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清宫吉皇贵妃录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平江府
荷叶上又有四大朵淡黄色莲花。
吉灵伸手触摸了一下花瓣,才知道是绢丝做的,不是真花。
每朵莲花里,都放着一种水果,依次看过去,有青果、乌梅、樱桃、甜杏……一共四样,都是暖热的水果;另外一碟糕点,是她在养心殿燕禧堂养伤那一阵子最爱吃的。
吉灵尝了一口,那糕饼内里居然还有点烫,估计是从养心殿里的就带出来的,一路保温着的。
这糕饼甜甜的,她咬一口就笑了。
七喜和碧雪见了,也都抿嘴相视一笑。
队伍歇息了一会儿,又继续前进。
终于在午时初刻左右,马车的速度渐渐减慢,最后停了下来。





清宫吉皇贵妃录 第二百零六章 圆明园
圆明园到了。
风吹起车窗帘,吉灵从窗户缝里看见车队正在一大片影壁旁。
那影壁前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到此止步”——文官到此下轿,武官亦要下马,然后由太监引领,步行进入宫门。
马车略略停顿了一下,似乎重新整顿了一下队形,又再一次往前。
吉灵石碑上的字是摆设吗……
与方才路上的轻快不同,这一次,整个队列的速度变得庄重缓慢起来。
外面可就是三百年前的圆明园啊!
后世只要一提到圆明园,就很自然地会说“圆明三园”。
所谓三园,指的是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
这座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也正是由三块区域组成。
它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不断扩建完善,终成世人赞叹的“万园之园”。
但是在雍正朝,圆明园的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都还没有。
那是弘历——以后的乾隆皇帝建的。
也就是说,现在正在进入的这个圆明园,实际上是最纯粹意义的“圆明园”。
马蹄踏在石路上,踢踏作响,吉灵有种旅游的兴奋感。
她默默数着马步子。
终于数到两百多下的时候,马车又停了下来。
这回总该到了吧?
外面喧哗起来,还有搬东西不小心撞到车板的各种杂声,三十多个唱礼太监排成两队,沿着一辆辆马车,一路小跑过来,扬声请各位后宫妃嫔们下马车,换轿子进园。
进园——终于到了!
吉灵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个时候的圆明园。
七喜过来扶她起来,她握住七喜的手,一借力,“哧溜”一下就站了起来,但是腿一软,差点又坐了下去。
毕竟是在路上坐了三个多小时没起身的人啊。
碧雪第一个下了马车,外面早有接应的奴才将踩脚凳子放好了。
吉灵一猫腰,钻出马车的车帘。
她站在踩脚凳上,碧雪伸出双手来扶她。
吉灵一边伸手给碧雪,一边抬头。
她看了一眼面前的风景,立刻就说不出话了。
……太美了!
与她想象的气势恢宏、富丽奢华完全不同,三百多年前,雍正年间的圆明园有着一种宛如仙境、淡雅隽永的美。
此时,她脚下的马车和其他妃嫔的马车队列,正在一处巨大的月台上。
而月台的另一边,是一溜从圆明园里出来的精致流苏小轿,正停在路边,等着各位妃嫔上轿子。
眼前的圆明园建筑群掩映在一大片郁郁葱葱的绿色中,还不能完全看清庐山真面目。只有雍容的大宫门,无言地向世人展示着它作为皇家离宫的身份。
大宫门为五楹三明两暗的结构,飞阁流檐,巷棚歇山,门口放置着一对石麒麟,威猛生动,门额上悬挂着一块深色匾额,上面是清俊锋健的三个大字“圆明园”。
胤禛每次宿在吉灵院子里的时候,她经常趴在胤禛身边,看他批折子。
此外,景阳宫的院子里,也有胤禛给她写的楹联。
他还教过她写字呢!一笔一画,耳鬓厮磨。
胤禛喜欢怎么运笔,她再熟悉不过。
此时吉灵一眼就认出来了——那是胤禛的笔迹。
这块牌匾是四爷他自个儿给自个儿题写的。
吉灵略有一点意外——这是康熙皇帝赐给当时还是皇子的胤禛的藩王园林。
她本以为这儿的牌匾,肯定多半能见到康熙皇帝的御笔呢!
