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新罗王金春秋急调在百济境内的新罗军回援,还请求唐军增援。
不远处的城头上,安东副大都护李逍凭城远眺。
安东衙门都知兵马使赵持满对他劝道,“不能让这些新罗人走,最起码也得让他们留下一两万人。”
“我也不想让他们走,可是他们只听新罗王金春秋的,我的话并不管用。”
“得想想办法,苏帅带着两万水师已经乘船回了中原,薛帅如今接任安东副大都护,主持高句丽战局,虽兵临平壤城下,但兵少无援,根本攻不下平壤。现在也就要乘船到辽东去接防,若是让新罗人再撤走,那整个百济,我们就真的是孤立无援了。”
“就靠那三千老弱病残吗”
赵持满说的三千老弱病残是由李逍招募来的中原佣兵、征东水师留下的伤残兵员们组成的,这些人还算是薛仁贵和苏烈的一个人情。
三千人组成了安东军,是目前李逍最能信任的兵马。
除此外,他手里还有一万五千人的安东土团乡勇,但这些乡勇不是百济战俘就是招募的百济贫民奴隶组成。
如今时间未久,李逍也不知道这支乡勇关键时候能不能真的相信。
隔着茫茫大海,就凭着这点人手,却要镇守百济十六州一百八十县,难啊。
李逍也不想让新罗人走,相比起百济人,新罗人起码还算是盟军。可现在新罗人自己受到倭人进攻,他们还想唐军救援他们呢。
········
显庆元年。
三月。
倭军渡海之后,连战连捷,攻夺新罗二十余城。
新罗王金春秋连连向李逍求援,可李逍自己也无兵可发。
局势一天比一天坏。
这段时间,李逍镇守百济故地,也是每天都在招兵买马,整兵备战,积蓄粮草。
李逍以五都督府驻地大城为支点,以十六州城经络,初步建起了一张镇守防御网。
乡勇也已经招募增加至三万人,可依然还是那个问题,都是百济人,让人无法放心。
各都督府、州县都在加紧修建屯堡卫城,清查户口、丈量田地,征收契钱,储备物资。
因为人手太少,各地的都督、刺史等多是以留守的军将代任,行事不免有些草率。
各地不时的上报手段粗暴,引得百济人愤怒怨恨的事件。
在百济人中,特别是那些利益大受损害的百济贵族豪强地主之间,有一股子怨恨愤怒正在不断的上涨,甚至有一股阴云正在聚集。
李逍知道,可却无法改变。
他只能抓紧时间备战。
许多情报汇集起来,都告诉李逍,一场百济人的大叛乱就在眼前。可李逍却无能为力,他就如同是那汪洋里的一条船,唐军实在是太少了,才三千人。
他屡屡向朝廷要兵,可朝廷现在全力西征,根本无力再派兵过来。朝廷只是告诉他,镇守镇守,要求新罗人协守等等。
似乎只要李逍不去打高句丽人,百济就能安枕无忧。
可事实上,薛仁贵带着朝鲜半岛南方最后的两万水师乘船去了辽东接防后,百济地区差不多就形成了武力真空。
平壤之围解了,高句丽人已经开始调兵南移,甚至有不少人开始往百济境内渗透。
“节帅,刚得到的军情。”
刘俊大步走了进来,“据最新军情,百济旧将僧道琛、鬼室福信等人拥立了百济王子扶余丰为王,叛乱起事了,他们召集了许多百济人,如今拥众过万,围攻刘伯英于久迟城。”
刘伯英是马韩都督府都督,他所镇守的地方在熊津都督府的北边,紧邻高句丽边境。
“高句丽军南下了吗?”李逍问。
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程咬金和苏烈率军离去前,高句丽王向朝廷上表称降,两边明面上是约定休兵罢战。
于是薛仁贵从平壤城下撤兵,乘船前往辽东。
这个称降虽然大家都清楚不过是口头说说而已,但起码高句丽人也是被唐军吓倒了,而唐朝这个时候接受降表撤军,也是因为程咬金和苏烈被调去西域,薛仁贵一个人是打不下平壤的,继续留在那里,反可能被高句丽人包围。
朝廷接受降表,暂时休兵,也是想暂时维持这面的局势,好专心打西突厥。
若是高句丽人出兵南下百济了,那么这个脆弱的临时休战协定就将打破了,对李逍和镇守百济的众人来说,都是一个天大的坏消息。
“暂时还没有见到高句丽军越境南下,但据查探百济军中有不少高句丽军将,此外还有倭人兵将。”
