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司礼监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傲骨铁心
有两位头发已白的太妃坐在那独自闲聊着,不时有晚辈上前给二位老太妃叩头拜年。二位老太妃则笑呵呵的摸出早已备好的红包派发下去。
寿宁被荣昌拉着去和姑母们说话了,万炜见魏公公看着两个老太妃面有疑惑,便告诉他这两位老太妃,是穆宗皇帝,也就是他的岳父隆庆皇帝的李恭妃和于懿妃。
二妃是宫中硕果仅存的两位太妃,同是隆庆六年被册封为妃。然而三个月后,她们的丈夫隆庆皇帝就驾崩了,属于是刚嫁人就守寡那种,和永宁公主极其相像。
大明的公主不能改嫁,妃嫔更不可能改嫁,因而两位新妃就在宫中孤独的住了四十五年,从豆蔻少女变成了白发老人。
公公想着都觉两位老太妃命苦,可再一琢磨,当年要不是英宗禁了妃殉制度,这些没有子女的妃嫔们更惨。
万炜悄悄告诉公公,李太妃家中很穷,早年间曾将穆宗皇帝赏她的金器偷偷送往娘家,后来叫守门的人上奏了。
“陛下当时虽小,却也心疼李太妃,没有让人追究此事,而是赏了太妃百金,说家贫以此给赐,先帝赐器不可出也。”
说这段过往时,万炜对大舅子的处置方式还是很赏识的。
公公则是暗骂一句:是啊,你大舅子对别人是大方,可对女婿就抠的要死咧!
李高说道两位老太妃是按制过来的,她们虽和太后同属穆宗皇帝的女人,但名义上一是后一是妃,乃是君臣关系,所以今天也必须要过来给她们的皇后娘娘上柱香。
三人又说了一阵,奇儿突然吵闹起来要娘,万炜和李高忙让公公去找寿宁。这二位可不知公公和寿宁的关系,也根本想不到那方面。
魏公公抱着奇儿找到寿宁后,寿宁忙哄起儿子来,一边哄一边告诉公公,皇帝和皇后及皇贵妃昨天就来过慈宁宫了,今天过来的只有刘昭妃和周端妃、李德嫔、梁和嫔、李荣嫔几位并不受宠的妃嫔。
“周端妃?”
“瑞王弟的母妃。”
寿宁说周端妃是这几个妃嫔中唯一生下皇子的女人。
提到瑞王,公公想起来了,崇祯十七年,瑞王全家是被张献忠所杀。后来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周端妃回到娘家居住,据说活了八十多岁,有可能是明朝妃嫔最长寿的一个。
几个嫔,公公一概没有印象,但是那个刘昭妃嘛...
公公偷偷打了眼正和两位老太妃说话的刘昭妃,这个女人有故事,因为她就是东林党推出来和郑贵妃打对台戏,争夺皇宫主权的女人。
“移宫案”李翠儿惨败之后,当时名义上有资格做皇太后的后妃都已去世,只有郑贵妃位号最尊。并且,朱常洛有奉父命封郑贵妃为皇太后的旨意,所以郑贵妃本应顺理成章为成皇太后。
奈何这道旨意不被杨涟等人承认,又密藏不公,反过来哄骗郑贵妃的侄孙,也就是郑国泰的儿子郑养性劝姑奶奶放弃争太后,如此一来,郑贵妃为了保全郑家就偃旗息鼓。
随后,东林党方面立时尊刘昭妃为宣懿太妃,居慈宁宫,掌管皇太后印玺,成为实际上的皇太后。
刘昭妃成为后宫实际主人后,倒也没有被冲昏头脑,依然平静度日,不弄权,但唯有在一件事情上坚持了她的意见。
这件事便是在为信王选王妃时,刘昭妃坚持了后来崇祯的结发妻周皇后为王妃。
从这件事来看,刘昭妃倒是蛮有眼光的。
礼部的人一直在计数,等人全后便立时安排起来,请各位太妃、娘娘、殿下、驸马按序上前,准备给太后上香。
做完这件事后,公主驸马们才能去给皇帝、皇后拜年,之后才是各自的母妃。
尊卑伦常,皇亲们再是知道不过,不须礼部的人引导,就各自站好位。寿宁最小,因此她是站在最后面的。
前面的人都光顾着听礼部的人说话,公公便在寿宁逼迫的眼神威胁着来到了她的身边,尴尬而又僵硬的站着。
单是这样的话,倒也没什么,毕竟所有人都在看前面,谁会注意后面的公主旁边站着的不是驸马,而是个太监呢。
但是,事情很快就发生变化了。
一个慈宁宫的小内侍过来派发香枝时发现了不应该站在那里的魏公公,他愣了一下,虽有诧异但还是将一柱香递给了公主殿下,然后便准备退到一边。
然而,公主殿下却叫住了他:“你也给他一柱啊。”
“啊?”
