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全球速递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畅总助理
“罗伯特,你说你以前在墨西哥湾有家自己的公司,是做什么的?”等大家笑得差不多了,约翰问了克劳福德一个问题。
“一家小公司,给泰龙公司代工生产无钩式纽扣的。”克劳福德回答道。
所谓的“无钩式纽扣”其实就是拉链。只不过后世惯用的拉链这个词(zipper)现在还只是专指一种带拉链的长筒套靴。(拉链最初就是为了解决长靴穿戴麻烦的问题才明的,直到1935年才开始逐渐被用于服装领域,之前只有飞行员的皮质飞行服才有拉链。)
克劳福德告诉约翰,他是1935年从《纽约客》杂志上看到一些服装设计师的作品使用了拉链,才萌了代工生产拉链的想法。因为本钱少,规模不大,搞了几年,也没挣到多少钱。大部分都被泰龙公司(“无钩式纽扣”的专利所有者)弄去了。
约翰笑了:“你那公司卖早了。要是留着说不定能笔大财。”他告诉克劳福德,拉链不仅可以用于飞行员制服,各种军用望远镜、测绘仪器、制图工具、维修工具、专业地图的皮套上都可以使用。以克劳福德在作战计划处的职务,只要一开始能接到一个军方小订单,之后的生意就会自动源源不断地找上门来。
接着,他把如何在战争期间赚钱的一些基本套路告诉了克劳福德。根据上次世界大战的经验,一些有远见的商人会在战前建立或收购一批小企业。一旦美国参战,他们就会配合政府的转型经济计划,把这些小公司的大部分股权转让出售给政府。政府接手后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扩大生产。而他们所要做的,就等到战后政府清理资产时,再用低价把公司买回来。
这样,他们就能轻松获得一个具有更大规模、更多熟练工人、更多技术积累和更多商业渠道的新公司。而这一切都是利用政府的钱来完成的,不用他们自己掏一分钱。如果操作得好的话,他们甚至还能以极低的价格获得大量的剩余物资。
就拿雷明顿公司来说吧,一战前他只是个生产打字机的小工厂,总共不过几十人。研究步枪也不过是公司创始人伊利法莱特·雷明顿的业余爱好罢了。一战期间,他们转入军工领域,利用政府的资金培养了近万名技术工人,把企业规模扩大了上百倍。战后,他们又以不到公司市值1o%的价格卖回了公司,还顺带处理了价值近千万美元的剩余物资。
这一招虽然比不了那些大家族去做交战国的金融代理人,为他们承销战争债券进行军火争采购融资来钱多,但胜在门槛低,投资少,也是“战争财”的不二法门之一。上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诞生了2万名新百万富翁,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都是这么的家。
约翰的这番话听得在场的人瞠目结舌,连呼不可思议。克劳福德更是捶胸顿足,懊悔不已。成为百万富翁的大好机会就这么被他放过了,能不心疼吗。
“好了,罗伯特,你也别后悔了。”约翰安慰他道:“欧洲那边的战争才刚开始,财的机会多得是呢。”
布莱德利和马丁倒没说什么,思想比较活络的克拉克先开了口:“约翰,你的意思是现在做准备还来得及?”
