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枭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高月
所以岳飞也有针对性布兵,这种铁桶阵只适合骑兵作战,一旦敌军步兵主力杀来,大阵就要改成雁行阵了。
两万士兵迅速结成两个铁桶大阵,并列在官道两边,等待着敌军骑兵到来。
五千骑兵先锋军渐渐奔近了,这支女真骑兵由万夫长拔离速率领,昨晚他们击溃了八千宋军,斩杀主将韩汝后,骑兵休息了两个时辰,随即又再次南下,一路追杀溃败逃跑的宋军,却没有想到遇到了另外一支宋军。
拔离速勒住战马,好奇地望着前面的宋军大阵,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列阵成圆形的军队,着实有点意思。
“哪位将军上去一战?”拔离速回头问五位千夫长。
一名千夫长在马上欠身道:“卑职愿意一试!”
“好!击溃宋军,记大功一件。”
千夫长大声喝令道:“第四营,跟随我杀上去!”
他挥舞狼牙棒纵马疾奔,后面一千骑兵紧随其后,他们俨如一支犀利的长矛,向三里外的宋军疾奔而去。
宋军已经枕戈以待,当敌军骑兵杀来,两座大阵的阵型立刻发生了变化,就像鸡蛋剥掉外壳一样,外围的三千弩兵向前奔跑,密密麻麻排列半月形面对敌军,三千弩兵半蹲着,举着神臂弩对准了杀来的骑兵。
只片刻,骑兵冲进了一百五十步内,岳飞大喊一声,“射击!”
梆子声急促敲响,第一排一千名士兵发射了,强劲而密集的弩矢射向远处的骑兵群,金兵纷纷举起牛皮大盾,伏在战马上疾奔,这种盾牌非常坚固,一百五十步左右可以抵挡住神臂弩的弩矢。
但如果进入百步内,盾牌就挡不住了,这也是历史上宋军的神臂弩成为辽夏金士兵最头疼武器的原因,士兵的盾牌和铠甲都挡不住神臂弩的强劲射击。
密集的箭矢啪啪啪的射在盾牌上,还是有不少战马中箭,扑倒在地,马上骑兵也跟着倒地,很多骑兵被后面的马蹄踏中,当场被乱马踩死。
第一排射完,立刻蹬弦装箭,这时第二排和第三排的士兵先后发射了,数千支密集的弩矢射进了骑兵群,此时金兵已经奔进百步内,盾牌挡不住强劲的弩矢,纷纷被弩矢洞穿,骑兵们惨叫着中箭落马,第一轮射箭骑兵只伤亡四五十人,但第二轮开始,伤亡人数骤增,三排箭射罢,骑兵已伤亡三百五十余人。
岳飞见敌军骑兵来速太快,已经无法再射第二次了,他立刻喝令道:“弩兵退回,长枪兵准备迎战!”
大阵中战鼓声敲响,弩兵迅速撤退,纷纷退进了铁桶阵中心,这时两座大阵的四千长枪兵列枪而出,密集得不透风雨。
最外围一层实际上是长矛,长矛坚硬,而长枪韧性更好,更加灵活,所以用长矛来迎接骑兵的硬冲撞才是理想的兵器。
黄尘滚滚,剩下的六百五十名骑兵选择了西面的大阵,呐喊着向宋军大阵杀去。
为首的千夫长已经看出宋军长矛密集阵透出了杀机,在距离大阵还有二十步,他忽然向后做了一个手势,数百金兵就像迎面被被刀劈成两半一样,向两边迅速分叉,他们没有正面冲撞宋军,而是向两边绕圈,寻找突破口。
这时,岳飞大喊一声,“短矛投掷!”
