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司礼监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傲骨铁心
因这特殊原因,王家在南都城和其余各家比就有点异类了。他之所以提出来请魏太监留个墨宝,却是真心拍马屁。





司礼监 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鸣惊人
感谢蜀郡李炎昭大佬的百元打赏!
.........
王伯爷很有识人之明,又对当下南都局彻门清,知道如今不但是他们奈何不得这小魏公公,就是魏国公也不得不低头,没法子,谁让人家兵强马壮,自家打不过呢。
打不过就得服软,这没什么好犹豫的,不这么干的才叫傻子呢。
所以王伯爷积极响应丰城侯的号召,在自家原有份额九千两的基础上又“捐输”了一万一千两凑了整,为的就是息事宁人。
他受够了提心吊胆的日子,再者,钱没了,可以再挣。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这小魏公公都敢把灵壁侯他们给绑了,谁知道他会不会发疯再寻个杀鸡儆猴呢。
这世间,识时务者为俊杰啊。
有鉴于此,王伯爷便要积极充当“友好分子”,同时,他认为眼前这小魏公公将来成就不可限量,或许,又是一个汪直呢。
因而便想奉承其一二,将来不管他是汪直还是冯保,亦或刘谨辈,总当记着他王伯爷今日的好嘛。
锦上添花莫不如雪中送炭,这小魏公公虽是江南镇守中官,但不过六品,距离身着红袍还差了些,不及那些司礼大珰,亦不及这南都城的守备太监,但小魏公公却是年轻!
内外朝廷,年轻便是最大的本钱。
年轻,熬也能熬死那帮老东西;年轻,熬也能熬为大珰。
故而,提前示好,总不会错。
便是这小魏日后出了差错,飞黄腾达不了,他王伯爷除了那两万两也没什么损失。
当然,最重要是的王伯爷坚信,这位小魏公公之所以敢跟魏国公及他们这帮勋臣掐架,背后定然是得了圣上授意。
当今圣上贪财好利之名市井妇孺都是皆知,为此和外朝闹的很僵,这要是头脑一热再把手伸手勋贵们,王伯爷认为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孝敬两万两给圣上,这也是为人臣子该做的么。
今日救圣上的急,圣上能不记着这情份么。
王伯爷一脸笑意的看着小魏公公,为自己请墨宝的想法暗自叫好。
太监也是人,只要是个人,哪个不爱这马屁呢,哪个不附庸风雅呢。
其余各家勋臣们听了成山伯这个提议,一个个都愣住了,然后面颊微抽,纷纷跟着说好。
丰城侯李承祚也笑着说道:“如能得到魏公公墨宝,实是我等幸事,还请公公能成全我等心意。”
留墨宝啊?
这个要求让魏公公微怔了一下,随即会悟过来,这是对方变着相的在拍自己马屁,而且拍得是那种让人觉得特文雅,特舒服的文屁。
相较丰城贵人的金银孝敬,这种近乎讨好似的马屁不显山不露水,其中深意唯当事人自知。
不过拍这种马屁也是要看对象的,你要是让一骑马征战的武将来题诗留墨的话,那可是当面打人家耳光了。
同样,让不学无术的官员做这等事,也有当面揭人家伤疤的意思,所以这种文屁的拍法是有讲究的,轻易是不拿出来的,一旦拿出来,那就是具有很大杀伤力的了。
正所谓拍者高兴,被拍者怡然自得,陶醉其间。
古往今来,有权有势有地位的人不管自己的字是否好看,都喜欢在各地留下自己的墨宝,好像不这样做不足以显示自己的身份才能一般。
公公本人是坚绝反感这种形式主义,这种马屁主义的。
但,他也挺喜欢。
入乡随俗嘛。
公公对自己的字还是有信心的,算是师承大家董其昌,因而相当拿的出手。
只是题个什么好呢?
总不能题个“给钱的都是好同志”或者“南都是个好地方”吧。
细想自己自打成了魏良臣后,似乎除了编自己的文集,没有特意在哪留过墨宝。
所以细论起来,这也是第一次。
第一次,可得好生表现,断不能让姐儿…断不能让贵人们看轻了。
他代表的可不仅仅是他自个,更是皇爷!