圆明园一共有十八个园门,大宫门坐北朝南,在各座园门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算是圆明园的正门。
帝后从御园往返皇城时,都从大宫门进出。
大宫门也只供帝后行进。
所以它又叫御道门。
大宫门前有广场——就是吉灵马车现在停的地方。南有影壁,四周有围墙,左右各有一座小门,俗称罩门。
左门是王公大臣的出入口,右门供太监、官女、杂役等出入。
果然队伍到了这儿就分开了。
妃嫔们换了轿子以后,从小门进去。
皇帝的御驾和皇后的凤舆则从大宫门进。
吉灵坐进轿子,掏出帕子擦了擦脸上的汗——嗯……怎么莫名有种到了景区,坐上接驳车的感觉?
因着和帝后不走一条路,妃嫔们松快了许多,便有不少人挑起了窗帘向外面看着。
吉灵也看着外面——此时,她经过的左右两侧各有东、西朝房五间,朝房后又有东、西转角朝房,看着上面的牌匾,就知道是六部的办公用房。
吉灵一边看,一边有点明白了。
这圆明园,其实就是另一座度假版紫禁城嘛。
紫禁城是前面办公,后面休息——所谓的前朝后寝。
把生活和工作分开来。
圆明园似乎也差不多——这眼看着两边都是办公区,估计大名鼎鼎的“正大光明”殿就要出现了吧?
她正这么想着呢,眼前赫然出现了第二道宫门。
第二道宫门上悬挂着的牌匾写着五个字——“出入贤良门”。
和大宫门一样,出入贤良门旁边也有两个罩门。
妃嫔们的轿子从罩门进去后,吉灵就看到两侧有着顺山值房各五间,这是各个部门官员入宫值班供职的场所。
她正看得津津有味,忽然想到自己路上吃了不少东西,只怕是嘴唇上的口红已经掉光了,得补一补。
然后,她刚刚从随身的小荷包里,把装着口红的小瓷盏掏出来,轿子就停下了。
只听唱礼太假拖长了声音,抑扬顿挫地道“下轿——!”
吉灵把口红塞回到荷包里,有点想打人了——一会儿下马车,一会儿上轿,一会儿又下轿……
众妃嫔被贴身宫女扶着,从轿子里钻了出来,衣香鬓影地站在一起,不少人正趁着这当儿,抬手扶了扶发鬓,或理一理袖口、衣领。
当众补妆毕竟不雅,吉灵让七喜和碧雪挡在自己身前,第二次打开了小荷包,拿出口红。
唱礼太监紧紧抿着嘴唇不说话,双目紧张地注视着前方,忽然冷不丁地大声唱道“跪——!”
刚刚打开口红的吉灵……
七喜扶着她,只好又跪了下去。
耳听得周边都是妃嫔们跪下时,衣袖窸窸窣窣的声音。
日头越发毒辣了起来,好在圆明园中郁郁葱葱,树影婆娑。
这般跪着等了一会儿,才看见天子明黄色的御舆浩浩荡荡而来。
吉灵还是走小门,抄小路,坐小轿子跑得快啊……




清宫吉皇贵妃录 第二百零七章 成太妃
眼见着天子仪仗的一片明黄色越行越近,跪着的众妃嫔面上更是恭敬,只屏气凝神地等着。
吉灵跪在众人中间,忽然就听见前后左右的妃嫔——不知道是谁的肚子,咕咕叫了起来。
大抵是饿狠了,还叫了不止一声。
好几个人都听见了,微微侧目而视。
吉灵偷偷抬起手,心满意足地抚摸了一下自己的小肚子。
她是夜里大概五点多左右用的早膳——到了现在已经将近六个小时了。
幸亏方才马车休息的时候,吃了不少胤禛赐的糕点和水果,不然以她的饭量,这会儿肚子绝对比那个人叫得还凶!