小内侍好生糊涂:他又不是驸马爷,为什么要拿香?
见这小内侍傻站着不动,寿宁有些急了,自个从他手中抢过一把香来,毫不迟疑的塞给魏公公:“拿着!”
“殿下,这不合规矩。”小内侍不敢和公主殿下抢,但还是得提醒一下殿下。
“不关你事,退到一边去。”寿宁声音不容置疑。
公公无奈,叹声气只好拿着,抬头朝前看时,却发现几十双眼睛正注视着自己。
那是一道道困惑的目光!
那是一道道惊讶的目光!
那是一道道“你也是个女婿?”的目光!





司礼监 第二百三十四章 陛下生的好女儿
前文有处失误:现武清侯为李高,非其父李伟(已更正)
.......
《会典》对宫中过年有很多具体要求的,比如昨天也就是大年初一,皇帝要先去祖庙祭告,然后在奉天殿举行大朝会,接受大臣们的新年朝拜。
朝会过后,就是要给红包。这是宪宗成化年间给定的规矩,是谓正旦节例赐百官宴给以节钱钞。
不过,制度经常由人来破坏。
腿脚不便又始终斗不过臣子们的万历已经二十多年没上过朝了,所以,大过年的他老人家根本不可能去奉天殿接受臣子们的拜年,更不可能大派红包。他宁可把这红包钱留着发给儿孙们。
昨天和皇后、贵妃去慈宁宫给太后上完香,万历就派出了今年第一个大红包——三万两白银。
领红包的可不是东宫太子爷,也不是皇长孙校哥儿,而是北京城里除了太子之外的另一个亲王——瑞王朱常浩。
虽说万历不喜欢瑞王的母亲周端妃,但儿子毕竟大了,过完年都24岁了却还没选婚,他这个当爹的多少有些失职。
早年间搞“三王并封”时,当爹的可是指着把小儿子推出来当枪使的,如今小儿子都24岁了,他这当爹的却连个媳妇都没给儿子找一个,真是不像话的很。
也难怪今儿去慈宁宫上香时,周端妃会和李、于二位太妃诉苦,说当皇帝的老子不问儿子的事。
瑞王二十多岁的人一没选婚,二没就藩,跟他哥哥福王前几年一样赖在京里不走,愁坏的不但但是他娘周端妃,也愁坏了外面的朝臣。
这两年东林党人上书要皇帝给瑞王选婚的奏疏可是从来不绝的,原因无它,一个成年的亲王仍在宫中,于东宫而言不是好事。他们可是生怕前门走了福王狼,后门进个瑞王虎的。
可这事,周端妃也罢,朝臣们也罢,都是误会了万历。
万历哪会真的不管儿子的婚事,实是这个儿子有点特殊。派在瑞王身边的女官们可是偷偷给贵妃娘娘回过话的,说是王爷好佛,不近女色。
这是委婉的话,往深里想,可能就是小王爷不能人事了。
自个的儿子,又是大明的亲王,却不能人事,你说做老子的心里能好受?面子上挂得住?
