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王梓钧
李宗吾笑道:“格老子,还是周神仙牛逼啊。”
曹任远问:“到底怎么回事?”
南怀瑾连忙说明情况,曹任远摇头道:“唉,抓壮丁这种事情没完没了,也不晓得哪个时候能到头。”
周赫煊问:“曹博士,你也是市长,你是怎么应付差事的?”
曹任远道:“把任务下达给乡长和保长,只要下面的人能保证征兵数额,我是不会去过问的,因为根本就没法过问。我只能指挥乡长,而且听天由命,乡长听不听我的,能听多少,那都是他们的事情。至于更下面的保长和甲长,我这个市长发的命令跟废纸没有区别。”
南怀瑾问:“乡长办事不利,你可以惩处他们啊。杀鸡儆猴,多摘掉几顶官帽子,剩下的自然就听话了。”
曹任远苦笑道:“小兄弟,你是没当过地方官,不晓得其中利害。我确实可以摘掉乡长的官帽子,但剩下的乡长照样不会听话,反而会激起他们的反感。他们表面上听话了,但肯定阳奉阴违,好事都故意给你办成坏事。而且,下面的乡长、镇长很多都跟士绅有关系,你处理了一个,就等于得罪了本地士绅,以后办事必然寸步难行,说不定连每年的农赋都收不上来。”
周赫煊总结道:“也就是说,现在的国民政府,行政力量只延伸到了市县级,完全无法掌控乡镇和农村。我就算把抓壮丁的真相反应给蒋总裁,他也顶多命令市县长们严肃纪律,而市县长们则对下面的基层官僚毫无办法。这事儿该怎样,还是怎样,不可能得到改变。”
南怀瑾说:“那就利用舆论的力量。”
周赫煊愣了愣,有些无奈地说:“舆论是把双刃剑,用不好会割到自己的。而且,就算我让《大公报》报道此事,也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大公报》被查封。”
南怀瑾愤然道:“难道就一点办法没有?”
周赫煊正待说话,突然电话铃响了,何应钦的秘书回复道:“本月有四支贵州团管区部队送新兵前往成都,负责接兵的分别是七十六军二十四师七十团、十六军一师十三团……”
周赫煊没等对方说完,就打断道:“我的人在宜宾被贵州团管区抓壮丁了,被抓了近20个。我跟你说,中央正在推行科学养鸡,那些人都是宜宾科学养鸡场示范点的工人!你立刻让接兵部队严查,把我的人完好无缺的送回来,若有一人伤亡,我就去蒋总裁那里告状!”
民国之文豪崛起 931【腐烂】
成都郊外,壮丁安置所。
周赫煊见到的是一群连乞丐都不如的壮丁,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且不说了,大部分人都两眼无神,宛若行尸走肉。甚至于,有些虚弱得连站都站不好,一阵风吹过来估计就要倒下。
这样的兵员拿去打仗?
由于何应钦的秘书亲自发话,负责接兵的部队直接派来个团副,他带着讨好的语气笑道:“周先生,我是……”
“我不管你是谁!”周赫煊直接打断,“我的人呢?”
那团副立即说:“周先生,这不关我们的事,这些壮丁我也没正式接收,他们现在由壮丁安置所管理。”
周赫煊厉声质问:“团管区的人在那里?”
团副说:“那边,在打牌的几个就是。”
周赫煊抬眼望去,果然见到一群人正在赌钱。他们围坐在地上吆五喝六,旁边是数百个被部队拒收的壮丁,还有人在打牌之余喊道:“老总,壮丁我们送到了,赶快点签收画押嘛,凭白耽误大家的时间。”
团副呵斥道:“你们这些混蛋,连周先生的人都敢抓,知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对方丝毫不惧,有人回道:“几个农民而已,小题大做。”
周赫煊走过去冷笑道:“你们是贵州的团管区,有什么资格在四川抓壮丁?”
对方领头的站起来:“贵州人,四川人,都是中国人。蒋总裁说的,这抗战地无分南北,我实在执行蒋总裁的命令。”
周赫煊气得发笑:“说话一套一套的,你读过书?”
对方说:“念过几年小学。”
周赫煊问:“我的人呢?”
对方懒洋洋地对壮丁说:“四川入伙的都站出来嘛。”
此话一出,顿时站出来两百多个,纷纷喊道:“我是四川人,我是四川人!”
