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枭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高月
“回禀将军,下面大概有十三艘沉船,每艘沉船内装了四箱,这样算起来大概有五十箱左右。”
当然不可能全部都是黄金,但至少有四十箱,这就是二十万两黄金啊!这就是童贯的宝藏吗?燕青着实有点激动。
这时,一名士兵快步奔来,“启禀将军,大名府的探子回来了,说有紧急情报要禀报。”
燕青点点头,“带他上来!”
片刻,一名士兵被领上来,单膝跪下禀报道:“启禀燕统领,大名府金兵正在集结兵力,有南下迹象!”
寒门枭士 第七百一十八章 虚惊一场
燕青和他的手下不同于一般斥候营,他们是情报营,直属于情报司,使他们具有更高的自主决策权,燕青当然知道现在京城最需要的就是时间,这支大名府的金兵是偷袭过来,若他们真杀到京城,就算攻不下京城,也会严重打乱京城的防御计划。
燕青立刻做出了决定,北上阻击这支准备南下偷袭的金兵。
燕青当然不会一时头脑发热而自不量力,他心中明白着呢!这支南下偷袭大名府的金兵大约有八千人,而且都是骑兵,他的手下只有百余人,对方一次冲击就得全军覆没,他只能制造声势,稍微耽误一下对方的进程,真正对付这支军队还得靠主帅。
燕青随即又写了一封短信,令手下十万火急送去京城。
天快亮时,黄河南岸的几座丘陵山头同时燃起了熊熊烈火,几座山头浓烟滚滚,渐渐连为一片,十几里长的黑烟里透着火焰,黑烟遮天蔽日,声势极为壮观。
这时,一支五千人金国骑兵刚刚抵达白马渡的黄河北岸,这里是去汴梁的最近之路,再向前便是宽达十几里的黄河冰面。
“有点不对!”
金兵主将是一名万夫长,名叫完颜独,是都元帅完颜斜也的远房侄子,使一根狼牙棒,武艺十分高强,这次奉完颜斜也之令率一万骑兵绕过宋军的防御,千里偷袭大名府得手。
或许是偷袭大名府太容易,他被激发出更大的野心,决定偷袭大宋都城汴梁。
他从昨天下午出发,奔行了一夜才赶到黄河北岸,不料抬头便看见了黄河南岸的熊熊烈火,完颜独看了一会儿,回头问道:“陈知县,这是怎么回事?”
他身后是一名四十余岁的男子,名叫陈璘,原本是河间府白水县知县,金兵杀来后他立刻献城投降,由于他对河间郡情况极为熟悉,这次他便作为向导带一万金兵作为先锋南下,陈璘带领金兵一路绕过了宋军的防御线,成功偷袭大名府得手,使完颜独对他颇为重视。
完颜独不会说汉语,有人翻译过去,陈璘也在注视远处的大火,半晌挠挠头道:“如果是想伏击我们,应该没有必要弄出这样的声势,或许是野火,要不先派人过去看看。”
完颜独点点头,回头令道:“大军原地休息!”
他立刻派出一支五十人的骑兵向黄河对岸奔去,但就在巡哨队伍走了没有多久,河面上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整个黄河冰面都仿佛颤抖起来,只见一股黑烟腾空而起。
“震天雷!”
完颜独惊出了一身冷汗,他忽然明白了,对岸的黑烟可不是什么野火,就是敌情。
这次完颜独想偷袭汴京就是他自作主张,根本没有得到上面的批准,原本想攻下宋都立下不世之功,现在一场大火和一颗震天雷忽然让他有点清醒过来,既然宋军已经知道他来了,那还偷袭什么?
但要他就这么灰溜溜退回去,完颜独却又不甘心,他只得令军队就地驻扎,等待巡哨探子的消息,中午时分,探子还没有回来,这时,一队金国骑兵却从北面疾奔而来,为首骑兵手执一支令箭,大喊道:“都元帅军令!”
完颜独连忙上前听令,为首士兵将令箭递给他,又道:“都元帅令将军立刻撤回大名府,不准擅自南下!”
完颜独吓了一跳,“都元帅已经到大名府了?”
“已经到了,听说将军擅自率军南下,都元帅非常生气,恐怕会有责罚,请将军要有心理准备。”
完颜独呆了半响,不由叹了口气,无精打采令道:“传我的命令,全军返回大名府!”
........