于是好生思索。
这边丰城侯见魏公公干站着,皱眉凝思,以为对方为难,暗叫不妙,忙上前说道:“公公刚刚遇剌受伤,想是有所不便,不如这墨宝改日再题好了。”
改日就是无日,成山伯王道允在旁听了,又见魏公公真得好像为难,也怕马屁拍到马蹄上,便跟着也道:“是啊,公公伤势还不曾愈,不如先歇息一下,待精力充沛之时再题也不迟。”
“公公要是歇息的话,本侯这就领公公去。”丰城侯一边说着一边朝管事打眼色,这是让他赶紧带人去收拾屋子。
其余勋臣们哪个还看不出来,于是你一言我一语的在那关心起魏公公的身体来了。
不少人还埋怨成山伯乱出主意,这小魏公公一看就是不学无术的,怎可能是什么府案首,就算是个秀才又能如何,你什么马屁不好拍,叫人写字,这不是为难人么。要是这小魏公公发作起来,哪个来收拾?
“是啊,听说魏公公遭了剌客,正当好好歇息才是。”
“对,对,魏公公伤重未好,大家还是让魏公公先行歇息吧,这题字之举改日再做也不迟。”
魏公公那边听大家这么说,却是有些急了,忙摆手道:“哎,不必改日了,就今日吧。”
好不容易有这样的机会露把脸,享受高干的待遇,公公哪能不干呢。也不待众勋臣们表态,脑袋一晃,扬声叫道:“纸墨伺候。”
这一出转变实在大出丰城侯和成山伯等人的意料,不过他们也是反应得快,只微愕一下,就立即有了动作。
成山伯第一时间使了个眼色给丰城侯。
“啊,好好!”
丰城侯见状,忙令下人将纸砚端了上来,然后迟疑了下,竟是袖子一卷亲自磨起墨来。
其他人见了,纷纷佩服丰城侯不要脸,但同时却是后悔自己慢了一步,叫李承祚抢了先。
倒是定远邓侯爷不甘示弱,忙道:“魏公公,纸砚已经准备好,就请公公挥毫泼墨,也好让我等在公公走后,能每日观磨公公真迹,以慰生平。”
堂堂定远侯说出这般不要脸的话,也真是…为难他了。
看来,邓侯爷叫魏公公手下那帮额头系着白布条的虎狼皇军吓的不轻。
成山伯王道允则是一脸期盼的说道:“魏公公年纪虽轻,但文采卓越,实非常人所及,今日我等有幸能一睹公公真迹,实是不胜荣焉!”
一个个的都不要脸了,余下几位你看我,我看你,很快达成共识——今日便豁出这脸好了。
“今日能见魏公公挥毫,真是生平一快事也,呵呵。”
“……”
一帮爵爷在这大拍一个太监的马屁,真是叫人错愕。也幸好这厅内没外人,要不然传出去恐怕都能叫人编成话本加以讥讽。
“诸位不必捧煞咱家了,咱家肚子里什么货色最是清楚不过,但愿这题诗一首不让大家见笑就行。”
魏公公早已酝酿好下笔写什么诗了,不耐烦这帮子人在那啰哩啰嗦,耽误自己下笔。
“咱家这就题笔了,诸位请稍候。”
公公说完,脑袋微点,一脸自信的蘸了蘸墨水,往那张铺开的宣纸上下笔写了起来。
众人不敢再开口,生怕扰了魏公公的文兴,厅内一片安静。
谁也不知道魏公公正在纸上写着什么,只有靠得最近的丰城侯能看得到。
有性子急的更是将脚尖踮得老高,脑袋伸得老长,隔着老远往那纸上瞄。
无奈距离实在太远,魏公公又是一边写一边用身子半遮挡,饶是他们想尽办法,也看不到那纸上到底写了些什么。
“成山伯,魏公公不会出什么纰漏吧?”定远侯有点忐忑,生怕这小魏公公题的不成,还要让他们为之掩饰。
“侯爷尽可放心,我听说这小魏公公是有真材实学的,当错不了…”成山伯又低声道:“你我只待魏公公一写好,便上前叫好便可,其余的莫多说。”
“好,好,省得,省得。”
邓侯爷自不是蠢人,刚将头转过去,就听魏公公在那大叫一声“好!”
“好!”
邓侯爷不待丰城侯那边抢先,就迈步上前,都没细看魏公公究竟写了什么,便大声赞了一句:“公公大才,本侯自愧不如!”
