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王梓钧
天津县隶属于河北省,县治设在灰堆,也即后世天津河西区土城一带。
周赫煊来到国术馆门口时,这里已经站了许多围观群众。
薛颠介绍道:“周先生,这位是天津公安局局长曾廷毅先生,也是我们国术馆的名誉馆长!”
周赫煊抱拳道:“曾局长好!”
“周先生好。”曾廷毅颇为热情地说。
曾廷毅是傅作义的人,自然也是阎锡山的人。他虽然不知道周赫煊是阎锡山座上客,但周赫煊在天津名望很高,自然是需要结交的。
薛颠又介绍道:“周先生,这位是天津县长李少微先生,也是我们国术馆的馆长。”
“李县长好。”
“周先生,久仰大名!”
请这位李县长来做馆长,跟请周赫煊做荣誉副馆长一样,都是拿来充门面的。李少微对此并不上心,后来只做了几天馆长便卸任,由形意拳高手高志仁接替。
但这些人都不管事,真正负责国术馆日常事务的,还是副馆长、教导主任薛颠。
天津不但混混多,习武的人也很多。
自天津中华武士会解体后,天津涌现出各种五花八门的武术团体。什么国术研究会、通臂拳术社、风云国术社、修武国术社、国术研究社、道德武术社、青年国术社……等等等等,至少有数十家之多。
再加上乱七八糟的武馆,如果有拳师能博得“津门第一”的名头,那放在全中国也可排进前列。
南京国民政府很重视武术展,以至于政治上的派系斗争也延续到国术馆中。比如天津市国术馆,就跟河北省国术馆闹得很僵,前者是南京政府支持的,后者是阎锡山支持的。
天津市国术馆甚至用下三滥的手段,打着河北省国术馆的名号招摇撞骗,目的自然是为了抹黑对手。
现在成立的天津县国术馆,同样有阎锡山支持,貌似想二打一怼死天津市国术馆。
再来说说南京那边,去年底政府甚至组织了武术国考,现在连国术馆当教练都要执照。而没有通过国考执照的,不得组建国术馆,只能组建国术社,或者研究会。
去年底,还有一场全国性的武术大赛,很有些武术打假的性质。
不管你名气多响亮,不管你年龄有多大,通通给我上台去打,表现太差的一律吊销教练执照。
那场比赛完全打出了火气,各路名师大家、高僧异道纷纷登场,伤经断骨时有生,有人干脆抬来棺材参赛。
然而结果让人很意外……
众多声名远播的高手露出原形,像少林大师赵鑫洲、鹰爪大师陈子正、八卦名家贾凤鸣、八卦名家高凤岭、形意八卦名家左振英、查拳高手于振声、太极名家吴图南等,居然只通过了预赛,也即是说仅仅获得比赛资格而已。
闻名全国的武术高手万籁声,在比赛中仅获得中等评价。
简直要笑死人,那些所谓的高手估计把自己都忽悠瘸了,在门下弟子的吹捧中,真自以为天下无敌。
所以说形意拳牛逼呢,修习形意拳的朱国禄、朱国福、朱国祯三兄弟,都在这场比赛中名列前茅,被人誉为“朱家三虎”。他们一战成名,从之前跑江湖卖艺的臭把式,摇身变成受人敬仰的军中教习。
传统武术不能打?
这些人可就是打出来的,没有丝毫水分。
至于后世牛逼哄哄的咏春拳,呵呵,参赛的倒有几个,只是那结果嘛……不提也罢。
不仅是咏春,所有的南拳派别,皆在全国武术大赛中败北。
也有人解释说,南拳短打属于刺客拳,不适合在擂台上使用。不管如何,反正南拳在全国武术大赛上,遇到大开大合的北方拳种,都只剩下挨打的份。败得很惨太极拳也是如此,什么以柔克刚,什么四两拨千斤,一上擂台全用不出来。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天津县国术馆正式揭牌开张。
“李县长请!”
“曾局长请!”