靠近外圈的近千名宋军士兵猛地将短矛向二十余步外的女真骑兵投去,这种短矛长只有五尺,重不过三四斤,身高力大的士兵可以投出三四十步,在近距离内杀伤力极大,除了重甲步兵外,没有任何铠甲和盾牌能抵挡,是对付骑兵的一种犀利武器。
千根短矛形成一片密集的矛雨,向疾奔的女真骑兵刺去,这阵矛雨来势凶猛,女真骑兵躲闪不及,纷纷被投矛刺中,一阵人仰马翻,士兵惨叫着跌下马来,瞬间金兵伤亡便超过百人。
事实上用弩射也一样有效,甚至效果更好,只是岳飞自从排练矛射后,还从未在实战中使用,他想亲眼看一看矛射的效果。
这时,远处的主将拔离速见宋军阵型厉害,骑兵会吃大亏,他立刻喝令道:“速令他们撤回来!”
‘当!当!当!’钟声敲响,剩下的数百骑兵调转马头撤回主阵。
为首千夫长上前抱拳道:“卑职无能,未能冲破敌阵,!”
拔离速摆摆手道:“这种大阵留给后面的步兵去对付,我们继续追杀溃兵!”
他喝令一声,四千多女真骑兵绕过了岳飞的圆桶大阵,继续向东京汴梁城杀去。
岳飞暗叫不妙,立刻令道:“列小方阵回城!”
他率领两万军队出城救援滑州军队,城内兵力只有五千余人,如果杜充部署不当的话,很可能会被金兵偷袭得手,他必须立刻撤退回城。
但岳飞又不能令士兵列队跑回城,那样无法抵抗女真骑兵的强力冲击,他必须要随时保持作战状态,这种情况下,小方阵是最好的选择。
两万宋军步兵迅速变换阵型,变成了方阵,士兵们十人一排,向汴梁方向疾奔而去
就在岳飞奉命赶去滑州救援不久,杜充便接到了滑州濮阳的鸽信,是他女婿韩汝在撤退前发送的一份鸽信,他在信中告诉杜充,金兵已更换主将,完颜宗弼率十万大军向开封府杀来,这次开封府危若覆卵,铁定保不住了,他建议杜充放弃汴梁,率领军队向南撤退,保存有生力量。
这份鸽信顿时让杜充慌了手脚,尽管完颜斜也给过他承诺,只要他在就不会攻打汴梁城,但杜充怎么可能真的相信这种所谓的承诺,他心里很清楚,对方只是想把宗泽调走,最终目的还是夺取东京汴梁,现在金国十万大军压境,他更不敢相信完颜斜也的承诺。
杜充一面派人去把岳飞追回来,另一面则集结军队,如果岳飞的军队赶不回来,他只能选择撤离了。
随着溃退士兵不断向汴梁城涌来,杜充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时,他得到消息,一支近五千的骑兵出现城北二十里处,杜充目瞪口呆,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岳飞的军队为什么没有赶回去,还是已经被金兵全歼,或者是他派去的人根本就没有找到岳飞。
但这些已经不重要了,金兵到来的消息俨如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杜充终于崩溃了。
他不敢抵抗,便带着五千士兵打开南城门,向南方奔逃而去,在率军离开东京汴梁的同一时刻,他已经想好了怎么向朝廷交代,他放弃东京汴梁的理由是防御使岳飞擅自率军出击,导致汴梁城内兵力空虚,无法抵御金兵的进攻。
至于是他强令岳飞去滑州接应自己的女婿,才导致岳飞无法及时赶回汴梁,这个已经不重要了,在官场潜规则中,下级就是用来背黑锅的,恰好杜充就是一个精通官场潜规则的人。
拔离速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竟然能拿到夺取东京汴梁的大功,当他率骑兵杀到东京汴梁时,城门大开,汴梁城内已经没有了守军。





寒门枭士 第九百零八章 大势难挽
步兵当然无法也骑兵的高速奔行相比,半天后,岳飞率领军队赶回东京汴梁时,却得知杜充已放弃汴梁南逃,汴梁已被金兵占领。
这个消息使岳飞俨如五雷轰顶,他简直无法相信,城内还有五千军队,动员百姓也会迅速得到数万人相助,无论如何也能坚持到自己赶回来,没想到杜充居然被几千骑兵吓破了胆,岳飞心中着实难受之极。
他凝视着数里外的汴梁城,久久不语。
“将军,我们该怎么办?”副将徐庆低声问道。
“不能把汴梁就这么让给金兵,我们必须要将它夺回来!”