吉灵想到这儿,就忽然明白过来胤禛赐给她糕点的意义了——他就知道,她是个小饭桶!怕她饿着,先给她垫着肚子呢。
御驾越行越近。
众人不能再抬头仰视帝后,都恭顺地低下头去。
吉灵也把头垂了下去,耳朵却不由自主去捕捉胤禛的声音。
果然,过了半晌,帝驾走到正前,就听见胤禛清朗地笑着,语气中略带了一丝得意,道“……可不是!正大光明殿便和紫禁城的太和殿一般无二,连珍奇花木都是一样的格局。
朕只在东边加了一条长廊,若是逢到下雨,直接走长廊便是,不必打伞,人也不会淋湿,既方便又快捷。”
他顿了顿,又道‘’这长廊,东边有,西边却无——这是朕整个圆明园里,唯一一座‘不齐整’的殿宇。”
他说的“不齐整”便是不对称的意思。
众妃嫔低着头,都以为胤禛在和皇后乌拉那拉氏说话。
听着皇帝谈笑风生,心情甚好,不少人都酸酸地抿着嘴唇。
也有人心中略觉奇怪——皇上什么时候和皇后说话,语气这般亲昵了?从前也没见过呀……
胤禛兴致勃勃地又自顾自地说了几句。
众人低着头,忽然便听得一个陌生老妇人的声音慈爱地道“皇帝喜欢就好!唉,皇帝呀,您还是和小时候一样,最讨厌淋雨!
哀家还记得……”
哀家?
先朝德妃乌雅氏早已仙逝,宫中并无太后。
这位难不成是太妃?
吉灵吃了一惊,不由得抬起头来。
只见皇帝身边,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正满脸怜爱地看着胤禛,一边走,一边絮絮和胤禛说着这些。
胤禛特意放慢了步子,陪着她走着。
皇后乌拉那拉氏则走在另一边,伸着一只手,虚托着那老妇人的手肘。
吉灵明白过来了——怪不得天子仪仗落在妃嫔小轿的后面,并不是轿子走得快,而是帝后进了大宫门之后,有太妃在那儿呢,少不得迎接寒暄几句。
可是,这位太妃怎么不在紫禁城?而在圆明园出现呢?
以前也从没听人说过呀?
不过话又说回来,康熙后宫那么庞大,他老爷子驾鹤西去之后,留下几个太妃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新帝登基后,宫里只要是有儿子的太妃——而且儿子在九子夺嫡时期没有和四爷对着干的,基本上都把母亲接到了藩王府里,与儿子同住一处。
这些有孩子的太妃们,算是有福气——到了晚年,多少有个倚仗。
而那些没有孩子的太妃,命运就会凄苦很多——先帝一驾崩,再得宠的太妃都成了空壳子。
那些不得宠的太妃们,更是一无所有——没有权利、没有支持她的势力、也没有可以依靠的子女。
她们只能在宫墙下的一方寂寞天地里,孤独无依的度过残生。
吉灵这样想着,就听那老妇人又道“皇帝,您七岁那年的生辰,就下了好大的雨,偏偏您那日淘气,结果恼着了师傅,被先帝拘着在书房里念书,不许回去!
孝懿仁皇后心疼得不得了,亲自带了多少奴才过来接您!
明面上说——是怕您身边的奴才服侍不好,让您淋到一滴雨,回头着了风寒,实际上不还是让先帝瞧着心软,便放了你回去!
她说到这儿,声音哽咽起来,道“唉!皇帝,倘若孝懿仁皇后今日还在,该多好!”
众妃嫔都抬眼去看那老妇人通身的妆扮服饰。
只见她穿了一身深宝蓝色的吉服,下摆绣着淡青色的莲花,头发虽是花白,却梳得一丝不苟,满头油光水滑地贴着头皮,更加显得她额头饱满阔大,一副有福之相。
因着年纪大,她的眉毛已经有些稀疏,却依然仔细地描画了远山形,眉尾斜斜地收入发髻里,更加衬得两边太阳穴上青筋鼓起。
她的发髻上只插了两只简素的玳瑁簪子,耳上一对透碧的翡翠耳坠子,此外,别无其他装饰。
确实是一位慈眉善目的太妃。
虽然这位太妃已经有了不少皱纹,肩背也微微有些佝偻,可是眉眼间仍隐隐可见当年风华。
当年,应该也是一位回眸一笑百媚生,让康熙皇帝心生喜爱的美人儿罢!
