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跑不过我吧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想枕头的瞌睡
慕远以无比平静的口吻道:“上周,巴耘区那边跳楼的老大爷不是死于他杀。”
然而,冯局对于慕远的这番辩解并不认可,甚是无奈地道:“可那也牵扯出了案子不是?而且还是人数众多的电信诈骗案。”
慕远沉默半晌,终于憋出了一句话:“一个人的死,终归是有原因的不是?病死的人不会选择报警,而意外死亡的……暂时还没让我遇到罢了。”
其实他很想说意外死亡的人不多,但在派出所待过一段时间的他却很清楚,意外死亡的,其实并不少。
甚至有些人,死得方式甚是稀奇,但确实是意外死亡,这不得不让人感慨生命的脆弱。
冯局此刻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严肃地问道:“你确定那具骸骨的主人,是死于他杀?”
“仈jiu不离十!”慕远如实说道。
他确实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因为没有亲眼看到。
推断之所以只能算是推断,是因为这个过程中还有可能存在意外。
仈jiu不离十,已经是慕远给出的比较合理的说法了。
可这句话在冯局听来却不是那么回事了。
谁让慕远以前多次说过这样的话,可最后又全都被验证正确了呢?所以,在慕远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冯局觉得……稳了,命案!妥妥的。
“现在是否发现线索?”冯局认真地问道。
慕远有些小郁闷,说道:“暂时还没有发现任何直接指向嫌疑人的线索!”
冯局好悬没被噎死!
死者都成白骨了!要是现场还留下了直接指向嫌疑人的证据,那这嫌疑人怕不是个憨憨……
要是所有案子都这么容易破,全球的破案率翻个番都是没问题的。
“破案这种事情,不能急!更何况这个案子,死者都变成白骨了,现场的很多证据说不定都已经灭失了。”冯局以一种过来人的口吻说道,“不过我们作为警察,也不能因为案件侦查有难度就放弃……”
没等冯局说完,慕远很干脆地说道:“冯局,我字典里就没有放弃这个词。”
冯局愣了愣,面对这么一位刚直的属下,他能说什么呢?
“那就好!”冯局说道,“好了!这个案子的侦破,就由你们一中队负责……”
慕远连忙打断道:“这个……我们能不能只负责破案啊?或者,这个案子还是由浦锦县立案,我们负责协助侦破?”
冯局原本是想直接将这案子拿到市局的,可听了慕远这话,再想到三中队的组建……才刚刚开始,已经扔了一个连环抢夺案给他们,后面还不知道慕远会弄多少积案出来,若是把这个命案拿过来,到时候万一三中队全都陷到这个案子上,对于新发的案件无力接手,那就尴尬了。
总不能三中队的批文还没下来,又要成立临时四中队吧?不带这么玩的。
“那行吧!”冯局应了一句,“不过你可得指导到位,别将这案子弄没了。”
“那肯定啊!”慕远说道。
他虽然这样说着,但心里还是有几分忐忑的。
这个案子,与他之前所办的任何一件案子,都是截然不同的。
不过慕远深信一个道理,再缜密的犯罪过程,都必然存在疏漏,也肯定会留下某些线索,重点是自己能不能把这些线索找到。
就在刚才,他就已经发现了多个线索。
除了那些河沙,还有那个钱包。
钱包里的东西暂时不得而知,但慕远猜测,这个钱包大部分可能是嫌疑人的。
原因很简单,既然凶手选择将尸体抛在这荒郊野外,几乎不可能在对方身上留下什么能证明身份的东西。
而且,如果这钱包是从死者身上掉落出来的,以死者尸体的落点判断,那钱包也不太可能被卡在悬崖中间。
最好的解释就是,凶手在抛尸的时候,钱夹不小心从兜里掉出来了。
当时对方应该也看到那钱夹正好落在悬崖中间,认为就算最终有警方发现了这具尸体,也不太可能发现那个钱包。
毕竟那可是七八十米高的陡峭悬崖。
人站在上面看着都头晕,更何况是爬到悬崖中间位置去了。
而且,慕远发现那钱夹的位置也比较刁钻,正好卡在一处石缝中,不论是从上面看下来,还是从下面看上去,都不太可能看到这钱夹……当然,距离较远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当然,这些都只是次要因素,最重要的是凶手没胆子区悬崖中间把那钱夹捡起来。
当然,以上只是慕远的猜测,到底是不是这样,还得等他回去后查看了钱夹的情况才清楚。
只希望那钱夹中能发现重大线索吧!