两人互相推辞谦让,最后共同接下招牌上的红布。
接着便是合影留念了,周赫煊跟李县长、曾局长、薛颠等人,端端正正的坐在一起,咔嚓咔嚓的连拍了好几张。
等合影洗出来后,照片最上头写着小字“民国一十八年四月,天津县国术馆成立合影”,每人旁边也标着小字,比如:副馆长周赫煊。
几十年后,有人把这张照片翻出来,顿时就在网络上炸开锅。
一个好事者在天涯论坛帖,标题为《隐藏在历史洪流中的武术高手周赫煊》:
“关于周赫煊,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初中、高中不知有多少学生,被他的文章搞得欲仙欲死。他是诗人、是作家、是历史学家、是思想家、是社会学家……然而,今天我要说的是,周赫煊还是位武术家。
众所周知,周赫煊的《射雕》三部曲,开创了中国现代武侠小说先河。但为什么是他最先把武侠小说现代化?因为,他本身就是个武林高手。
著名作家沈从文、著名诗人朱湘都在文章里透露过,李寿民练过气功,郑证因擅长兵器拳法。而李寿民、郑证因两人,皆是周赫煊的至交好友。说明周赫煊跟练武的人走得很近。
现在来说这张照片,坐周赫煊旁边的是薛颠,级高手啊。此人在新中国成立后,受周赫煊资助,到香港开馆受徒,如今徒子徒孙遍布全世界,堪称一代宗师。
相传当初天津国术馆成立,薛颠亲自登门拜访,邀请周赫煊出山担任国术馆副馆长。周先生本来不愿意,两人在报馆交手一番,顿感惺惺相惜,从此以兄弟相称。
能折服薛颠的人,那功夫能差?
再说大军阀褚玉璞的死,女作家丁玲亲口透露,那件事就是周赫煊做的。褚玉璞带着上百万巨款,身边必然有军队护送,周先生亲自参与了对褚玉璞的截杀,没点功夫他应付得了?
所以我敢断定,周先生必然是位武术高手,而且是宗师级人物。只不过他在文学界、思想界和历史界的巨大影响力,把他会武术的真相给掩盖了……”
好嘛,这篇八卦文章虽然被很多人嘲笑,但也有很多人居然相信了,堂而皇之编入周赫煊的百科词条。
甚至连一些研究周赫煊的学者,也倾向于周赫煊是武林高手,并且写进研究论文当中。
谎言重复一百遍就是真理,好些人已经不去质疑真实性,而是开始分析研究周赫煊的武功特色。
介于周赫煊跟李景林有交流,因此周赫煊多半会剑法。还有周赫煊的小说里,牛逼人物多使用剑法和掌法,因此周赫煊的掌法多半也不俗。
最后,大家给周赫煊安了个绰号剑掌无双。
在后世网络上,剑掌无双周赫煊,可是跟“落樱神斧华盛顿”、“铁拳无敌孙中山”一个级别。
民国之文豪崛起 299【战火再起】
所谓的国术馆,其实有些类似于后世的武校。
就拿天津县国术馆来说,设有三年毕业的普通班,半年毕业的速成班,还有自选课程的简易班,每种班类的学费都不一样。
刚刚开馆这天,只有两个学生报名。等李县长、曾局长等人离开后,整个国术馆显得极为冷清。
一堆老师大眼瞪小眼,完全找不到事做,只能各自练拳耍刀枪棍棒。
周赫煊感觉很有意思,站在旁边看老师教那两个学生练拳,结果让他大失所望。老师甚至连套路都没教,啰里吧嗦说了一堆拳术传承和功法理论,然后就让学生站桩。
世人熟悉的马步,就是桩法的其中一种。
眼下两个学生,练的则是形意拳三体式,并非如马步那般一动不动,属于活桩。
周赫煊好奇地问薛颠:“练桩有什么用?”