刚刚现自己与百万富翁的梦想擦肩而过的克劳福德连忙问道:“是啊。约翰,你有什么好项目吗?我的本钱不多,不过跟路易斯安纳的几家地方银行有些交情,可以搞到贷款。”
“贷什么款啊,我们几个凑一凑,一起干得了。”克拉克显然也想从中分一杯羹,迫不及待地提出了加盟的要求。
“奥马尔,马丁,你们的意思呢?”约翰问道。这种事不患寡,只患不均。如果要做,就大家一起,一个也不能少。省得到时候真了财,没参与的人眼红,影响大家之间的感情。
“我对这个不大了解啊。”布莱德利是他们中的老大哥,说话的分量比较重。他知道约翰这是有意带他们一起财,但他研究了半辈子怎么打仗,对做生意真是一窍不通。
“我加入。”马丁的答应倒是很干脆。如今6军军官的薪水实在不怎么样,他家里还有三个孩子,光凭他一个少校的薪水要养家还真的有些捉襟见肘。他之前在驻菲律宾军事顾问团一待就是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能多赚点补贴和外快吗。
“这样吧,我把计划先说一说。大家要觉得合适就一起干。要是有一个人不同意,咱就拉倒。”约翰的计划很简单,他们五个人一起出资买下一个内河造船厂,规模不要大,能生产那种内河小艇就行。
他的目标是奔着将来军方登6艇的订单去的。到时候无论是太平洋夺岛还是北非、西西里、诺曼底登6都少不了需要大量的登6艇。美国那些大造船厂的目标都集中在争夺那些大型军舰和货轮的订单上,看不上这些每艘利润只有几千美元的小艇。
只要约翰他们把后世经典款的lct(坦克登6艇)、lcm(机械化登6艇)、lcp(大型人员登6艇)、lcv(车辆登6艇)搞出来,不愁到时候接不到军方的订单。况且他们五个人里还有三个在负责6军物资采购的部门工作,这点都做不到也太没用了。
约翰估计他们到时候至少能拿下五六千艘登6艇的订单,平均每人赚个一两百万美元还是没问题的。
约翰画的大饼连布莱德利也动了心。他是一门心思想上战场的,可也需要为自己的老婆孩子考虑考虑。万一将来自己不幸那什么了,总不能让妻子和女儿靠抚恤金过日子吧。
大家已经顾不上打牌了,七嘴八舌地讨论了半天。最后约翰一锤定音,收购内河船厂的事他找人去办。所有投资平均一分为五,每个人在新公司里各占2o%股份,谁也不多谁也不少。将来谁要出售股份也只能平均卖给其他股东,不许卖给外人。公司日产管理他找职业经理人来负责,谁都不得擅自插手。
布莱德利等人知道约翰这是在有心帮他们,对他的安排都没有什么疑义。傻子都知道,约翰这种身家千万的大富豪,犯不着为了几万美元的小事坑自己。在吃晚饭前,他们已经就这笔投资达成了一致,新公司根据约翰的提议叫作“兄弟连”(band-of-brothers)。
1937全球速递 第十章 马歇尔的笔记本
周一,作战计划处例行办公会上,布尔少将正在听手下的副处长们汇报上一周的工作。? 在6军参谋部里,手握计划审批大权的作战计划处,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处室,作战计划处处长甚至经常由副参谋长直接兼任。相应的,处里的工作任务也是全参谋部最繁重的。
在约翰看来,作战计划处与其他处室的关系有点类似于后世中国的“改委”与其它部委的关系。就拿物资采购和调配来说吧,采购计划、物资调配计划是由作战计划处来制定的,下面部队报上来的需求申请也由计划处来审批,但计划的具体实施则是由供给处来完成的。
如今的作战计划处虽然远谈不上机构臃肿,但里面却是山头林立。有些副处长在这个位子上都坐了小1o年没挪过窝了,自然会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小圈子。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人的天性大抵如此。约翰刚来,不也开始打造自己的小圈子了吗。
说句不好听的,历史上,二战欧洲战场上的那些美国6军高级将领,有几个不是马歇尔“小圈子”里的人。不然臭名昭著的“中国帮”是怎么来的。(太平洋战场上的6军将领们大多属于另外一个山头,老大是资历比马歇尔还老的麦克阿瑟。)
所以,约翰对处里的这种“政治生态”并不觉得奇怪,但是处里工作效率的低下程度却真的让他大吃了一惊。长久的和平使得这帮老军官们习惯了按部就班的工作,一个西部军区步兵团扩建营房的申请,居然要经过6道审批,最后还要在分管营房建设计划的副处长那里备案。一套程序走下来,小半年就过去了。
难怪马歇尔着急想用年轻军官替代这些老人呢,就他们这效率,1o年也完成不了战争准备工作啊。约翰能够看出来,布尔少将作为马歇尔钦点的新任处长,也对这些人的工作效率很不满意,但他一时半会也拿这帮“老油条”没办法。