送兵头子顿时急了:“放屁,老子在四川就抓了几十个,你们不要想浑水摸鱼。”
“我真的是四川人,我还会说四川话。你听嘛,龟儿子,你先人板板!”
“对头,我也是四川人。”
“我们都是四川人,这位先生你救救我们!”
“……”
壮丁们立即闹起来。
周赫煊问:“为什么到四川抓壮丁?”
送兵头子说:“凑数啊,这还要问?”
一个壮丁大喊:“先生,我们离开贵州的时候有900多人,到了四川就只剩下300多了。这些狗x的不给我们饭吃,有时候两天才吃一顿饭。冷了也没有衣裳穿,我兄弟就是被冷得生病死的!”
送兵头子反驳道:“发到我手头的钱粮就那么多,我给你们变出来啊!”
不用说,征兵费肯定是被当地团管区司令给克扣了,而且黑了绝大部分,导致送兵的人无法提供足够口粮。壮丁饿死病死太多怎么办?那就只好沿途再抓,能抓多少是多少。
周赫煊没有跟对方理论,而是说:“宜宾的壮丁都站出来,还有其他地方周家农场的也站出来!”
这次只站出来十多个,其中一人哭道:“周先生,你要给我们做主啊。这些龟儿子不是人,我们从宜宾走到成都,才半个月不到就病死累死了两个!我隔壁的杨大哥,发起高烧还没死,他们就丢在路边上不管了!”
送兵头子生气道:“我咋管?你说我咋管?我倒贴钱给他看医生啊!”
“说得好,你很有道理,”周赫煊冷笑一声,突然大喝,“给老子全抓起来,让他们团管区司令亲自来领人!”
没人动手,因为不知道该谁来动手。
周赫煊指着负责接兵的团副说:“你还愣着干什么?手里拿的是烧火棍啊!”
那团副为难道:“周先生,我没有抓人的权力。”
周赫煊怒道:“抓人,立刻!出了事我负责。”
“那个……”团副还是不敢动手。
周赫煊冷笑道:“是要让我去请示何应钦,还是直接找常凯申评理!”
团副咽了咽口说,这两尊大神抬出来,他顿觉压力山大,硬着头皮下令道:“全部带走,押送到重庆交由上峰处置!”
“我看哪个敢动,老子又没犯法!”送兵头子也怒了,他手下五六个兵举起步枪武力拘捕。
周赫煊理都不理,这些瘪三翻不了天。他对身边的李凤元和牛开阳说:“把人带回宜宾,其他四川壮丁也送回原籍,钱我来出,听到没有?”
“听到了。”二人昂首挺胸回答。
“先生,救救我们嘛!”
“我给你跪下了!”
“先生……”
贵州的壮丁齐刷刷跪下一大片,周赫煊只能视若无睹,内心纠结无比的快步离开。周赫煊不敢管,也没法管,因为贵州来的壮丁属于正常征兵,他阻拦的话等于破坏抗日征兵工作,官司打到老蒋那里也不占理。
南怀瑾跟随周赫煊来到城内的旅店,他问道:“周先生,真没法改善这种情况吗?”
“没有。”周赫煊无奈摇头。
想要杜绝或改善抓壮丁的惨事,就必须建立一套有效可行的征兵系统。
首先,必须要有完善的户籍信息。一个地方有多少适龄青年,需要多少劳动力才能支撑地方农业,具体哪家什么情况……这些统统需要事先知晓,否则就要出乱子。
而这在民国是不可能的,就算现编户籍,编到抗战结束都编不出来,因为缺乏可靠的基层官僚。编户人员必须会写字和算术,这就是个大难题,文盲率太高了,找不出来那么多念过书的统计人员。就算统计人员到位,那还得挨家挨户去调查,还得配向导和武装护卫人员,还要严防公务人员与地头蛇勾结。
其次,即便有了户籍信息,那还得有人认真执行。如何动员,如何征兵,如何运兵,如何保障兵员的衣食住行……这些都需要一套新的公务员系统,凭空是变不出来的,组建这套系统又牵扯到太多其他的东西。
就算以上这些全部实现,但依旧从技术上无法执行因为皇权不下县!