“桩法是基本功,用处很多,”薛颠解释道,“比如活动关节筋骨,协调肌肉脉络,熟悉发力方式。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让练习者站得更稳,不易摔倒。不管是在战场上,还是行走江湖,真正生死相搏的时候,一旦摔倒就只能等死。”
“原来是这样。”周赫煊点头微笑。
后世的mma擂台上,巴西柔术曾一度称霸世界。但那也只是擂台而已,真正在战场或者街头格斗,想躺到地面上制敌纯属找死。
周赫煊让孙家兄弟出场,陪国术馆的两个教练过过手,然后请薛颠点评。
薛颠皱眉说:“周先生,你这两个护卫,似乎所学不成体系。形意拳当中又带着八卦步,还掺杂着各种野路子。”
孙永振汗颜道:“额们是偷学的武艺,师父只教了些套路和桩法,剩下的全靠自己琢磨。至于那些野招式,是每次打完架后,额自己瞎想出来的。”
“那你也算奇才了,”薛颠惊讶道,“就去年的全国武术大赛来说,你打进预赛是完全没问题的。如果发挥得好,说不定还能拿到个中等评价。至于优等评价,你想都别想,因为你的招法漏洞太多,遇到真正的高手就会抓瞎。以后就跟着我练吧,先把你的基础补齐。”
“谢师叔!”孙永振拉着弟弟跪下磕头。
薛颠装逼无比的负手而立,然后咳嗽道:“起来吧,去报名交学费。”
周赫煊狂汗,武术大师也要吃饭啊。
说起来,如今天津武术界的扛把子,当属“形意八卦”的创始人张占魁。
这门拳法融合了形意拳和八卦掌的优点,打起来以凶悍霸道闻名,门下弟子屡屡在各种大赛中取得好成绩。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赵道新,今年底的浙江武术大赛上,赵道新荣获第十三名的好成绩。而那时他仅仅21岁,拜在张占魁门下只学了几个月。
这位可真属于新人啊,以前根本没练过武的。可见所谓传统武术需要长年修炼才能出功夫,都特么是扯淡。
正因为门下弟子众多且牛逼,所以从拳术名家到江湖艺人,但凡想在天津搞武术活动,都必须经过张占魁的允许,被人称之为“赛天霸”。
张占魁如今年事已高,属于德高望重的老爷子。但他却破天荒的跟薛颠拜把子结义,要知道薛颠才40岁出头啊,足以说明薛颠并非浪得虚名。
再过些年,张占魁因患食道癌晚景凄凉,薛颠每个月拿出自己一半的收入去接济义兄。可见这人虽然狂妄爱装逼,但还是很讲义气的。
孙永振就这么隔三差五地跑来国术馆,跟在薛颠身边学武,回到家里连吃饭时都在站桩,简直已经痴狂了。
孙永浩刚好相反,他更喜欢练枪,不管是手枪还是步枪都玩得转。这家伙还迷上了开车,每次出门都央求着司机让他开,就算没机会开车,也坐在副驾驶位过干瘾。
天津县国术馆那边,周赫煊就去过一次,他可没兴趣学武练拳。
孟小冬就快足月生产了,周赫煊最近整天都在家陪着,没事练练书法、写写文章,周五再去清华大学上一堂课,日子过得倒也潇洒自在。
说起清华,校长罗家伦如今也遇到麻烦。
清华大学虽然已经改为国立学府,但还得靠美国庚款提供教育经费,有资格经手款项的一些洋人和华人被任命为校董。而罗家伦经过调查,发现庚款基金存在账目亏空,几十万大洋不知去向。
罗家伦虽没有朱湘那么极端,但也有些愤青属性。他不但要求彻查贪污,且还要搞教务改革,从制度上来杜绝贪污现象。
清华大学董事会成员坚决反对,这要是真改革了,他们以后上哪儿弄钱去?
于是乎,校董们串联对罗家伦不满的师生,发起声讨校长的运动,把罗家伦逼得提出辞职。
钱啊,只要沾上钱,就没几个人能保持清白之身。
那些校董一个个德高望重,深受师生们敬佩,可谁又能料到,他们暗中贪污学校经费呢?
北方还算安宁,可南方已经战火再起。
就在天津国术馆成立的前几天,蒋桂战争正式爆发,随后的仗打得非常滑稽。
首先是桂系将领何键宣布拥护常凯申,接着李明瑞和杨腾辉又阵前倒戈。战争只爆发了几天,李宗仁、白崇禧手下的三位大将,便已经被常凯申用钱买通,还打个屁啊!
开战仅一个星期时间,李宗仁、白崇禧就放弃武汉,朝鄂西方向败逃。
面对如此形式,北边的冯玉祥有些懵逼——说好的一起反蒋呢,老子这边还没开打,你们咋就已经崩盘了?
