多伦多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已经惊呆了,她非常深藏不露,李治庭为了介绍每一次旅程的景点,私下会做很多功课,有时候难免说错,其实,林智玲都知道,因为她在大学里就修过西方美术史,但是她不会马上来纠正别人,显得特别谦虚,而是会私下找到机会跟对方说,‘我记得我以前也读到过~~~~~~’这样,很多知识就都帮别人补全了。
事实上林智玲的高情商早就不是大新闻了,和梁超伟合作《赤壁》,媒体调侃两人的身高差,她回应道:“男人的气度永远胜于高度。”
和孙洪雷合作《决战刹马镇》,媒体拿孙洪雷的那句“我从来不和花瓶合作”说事,她温柔一笑:“今天我们两个一起坐在这里,就是一个最好的答案。”
和黄博合作《第101次求婚》,媒体吐槽黄渤的颜值,她就告诉媒体:“年纪到了,黄博那一类的男人最适合我。”
甚至,随便找一下林智玲在网络上的照片,尤其是那些和别人合影的,也能看到林智玲的好修养。
像林智玲这种肤白貌美,身材高挑的大美女,在合影的时候一般都是被衬托的类型,但是她和别人的合影永远都在为对方考虑,从来不会站在主要的位置上,在和身高比她矮的人合影时,永远都会微微弯腰,不让对方感觉到压力。
说真心话,这样的女人,怎么会有人能讨厌得起来?
于是,就像是顺其自然的转变,大众在提到林智玲的时候,都会用上“人很好”、“很女神”、“情商很高”这些词了,娃娃音不再是做作是温柔,优雅的举止也不是虚伪,而是真正的教养。
宋铮感觉自己应该庆幸的,林智玲这样一个高智商,高情商,高颜值的知性美女,竟然会拉得下面子,对他投怀送抱。
如果说最开始,宋铮还故意的想要和林智玲保持距离的话,那么现在,他倒是很想贴近林智玲的心,哪怕依然是欲望使然。
“我没你想的那么好!?”
林智玲侧脸贴在宋铮的胸膛上,语气悠然的说道:“人不需要太完美,我只要知道,你是让我心动的男人就好了。”
宋铮闻言,不禁哑然失笑:“我们没怎么接触过,关于我的一切,可能都是你想象出来的。”
林智玲抬起手,按在了宋铮的唇上:“不说这些好吗?真的你是什么样的,你不需要对我讲,哪怕关于你的一切,真的只是我的幻想,也请让我继续幻想下去!”
林智玲说着,攀着宋铮,身体向上,两人对视良久,眼神之中毫不掩饰的释放着渴望的光芒,而后主动送上了香吻。
宋铮心中本来已经渐渐的要熄灭的火苗,瞬间就燃遍了他的全身,翻身将林智玲压在身下,开始了新一轮的征伐。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第九百三十一章
一夜缠绵,转天,尽管有些留恋,但是,宋铮还是按照原计划和大部队乘最早的航班返回了内地。
一直到离开林智玲的家,宋铮也没给林智玲任何承诺,因为他知道,林智玲不可能像张婧初那样,义无反顾的把自己的一生都拴在他的身上。
事实上,就连唐焉,范兵兵,宋铮也没奢望着能永远不计较名份的跟着他,如果有一天,唐焉,范兵兵要离开他,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宋铮也不会去阻拦。
至于和林智玲的关系,宋铮把选择权交给了她,如果她愿意的话,宋铮当然不会拒绝,如果她真的如自己所说的那样,把一切都当作是幻想的话,宋铮也不会如何失落。
回到家里,宋铮的生活变得平淡起来,每天盯着《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的后期制作,偶尔去公司转转,要不然就是和朋友们聚会,一下子轻松了很多。
临近年关,对宋铮来说,最要紧的还是即将到来的贺岁大战,今年宋铮并不是参与者,事实上,整个1+1公司也没有专门为贺岁档添上一道菜的打算。
不过,冯晓刚的《非诚勿扰》档期定在了大年初二,宋铮作为主要的投资人,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
今年的贺岁档,看点普遍集中,宋铮没有新作问世,宁皓似乎已经没有了与国内一线大导较劲的意思,张仪谋因为奥运会的工作,今年也没有拍片计划,即将掀起的贺岁大战主要都集中在了冯晓刚和陈恺歌这两位国内一线大导的身上。
