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逍遥小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李治很想继续留李逍在京,可是现在搞了这么多事情,再留他估计这小子会被反噬的,还是让他去三韩避避风头吧。
这样的祥瑞大宝贝,李治还是舍不得失去的。
来济辞相拍拍屁股走了,气氛有些微妙。
李治给李逍使了个眼神,李逍立马就领会了。
他拍了拍屁股站好,再次向皇帝谏议,请立武昭仪为宸妃。
“太傅以为可否?”这回李治没着急,而是先问李绩。
李绩也没让皇帝失望,果然表示可。
“好,那就再有劳太傅再为朕拟一道册立武氏为宸妃的诏书!”
崔敦礼站在那里,没敢做出头鸟,他舍不得跟来济一样辞相,但心里还是忍不住骂了一声昏君,奸臣。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逍遥小地主 第333章 安东经略使
王皇后被废了,来元老辞相了,武氏被册立为宸妃了。
随着胜业坊的一夜混乱起,带来的是连锁的反应。河东柳、太原王、许州崔,几乎被摧毁,虽说太原王氏为五姓七家之一的高门世族,这一次皇帝也没敢将他们彻底连根拔起,也只是把王皇后家这一支给废掉了,可这依然是震动天下的大新闻。
玉濑长公主刚接管了长安报社,新闻的敏感性还是非常强的,她特别做了一期特别报道,专门报道此次长安大地震的来龙去脉,在舆论上为皇帝兄长造势鼓吹助阵。
反正,得让天下人知道,王皇后不是无缘无故被废掉的。柳王崔三家,更是早就应当被弄了。
而来相公辞相,则只是说这位身体不好,病退了。
至于武氏进为宸妃,倒没做过多的报道,只是大致介绍了下这位新皇妃,但表面看似公正,其实报道还是比较其妙的在引导,是在为武氏点赞的。
这期的特别报道一出来,立即卖到脱销。
甚至比李逍亲自策划的创刊号都卖的好,居然卖出了整整五千份,简直就是个奇迹。
报纸大卖,李逍倒也是坐收其利。这报社李逍可是占股七成的,玉濑占股三成,此外现在印刷局的印刷坊还没修好,如今报社是找李家的私人印刷坊印刷的报纸,这又赚了不小的一笔。
李逍很喜欢钱,尤其是现在要去百济上任了,肯定得多带点钱走。
所谓穷家富路嘛,没钱路上可不好过,到了百济那蛮荒之地,手里更得有钱才好办事。
李逍在百济现在又多了一块地。
他之前买朝廷的债券,朝廷抵押了一千亩好地给他,然后他又拿着向朝廷抵押出钱来,反过来又在百济买了一千亩中等的地。
上次皇帝还特旨把徒山岛赐给了他。
而这次因为他的抢眼表现,在废王立武事件中的积极之功,让李治非常满意。因此大笔一挥,在百济又给李逍划拔了一千亩上好的良田,还特旨给他一千个百济奴隶。
反正这些奴隶都是东征军的俘虏,在百济不太值钱,在长安虽值钱,可运输也不容易。
现在李逍在百济,已经拥有一座上百平方公里的海岛,还有三千亩田地,一千个百济奴隶。
不知不觉,李逍在百济都已经置下好大一份家业了。
虽然那些田只是在朝廷给的纸上,具体的还得自己去接收、管理,可毕竟在大唐朝廷的档案里,这些都是属于他李逍的了。
李逍发现自己来到唐朝久了以后,慢慢的也渐渐的染上了一些乡土老财们的价值观。
比如说,刚来的时候,李逍是不太瞧的起土地的。
买田置地,投入大,产出慢,他那时觉得远不如搞点生意赚的快,但渐渐的他现在也觉得买田置地很划的来。
做生意再赚钱又如何,容易被杀猪,因为商人就是朝廷养的猪,随时都会被杀,商人地位低,上不得台面。
而地主却不同,虽然说小地主地位也不高,但如果是大地主那就成了豪强,是庶族。若是再能在政治上也取得地位,那就能摇身一变成为士族。
若是有个几代经营下来,那就可能从士族变成世家。
钱再多,也不如土地多有钱。
钱是流动的,而土地却是固定的,特别是土地能够捆绑人。有地才有人,有人就有一切。
朝廷喜欢杀商人的猪,但朝廷却不敢随便杀地主的猪。
