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民国之文豪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王梓钧
陈孝侠说:“昨晚醒了一阵,说了些胡话。”
“医生怎么讲?”周赫煊道。
“没得治了。”陈孝侠黯然神伤。
历史上的张季鸾早在九月份就病逝了,如今拖到十二月已是难得。他夏天的时候便已病重,《大公报》事务都交给副主编王云笙代理,前几天老蒋还亲自来医院探望过。
周赫煊感慨道:“让他早点戒了鸦片,他就是不听。”
陈孝侠说:“他也想戒,可就是戒不掉。”
很少有人知道,常在报纸上写文章呼吁禁烟的张季鸾,其实自己也是个鸦片鬼。
张季鸾曾写过一篇社评《烟禁与足禁》,把裹小脚和吸鸦片放到一起比较。他说禁烟是国民保健之本,吸鸦片比裹小脚、留辫子危害更深,国民政府应该全力禁绝鸦片。
可见张季鸾是深知鸦片之害处,但他生性跳脱、毅力欠缺,戒了半辈子鸦片都毫无效果。
张季鸾属于那种放荡不羁的旧式文人,经常请朋友逛窑子,《大公报》的很多社评他都是在老七(一名雏妓)房里写出来的。日本朋友矢原谦吉也常劝张季鸾戒鸦片,他回答说:“阿芙蓉亦如老七,我只是逢场作戏而已。”
矢原谦吉是个常住北平的医生,张季鸾、张恨水、管翼贤等北方文人,以及许多军政要员,隔三差五就会到矢原谦吉家聚会。这位日本友人已经远走美国了,原因是被日军发现他帮助中国朋友逃离沦陷区。
“砰砰砰!”
敲门声响。
进来探望的是张恨水,他朝周赫煊点头打招呼,又问道:“季鸾兄怎样了?”
周赫煊摇摇头。
“唉。”张恨水一声长叹。
两人在病房坐了半个钟头,张季鸾依旧昏迷,他们只能起身向陈孝侠告辞。
离开医院,周赫煊和张恨水找了家茶馆坐下。
周赫煊回忆道:“我第一次与季鸾兄见面,便是在天津的茶馆里,转眼就过了十多年。”
“谁说不是呢,”张恨水摇头苦笑,“半年前我还跟季鸾兄一起喝酒来着,没想到我去一趟南边,再回来时他就已经病入膏肓了。”
两人唏嘘着聊起过往趣事,聊着聊着居然笑起来,实在是张季鸾的轶事让人捧腹。
却说当年北平纨绔子弟多胡作非为者,一家报纸以“养不教,父之过”为题抨击。那次张季鸾、张恨水等人正在矢原谦吉家聚会,张季鸾就说:“读此标题,使我得一联。上联曰:父之过,你们谁能对出下联?”
有个朋友说:“‘子不语’如何?”
张季鸾摇头道:“欠妥,欠工,不如‘妈的逼’恰当。”
众人大笑,皆赞其妙。
别看张季鸾写的文章辛辣讽刺,但他私底下诙谐幽默至极,而且吃喝嫖赌样样精通。
“对了,”张恨水放下茶碗,“傅孟真(傅斯年)又要联名倒孔,还邀我一起签名,明诚兄接到邀请了吗?”
周赫煊摇头说:“有收到傅斯年的信,但孔祥熙是打不倒的,我也懒得去费那个闲工夫。”
“是啊,谈何容易,”张恨水感慨道,“这次是陈立夫借题发挥,借于右任之手弹劾孔祥熙,怎么可能成功?”
