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逍遥小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李治见长孙迟迟不应答,问,“太师可是有何意见?”
长孙无忌回过神来。
‘陛下,大都督之职向来由亲王遥领,臣不敢担任。”
大唐有都督府四十一个,都是在紧要之处所设立的。都督掌诸州兵马、器械、城隍、镇戍、粮廪、总判府事。职责就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
论起来,职权当初是极大,这是在隋朝总管府的制度上传下来的。
四十一个都督府,其中有五大都督府,以潞、益、并、荆、扬五州为大都督。
李治让李绩和长孙无忌担任扬、并大都督,其实也只是遥领,因为这两人为宰相不可能出京任职,跟其它大都督一样,由亲王遥领,也就是挂个名而已。
这都是惯例了,长孙无忌却要以这个为借口拒绝,名为拒绝大都督任职,其实是不肯接受皇帝对他的官职调整了。
“太师,大都督之职向来为遥领的。”李绩似好心提醒,其实是在告诉他,如今情况,你愿不愿意,这事情其实都是没的改变的。
政事堂里,现在还有十个宰相,褚遂良被拖出去之后,现在元老派和新贵派的力量对比,可是四比六。兼之这又是皇帝提出来的调整,有新贵派全力支持,长孙无忌同不同意又有什么区别呢?
可以说,一步错步步错,如今的朝堂上,长孙无忌是已经毫无优势。
于志宁这个时候也站出来领旨谢恩,接下了从侍中迁为尚书左仆射的任命。他不久前还是右仆射,被迁为侍中,没几天又被调回了尚书省了。于志宁话不多说,虽说也是元老派,但明显跟褚遂良有些不同。
他这个时候接旨,便让长孙无忌孤立无援。
接下来的政事堂宰相会议,便顺利的把宰相新调整给通过了,同时通过的还有对褚遂良贬官的决定,以及追查纥干承基罪行,将其尸体悬挂长安城门暴尸三日,并将蓝田关镇将赵持满斩首示众。
纥干承基自杀了也没有,依然要把尸体拉出来挂城头上暴尸。而赵持满也没落到好下场,处以腰斩!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逍遥小地主 第208章 封爵晋阶
太极宫很大,可惜始终没有见到美丽的宫女们。皇帝后宫美人三千,其实也不过是一个传说而已。
太极宫深深,但宫人数量不多,宦官、宫女加起来都未必有三千之数,尤其是其中还有半数以上都是年老的。许多宫人甚至都已经白发苍苍,从太极宫还叫大兴宫的时候,就已经进来了。
太极宫对于李治来说,这是一座权力的殿堂,但对于许多宫女宦官来说,这其实是一座囚笼。许多人进来了,一辈子就再也走不出去了。
年轻漂亮的宫女虽有,但很少,而且都在后宫服侍皇帝,在前廷是见不到的。宫人们没有机会来到前廷,更没有机会离开深深皇宫。
皇宫的四周,是几座壁城,里面驻扎着禁卫士兵。在北边玄武门外,虽有皇家北苑,但那里更是驻扎着数量庞大,精锐无比的羽林军。
皇宫深深,宫门重叠,每一道宫门都守卫森严,一道道的腰牌、手令盘查,没有人能够混过去。
据说太宗朝时,长孙皇后怜惜那些宫人,向太宗请求把一些年老的宫人放出宫去,那时放了上千宫人,许多人都已经在宫里呆了十几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她们连家里还有何人都记不清了。
李逍走在太极宫里,就跟在古城里旅游一样,心态平和,并没有什么激动的。
他的身边还有薛楚玉、程伯献、柳温、刘俊、王方翼、秦雄、李元芳七人,他们七个都是在昨天那场战斗中立下过大功的,皇帝特旨诏他们入宫觐见。
程伯献和王方翼、薛楚玉、柳温、刘俊五人以前都是在内府当过侍卫的,对太极宫很熟悉,早没有什么激动好奇。
但秦雄和李元芳两个却还是头一次进宫。
秦雄当了大半辈子兵,曾经跟随着秦琼也是血战沙场无数次,面对再多的敌人,再危险的战况时,都不曾抖过一下腿。可是此时半百年纪了,走在这辉煌的太极宫里,他却觉得心跳的厉害,手心满是汗水,口干舌燥,甚至腿发软,踩在地上跟踩在丝绵上一样轻飘飘的。
李元芳倒是好点,可这位打小在河陇长大见惯了那边地荒凉的年青人,虽来到长安有段时间,可头次进宫也是对宫里的这气派奢华震惊不已。
这红的漆柱,黄的琉璃瓦,彩绘的屋桅,蓝色的窗子,白色的墙壁,还有这处处的假山和花草树木,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宫之中。
程薛几个对他们的样子倒是意料之中,毕竟当年他们刚入宫时,也一样被这太极宫里的辉煌所震住。
只是他们看到李逍那一脸平淡的样子,却有点茫然不解。
李逍笑着道,“我也不是头一次进宫了,这是二进宫,上次我被陛下召进宫一次,只是后来陛下没召见。”
“就算是第二次来,可是不觉得太极宫的辉煌奢华吗?”