金兵折道返回着实出乎燕青的意料,他只是想放缓金兵的进攻速度,尽量给京城守军争取时间,却没有想到金兵居然撤退了。
燕青当然不会认为是自己把敌军惊退了,一把火和一颗震天雷未必把金兵吓倒,这里面必有隐情。
燕青当即立断,派出一人去京城送信,他自己则率领一百余人过了黄河,尾随着金兵向大名府奔去。
.........
李延庆在天亮时接到了燕青的警报,一支约五千人的金国骑兵准备偷袭京城,这让李延庆也有点紧张起来,他的三万精兵已经到了,接替三万厢军成为京城防御主力。
这两天李延庆都在紧急部署各种防御,之前他们厚积薄发,做了大量准备,所以防御部署起来也变得格外迅速,也格外顺利。
燕青的快信送来时,李延庆正在城墙上监督军队砍伐城外大树,这种事情当然是由厢军来做,短短两天时间,城外的十几万棵大树便被砍伐殆尽,最后还剩下东城外的数千棵大树。
李延庆脸色阴沉地看完了燕青的情报,沉思片刻道:“速去请种都统和姚都统前来,说我有要事商议!”
京城的防御并不仅仅是军事防御,它牵涉千头万绪,光是住在城外的数十万人内迁都是一件极为繁琐之事,官府要登记地权房产,要安排住处,要平抑物价,要维持秩序,要消除谣言等等,光靠李延庆一人根本不现实。
各种防御备战事务依然是由军议堂负责,只是军议堂改名为军政防御堂,李延庆也是主要成员之一,负责军事,但负责军事也不止他一人。
事实上,赵桓并没有把军权完全交给李延庆,任何皇帝都不可能把军权交给一人掌控,李延庆名义上是三军元帅,但同时又出任京兆军都统制,他的实权还是在京兆军上,另外,开封府同知姚平仲掌控了三万厢军,赵桓封他为副都统,种师中被重新启用,掌握三万新北军,同样出任副都统。
还有民夫招募则由宗泽负责,他同样也被任命为副都统。
京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就是由这一正三副四名都统负责,各分管一支军队,统一向天子负责,也就是说,赵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东京兵马大元帅。
片刻,姚平仲和种师中匆匆赶来,种师中老远笑道:“延庆,又有什么新的想法?”
种师中虽然是长辈,但他对兄长的弟子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大宋的栋梁深感欣慰,而且为了让种师中尽快掌控三万新北军,李延庆不惜将新北军中的百名亲卫交给了种师中,有了底层百名军官的效忠,种师中迅速掌控了新北军的大权,就算董平心中略有不服也无可奈何。
正是这一层特殊的关系,使李延庆迅速和种师中结成同盟,使李延庆的各种防御方案得到了迅速贯彻,当然,也逐步将厢军边缘化。
虽然厢军边缘化使姚平仲对李延庆颇为不满,但让他实控三万厢军还是李延庆的建议,正是在天子赵桓的支持下,姚平仲收服了王子武和杨可世,挤走了费弘,最终拆除了三万厢军威胁,使姚平仲对天子赵桓感激涕零,同时对李延庆至少面子上还过得去,两人没有撕破脸皮。
李延庆见两人到来,便将燕青的信递给他们,“你们看看这封信,可能会有麻烦!”
两人看了信,都吃了一惊,五千金人骑兵居然要偷袭京城,这可是大麻烦,种师中眉头一皱,“我倒不担心城池问题,骑兵杀来,没有携带攻城武器,面对京城的高墙也是枉然,但关键是城外的很多民众都还没有进城,一旦金人杀来,必然会有无数的百姓会惨遭屠戮,我建议把军队拉出去,毕竟对方只有五千骑兵。”
李延庆又看了看姚平仲,“姚都统的意见呢?”
寒门枭士 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桥偶遇
姚平仲叹口气道:“五千骑兵说多不多,但又不能小看,如果厢军前去,恐怕会被敌军击溃,反而折了士气,如果京兆军前往,就算能击败对方,但自身也会损失惨重,最后得不偿失,如果新北军和京兆军一起拉出去,对方倒不一定接战了,以骑兵游走拖住我们,引来敌军主力,那守城就没有意义了。()”
姚平仲多少还有点大局观,他的三万厢军当然不肯拉出去送死,但他也反对另外两支军队拉到外线去,丢掉自身的防御优势,去和敌军打野战,无论如何不是明智之举。
其实李延庆的想法和姚平仲一样,他们兵力不多,要尽量扬长避短,减少伤亡,集中力量对付敌军的主力攻城,至于敌军前锋造成的民众伤亡,他们也只能尽力救助了,想到这,李延庆缓缓道:“姚都统说得对,敌军主力应该也快到黄河了,如果我们仓促出击而被对方拖住,一旦敌军主力杀至,后果不堪设想,就当敌军前锋是个警报吧!”