张恨水虽然是一介文人,但对国党派系斗争却看得很轻。
陈立夫所掌控的cc系已经成为庞然大物,让老蒋深深忌惮,陈立夫越是弹劾孔祥熙,老蒋就越会把孔祥熙给保住——绝对不能让cc系把手伸进财政系统。
孔祥熙不属于国党的任何派系,但他几乎和所有国党派系都发生过冲突。这样的“孤臣”,就是常凯申的一杆枪,在政界拥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政之兄回重庆了吗?”张恨水问道。
周赫煊说:“昨天回来的。‘报界大师不如狗’这个丑闻曝光,让咱们的蒋总裁颜面尽失,连忙又派了一架专机去接人。”
“此事真让人哭笑不得,孔家人都是狗脑子吗?”张恨水摇头苦笑。
周赫煊不屑道:“孔令伟是狗脑子我相信,宋霭龄可是个聪明人。我时常去云岫楼跟宋美龄聊天,宋美龄受她那个大姐的影响很严重,能在思想上影响宋美龄的女人会是傻瓜?但她偏偏让十几条宠物狗登机,都不愿挪出几个空位给政之兄,显然是目中无人的,或者说根本没把办报纸的当人看。”
张恨水道:“确实如此。上次我跟美国特使柯里先生有过交流,柯里先生说起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他当时住在孔祥熙家中,某天和孔祥熙讨论中国的通货膨胀。你猜孔祥熙怎么说?孔祥熙说:中国哪有什么通货膨胀?都是无知小民不信任政府,不把政府印的法币当钱用,这才造成法币贬值、物价飞涨。只要人人都认同法币,则必然币值坚固,物价平稳。”
周赫煊哑然笑道:“恐怕,咱们的孔部长是在睁眼说瞎话吧,我就不信他是真的不明白。”
“谁知道呢,说不定他真的这样想。”张恨水连连摇头。
两人喝茶聊天听戏,倒也轻松惬意,就在此时——
“号外!号外!”
“日本偷袭珍珠港,日本偷袭美国舰队了!”
“号外!号外……”
张恨水噌的站起来,飞快往茶馆外面冲,中途带翻了好几张竹椅。他站在门口大喊:“报纸,快给我一张报纸!”
终于来了啊,周赫煊笑着慢悠悠往外走。
不片刻,张恨水拿着报纸手舞足蹈:“明诚,美国参战,则中国无忧矣,我猜明年差不多就能结束战争吧。”





民国之文豪崛起 999【去印度】
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
12月8日,日军从泰国进攻马来半岛,东南亚的战争规模扩大。同日,日军进攻香港,避身香港的学者名流集体北撤。
12月9日,国家元首林森发布《对日宣战书》,中国正式向日本宣战。同日,美国和英国向日本宣战,德国和意大利向美国宣战。
12月20日,飞虎队在云南击落日机6架,击伤3架,自身无损伤,首战告捷。
话说,飞虎队的三个中队队徽图案好魔性。
“亚当与夏娃中队”是一个光溜溜的女人追着男人跑;“熊猫中队”画的是一只斜眼笑的熊猫;“地狱天使中队”是个长翅膀头顶光环的女人,同样身上没穿衣服。
配合着队徽,再看他们飞机上画的魔性大鲨鱼,给残酷的中国抗战平添了几分幽默气氛。
1942年,元旦。
由美、英、苏、中四大国领衔,全球22个国家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它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并为战后建立联合国奠定了基础。
宋子文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上签字以后,立即接到老蒋布置的任务找美国要至少5亿美元的贷款。
罗斯福敦促财政部长摩根索尽快解决,摩根索却不愿意给钱,而是提出另一种办法。即美国每月负担100万中国军队的军费,按每人10美元计算,每月支付1000万美元。
宋子文讨价还价,提出美国应负担300万人的军费,每月须支付3000万美元,摩根索表示同意。宋子文大喜过望,向常凯申汇报说:“这相当于每月有6亿法币进账。”
常凯申坚决不同意,他认为美国企图以此控制中国的军队。
由于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的失利,美国政府内部比老蒋还慌,议员们逼迫摩根索赶快给钱。足足拖了一个月,美国国会通过422号法案,同意向中国提供5亿美元借款。
这些借款没有利息,也没规定什么时候必须还,一切等战争后结束再说。它对中国抗战的影响非常巨大,如果没有这5亿美元,法币将崩得更快,中国的财政甚至都撑不过1942年。
日本偷袭珍珠港,真的是挽救了中国。
1月下旬,英国驻印总督利思戈邀请常凯申访问印度,罗斯福明确提出让周赫煊夫妇也务必前往。
老蒋访问印度关罗斯福什么事儿?