以前李逍觉得有钱就可以了,钱可以买到一切,但是现在发现,在唐朝,有钱并不一定真的能买到一切,相反,如果地多,却还真的能成为土皇帝。
做一个大地主,拥有很多田地,那就会有很多人佃种你的土地,哪怕他们只是佃户,可他们却不得不依赖你,他们其实就等于是受制于你,相当于你的半个仆人、下属,你的话在他们那里,有他大的权威。
这种影响力,是单纯有钱达不到的。
这其实也就是影响的问题,就好比你手里有一千万块钱存在银行里,那你只是个千万富翁。而如果你是一个千万厂子的老板,那就可能会有上百号工人跟着你工作,靠你发薪水养家,甚至你的厂子每年还要为政府上交很多税款,你的影响力跟一个单纯的千万富翁是不同的。
而如果你是一个拥有百万员工的大代工集团的老板,那你的话语权影响力就更大,这是那些一般的亿万富翁什么的比不了的地方。
这不仅仅是钱,这是资源的控制,是话语权的影响力。
李治其实是个不错的皇帝,来济都骂他昏君了,可走之前,李治都还封他开国县侯,还给他百户真封,又赏他钱财。换一般皇帝你试试看,能装逼骂人后还这么潇洒的走?
李治还给了李逍一个牌照。
特许李家的酒坊自己酿酒供给药酒生产,所产酒只要不上市售卖而只供药酒生产即可,还不限量。
这个牌照可不得了,若是说一般年景,倒也没什么。可现在是灾年啊,私人一律不许酿酒,连官方的酒坊都压缩了产量,可皇帝还记得李逍上次说的药酒坊没原料,现在都快停工损失很大。
武氏也记得李逍的表现,知道这次李逍帮了大忙。
她在皇帝面前为李逍说了不少好话,于是乎,李逍这个检校武珍州刺史,还没上任,就已经摘掉了检校的帽子,成了正式的武珍州刺史。
而且武氏为了表达谢意,还替李逍多谋了一顶官帽。
“安东经略、安抚使!”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官职,安抚使这个职务早在隋朝时就有了,一般是设在西南地区的一个官职,主要是安抚西南的夷人,而经略使呢,则是一个军职。
类似于省军区司令的存在。
比如说现在这个安东经略使,就是安东军区的司令。这个安东军区包括整个三韩半岛加上辽东半岛,不过暂时现在也只有武珍州和居烈州这两个州在大唐的控制下,其余地方还是在敌人手上的。
如今那边是战区,薛仁贵和苏定方就是战区司令,而李逍这个司令,其实就是相当于军区司令,说直白点呢,薛仁贵他们管的是野战军,而李逍管的其实就是地方武装力量,比如民兵这样子。
经略使一般只设在边疆地区,与都督府并置,也多由都督兼任。
而现在因为百济那边还是战区,苏定方和薛仁贵做为统兵大将,也各兼了一州都督,但经略使没让他们兼,而是给了李逍。
倒不是说朝廷不信任他们,而是过去那里刚打下来,连顺民都没几个,经不经略也没什么关系,毕竟没民兵。现在让李逍兼经略安抚使,其实也不过是名头好听点,毕竟那里一样没民兵可统的。
但加了个使职,听起来也好听些不是么。
李逍是这样想的,武珍市市长兼朝鲜省军区司令,这个官职有点叼啊!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




逍遥小地主 第334章 衣锦还乡
皇帝任命李逍为安东经略安抚使的旨意,在中书门下没出半点意外的被通过了。
反正宰相们都明白这是皇帝对李逍那天表现的奖励,也知道这个经略安抚使不过是个好听的名头。
只管武珍州和居烈州两个新占领区而已,况且这个经略使又不持节。
在三韩,持节的是薛仁贵和苏定方这两位兼任的都督。
持节,是有没有实权的重要表现。
何谓节,节就是节杖,是代表皇帝最高权威的一种凭证,就好比是把尚方宝剑。
汉魏之时,领兵在外的将领如果能得到节,那就是了不得的荣耀和和。魏晋时大将们获得节的档次有三等,分别是假节、持节、使持节,其中最高的就是使持节。
使持节的大将,有权斩杀二千石以下的官员,这就是节的威力,节以专杀。