他这么一叫,所有人都挤了上来,有些机灵的跟邓侯爷一样,也不管看到没看到,就在那开口赞了起来。
可等他们看到魏公公题的那首诗后,却是一个个呆住。
“呃?…”
丰城侯咽了咽喉咙:魏公公这首诗的水平…很高啊。
不止丰城侯这么想,成山伯、定远侯他们也都叫魏公公的诗惊呆了。众人好像被施了定心咒般给定住了,静心屏气的谁也不说一句话,脸上却都挂着古怪的表情。
诗云:
“看见地上一条缝,灌上凉水就上冻。
如果不是冻化了,谁知这里有条缝。”
此诗简朴而至诚,深合诗词大道至理,即大乐必易、大诗必简!
作完此诗,魏公公一脸沧桑感。
为了作这首诗,他可是呕心吐血,全诗虽只简简单单二十八字,但却让他瞬间沧老三分。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世间,唯最真实、最简单、最感人的诗,才叫好诗。
而真相,便往往藏在最简单的事物之中。
公公作此诗,便是以诗鸣志,告诉这帮人,不要以世俗的眼光看待他魏公公。
化冻能见缝,脱衣能见鸟。
哥几个,我比你们大噢...




司礼监 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给钱,吾宁死!
好诗,好诗!
错愕之后,众家勋臣一致公认小魏公公这首诗,确是震骇人心之作,不枉府案首之名啊。
这个评价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公允的,不带一丝昧良心的。
毕竟,魏公公的实力摆在那。
实力,不允许勋臣们说假话。
实力,也不允许魏公公过于低调,隐藏自己的惊世才华。
如果不是冻化了,谁知这里有条缝!
上下几千年,谁能作出这等绝世好诗呢!
在众人的叫好声中,魏公公放下笔,摸出自己的印鉴哈了口气按了上去,之后又满意的在自己的佳作上吹了口气。
这是一口仙气,也是一口贤者之气。
有此气加成,这幅墨宝将来不卖他个千八百万的,都对不住拍卖行啊。
丰城贵人很高兴的将公公佳作独占下来,准备装裱挂起来,以便以后每天能好生观摩。
为此,还和定远侯爷、成山伯爷他们闹的很不愉快。
主意是王伯爷提出来的,结果他却两手空空,这显然是挫伤了王伯爷对魏公公的赤诚之心。
但总体气氛无疑是热闹的,充满了真情的,些许的小矛盾并不妨碍众家勋臣对魏公公的敬仰之心。
欢声笑语中,公公脸色突然郑重,尔后向着众家勋臣深深一躬,吓得各家勋臣们纷纷谦让,都说当不得公公这一礼。
魏公公则坚持如此,言语间倒不曾提及各家勋臣“捐输”了多少银子,也绝不提之前的种种不愉快,但众人不是傻子,哪个不知道魏太监此举为的是什么。
他既坚持,那大家便坦然受了吧。
也算是小小安慰。
他们可是出了几十万两银子呢。
“皇爷虽在京城,但于南都却是时刻关心着的……在皇爷心目中,无论是开国还是靖难功勋之后,都是咱大明朝的中流砥柱咧,这国事嘛,还要各位同心协力才是咧…唯有各位同心协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咱大明朝的国势才能蒸蒸日上…”魏公公语重心长。
这话什么意思呢?
众家勋臣脸上挂着笑,心里头则一个个嘀咕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难道这事还真是陛下的意思,这魏太监真个就是陛下派来敲打他们的?
是了,我早就猜到了嘛!
成山伯王道允隐隐很是兴奋,他就说嘛,没有皇帝的授意,这个小魏公公敢这么跟他们这帮勋贵大动干戈?敢叫嚷什么天诛奸小!