却是英国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当中同意印度独立,这让印度人喜出望外,结果在实际操作上却完全看不到希望,尼赫鲁、甘地等印度著名人士因此闹起来,一些印度人甚至联合日本搞民族独立运动。
而罗斯福希望在亚洲建立中国战区,需要印度配合运输等任务。他不希望印度乱起来,就提议让常凯申访问印度,说服国大党与英国政府妥协。
至于周赫煊在印度的名气,跟泰戈尔在中国的名气相差不远。同样是被压迫的亚洲国家,同样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周赫煊在印度获得了极高的赞誉。
甚至于,周赫煊的演讲稿《我有一个梦想》,历史专著《大国崛起》,诗歌《赞美》、《回答》等作品,都在印度民间流传甚广。印度那边五年前出版的《周赫煊文集》,更是请了泰戈尔作序周赫煊一毛钱版权费都没拿到。
这种情况不仅在印度出现,就连日本也是如此。
二战前的亚洲属于落后的象征,日本在脱亚入欧也不能改变现状。因此,但凡有亚洲人获得巨大成就,所有的亚洲国家都与有荣焉,日本人和印度人都把周赫煊视为亚洲英雄。
即便后来日本当局把周赫煊的作品列为禁书,但日本民间依旧藏了不少,日本高级知识分子更是越禁越喜欢收藏。
在顾问的建议下,罗斯福得知此种情况,于是就点名让常凯申去印度时把周赫煊给带上。
2月5日,以常凯申为首的印度访问团正式出发,同行的还有王宠惠、商震、张道藩和周至柔等人。
上了专机,常凯申把周赫煊叫去跟他同坐,又让宋美龄去跟张乐怡拉家常。如此亲近态度,让随行的国府大员们阵阵侧目,直把周赫煊视为学术界头号红人。
“明诚啊,这次印度的进步人士还需你来联络。”常凯申说。
周赫煊说:“我对印度真的不了解,谁都不认识啊。”
常凯申似乎事先了解过印度的情况,他说:“印度那些精英分子个个都会英文和拉丁文,也喜欢阅读西方文学。就拿国大党的领袖尼赫鲁来说,听说此人特别喜欢尼采和萧伯纳,还跟大文豪罗曼罗兰是朋友。你也认识萧伯纳和罗曼罗兰,肯定和尼赫鲁有共同话题。”
周赫煊问:“蒋总裁此行有什么宗旨吗?”
常凯申道:“宗旨就是中印两个伟大民族携手共进,并肩作战,中国支持印度独立!”
“好吧,我会秉承这个宗旨与印度人接触。”周赫煊有些无语。
常凯申并不是喊喊口号而已,历史上他真是这么做的。
罗斯福的本意,是让常凯申去劝印度的进步人士向英国政府妥协。结果常凯申到了印度以后,居然各种支持印度独立,呼吁英国立即同意印度民族解放。
老蒋这一通操作下来,把丘吉尔气得直摔假牙,同时对英国当局造成了巨大的国内外舆论压力。
丘吉尔一边在心里骂娘,一边通过路透社发表意见:“英政府对蒋之建议已加以同情之注意,目前英战时内阁已对整个局势彻底检讨。”
咱们的蒋总裁还在继续秀操作,他离开印度后都不消停,在重庆举行“印度日”活动。他又写信给罗斯福和丘吉尔,批评英国“闭眼不看事实”,敦促英国立即改变态度,必须缓和印度人民的对立情绪,否则等日本进攻印度时就晚了。
丘吉尔接到常凯申的批评信,再次怒摔假牙。
从2月份一直闹到7月份,常凯申再次致电罗斯福,要罗斯福促使英国让步。这把丘吉尔气得火冒三丈,威胁要撤销中英盟约,然后将尼赫鲁和甘地一起抓紧监狱关着。
常凯申之所以这么做,是想借助印度事务来提高自己在盟国的地位,并确定中国在亚洲的大国地位。




民国之文豪崛起 1000【尼赫鲁】
新德里机场。
当常凯申走下舷梯的一瞬间,军乐队就开始演奏了。英国驻印总督林利斯戈大步向前,微笑道:“欢迎蒋先生携夫人访问英属印度。”
“达令,勋爵在向你问好。”宋美龄还是知道基本礼节的,重大场合并未逾矩抢话,而是老实站在旁边当翻译。
常凯申随即握手用中文说:“你好,林利斯戈勋爵。”
林利斯戈介绍身边的军官道:“这位是西南太平洋盟军总司令韦维尔勋爵。”
“你好,韦维尔将军。”
“你好,蒋先生,蒋太太。”
隆美尔被称为“沙漠之狐”,蒙哥马利被称为“沙漠之鼠”。而在蒙哥马利大杀特杀之前,英国就已经有一只部队被称为“沙漠之鼠”,那就是韦维尔麾下的英国第七装甲师。
前两年,韦维尔一直在北非跟意大利人打仗。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韦维尔以阵亡500人、受伤1400人的代价,两个月内俘虏意军十多万人。他在北非使用的欺诈战术,被丘吉尔冠名为“特种战争”,因此也有人说韦维尔是特种作战的发明者。
这位独眼将军去年还和隆美尔较量了一下,双方伤亡都不超过1000人,只是英军的坦克多损失几十辆。