现在也不能排除那钱夹中什么都没有,甚至不能排除那钱夹与嫌疑人没与半毛钱的关系。
……
一行人并未费多少工夫,就从山林里走了出来。
“慕中队,要不坐我们的车吧?”杨大队热情地招呼道。
慕远微微一笑,道:“不用!我自己开车,我喜欢开车。”
杨大队有些讶然,你喜欢开车……也没必要挂在嘴边说吧?
不过对方既然这样说了,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几分钟后,他终于明白慕远所说的喜欢开车是什么意思了……
这不是高速!而是山路!
虽然不是如蚯蚓般的盘山公路,但也绝对不是那种可以任意驰骋的大道。
原本杨大队的车走在最前面带路,可没走两分钟,他们就被慕远一脚油门给超了过去。
超车的时候,慕远还摇下车窗,对着外面说了一句:“我先走一步!”
可没等杨大队说话,对方的车已经跑到前面去了,然后……没影儿了。
果然是喜欢开车……
不喜欢,能把车开出这种状态?
如果说之前杨大队很羡慕华成区分局刘光头有这样一位牛逼的属下,那么现在……他忽然有些同情了:这家伙,太不让人省心了。
虽然内心腹诽不已,但杨大队还是挺担心的。
他叹了口气,拿起电话便给市局龚支队打了过去。
其实他也知道,这时候直接给冯局长打电话更有效果一些,但他毕竟只是区县局的刑警大队长,与市局分管刑侦的副局长之间还隔了几个层级呢,越级上报是很不好的事情。
“龚支队!不好意思,打扰您了……”
“是不是那具骸骨的事情,有结果了?我听说我们重案大队的慕中队带队过来了,他给出的结论是什么?”
龚支队也知道这边发现白骨的事情。
他毕竟是刑侦支队的支队长呢。
这边发现了一堆白骨,刑大第一时间就向支队做了汇报,只不过龚支队获知情况的时间比慕远要晚一些罢了。
杨大队在听了龚支队的话之后,稍稍愣了愣神,莫名地同情起龚支队来。
一个支队长居然不知道下面一个中队长的行程,看来队伍不好带啊!
他却是不知道,龚支队之所以不知道慕远的行程,并不是慕远故意不给他汇报,而是龚支队给了慕远足够的自主权——不给也不行。
慕远每天行踪漂浮,要是每去一个地方都给他汇报,那他这个支队长每天也不用干其他事情了,只听慕远的汇报好了。
不过杨大队更郁闷的是,这个让他觉得不好带队伍的慕中队,却又如此地让龚支队信任!
自己电话打过去什么都没说呢,龚支队却直接问起了慕中队的意见!
甚至,在这句话里,并没有要听他们刑侦大队这边的结论的意思。
只可惜他的这些小幽怨也只能埋在心里,弱弱地说道:“慕中队确实过来了,他看了现场后,认为这是一起他杀案件。我们也都认为慕中队的理由很充分,现在准备采取相应的侦查措施。”
“那就好!这案子……我们就不派其他人过来了,估计冯局长也不会过来。具体的案件侦办上,你们就挺慕中队安排吧!还有没有其他什么事情?”龚支队问道。
杨大队有点方,貌似……自还没说正事呢。
“龚支队,有点小事。”
龚支队问道:“什么事?”
“刚才慕中队自己开车回我们县局去了。”
“这……有什么问题吗?”
“可是……他车速太快了,我担心……”
对面沉默了几秒,随后道:“你不用担心!慕中队开车的技术很好的。”
“呃……”
“没事儿我就挂了!”