隋朝时,各处重要的地方设立总管府,总管府上还有大总管府。到了唐朝后,改总管府为都督府,管辖的军区就叫大都督府或都督府,为了加强都督们的权威,皇帝会给使持节的权力。
而使持节的都督,有时也会被叫做节度使。
对,就是中唐以后权力无比庞大的节度使。不过这个时候的节度使只是一种非正式职称,只是大家的俗称,权力也远没后来的大。
到了隋朝时,使节跟爵位一样,变的很虚。
假节这个称号很少见,而使持节和持节则都成了虚衔。
比如都督都会例受使持节,而刺史例受持节,这相当于你当上都督,肯定就会给一个使持节衔,而当上刺史,肯定就给一个持节一样,因为太普遍了,所以大家官职前都不再缀上持节、使持节了。
到了唐朝,旌节跟以前不同了,旌节之制,命大将帅及遣使于四方,则请而佩之。旌以专赏,节以专杀。这时的旌节,则跟魏晋时的使持节一样拥有极大权力,但不是例授,很难得。
李逍做为刚摘去检校称号的正式武珍州刺史,是例授持节的,不过这个持节没啥用处,就好比是后世省军区司令肯定要给他省常委进常委会一样,多数时候是不会有啥真正用处的。
中大夫持节刺史武珍州,使经略、安抚安东道、兼代王友蓝田县开国子李逍。
接过诏书后,李逍便骑马回蓝溪乡下了。
婉儿临盆在即,是不可能跟着去百济的,一路太远,还得出海坐船,实在是不方便,舟车劳顿,普通人都吃不消,何况一个快生的孕妇呢。
回蓝溪的时候,李逍排场不小,他特意让人打起了全副仪仗。
长安到蓝溪,八十里蓝武官道上,引得不少行人侧目注视。
大家议论纷纷。
有人惊叹如此年轻的刺史经略,有人则感叹李逍年青得意。
还有人说李逍厉害,许州崔彻底的折在李逍手里,连王柳两家的崩塌听说都是跟李逍有关。
还有人说来相公就是被李逍气的辞职的。
据说来相公那天跟李逍在皇帝御前动手打架,结果李逍把来相公揍的不轻,来相觉得很没面子,于是辞职回家了。
李逍听着这些不时飘进来的议论,并不以为意。
他特意打起这仪仗,还把赵持满的那雇佣兵队招来充当自己的护卫,搞的这么大声势,其实是有意的。
他就是让大家知道,他李逍这次离京,并不是灰溜溜的跑路,而是升官了,他李逍依然得天子宠。
那些对他有想法的家伙们,最好是都收敛收敛点。
回到蓝溪,赵婉有些精神不振,武珍州是个很遥远的地方,现在那里还在打仗,也不知道安不安全,而且这一去,自己又不能陪在身边。
“若不是妾要生了,妾一定跟着夫君同去。”
李逍摸着妻子越来越大的肚子,“我这又不是流放,是升职加薪了。你看我现在不仅是持节刺史,还是经略安抚使呢,也就一两年时间,到时我肯定就又升迁回朝了。”
“正好咱们家现在百济还有三千亩地,一千个奴隶等着去接收安排呢。”
“夫君你向来不喜战事,之前无论如何都不肯去辽东,现在要去,妾身好担心。”
“这不一样,之前是要去军中,战场前线总会有危险嘛,现在不同,是去后方当刺史的,不会有危险的。”
其实李逍确实是不愿意自己跑去百济的。
又没飞的打,又没高铁坐,这年头出趟远门多不容易啊,舟车劳累,是真的累。
骑马能骑的人大腿跟磨破,坐车能颠的晕过去,要是坐船,那更会颠的吐。
要是坐飞机去,也就几个小时的事情,可是这舟车换乘过去,起码得个把月时间。
路上车马一个月,这简直就是跟红军长征一样啊。
更别说,过了海,那里就是另外一个世界了,不会再有关中长安的繁华热闹,甚至不如中原的亲切。
到时周边全是些棒子们,整天得提心吊胆过日子,吃不好睡不香的,简直就是去受罪的。
可不去又不行,李逍现在真是得罪了太多人了。
不想办法爬高点,李逍这点小体格随时随地都会被人吞的连渣渣都不剩下的。
“阿耶,咱们家的酒坊现在有陛下特赐的许可,以后可以多酿点酒,就用我之前用的秘方,拿高粱蒸烧酒,然后制药酒和香水。香水价格记得定高点,咱们控制好产量,搞好包装,只卖高价,反正咱们只盯着那些贵族豪门就行了。”
“至于药酒,有那些方子已经不少了,全力生产,各种的都制作,药酒这个买卖肯定能长久的。”