从明清到民国,官府顶多控制到县一级,就算征税都需要地方士绅、乡老、小吏来执行。等于是把收税任务承包下去,怎么收、收多少、向谁收,都由地头蛇说了算,县长只需要看到收上来的钱粮即可。
抗战时期征兵也是这样,国府命令发到县长、市长那里,再承包给乡长、镇长、保长、甲长。
收税,地头蛇们要从中吃一层;征兵,地头蛇们同样要吃一层。
若想绕开地头蛇直接收税征兵,那就是跟整个地方势力为敌,到时不知会发生多少“民变”事件。
想要有所改变,只有一个可行但不切实际的方法消灭地主阶级!
而且,就算把地主阶级消灭了,还得整肃军队,整顿送兵和接兵的那些人。绝大多数的壮丁死亡,都归咎于那些喝兵血的家伙,他们把不断的送兵接兵当成敛财手段,弄死一批再来下一批,反正每个死去的壮丁都有财政拨款。
即便换周赫煊来当国家元首,在征兵一事上,他也不见得比老蒋做得更好。所以他不想劝谏,也懒得反映情况,因为就算老蒋给他最大的权力,让他来负责处理此事,周赫煊也绝对束手无策。
还是那句话,国民政府已经烂到根子里了。
不过虽然无法彻底解决问题,但作为穿越者,周赫煊还是心有不甘。至少,他必须做些什么,让糟糕的情况稍微变得不那么糟糕。
民国之文豪崛起 932【派出记者】
自武汉沦陷以后,《大公报》总部就搬到重庆,由张季鸾主持工作,而胡政之则担任香港分社主编。两人的职务没有高低之分,同样都很要紧。重庆总部主要关注国内之事,香港分部则主要关心国际新闻。
周赫煊还在成都的时候,就给张季鸾、成舍我、张恨水、史量才打了电话,约他们在3月10日于重庆周公馆聚会。
二月二,龙抬头。
这是传统农历中的“青龙节”,也是传说中的“土地诞”。不管是龙神还是土地公的生日,反正今天是要祭祀的,古时皇后送饭、皇帝亲耕,以保证一年的农业丰收。
周公馆附近就有几块农地,小麦郁郁葱葱,油菜花已快凋谢,看那模样就是个丰收之年。
成舍我和张恨水走在山间小道上,一路欣赏着盎然春色。
“心远,你说周先生约我们有什么事?”成舍我问。
张恨水笑道:“普通聚会吧。”
成舍我摇头说:“我看不像,他电话里的语气有些着急。”
“管他那么多呢,周家的伙食好,今天又能够美餐一顿了。”张恨水乐道。
两人从周公馆后大门进入,来到会客厅时,才发现史量才和张季鸾也在。
史量才笑着招呼道:“二位快来看,这是明诚从富顺文庙带回来的照片,简直匪夷所思。”
“什么照片?”张恨水凑过去。
“裸童,”张季鸾说,“崇圣祠房顶上的,多稀奇啊。”
几人传阅着照片阵阵惊叹,对裸童的来历各种猜测,但终究还是没能破解这一谜团。
闲聊片刻,张恨水突然问:“明诚兄,你今天约我们来就是看照片的?”
周赫煊突然收敛笑容,摇头道:“不,另有要事,我需要诸位先生的帮助。”
“请讲……咳咳咳!”张季鸾连声咳嗽,他的身体不是很好。
周赫煊把抓壮丁的情况详细诉说一番,郑重道:“我打算做一份调查报告,派记者分别前往云贵川湘豫粤各省,搜集国府征兆壮丁的详实数据。”
早在1939年的时候,抓壮丁就已在各省激起数次民变,但总体来说还不算太糟糕。
特别是抗战初期的两年,新兵以自愿参军为主。1939年前后开始抽丁,就是各家抽签决定谁参军,除了少数急于立功的地区,大部分的情况都比较正常,而且壮丁死亡率也很少超过一成。
但这玩意儿是愈演愈烈的,因为国府对基层和军队控制力奇差,导致许多人的胆子越来越大,开始把抽丁参军作为谋利工具。加上1940年征召兵额突然变多,而且法币贬值、物价飞涨,国府拨发的征兵款本来就不够用了,被层层侵吞后所剩无几,连壮丁一路上的饭钱都不能保证,于是壮丁死亡率呈几何倍增加。
根据蒋梦麟的回忆录来看,他1941年夏天访问一个壮丁收容所,700名壮丁从广东曲江走到贵阳,竟然死得只剩下17个途中无人逃跑,因为赤地千里,就算逃了也是死。
蒋梦麟遇到的应该是个特例,毕竟97.5%的壮丁死亡率也太恐怖了(送兵的懒得给他们烧开水喝,也不准他们自己生火,于是路上喝生水集体患了痢疾,得了病自然更不可能给药医)。
在座的都是报界人士,他们对壮丁情况有所了解,但都只停留在前两年的老印象中,还没对今年的情况有新的认识。
成舍我说:“《立报》的记者不够用啊,别说是外省,就是川内也没几个记者。”
张恨水笑道:“我亲自到湖南或广西走一趟吧,就当是沿途采风了。”
史量才说:“这个新闻视角有点意思,《申报》可派三名记者采访。”
张季鸾道:“《大公报》也派三名记者。”