“挺辉煌挺奢华的。”李逍淡然的回道,这让本来想要看李逍惊跌眼球的几人有些不免大失所望。
“想当初我刚入宫当差的时候,可是足足半个月的时间,才算是勉强适应了这里呢。”薛楚玉说道。
一名小宦官在前引领着八人,他躬着腰不说话,但两只耳朵却都竖了起来仔细的聆听着,他听的小心,生怕把一个字给落下了。
薛楚玉笑着说这次李逍肯定是能见到陛下的,上次还是白身,这次可是六品官员。而且还立了大功,那般凶险的情况下,都还能保住玉米不失,又保了蓝溪乡民安全,这可是极难得的事情。
程伯献说李逍可能还会被加官呢。
李逍笑着道加不加官无所谓,若是能封个爵位就好了。
“你以为大唐的爵位这么好封的,我们几个可都还没有爵位在身呢。”
大唐的爵位最好的获得方式就是战场上立军功,若无军功,哪怕是宰相,一般也就封个县公郡公的,还是虚衔。
“你们急什么,马上就要去辽东征高句丽了,到时打几次胜仗,爵位也就有了。”李逍指着程伯献他们笑骂,这些将门子弟,勋戚出身,如程伯献他就是不去打仗,这辈子也是有爵位可继承的。
他爷爷程咬金是卢国公,他爹是程咬金的嫡子,虽不是嫡长,这辈子不可能继承卢国公爵位,但却已经自己得了个广平郡公爵位。将来,程伯献他爹两腿一升,这郡公爵位不就是他的。
哪怕他没功勋,到时要降级袭爵,那也起码是个县公爵位啊。而他爷爷可是凌烟阁功臣,两朝元老,这样的功臣之家是可以不降级袭爵的。
有时也挺羡慕程伯献他们的,投胎投的好,一辈子可以混吃等死就行。不过也挺佩服他们,生于世家豪门,但却没想着做个混吃等死的纨绔,人家却依然想的是建功立业,千里觅封侯,这份雄心豪情相当难得。
小宦官引他们到了甘露殿前,让他们在偏殿等候皇帝召见。
“这是陛下的寝殿,也是太极宫第三大殿。皇帝在这里批阅奏章,读书、用膳,以及宣招嫔妃侍寝。”王方翼为李逍介绍。
皇宫有三大殿,分别是太极宫、两仪宫和甘露殿。皇宫前朝后寝,以朱明门、肃章门、虔化门等宫院墙门为界,把宫内划分为“前朝”和“内廷”前后两个部分。
前朝又按三朝制度布局,承天门及东西两殿为外朝,是“举大典,询众庶之处”;
以太极殿为中朝,是皇帝主要听政视朝之处,每逢朔(初一)、望(十五)之日,皇帝均临此殿会见群臣,视朝听政。另外,皇帝登基,册封皇后、太子、诸王、公主大典及宴请朝贡使节等也多在此殿举行。
以内廷地区的两仪殿为内朝,是帝王与宗人集议及退接大夫之处。两仪殿因在禁内,只有少数大臣可以人内和皇帝商谈国事,故举止较为随便,这里也经常是太宗欢宴大臣与贡使之处,太宗多次在此殿宴请五品以上官员,它是太极宫内第二大殿。
太极殿后为朱明门,其北为两仪门,朱明门与两仪门之间的横街即是朝、寝之界。
现在皇帝召李逍他们到甘露殿朝见,这里就是寝区。
若把大极宫比喻为皇帝的宅院,那么承天门及东西两殿算是皇帝家的前院客厅,太极殿就是中院的大厅,而两仪殿就是后院的花厅。
至于甘露殿,就是皇帝的卧室了。
皇帝把几人召到自己的卧室来,可见还是表示极亲近之意。
“陛下还在政事堂与宰相们议事,请几位在此稍候。”一名宦官上前来笑着告诉他们,安排他们在那里喝茶等候。