李延庆又对姚平仲微微点头道:“城外砍伐树木,就拜托姚都统加快速度了。”
姚平仲呵呵一笑,“应该的,两位,我先走一步了。”
他拱手行一礼,快步向城下走去,望着姚平仲走远的背影,种师中苦笑一声道:“延庆,城外还有十几万人没有进来,一旦我们城池紧闭,任由十几万百姓惨遭金人屠戮,军事上虽然明智了,但你的名声也彻底毁了,就算官家再宽容,恐怕也容不了你。”
种师中虽然在军事造诣上不如兄长种师道,但他在政治上却超过了种师道,种师道几度起伏,而种师中却始终巍然不倒,这就是他的独到之处,几十年的官宦生涯使他对官场看得更深更透。
李延庆半晌无语,有时候军事和政治确实是两难,军事上明智却是政治上的败笔,眼前的局势就是这种选择,战,军事上不利,不战,政治上失分。
只能选择一个折中的方案。
李延庆沉思片刻道:“我派一支骑兵去应对吧!”
城中骑兵并不多,只有京兆军带来的三千骑兵,原本天驷监在城西北的牟驼岗养了两万匹战马,但高俅为了追赶南逃的天子赵佶,便将牟驼岗的战马席卷一空,只给京城留下了堆积如山的黑豆和草料。
李延庆当即命人将王贵和牛皋找来,将三千骑兵托付给他们二人,王贵和牛皋立刻领命而去。
.........
一支骑兵风驰电掣般向北方疾驰而去,李延庆再次加快了备战的步伐,不管敌军先锋是否今晚杀到,留给他们的时间都已经不多了。
西城外,李延庆和李纲来到了虹桥,这一片是迁徙的难点,主要是虹桥一带商业繁荣,房价很高,大部分人家的身家都在房子上,一旦人迁移走,军队就要坚壁清野了,所有的房子都要从拆除,这样的结果谁也承受不起。
“这些人家都怕金兵,但也不愿财产受到损失,所以他们能拖则拖,都希望官府能给点补偿,京郊城外,现在就剩下虹桥这片民居了。”
李纲微微叹了口气,“真不好办啊!”
“最多也只是房舍被拆除吧!泥墙破瓦能值多少钱,土地还在就行了呗!”
李延庆把问题想得简单了,李纲苦笑一声,“如果只是补偿一点破房子,倒没什么,土地房子都是死的,他们要求赔偿活的东西。”
“活的是指什么?”李延庆不解地问道。
“商机!”
李纲指着眼前的大片民房道:“这里面大部分都是商铺,把人迁入城内,然后拆房、战争、重建,等最后恢复正常,起码要一年的时间,这里面失去的商机,他们也希望朝廷给予适当的补贴。”
李纲说得很委婉,说是适当补贴,实际上就是漫天要价,李延庆心里明白,他不由冷冷哼了一声道:“究竟命重要还是钱重要,李相公不妨告诉他们,敌军先锋今晚就会杀来,究竟是要命还是要财,让他们自己决定!”
“真的会杀来吗?”李纲紧张地问道。
李延庆倒有点拿不定主意了,他早上接到情报金兵已到黄河北岸,从时间上算金兵现在应该杀到任丘县了,任丘县和京城有飞鸽传信,他们应早就接到消息才对,但现在没有任何消息,李延庆怀疑燕青他们用疑兵阵,把金兵吓唬后撤了。
“我也不能肯定,但敌军主力也差不多杀到大名府了,距京城也就三天的路程,如果他们再不撤进城内,那真的是死路一条了。”
“好吧!我再去劝劝他们。”
李纲匆匆去安排人手了,很快,金兵即将杀到的消息传遍了虹桥一带,终于有商人放弃商铺房舍带着家人向京城内转移了,这种事情只要有人带头,其他人都会跟从,除了极个别钉子铺外,其余大部分百姓都开始向城门撤离,士兵也开始拆除房舍。
李延庆随即来到了宝妍斋,他父亲已经在一个月前南撤江夏了,宝妍斋内还有几个不肯南撤的店员负责看守,李延庆也需要把他们也劝入城内。
宝妍斋的大门虚掩着,李延庆推门走进宅子,商宅内的东西都已经搬空了,连一把椅子都没有留下,显得冷冷清清。
“廉叔在吗?”李延庆喊了一声。
留下来看守铺子也是一个宝妍斋的老人,宝妍斋成立没有多久就跟随父亲了,老人的父亲年事已高,不能再路途颠簸,所以他也留下照顾老父亲,没有跟随其他宝妍斋的人南下。
李延庆叫了几声,却没有听见廉叔的回应,估计已经进城去看守店铺了。
李延庆转身刚要走,门口传来一个年轻女人的声音,“帝姬,就是这里!。”
大门开着,一阵脚步声传来,李延庆闪人已经来不及,这时,一个衣裙艳丽的年轻女子出现李延庆面前。
年轻女子显然也没有想到里面有人,她惊呼一声,连忙后退几步,“小娥,你不是说店铺里没人了吗?”女子回头埋怨身边的侍女。
“我.....我刚才来是没人啊!”
