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书剑盛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断刃天涯
从地里位置上看,洛阳确实更合适做国度。但是这地方很讨厌,无险可守。四战之地!
李世民其实一直在惦记迁都来着,只是山东士族不干。后来这活被武则天干了,顺手国号也给改了。就为迁都,武则天得罪的人海了,全靠刀把子硬实才做成这事。
听说还有洛阳的官员来了,李诚就火了。mmp,李诚的名声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善良,阿猫阿狗都敢惦记一下了?关门,放皇帝!来啊!不对,是放皇帝亲自任命的御史!
“大贵二贵,让来人止步。钱谷子,前去传话,巡查御史李诚在此,洛阳令伊何在?”李诚收起好脸,连着下达两个命令。牛家兄弟露出一脸凶恶,策马上前,举刀在手。
“来人止步!”郑有道和白潜夫怎么都没想到,两个老卒拦住去路就算了,怎么还亮了刀?这是什么情况?再看钱谷子一阵疾驰,来到人群之前,眼看要撞上了,猛的一勒缰绳。
人群被吓的纷纷后退之际,钱谷子立马举手:“巡查御史李诚驾临洛阳,洛阳令何在?”
很好,洛阳令伊没来,其他官员一听“巡查御史”四个字,顿时各自驾牛车逃散。哪个都不敢往前凑了,这是巡查御史,赶紧回去报信,要粗大事了。
贞观年的御史,那真是一群虎狼之辈。正经的讲规矩的,打着旗号仪仗出现的,那还算好伺候的。李诚这种微服前来,仪仗也不打,带着三五个随从过来的,不是来搞事的才怪了。
你说官员怕不怕?他们哪里晓得,李诚只是嫌他们烦人。
郑有道和白潜夫看傻逼了,这是什么情况?怎么冒出巡查御史来了?长安传信,李诚东去登州,没说是巡查御史啊。
“潜夫兄,这是怎么回事?”郑有道有点傻眼了,赶紧问这位。白潜夫也一脸的糊涂:“实在不知还有此事,家父来信,只说是李诚东游,切勿错过机会。”
白松陵与武士彠是好兄弟,在武氏老家的时候,没少照顾杨氏和武家姐妹。两家的关系很好,武顺有个白家姐姐,只的就是白松陵的三女儿。
白松陵在东宫为幕僚,自然是要为太子着想。奈何太子不喜欢李诚,几次劝谏无果,最后只好对李承乾说,太子啊,李诚会挣钱啊,不如属派人去接触一下,东宫花销很大的。
其实白松陵另有主张,太子不喜欢,打着挣钱的旗号来结个善缘,谁知道将来会不会用上?于是给家里写信,让他的小儿子来洛阳等着,没想到武氏兄弟也在。
白潜夫和郑有道相识,两人一番谋划,玩了这对兄弟一把。没法子,不能硬着头皮自己去求见李诚,丢不起那个脸。找个台阶下去才是正经。
这帮官员打的好算盘,强龙不压地头蛇,到了洛阳,怎么也要接待一下。将来也好找上门去,到时候就算再不喜欢他们,撒点汤水也够他们用的。
实在是李诚这个财神的名号,传的太邪乎了。一年百万贯的进项,这种话都有人信!
这帮人也不动动脑子,朝廷钱不够用,绢布都用来当钱用了。一百万贯是啥概念?这世界上没脑子的人太多,就像网上传的什么八尺协定,多少亿金卢布。没脑子的才会信!傻逼太多,骗不过来的节奏。或者说,这些人未必就是傻逼,只是选择性的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以此来彰
显自己的卓尔不群(傻逼脑残)。官员都跑光了,剩下的一些本地士族子没走!他们倒是不怕什么御史的!也有一个愣头青在里面,觉得我不比李诚差多少,为啥要怕。





书剑盛唐 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不合送女人
巡察御史的头衔确实好用,一干官员作鸟兽散,李诚头一次感受到了来自大腿皇帝的温暖。一直以来当牛做马的,总算是有了回报。
把官员吓走了,李诚才招呼一声武家兄弟:“去,把人带来说话。”也懒得问这对兄弟了,这就俩呆逼,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郑有道和白潜夫总算是能上前说话了,李诚遮奢之名不虚。离开长安到洛阳了,对于前来迎接的地头蛇,竟然不假辞色。
两人上前来,李诚还在马背上,马鞭指着两人:“李某东去,不曾提前告知他人,不知二位如何得知,弄个全套框了武家兄弟,在此等候李某?”