与此同时,胡适和陈德征两人,终于在上海开始互怼了。
胡适这次异常愤怒,因为陈德征积极为国党独裁张目,触犯了他心中的自由理念。胡适连续发表数篇文章,甚至公开质疑孙中山的理论,遭到国党御用文人的疯狂攻击。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除了徐志摩他们的《新月》杂志,再没有报刊敢登载胡适的文章。周赫煊的《大公报》也不敢,一旦刊登出来,必然遭到查禁。
就在孟小冬即将生孩子时,法国那边的消息终于传回亚洲。不仅是中国,就连日本、菲律宾、越南、新加坡等地,都知道周先生的作品在欧洲引起轰动,甚至西贡总督都在拜读《大国崛起》和《枪炮》等书。
民国之文豪崛起 300【思想】
“污”
从上海驶来的“丸山号”客轮,停靠在繁忙热闹的东京码头。
黄埔四期毕业生腾杰,走下踏板感受着异国的气息,在他身后还有29名黄埔毕业生。
常凯申如今还无法完全控制国党,因为派系太多太乱。比如改组派就专门跟他唱反调,元老派经常摆出老资格,西山派也偶尔不听话……
为了掌控政治、经济和军事,常凯申在各方面全线努力。他最信任的就是黄埔学生,可惜这些学生太年轻,不管是能力还是资历都不够,需要镀金和历练才能委以重任。
于是乎,包括腾杰在内的诸多黄埔优秀生,就此踏上了公派留学的道路。
仅在1929年,就有三批共计90多名黄埔生,东渡日本留学,在早稻田、明大、陆大等高等学府深造。
这些留学日本的黄埔生,未来将会创建一个声势浩大的秘密组织蓝衣社,数年之间便跃升为国党三大派系之首。
他们坚信:只有法西斯,才能救中国!
可惜,这个最初由热血爱国青年组建的蓝衣社,最后变成常凯申的私人工具,继而分化为三青团和军统。
腾杰与其他黄埔学生作别后,跟好友肖赞育一起来到东京千代田的明治大学,迅速投身于艰苦勤奋的学业当中。
既然是公派留学,那肯定不愁钱花。
腾杰每月能领到120元津贴,不过他和肖赞育都很有自制力。他们每月生活费只花40元,剩下的钱都用来买书,每天的必修课就是到上野图书馆看书,连午餐也是在图书馆的地下室解决。
这是一群纯粹的爱国青年,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报效国家。
又有谁能料到,此时单纯而热血的腾杰,今后会成为让人闻风丧胆的蓝衣社的创立者和第一代首领呢?
事实上,腾杰他们思想的转变,主要还是受日本影响。
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也影响到日本,导致日本军国主义思潮泛滥,占领满蒙的呼声愈发高涨。以腾杰为首的黄埔留学生,在仇视日本的同时,又接受了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变得更加激进疯狂。
不过嘛,现在初到日本的腾杰,暂时还在努力读书当中。
又是一个周末的早晨,腾杰和肖赞育怀里揣着饭团(午餐),跑步来到上野图书馆。即便他们来得很早,可图书馆的座位还是被占满了,只能各自借书蹲在墙角阅读。
腾杰学以前学的是社会学,又在黄埔读了兵科,现在来日本主修经济学。他毫无经济学基础,又是半学期插班,只能靠自学来弥补不足。
就在腾杰趴到地上,拿出笔记本记录读书心得时,突然有人用日语低声问道:“腾桑,能打扰一下吗?”
腾杰抬头一看,认出那是同班的松下正男,当即笑道:“有什么事吗?”
“腾桑,我想购买一本贵国学者周赫煊先生的《枪炮、细菌与钢铁》,可否帮忙购买?”松下正男九十度鞠躬说,“拜托了,它对我很重要。”
腾杰感觉莫名其妙,回答说:“这本书很有名吗?”
“当然,你看看这个。”松下正男拿出一张报纸。
这是今天新出的《朝日新闻》,在文化版面中有个新闻,标题叫《征服欧洲的东方思想家》。文章说:如今的欧洲学术界,正在因一个中国人而疯狂,周赫煊先生的几部著作,已经被西方各所大学列为推荐书目。法国和德国的史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更是以周赫煊先生为旗手,发起了一场学术革命运动。
腾杰看了新闻大感惊讶,因为周赫煊在国内虽然名气很大,拥趸众多,但反对者数量同样很多,远没有达到学术泰斗的级别。
万万没想到,周赫煊在欧洲学术界居然如此厉害,受到西方人的疯狂追捧。
做为一个热血爱国青年,腾杰既感自豪,又觉得很羞愧。因为他只读过周赫煊的《大国崛起》,对其他作品并不熟悉。
松下正男拿出几张皱巴巴的日圆道:“腾桑,这些是购书费,如果不够的话,我会努力补上。希望你能尽快写信给中国的朋友,帮忙寄来周先生的巨著。”
“日本这边没有卖吗?”腾杰问。
松下正男解释道:“关于周先生的作品,日本出版商只发行了《大国崛起》和《菊与刀》。上野图书馆倒是有两套《枪炮、细菌与钢铁》,但借阅的人太多,只能碰运气才能借到。”
旁边的肖赞育突然说话,因为他读过《菊与刀》,笑问:“周先生可是很敌视日本的,你们居然看他的书?”