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扶余丰王子是前任国王的儿子,之前百济一直跟倭国交好,这个王子就是被送到倭国做为人质的。
百济被灭,倭人最不能接受。任唐朝占领百济,那么倭国就将被从百济清除,这对一直想染指朝鲜半岛的倭人来说是极不能接受的。
正因此,唐军还刚进攻百济时,倭王齐明天皇就号召倭国各地方的豪强们出兵,他要亲征百济。
倭国虽说是万世一系,但天皇在这个时代其实远不如中原的皇帝,他们的朝廷也不是什么中央集权较高的国家,倭国地方势力强大。
但这一次,天皇召各地出兵,随他亲征,却得到响应。就是准备的时间久了点,磨磨蹭蹭的等他们集结了各地兵马,打造好了船只时,大唐已经灭掉了百济了。
齐明天皇随军西征到九州,结果突然病逝。
太子中大兄回京素服称制,是谓天智天皇。齐明天皇虽然死了,可并没动摇倭人出兵百济的决心,天智天皇派出阿昙比罗为为前将军,阿部比罗夫为后将军,统军开赴百济。
与此同时,天智天持还派狭井槟榔率五千军护送着王子丰回百济。
正是有了这五千倭军,鬼室福信和僧道琛等才能迅速号召许多百济人起事。
高句丽人这时还没有明着出兵,却也派出不少将校悄悄私服南下进入百济军中充当军官和参谋。
三方势力合力之下,这个打着复国旗号的叛军,攻势还是很猛烈的。
刘伯英虽也是大将,久经沙战,可终于还是兵微将寡,被困于久迟城中。
bq
逍遥小地主 第393章 救援
李逍目前有兵三万三,可这三万三的兵力却分属于五都督十六刺史。做为副大都督的李逍,手里也不过有六千兵。三千唐军,三千百济军,这点兵还得负责镇守从白江口到泗沘城的数百里熊津都督府辖地。
兵少还分散,这就是此时镇守百济的诸将的境遇。
刘伯英手里也不过六千兵,又要分守各州,他被围久迟城,手下只有一千兵。亲卫部曲唐兵不过百人,剩下的九百都是在百济征召的乡勇。
久迟只是一座边境小城,城小墙矮。
他来此巡视,结果就遇百济人叛乱,被围住了。幸好他沙场经验丰富,靠着一座小城,千把兵力,居然慢是打退了百济人的数次进攻。
站在城头上,刘伯英拄剑喘息,他已经无法看见远处的方向,无数的百济叛军和倭军,搅起巨大的烟尘,久迟城外的乡勇的各处屯庄卫堡都冒起黑烟。
他们已经被叛军的潮水包围了。
有的地方爆发了战斗,估计是屯田的乡勇在守卫自己的屯庄和田地,与百济叛军作战。也有些地方根本没有厮杀,或许那些百济乡勇直接就投降了。
此时的久迟城已经被团团包围了,刘伯英就算想突围都不行。
“但愿能来的及向节帅禀报!”
以前刘伯英很瞧不起李逍,认为他一个年轻轻的乡下郎却在百济做节帅,有如儿戏,可此时他却无比的希望李逍能够前来救援他。
想起李逍曾经智取泗沘城,他的心里又升起最后一丝希望。
“都督勿忧,叛军中未见高句丽人旗号衣甲,只要高句丽人未南下,我们还有一线生机。”
现在城外只看到百济叛军和倭人兵马,未见高句丽人,这算是唯一的好消息了。这里离高句丽很近,一旦高句丽人不再顾忌大唐直接出兵南下,那他们就绝无逃生的机会了。
城下。
倭将狭井槟榔眯着眼睛看着久迟城,一座小小的城池,却硬生生的挡住了他们三万多人马的数次进攻。
“福信将军,看来唐人确实是有几下子的。”他称赞唐将,却又语带讥讽,是在嘲笑百济人的无用。
鬼室福信也有些恼怒,一座小小的城池,居然打了这么久没打下。本来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的,他早知道镇守百济北部的刘伯英要出府城巡查。于是一直在等这一天,等刘伯英离开了更坚固的马韩城到了小小的久迟城时,他才率众起事,把刘伯英包围了起来。
原本想着在这里一举歼灭刘伯英,首战大捷,壮百济复国军的声势,同时也擒杀唐军一员大将,再趁势把北部诸城夺取,这样一来百济就可以匡复北境。
谁能料到,这个刘伯英居然如此能战。
更料不到的是,刘伯英手下的那些百济兵居然还一直帮着他。他一直以为,他们打起复国旗号,那些唐人手下的百济乡勇还不立即倒戈一击?