开门见山,一点余地都不留,说的郑有道和白潜夫很是尴尬。李诚不好忽悠,只是一眼就看出其中根底来了。郑有道看看白潜夫,那意思只好你老兄来说话了。
李诚见这两人,生的倒是好皮囊!士族子弟的血统,体现在外貌上,不会太差劲。
“白潜夫,见过自成先生。我家姊姊与顺娘是好友,昔日在文水的手帕交。”白潜夫上前说话,一开口就把根底道明了。免得再生出误会来。
李诚听到这话,翻身下马,脸上也有了笑容。白松陵对武家娘子和武家姐妹,那是有恩的。可以不给郑氏的面子,但是必须给武家的面子。“原来是白氏子当面,李诚有礼!”李诚拱手说话,白潜夫很意外,没想到自家名号这么好用。什么时候白家能比的了郑家了?要不是有个东宫幕僚的老爹,在洛阳白潜夫如何能与郑有道把臂言欢,称兄道
弟。
郑有道见状,上前拱手:“洛阳郑氏,郑有道,见过自成先生。”
李诚对上郑有道,表情立刻就变了,淡淡的一拱手:“不敢当!”这就是不给面子咯?
郑有道有点晕,你对白氏很客气,怎么对我这样?我郑氏好歹是也北朝顶级士族吧?
好在白潜夫及时打圆场道:“自成先生,我等听闻先生路过,特来相迎。一干洛阳世家子,久慕先生大名,也都要跟着来迎接。”
李诚听了不免微微皱眉,就在白潜夫不安的时候,李诚露出笑道:“还请代为引荐!”
直接把郑有道晾一边了,按说洛阳郑氏,才是这群人的首领啊。郑有道傻了!
武元爽这家伙傻乎乎的上前道:“李家哥哥,郑氏乃洛阳士族之首。”
李诚扭头一个冰冷的眼神:“聒噪!上回就该打断你的腿!免得你四处招摇!”
众人看的清楚,心惊道:李自成遮奢之命不虚也!武氏子被其呵斥,不敢说话。
郑氏老巢为荥阳,乃是历史上的军事重镇。洛阳郑氏,属于郑氏的一支。混的最好的一支!五姓七望里头的七望之一,就是荥阳。
别看现在的郑氏不行,但是人家底蕴很牛。初唐时期,关陇军事集团太强大,传统士族又被朝廷打压,郑氏没有什么作为。中唐之后,郑氏迅速崛起,有“郑半朝”之说。
这么说吧,这种底蕴身后的士族,给他点阳光,就能漫天彩虹。
“自成且慢!”崔成看不下去了,上前来招呼一声。
李诚停步回头,崔成笑道:“洛阳郑氏与蓝田房素有渊源!”李诚拉着脸道:“大兄,媛媛娘子,还在我家客居呢。”一句话把问题说的很清楚来,郑有道差点捂脸走人。
不过这个时候没法走啊,硬着头皮上前抱手:“自成先生,宗族之事,非有道可置啄!”
这话说的很委屈,通俗的来说:我就是一直飞不高的小小鸟,家里的事情没我说话的份。
李诚这才脸色好看一些,淡淡道:“李某素来不喜闹腾,此番路过洛阳,暂居一夜,明日便要赶路。”这话说的客气了许多,就看他会不会做人了。
郑有道闻言一喜,连连拱手:“自成先生放心,在下知道如何去做。”
要不怎么说这中家族出身的子弟,你让他做事未必能多出彩,做人真是一把好手。
郑有道不等李诚说话,主动上前去,跟那些前来迎接的士族子一番说辞,那些人犹豫片刻,纷纷让开道路。郑有道回来,一脸喜色道:“自成先生,在下跟他们都说明白了。”
“你怎么说的?”李诚淡淡的问一句,郑有道笑道:“先生要赶路,让他们见面之后,各自回家,不要打扰先生休息。”
李诚这才点点头,迈步上前,一番拱手致意道:“李诚谢过诸位盛情,奈何有皇命在身,前往登州巡察。李诚不敢懈怠,怠慢之处,多多包涵。”
有这话说出来,一干士族子的脸上就好看多了。面子有了,那就不要自行车了。不然搞的李诚不爽,真的拉下脸来给大家难看,你能把他怎地?郑有道回复了常态,陪着李诚一路说笑,这些世家子坐的都是牛车,不像李诚这些人,骑马而行。搞的速度自然就慢下来了,天黑之前才回到洛阳城。按照李诚的计划,至少提前半个时辰到,找到驿馆住
下。慢归慢,好处也是有的,住的地方白潜夫和郑有道早就安排好了,就在城东的一座大宅子里。三进的宅子,里头丫鬟下人都是准备好的,直接入住,李诚身边的三个老卒,也有下人在跟前伺候着。这些大
家族的牛逼之处,在这种地方真是很难去比。
李诚也不客气,来到安排的地方,与一干世家子拱手道别后,郑有道和白潜夫陪着入内。
崔成这个登州知州,因为是崔氏的子弟,倒也不会被冷落,只是想当主角就没希望了。
两位主人,主要的目的还是李诚。陪着在堂前喝茶说话,都僟道去年产的红茶,郑有道都买了回来,让人泡了送上来请李诚品尝。
一番寒暄客气之后,门口进来一个人,见李诚便笑道:“哥哥来洛阳,怎地不让人知会一声,小弟也好去迎一迎。”
程处弼见了此人,露出笑容道:“你这遭瘟的牲口,哥哥如何敢让你知晓。”
段珪怒道:“贼厮鸟,欲互殴耶?”(鸟人,要打架么?)