显然,这四人都还没引起重视,因为国家需要士兵打仗,抓壮丁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周赫煊也不刻意说服他们,等记者采访回来就知道厉害了。他说:“我是这样计划的,每省派去三名记者,以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名义,沿途采访壮丁收容所。遇到任何情况都不能暴露记者身份,把所见所闻全部记录下来,然后再回到重庆来进行汇总。”
成舍我苦笑道:“《立报》真没那么多记者可派。”
周赫煊说:“记者不够就另外再招,但派出去的记者一定要可靠沉稳。”
“行吧,你也是股东,你说了算。”成舍我没再拒绝。
张恨水道:“我亲自去湖南。”
“记者们的红十字会身份我来解决。”史量才道,他是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
“那就拜托了!”
周赫煊说着又强调:“我再提醒一遍,记者不要擅自发稿,因为这会影响民众参军报国的积极性,也会严重打击前线官兵的士气。”
“明白!”众人听周赫煊说得郑重其事,也都开始重视起来。
三份报纸的记者很快被派出去,不到半个月,周赫煊就收到第一封记者来信。
那记者负责川东地区的采访,在信中如此说道:
“周先生敬启……我出发的第二天来到万州,那里正好有一支湘西来的送兵队伍……我的红十字会身份让他们放松了警惕,兼且我随身带着药品,所以他们对我非常敬重。领头的人还向我打听买药途径,说想顺便买些特效药回去倒卖……壮丁的惨状令我触目惊心,他们大部分是被抽丁入伍的,但每人的安家费竟只有1元钱(是1元法币,不是现大洋)……”
“我又向送兵的那些人打听,他们也不加隐瞒……从湘西送壮丁到重庆,每个壮丁的沿途伙食费国府拨款3元,这在两年前还勉强够用。但随着物价上涨,3元钱的伙食费都不足熬粥喝。而当地团管区司令竟每人克扣1.8元,只剩下1.2元用于壮丁伙食,这剩下的1.2元伙食费还要被送兵的人克扣……”
“壮丁们长期翻山越岭,体力消耗本就严重,他们却每天仅能喝一小碗稀粥。大山里夜晚寒冷异常,团管区并未准备足够的防寒之物,不少壮丁又冻又饿很快就生病了。生病者根本没有得到医治,还会被鞭打着催促赶路,实在走不动就被遗弃在路边……”
“这一支送兵队伍,从湘西出发时有800壮丁,走到万州时只剩下648人,且个个虚弱,患病者近半……”
“周先生,我会继续采访下去……由于通信不便,所有采访材料将在回重庆时送交,请静待。”
周赫煊读完这封信,竟是松了一口气。
还好,壮丁死亡率不到二成,这已经超过周赫煊的预期了。
民国之文豪崛起 933【大轰炸与报告书】
时间转眼就来到五月,负责在川内采访的记者陆续回来,汇集成7万多字的壮丁调查报告。
而整个五月,重庆市民都是在轰炸中度过的。
日军大本营制定出“101作战协定”,由海军航空队负责主导执行,陆军航空队负责协同作战。日寇从各战线调集飞机近300架,对重庆进行集中持久性轰炸。重庆广阳坝机场已经不敢用了,日机又连续轰炸白市驿和梁山机场,并对成都、温江、南充、宜宾等地进行大轰炸。
但凡是建有机场的四川城市,都逃不开被日机轰炸的厄运,日寇的目标就是彻底摧毁中国空军力量。
中国空军健儿奋起抗击,但终究寡不敌众。
连续半个多月,几乎天天都有空战,中国战机已然消耗殆尽。当初到周公馆做客的14名青年飞行员,如今阵亡过半,仅剩下5人还活着,接连收到阵亡通知书的林徽因不知哭了多少次。
在将中国空中力量消灭后,日寇随即把目标转向主城区,每天分两到三批对重庆进行狂轰滥炸,持续时间长达10天。
重庆市区内硝烟弥漫,尸横满地,到处废墟。人们甚至都被炸得麻木了,连修复工作也懒得进行,反正今天修好明天又被炸烂。一户户都住在窝棚里,随时准备跑防空洞。
周公馆也被炸了一次,后大门和花园都落下炸弹,爆炸气浪将所有窗玻璃全部震碎,幸好都躲在地下室里无人伤亡。
到了六月份,日军对重庆的轰炸终于减缓,人们开始进行着恢复重建工作。
周公馆的后大门和围墙都需要修复,花园里的大坑也得请人来填,家里一时间变成了吵闹的工地。
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中,周赫煊正在整理报告数据派到省外的记者也陆续回来了。
“简直丧心病狂!”林国达突然大声唾骂。
周赫煊抬头问:“怎么了?”
