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书剑盛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断刃天涯
李诚对于这些人杀猪的念头,那是一点都不报任何希望的。肯定是要杀猪的,这帮人杀着杀着就习惯了,权利多好用啊。让别人辛苦挣钱,自己杀猪就好了。多省事啊!
“自成,真跟大明宫没关系吧?”李世民察觉到不对了,这说来说去,跑的有点远了,拉回来!“昏君!”李诚在心里呐喊着!
“陛下,还是先让自成说修路的事情。”魏征赶紧出来捣乱,他看出来了,李诚就不是皇帝船上的人,顶多是抓着船边在水上飘的那种。
“对,让自成往下说。”这一次群臣都认同魏征!
李世民:mmp,你们这群臣子,就是不想让朕好过。放李诚都没用咩?
李诚两手一摊:“说完了,该说的都说了。修路啊,我只管出主意,怎么修你们商量。”
说着话,李诚还冲李世民眨眼,李世民秒懂:朕收到!立刻心平气和了!
竖子,太狡猾了!丢出这么一块肉,让下面一帮宰相先干起来,然后朕好从中渔利!
真是一肚子坏水!不过朕喜欢!
下面的人立刻分成两派,长孙无忌、房玄龄为首的一帮人,支持选项二。魏征、马周为首的,支持选项一。李诚和阎立本是打酱油啊!
然后很自然的就吵起来了,长孙无忌主张用第二种办法,直接招商修路。魏征立刻反对,表示你这么搞的话,很容易出现官商勾结。长孙无忌表示,监察御史归你管,这是你的事情。
房玄龄表示,朝廷出钱压力太大,还是招商比较稳当,有赚不赔。
马周怼他,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家婆姨是辽东卢氏。买卖做的很大!
褚遂良出来帮腔,马周你不要乱说话,要讲证据的。诬陷要反坐哦。
戴胄说褚遂良你闭嘴,就知道写几个字的家伙,有你说话的余地么?
褚遂良资格最浅,被怼了只好闭嘴坐下,好委屈!李世民在台上看着心里无限感慨!李诚这家伙,太特么的坏了!略施小计,一帮宰相原本是同仇敌忾怼皇帝,现在自己先干起来了。





书剑盛唐 第二百二十八章 昏君
一群宰相吵架的场面,似乎跟菜市场的大妈为了几分钱吵架也没啥区别。只不过用词要文雅一下,比如威胁对方的时候是这么说的,“汝欲寻死乎”。回答的一方则曰:“欺我年老刀不快耶?”好在都比较克
制,没有问候对方的异性亲属。
也许,都在心里默默的送对方一句:彼其娘之!
李诚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还能目睹一群宰相吵架的场面。今天被李世民骗来的郁闷,差不多都消失了。现在就剩下一个任务,看戏。
文斗不能说服对方,那就五斗吧!长孙无忌那一边,有侯君集这个金牌打手,撸袖子站出来道:“欲互殴耶?”唐朝文人都不是什么手无缚鸡之力的主,打架?谁怕谁啊?
侯君集刚站出来炫耀武力,对面就飞来一个酒樽,砸他脑门上,直接就捂着额头。
看看手掌居然出血了,侯君集也急了,居然动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么怎么忍啊?
抄起一个酒壶丢过去,这边先动手的戴胄一侧身躲开了。
“彼其娘之!吾之新衣!”王圭一直没加入其中,人在席上坐,壶从天上来。酒壶没直接砸到他,但是砸柱子上,落在他的怀里。还说个屁啊,干啊!
两边直接动手了,酒壶,碟子,酒樽乱飞。李世民居中本想拦着的,一琢磨,拦个屁啊。这火头上,不说出手拦阻会不会被集火,单说这帮人平时没少喷自己,让他们打一打也好。
边上伺候的太监早就躲的远远的,这帮没少用口水给皇帝洗脸的宰相,他们之间打架。谁也不敢掺和,躲的远远的最好。金吾卫倒是想上前拉开,但是皇帝没说话,也就站着没动。
李诚早就后退到大门口,这里最安全。阎立本也聪明的紧,跟着李诚一起,两人并肩坐在门槛上,一边看戏一边点评。
“房相身手敏捷,这一闪避可谓毫厘之间。”阎立本。
“那是魏征手艺太差,换成我来,保准砸晕他。”李诚。
“呜呼,马相竟举案而击!”(掀桌子)阎立本。
“这死酒鬼,力气还不小啊。”李诚。(马周好酒)
……
“都给朕住手!”李世民终于看不下去了,场面太乱了,中间的过道上,全是各种酒具,还有几块不知道是啥肉。油腻腻的,等下怎么走路啊。
“昏君!”台下一群宰相,似乎就在等这一刻,李世民一开口,集体呐喊!