在经历了《无极》的挫败之后,陈恺歌卷土重来,这一次,他带来的作品多了几分厚重一一《梅兰芳》。
说句心里话,宋铮一直都不明白陈恺歌为什么要拍《梅兰芳》,已经有了《霸王别姬》珠玉在前,宋铮实在是很难想象,《梅兰芳》这部电影可以完成任何形式上的超越。
甚至可以说,《梅兰芳》从一开始就笼罩在《霸王别姬》的巨大阴影之下,这或许是陈恺歌的宿命,或许,也是他为那尊金棕榈还的债。
当然,不能说《梅兰芳》这部电影不好,事实上,和众多越来越浮躁的中国电影人相比,陈恺歌在经历了《无极》的尴尬之后,重新踏实下来拍戏,交出的这部作品,称得上是一部佳作。
谁都知道《梅兰芳》难拍,国宝级的人物,离现世不远,家人还在世,陈恺歌身上背负的就像电影开头,梅兰芳大伯肩膀扛着的那副纸枷锁,而且还不止一副。
按照结构来看,《梅兰芳》整部电影明显的分成三个段落,青年梅兰芳与十三燕打擂台、中年梅兰芳与孟小冬的婚.外恋、中年梅兰芳远赴美国迎接挑战以及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淫威。
此前从没有过影视剧表演经验的余少峮相当令人惊艳,不愧是有戏曲功底的人,看着让人服气。《一缕麻》那一段,侧卧在病榻之上,婀娜的身段、优柔的身姿,只缱绻了一个懒腰,后排的小姑娘立马发出一声惊叹:好漂亮啊!
男人演女人,如果演好了,真的是比女人还女人。
王学齐的十三燕也是个顶天立地的角色,谁都知道这是个脱胎于谭.鑫培的角儿,当然王学齐不可能有谭.鑫培那副精气神,但从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王学齐的表演已经把一个一生为京剧痴迷、视京剧胜过生命的老艺术家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
股市中十三燕那句“输不丢人,怕才丢人”是为自己壮胆吗?
不是,十三燕在为自己留后话。
十三燕输的顶天立地。
临终前,十三燕告诫年少的梅兰芳,虽是下九流的戏子,但心里要看得戏比天大。
就冲这,十三燕值得上梅兰芳叫一声“爷爷”。
一个时代过去了,梅兰芳们踩着十三燕们的脊梁粉墨登场,十三燕是中国艺术家的脊梁,这根坚强的脊梁骨,在爷俩儿斗戏的起承转合间传递到了梅兰芳的身上。
谁都没输,其实梅兰芳也成就了十三燕,对一个京剧艺术家来说,能看着后浪潮涌超过前浪,心中早已大慰。
如果这部电影就演到这里的话,虽然不完整,但其实也挺好多的,因为随着后面黎名一出场,整部戏立刻就跌了分。
余少峮喝汤,那叫一个雅致;黎明也喝汤,只能说粗鲁。
当年四大天王的时候,黎名也是潇洒得一塌糊涂,只可惜时至今日,黎名也年过不惑,不仅身形臃肿,整张脸都浮起来了。
宋铮前世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看到黎名画戏妆,简直就像是在看《画皮》。
电影里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邱如白,孙洪雷演的非常传神,甚至都有点儿化境的意思了,可是总体来说,和整部戏完全不搭调,这就像职业生涯后期的科比,个人得分全nba第一,但球队就是赢不了球。
看完全片,宋铮甚至觉得《梅兰芳》不如改成《邱如白》更合适,孙洪雷越出彩,《梅兰芳》就越黯淡。
邱如白从看梅兰芳戏的那一刻起,就被他深深的迷住,自此一生为梅痴狂,人生起伏,但始终不离不弃。
不疯魔,不成活,在《梅兰芳》里,最疯魔的就是这个看起来带着些鲁莽的邱如白。
邱如白对梅兰芳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他看着梅兰芳咽口水,大口咕嘟的,欲望强烈;他看着梅兰芳跟别的女人交往,妒火中烧;他一生孤独,抛官弃职,只为守候梅兰芳身旁。
是保镖,是秘书,是经纪人,是剧作家,是宣传队,是播种机。
可以说,在电影塑造的那个世界里,只有邱如白真正懂梅兰芳。
只可惜,梅兰芳不懂邱如白,他与孟小冬的露水情缘,也不过是一段情.欲涟漪而已,他哪里明白邱如白对他的那份大爱?