“可是金兵主力已离我们不远,就怕时间上来不及了。”
岳飞紧咬嘴唇道:“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试一试!”
“既然将军已经决定,那就干吧!”
岳飞转身走到高处,他举起手,所有士兵都安静下来,一双双目光注视着岳飞,神情异常坚毅的岳飞对众人高声道:“各位兄弟,杜留守临阵脱逃,将汴梁拱手让给了金兵,但我们决不能接受这个结果,我们要把汴梁从重新夺回来,那怕付出性命也绝不退缩!”
众士兵被主将的坚定所感染,他们激动起来,一起振臂高喊:“绝不退缩!”
取得了共识,众士兵开始行动起来,首先就是取木造梯,这个比较难,汴京四周被宋军坚壁清野,三十里内看不到一棵大树,但办法也有,那就是将外城废弃的民居拆除,取房屋大梁和其他木头制造简易攻城梯,两个时辰后,两万宋军造成了近一百架简易攻城梯,勉强可以用来攻城。
岳飞望着城头升起的金国大旗,他心中仿佛在滴血,他拔出战刀大吼一声,“兄弟们,把汴梁城夺回来!”
两万士兵发出一片呐喊,他们兵分两路,扛着简易攻城梯如潮水般向北城和东城冲去,但迎接他们的,却是金兵从城头投出来的数以百计的震天雷,杜充罪恶深重,他在仓惶弃城南逃时竟然没有下令拔掉震天雷的火绳,给金兵留下了近千枚震天雷,成为了金兵守城的利器。
完颜宗弼率领十万大军正向汴京城扑来,为首是三万女真铁骑,烈马如海潮奔涌,在茫茫的中原大地上奔驰,三万骑兵冲毁一切,践踏一切,披靡一切,雪沫和尘土混合在一起,遮天蔽日。
十万大军已经杀过了封丘县,但三万铁骑的速度更快,距离东京汴梁城已不足五十里,正继续向南疾奔,这种三万骑兵组成的毁天灭地的气势,恐怕连汴梁城都会踏为齑粉。
岳飞留了一队斥候在陈桥镇一带监视北方金兵主力,这队斥候由二十名骑兵组成,几名骑兵正聚在一起谈论着战局,这时,他们忽然感觉大地开始颤抖起来,众人脸色一变,纷纷站起身,这是他们十分熟悉的感觉,只是大量骑兵疾速奔来才会有这种震动。
“你们快来看!那是什么?”
有士兵在远处山坡上大喊,众人连忙翻身上马,向远处山坡奔去,他们冲上山坡,所有人的脸上顿时大变,只见远处一条黑线出现在十几里外,正向这边疾速奔来,这条黑线至少宽达十里,骑兵人数有数万人之多。
“我们走!”
为首斥候首领大喊一声,二十名骑兵立刻调转马头向汴梁城狂奔而去
汴梁城外爆炸声不断,两万宋军拼命攻打城池,城内虽然只有四千多金兵,但由于宋军攻城梯严重缺乏,而无法形成多点进攻,加上金兵大量使用震天雷,宋军伤亡惨重,攻城梯也被炸毁近半。
岳飞不断指挥着士兵攻城,此时他也心急如焚,从时间上算,金兵主力快要杀到了,而汴梁城却始终攻打不下,最让岳飞心急的是,他们制作的简体攻城梯已经损毁大半,只剩下不到三十架,攻城的希望正一点点流逝。
“启禀将军,南城偷袭失败,刘将军不幸阵亡!”一名士兵跑来沉痛地向岳飞汇报。
岳飞的心仿佛坠入寒窟,他最后一线希望就是统领刘喜能够率三百人偷袭南城得手,没想到居然失败了。
“为什么?”岳飞心痛的问道。
士兵叹口气道:“我们想攀绳上城,但对方早有准备,他们在我们快上城时,忽然割断了绳索,十几条绳索都同时断裂,弟兄们全部坠城,刘统领也不幸坠城身亡。”
“那其他兄弟回来了吗?”