李世民突然觉得,自己特么的被套路了,这些人打架的目的,难道不是存心搅和自己修大明宫的计划么?李诚这个竖子,是不是早就算到了这一步?
mmp,朕不就是想修个大明宫么?
“各位爱卿,换个地方坐下喝茶慢慢聊嘛。”李世民还得忍着,笑呵呵的说话。
众人表情阴晴不定之际,杜淹从藏身的柱子后面出来,拍拍手:“陛下,臣告退!”
李诚看到这一幕,心道这才是个高手啊!一直置身事外,关键时刻出来抢人头。
但是,李诚心道:你想的美!于是李诚站起来,轻轻的咳嗽一声道:“现在大家来说说大明宫的修建计划吧,总这么闹也不是个事情,该解决的问题,回避不是办法。”
一句话,李世民心道:自成,我误会你了。我是昏君!
“呵呵,自成打算怎么修啊?”长孙无忌也不低头了,关键时刻必须站出来争取利益。
李诚淡淡道:“赵国公,如何修,难道不是阎大师的事情么?您为何如此上心?退一步来说,这也是陛下的事情。”
长孙无忌此刻也不怂,昂然道:“天子无私事。”李诚歪歪嘴道:“真滴?那么下回陛下在后宫宠幸妃子,赵国公也去观摩学习一番咯。天子无私事嘛!”
李诚最烦这种人了,打着天子无私事的旗号,什么都要管。皇帝娶谁做老婆,也要说三道四,这么能耐,你死不死啊!怎么不上天啊?
长孙无忌顿时哑口无言,李诚这话太特么的恶毒了,没法接啊!
一群宰相都傻逼了,还有这么说话的人啊?这都能拿出来说?特么太不要脸了!
见识过李诚厉害的宰相们,此刻也都小心了许多。竖子什么话都敢说,别给他抓住毛病。
杜淹还在往外走,李诚淡淡道:“杜相,最好等商议完了在走。”
“怎么,还不能走了?”杜淹也不是怂人,怼起皇帝也是条好汉。
李诚呵呵一笑道:“杜相现在走也可以,以后最不要上奏谏言陛下了。”
杜淹愣住了,仔细一琢磨,这话没毛病,今天这场合走了,以后还有啥脸面劝谏?
“多谢提醒!”杜淹一抱手,不走了,回席上想坐下,一看席上都是酒水,站着不语。
“各位爱卿,还是换个地方说话。”李世民赶紧缓和气氛。
“昏君,始作俑者!”魏征开怼,李世民赶紧低头,好在魏征没继续了。
换了个地方,刚才打的一塌糊涂的大臣们,突然变成了一群翩翩君子。三三两两的凑一起窃窃私语,这是在互相结盟或者是试探,也有谈判的意思。
李诚弄了一块蛋糕出来,大家必须要先商量好了,等下再分。
李世民找个要换衣服的借口,把李诚叫到一边偏殿问话。
“自成,这大明宫到底该怎么修?”李世民笑着问,李诚摊手:“陛下,臣不知道啊。”
李世民尴尬的笑了笑,今天的事情他做的确实不地道。但是李诚就是李诚啊,关键时刻立场不动摇,坚决拥护皇帝的决定,站在皇帝一边,甚至赤膊上阵。
“自成见谅则个,朕不是心急了么?”李世民赶紧解释,李诚心道:“昏君,是心急还是心机?你用词不当啊!”
“水师总督!”李诚开价,李世民摇头:“不妥,自成还是留在长安吧,户部侍郎?”