李诚捂脸,这帮人凑一起就是这德行,至于段珪为何在此,很简单,醉仙楼开分店,他来打前站。段珪上前结结实实的行礼,李诚笑着扶住道:“自家兄弟,何必客气?”
段珪笑道:“哥哥有所不知,小弟看上的醉仙楼地段,乃是郑家的产业。小弟在驿馆等的辛苦,不料哥哥在此住下,只好前来登门。”
段珪自然是知道李诚行程的,在驿站等着没等到,才知道李诚被郑氏子接到这里住下,这才前来拜见。郑有道听了面露喜色道:“哦,段兄弟看上那个铺面,只管拿去用便是。”
这份好爽劲,可见世家子人才多,这话是有道理的。几百年屹立不倒,哪怕是北朝从五胡乱华开始,到后来前秦,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郑氏都能挺下来,并且成长为一流的世族,这就太牛逼了。
要不是押宝失败,李建成这个太子遇上了开挂的李世民,郑氏的辉煌还在延续呢。众人一番客气后,李诚才慢慢的弄明白,郑有道在郑家的地位。怎么说呢?其实不算很高,只能算是很特别。年轻一辈迎来送往的一些事情,都是他在做。有点类似崔寅,但有不全是,崔氏蓝田房的产业
,跟洛阳郑氏比还是差很多的。
郑有道只是负责其中的一部分,算是家族中比较出色的弟子了。
郑有道和白潜夫刻意讨好之下,自然是宾主尽欢。堂前置酒,边喝边料,没有叫小娘子来陪酒,这个倒是颇为意外。武家兄弟跟在末席,这回比较识趣了,一直在低头吃喝。
郑有道的意思,愿意就洛阳醉仙楼的生意进行合作,李诚表示这个事情我不管,你跟段珪去说。郑有道再也不提这个话,似乎他就没听说过醉仙楼。
要不怎么说这些世家子中的出色人物,确实很优秀呢。言谈举止,张弛有度,礼貌上一点问题都挑不出来,做到了尽善尽美。吃完酒宴,郑有道也不废话,起身告辞了。
白潜夫倒是没着急走,陪着李诚去了后院,进了主屋所在的院子,白潜夫站在院子门口没跟进去,而是拱手笑道:“白武为莫逆之交,厚颜称先生一句李家哥哥。”
要说年龄,白潜夫肯定比李诚大几岁,李诚很无奈。
“称呼就是个代号,随意吧。”李诚摆摆手,白潜夫露出喜色道:“哥哥出门在外,身边每个招呼的人不行,郑白两家,皆有一女相赠,哥哥在路上也有个人说话解闷。”
说着一抱手,二话不说转身就走,大步流星,李诚没反应过来呢,这货跑的没影子了。
我去!这是什么鬼?送女人?你们这是要闹哪样?
要说送女人这种事情,在唐朝真是一点都不稀奇。这一次郑氏还好一点,送的是个旁支的庶出女,白氏比较干脆,送来一个嫡女。真是舍得下本钱。李诚呆呆望着白潜夫的背影时,身后传来两个女人悦耳的声音。




书剑盛唐 第二百三十四章 得到和付出
面前两个盛装却素颜的北地胭脂,李诚不禁感慨,钱真是好东西。钱的威力太大了!
没钱真不行,没钱很多时候意味着没地位,意味着要挨饿。孔夫子都因为没钱,在陈蔡之间被困住,饿的走不动道。
李诚要是没有点挣钱的本事,谁会理睬他?李诚要不是有财神之名,眼前这两个美娇娘又如何会出现呢?
