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带着仓库到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迪巴拉爵士
薛禄见好就收的坐下了,他也怕徐景昌这个老纨绔真的拼命,到时候薛家可拼不过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外加皇亲国戚的徐家。
孟瑛看着徐景昌说道:“定国公也别想什么不受看重,太子立了,文武都要学,定国公去求求陛下,难道一个伴读的名额都拿不到?”
徐景昌盯着薛禄说道:“徐某从不担心什么看重,担心的只是乱作一团。”
孟瑛苦笑道:“英国公在巡查边墙,兴和伯在山东,孟某倒是矮子里拔高个了。”
在这个表忠心的时刻,军方却少了两位头面人物,所以显得有些乱糟糟的,而且大有各行其是的味道。
“那些文官在看咱们的笑话,外间说咱们一群武夫,从不知道什么是规矩,只喜欢用拳头说话。”
“那些人在嘲笑咱们!”
徐景昌愤怒的嘶吼着,可那些武勋们大多麻木。
嘲笑吗,只要不损害我的利益,关我毛事。
徐景昌摇摇头,转身就走。
“你们就好自为之吧。”
大堂里有几声嗤笑,有人说道:“他文官不靠,武勋不着,只有紧紧的挨着皇室才有活路。如今太子要出来了,可以后和他徐家的关系会如何?难说啊!所以他就急切了,可急切有何用?徒然自乱阵脚罢了。”
薛禄骂道:“闭嘴!”
他起身道:“明日册封太子,今日就是最后的时刻,谁是谁的人,你们想是谁的人,都该说话了。徐景昌至少还知道来这里表态,那就证明他不想和文官苟且,这压根没错!”
有人说道:“文官拿不到太子老师的位置就是失败,他们有什么好苟且的?”
孟瑛回身看着他,冷冷的道:“在儒家失败之前,至少勋戚会先成为尘埃,一阵风就能卷走的尘埃。”
“保定侯,不要危言耸听。”
孟瑛说道:“太子殿下若是定了兴和伯为师,那么就是科学,科学教的什么?武学里教的什么?咱们会的什么?”
连续三个问题,让这些早已丧失上进心的武勋们都在沉思着。
陈钟说道:“那么兴和伯做了太子的老师,对我们的坏处最大?”
这话有很强的诱惑性。
武勋里有人喊道:“那就把他拉下来!”
“谁说的?”
薛禄瞪眼问道。
有人说道:“他上去了没咱们的好,不拉下来等什么?”
薛禄骂道:“老夫现在才知道为何不但是文官看不起咱们,连陛下都觉得咱们无用的原因了。就你们这样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还占着茅坑不拉屎!”
有人想反驳,孟瑛说道:“本候说那些不是想说该把兴和伯拉下来,而是想告诉你们,该努力了,不然再过十年二十年,你们谁还有脸去领取那些爵禄?”
陈钟冷笑道:“若是儒家赢了呢?”
孟瑛淡淡的道:“儒家若是成了太子之师,那没说的,各位该疏远兴和伯也没人说什么。”
薛禄头痛的道:“国本之争从来都不是和气的,科学和儒学,一旦爆发冲突,咱们站哪边?所以保定侯才让大家都争气些,否则武勋一脉怕是用不了多久就要没落喽!”
那些桀骜和不满都消散了。
见他们都在思索,但大多沮丧,孟瑛和薛禄相对一视,都摇头苦笑。
陈钟最先有了答案,他沉声问道:“方醒是什么意思?”
“对,方醒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也想把我武勋一脉给废掉吗?”
“不是武勋,是将门!”
“前宋压制将门,最后连帝姬都成了妓女,每日接客不亦乐乎……”
“闭嘴!”





带着仓库到大明 第2469章 泄愤之举
大堂里一阵沉寂,但孟瑛却感受到了一些暗流。
从方醒被挂了太子少师的荣衔开始,孟瑛就在天人交战中。
他知道只要太子被方醒熏陶几年,等他登基之后,现在的这批武勋绝对没果子吃。
如今事到临头,他反而有些坦然了。
薛禄低声道:“英国公过完年就去了边墙,这大概是陛下不想让他掺和进来。”
孟瑛点点头,然后说道:“都该消停了,还是那句话,没人能救谁,唯有自救!”