李诚翻白眼:“陛下,非要逼着臣也喊昏君么?”李世民学着李诚耸肩:“自成不在长安,朕心不安!”这意思很明白了,这么一个妖孽跑出长安,鬼知道会搞出什么大乱子。
“啧!臣去兴州任刺史吧!”李诚又开价,水师看来是指望不到了,还是去搞钢铁吧。
“不妥,不如少府监正监。”李世民还在还价,李诚叹息一声,明白了。李世民是不会让自己离开长安的,至少短期内是不会答应的。
“陛下,孟子曰:……”李诚刚开口,李世民就抬手打断:“别孟子了,只要不离开长安,随你怎么折腾。”这是底价了。李诚听到这,也没啥可说的了。“陛下,臣的意思,或者说是陛下的意思。大明宫要修,但不能着急。分五期吧,争取十年建成。少府监还是让阎立本去当正监吧,臣不想太累。至于修路,陛下也不能着急推广,先选一段路做试点,慢慢
来吧。当务之急还是水师!”
李诚又把话题拉回水师了,李世民很好奇,这小子为何这么在意水师呢?
“既然自成如此在意水师,不如让崔成去登州任知州?”李世民试探了一句,李诚想了想道:“可,陛下不让臣去水师,臣遣人往登州,自行造船出海探商路。”
“自成,这海外有甚么好的?”李世民现在有点相信,李诚不是在忽悠他了,没准真的有金山银山在海外等着他。“陛下,臣年少游历四方,故而知道,倭国有银山,西域、北地群山之间,有金矿。陛下,朝廷缺钱啊,绢帛都用来做货币了,还把钱存在仓库里生锈。既然如此,别硬撑了,出去抢啊。”李诚很认真的推
荐解决问题的办法。
李诚先回来,李世民过了一会才回来的。阎立本看见李诚便凑过来,低声道:“自成去作甚了?”李诚笑道:“去茅房了。”
褚遂良在一边冷笑道:“宫中如厕,自有马桶备用,茅房……”
李诚笑道:“呵呵,想见识一下茅房么?来,我带你去。”说着过来要伸手拉,褚遂良赶紧躲开,李诚不依不饶,马周道:“自成,自重!”
“马相,这也是我的错?”李诚一脸的委屈,马周哼哼两声,也没搭理他了。李世民总算出来开口说话了:“诸卿,朕再三思索,决定先修路,同时准备修建大明宫的材料。修建的工期,计划是十年,分期修建,朝廷压力不是那么大。至于修路,朕以为,不可操切,选一段路为试点
吧,看看结果再说。”
李世民说话都被李诚带歪了,口语化很严重了。
“陛下,臣请问,采纳何种方案修路?”长孙无忌吃相有点着急了。
魏征站出来要怼他,李世民及时的开口:“自成,你觉得呢?”
李诚一脸的苦涩道:“怎么又是臣的事?”李世民拉着脸:“少废话!”
“对,少废话,都是你惹出来的事情。”侯君集捂着额头说话。
李诚淡淡的看他一眼:“陈国公,我怎么就惹事了?你给我说说清楚。”又是说说清楚这句?还要不要商议国家大事了?




书剑盛唐 第二百二十九章 承情
侯君集只能认怂,不认怂不行啊,所有人都在怒视他。耽误大家分蛋糕!公敌啊!
低头,转身,消失在人群中。
李诚悠悠叹息,心道:“这狗日的侯君集,鬼精啊!居然怂了,不给我机会借题发挥。”
看来今天是混不过去了,那就继续好了。
“办法很简单,有两个,一者,陛下乾刚独断……。”
李世民听着心里刚高兴了一下,下面一堆宰相就指着李诚骂:“奸佞!”
房玄龄比较厚道,大声道:“别着急骂,自成还有第二个法子。”
李世民擦了擦冷汗,还好没有高兴太早,不然被集火的就是朕了。用词也变成“昏君”。
“既然这样,那就投票吧,不记名投票。每个人一张小指头,上面写一、二,写好了丢也碗里,由阎侍郎读票,李某负责统计投票结果。可以弃权,超过半数就通过。”
李诚刚说完,大家都点头了,这个办法好。继续拉帮结派,不管李诚了。
李世民多少有点失望,要是能让朕做主,多好啊。不过这种可能性在贞观年概率为零。看看下面这帮人多是些什么人吧?有事没事就举起笏板开喷:昏君!
看着大家热烈讨论的样子,李诚不禁感慨,真是一个好时代啊!
李世民这边其实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大明宫的事情,有着落了。
低头仔细想想,李世民还是想不明白也问题,为何他说要修大明宫,下面的臣子就骂“昏君!”为啥李诚说了修大明宫,大家关心的重点是修路捏?