说完,也不管杨大队是不是还有事,就直接把电话挂了。
杨大队看着手上的手机,呆愣了许久。
随后,他脸色平静地将手机放进裤兜里……
案发地点距离浦锦县城不是很远,差不多二十分钟就到了。
而等杨大队一行将车停到县局的停车场时,发现慕远那辆车早已稳稳当当地停在那里了,至于人……则不知道去哪儿了。
杨大队只好给慕远打电话——幸好刚才存了电话。
“慕中队,我们已经回来了,你现在在哪儿呢?”
慕远悠悠然地说道:“抽空吃个午饭,你们吃不?”
你跑不过我吧 第510章 这操作……很溜!
杨大队狐疑地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时间。
嗯,快11点半了,吃午饭也没毛病……
难道你这么急吼吼地赶回来,就只为了先填下肚子?
这操作……很溜!
“我们就不吃了!”杨大队立刻说道,“不过……慕中队你们在什么地方?我过来帮你们埋单吧。”
“那就不用了!”慕远很干脆地说了一句,便挂了电话。
杨大队愣了愣,总感觉自己的节奏与这位慕中队完全不合拍。
慕远没告知地点,他想付账也有心无力,总不能为了这么个事情,去定位慕远的位置在哪儿吧?若是这样,那他与刚才慕远以f1方程式赛车的速度跑回来吃午饭的操作又有什么区别?
“先把所有的东西弄到技术室去!”杨大队吩咐了一句。
虽然是三年前的现场,但却也提取回来了不少的东西,甚至就连尸骨下方的泥土都铲了一块……
当然,最有价值的东西应该还是死者所穿的衣服、以及那钱夹。
衣服什么的还需要做进一步化验,但钱夹却是可以尽快打开查看。
于是杨大队在吩咐完之后,就立刻与提着装有钱夹的物证袋的民警一起进了一间技术室。
这间房间虽不是无尘环境,但也算是相对专业的技术室了。
那位技术民警打开物证袋,小心翼翼地将里面的钱夹取了出来。
钱夹上满是沙土,钱包本身倒是没有破损的痕迹,其材质不是真皮,应该属于一种不容易降解的物质。
就在他要动手将钱夹给弄开的时候,杨大队忽然叫住了他:“先等等!等慕中队过来之后再打开。”
那位技术民警明显愣了一下,有些搞不懂杨大队是什么意思……
进行痕迹物证检验,不是技术民警专业内的事情吗?术业有专攻,慕中队侦查破案能力强是没错,但并不代表在痕迹物证检验方面也很强啊!
这也不怪这位技术民警有如此想法,毕竟当初慕远凭肉眼看到指纹、看出脚印的细微区别这些堪称神乎其技的操作,并没有被每个人所知晓。
那位技术民警沉默了一下,忍不住说道:“杨队,不需要吧?这种痕迹物证检验流程都是这样的,谁来都一样的。”
杨队还是坚持己见,道:“还是再等等吧!”
杨大队对慕远的事情了解得更多一些,再加之刚才慕远给他留下了太深刻的映象——虽然在某些事情上看起来挺不着调的,但那一身专业能力确实无可挑剔。
更何况刚刚龚支队已经在电话里给他交代了,让他们在这个案子上多听慕中队的意见。
这种情况下,自己多听取慕远的意见,就算出了什么问题,他也没多大责任不是?
那位技术民警只好先将手中的工具放下,无奈地坐在旁边的椅子上。
没过多久,慕远三人联袂来到技术室,他们进局里的时候就已经问过相关人员,所以径直就找到了杨大队几人所在的这间物证检验室。
“杨队,你们……没事儿干?”看着呆在房间里闲极无聊的三个人,慕远忍不住问了一句。
杨队连忙起身,灿烂一笑,道:“慕队,我觉得这方面你可能更专业一些。这钱夹属于现场留下的为数不多的证据,很可能关系到这件案子到底能不能破获,所以我想请慕队你来……”
后面的话杨队没说出来,不过慕远却是已经理解了,飒然一笑,道:“行!”