松下正男面容严肃的说:“周先生是思想睿智的伟人,我曾拜读他的《菊与刀》。虽然那本书充满了对我国的敌视,但他对日本国民性的分析,令人叹为观止。不管立场如何,我是非常崇拜周先生的,恨不得追随左右,常得教诲。”
腾杰和肖赞育对视一眼,都觉得日本人思维奇葩。
腾杰把钱收下,对松下正男说:“我会给国内写信的,但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拜托了!”松下正男再次鞠躬。
直至中午,腾杰、肖赞育两人来到图书馆地下室,掏出冷冰冰的饭团和凉水,一边吃午饭一边继续看书学习。
“嗝!”
肖赞育噎了一下,把饭团硬生生吞下肚,喝完水感慨道:“没想到周先生在欧洲那么受尊重。”
腾杰笑着说:“传闻总司令也喜欢读周先生的书,大概是英雄相惜吧。”
“我读过《枪炮、细菌与钢铁》,特别是最后一章,实为振兴国家的思想利器,”肖赞育由衷赞叹道,“周先生认为,想要快速发展国力,必须实现一党专政、党内民主,避免不必要的内耗和纷争。”
腾杰说:“我也赞成,如今国党内部派系争斗太厉害,不管国家出台什么决策,全在内斗当中变了性质。长此以往,国家如何发展,民族何时才能崛起?”
顺便一提,即将在日本泛滥的军国主义思想,真实名称叫做“天皇社会主义”。
其大致内容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国家至上、阶级协调。在此意义上,只有超越于阶级的天皇,才能代表全民,实行不偏不倚的社会主义。只有万世罔替的天皇,才能兼顾过去和未来、融合心灵与物质,并代言东方的工业时代。
包括腾杰在内的黄埔留学生,在吸收这一理念后,将天皇换成了英明领袖。而他们认为的英明领袖,便是常凯申!
腾杰和肖赞育讨论了一番周赫煊的国家社会主义理论,前者突然说:“如今在日中国留学生很多,政治派系也多,为了避免敌人渗透,不如我们组建一个‘黄埔东京同学会’。我们这个同学会,不仅仅是普通的学生团体,更要有自己鲜明的政治主张……”
“我觉得周先生在《枪炮》一书中所阐述的政治理念就很好!”肖赞育打断道。
蓝衣社的前身,黄埔东京同学会,就这么冒出来了。
周赫煊万万猜不到,不仅欧洲学者把他的书当学术革命旗帜,就连日本军国主义和国党蓝衣社,也吸收了他的部分思想。
只不过,全特么断章取义,扭曲了啊!
日本法西斯主义理论创立者北一辉,此刻就在读周赫煊的书。他吸收了《枪炮、细菌与钢铁》中的民族发展论,对自己之前的理论进行细微修改,正在策划着搞大事。
思想绽放着光辉,同样也能带来灾难。
民国之文豪崛起 301【采访】
民国30年代的上海,有一种“亭子间文化”,是“上海左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亭子间,本是建筑物的名称,位于灶披间之上、晒台之下的空间,面积顶多有六、七平方米,狭小阴暗,常用于堆放杂物,或者给佣人居住。
大量穷困的文艺青年,来到上海后住不起好房子,只能租住这种最廉价的亭子间。在冬冷夏热、透风漏雨的环境中,他们写出一篇篇爱国文章,并流传后世。
鲁迅后来出版过一本杂文集,叫做《且介亭》。
“亭”即亭子间,“且介”是半租界的意思,连起来即为“半租界的亭子间”。
因此有人认为,那些杂文是鲁迅在上海住亭子间时写出来的,其实不然。
鲁迅是有钱人啊,而且身边还带着许广平,怎么可能住亭子间。他把自己的文集取名《且介亭》,只是认可“亭子间文化”而已,他把自己归类为“亭子间作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