把这一招理解透了,掌握好了,以后自己对付下面的臣子,就有办法了。问题是,这招不好学啊。李世民想来想去,自己没有李诚那个脑子,想不出修路收费这种歪招。
看来,把李诚留在长安是对的,以后有啥事情,提前叫他进来商量。
mmp,朕好后悔啊!手里居然没有合适的公主丢给他,崔氏有啥好的,尚公主多拉轰!
一番准备完毕,所有宰相都拿到了一张小纸条,一支笔。
“等一下,给陛下也准备纸笔,臣子有投票权利,陛下也该有,而且陛下的一票算两票。嗯,陛下是记名投票。”李诚又放出一招来,一干臣子怒视李诚。
但是李诚巍然不动,冷冷的用眼神一个一个的怼回去。
李世民在主位上听到这话的时候,心里的滋味很复杂。自己做的是不是太过分了呢?
不过这点内疚时间很短暂,皇帝这种生物,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李世民也做了选项,交给阎立本。然后等着大家投票结束,阎立本开始唱票。
结果令人意外,在场十二个宰相,居然有三个人弃权了。这真的很出于李诚的预料。剩下的人里头,要达到六票,难度无疑增加了很多。
最后的赢家是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这个临时同盟,他们拿到了五票,不过半数,但是李世民也选了第二个办法,于是达到了七票,通过了!
也就是说,李世民也倾向于不要朝廷从户部掏钱,而是招商。
对于这个结果,李诚报以冷笑。招商有辣么简单就好办了?天底下最大胆的就是商人,但是最谨慎的,也是商人。历史告诉商人们,他们就是朝廷养的猪!
预防成为朝廷案上的猪,是每个商人的本能。还有一个问题是,这个事情谁来负责。大家又吵了起来,长孙无忌表示自己愿意辛苦一下,把活接过来。魏征等人主张由工部负责!最后还是投票,这一次魏征和马周等人胜出,没有弃权,直接拿到了九
票,李世民那票都不用看了。
那么李世民支持谁呢?大家都很想知道!李诚却果断的夺过阎立本手里的票,往嘴里一塞,嚼几下,咽下去,轻描淡写的开口:“陛下的意见不重要了,结果已经出来了。”
别人不好说,反正大太监是佩服到五体投地了。这份对陛下心思的判断,太精准了!
李诚判断个屁啊,他的逻辑很简单,没哪个皇帝喜欢臣子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
如果没有结果,李诚只好打开李世民的纸条,让大家都看看皇帝支持谁。但是现在有机会不让大家知道皇帝的想法,那就坚决不能让大家知道。
从某个侧面彰显了一个道理,皇帝的选择很关键!皇帝的选择,不到逼不得已,不公开!
上元节的斗争,终于落下了帷幕。结果,很难去形容,跟过去不一样。
过去都是皇帝和臣子之间的较量,最终有一方要妥协。但是这一次,你说谁妥协了呢?大家都觉得自己是赢家。李世民如愿以偿,能开工了。
宰相们也觉得没输,工程捞到手是小事,重点是确定了一个方式,觉得重大问题的方式。投票!就算皇帝一票算两票,一旦大臣们心齐了,也能按住皇帝。
一干宰相看着李诚的时候,心情都很复杂。很难说好坏,反正他们对李诚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竖子,似乎不是那么难相处!
事情谈好了,大家继续喝茶聊天,现在喝茶的方式都不一样了。过去都是一种套路,就是团茶,然后用碾子碾碎了,加入各种香料,煮出一种糊状。这种喝法,日本现在还有人在用,美其名曰:茶道。
新的喝法是李诚领衔的,但是也有区别。李诚是啥都不放,就这么泡着喝。李世民喜欢加点奶和冰糖,并且炫耀他有冰糖。就是不告诉大家,这冰糖从哪来的。
其实大家都不用他告诉都知道,这东西只能是来自李诚。
上有所好,下必附焉,这句话在贞观朝的宰相之中,并不完全适用。
阎立本是李诚的拥趸,李诚泡着喝,他也泡着喝,宰相跟前说不上话,就凑在李诚身边。
“自成,今日之事,神奇啊!”阎立本想了想,得出这么一个结论。
李诚淡淡道:“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个逼装的,阎立本给满分。理由很简单,换成是他来面对这帮宰相,无论哪个,眉头一皱,眼睛一瞪,他就怂了。
哪有勇气怼回去啊!