可见柏拉图是对的,超越了情.欲的爱恋,才是至真的。
邱如白才是真正的梅党,至于其他那些梅党,都是打着梅兰芳的主意来的。
另外,《梅兰芳》对梨园行里的狎男.妓.风潮也给了直接的描述,这也是一大突破,那个老迈丑陋的鲁二爷,自然就代表着对梅兰芳遭遇的那些邪恶势力。
潘越明扮演的梅兰芳表哥朱慧芳也有真实的人物影子——王慧芳,这个人是真实存在过的,由于走了邪路,一生潦倒,人老色衰之后,只能涂着水泥般厚的脂粉在台上任人耻笑,换几个救命钱度日。
戏份虽然不多,但是潘越明演真心好,甚至不输给原定的冯远争,只可惜在这个人物的刻画上,编剧有些吝啬了,没有给潘越明更大的发挥空间。
可是黎名,宋铮真的不知道该说点儿什么好了,整部《梅兰芳》,黎名是最差劲的演员。所以佳句那么多,但就是出不了佳章。
就连马三、费二爷这样的配角都比他强。
宋铮其实一直都想不大明白,为什么要用黎名,在看过了出品方的名单之后,他明白了,英皇的身影那么伟岸,还能不用黎名?
好吧,抛开黎名这个败笔,回过头来再看整部电影,质量上还是非常不错的,陈恺歌也的确是走心,用心了,毕竟《梅兰芳》对于他而言是不容有失的一部电影,他必须要证明自己还是个在艺术上有追求的人。
宋铮前世在看过之后,基本上觉得陈恺歌完成了这个自我救赎的任务,但当年《霸王别姬》的才情和霸气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宋铮相信陈恺歌肯定不愿意人们拿《梅兰芳》与《霸王别姬》相比,因为虽然题材类似,但整体的创作环境和心态都是不一样的,对人物和情节的把握也想去甚远。
但纵观整部《梅兰芳》,这可以说是一部《霸王别姬》阴影下的影片,最直观的,影片结构基本上就是《霸王别姬》的翻版,《霸王别姬》是童年、成年和建国后三大段,《梅兰芳》是少年、梅孟恋和蓄须三大段,所不同的是《霸王别姬》的三段式人物的走向是连贯的,层次递进的感觉,而《梅兰芳》三段是相对独.立的,只是用梅大伯的信加以连贯,前两段还有“输不丢人,怕才丢人”和“畹华,不怕”这样的标志性台词彼此呼应,还有整体的感觉。
可到了第三段,这种结构上的连接就出现了断裂,片尾处陈恺歌试图通过大伯的信和十三燕要梅兰芳提高戏子地位的嘱托来与前篇呼应,但已经很牵强了,这个事件的选取是很失败的。
试想一下,如果最后这一段换成是建国后梅兰芳的处境和遭遇,这会是怎样的一种主题升华,但《梅兰芳》做不到,这不是陈恺歌主观上不想这么去做,而且客观上许多不可说,又不能不去面对的因素,让他必须放弃许多创作初衷,宋铮觉得这可能将会是让陈恺歌抱憾终生的一件事。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第九百三十二章
《梅兰芳》这部电影,说不上有多好,可是也不像有些影评人说的那么不堪,那些人之所以贬低,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有《霸王别姬》的珠玉在前,其实如果不做这种毫无道理的比较的话,《梅兰芳》绝对称得上是今年贺岁档质量最好的一部电影了,就连冯晓刚的《非常勿扰》也比不上。
只不过到底比得上,还是比不上,这都需要观众来评判了,贺岁档大战在即,参与这场角逐的各部影片的发行公司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说白了,电影这门艺术,最终的票房成绩如何,五分靠质量,剩下的五分靠的就是宣传。
1+1公司作为《非诚勿扰》的主要投资方,在宣传上自然是不能落下的,这方面的事,自然有公司的宣传策划拿方案,宋铮是帮不上忙的,他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在偶尔出席活动,参加节目的时候,为《非诚勿扰》宣传一下。
宋铮现在的日子过得真叫一个轻松,新片计划暂时没有,从宝岛回来,他每天除了盯一下《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的后期制作,就是闷在家里,偶尔和朋友们聚会,闲得无聊的就参加一下公司只做的两档综艺节目,时间一长,宋铮都觉得自己堕落了。
反倒是林欣如,每天忙着《美人心计》的策划,选角,忙得不亦乐乎。
这天刚带着两个孩子从外面回来,正想着晚上吃什么,宋铮突然接到了一个让他感觉非常意外的电话。
“春晚?”