胤禛听她在众人面前这般说着自己童年趣事,微觉尴尬,他开始还微笑不语。
后面听太妃说孝懿仁皇后,他面上神色便慢慢沉郁下来。
乌拉那拉氏见状,赶紧笑着岔开话题道“成太妃娘娘,您看那儿!”,说着,她便指着一处风景让成太妃看。
成太妃点头应着,就着皇后指的方向转头看去,她知道皇后有心岔开话题,又见皇帝神色中略有哀戚,心里也有些惴惴,此时便不敢再看胤禛,只是口中随着乌拉那拉氏闲语。
胤禛一转头,见众人还跪在地上,便温言道“都起来罢。”
妃嫔们都被贴身的宫女们扶了起来。
毕竟夏日里,暑气热,大家跪了一会儿,面容都难免有些疲惫狼狈。
乌拉那拉氏站在胤禛身边,皇后吉服凰绣满身,是独一无二的尊贵,她的视线怡然自得地扫过众人。
七喜也托着吉灵的手肘,扶她站了起来。
吉灵就觉得额头上的汗流了一滴下来,她赶紧掏了帕子去吸掉——动作还不能大,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把自己擦成一只小花猫。
然后她一抬头,就看见胤禛负手而立,眼光从众人中穿过,正目含笑意地瞧着自己。
夏风徐来,吹起他的衣袍下摆,腰上荷包流苏微微晃动。
吉灵视线下移,就见到自己亲手做的那只端阳节小荷包仍然被胤禛系在腰间,不伦不类地夹在另外几只极豪奢的大荷包中间。
她对他偷偷眨了眨眼,抿着嘴也笑了。




清宫吉皇贵妃录 第二百零八章 初见钮祜禄氏
胤禛看着吉灵。
看她一手揪着擦汗的帕子,另一手里还握着一样小小的,似乎是胭脂水粉一类的物事。
瞧见胤禛的目光落在自己手上,吉灵下意识把手握紧了,略有点不好意思地往身后藏了藏。
她脸上被暑气熏蒸得红红的,胤禛心里又是好笑,又是心疼。
他转头便吩咐苏培盛——妃嫔们不用站在这“出入贤良门”等着了,让她们统统先去正大光明殿的西配殿等着。
成太妃与乌拉那拉氏闲闲说了几句话,忽然像想起了什么似的,回头招手笑道“熹嫔!快过来。”
她一边说,一边转头复又对着皇后,又似解释,又似自嘲地笑道“瞧瞧哀家……唉!人老了,记性也差了,走了这么一截子路,倒是忘了后面还跟着熹嫔这孩子!”
熹嫔?
妃嫔群里,便有人低低道“是钮祜禄氏!”
弘历的亲娘来了!
吉灵一激灵,抬头去看。
就见成太妃身后,一个身穿吉服的年轻女子听见呼唤,微笑着,步履轻快的走了出来。
她走动时的步子很是端庄,衣袍下摆的花纹几乎纹丝未动。
身后跟着的一众宫婢也是个个垂目敛手。
待得到成太妃面前,熹嫔微微屈了身子。
皇后颔首示意,熹嫔才站直了,又低着头,恭敬地微笑道“皇后娘娘,嫔妾陪着太妃,难得见到她似今日这般欢喜,便是话也多了许多!想来是许久未见到皇上、皇后的缘故。”
成太妃笑着道“这话说得巴巴儿的可怜!想哀家在这湖光山色之间,饱览秀色,不知有多快活!”
一番话说得得皇后也微笑了起来,又道“熹嫔,你尽心服侍,成太妃娘娘瞧着面色这般好,足疾也大有好转,都是你的功劳!”
熹嫔蹲身微笑,不卑不亢地道“皇后娘娘谬赞!嫔妾不敢居功,这都是皇上、皇后娘娘洪福庇佑。太妃为孝懿仁皇后诚心礼佛,想来神明都见了太妃诚心,故此消减了太妃的病痛。”
她语音轻柔婉转,说话时不快不慢。
虽然是简单的几句套话,这般娓娓道来,却如空山新雨,山涧流泉一般,让人听了,就觉得心里十分舒服熨帖。
熹嫔扶着成太妃转过身来。
吉灵这才看清楚她的面貌——果然是弘历的亲娘啊,眉目间和弘历几乎一模一样,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都是黑幽幽的眼眸,眉目文秀,额头饱满。
唯一不同的是,弘历是容长脸,熹嫔脸型则略有点方。
若是单纯从相貌来评判,钮祜禄氏虽然也是五官端正,但并不能算得上明艳动人。
真正让人过目难忘的,是她周身所特有的一股从容不迫的气度。
……
吉灵听她们方才说到成太妃有足疾,她视线向下一落,果然见到成太妃行走之间,脚步略有蹒跚。
钮祜禄氏说完那几句话,皇后温婉一笑,尚未开口,成太妃已经伸手递给了熹嫔,皇后眼中神色微微一变,成太妃瞧在眼里,笑吟吟的便用另一只手拉住了皇后。
钮祜禄氏小心翼翼地扶着成太妃向前走去。
成太妃一只手亲热地拍了拍皇后手背,低声嘱道“皇后,哀家是前朝的故人,如今妃嫔们都进来了,居住要调整、要安排布置是自然的事!哀家是住哪儿都成,诸般事宜,皇后看着办便是,哀家都听皇帝、皇后的!”