“狭井将军,我们这些战士都是匆匆召集起来的,过去都不是军人,没有受过多少训练,攻城确实没多少经验。”鬼室福信向狭井槟榔道,“若是我们不立即拿下此城,那么我们想要打唐人一个措手不及的计划就能实行。不能给唐人反应的机会,必须兵贵神速。还请狭井将军出手,帮我们攻下此城。”
狭井槟榔眯眼笑,却不说话。
“狭井将军,若攻下此城,城中金银财物尽皆归你。”
“请我们出手吗?”狭井笑道,“若你们自认无法攻下此城,请我们出手也可以,但是条件得由我来定,攻下此城,城中的金银财宝粮食女子将尽为我军所有,如何?”
鬼室福信心里暗恼倭人的贪婪,但最后还是咬咬牙同意了。
······
熊津、白江堡。
李逍召集军中诸将议事,兵马使刘俊向诸将通报军情。
厅中,李逍麾下,赵持满、薛楚玉、程伯献、刘俊、王方翼、秦雄、柳温皆在,当初在长安大理寺监牢里歃血为盟的九兄弟,除了还在长安的李元芳外,其余八兄弟此刻都聚集在这里。
赵持满是一直跟着李逍身边的,是他的衙前都知兵马使,而刘俊本来是耽罗县令在后方养伤,现今升了熊津都督府下的刺史。另外王方翼几个,之前一直在苏烈和薛仁贵麾下作战,他们走的时候,便应李逍要求把这几人留了下来。
李逍向朝廷表奏他们为刺史,这几人在平灭百济之战都有战功,本来品级也不低,在百济任个刺史当然没问题。
“必须救援刘将军!”
李逍开口,先定了个基调。
“救肯定要救的,只是怕是远水难解近火。”王方翼说道,从白江口到久迟城,直线距离三百里,但实际距离超过五百里。
救急如救火,五百里路却是个大麻烦。
还有一个大麻烦则是现在百济人打起了复国旗号,只怕各地叛乱将风起云涌,这个时候长距离救援刘伯英,这一路上只怕都难顺利行军。
“陆上行军只怕不会太平,估计会遇到很多叛军袭扰拦截。”赵持满也提出意见。
李逍打开一副百济地图。
“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有些大胆。”
“节帅尽管说,大家再商议一下。”秦雄老大哥道。
李逍指着地图,“诸位请看,我们现在位置在白江口,这里是海边。而久迟城在我们北面,相距有五百里路程。如果我们陆路赶去增援,只怕需要很长时间,还要面临沿路叛军的袭扰。但是如果我们走海路呢?”
“海路?”
刘俊眼前一亮,他目光望向地图,“对啊,久迟城离海边也不远,估计不到百里。”
在陆上行军,会受到袭扰。
但海上呢?
以现在唐军的海上行驶和作战能力,百济人肯定是无法形成威胁的。
另一方面,海上虽然要绕点路,看似距离更长,但实际海上速度更快。从白江口乘船赶往久迟城附近港口,顶多也就是几个时辰的路程而已。
到了港口就只剩下不到百里陆路,有半天就能杀到城下。
最为关键之处还在于,若是他们从海上过去,必然会大大出乎百济人的预料,到时从百济叛军的背后杀出,岂不是反杀他们一个出其不意。
“好,这招好!”