现在韦维尔是西南太平洋美英荷澳盟军总司令,统一指挥除中国以外的远东盟军所有部队。当然,这个职务过几天就会被撸掉,原因是盟军各国矛盾重重,根本就没法统一指挥,韦维尔只能改任印度英军总司令。
常凯申这趟来印度,除了缓和印度人和英国人的矛盾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和韦维尔讨论缅甸作战问题韦维尔在一个月前接管了缅甸防务。
宋美龄继续秀英语道:“这是周赫煊先生和他的太太张乐怡女士。”
林利斯戈微笑握手问候:“你好,周先生,我是你的忠实书迷。”
“你好,总督阁下。”周赫煊回礼道。
双方重要人物握手寒暄就用了十多分钟,随即两个英国佬陪同中国访问团沿跑道而行。跑道两边都是印度英军,齐刷刷的立正敬礼,接受常凯申的检阅,还放了两排空包弹以示欢迎。
众人乘坐汽车前往城区,城内的气氛更加热烈。数千印度人挥舞着旗帜夹道欢迎,这让常凯申和宋美龄感觉很有面子,也就不去猜测这些人是否都是英国佬安排的托儿了。
当晚,林利斯戈为中国访问团举行了盛大宴会,来的全都是居住在印度的英国官员和贵族。除了端茶倒水的仆人以外,周赫煊在宴会上连一个印度人都没见着。
随后几天,常凯申一直在跟韦维尔进行军事会谈,周赫煊则被领着到处旅游观光。
说实话,40年代的印度真没啥好逛的,跟21世纪的区别只在于楼层更矮、工业垃圾更少。依旧是牛儿满地乱跑,依旧是饥民遍地,依旧是在户外找不到厕所。
印度各大报纸刊载了大量关于中国的文章,主要介绍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情况,这说明英国在印度的战争宣传已经运转起来了。至于着重介绍常凯申和周赫煊的报纸,则出自于印度进步人士所掌控的媒体。
军事会谈结束,常凯申又去印度边境视察了开伯尔山口要塞,周赫煊则留在新德里跟印度各界进步人士会面。
首先来拜会他的就是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尼赫鲁还带来了两位医生,中文名分别叫木克华和卓克华。这些“华”字都是中华之华,是他们支援中国抗战时特意起的。
当初前往中国的共有五个“华”,现在有两位依旧留在中国。
柯棣华担任白求恩国际医院的第一任院长。他在百团大战期间,几天几夜不睡觉,13天内共进行了558例手术,接诊伤病员800余名。另一位叫巴苏华的印度友人,则在八路军卫生部附属医院工作,两年后还将担任陕甘宁边区参议员。
木克华和卓克华都是因病返回印度,特别是木克华,他病愈以后立即筹集药品,亲自押送前往中国。结果在缅甸被英国人拦下,当时英国还在搞绥靖主义,害怕引起日本的不满,直接把木克华遣送回印度。
卓克华回印度以后,一边做医生一边搞宣传,把他在延安的所见所闻向印度人民做介绍。他这次陪同尼赫鲁拜访周赫煊,还有个身份就是记者。
此时的印度国大党绝对属于进步党派,整天跟世界各受压迫民族搞友好交流。抗战之初,尼赫鲁就应朱老总的邀请,决定派一支医疗队前往中国,印度各界对此热烈响应,仅是报名援华的医务人员就有700多人,“五华”就是从那700多人里面选出来的。
“你好,周先生。”
“你好,尼赫鲁先生。”
“你好,木克吉先生。”
“你好,卓克先生。”
尼赫鲁说:“我对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致以崇高敬意,你们的事迹鼓舞着印度人民。”
周赫煊说:“感谢印度人民的支持,更感谢国大党和援华医疗人员的慷慨相助。”
尼赫鲁这位未来的印度开国总理出身于婆罗门,是标准的白种人。如果按照各种奇妙误解来算,尼赫鲁跟希特勒还是同族都是雅利安人嘛(斜眼笑)。
至于木克华和卓克华两位医生,则是一白一黑。黑的那个明显种姓较低,但肯定不是贱民,因为贱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力。
圣雄甘地虽然一生反对种姓制度,鼓励高种姓和低种姓通婚,但却并不包括贱民在内。印度的贱民群体占总人口的20%多,但宽容伟大如甘地都不把贱民当人看,白白浪费了五分之一的人力资源。
尼赫鲁很快聊起了他在英国的留学生涯,又谈起了爱因斯坦、罗曼罗兰、萧伯纳等朋友。紧接着,他又对孙夫人称赞不已,还托周赫煊帮忙给孙夫人带去礼物。
尼赫鲁从包里拿出一本《大国崛起》,说道:“周先生,你的巨著令我受益匪浅,请务必留下签名。”
“那是我的荣幸。”周赫煊迅速在扉页上签名留念。
尼赫鲁请教道:“周先生,你是国际问题专家,你觉得像印度这样的国家该怎样寻求独立解放与发展崛起?”