等一壶茶都喝凉了,才终于又见到那个宦官过来。
“陛下召见,请随咱家来。”
李逍便起身和大家跟在那宦官身后,沿着廊庑前行,左绕右绕半天后,终于来到了甘露殿正殿。
脱鞋,进殿。
到了殿中,李逍却发现并不能看到皇帝,殿里居然还树了一排屏风。丝制的屏风上绣着花鸟图案,还写有书法作品。隐约可以看到屏风后面,一年轻男子身着明黄色的袍服坐在那里。
“陛下,玉米监李逍、千牛备身王方翼等觐见。”宦官奏报。
李逍跟着王方翼他们叩拜行礼。
屏风后传来一个略带干哑的声音,“诸卿平身,朕今日偶感风寒,虽不碍大事,但御医叮嘱不可见风,便让人立屏风于前,诸卿见谅。”
李逍心想原来如此,倒没多想。
却不知道此时屏风后面,李治看着阶下的李逍,嘴角露出有些得意的微笑。刚刚在政事堂的一番交锋,李治可谓大获全胜,褚遂良被贬出京,长孙无忌也不再是主持朝政,看着长孙无忌在政事堂上孤立无援的样子,他心里狠狠的出了口闷气。
此时他心情大好,看到李逍也觉得很亲切了。想想,这次还多亏李逍呢,若不是他献玉米种子,然后褚遂良出昏招想调兵夺种子,也不会有这么多事情,想踢褚遂良走也没那么容易了。
念极此,李治咳嗽一声,“关于蓝溪之乱的前后经过,朕已经得到详细的奏报。不得不说,英雄出于少年,几位卿表现可圈可点,朕要重重赏赐。”
“加李逍朝散大夫阶,封爵蓝田县开国男爵位,赐绯袍银鱼,食邑三百户实食封五十户。”
皇帝一高兴,封赏自然也厚,他甚至临时又把定好的封赏给提升了。
旁边的几人听到李逍的封赏,都为他高兴不已,这可是个厚赏啊。
升阶赐爵,可了不得。
李逍本是从六品下的散阶,现在一下子升为朝散大夫,这可是连升了三阶,是从五品阶,从郎到大夫,这可关键一步。
更何况,居然还赐爵位,哪怕是最低的开国县男,那也是正经的爵位啊,尤其还给了五十户的实封食邑,这可就是实封爵了,多少人一辈子都挣不到一个爵位,更别说实封了。
五品阶五品爵,自然就有资格穿绯色官袍佩带银鱼袋了,以后李逍不用再穿绿袍,可以穿着绯袍,还能在腰上挂个银鱼袋,里面装个银鱼符。
李逍也有点意外,这么点事情就论功封爵了?




逍遥小地主 第209章 八柱国
李逍站在香气弥漫的甘露殿上,听着皇帝对他的这些大方封赏,对于屏方后面的那位年轻皇帝,不由的好感增添了几分。
史书上李治总是大唐皇帝里没什么存在感的一位,比起他爷爷他爹,他老婆他儿子们来说,他这个皇帝其实当的没什么特色。
其实历史上,又有几男人,不但自己当了皇帝,而且自己的爷爷父亲老婆,甚至是几个儿子都当了皇帝呢。他好几个儿子轮流当过太子,也轮流当过皇帝,甚至他那个早死的太子后来都追认为皇帝。
爷爷是大唐开国皇帝,爹是天可汗太宗皇帝,妻子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孙子也是唐明皇李隆基。
李渊悲情,李世民雄主,武则天霸气,李隆基也豪情,或许正是因此,李治这位在位时,让大唐疆土达到最广阔的皇帝,反而就没多少存在感了。
出手就是一个开国男,豪气干云啊,李逍觉得李治其实挺有本事的,一般人能跟长孙无忌这样的元老们斗,还能斗的赢?