历朝历代似乎都有一个现象,士大夫阶层,一方面在道德和社会地位上打压商人。但是另一方面,他们的家人却在经商。
两张嘴皮子,需要的打击商人树立逼格的时候,就把商人拉出来打一顿,杀猪。需要钱的时候,家里的亲戚生意做的风声说起。
现在的郑氏和白氏,就是需要钱的时候。因为政治上,李世民肯定不会给他们机会。有了钱,就可以培养政治上的代言人。
唐朝女人穿的裙子,胸上面一定是外露的。不是那种露出半个nai子的造型,千万别把电影电视里的造型当真了。即便如此,唐朝女人的穿戴,还是重点吐出了这个方面。
只要有料的,就一定会努力的展现出来,不会去埋没。不像后来,发展到变态的审美,大户人家的女人,开始发育的时候就要束胸,不让nai子长的太大。
一方面对自己家里的女人有变态的审美,另一方面在养育子女方面,却让乃娘这个职业兴起。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呢?或者说是扭曲!
其实不然,所以这一切看似矛盾的东西,其背后都是两个男人对这个世界控制欲在作祟。
“郑洁(白嬛)见过李郎君!”两个女人自报家门,低头见礼。这个姿势,方便李诚打量她们的冲浪之处。
这两个女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很大。个头高,身材丰满。请不要误会,这个时代的女人并不以高个子为丑。林语堂的武则天传里头,对武则天的描写用了“壮硕”二字。
这个时候的审美,并不忌讳女人个子高。也不存在什么小鸟依人,盈盈一握的流行审美。
听到两人自报家门后,李诚对白嬛脱口而出:“要不你们俩把名换一换吧。”
白嬛听傻了,这是什么意思?看看郑洁,郑洁也有点晕乎。心道,不会是避什么忌讳吧?于是点点头道:“就依着李郎君的意思吧,妾身更名郑嬛!”
白嬛则道:“妾身更名白洁!”李诚一听她们当着了,赶紧摆手道:“开玩笑,别当真。”不过在心里还是感慨,白洁这个名字,好亲切啊!
能接受被家里用这种方式送到这里来,白嬛和郑洁心里自然没什么特别的想法了。唯一的念想,就是眼前这个男人不要太绝情,别穿上裤子就丢开她们,就像丢掉一块破布。
所以,名字不重要了,李诚要是乐意,叫猫啊狗的,她们也会捏着鼻子认下来。
屋子里点了四盏蜡烛,照的很亮。为什么刻意的点这么多蜡烛呢?就是要让李诚看清楚这两女的样子。可惜,李诚并没有再去看她们,挂逼的眼睛很好,刚才在外面看的很清楚了。
低头不语的李诚,心里在想着怎么应对这个局面。
退货是肯定不行的,只要李诚开了这个口,这两个女人回去就只能有一个选择,要么往院子里那口井里跳,要么一根绳子断送自己的性命。
想来想去,李诚不免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两个安静等待的女人的心,一下就揪起来了。
即便如此,两人在仪态方面,还不能有太大的反应,只是身子微微一慌,脸上没变化。
“两位娘子来此,真的是心甘情愿么?”李诚开口问一句,两人没想到会是这个问题。互相看看,谁先回答?还是郑洁站起来,抱手微微欠身:“回李郎君话,身为女子,来与不来,身不由己。妾身较之寻常百姓之女,自幼无衣食之忧,还能读几年书。多得一切,皆家族所赐。既然如此,谈
何心甘情愿?无非是期盼送的人家好一些罢了。”
白嬛也站起来道:“妾身也是这个意思。”
这话换个角度来理解,就是她们比起一般的人家,自小锦衣玉食的长大。家族需要的时候,自然有义务付出自己。
“身为女子,不易啊!”李诚忍不住感慨一声,毕竟现代人的思维惯性太大了。
“噗嗤,郎君倒是心善的,要替女儿家鸣不平么?”郑洁轻笑一声,带着不屑的意味。
言下之意,现在你在为我们鸣不平,回头骑人的时候,你是不会客气的吧?