陈钟此刻已经把和方醒的恩怨抛下了,他只是想了一下自己死后爵位变成泰宁伯,胸中就像是被大火在焚烧着。
他看看左右,那些武勋大多如此,有人甚至还拉扯着衣服,看似很燥热。
“要方醒来说话!”
陈钟觉得不能再这样了,再这样下去大家都将会慢慢等死。
“对,他若是要和咱们生分,那没说的,以后咱们把他当对手就是了。”
“怕他个鸟!难道他方醒还能扛过咱们那么多人不成?”
“大不了两败俱伤,他对那两个儿子可是殷切的很,可见是想子承父业……”
“……”
孟瑛听到这些话只是冷笑,然后给薛禄使个眼色,两人先后出了大堂。
“如何?”
薛禄脸上的皱纹几乎能夹死蚊子。
孟瑛失望的道:“一盘散沙,这些人都想着世代富贵,也知道陛下容不得没本事的勋戚一代代的富贵下去,可偏生就像是喝醉了般的喜欢哄骗自己,奈何!”
薛禄点点头,说道:“你我在此说的再多,可终究无用,老夫去了。”
孟瑛愕然道:“阳武侯,您去哪?”
薛禄郑重的说要去了,这必然不是回家去吃饭拉屎。
“册封太子何等的重要,方德华如何能不到?老夫去迎他一迎。”
孟瑛欲言又止,最后只是看着薛禄大步离去。
他想告诉薛禄,就算是遇到了方醒,你能说什么?
……
京城是天下的中心,南北行人川流不息。
卢沟河静静的流淌着,河边一长溜铺子。
这个距离不管是送行还是来京城,都是最佳的驻足处。
这些铺子大多都是卖些酒食,还有的商家灵活,就多了些京城和北方的特产,给那些没时间去采买的归客提供了方便。
薛禄赶到时差不多是中午了。
此刻这里大多是进京的人,车马拥挤中,有人在大声的吆喝招揽客人,有人在叫喊着小心火烛,然后就有人喊自己的钱袋被偷了……
一个小偷得手后就混入了人群中,那被偷了钱袋的一家三口在那里嚎哭。
衣衫褴褛的一家子哭诉着他们是来探亲的,那钱袋就是他们全家的所有财产。
这不是来探亲的,而是借着现在户籍管理松散的机会,想客居北平。
但是全部身家被偷走后,这一家子大概就要倒霉了,没了活路,只能做乞丐,然后被顺天府的人拎出来遣送原籍。
薛禄的目光跟着人群中的一个男子在移动。
“爹……娘……”
那个四五岁的男娃见父母哭的伤心,就惶然抱着母亲嚎哭起来。
薛禄冷冷道:“弓箭!”
身后有家丁说道:“老爷,会被弹劾的。”
薛禄的眼皮子跳了一下,眼中多了血色,伸出手去:“弓箭!”
弓箭在手,瞬间薛禄就变了个人。
张弓搭箭只是瞬息,然后微微瞄准,右手松开。
那个男子刚好从人群中挤出来,准备过桥。
弓弦震动,箭矢飞了出去。
桥边此刻的人不算少,男子脚步匆匆的刚踏上桥,就感觉大腿一震。惯性让他迈出了这条腿,然后剧痛传来……
“啊!”
男子扑倒在那里,股后插着一根长箭,然后竟然还努力地往桥上爬去。
这个场景吓坏了那些人。
“杀人了!”
一个男子正在看着前方女人的腰身,等见到惨状后,就下意识的从桥上跳了下去。
桥上一片混乱,男子从怀里摸出了一个钱袋,刚扬起手,身后一只大脚猛地踩踏过来。
手臂骨折的声音很清脆,但惨叫声却压过了桥上狼奔豕突的混乱声。
钱袋被身后的那人捡起来,他回身喊道:“这就是偷钱的小偷!”