终于轮到威尔斯上校汇报工作了。这个老家伙啰啰嗦嗦地说了快十分钟,一点干货都没有。甚至对约翰负责的那三个出口申请的事也只字未提。这倒不是因为威尔斯突然良心现,想要放约翰一马。而是因为早上一上班,约翰就交代钱德勒上尉,美孚石油、福特汽车和凯泽钢铁上午会派人来撤回之前的申请,让他做好接待。
约翰这么做,目的就是要让钱德勒去通知威尔斯上校。威尔斯知道自己之前的布置全都落了空,自然不会再在办公会上自讨没趣。约翰也不是没想过等威尔斯在会上公开挑刺之后,再把那三家企业撤回申请的消息说出来。这种公开打脸的做法固然很爽,但约翰最后还是放弃了。
先是没有必要。这个会议室里的人哪个不是消息灵通之辈,威尔斯背后对约翰做的那些龌龊事,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现在威尔斯自己偃旗息鼓了,他们会后自然会去打听原因。这样一来,约翰想要展示手段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其次是得不偿失。如果约翰在会上公开与威尔斯撕破脸的话,就算赢了也只是让威尔斯颜面受损,造成不了什么实质性的伤害。反而会给处里的老人们留下锋芒毕露,得理不饶人的坏印象。说不定有人私底下还“物伤其类”,对被新人“欺负”了的威尔斯报以同情呢。
约翰两辈子加起来也活了快7o岁了,早就过了那个追求快意恩仇的年纪了。哪怕他再厌恶威尔斯,也知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想见”的道理。况且两人日后还要在一个部门共事,真闹得太僵,上面只会认为双方都有责任。“一个巴掌拍不响”嘛,到时候威尔斯固然没有好果子吃,约翰也好不到哪去。
今天他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选择主动退让一步,就把自己跟威尔斯的层次拉开了。没有上司会不喜欢懂得顾全大局的下属,同时这也能给其他同事留下一个深刻印象。毕竟,无论谁在面对一个年纪轻、背景深、后台硬,有能力,又有政治手腕,还懂得进退的同僚时,就算不想主动结交也不会愿意去轻易得罪,是吧。
至于威尔斯上校以后是否会领他这个人情,会不会“恩将仇报”再对他下黑手,约翰完全不在乎。他有足够的自信,自己能收拾威尔斯一次,就能收拾他两次。而且下一次,绝对不是落一下他的面皮这么简单了。
到了当天下午,美孚石油、福特汽车和凯泽钢铁三家公司撤回之前出口申请的消息就传遍了整栋大楼。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帕卡琳娜的功劳。这个替约翰憋屈了好几天的小美女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午餐的时候主动帮他做了回义务宣传员。
约翰和威尔斯之间的这次“小交锋”甚至就传到了马歇尔参谋长的耳朵里。传话的当然不是帕卡琳娜这孩子,而是布尔处长。约翰不知道的是,自打他来参谋部报道的第一天起,马歇尔就让他的这个心腹对其保持关注了。
在马歇尔看来,仅仅让约翰做一个后勤军官太浪费了。约翰最大的优点,是背靠范德比尔特这个庞大的家族,人脉广,视野开阔,跟英法德国上层人物都有过接触,还有语言优势,可以在今后的涉外军事工作中挥重要作用。
“真没想到,范德比尔特家的那小子居然忍下来了。”布尔少将在向马歇尔做完汇报后,对约翰的表现连连表示意外。
马歇尔对约翰的做法还是很欣赏的。“我就说这个年轻人不简单,怎么样,你之前的谋划泡汤了吧。”
布尔少将早就想把威尔斯从作战计划处撵出去了。他本来还计划拿约翰当马前卒,利用他来打击一下威尔斯呢。“谁知道关键时候这小子又缩回去了,愣是不上钩。”
“好啦,他要是这么轻易就被你当枪使了,史汀生怎么会看中他。”马歇尔掏出了那个“传说中的”黑色小笔记本,在写有约翰的名字一页添上了几句,然后对布尔少将说道:“他现在还没有接触过具体的后勤工作吧。你回去安排一下,试一试他的能力。”
作家论坛|帮助中心|联系客服|关于我们|诚聘英才|版权声明|copyright?2o17a11rightsreserved阅文集团版权所有
1937全球速递 第十一章 匹兹堡之行
周一例会之后,威尔斯上校等人就消停了许多。约翰经过这一役也算是在作战计划处里打开了局面。至少出来进去的时候,主动跟他打招呼的人多了不少,不用再面对一张张扑克脸了。