士兵默默点头,“大家都回来了。”
就在这时,北城边上又传来一连串的爆炸,爆炸声震耳欲聋,只见十几梯攻城梯被炸得粉碎,攻城梯上面的宋军士兵纷纷惨叫着坠城。
“将军,有紧急情报!”
身后有士兵大喊,岳飞一回头,只见自己派出的一队斥候正向这边疾速奔来,一边奔跑一边挥手大喊:“敌军主力杀来了!”
他们片刻奔至眼前,岳飞上前喝问道:“什么情况?”
“启禀将军,金兵三万骑兵已经杀来,距离这里最多只有二十里,请将军速速定夺!”
岳飞呆了一下,他猛地回头向汴梁城望去,眼中流留出极为痛苦之色,牙齿将嘴唇都咬出了血,万般无奈,他只得痛苦下令道:“传我的命令,大家立刻向东撤离!”
岳飞的军队已经伤亡四千余人,剩下一万五千余人最终无法夺回汴梁城,被迫向东迅速撤离,退出了战场。
半个时辰后,完颜宗弼率领三万铁骑抵达了汴梁,完颜宗弼并没去追赶岳飞军队,而是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入城仪式,这便意味着宋军坚守了近两年的汴梁城终于被金兵攻克。
汴梁城的失守,成为中原战役的一个转折点,完颜宗翰率领八万金兵从北面南攻,完颜宗弼率领十万大军从西面东进,以主力大军的阵地战和骑兵高速奔行的机动战相结合,向驻守徐州的宗泽军队步步进逼。
此时宗泽攻打单州不利,陈淬率领的一万军队在单州单父县以东遭遇到了完颜宗翰亲自率领的两万骑兵伏击,宋军被金兵骑兵击溃,几乎全军覆灭,主将陈淬只带着不到千余人逃回了徐州。
单州的惨败和汴梁失守使宗泽意识到战局日益对宋军不利,为了保存兵力而不被金兵全歼,宗泽不得不做出一个痛苦的决定,放弃京东两路,南撤楚州,在楚州一线抗击金兵。
宗泽大军南撤,使金兵再也任何阻碍,在短短十天内,十余万金兵席卷整个中原和山东,包括京东西路的徐州、海州、单州、应天府、归德府以及京西北路的蔡州、陈州、颍州、颍昌府、汝州、唐州、邓州等等数十个州府全部落入金兵手中。
一时间,临安朝廷震动,要求追究兵败责任的呼声响彻朝野。
这天晚上,门下侍郎黄潜善正在书房看书,这时,门外有管家禀报,“老爷,府门外来了一人,好像是杜充之子,说有要事求见老爷!”
黄潜善放下书想了想便笑道:“带他去外书房稍候,我换一身衣服就来!”
不用说,黄潜善也能猜到杜充为何事而来,杜充丢掉了汴梁城,令朝野愤怒,一定是杜充让儿子来走自己的后门,替他求情,替杜充求情不是不可以,就看杜充能拿出什么诚意了。
黄潜善换了一件衣服来到外书房,正在房中焦急不安等候之人是杜充的长子杜蒿,他见黄潜善走进书房,连忙上前跪下行大礼参拜,“恳请世叔无论如何救救我父亲!”




寒门枭士 第九百零九章 两方求情
黄潜善心中暗暗得意,从杜蒿的态度他便可以判断出,自己可以从此事中捞取最大的利益。
他假惺惺地将杜蒿扶起,“贤侄不必行此大礼,快快请起!”