因此,万历在派发这个三万两红包的同时,已是打定主意今年一定要给常浩选婚,哪怕王妃是个摆设,也是个象征不是。
真就没有子嗣也打紧,将来总由他的哥哥给其过继个宗室为后,不绝香火就好。
这三万两红包其实也是顺手人情的事,压根不是万历自个掏的钱,而是年前打魏良臣那“勒索”过来的。
倒真应了崽卖爷田不心疼这话。
朱常浩这小子其实也精,他知道皇位这一块有太子大哥在,太子大哥不在也有福王二哥在,怎么也轮不到他。
因而,便想方设法的给自己弄些积蓄,这样等就藩之后才能日子过的滋润。毕竟,礼佛也要花钱不是。
这几年,朱常浩前前后后从老子那里也弄了十多万两银子,比起他那个靠借高利过日子的大哥太子来,日子别提多潇洒了。
当然,比起已经就藩在洛阳的二哥福王来,朱常浩就又有点寒碜了。
奈何,比不了,谁让人二哥是贵妃娘娘的儿子呢。贵妃娘娘在父皇心目中的地位,可比皇后娘娘重的多。
瑞王朱常浩偷偷抬眼瞄了下和父皇端坐在一起的皇后娘娘,发现这位嫡母大过年的脸上也不见喜庆,而是冷冰冰的,联想到宫中有关坤宁宫每年都有死人名额的传说,心里不由打了个突。
再扫了眼一脸忠厚,却是肥头大耳,胖乎乎的跟头猪一样,相貌和长材明显形成强烈反差的太子哥哥,朱常浩忍不住有些妒忌。但很快当弟弟的就调整了心态,他乃礼佛之人,怎能有这俗世间的名利心思呢。
不管是谁当太子,当皇帝,不都是他的兄长么。
太子和瑞王都是过来给皇帝、皇后拜年的,之后他们作为男方的代表还要替皇帝招待公主、长公主们的驸马爷。这也是应有之义,年初二女儿上门,舅子招待么。
殿内,十三岁的校哥儿老实的呆在父亲的身后,手中牵着七岁的弟弟朱由检和八岁的妹妹朱徽妍。
兄妹三人来之前明显是被父亲教过的,从进殿到这会,都是很懂礼仪,让他们的祖父看着颇是高兴。
万历问过校哥儿的学业,考校了几题,校哥儿答的很是不错,这让身为爷爷的万历越发高兴,对身边的王皇后夸了几句长孙。
“长孙聪慧,国家之福。”
王皇后点了点头,多看了一眼那个和她没有血缘关系的孙子。
郑贵妃没有来乾清宫,因她还有二十多天就要生产了,行动很是不便,因而万历特意传谕叫她不要过来。
万历“嗯”了一声,他对王皇后的感情比较特殊,从前真是喜欢的很,现在却是有些复杂。
王皇后自幼十分的聪颖、端恪,所以入选淑女。当时的选秀范围在京师及北直隶等地,共四百五十余人参选,最后选出王皇后及另外一名同龄女子陈氏,又经过严格的相貌生辰言行家庭身世等对比,最终选择了王喜姐,而落选的陈氏亦未入宫为妃。万历六年正月,年仅十三岁的王喜姐与朱翊钧正式举行大婚仪式,被册立为皇后。
当时首辅张居正曾向太后上书提到皇帝和皇后大婚年龄过小问题,不过因李太后急于抱孙,所以还是如期举行了。
婚后,万历和王皇后的感情确是深厚的,王皇后也为万历生了皇长女荣昌,但此后却是流产几次,导致终身不育。
也因此,王皇后性格方面便生了极大变化,变得极其易怒,以致坤宁宫这些年死于非命的宫人不下百余,这导致万历对这位元配极其不满。再加上国本争夺之时,王皇后和李太后一起反对立贵妃之子,这让帝后二人之间越发疏远。除非面子上的不得不在一起,否则万历是绝不愿和王皇后一起的。
想今年是大年初二,等会公主驸马们便要过来给帝后拜年,可王皇后的脸却摆的跟个冰窟窿似的,连面子上的事都不愿意替他这丈夫掩饰一二,万历心中的不满可想而知。
可万历又不好当着太子和瑞王的面说王皇后的不是,也只得强压不快,和皇后有一句没一句说着。
今天没有外臣,太子和瑞王这边也是随意交谈着,说着些吉利话。大家都在等慈宁宫那边事了,可过了一会,却有慈宁宫的一名内侍匆匆奔来,附耳在乾清宫内侍贾大全耳边说了几句,那贾大全本是一脸喜庆的脸瞬间变色。然后犹豫了下,硬着头皮上到御阶,在帝后那里低语两声。
王皇后听后,怔了一下,旋即眉头一挑,冷哼一声,看着丈夫一脸讥讽:“陛下生的好女儿!”
万历则是呼的一下站了起来,眼珠子暴突,模样好生骇人,把殿下的太子和瑞王吓了一跳。




司礼监 第二百三十五章 夜路走多终见鬼
东厂。
魏公公,故地重游了。
只不过这一次不是威风凛凛的扛着万历虎皮来夺权,自己给自己封个东厂临时提督太监,然后大手一挥下令番子们随他去刑部劫人,而是叫扒了斗牛服,五花大绑的给送进来的。
关公公的屋子也是个熟地,一缸子菜油味闻着颇是香。不知是东厂的油水太足还是什么原因,这缸子菜油竟是始终不见减少。
相见不如不见...