国会那边还在为修订《中立法案》的事争吵不休,所以约翰目前的工作还算清闲,比在军工生产委员会的时候轻松了不少。每天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马丁的帮助下熟悉处里的业务,弥补自己在军事知识上的不足。偶尔也去布莱德利、克拉克和克劳福德的办公室串串门。
之后的一个星期里,约翰逍遥自在得像个办公室白领,每天准点上班、准点下班,甚至还有功夫去幼儿园接女儿放学。很快,就有人对他这种工作任务严重不饱和的状况有“意见”了。这个人就是他的顶头上司,作战计划处处长布尔少将。在马歇尔参谋长的授意下,布尔处长给约翰布置了一个额外的任务。
“范德比尔特中校,我需要你近期去一趟匹兹堡。”布尔少将交给了约翰一份文件:“霍奇斯准将在那里负责一个大型的补充兵训练营,几支刚从亚洲回来的部队已经在那里集中了,明年春天还会有9ooo名新兵入驻。我需要你带几个后勤军官去那里检查一下营地的军火库以及冬季物资储备情况。”
“参与人员是由我自己来定么?”约翰问了一个他最关心的问题。他现在还只是个纸上谈兵的军事门外汉,对6军后勤补给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文件里的各种条例制度上。让他带队下去检查工作,没有信得过的下属帮衬是不行的。
后勤这一块又恰好是威尔斯在主管,那个老家伙想借机给约翰下套再容易不过了。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约翰带队下去走马观花转一圈,啥问题都没现。等他回来把报告往上一交,匹兹堡训练营那边的后勤就开始出各种问题。到时候,约翰可就要沦为笑柄了。
布尔少将自然知道约翰担心的是什么,他点了点头,递给约翰一纸名单:“这次下去的人都是我亲自选定的。考虑到你是第一次带队下去,你可以自己再挑选一个副手。”
约翰接过名单,上面有1o个人。布尔少将很“贴心”,知道约翰可能还认不全这些人,每个人的名字后面都附了简单注释。约翰大致扫了一下,分工还很细致,武器、弹药、被服、给养、车辆、油料、药品、营房的检查都有专人负责,克劳福德少校也赫然在列。
约翰把名单和文件收好,问道:“什么时候出?”
“后天上午,有一架6军航空队的运输机要去匹兹堡送药品,你们可以搭乘那架飞机。”布尔少将笑的像只偷了鸡的老狐狸。
“真抠门,连架通勤飞机都不给安排。”约翰在心里吐槽了一下。他觉得布尔少将这是故意的,存心想让他这个“养尊处优的阔家大少”吃点苦头遭遭罪,好满足一下自己的恶趣味。
从处长办公室回来,约翰就找到了马丁,让他准备一下后天跟自己一起去匹兹堡。反正部门现在也没什么事,把钱德勒留在家里也不怕他闹什么幺蛾子,用不着让马丁留下来看家。而且,目前匹兹堡训练营里的几支部队都是刚从亚洲回来的,马丁在远东待了这么多年,对他们都知根知底,方便约翰了解情况。
阿黛尔对于丈夫刚安稳几天就又要出差有些不满,但还是尽心尽力地为丈夫准备了行装。现在已经快11月份了,匹兹堡的冬天可冷的很,细心的阿黛尔还专门为约翰多准备了几双羊毛袜。
在呼啸的寒风中,约翰一行乘坐运输机来到了匹兹堡这座位于宾夕法尼亚州西南部的钢铁之城。才刚刚入冬,匹兹堡居然已经下雪了。军用机场周边一片白雪茫茫,远处俄亥俄河的河口处,一座座炼钢厂的高炉正喷出浅青色的烟雾。
在运输机的货仓里颠簸了快2个小时,约翰本人倒是没有什么太大反应。毕竟玩了这么多年飞机,连特技飞行都试过了,他怎么会怕这个。几个常年坐办公室的后勤军官,包括克劳福德少校却都已经脸色白,就差没当场吐出来了。
“罗伯特,你还好吧。”约翰关心地询问了克劳福德的情况。
“我没事,呃~就是有点恶心,一会儿就好。”克劳福德一边干呕,一边摆了摆手,示意自己问题不大。
“好了,大家都收拾一下,接我们的人来了。”约翰看到远处走过来几个6军军官,连忙提醒大家整理好仪容,别在下级部门面前丢了参谋部的脸。
匹兹堡补充兵训练营地对参谋部这次下来的检查团还是很重视的,霍奇斯准将的副手韦德上校亲自带人来机场迎接。约翰在韦德上校的身后,还现了艾森豪威尔的身影。
“艾克,你怎么在这?”约翰以为艾森豪威尔还在本宁堡呢。
“上周五15团就调到匹兹堡这边来了,现在正和36团一起训练。”艾森豪威尔先是给约翰敬了个礼,然后又热情地拥抱了他,“你现在也是中校了,真是神奇。奥马尔跟我说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
显然约翰现在身上的这身军装,大大拉近了他与艾森豪威尔之间的距离。“听说这次是你和马丁一起带队过来,我就跟韦德上校一起来接你们了。对了,马丁呢?”