蓝田县开国男爵,从五品上的爵位,虚封三百户食邑。
这个爵位最大的好处当然还是拥有爵位后就成为贵族,享受许多政治上的特权,不说什么免税赋这些,还能封妻荫子,儿孙可以因此进入到国子监读书,长大了可以到内府当侍卫,直接就能授官得职,成为一条不须经科举,也不用经举荐就能入仕的终南捷径。
更何况,李逍这个开国男爵,还是个实封,虽是虚封三百实食封五十户,可也是不错的好处了,等于这五十户人以后种地交的租税的三分之二是给李逍的。
再者,封爵还授可以世袭的永业田。
男爵可是有五百亩永业田的,凭白又得五百亩,还能代代相传,还是免租税的田,这样的好事李逍都想笑出声。
对于爵位继承,大唐有规定,非室宗的爵位,有特旨可以世袭罔替,如无特旨,则是降等袭爵。一般情况下,前两三代降等比较少,到后面子孙无功劳者则降等袭爵的多。
相比起这个开国县男的爵位,皇帝给他连升三阶的散阶,李逍倒不是太在意了。散阶嘛,只是代表本品。
李逍依然还是玉米监,依然还是从六品下的职事,散阶从五品下,并不影响他当六品的官,这就好比后世的那些什么主任科员啊,什么正处级副县长之类的,总之就是高品低职。
大唐这种事情多了去,不但有高品阶任低职,也有低阶却任高职的。
李逍是不会客气的人,他向来是个坦诚的小郎君,喜欢就接受,不会假装推辞什么的。
因此他高高兴兴的向皇帝叩谢,这次叩谢的挺自然的。
李治一直在那半透明的屏风后打量着李逍呢,见到李逍一副高兴的样子不加掩饰,不由的得意起来。
好你个李逍,左一个不当官右一个不愿出仕,原来说到底还是以前嫌官小嫌职事不好啊。
这不,上次让他当六品的玉米监也没见他推辞啊,而这次更是亲眼看到他得封县男时的那欣喜样。
原来李逍也是一样的俗人啊。
李逍晋阶赐爵,其它七人也一样都得到了封赏。
李治一口气连封了八个爵位,包括李逍在内,他们八个全都是开国男爵,每人实封五十户,各晋散阶一到三级。
八个人,全都赐了银绯。
这几人都喜不自胜,尤其是秦雄,一把年纪了,眼看着都要退休了,打了半辈子仗,受了无数伤都没得到一个爵位,现在临退了却得御赐一个开国男。老秦激动的眼泪汪汪,鼻涕都流了下来。
若是此时李治要他替他去死,估计老秦都毫无怨言。不得不说,一个开国男换来一个老将的万分忠心,还是挺值的。老秦除了得到一个男爵,李治还特将老秦调到羽林军中任职。
李元芳也封了男爵,依然还是玉米监副。
王方翼程伯献五个虽说都是名门世家子弟,但毕竟这个爵位是自己挣来的,一个个还是兴奋万分的。
千恩万谢。
李治看的志得意满,如此年轻英豪,尽是朕之心腹啊。
谢恩出来,站在殿外,大家依然有些难以相信,恍如做梦般。
“蓝田县男?”
“泾阳县男?”
·······
“哈哈哈,封爵了。走,今日东市醉仙楼我请客做东,不醉不归。”程伯献豪爽的道。
刘俊则提醒大家,应当先去把这手续给办了。
他现在迫不急待的想要换上绯色官袍,佩上银鱼袋,最好能够骑马在长安六街上逛几个来回,好好臭显摆一回不可。
“还没出征辽东呢,这倒先得赐银绯了,这真是好兆头呢。”薛楚玉也是一脸兴奋。
到史部领了官告,拿到了锦绫告身,又拿到了绯色的官袍和银鱼袋,银鱼袋里还有一条小银鱼。
这是鱼符。
以前历代惯于虎符,而本朝因为李渊的爷爷叫李虎,为避讳便改虎符为鱼符。鱼符上面刻有官员们的身份和相貌特征,这鱼符长约六厘米,宽约二厘米左右。
特别的是他分为左右两半,中间有同字形榫卯可相契合。
这是身份的证明,相当于官员的身份证,也是唐高祖李渊的发明。
大唐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鱼符。
朝廷赐给五品以上官员鱼符,左符留在内廷之中,做为底根,而右符则由持有人随身带着,做为身份的证明。
鱼符除了是官员的身份证外,有时也充当兵符,甚至左右符的数量并不一定对待,多少完全根据使用者的人数和需要来定。
其第一功能也并非是表明身份,而是权力凭证,可用于调动军队,任免官员,这本就是取代过去的虎符兵符。
拥有鱼符的官员,入宫的时候,也要查验鱼符验明身份。
李逍摸着这银白色的小鱼,觉得这个银鱼的模具也太简单了点,银鱼根本不太形像,但这种把银鱼一剖两半,中间却还有一个同字凸起,以让两片鱼符合并时契合的设计,倒挺独特。
验鱼符就跟扫描身份证一样,拿出自己鱼符,然后那边拿出你存放的另一半鱼符,两片鱼符往中间一合,若是相同,则能严丝合缝。若不是同一对符,则中间的那个同字位置、大小是不一样的,一边凸一边凹就合不上,合不上那就验证失败了。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兼之鱼符上还特别刻上了持有人的名字官职特征,想蒙混过关还真难。
三品以上官员用金子做成的鱼符,还特别赐一个金色的鱼袋来装鱼符。三品以下五品以上官员则赐一个银色的鱼袋装鱼符。
五品以下的官员用的是铜质的鱼符,但没有鱼袋。
这鱼袋是方便出门办事携带鱼符,要求符不离袋,袋不离符,官员们朝见皇帝、会见同僚、外出办事,都得先亮鱼符,以验明正身,然后才能为对方承认和接纳。
因此在此时,有附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之说。
历史上,武则天时,把鱼符换成了龟符。到了明朝时,鱼符则成了牙牌,而到了清朝,官帽上的顶子则更加明显好认了。
“恭喜爵位!”