魏公公呆呆的坐在那条长凳上,一边回忆在宫中叫人抓起的场面,一边时不时伸手摸摸脖子,似乎这脖子上好像有双手在掐他似的。
久了,脖子不曾再摸,却又探手拍打一二自己的后背,似乎,这背上也有人在骑着他似的。
夜路多了,终是要见鬼的。
魏公公抬头看了看房梁,确认王曰乾的鬼魂没趴在那盯着自己看,这才叹了一口气。
现在也谈不上什么后悔不后悔的,公公只知道他老人家处境很是不妙。至少,皇爷那边是真发火了,要不然也不会由着石元雅把自己给押到东厂来。
想想也是,人皇爷的金枝玉叶黄花小妇人叫自己个假女婿给拱了,皇爷面上能挂得住?
尔今,就看贵妃的恩情有多深了。
石元雅那厮,好个势力眼!
公公大恨。
石元雅便是这东厂的前任内档,且是原天津税使、现司礼秉笔,一直想坐上提督东厂太监宝座的马堂公公的至交好友。死在这屋角缸中的原锦衣卫百户王曰乾当年又是这石元雅的人,关系十分的复杂。
马堂高升回京后,石元雅便替了他临清税使的位子。可是不知是马堂和掌印孙大老爷交换了什么利益,还是石元雅自己走了谁的门子,竟然又从临清调了回来。
据说其很有可能接任御马监的监军太监一职,如此一来,便是内廷最年轻的大珰了。
正等着年后上任的石公公接到了紧急任务之后,很是上心的把“钦犯”给解到了东厂来,毕竟算起来石公公和魏公公也是敌人。
这样的话,这一路押解的过程中,魏公公可是吃了不少苦头。想公公自树杆子出道以来,何曾受过这般气,那心里的憋屈和恨意自是滔滔了。
也就是虎落平阳叫人欺,这要搁东南台湾那边,公公不把石元雅全家讨奸了,就枉称天赐大珰了。
东厂这边,四大档头收到风声后不约而同的赶过来了。
李永贞是第一个到的,原因不必多说。
第二个到的是御用监掌印张进忠,第三个则是印绥监的掌印杜文诏,最后一个到的是提督文书房太监金良辅,也是四大档头之中地位最高的一位。
“魏公公犯了何事要下狱?”
李永贞和魏良臣的关系,东厂内部哪个不清楚,因此他焦急的向他从前的顶头上司金良辅打听消息。
金良辅摇了摇头,他确是不知魏良臣因何事叫皇爷下狱,只知是司礼监的马公公带人去拿的,然后直接叫石元雅给解来东厂。
从金良辅这里探不到消息,李永贞一时不知去问谁了。御用监的张进忠和他的关系一般,虽说这御用监也派员南下参与海事特区建设,但总体上还是属于小投资,持观望态度,和魏公公那里谈不上深入合作,因此不敢保证这位张公公会倾向于已叫皇爷下狱的魏公公。
印绥监的杜文诏则是个水泼不进的人,印绥监也是不肯和特区合作的四家单位之一。
另三家是司设监、都知监、神宫监。
这四家拒绝和魏公公合作的背后,多少都有马堂的身影。
因此,李永贞基本可以判定杜文诏不但不会向他透露案情,且百分百会落井下石。没见其正和石元雅聊的很欢么。
其实,李永贞的判断没有错,杜文诏绝不会帮忙,因为他和被杀的曹元奎关系很好。
但有一点李永贞却不知了,杜文诏也不知案情,而和他聊的正欢的石元雅更是不知道他解来的人到底是犯了何事叫皇爷动怒的。
“既是皇爷把人押在咱东厂了,咱们是不是去见见?毕竟魏公公与我东厂也有些关系。”
李永贞想着这样也不是办法,得先见到魏公公本人,弄明事情缘由才好设法相救。
杜文诏闻言,却微哼一声道:“别人可以去见,你李公公怕是要避一避的好。”
石元雅早从杜文诏那里了解到了李永贞和魏良臣的关系,阴侧侧的看着他。
张进忠则没有吭声,显是不愿趟混水。
“有什么好避的?永贞从前是我文书房的人,若是以后咱家出了事,永贞也不能见我么?”让人意外的是,金良辅却替李永贞说了话。
李永贞向金良辅点头示意,尔后冷冷瞅了一眼杜文诏,哼道:“现在有不少人在看魏公公的笑话,想看魏公公怎么死...不过有些人背后打的小算盘最好是收了。皇爷只是叫将魏公公解到咱们东厂来,这到底犯的何事,又是否有事,可是不确定的事。有些人要是高兴早了,咱家看呐,到时只怕难堪。”
“李公公这话什么意思?咱家奉谕将人解来,难不成还是错了?”