钱袋在摇晃着,那些慌乱的百姓定定神,然后都一起看向了刚把长弓交给家丁的薛禄。
“本候薛禄。”
有看守这个集市的军士跑过来,等验证了薛禄的身份之后,都跪在地上请罪。
薛禄的家丁把钱袋递给那一家三口的男主人,然后就收获了近乎于再生父母般的感谢。
“他应当先问钱袋里是什么,一一对应后再还给他。”
薛禄摇摇头道:“这不是问题,那一家三口也不是南方人,你该知道的。”
“是的,你是意外,所以他们必须引开你。”
“他们能在瞬息之间就想出了让老夫动容出手的法子,可见那指挥的人足智多谋。”
“可他现在却跑了。”
“你会放过他们吗?”
薛禄转身,看到方醒穿着一身下等人的短打,不禁就笑道:“你也担心被截杀?”
“截杀是没用的。”
方醒在看着对岸,刚才一伙人趁着混乱的时机也跑了过去。
“这是警告。”
薛禄动容道:“你说是藩王?”
方醒点点头:“最近几年不少藩王都在和武勋沟通,阳武侯,你是陛下信重的重臣,所以他们不敢找你。”
薛禄的眼中多了厉色,问道:“谁?”
方醒笑道:“这等事民不举官不究,最好低调些。”
薛禄的眼神一凝,问道:“可是投鼠忌器吗?”
对岸处,辛老七带着家丁已经追到了那伙人的身后。
最后的那人突然转身扑去,辛老七闪身避过,身后的方六挥刀。
“杀人啦!”
对岸开始混乱起来,有人喊道:“官府捉拿贼人,都靠边,都到边上去,不许跑!”
几个军士在指挥着人群往两边去,而中间的辛老七已经追上了敌人。
刀光在对岸闪烁着,惨叫声清晰可闻。
方醒微笑道:“是投鼠忌器,你得知道,革新从来都不是意气用事。”
“所以陛下一再试探勋戚。”
“是的,勋戚的堕落速度让陛下瞠目结舌,大多都没用了。”
“那么……以后会是什么?未来的太子对勋戚是什么态度,不,是武勋,那些皇亲国戚谁管他们去死!”
薛禄很认真的问道。
对岸那些人已经被方醒的家丁和一路跟来的骑兵们围杀殆尽。
方醒摇摇头,不知道是对那些贼人的实力失望,还是对武勋失望。
“阳武侯,打铁还得自身硬啊!”
方醒不想骗他,“连藩王都要分封出去,勋戚难道还想凌驾于藩王之上?”
薛禄的面色惨白,方醒见了偏过头去,却没有劝慰。
“那么今日这是谁?”
方醒既然是有备而来,那么肯定是收到了什么风声。
薛禄只是希望别是勋戚,否则皇帝会把勋戚这个团体打上不可靠的标签。到时候勋戚无能,加上不得信任,那真是一无所有了。
方醒摇摇头:“别去查,没必要。”
薛禄心中一松,觉得事情还有挽救的余地。
方醒说道:“这些只是小事。”
他的语气淡然,好像真是小事。
革新不能把所有人当做对手,那样就是自己找死。




带着仓库到大明 第2470章 京城上空的怨气
从朱瞻基登基之后,大明许久都没有这等大事了。
所以宫里宫外都打起了精神来,各种警告和许诺比比皆是。
“我……本宫有些担心。”
明天就是册封太子的吉日,宫中紧张中带着欢喜。
今日来了不少太监宫女,哪怕是在坤宁宫的外面站一会儿,也能欢喜的离去,仿佛这样就能沾些未来太子的福气。
两个孩子已经被叫去了偏厅,胡善祥呆坐在床边。
午后的太阳微微明媚,从窗户钻进来,照在她的身上。
她侧着身,左脸被那明媚的光线照的有些娇艳,右脸躲在黑暗之中,带着些许惊惶和不敢相信。
“怡安!”
“雀尾!”
室内只有她一人。
一切仿佛都被定住了,连光柱中的飞尘都减缓了飞舞的速度。
她呆呆的看着这一切,门外进来一个宫女,说道:“娘娘,怡安嬷嬷被叫去学规矩了,雀尾公公也在。”
胡善祥哦了一声,然后摆摆手。
她此刻才想起来怡安和雀尾要学习礼仪,明日若是不便,就将由他们带着玉米走完礼仪。
皇帝说若是玉米闹腾,那就减掉大半程序。由他指派两人充作正副使迎了册宝完事。
胡善祥摇摇头,眼中多了光芒。
这是玉米的时刻,她真能愿意看着整个仪式简单的就结束了?