这时,李延庆认出了对面的年轻女子,居然是延庆帝姬赵福金,李延庆歉然道:“很抱歉,我也是刚刚进来,惊扰帝姬了!”
“是你!”
赵福金一下子认出了李延庆,她刚才是受到惊吓,根本没有看对方的脸,这时,她认出了李延庆,俏脸更加红了,美眸中闪过一丝慌乱。
“我们.....我们是来买宝妍斋胭脂的!”赵福金终于找到一个自认为不错的理由。
李延庆脸色露出一丝会心的笑意,确认店里没有人才来买东西,这真是打算‘买’吗?
李延庆也没有说破,只是微微笑道:“这里是虹桥宝妍斋的总店,不买胭脂香水的,帝姬若想买,还得去潘楼街,现在就只有那一家还开业了。”
“谢谢李将军,我还以为这里可以买呢!”
赵福金转身要走,李延庆却叫住了她,“帝姬请稍等一等!”
“将军还有什么事?”赵福金低着头,满脸通红,不敢和李延庆对视。
“帝姬不去南方吗?”李延庆问道。
赵福金摇摇头,“本来是要去杭州,但父皇先走一步,皇兄担心路上不安全,就不让我们南下了。”
“这样啊!”
李延庆想了想,便取出一柄小巧匕首递给她,“这是我的一个信物,假如有什么紧急事情需要帮助,我一定会尽力!”
“多谢将军!”
赵福金接过匕首,深深施个万福,还是不敢看李延庆,转身匆匆走了。
李延庆望着她的倩影走远,这个可怜的女人,无论如何,自己不能再让历史上的那一幕惨剧发生了。
寒门枭士 第七百二十章 知己知彼
大名城外是一望无际的金兵大营,这是十五万大军的兵营,声势浩大,异常壮观,大营四周挖了壕沟,布满了鹿角,粗壮的营栅将大营团团包围起来。
这里便是金国的东路大军主力驻地,虽然东路军主将是完颜宗望,但都元帅完颜斜也也在大营内,东路军的进攻节奏却完全由完颜斜也做主。
完颜斜也是完颜阿骨打的弟弟,也是完颜宗望的叔父,年约四十七八岁,长得脸庞削瘦,目光阴鹜,他虽然武艺不行,却是一个极有眼光,且心狠手辣之人。
完颜斜也的都元帅大帐占地足足有两亩,里面确实套帐,中间是军务大帐,两边是书帐和寝帐,此时就在完颜斜也的书帐内,刚刚返回的完颜独低着头,满脸羞愧地听着完颜斜也的训斥。
“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你只突袭大名府,而不是让你突袭开封府?”
完颜斜也说话轻言细语,但他的厉害不在于语调和语气的严厉,而是他的下的结论,他的一个结论就足以让一名大将坐一辈子冷板凳,所以金国从上到下没有人不怕他。
“卑职卑职违反军令,请都元帅责罚。”
“责罚等一会再说,但我要让你明白道理,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是!”
完颜独嘴上认错,心里却不服气,他的五千骑兵都是女真铁骑,属于精锐中的精锐,他一路杀下去,还真不相信会有宋军能挡住自己,就算攻不下汴京城,狠狠耀武扬威一番也没有问题,为什么都元帅却不准自己南下?
完颜独心里这样想,嘴上却不敢说,但眼光毒辣的完颜斜也还是看出了他心中不服,他便冷冷道:“那你告诉我,你五千骑兵南下能做什么?”
“我五千骑兵可以击溃五万宋军!”
“哼!”完颜斜也冷笑一声,“如果宋军不接战呢?你能攻下汴京城?”