林国达气愤道:“老师你看,这是记者从河南带回来的采访报告。那里负责征兵的军官,从去年起就开始走私水银卖给日本人,由于获利巨大,这种里通外敌的行为竟蔚然成风,变成了河南征兵机构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壮丁们吃不饱、穿不暖,还要为军官千里挑运物资到重庆贩卖,往往1000个壮丁从河南出发,走到重庆只剩下不足500人!”
周赫煊早就看过类似的历史资料,但此时再度,依旧被气得浑身发抖。
“先生,张恨水先生来了。”马珏突然敲门。
周赫煊说:“请他进来。”
张恨水风尘仆仆的推门进屋,端起周赫煊的茶杯就一通牛饮,随即怒道:“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我在湖南采访调查了一个多月,所见所闻简直触目惊心。那边采用的是抽丁入伍的办法,但真正的抽丁不足八成,剩下全是冒名顶替。地方豪绅勾结流氓混混,专门抓无依无靠者做壮丁,甚至连羊癫疯、神经病都被抓来凑数。我亲自走访了一个农村家庭,大哥有病,二哥残疾,三弟才14岁。按理说这样的情况不用抽丁,但保长却硬说三弟虚报了年龄。那家人的老父母没有办法,只能把唯一的女儿卖给人做童养媳,以此换钱来请人顶替。从乱抓壮丁,到买通体检医生,再到冒名顶替,以及随后的敲诈勒索,已经在湖南形成了一个行业。”
周赫煊要来张恨水的采访报告,花了半个多小时才看完,连说道:“还好,还好!”
“这还好?”张恨水怒视周赫煊。
周赫煊苦笑道:“八成新兵属于正常抽丁,沿途的死亡率不到三成,这已经非常难得了。你看看河南那边带回来的报告吧。”
“张先生请过目。”林国达帮忙递上来采访资料。
张恨水只看了不到十分钟,就猛地把采访资料掷出,破口大骂:“混账王八蛋!”
整个全面抗战期间,四川被抓的壮丁数量是最多的,其次就属河南和湖南,这三省的老百姓是受尽了苦难。
马珏小心翼翼把资料捡起来,好奇的看了一阵,脸色也变得极为冰冷。她对周赫煊说:“先生,这事一定要反映给蒋总裁!”
周赫煊道:“等我写完汇总报告再说。”
事实上,周赫煊还是比较欣慰的,至少1940年的情况没有恶劣到无法收拾。
到1944年那才真的糟糕,许多地头蛇直接打着抓壮丁的名义搞绑票,其实跟国家征兵屁关系都没有。而负责送壮丁的人更是乱来,比如从重庆把人送到前线兵站,由于沿途死得太多不好交差,居然直接抓帮他们拉纤的纤夫,硬说那些纤夫是逃兵。路上看到种地的农民也抓,反正在他们嘴里,所有人都是逃兵。
六月中旬,所有派出的记者都回来了,周赫煊的《关于壮丁问题的调查情况与若干建议》也最终完成。
周赫煊坐船去南岸云岫楼,侍从秘书微笑着把他请到会客室。
大概等了半个钟头,常凯申微笑着走出来:“明诚啊,一切都被你料中了。德国果然进攻了丹麦和挪威,又绕开马奇诺防线入侵法国。这法国人真是不顶用,才一个月就不到就被打穿了,几十万英法联军被德国人堵在海边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