“玉米呢?”
门外那宫女再次出现,禀告道:“娘娘,殿下也在学规矩。”
胡善祥点点头,喃喃的道:“是啊!要学规矩了。可怜我儿那么小……”
人人都说该简化仪式,可胡善祥却咬牙让玉米去学规矩,为了让玉米乖一些,她让端端跟着去安抚。
她就这么呆呆的坐在窗前,直至天色微暗,外面传来了脚步声。
“母后……”
胡善祥猛地冲了起来。第一下她的身体踉跄着,差点摔倒。
她伸手在边上摆放花瓶的架子上扶了一把,然后继续冲了过去。
架子摇晃着,上面的花瓶也在摇晃。
“母后!”
玉米的声音中带着委屈,胡善祥冲了出去。
玉米被端端牵着站在外面,见到胡善祥冲出来,玉米委屈的道:“母后,累,疼。”
胡善祥缓缓蹲在他的身前,然后拿起他的小手,看着那娇嫩的肌肤变得通红。
她把小手放到嘴边,轻轻的吹了吹。
“咱们不去了。”
胡善祥轻轻的摸了摸玉米的膝盖,然后眼中含泪。
玉米嘶嘶的叫疼,见胡善祥落泪,就伸手在她的脸上胡乱的抹了一把,说道:“母后,我大了。”
胡善祥泪眼朦胧的看着玉米,说道:“我的儿,苦了你了。”
……
“都准备好了吗?”
朱瞻基问道。
他的神色淡然,并未看到一丝喜气。
从午饭后,皇帝的情绪好像就有些问题,不大高兴,有些郁郁。
俞佳说道:“陛下,礼部今日都走了好几遍,胡大人说万事俱备。”
朱瞻基点点头,然后独自走出暖阁。
他缓缓走到了正殿的大门外,静静的看着里面。
大殿恢弘,金碧辉煌,但朱瞻基却感到一股股冷气往身上钻。
“这个位置很冷。”
他缓步进去,一步步走到御座的前方。
“朕想到了文皇帝在时,那时候朕站在下面,那时的大明和朕无关,很轻松。”
朱瞻基昂首站在那里,好似陷入了回忆。
“这里是皇爷爷定下的京城,三代帝王都坐在这里看着这庞大的大明,竭尽全力。现在朕将为大明准备好下一位帝王,一如文皇帝和仁皇帝时的那样……”
朱瞻基微微摇头,自嘲道:“这就是帝王,许多时候还比不上市井人家。十年后,二十年后……朕终将垂垂老矣。这个位置将会换成另一人坐上去,能永恒的只有……希望……唯有大明永恒。”
他负手站在那里,问道:“兴和伯怎么说?”
已经赶回京城的曹斐说道:“陛下,兴和伯说没人敢谋逆,但是郁气大概是少不得的。他还说……”
朱瞻基背对着大门方向,笑道:“他还说了些什么?”
曹斐低下头去,说道:“陛下,兴和伯说京城上空此刻大概是怨气直冲云霄,得请龙虎山的张家来看看。”
嗯?
朱瞻基一下就笑了。
“他总说宗教不可信,鬼神不可凭,这是觉得张真人家的道法无边吗。”
俞佳觉得风头被曹斐抢走了不少,就抢在他的前面说道:“陛下,张真人道法深不可测,兴和伯大概是久仰而不得见,心中遗憾吧。”
至于什么京城上空笼罩着怨气,俞佳觉得方醒这是拿国事在开玩笑。这话要是让外面的人听到了,少不得要生出些事来。
“道法高深?”