药酒这一块,现在有两边,一边是李逍跟薛程几家公子合作建的作坊,专门生产的是医疗用的药酒,以金创、跌打药酒为主。另一边是李逍自家的药酒坊,主要是生产保健用的药酒,比如各种治风湿腰痛的、治补肾壮阳的、补气益血的,安神失眠的等等。
各有所长,各不打扰。
这会是李家的传家产业,要好好管理经营。
另外造纸、制墨、印刷坊那块,现在李逍是委托给玉濑代管,报社也是交经她的,交给她李逍是放心的。
至于其它的产业,就只是小打小闹了,比如饭馆,养牛、种地,比如制作挂面,比如种子。本来之前李逍还计划利用蓝溪乡的乡约堂和合作社,要进军金融界,搞点钱庄、当铺之类的,暂时也只能先放下了。
老赵人还是很不错的,“三郎放心,家里有我看着,婉娘和贞儿我也会照顾好的。”
“到了外面,自己多照顾自己,切不可再如现在这般鲁莽了。”赵老爹的眼里,李逍还是太会惹事了些,总是不太放心啊。




逍遥小地主 第335章 武氏的承诺
李家现在有很多条赚钱的门路,赚钱的速度是很快的。但李家现在还是实力太弱了一些,赚钱容易守家难。
若是李逍不努力些,那么这一切都可能最终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正因此,李逍当初才会把霜糖提纯脱色秘方送给薛仁贵,后来又拉着程薛刘柳四家一起弄药酒作坊,拿出印刷术后,还把这个宝贵的技术无偿分享给了朝廷。不仅如此,他现在还死死的抱着皇帝和武氏的大腿,以至于被来济他们骂奸臣小人,甚至还不得不跑到朝鲜去做官。
在蓝溪乡下呆了两天,好好陪了陪婉娘,甚至还到蓝溪书院里去讲了一天课。书院现在人气很棒,学生也很多,规模渐大,老师都已经有了三十多名,拥有近两千学员。
这在整个蓝田县,都是最大的书院了,远超过了县学的规模,县学不过几十个学生而已。
李逍向书院捐赠了一些书籍,还拿出笔钱来,设立了一个奖学金,以专门奖励那些读书优秀的学员。
做为书院的创始人,李逍现在依然还担任着书院的名誉山长,但他已经不再具体管理书院的事务,而是将书院彻底的交给了山长杨大眼。杨老夫子很尽心尽力,他现在虽管着书院大小事务,却也还坚持亲自上课。
不管外面风风雨雨,只要李逍能够把钱弄来,他就会维持好这个书院内部的运作,让老师们能够安心的教学,让学员们静心的读书。
“书院里有不少好苗子。”杨大眼感叹着道。
“既然是好苗子,那我们就全力赞助他们读书,书院可以免除他们所有的读书费用,甚至给他们奖学金。将来他们若是能够科举进士提名,这也是值得的。”
李逍现在说话硬气多了,以前书院初办的时候,是没想过学员将来能参加科举的,只是想着教教乡里的孩子们,让他们有机会多识几个字,不做个睁眼瞎。
而现在,他抱负更远大了。
他希望书院的孩子们能走的更远,将来参加科举,金榜题名,甚至是入仕为官,牧民治政。
“我对书院只有一条要求,希望老夫子你能够牢记我们办这个书院的初衷。书院不仅仅是为了让进来的孩子们去科举考试的,那是一条路,但不仅这条路。我们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有的孩子适合科举,将来他们会参加科举。有的孩子可能没这天赋,那么我们就应当培养他们其它方面的能力,比如说某些专业的技能,或许他们可以学算术,将来当个账房先生,或者他们可以学文书,将来当个文吏,又或许他们可以学绘画,将来当个画师等等,甚至成为一个专业的工匠,其实也是不错的。”
“我不会忘记这个的,你以前就说过,我们书院不教书呆子。”
“没错。”
杨大眼笑着道,“我会坚持这条路的,一百个学生,可能适合一百条路,我不会带着他们只走科举那条独木桥的。三郎,还有一个事情,现在我们书院学生越来越多,其中女生也有不少,我觉得男女混班不太好,有必要分班,尤其是班越办越高,学生年龄越来越大了。”
老夫子提出的是想办一个专门的女子学院,这倒也没什么。