说完,慕远从旁边取过一双手套,熟练地戴上,然后开始摆弄那钱夹。
慕远的动作很轻,仿佛情人的手……
打开钱夹本身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不管是用常规打开钱夹的方法去弄,还是使用破坏性的方式打开,都很简单。
但由于这钱夹已经在野外不知放置了多少时间,里面有严重的粘连现象,在掰开的过程中会不会损坏里面的物品,就非常关键了。
这种时候,能否通过自己的双手感知到钱夹反馈回来的力道,并通过其中的细微区别,判断该采取什么动作,这是很考验技术和天分的。
这是一种男士两折横款钱夹,慕远先轻轻将其打开。
里面所有的卡夹尚且完好。
然而慕远抱有巨大希望的卡,却没有发现一张,不论是银行卡、身份证亦或者什么会员卡,全都没有。
若非这钱夹掉落的位置太具有特点,而且通过分析钱夹的污损程度,可以大致确定它存在于野外的时间与那具骸骨相差无几,慕远都快怀疑这钱夹是不是凶手落下的了。
一般情况下,钱夹里没钱很正常,但卡基本上是有的啊!
而这个钱夹里一张卡都没有,这是一个很具有指向性的一个特征。
当然,慕远能一眼看出这些卡夹里没有卡,但却不能保证卡夹里没有其他什么东西,他需要检查钱夹的每一处可以存放东西的地方。
他现在采取的方式是用破坏性的方式打开。
当然,这里的破坏性不是胡乱地把钱夹撕扯开,而是用刀片小心翼翼地沿着钱夹的缝合处把它拆开,一层一层地拆。
很快,钱夹右侧第一层被划开,慕远轻轻拉扯,那块不知道是什么材料的夹层便分离开来。
里面空空的!
然后第二层……
这次不是空的,里面有一张照片……他能看出这是照片,是因为这张纸的材质和尺寸,应该是一张寸照,而不是照片上的画面。
因为时间太过于久远,其所处的环境也远远算不上干燥,那照片早已花掉了,完全看不出照片上的人像。
对于这一结果,不仅慕远有些失望,旁边围观的几人也同样非常失望。
要是这照片能看清楚人像,只要这钱夹确实是凶手落下的,这案子差不多也就算破了。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慕远继续划开右侧第三层!
里面的东西映入眼帘,是一团折叠得比较乱的纸张。
因为时间和环境的关系,这纸张已经有些褶皱,身上上面的文字都已经模糊不清。
慕远使用镊子、刀片等工具,极其小心地将这图纸给取了下来,然后以堪比绣花的细致功夫,慢慢将折叠的纸团拆开。
虽说慕远已经非常小心了,但这纸的粘连程度确实太严重了一些,在拆解的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破损,而且整个过程足足用了七八分钟时间。
看着眼前这巴掌大小的一张纸,慕远陷入了沉思。
其他几人也都凑近了观察,仿佛这上面隐藏着极大的秘密一般。
“这……好像是医院缴费开具的发票,颜色偏淡红,应该是个人持有的那一联。”杨大队喃喃说道。
“可惜字迹太模糊了!看不到患者的名字。”蔺晴叹了口气。
慕远认真地指了指一角,道:“你们看这里!这是开票时间,从位置上看,这里应该是年份,最后这个数字还能大致分辨出来,是6。据此判断,这张发票开票时间距离现在不会超过四年。而月份这一栏,虽然看不到数字,但却能看出这是一个两位数,那么这时间基本可以确定为三个月。最后的‘日’这一栏,是两位数,而且最后这一个数字应该是1。”
“还有这个印章,虽然无法辨识出具体的文字,但印章上的文字数量却还是能数出来的,我们可以在全县范围内进行筛查,将符合条件的医院、卫生院找出来,然后再根据上面的时间锁定目标范围。”
慕远刚说完,杨大队便皱起了眉头,道:“慕中队,这工作量……太大了吧?而且现在我们还无法确定这个钱夹是否真的是凶手或者被害人留下的,花费这么多精力在这上面,是否值得?”