“海上救援,一天时间足够了。”
“相信刘伯芳一天时间只能撑住吧。”
诸将都大笑着说道。
原本必死的局,现在一着就解了。
“那就这样定了,立即调兵上船,马上出发。”
赵持满道,“救援久迟城,兵在精不在多。兵了反而速度快不了,让我带三千人前往就行,节帅你返回泗沘城坐镇,以防叛乱。”
逍遥小地主 第394章 狂倭
刘伯英挥刀将一个提着短刀的倭寇砍下脑袋,“蠢货!”他嘴里不屑的吐出两个字,那个倭人似乎还带着不可置信,他的短刀明明已经捅在了那唐将的身上,可却没有想象中的刀刃入体,也没有鲜血直喷。
他那把家传的倭刀根本就刺不穿唐人身上的甲衣。
“那是什么甲衣,怎么那么坚固。”临死之前,他心里带着个疑问。
可惜回答他的是刘伯英的不屑,他一脚将那无头的倭寇尸体踹下了城。
又砍死了一个,可惜身体疲惫不堪了,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哇呀呀!”
又一个提着刀的倭人跳上城头,冲着他就冲了过来。
“狗日的倭贼,来吧!”
刘伯英大吼一声,双手握起自己那把久经征战的横刀,猛的就是一记力劈华山。浸染鲜血的横刀直劈下去,倭人连忙举刀来挡。
铛啷一声。
倭人的刀应声而断,砍断倭人的刀后,刘伯英的横刀去势不减,当头劈在倭人的脑袋上,他那天灵盖碎了。
“又一个。”
刘伯英吐出一口口水,声音已经有些无力。
左右四顾,身边的守城者已经越来越少了。
“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告诉他们,砍死一个攻城者,我赏他田地二十亩!”他对着身后那个百济通译大声的吼道。
事到如今,也只能指望那些被强征上城头协守的城中百济人了。
久迟城的形势已经十分危急。
他带来的一千人马,此时经过一天的鏖战,已经死伤惨重,战损超过了一半。
百济复国军几次进攻无果后,换成了倭人攻城。这些倭人十分凶悍不怕死,幸好倭人的武器装备一般,他们大多没披甲,武器也以刀或枪为主。
刘伯英的手下,却大都装备着来自中原大唐的军械,军官们都有甲,士兵虽无铁甲可也会有些皮甲。至于刀,横刀那是基本配制,大唐的横刀比起倭刀来更加锋利。
不止一次,唐军士兵的刀与倭人的刀砍在一起时,直接就砍断了倭刀。
刘伯英身为主将,更是不止一次的被倭人突到身前,身上被砍了十七八刀,但全凭这明光铠的坚固,让他不至于重伤。
“要是有三千大唐老府兵在此,老子今天定杀他们个落花流水,哪会如此狼狈。”一边喘着气,刘伯英一边恨恨的想道。
手下的百济乡勇终究还是没有怎么训练过,装备也还差,虽有重赏激励,可战斗力还是太差了一些。
“将军,倭人太凶悍了,这样下去,兄弟们要拼光的。要不,咱们让百济乡勇在这里守着,我们从后面突围吧?”一名浑身带血的唐人校尉过来说道。
刘伯英扯下一片布条,开始缠绕受伤的手臂,“走?不,现在我哪也不想去,我就要在这里战到底。跟底下的兄弟们说,我们是大唐府兵,这里就是我大唐的疆域城池,没有后退的余地。”
大唐征讨百济以来,一年不到就灭亡了百济,唐军对百济还没败过。若他刘伯英逃路,那以后还如何有颜面回中原?
在心底里,他还有一丝对李逍的期待。期待着这位向来不按常理做事的年青大帅能够及时来援。虽然心里他也知道,李逍能赶的及来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他还是愿意憧憬一下。
或许老子真的要战死在这里了吧,他娘的百济人,他娘的倭人,他娘的新罗人,没有一个好东西,他骂骂咧咧道。
城下。
狭井槟榔的脸色已经渐渐的难看起来。
鬼室福信心里却觉得很爽,虽然倭人失利,但他觉得最终他们还是能拿下久迟城的,现在让倭人受点挫,还正好打击下这些倭人的嚣张气焰。
倭人不是很狂吗?
不是瞧不起百济复国军,更瞧不起唐人吗?
现在总算是偿到厉害了吧?