毕竟这个时代,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已经开始嫁人生子,如果多读几年书,十多岁还男女混班,确实容易出些事情。
万一日久生情,早恋之类的就麻烦,尤其若是私下里偷尝禁果万一怀了孩子,可是大麻烦。
“我们书院不是分有小学部、中学部吗,小学部可以不分男女,一起教学。但到了中学部,就必须男女分班,最好是在现在书院一边另建一个单独的女子学院,教课的内容可以一样,但得跟男学生们分生,以防万一。老师也可以请有才气的女子,比如一些从宫里出来的老女官就不错,对女生,除了教一般的课程,还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礼仪、女红的课程的。”
“这样好,就按你说的办。”老夫子对李逍的这个提议很支持。
能让女子在书院读书,这已经是领先时代不少的创举了,李逍也没想着要领先太多。
领先时代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那就是疯子了。
在蓝溪只呆了两天,李逍便又回了长安。
婉娘依然留在蓝溪,妹妹贞儿也留下。
刚回到长安,武氏就派人来召他。
长安,太极宫,立政殿。
武氏已经进封为宸妃,虽然还没被册立为皇后,可皇帝却已经让她住进了立政殿。
立政殿以前是长孙皇后的住所,之前王皇后也同样是住在这里,搬进了这里,距离皇后的位置又进了一步。
“瑞卿,你之前给弘儿送的那本安徒生童话故事很不错,弘儿很喜欢听。以前他晚上老睡不着,可现在每天睡前我给他讲个故事,他就睡着了,晚上也睡的很好。”
武氏怀抱着李弘,面带微笑的看着李逍,“那个安徒生是何人,故事写的不错,虽然浅显直白,但确实适合孩童听。”
“哦,那个安徒生好像是个泰西之人,这本书是臣从一个西域商人那里收购到的,代王殿下如果喜欢听,臣下次再找找这类故事,若能搜集到,定送给殿下。”
今天的李逍很是一本正经,面对着已经进位宸妃的武氏,李逍也确实不敢有半分其它念头了。
这个女人,已经距离成为历史上那个人又进了一步。而这一步里,还有他不少的功劳。
武氏抚着代王的背,看着她在自己怀里熟睡着,“可惜你要去百济了。”
李逍微笑。
“你也不要有其它想法,陛下让你去百济,其实也是在保护你,你最近得罪太多人了,出去下也好,等风平之后,陛下还会把你再调回来的。而且有了出刺地方的资历之后,以后你的仕途也会越发的顺利的。”
“多谢娘娘。”
“你走后,我会替你照顾好你妻子和妹妹的,你放心。我是个念好感恩之人,你对我们母子好,我不会忘记的。”武氏又道。
“多谢娘娘。”有些事情,也不需要多说,大家都能领会就好。不管怎么说,李逍以后就是武氏的人了,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武氏说会替他照顾家人,李逍是相信的。
不过他还是拿出了准备好的礼物,几瓶香水和香皂。
“这个香味挺不错的,我很喜欢,谢谢你的礼物。”武氏挑了一款自己喜欢的香水,打开闻了闻后笑着道。
“娘娘喜欢就好,等我离京后,还望娘娘能选点人手帮忙管理香水香皂作坊。”作为酬谢,李逍拿出三成作坊股份送给武氏。
武氏笑纳了,没有多说什么,既没拒绝,也没嫌少,她其实倒不是很在意这个作坊能值多少钱,而是满意李逍这种完全投靠的表态。
“你放心走吧,若是在外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写信给我。”武氏承诺。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逍遥小地主 第336章 扶上马再送一程
1...112113114115116...1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