慕远道:“这钱夹,十有仈jiu是嫌疑人落下的。我做出这样的判断是有依据的。首先是钱夹掉落在现场的时间与死者死亡时间基本吻合,这张医院发票上的时间也验证了这一点。其次,我曾爬上悬崖仔细观察过,那悬崖上方还是一片荒林,距离道路还有两三百米,正常情况下一年半载都不会有人到那悬崖边去,更何况还将钱包给落下去了。”
杨大队沉默,其实他也知道这钱夹很大可能是凶手落下的,但按照慕远刚才所说的那种操作,摸排范围太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慕远却没再说话,而是继续对钱夹左边部分下刀。
一层层夹层被拨开。
第一层,还是没有东西!
第二层,同样没有。
说实话,这时候慕远心里同样有些犯嘀咕了。
他自个儿也很清楚,按照自己刚才所说的办法去摸排,工作量确实太大,可操作性并不强。
而他之所以提出这种方式,是寄希望于能找到新的线索,进一步缩小嫌疑人的范围。
可如果无法再在这钱包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有些麻烦了。
终于,第三层、也就是最后一个夹层被划开,里面终于不是空空如也了。
你跑不过我吧 第511章 信心快打击没了
那是一张便签纸。
纸上有一些字迹。
这些文字是用签字笔写下的。
或许是因为打印出的字迹更容易毁损,而这种签字笔写下的字还勉强可辨。
当然,这与这些手写的字体相对较大,就算出现模糊现象,笔画什么的还有辨识的可能。
不过现在这便签纸同样处于折叠状态,慕远只好小心翼翼地将其拆开。
便签纸相比起医院的那种发票纸张明显更厚实一些,破损的可能性也相对较低。
当这便签纸最终被打开,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由得一愣。
倒不是说上面写的东西有多么的令人惊异,相反,上面的东西很普通。
一共有九个名字,全都属于路人甲性质的名字。
而在名字之后,写了许多的“正”字。
这些“正”字数量多少不一,有的有三四个,有的七八个。
甚至有些“正”字都尚未写完整……
对于这些“正”字,很好理解,它们就是计数的一种方式。
可这到底是计的什么数,与凶手有有何关系,却是不得而知,或者说……这便签上的字,到底是不是凶手写下的,都存有疑问。
“慕中队,你觉得这便签上的名字……”
慕远认真地说道:“这个不需要‘觉得’,我们要用事实说话。既然这些名字出现在同一张便签纸上,说明这些名字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我们现在需要将这些人找出来。然后通过其关联性,最终确定这张纸条的主人是谁,继而确定‘它’是这个钱包的主人有何关联。”
杨大队眉头紧锁,但此刻他没再说这件事情的工作量了。
诚然,知道名字要把人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同名的人太多了,又特别是这类路人甲的名字。
仅仅是一个人,哪怕只是在省内,同名同姓都可能上万,更不用说是全国了。
而要把这九个名字一一对号入座,将真正的主人找出来,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不过这并不表示这件事情没法做。
放在几年前,要完成这样的工作确实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这一先进技术也在公安行业得以运用,通过海量数据的碰撞比对,发现其中的关联性还是可能的。
若是能通过数据的碰撞确定出这张便签纸主人的身份,再结合那张医院的发票,差不多就能将钱包的主人明确下来了。
只不过……这样的工作,在没有最终拿出结论之前,谁都不敢打包票说一定能有结果。
警察办案的过程,很多时候都是希望——失望——希望——失望如此反复的过程,每一位警察必然都有着一种“求真”虐我千百遍,我待真相如初恋的情怀。
“我这就下去安排!”半晌之后,杨大队认真地说了一句。
慕远点了点头,道:“我再去看看做dna的!”
杨大队顿了一下,却是没说什么——遇到这样一位样样会、且样样精通的人,杨大队内心也是挺崩溃的,信心快打击没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