这城里的还只是千把兵,真正的唐军还只有百来人呢,若真正是之前来犯的唐军,装备只会更加精良,战斗力只会更加强悍。
狭井槟榔提着一把缴获得来的唐军横刀挥动着,“唐人的刀真好!”他语气里带着羡慕和妒忌。
他不止一次亲眼看到,唐人挥动着这种唐刀,一刀就能砍断他们倭军的刀,有时披着竹甲的倭兵,也会被唐刀直接刺穿。
太强悍了这种刀,能劈能刺。
倭刀在唐刀面前,简直太脆弱了。
要是倭军都装备上这样的唐刀,那得多厉害啊。
还有那些唐军军官们身上的甲,更是坚固无比,无数倭国战士冲到他们面前,刀劈枪刺,可居然无法透甲。
“天要黑了,今晚我要在城里休息。”狭井冷着脸对鬼室福信说道。
福信笑着道,“将军一定能在天黑之前拿下久迟城的。”
狭井却摇了摇头。
“不,我的儿郎们已经累了,现在要撤下来休息了。该你们上了,我命令你,天黑之前,不顾一切给我拿下久迟城,而且,不许放跑一个唐军。破城之后,我要把城里所有的唐人都给剖腹挖心以祭奠我那些死去将士的在天之灵!”
鬼室福信脸色有些难看,但他看着脸色更难看的狭井槟榔,却无法拒绝。
他转身走到另一边去,那里一座临时帐篷下,坐着个年轻人。
那是倭人送回来的王子扶余丰,如今是百济的新王。鬼室福信内心是瞧不起这个王的,懦弱无能,比起他的太子兄长扶余隆和之前自立为王的二哥扶余泰都差的太多了。
当初老王送他去倭国为质,本就是挑了个最无能的去。谁又能料到,如今百济亡国,国王和太子等都被生擒活捉,扶余泰自立又被杀,倒是反让这个最无能的成了新王。
“大王,狭井将军要求我们天黑前拿下久迟城。”
前方战事正紧,扶余丰却在喝酒,怀里还偎着一个男兵装束的女妓。
“既然狭井将军说了,那就按他的要求去做好了。”扶余丰不以为意的道,继续跟怀里的女人嬉戏。
鬼室眼里闪过不满,点头转身退下。
:。:
逍遥小地主 第395章 风在吼
“大帅,船要靠岸了。”
摇晃的船舱里,张葱轻轻唤醒李逍。
“到哪了?”
“前面就是唐津港了,马上就靠岸。赵衙前他们已经都准备好登陆了!”
唐津港,后世的平泽,这里早在三韩时代就已经建城,最早称渊达部曲。山林、田野广阔,海岸线长,水陆交通便捷。
这里也是距离大唐登州赤山港直线距离最近的一个港口。
薛仁贵之前撤回辽东,正是在这里上船。在唐军攻灭百度之后,这里更名为唐津。
到了唐津,距离久迟城便只有八十里陆路。
李逍揉了揉眼睛,这一路上他小睡了一会,抓紧时间休息,以准备即将到来的战斗。
“路上还顺利吧?”
“有王船长领航一路顺利,比预计的时间还早些到达,现在天色还早,如果一路顺利,我们刚好可以在天黑之前赶到久迟城。”
李逍嗯了一声,坐起身来。
他在船上也还穿着铠甲,横刀也没有离身。
出舱,九头蛟战舰甲板上,赵持满、王方翼等一众将领都已经在了,各个披挂整齐。
“大帅,有个好消息,唐津城还在我们手里,目前没有叛军。”
“那就好,进港靠岸,派些人马接管唐津城防,秦老将军负责留守吧。”李逍点了老大哥秦雄的名字。
“还是大帅留下来比较好,我去久迟。”秦雄虽老,可却不服老。这次东征,他也是立了不少功劳,如今位任刺史,却更加雄心万丈。
王方翼也提意让李逍亲自坐镇唐津,本来大家就没想让李逍来,都是让他回泗毗城坐镇,结果李逍非要来。
现在李逍自然更不会留在唐津。
“这是本帅军令,老秦将军领五百兵镇守唐津,其余人等随我立即下船增援久迟。”
军令如山,秦雄也不敢再多说。
船只靠岸,唐津城里出来一队人马,领头的是几个唐人,他们是校尉军职,负责率领此处的百济兵镇守唐津城。
他们也已经听说百济人叛乱,大军正在攻打久迟,但因兵少并不敢去救援。
“之前百济叛军和倭军来攻打过唐津,我等拼死坚守,倭人见一时难攻,便撤退绕城而去了。因城中兵少,末将等未敢追击,请大帅责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