这都进腊月了,按说今年春晚的节目单也基本上都确定下来了,可这个时候,宋铮却接到了春晚导演组的邀请。
春晚这个舞台,宋铮之前也去过两次,之后虽然每年都接到邀请,可是都被他以陪伴家人的名义给推了,宋铮也没想过再上。
别看春晚那个舞台,别人为了上去都能抢破头,可是对宋铮而言,实际上意义已经不大了,毕竟他现在的咖位已经到达顶级了,大过年的不在家里陪着家人,还要去参加演出,那不是有病吗!
宋铮刚要推辞,可对方都没容他开口,上来就是一大套说辞,说到最后,宋铮都不知道该怎么拒绝了。
按照对方的说法,中国今年发生了这么多大事儿,又是文山地震,又是奥运会的,文山地震宋铮慷慨解囊,个人捐款排名第一,奥运会的开幕式,宋铮更是为全世界奉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可着整个中国娱乐圈找,谁还能找出比宋铮更有影响力的明星。
宋铮要是不上春晚,要是不陪着全国人民一起过这个年,简直就是天理不容。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可偏偏宋铮还真就说不出拒绝的话,特别是对方都说了,灾区人民一定也希望能够在春晚的舞台上看到宋铮,宋铮如果出现的话,肯定能给灾区人民莫大的安慰。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宋铮还能说什么。
“这样吧!我和家里人商量一下,明天给你们答复!”
本来宋铮是想着让林欣如帮他找一个拒绝的借口,结果等到晚上,林欣如回来,两口子忙活完床上那点儿事之后,宋铮刚把事情说了,还没从高.潮的快感里缓过来的林欣如一下子就从床上蹦了起来。
“去!为什么不去啊!”
“可是去了的话,我就没法陪着你们一起过年了!”
“哎呀!这个有什么啊!到时候,让老赵~~~~~不行,人家也要过年,到时候,我开车去接你。”
宋铮对林欣如的反应挺意外的:“你真的希望我去!?”
“当然了,春晚可是有十几亿观众啊!”
“可是~~~~~~~”
“别可是了,就这么定了,你明天就给人家回电话。”
媳妇儿都这么说了,对这件事本来就持无所谓态度的宋铮,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无非就是上去唱首歌罢了,对了,到时候把t-ara的那几个姑娘带上。
“那好!睡觉吧!”
“睡什么啊!再来一次!”林欣如说完,直挺挺的躺下,伸手就要拉宋铮。
“啊!?还来啊!”