石元雅是做过东厂内档的,对这东厂的熟悉还要在李永贞之上。他一说话,无形之中就有股威压,比之才在东厂干了一年的李永贞要强势的多。
“不敢!”
李永贞身子微欠,淡淡说道,“咱家只是想说,事情未水落石出之前,咱们东厂这边办事最好留点分寸,免得日后不好相见。”
话音未落,外面却传来一声冷笑:“那便不见吧。”
随声而入的是一精干中年男子,与厅中大档们不同,此人不但样貌精干,更是长了一嘴的胡子。
“马公公!”
石元雅和杜文诏见到进来那人身影,齐齐从座位上站起,向着来人躬身。金良辅和张进忠对视一眼,也起来行了礼,却是比石、杜二人慢了一步。
李永贞心头一颤,不知马堂来此何干。忍不住又是眉头一跳,暗道莫非皇爷有旨意来?




司礼监 第三百三十六章 劫狱
马堂的胡子是真胡子,不是别的外差公公们粘上的假胡须,这一点在太监当中是极其难得的,所以马公公平时特别注意爱护自己的胡子,修饰的十分好。
从前在天津时,马堂就喜欢别人称他为“马公”,而非“马公公”。一字不差,给人的感觉却是大大不同的。
自前任提督太监陈炬去世后,东厂便不曾有厂臣,握有实权的四位内珰按品级算顶多五品,因此司礼秉笔太监的到来,足以让这四位内珰毕恭毕敬。
这就是司礼太监的权威。
李永贞也不敢怠慢,他从魏公公那里了解过马堂私藏高淮藏银的事,但这么大的事到了,马堂只是挨了皇爷一顿训斥却没有受到任何处罚,由此可以看出,这位当年和高淮并称为外差二尊的马公公,在皇爷心目中的地位也是不轻。
但越是如此,这事就越是棘手了。
不管是早年间的寿宁公主府的那个刁奴赵进朝,还是就在这厅上叫南镇田尔耕击杀的曹元奎,又或是外六档邓贤带人大闹左安门,还是上回的妖人谋反案牵涉出的高淮藏银案,马堂和魏公公的梁子那是越结越深,已然水火不两立。
要是马堂真奉了皇爷的旨意,魏公公落在他手中,只怕真是万事皆休了。李永贞十分担心这个情况。
然而马堂究竟有没有旨意,李永贞没能知晓,因为马堂一到便把石元雅和杜文诏叫到了一边。
显然,马公公有什么话要交待二人,却又不想让太多人知道,尤其是他李永贞。
李永贞是内书堂的状元,才华横溢,向来心高气傲,马堂眼中无他,他自不会留在厅中讨个没趣。与金良辅、张进忠招呼一声后便自个退了出来,刚出义武堂,就有三人迎了过来,却是早等着他李公公的。
一人是他李公公名下百户,掌着黑旗箭队的崔应元;一人是卯课干事丁大骨,另一人则是外派百户齐祥芳。
三人,都属魏公公一边的,那齐祥芳倒也罢了,只是受命外差江南。崔应元却是东厂上下人尽皆知的魏阉走狗,帮着干了不少事。
这次魏公公回京,忙前忙外哪样不是他崔应元在跑呢。至于那个丁大骨,小小干事,地位不高,却绞尽脑汁想搭上魏公公这条线,图的就是出人头地,至少能和崔应元一样做个百户威风下。
如今可好,这还没彻底巴结上,魏公公却倒了台,叫丁大骨如何自处?他现在就想从四档头这里打听下确切情况,那魏公公是完呢还是不完呢?
要真完了,那就休怪大骨无情,辣手摧花;要是还有气,完不了,那他丁大骨可就要患难见真情了。
“公公那边?”李永贞侧身朝原是马房和库房改建的厂狱看了眼。
崔应元摇了摇头,低声道:“邓贤的人守着,不让我的人靠近。”
闻言,李永贞眉头微皱,邓贤是外六档,从前跟着曹元奎的,而曹元奎又是马堂的人。由他看着魏公公,旁人还真难接近。
“这两天你辛苦些,盯死那边,没有旨意魏公公放不得,但也害不得。要是有人敢借机生事,”李永贞面色凝重,“你自己看着办。”
“公公放心,卑职的脑袋和魏公公是捆在一块的!”
崔应元目露凶光,他自是知道厉害关系。说句不中听的,魏公公前脚死,后脚他崔百户就得见阎王。不提他跟着魏公公提罪的人,就是整治黑旗箭队这件事,他在东厂树立的敌人就不少。
1...430431432433434...5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