朱瞻基微微抬头,看着房梁,说道:“道家和我家源远不浅,道法的话……道法不及人心。”
他微微点头,仿佛下了什么决心,然后回身道:“明日观礼的颇多,武勋……让他们也来吧。”
朱瞻基一直没说明日的仪式是太子出面,还是由别人代劳,所以仪式的某些规格自然就在两可之间,等着皇帝的决断。
宫中今日已经有多人在待命,就等着皇帝的决断,然后出宫去通知那些人明天赶早进宫。
最好的马,最忠诚的侍卫,无数人都在为明日的仪式在准备着。
而此刻的京城已经开始半戒严,街上多了军士,他们目光冷漠的在看着行人。
顺天府的衙役,五城兵马司的军士,所有人,除非你已经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否则必须要出现在街头。
一队队道人进了京城,他们低着头,默默跟着前方的官员前进。
这是正一的道士们。
街上那些行人都脚步匆匆,按照官府的说法,今日该采买的东西都赶紧买齐了,明日午时之前别想再买到东西。
这个规矩比以往都严厉,但因为时间短,所以也没听到什么牢骚。
京城中的几家寺庙突然梵音大作。
无数经文被虔诚的念诵出来,那些老和尚在上首坐着,不时睁开眼看看下面的弟子们是否诚心。
两个老和尚在外面散步,神态从容,竟没把什么册封太子的仪式放在眼里。
“他们自己内部都是一团糟,正一和全真颇有些苗头。”
“正一在蒙元时被全真压住了风头,心中不忿,后来全真自己得意忘形,辩难败于佛家,至此一路下滑。正一只是开始不错,有人曾经总领江南诸路的道家事务……”
“全真曾经远赴大漠,为当时的蒙元始祖所喜,哪是正一能抗衡的。”
“正一……现在张家就聪明了,不肯掺杂太深。”
“可张家的天师就是蒙元人封的啊!”
“本朝只是真人。”
“是啊!真人。”
“不管是谁,宗教可安抚民众,都是他们拉拢的对象。”




带着仓库到大明 第2471章 城外留宿
天色已经黑了,可还有一半僧道都在外面。
“明日城门会早开,你们到时进来。”
一下放太多的僧道进城有些让人头痛,所以今天只是放了一半人进来。
城门缓缓关闭,那些僧道各自成群往回走。
城外就有安置他们的地方,却是那些旅店。
有时候那些赶路的人错过了开城门的时间,就只能在城外住一宿。
这些地方的住宿条件比不得城里,应急的居多。。
不过出家人自然是不能挑剔环境的。
一行人拉开距离,前后赶到了京城外的那片繁华地带。
街道宽敞,房屋整齐。
这就是城外。
随着北方的平定,京城的安全形势大好,所以渐渐的多了人口。
城内自然不能多住人,而且城里买房子的价格太贵了,还不如在城外。
朝中目前对在城中置业不怎么鼓励,主要是顺天府在叫苦,说是城中人口日多,管理麻烦不说,各方面都有问题。
比如说每日的各种物资供应,还有治安管理。
林林总总,好在朝中的君臣都知道京城中人口太多的隐患,于是就把外地人进城置业的成本提高了不少。
然后城外自然就成了不二的选择,渐渐的繁华起来。
一行人各自去找自己的歇息处。
城外有小吏在引导,这些僧道的食宿都被朝中包了。
“都是些大德,你也敢不打折?”
小吏们懒洋洋的和掌柜打交道,威逼着他们降价。
至于降下来的钱,那自然就是他们的辛苦费。
掌柜们倒也觉得合算,毕竟天都半黑了,今晚不会再来多少客人了。
小吏们得手了,于是就打起精神来。
“大师,请这边来。”
“道长这边,对,来这边,千万别混淆了,不然打架咱们可不管。”
一阵纷杂中,僧道们都老老实实地跟着去洗漱。
洗漱之后饭菜也好了。
主食是大馒头,菜都是素菜,最多的是豆腐面筋之类的。
大家都赶了一天路,饥肠辘辘,所以闻到食物的香味,顿时一阵肠鸣声。
那些僧道的头领都低声吩咐着,让大家守规矩。
“这是京城,天子脚下,咱们来为太子殿下祈福就要心诚。心静则心诚……”
外面传来了马蹄声,很快。
有年轻的和尚和道士都忍不住探头去看客栈外面。
1...836837838839840...8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