转天,操劳了一夜的宋铮被林欣如撵着起了个大早,也没给对方回电话,而是直接开车去了央视。
宋铮能答应上春晚,导演组自然是欢迎不迭,别人上春晚那要突破重重关口,一审,二审,三审,n审的,有的甚至还要走门路,可宋铮显然不需要这些,作为国内的一线顶级大咖,他是有直通车门票的。
和导演组商量过后,宋铮的节目最终定为两首歌,一首独唱,一首和程龙,谭静的合唱,至于他提出的带着t-ara六个韩国姑娘一起上台的事,导演组也没有拒绝,到时候,宋铮独唱的时候,在后面伴舞就行了。
商量完,导演组甚至还拿出了今年春晚的策划方案,让宋铮给把关,宋铮推辞不过,也只好答应了。
今年的春晚主题和以往有些不同,往年的春晚更像是一场先进事迹报告会,今年则朴素了很多,以“家”为切入点,从主观视角走近每一个寻常百姓家,流露出一种合家团圆的浓浓深情,最终传达出国人追求家庭和睦的传统理念,即家和万事兴,看得人心里备感温暖,只是最终在大年夜拿出的成品能不能让国人满意就不好说了。
说心里话,最近这几年的春晚办的越来越无趣了,就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每年春晚结束之后,网络上都是吐槽一片。
可偏偏人们就是不长记性,每年春节临近,春晚都会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春晚由谁主持、节目单何时发布、节目设置上有哪些创新、有哪些当红的明星会出现等,这些都会成为每年此时大家热议的内容。
春晚的导演组也的确是尽力了,然而,面对亿万观众的荧屏传统“年夜饭”春晚,虽然不乏新亮点,但依然是年年都有人期待、有人叫好,有人失望、有人质疑。
流水的春晚,铁打的吐槽。
在很多观众的印象里,春晚每年都是近乎程式化的流水线作业:要有歌要有舞,要有相声要有小品,要有戏曲要有流行音乐,要有杂技要有魔术。
从1983年至今,从“全民.联欢”到“全民吐槽”,春晚这桌年夜饭已经做了25年,似乎每个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春晚“菜单”。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春晚,春晚所承载的期望和被赋予的意义,似乎已经远远超出了晚会本身。
可不管失望也好,质疑也罢,大年三十这一天,依然会有十几亿的观众守在电视机前面,这或许都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毕竟春晚是凝聚了十几亿中国人亲情与乡愁的符号,已经成为几代中国人的文化记忆。
如今,春晚更是衍化为国人的过年习俗,挥之不去。
这就像过年回家的车票、大年三十晚上的团圆饭一样,一样都不能少!
事实上,观众对春晚也不必太苛求,说起来,它不过是一顿文化的团圆饭,春晚的意义更多还是在于陪伴。
它年复一年地陪伴百姓迎接新年钟声,陪伴无数家庭包饺子、吃年夜饭,陪伴一代代孤独的海外游子感受浓浓的中国年味儿。
既然是团圆饭,其味道如何,显然已不是最重要的。事实上,一道已经吃了25年的大餐,要想年年有新意、场场有突破,要想让每一名观众都满意,根本没有可能。
换言之,对春晚观众应该更从容、轻松一些,以平常心待之,对形式和内容不必太过苛求。虽然每年都有人抱怨春晚不尽如人意,但如果不看春晚,这个春节或许会让人觉得多少有些遗憾。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就十分热闹、隆重。自从由中央电视台以春节联欢晚会的形式介入中华民族过年的程序之后,中国人过春节的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它使人们猛然意识到过年这个过程,除了吃喝等内容之外,还有更吸引人、更让人有所期待的东西。
在春节这个辞旧迎新的重要时刻,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社会、国家都饱含着太多的留恋、希望和期盼,有着强烈的话语诉求。
在往昔的岁月里,这种心情、这种诉求是难以完全表达的。春节联欢晚会在除夕之夜利用电视媒体、艺术的手段为十几亿华夏子孙构建了一个温馨的、欢乐的、祥和的、充满希望的公共话语诉求空间,它使人们一边咀嚼着年夜饭,一边享受艺术,一边沉醉于晚会营造的氛围之中,人们积存了一年还没来得及说,甚至还在酝酿着的来年的许多话语通过主持人、演员、节目、晚会一一表达出来,老少皆宜,雅俗共赏。
不仅如此,晚会还充分地表达了社会和国家的诉求,努力表达国家的意志和社会各阶层的心声,这就使春节联欢晚会获得了普遍的意义,不仅老百姓需要,国家和社会各阶层都需要,甚至全球整个华人世界也需要,春节联欢晚会成了中国人过年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对“春晚”存在各种争议,废除“春晚”的声音也不停息,实际上春晚已经成为了一种民俗。
1...534535536537538...6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