李诚不免有点尴尬,抬眼看了一下郑洁,她倒是把头低下去了。李诚心里转了个念头,难道说她是要用这种方式来吸引自己的注意力?呃,别把人想的太坏了。应该是自己表现与这个时代的常理不符合。
“此去登州,路途遥远,你们两个选择一下,是跟着我一起去登州,还是留在洛阳等着。”李诚甩掉了不切实际的想法,既然人都在这了,就不要矫情了。
“我等来此的目的,就是陪着郎君,于旅途之间伺候李郎君。”郑洁抬头回答,相比白嬛,她似乎更具备面对现实的勇气。这种女人,往往对未来更有想法和追求。
李诚对她有什么想法的态度就是三个字,无所谓。以这样的方式出现了还能怎么地?
“你们下去休息吧,明日一早还要赶路。”李诚摆摆手,没有相好怎么处置她们。
李诚不想把她们带回长安,尽管这样会显得很残酷。留在洛阳么?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两女惊愕的互相看看,李诚居然让她们回去休息?
“李郎君这是对我们不满意么?”白嬛显得有点慌乱的问一句,李诚这才反应过来,瞪眼道:“明天不用赶路了么?带着你们本来就走不快,再折腾一夜,还走不走?”
折腾一夜,你有那能耐么?心里吐槽归吐槽,两女还是自觉的退下。
李诚挠头,烦人啊。跟这些人打交道,今后类似的事情不可避免。你还别把这些士族看的多高多大,崔氏很牛逼的决绝了李世民,那是因为了李世民丢过来的公主,要嫁的嫡子。
同样,如何要娶崔氏女,也只能是嫡女。
郑洁这种庶出的女子,在家里的地位也就是那样了。至于白嬛嘛,白松陵要为太子的大业谋划,牺牲一个女儿算的什么。只要平稳的把李世民熬到老死就行了。
吩咐一声,下面人的抬来热水,李诚有勤洗澡的习惯。泡在大木桶里,热毛巾盖在脸上,靠着桶壁思索的时候,听到了轻微的脚步生。
李诚一动不动,似乎睡着了。郑杰和白嬛互相看看,李诚把丫鬟都撵出去了,身边没人怎么行?所以,她们只好自己来了。
拿起葫芦瓤子,郑洁毫不犹豫的开口:“郎君坐起来,妾身为郎君擦背。”
李诚拿下毛巾,坐直了身子:“你们怎么来了?不是说了早点休息么?”
白嬛低声道:“郎君身边每个人怎么能行?体面还要不要?”
这道理是没法讲的,这个时代就是这样。李诚干脆闭嘴不说,随便她们摆布。
这两个女人心里却是暗暗窃喜,白嬛的年龄小一些,不过十六岁。郑洁却要大一些,都快二十了。女人就没有不看颜值的,李诚是可以靠脸吃饭的水准。
再看这身体,那就更是满意了。结实的身材,瓷白的皮肤,肌肉匀称清晰,身上有一些疤痕,却不是那么明显。对比关于李诚的传说,这些疤痕是战场上留下的。
洗澡结束,换上宽松的衣服,李诚还是让她们回去休息了。自己也打算睡下。
两女回到房间里,互相看看,白嬛道:“长安坊间有传闻,李郎君为了明月娘子,一怒烧了平康坊。不知那明月娘子,生的如何美貌?”
郑洁听了淡淡道:“你我还是多想一想,如何让李郎君感受到家里的诚意吧!”李诚没留下她们,白嬛的不安和郑洁的不安,完全是两个丝路。前者以为,李诚是看不上她们的颜值。后者则完全是从利益角度出发,也就是说李诚顾忌的是凭啥白送一个女儿来?李诚要付出什么代价?
又能得到什么?
这么看来,白嬛还是少女心思,如果是她姐姐,也就是武顺的闺蜜,就不会这么想了。
想到姐姐,白嬛的心思又乱了,正月里还听说姐姐要弄诗会,她还打算跟着去见识一下长安成第一才子的,没想到刚才见识到了裸着半身的李诚。
人生的起伏转折,太突兀了!如果不是姐姐已经许了人家,出现在这里的就是姐姐了。
李诚喝了点水,准备睡觉的时候,崔成来了。
没看见两个女的,震惊失声道:“怎地,自成回绝了她们?”“我没那么矫情,大兄这时候来,有什么事情要说么?”李诚显得有点疲倦,不是身体上的疲劳,是心累。崔成露出轻松的表情:“那就好,那就好。为兄也是为两女而来。”




书剑盛唐 第二百三十五章 秀一波骚操作
“还当是什么事情呢,特意来说一声。”李诚听了微笑摇头,表示心里有数。
崔成笑道:“不过是郑氏的一块敲门砖罢了,白氏那边倒是要当心一点,关系到太子。”
1...9293949596...2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