他让杜蒿坐下,又让人见茶,杜蒿却心急如焚道:“我父亲绝非想放弃汴梁,只是防御使岳飞擅自率军出击,汴梁被金兵偷袭,如果不及时撤离,最后五千人也将全军覆灭,金兵十万大军压城,父亲才不得不放弃汴梁,事出有因,还望世叔给官家解释。”
黄潜善不慌不忙喝了口茶,“我记得令尊在朝廷还有不少同窗故旧,贤侄有没有多去跑一跑?”
杜蒿黯然,父亲在朝廷中人脉是不少,可在这件事上却没有一人愿意替父亲出头,甚至避自己如蛇蝎,他也知道黄潜善不是善茬,不到万不得已自己也不会求到他的头上,现在已经没办法,若父亲倒了,杜家也就完了。
但杜蒿也知道,自己若表现出无路可走,这个黄潜善也不会帮自己,就算答应帮忙也会狮子大开口,杜蒿只得低声道:“找了不少人,也有父亲的好友表示愿意帮忙,但他们的话语权毕竟较弱,不能和世叔相比,这件事还得请世叔帮忙。”
黄潜善喝茶沉默不语,俗话说不见兔子不撒鹰,空口白牙,不见利益,谁会帮你的忙?
杜蒿想了想道:“父亲愿意全力推荐世叔为相!”
黄潜善差点一口茶喷出来,他狠狠瞪了杜蒿一眼,这种条件亏他有脸说出来,从前杜充是竞争相国的有力候选人不错,如果那时他这样表态,自己还真的会考虑考虑,可现在,莫说相国,杜充能被贬为庶民就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还居然表态愿意把相国之位让给自己,他现在还有什么资格说这话,让个屁啊!
黄潜善冷着脸道:“你父亲这次确实闯了大祸,居然把东京汴梁丢了,要知道太庙还没有完全迁移到临安,他把太庙让给金兵,令朝野哗然,官家震怒,你说让我怎么帮他?”
杜蒿哭丧着脸解释道:“确实是事出有因,父亲绝不是故意放弃.......”
黄潜善不想听下去了,摆摆手道:“现在官家在气头上,谁劝也没有用,除非是你能买通宫里人,或者让整个知政堂帮你爹爹说话,否则,谁也没有办法。”
“可是.....世叔是官家最信任之人,连世叔都不肯帮忙,哪里还有谁能帮我爹爹。”
黄潜善心中大骂这个杜蒿愚蠢,非要逼自己明着说吗?
无奈,黄潜善沉吟一下道:“这样吧!我替你找一找宫里的侯公公,他负责官家起居,或许能说上几句好话,不过侯重恩此人很贪,你们杜家得准备拿出重礼才行。”
杜蒿战战兢兢问道:“需要多少银钱?”
“不是钱的问题,侯重恩喜欢收藏名家书法,我记得你父亲书房里收藏有五幅名家大作,就把它们作为礼物送给侯公公吧!”
杜蒿呆住了,那五幅书法是父亲最心爱之物,有褚遂良、颜真卿和虞世南的真迹,那他们杜家的镇宅之宝,把它们拿出来,自己怎么向父亲交代?
他想了想道:“我家里还有一些白银,要不我拿一万两银子,不!三万两银子,请世叔替我打点。”
黄潜善呆了一下,杜家居然有这么多银子,着实令他没有想到,当然,黄潜善绝不厌恶银子,既然对方主动提出来,他也不客气了。
黄潜善干笑两声道:“贤侄可能没懂我的意思,五幅书法只是给侯公公,另外,宫里人也需要打点,几万两银子是必不可少的,光有书法不行,而只有银子也不行,两样不可缺一,贤侄明白了吗?”