“我在这呢。”走在队伍最后面的马丁连忙上前,跟自己多年的老战友打了招呼。
“大家都上车吧,匹兹堡可真够冷的。霍奇斯将军还在营地等大家呢。”韦德上校招呼约翰一行上车,直奔补充兵训练营地。
匹兹堡的这个营地是马歇尔开展扩军计划后新建的,目前有四个从远东地区调回国的步兵团在此修整训练。明年春天,还会有9ooo多从中西部几个州征召的退伍老兵入驻这个训练营。到时候,这些人会被整编成两个步兵师。
霍奇斯作为营地的最高指挥官,在指挥所接待了约翰率领的检查团。这个19o6年从西点军校中途退学的军中老将参加过一战,担任过本宁堡步校的副校长。约翰知道,历史上,霍奇斯在二战中先后担任过第三集团军和第一集团军的司令,四星上将。1945年4月率军在易北河畔与苏军胜利会师的就是他。
无论是年龄资历还是军衔职务,霍奇斯都用不着对约翰这个参军不过两周的临时中校太过客气。他只是出于对上级部门的尊重,才例行公事地露了下面,为约翰等人介绍了一下训练营地的基本情况。之后,他就忙自己的事去了,让韦德上校陪同约翰下部队检查。
1937全球速递 第十二章 匹兹堡之行(2)
约翰这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与这个时代的一线部队接触,看什么都觉得很新奇。他把韦德上校提供的一堆账簿交给了马丁和随行的会计人员,让克劳福德带人去清点军火库,自己则在韦德上校的陪同下,到部队驻地转了转。
约翰先去的是艾森豪威尔所在的第15步兵团。约翰对这个曾常驻中国天津,用蓝底黄龙图案作为团队徽章和团旗的“龙旗军团”很感兴趣。
目前第15步兵团并没有满编,只有2ooo左右。分成了3个步兵营和1个团直属连、1个勤务连。按照新的6军编制,团部还少了一个反坦克炮连,各营也只是在每个连设置了火器排(迫击炮),营部缺少了直属火器连。
艾森豪威尔到第15步兵团当参谋长已经有一段日子了,团里上下对这个性格随和的新参谋长感观不错。当然了,雷利那帮老战友对艾森豪威尔的帮衬也功不可没。
约翰在营房里转了转,今天正好是fie1d-day(清洁日),这帮美国大兵们正在做内勤。美军虽然不要求把被子叠成“豆腐块”(他们的被子是平铺在床上的),但也有自己的内务标准,比如衣服、鞋子的摆放顺序,私人物品如何收纳,床铺放枕头一边必须留白12英寸,床单四角必须叠成四十五度折角等等。
当然了,一般也就是军校和新兵营会对内务要求比较严格,目的是培养新兵的纪律性和专注力。像15步兵团这种老兵居多的部队,fie1d-day就简单多了,只要确保营房清洁,物品摆放整齐就行了。
约翰和几个正在检查勤务的军士长聊了聊,感觉部队的士气还不错。这些常年在海外服役的老兵都很高兴能够被调回国内,一些人已经在憧憬圣诞假期如何与家人团聚了。
“艾克,你觉得15团怎么样?”约翰一边参观,一边问艾森豪威尔。
“还算可以,部队的士气不错。之前在中国的时候训练有点松懈,经过这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已经有所改观了。”艾森豪威尔如实回答道:“很多老兵都见识过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战争,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在战场上保命。”
“后勤方面呢,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约翰对训练和作战一窍不通,他更关心后勤补给的问题。
“轻武器不缺,火炮也在6续配备中,弹药和其他后勤补给也很充足,就是卡车数量太少了。目前整个训练营就几个汽车连,现在还好说,等明年春天新兵来了以后肯定不够用。而且火炮配齐了以后,也需要车辆去拖拽。”
“那批新兵来了后会配备新的汽车连的。”约翰在参谋部的时候看过相关文件,“按照计划,新组建的两个步兵师会配备29o辆两吨半卡车。倒是火炮拖拽车辆的事你们最好向上面打个报告,6军部最近在底特律订购了一大批卡车,你们可以争取一下。”
“其他方面呢,伙食怎么样?”约翰继续问道。
“这里离匹兹堡近的很,给养补充很容易。”艾森豪威尔笑了:“一会你可以自己去体验一下,我们团的厨子在中国学了几招,手艺还不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