吏部办事的官员满脸的笑容,连官告钱和官袍钱、鱼符钱都没收,得赐银绯的新晋爵位们,可是有皇帝交待过,他们的官告、官袍钱,都是由皇帝特赐代给的。
柳温笑着掏出一把金叶子,这家伙居然早有准备,连打赏的赏钱都准备好了。铜钱带着不方便,也不值钱,他便准备好了金叶子。
“这是我们八人给大家的一点茶水酒钱,大家一起分分。”
“不敢不敢。”办事的官吏一边说着不敢,一边假装推了几下,却已经把袖口侧向柳温,让柳温方便的就把金叶子塞了进去。
这也算是一个官场惯例了,大家习以为常。钱虽给了一人,但这钱肯定是吏部里一众人都有份的。
李逍估摸了下,那些金叶子起码能值个十来贯钱,不得不说柳温还真是出手大方。
他自己还真没有这个念头,根本毫无准备。幸好柳温直接替大家都给了,倒也省了他的尴尬。若是大家都打赏,他不赏,那估计吏部的人都会记住他了。
官吏收了钱越发客气,有说有笑的帮着办事。
“褚遂良这贬去潭州,估计此生难回长安了。”
“可不是,说是贬为潭州都督,但我估计半路上肯定又得贬到更远的地方去,说不定就是去岭南了。”
“其实还是赵持满有些可惜了,好歹也是一员猛将啊,居然落个腰斩的下场。”
“是啊,当年赵持满在长安做侍卫的时候,一次随太宗打猎,遇猛虎扑向太宗坐骑,赵持满直接扑了上去,以双拳硬是把一只猛虎给打死了。后来他去凉州镇边,与突厥人交战之时,战马被射倒,他硬是凭双腿追上敌骑,一脚猛踹把敌敌连人带马踹翻在地,然后一刀上前割了那员突厥将领的脑袋提回来。”
“这样的人还不如死在边关战场,可惜了。”
几个官吏的话让李逍惊讶,褚遂良贬为潭州都督?而赵持满要被腰斩?




逍遥小地主 第210章 帝国的脊梁
赵持满带兵围李庄,李逍对他没什么好感。这样的人本来说,杀了就杀了,跟自己有何关系。那天万幸大家来援,才没让李庄遭受灭顶之灾。否则,李庄万一被破,妻儿妹妹亲朋们但有半点损伤,李逍会恨不得吃赵持满的肉。
可此时李逍听到这个消息,不知为何心里却有股子伤感。
赵持满的名声还是很不错的,这人武名最盛,标准的关陇贵族子弟,文武双全,允文允武,小小年纪入宫中侍卫,然后再外任带兵。
其实以前李逍读史书的时候,就曾对隋唐时代的那些贵族子弟万分的敬佩,隋唐时的贵族子弟不比明清时代的官僚子弟。
大唐帝国是建立在隋朝的基础上的,而隋朝又是承自北周,北周承西魏,西魏是自北魏分离出来的。
关陇贵族,也正是出自北魏时的代北六镇之一的武川镇。
北魏前期都城在河东的平城,后世的山西大同,这里距离塞北极近,时刻受到北方草原上柔然人的南下威胁。
为了拱卫都城,北魏在平城以北设立了代北六镇。
北魏对六镇极为重视,边镇都设置了镇都大将和僚属,六镇将领全由鲜卑贵族担任,戍防军人也以鲜卑子弟为主,也有来自中原的强宗子弟,仅武川一镇,就有镇将、官吏八百余人。
1...6768697071...1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