杜蒿半晌没有吭声,如果能挽救父亲的命运,书法给也就给了,银子他也不吝啬,就怕钱财都花了,却办不成事,父亲非要被气死不可。
黄潜善脸一沉道:“如果贤侄信不过我,那我也没有办法了,你先回去吧!看在和你父亲多年的交情上,我会尽力而为,至于宫里的关系,我就没法打点了,这事恕我无能为力。”
话已经说到这个程度,杜蒿也没有选择余地了,他只得叹口气道:“好吧!只要事情办得成,我一定把画和银子如数奉上。”
“不行!”
黄潜善断然拒绝,“不能等事后再送,必须先把礼送到,这是做事的规矩,否则事情肯定办不成,我动用自己的人脉,鞍前马后奔跑,如果贤侄要感谢我,我们可以事后再说,但五幅书法和三万两银子,今晚就要送进宫里去,你先把东西送来,我来想办法。”
杜蒿被逼得没有办法,底线也只得一退再退,但最后一道底线他却不能退了,他严肃地注视黄潜善道:“东西我今天就送来,但希望世叔能答应我,让我父亲能平安渡过此劫。”
黄潜善眯眼一笑,“贤侄放心吧!只要礼送够了,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杜蒿告辞走了,但他却没有听懂黄潜善最后一句话的意思:礼送够了才能办事,如果事情办不成,那一定是礼不足,那是杜家诚意不够,和他黄潜善就没有关系了。
.........
就在杜蒿低声下气去求黄潜善的同一时刻,秦桧的府中也来了一名特殊的客人,目前秦桧官任礼部侍郎,朝廷给他配了一座三亩的官宅,这还是得到天子的特殊优待,目前只有从三品以上的官员才配了官宅,秦桧是因为带回来太上皇的手谕,才得到了天子赵构的特殊器重。
书房内,一名身材高胖的中年男子站在光线暗处,目光冷冷地看着坐在桌后正在看信的秦桧,信是完颜斜也写给秦桧的亲笔信,内容很短,要求秦桧务必保杜充过关,秦桧已经看了三遍,每一个字都已深深刻在他的脑海里,但他还准备看第四遍,事实上,从第二遍开始,他就在借用看信来掩饰内心的震惊。
秦桧当然知道自己是完颜斜也安插在大宋朝廷的一颗棋子,只是他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被要求发挥作用了,他出任礼部侍郎才几天啊!
秦桧目光又迅速瞥了一眼暗影处的男子,这个男子他依稀有点眼熟,似乎是某个茶馆的掌柜,没想到他竟然是金国安插在临安府的探子。
沉吟一下,秦桧心中渐渐冷静下来,对男子淡淡道:“信我已经看了,请替我回复,我会尽力而为。”
男子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一句话也不说,转身便快步离去了,秦桧连忙走到门口,高声喊道:“送客!”
秦桧没有去送客,他又关上房门在书房内来回踱步,他心中很乱,自己刚刚才立足朝廷,完颜斜也就开始用他了,这有点打乱了秦桧的计划部署。
目前知政堂是主战派占据明显上风,中间派居其次,主和派在知政堂内还没有出现,算上朝廷各个重臣,也只有黄潜善和汪伯彦两人为主和派代表而已,这个时候秦桧当然不可能跳出来当主和派,他本想抱住主战派的大腿,把自己先贴上的主战派的招牌,然后再逐渐转为中间派,这有利于他仕途发展。
但偏偏完颜斜也将杜充这件事扔给他,如果他公开为杜充求情,那岂不是让人看透他秦桧的本质吗?
心中虽然有怨念,但秦桧也知道这件事他又不能不管,秦桧负手来回踱步,苦苦思索为杜充的解脱之策。
这时,秦桧已经意识到,杜充恐怕和自己一样,也是完颜斜也打算安插在大宋的一颗棋子。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寒门枭士 第九百一十章 重责轻罚
次日早朝结束后,秦桧匆匆来到了垂拱殿御书房,只等了片刻,一名小宦官将他领去御书房,秦桧找个机会摸出一颗金瓜子递给了小宦官,“拿去喝杯茶!”
1...356357358359360...4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