周赫煊笑着说:“印度的独立是必然的,这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契机。”
尼赫鲁摇头道:“英国早在20年前,就释放出了要让印度独立的消息,但每次都是骗人的把戏。这些的《联合国家共同宣言》,虽然英国明文表示愿意让印度独立,但他们总是在敷衍,印度人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周赫煊说:“印度独立的关键在美国,而非英国。”
“美国?”尼赫鲁像是捕捉到什么灵感,但又想不通透,惊异道,“请周先生详细说明,万分感谢!”




民国之文豪崛起 1001【智如象头神】
尼赫鲁此人的先祖,是莫卧儿皇帝的御前学者,其家族在莫卧儿帝国世代为官。有点像中国两汉时代的士族,掌握着极为稀缺重要的知识资源。
到尼赫鲁的爷爷辈就家道中落了(毁于印度大起义),幸好他爹是个有能力的,重振家业成为了百万富翁。
以尼赫鲁的才识而论,此人极为博学。他精通印度教典籍和传统印度哲学,在剑桥学的又是数理化,同时还兼修人文科学,接着又进入伦敦大学攻读法律专业。为了扩大独立运动的影响力,尼赫鲁提出“到农村去”的口号,深入偏远乡村搞运动,由此精通印度各地的方言。
在很多印度人看来,尼赫鲁就是个无所不知的全能天才。人们称呼他为“班智达”,这在印地语中是“大博学者”的意思。
尼赫鲁此时与全世界的进步人士都保持着友好关系,包括中国共党的诸位大佬们。所以在印度建国之初,与新中国的外交关系非常亲密,他还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
直到某天,这位印度的“大博学者”彻底膨胀了,利欲熏心之下侵犯中国领土,被开国先贤们吊起来打得怀疑人生。
40年代的尼赫鲁还是很谦虚好学的,他就像一个小学生,欠着身子向周赫煊请教问题,甚至掏出随身小本本等着记述重点。
周赫煊没有直接阐述观点,而是问道:“现在国力最雄厚的是哪个国家?”
尼赫鲁想了想说:“军事力量最强大的是德国,经济实力最强大的是美国。”
“你觉得这场战争谁会赢得胜利?”周赫煊又问。
尼赫鲁说:“不出意外的话,肯定是盟国胜利。德国虽然取得了一系列辉煌胜利,但它的工业和经济已经快到极限了,而英吉利海峡和苏联寒冬也遏制了它的快速扩张。现在美国又加入进来,源源不断的提供美元和军火,轴心国战败只是迟早问题。”
不愧是印度开国领袖,战略眼光极为高明。他后来是该有多膨胀,才会想不通来摸新中国的虎须?
周赫煊继续问道:“一旦盟国获胜,哪个国家会成为世界领导者?”
“美国,”尼赫鲁不假思索地说,“英国已经欠了美国一屁股债,等到战争结束,美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债主。”
周赫煊笑道:“是啊,战争结束后,美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但强大不等同于国际地位,英国依旧保留着无数殖民地,就像蛛网一样制约着美国在全世界的势力扩张。尼赫鲁先生,如果你是美国总统,你会选择怎么做?”
尼赫鲁苦苦思索良久:“我会通过交换或赎买的方式,逼迫英国让出殖民地。”
好吧,这人的政治手段也就如此了,国际思维还停留在一战时期。
周赫煊笑着说:“如果是我来当美国总统,我会打着民族解放的旗帜,高喊正义文明的口号,笼络全世界被压迫的国家,逼迫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老牌列强放弃殖民地!从此以后,地球上就再也没有殖民地,所有民族都能独立自主,而英法等国则会失去翻身的机会。”
1...321322323324325...3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