有些事情,魏公公也不能点的太过,得要这帮家伙自己去琢磨。琢磨出什么了,都跟他没关系嘛。
丰城贵人见是时候了,忙将一册子交给了魏公公。
册子上是各家主动捐输的钱两数目,总计十三家,共六十三万两。
其中,丰城侯出了十万两。
另外灵壁侯的夫人在丰城贵人的多番劝说下,也主动掏出了六万两,诚意伯和东宁伯府则是一家各出了五万两。
算起来,灵壁侯还差九万两,诚意伯差五万两,东宁伯则差了十万两。原因是东宁伯还有两个各值两万五的大侄子。
这还差的银子,丰城贵人倒是跟魏公公解释过,魏公公同意了余下欠银应当由罪魁祸首魏国公来付。
不管什么事,都要讲个主次嘛。
主谋必须要为他的愚蠢的行为付出代价。
定远侯能出六万两,叫魏公公很感意外。如果没记错的话,定远侯应该给付的“赎款”好像只有两万多两吧。现在却是超常发挥,多孝敬了三万多两,实是叫人刮目相看。
这是一个好人,会有好报的。
公公对定远侯印象立时提高了几个点,以后有好事得想着点人家。凡是友好分子,也都应当沾一沾公公的福气,所谓雷霆雨露,俱是大恩嘛。
成山伯见魏公公对账目很满意,轻咳一声,想说什么,但颇是有些不好意思。
魏公公察言观色,自是知道这位伯爷想说什么,便笑着合上账册,对众人道:“从前之事,便一笔勾消了,今后,诸位都是咱的朋友!…”
言毕,顿了顿又笑着道:“诸位既是咱的朋友,那咱在此便请诸位有空到咱的特区去走走,看看…诸位放心好了,咱这人最是重朋友,只要是朋友,来了咱就好酒招待…但若是咱的敌人嘛,那咱接待他的就是铳子和炮弹喽。”
众人听了这话,自是不敢流露不满,纷纷点头笑道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去尝一尝魏公公的美酒。
魏公公频频点头,继而挥手叫道:“来人啊。”
宋四宝忙捧来一盒子,魏公公笑着打开盒子,众人朝盒中看去,却是十几枚铁铸的牌子。
“这是良民…这是咱专为朋友准备的牌子,诸位都是咱家的朋友,以后但有什么事,只要拿这牌找咱家,除了造反咱帮不得,其它的事,咱义不容辞!”
哪个敢造反?
公公笑盈盈的看着众人,丰城侯爷第一个带头取了铁牌,余者见状自是不敢不拿。
牌子到手之位,却发现牌上只有四个字——“荣誉会员。”
会员是什么意思,众人都不知道,但荣誉二字却是懂的,知道不是什么坏事,所以不管用得上用不上,先收着再说吧。
魏公公满意点头,这个荣誉会员便是他魏公公的老朋友。
丰城侯这边则是忙说已备下酒宴,要为公公接风洗尘。
公公却道酒先不喝了,他还有些杂事要办。
众人听后,一个个却突然来了精神,个个满怀期待之心。
公公的杂事自是要办一办那些到现在还不主动来交钱的不友好分子。
加上先前主动到神策门交钱的那几钱,不友好分子仅剩五家。
分别是魏国公徐弘基、安远侯柳祚昌、隆平侯张国焉、忻城伯赵世新、广宁伯刘嗣爵。
原先还有个平江伯陈治安,但这位陈伯爷在公公率部入城之后已经幡然悔悟,出于治病救人的目的,公公已经原谅陈伯爷。
众家勋贵们恭送魏公公出了丰城侯府后,就一个个和丰城侯告辞,可却没有一个回家,而是纷纷到魏国公家不远的酒楼占了位子,等着看好戏。
只是,魏公公仍是没有到魏国公府上来,而是奔了广宁伯刘嗣爵家。
和魏公公一起到广宁伯府的除了皇军将士外,还有那具棺材。
不给钱,吾宁死!




司礼监 第九百四十八章 真是勋贵之耻
广宁伯其实是大善人,南都城中有家世德堂药铺,以出售妇科玉液金丹闻名南都乃至整个东南。而这家世德堂药铺的主人就是广宁伯刘嗣爵,据说方子是他家祖传的。为此,可是造福了不少妇人。
因而,有人说广宁伯祖上刘荣在从伍之前,实际就是个妇科郎中。这一点,历任广宁伯既没有反对过,也没有承认过。
但从随太祖皇帝打天下的那帮功臣的出身来说,一个妇科郎中不给人看病,而拿起刀杀人,倒不是不可能的事。不然,也没法解释世德堂药铺那些妇科方子的来历。
家中能经营药铺,广宁伯肯定不算坏人,他只是有勤俭持家的传统而矣。
或者说,抠门。
所以,他不想给钱赎人,为此极力煽动各家再拼一把,因而,光荣的列名不友好分子。
只是,刘伯爷做梦也没有想到神机营和巡捕营,还有水陆标兵营那帮丘八,竟然一铳不发就放魏阉进城了。
他更没有想到那魏阉竟连内守备的面子都不给,也没有想到魏国公敢铤而走险,在南都城中伏杀魏阉。
可惜,可惜啊…
魏阉没死的消息让刘伯爷甚是遗憾,本来,他还准备去吊个大唁的。真个要是就剩一口气了,他刘伯爷也不是舍不得把药铺里那些妇科玉液和金丹抓上一些送去的。
太监嘛,算不得男人,当然算女人了。
遗憾之余,伯爷剩下的就只有苦恼了。
平江伯老陈真是一点骨气也没有,魏阉摆明了把他当个屁,他还屁颠屁颠的把银子给人送去了。
真个是一点血性都没有,活丢祖上的脸!