乌拉那拉氏贤惠地笑着,微带了些埋怨道“您这说到哪儿去了!”见脚下有浮石,又道“太妃娘娘小心。”
成太妃意味深长地瞧了乌拉那拉氏一眼,笑吟吟地没说话。
经过众妃嫔时,成太妃眼光落在众人面上,一一掠过,复又笑着对皇后道“一阵子没见皇帝,哀家瞧着这儿倒似添了不少新面孔,好!好!这个个长的都齐整,好得很!“
乌拉那拉氏笑着道“皇上初次驻跸圆明园,后宫里带了不少人,有些位份低又年轻的,您没见过也是常事。“
眼见着皇后扶着她走远了。众妃嫔不由得面面相觑。
这时,唱礼太监来请众人上轿。
因着正大光明殿就在前面,已经不远,不少人便直接步行走了过去。
也有那怕晒怕热的,去坐了轿子。
吉灵选择步行。
张贵人本来是想坐轿子的,看吉灵走路,她也不坐轿子了,和吉灵一起走着。
张贵人有意落在众人后面,见无人听见,这才低声对吉灵道“吉姐姐,这位成太妃好大的派头哪,若是不知道的人,说不准还以为这是太后呢!怎么从前在紫禁城里,我都没听说过呢?”
吉灵摇了摇头,小声转头对张贵人道“我进宫的时日也不久,若不是来了圆明园,我都不知道这里还有一位太妃呢!”
张贵人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挽着吉灵的手臂往前走去。
走了一会儿,青松掩映之下,一座气势宏伟、庄严肃穆的卷棚歇山顶大殿展现在众人眼前。
这便是圆明园前朝建筑群的主体——正大光明殿了。
正如它的名字一般,整座正大光明殿透着一股正气凛然。
吉灵看见它的第一眼,就觉得它实在是和紫禁城里的太和殿太像了!
从外观上来看,正大光明殿是四爷最爱的大气端庄的风格——面宽七间、进深三间,灰色筒瓦的歇山顶,带斗拱。
吉灵仰头向上看去,正大光明殿高度约有四十米,宽度将近二十米,光是台阶就有一米多高,七根金丝楠木的柱子竖立在台阶上。
惟有红色菱花门窗,算是一片素雅中的点缀,更加显得整体风格朴实无华。
但是吉灵透过正殿殿门,向内看去,就见到殿内装饰金碧辉煌,和外面完全不一样——天子宝座,通身雕刻金龙,宝座后是一扇雕龙金漆屏风。
旁边则围绕着成双成对的仙鹤、宝象、香筒和香炉。
殿中又有胤禛亲手书写的巨幅匾额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乐民之乐以和性怡情。
吉灵顺着那匾额抬头向上看,就看见著名的“正大光明”四个字正高高悬挂在上。
这四个字出自朱熹的”古之圣君、贤相所以诚意交孚,两尽其道,而有以共成正大光明之业也”
吉灵偷偷地猜想——四爷是不是也想用这四个字告诉天下人天子宝座,正大光明!
正大光明殿两侧的东西配殿,则是内阁大学士们办公的地方。因着百官尚未进园。
此时,唱礼太监指引着妃嫔们进了西配殿,稍作休息。
西配殿地方虽然大,却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的。
常在和答应只能在廊下坐着,贵人以上的则在殿内按照位份尊卑,各有座椅。
又过了一会儿,宫侍们送上茶果点心来,让大家稍做休息安置,以待下一步安排。
众妃嫔中,不少人折腾了一个上午,已经饥肠辘辘,兼着帝后又都不在,这时便纷纷用起茶果糕点来。
与旁人比起来,吉灵面前那盘水果堆得相当夸张,几乎快要满了出来,又红又大的荔枝水灵灵地堆在盘子里,有几颗还带着暗绿色,微卷边的叶子,上面凝着冰水珠子。
张贵人面前的荔枝则颜色微微发深,个头也偏小。
1...6162636465...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