李诚则不然,来啊!战啊!然后还能把战斗的趋向掌握在手里,这就必须佩服了。
“还请教!”阎立本一门心思要学一招,李诚低声道:“无他,双赢尔。一个问题无法达成妥协的时候,就抛出另外一个问题。这世界,并不是非此即彼。”
阎立本若有所思时,房玄龄过来了:“自成,不厚道啊!”
李诚赶紧见礼:“房相,小子哪里做的不对,还请指教。”
房玄龄呵呵一笑:“某可不敢惹你,那个冰糖,回头我派人去你家,接待一下。”
李诚楞了一下,房玄龄能这么干,肯定是有原因的,大胆猜测一下:“辽东卢氏?”
房玄龄脸一黑:“问那么清楚干啥?”说着转身走了,真是的,会不会聊天。要不是媳妇的意思,房玄龄能开这个口?非要说出来干啥?
长孙无忌也走过来了,拱手笑道:“自成,抱歉抱歉,之前有得罪之处,多多包涵。”
老阴货就不是啥好鸟,生了一堆儿子,惦记着多吃多占。李诚笑道:“不敢不敢!”
“温儿那里,老夫一直没机会表示谢意,今后有事,跟温儿提一声,一定尽力。”长孙无忌真不简单,这话当着阎立本都敢说。
李诚只是笑笑道:“承情,我们小打小闹的,乱来一气。”言下之意,不会求你那去的。
长孙无忌也没在意,他是谁啊?不会跟李诚计较这个嘴上的话,就算两人刚才打一架,转过身有共同利益了,长孙无忌照样能笑语盈盈。
长孙无忌走了,魏征端着一碗糊糊过来,看看李诚,叹息一声:“自成心思之巧,前无古人啊!”李诚笑道:“魏相,谬赞了!”
魏征笑了笑,也没往心里去,点点头:“承情了!”
什么意思?阎立本不懂啊,听傻逼了。李诚却很明白,魏征是感谢他提出了投票的办法。
这一招,是限制君权的大杀器。现在看不出什么来,可以说魏征有生之年,一定会坚定的做到,将投票变成一个正式的规矩,而不是今天这种临时的规矩。
上元夜,李世民出现在皇城的城墙上,朱雀大街上的百姓看见了一群臣子簇拥的皇帝。
“万岁!”百姓发自内心的欢呼!今夜的长安城是个灯火通明的不夜城!
“万岁!”欢呼声震天动地,今夜的长安百姓,幸福值点满了。
“万岁!”欢呼的人群中,有人却把注意力放在里李世民的身边。
皇帝的身边站着两个相对年轻的臣子,一个是白面无须的李诚,一个是阎立本。
欢呼声中,李诚显得很无聊,看着李世民兴奋的冲百姓挥手。
这个普天同庆的夜晚,李诚的视线,顺着朱雀大街上绵延无尽的灯火看过去。
灯火的尽头,会有些什么在等着自己呢?李诚不知道结果,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




书剑盛唐 第二百三十章 王炸
“登州那个鬼地方,怎么比的了长安?自成,这是你的意思,还是陛下的意思?”崔成一脸的郁闷,他这个长安县令做着确实憋屈,但是比起登州知州来说,级别上变化不大。
关键还是现在的等候,等于老少边穷地区,去做个知州,每天守着一堆咸鱼么?
“是陛下的意思,只是我没有反对。”李诚动手给崔成倒了一杯酒,崔成去登州,李诚乐见其成。登州这个地方,现在太重要了。
因为海平面的关系,现在山东包括苏北很多地方,其实是在海平面之下的。合适作为港口的地方,暂时来说登州最佳。
登州在这个时代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至少李诚是这么看的。
崔成不说话了,看着李诚等待下面的话。兄弟二人的关系在崔李联姻后,变成了一种利益关系。看起来更牢固了,但是李诚并不喜欢。反倒觉得,当年在草原上的关系更喜欢。
在草原上,大家是可以互相为对方挡刀子的关系,过命的交情。
“大兄可不敢小看这个登州知州,我向朝廷谏言,兴水师,三五年后也许朝廷对高句丽用兵,登州水师责任重大。大兄在登州很容易做出成绩来,不必长安,累死累活显不出来。”
崔成听了啧嘴道:“本想着放下去,怎么也是个刺史吧?做知州,上面还有婆婆呢。”
李诚听了呵呵一笑,端起酒杯道:“放心,大兄好好做,三五年之后,一个刺史跑不掉。”
1...9091929394...2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