“汴京城我攻不下,但我能杀尽汴京周围宋人,将人头堆成京观,吓破宋朝狗皇帝的胆!”
“只怕你这样做了,宋军不但没有吓破胆,反而同仇敌忾,激发他们的士气,给我们造成更大的伤亡!”
坐在一旁的完颜宗望眉头不由一皱,他感觉完颜斜也这话并没有多大的依据,宋军若能因此激发士气,也不会败得这么惨了,其实他觉得完颜独的做法倒有点道理,用人头筑一座京观,或许真能吓破大宋君臣的胆子。
当然,完颜宗望不可能帮完颜独说话,他在一旁道:“老七,错了就错了,都元帅令你打到大名府,你却擅自去打开封府,这就是违反军令了,你还是认罚吧!”
完颜独心中叹口气,单膝跪下抱拳道:“卑职知罪!”
“既然知罪,那就降你为百夫长!”
完颜斜也的声音很轻柔,却惊得完颜独浑身一颤,居然把自己从万夫长降为百夫长,他忽然明白为什么大家都怕完颜斜也了,简直太狠了,自己十二岁就是百夫长,混了二十年,南征北战立下多少功劳才熬到万夫长一职,就因为自己擅自出兵,便将自己二十年的功绩一抹到底。
完颜独顿时有点悲愤起来,他站起身道:“这个百夫长我也不要了,我现在就会部落打猎去!”
他把帽子摘下,狠狠扔在地上,转身便大步离去。
完颜斜也冷冷看他走远,令道:“将他赶出军营,终身不得录用!”
旁边完颜宗望浑身一震,完颜独的前途就这样彻底没了吗?他张了张嘴,话却说不出来。
“你想替他说情?”完颜斜也眼皮一挑,锐利地目光盯在完颜宗望脸上。
完颜宗望连忙摇头,“军令如山,那是咎由自取!”
完颜斜也站起身负手走了几步,最后他停住脚叹息道:“如果不是李延庆坐镇京城,完颜独去也就去了。”
完颜宗望大吃一惊,原来叔父是担心李延庆,他犹豫一下,还是忍不住道:“李延庆守城虽然不错,但如果正面出击,也未必是金国铁骑的对手吧!”
“汉人也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李延庆出任开封府尹,我就知道这次南下,我们的对手必然是他,这几个月我也没有闲着,收集了他的不少情报,甚至还从西夏打听他的消息,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啊!”
“元帅的意思是说,他不仅守城厉害,而且野战也不错?”
“至少他没有败过,虽然我们女真勇士是要比什么契丹、党项要一些,但谨慎一点总是没有错,这次我在狼主立下了军令状,必须按照我的部署来攻打宋朝,完颜独乱了我的规矩,我只好对他不客气了!”
完颜斜也一反平时的轻言细语,语气冰冷如铁,令坐在一旁的完颜宗望不由打了一个寒颤。
“嘿哟!嘿哟!”
京城高墙内,数千名民夫喊着富有节奏的号子,正用一根根粗大的圆木夯实地面,这也是太原防御战的经验,太原是夯实地面后放水为池,京城却不能照搬,主要现在正值寒冬,放水就会凝结成冰,还是没有减缓火球弹力的意义。
不过虽然无法放水,但李延庆还是有办法,他下令将一根根两头削尖的木桩插在泥土中,形成了密集的木桩阵,敌军火球射进来,十有就有插在木桩上,而无法再弹飞。
而且夯实地面还有另一层作用,那就是防止敌军打地道,打地道是攻城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虽然金人未必能想到,辽国却很精通,李延庆和金人在太原交过手,他感觉金人的攻城手段已经不亚于辽国,而攻城士气和战斗力上却要远远超过辽军,更不用说宋军了。
他们这场防御战光靠士兵战斗力肯定必输无疑,必须依靠强大的防御武器,当然,还必须有天时地利的帮助,冬天守城有利也有弊,不利的一方面是护城河结了冰,失去了防御作用,而有利的一面也是结冰,士兵们将大量的水泼在城墙上,凝结成冰后便形成了一座厚厚的冰墙,即使敌军用震天雷也很难炸碎冰墙。
城内,李延庆正骑马视察城内的民房拆迁,和太原城一样,靠近城墙百步的民房全部要拆除,这就涉及到了上万户人家的切身利益,为了这件事,李纲足足做了三天的说客,最终用昂贵的补偿价格,才说服民众拆除房宅,就算这样,当士兵们拆房时,还是被无数的百姓围住痛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