还有那丰城侯李承祚,他家可是做过几任外守备、提督操江的,你便是没血性,可骨气总要有吧!
可你丰城侯现在做的叫个什么事,人都被放回来了,还嚷着要付自己的“赎金”,更不要脸的鼓动各家,背着魏国公向魏阉摇头乞怜,哪还有半点侯爵的样子!
我呸!
我刘嗣爵虽只个伯爷,可举头三尺有祖先,叫我向那魏阉谄媚讨好,我宁可一死!
刘伯爷打定主意闭门不出,他魏阉要有本事尽管冲他来。
可真等人魏阉冲他来后,刘伯爷却气的大骂:“魏阉瞎了眼么,他不去找徐公爷,不去找柳侯爷,他先找我做什么!”
委屈。
刘嗣爵十分的委屈,事情是徐公爷挑起来的,坚持要再干一次的是柳祚昌,冤有头、债有主,魏阉凭什么不先去找正主,反而找他这个摇旗呐喊的。
伯爷,真是十分的想不通。
想不通也要去处理啊,府外满是大兵,大门正当口还摆了一具棺材,这算个什么事嘛。
刘伯爷气势汹汹的去找魏阉理论了。
本真是气鼓鼓的,可一脚迈出,发现外面站满了系着白布条,看着不伦不类的魏阉爪牙后,他的气一下就消了下去,脸上也瞬间荡起了笑容:“魏公公大驾光临,本伯真是喜出望外啊…”
一边说着,一边朝那帮系白布条的丘八看去,他听应天知府潘斌隆说了,魏阉军中私藏倭寇,弄不好这些丘八就是倭寇呢。
要说倭寇么,刘伯爷不陌生。
因为他祖上刘荣就是抗倭名将,永乐年间望海埚一战保了辽东海疆两百年安靖。可以说,他广宁伯府能有今日荣光,便是从倭人身上得来的。
可老话怎么说呢,一代不如一代。
就刘嗣爵这一代,莫说上阵打倭寇了,就是刀都提不动。
他爹那会,一队人数仅仅72人的倭寇,在浙江杭州湾登陆,一路北上,横扫浙江、南直隶,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最后竟然胆大包天围攻南都。
而此时南都城中除了二十八家勋贵外,还有几万驻军。然而面对这72个倭寇,没有一家勋贵敢挺身出来说我带兵去打的,就是魏国公都不敢。
最后,勋贵们强迫三大营出外和倭寇较量,结果,明军死伤上千,把总朱襄、蒋升被倭寇斩杀。
倭寇没有死一人,全身而退。
这一战,堪称大明军队的耻辱。
时任南京翰林院孔目的何良俊不无狠狠地说:“夫京城守备不可谓不密,平日诸勋贵骑从呵拥交驰于道,军卒月请粮八万,正为今日尔。今以七十二暴客扣门,即张皇如此,宁不大为朝廷之辱耶?”
大意是说,南都驻军平日飞扬跋扈,每月要吃掉8万人马的军粮,却被72个倭寇攻击,简直就是朝廷的耻辱。
这一战,真是耻辱到顶了,耻辱到勋贵们都没脸面,最后一发狠心,各地调兵,城中兵马再出,几经合杀,才算把这股倭寇给消灭。
这一战,也彻底让北京的朝廷认识到东南兵马的不堪,不得已重用戚继光、俞大猷等练新军,这才平定东南海疆。
当时,刘嗣爵还是个青年,几乎是亲眼目睹倭寇的凶残。
所以,他对倭人真是怕到骨子里了。
而这魏太监手下竟然藏了不少倭人,难怪两路大军全军覆没。
刘伯爷不以为魏太监有多大的本事,只当其是仗了部下倭人的凶狠才得胜。
1...314315316317318...5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