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司礼监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傲骨铁心
贵妃一听就不悦了,冷冷道:“本宫不累,不劳几位公公操心了。”
“娘娘也是人,是人哪能不累呢?”梁栋干笑一声。
贵妃终是察觉不对,殿外本伺候的庞保等人都不见踪影,转而是几个陌生的面孔。
“孙公公这是带人逼宫吗?”贵妃的目光凌厉的落在孙暹脸上。
“娘娘这话说的,就是借老奴十个胆子,老奴也不敢逼宫啊。”孙暹一脸微笑,“只是老奴等确是觉得娘娘为皇爷操累过度了,所以想请娘娘回去歇上一阵。这里,由老奴们看着便是。”
“本宫再说一次,本宫不累,这里不需要你们操心。”贵妃态度坚决,她知道孙暹这帮老奴嘴里说的好听,实际上是想将她从乾清宫撵走。
钱顺见状,突然上前一步,道:“娘娘还是移驾吧。”
“怎么,你们这帮奴婢还想对我这个皇贵妃动手动脚吗!”
贵妃面若寒霜,事情的严重性已经不需要再多想了。这帮司礼监的奴婢有胆如此对她,很难说是不是得到了东宫授意。





司礼监 第三百一十三章 清君侧,保贵妃
作者注:原文秉笔太监钱顺当为钱忠,系笔误。
..........
皇帝眼下病重,乾清宫俨然就是国本,无论是出于哪方面考虑,贵妃都不可能受司礼监这帮人逼迫从乾清宫迁出的。
但贵妃虽是六宫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然而司礼监是内廷二十四衙门之首,掌印、秉笔等若阁臣内相,他们要联合起来对付贵妃,也不是贵妃能够对抗的。
事情由此陷入僵局,面对孙暹的咄咄逼人,贵妃只能使出“无赖”手段,嚷嚷说道:“莫不是要惊动陛下,你们这帮奴婢才晓得收敛!”
孙暹他们还真不敢惊动皇爷,先前几人商议的便是趁皇帝熟睡之际把贵妃请走,这要是惊动了皇爷就麻烦了。
“娘娘可莫把奴婢们好心当成了驴肝肺!”
梁栋阴侧侧道,他和金忠原是上上任司礼掌印、提督东厂太监张鲸名下,与金忠在张鲸倒台后便投了贵妃,这也是贵妃娘娘在司礼监的最大支持者。
不想金忠向皇爷请求归老后,这个梁栋竟然在东宫太监王安的劝说下改了门脸,如今是一心一意要做太子殿下的人了。
之所以如此小人,还不是因为瞧着皇爷病重,东宫那边要铁树开花。
说一千道一万,人都是有私心的,他梁栋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名下的儿孙们考虑。
这宫中可不比外朝,真个谁失了势,那牵连的可就是一大帮子。说句难听点,真个就是打入地狱那惨状了。
梁栋这一转投,可着实坑苦了贵妃娘娘,不但彻底在司礼监中没了支持者,连带着金忠早前那一派的大小太监们也都跟着换了旗帜,直接导致贵妃名头犹在,但内底却是个空架子。
司礼监现在除掌印太监孙暹外,还有六名秉笔太监,分别是张诚、梁栋、钱忠、萧玉、马堂、王顺。尔今,除张诚这个所谓的“中立派”外,其余已然是清一色的东宫派了。
张诚那个老狐狸最近都没怎么出现,估摸着也是在给自己留后路。若不然,他要在的话,孙暹他们也没法这么逼迫贵妃。
“张公公这人,是个不倒翁。”
魏公公如此评价张诚,照李永贞的说法,当时乾清宫中的淑儿真的是好委屈的,可以说是孤立无援,赤手空拳。
淑儿名下的太监崔文升不过是管御药局的,庞保也没什么正经职司,想要靠这二人抗衡司礼监那帮大佬,就如同让个村长和中央扯旗造反,不现实的很。
“当时司礼监那帮人逼着贵妃娘娘从乾清宫迁出,娘娘断然不许,直到中宫那位过来,也不知和娘娘说了什么,气的娘娘就此迁出了乾清宫。”
李永贞知道的大体就这么多了,至于王皇后究竟和贵妃说了什么,便是孙暹他们都是不知道的。
魏公公“唔”了一声,能让都使出“无赖”手段的淑儿掩面羞极而走,八成这事是和他有关了。
但肯定不是王皇后知道他魏良臣和贵妃私通的事,而是寿宁和他的事。
养女不教,和个阉人私通,真叫人当面揭出来,淑儿确是扛不住。
掐灭烟头,魏公公问李永贞:“也就是说,现在贵妃娘娘迁出了乾清宫,同皇爷起居的是皇后娘娘了?”
“我出京的时候皇后娘娘已经在乾清宫了,并且,”李永贞顿了顿,面露凝思,“听说宫城的锦衣卫也换了一批,是天津那位亲自回来部署的。”
“骆思恭么?”
魏公公的表情也渐渐凝重起来。
李永贞点了点头,道:“这位骆都督万历二十年便亲带锦衣卫出征朝鲜,搜集情报,是百年来锦衣卫都督中最具胆色之人,并且和东林党走的极近。”
“援朝之役,锦衣卫功劳确是不小...不过,能叫这位大都督从天津跑到京城坐镇,看样子京里面都认为皇爷这场病重的很咧,咱家虽不在京中,也能感受到暗流涌动啊。”
魏公公“嘿嘿”一声,前世历史骆思恭在移宫案中可是出力甚巨的。
李永贞又说了件事,骆思恭进京之后便派人去东宫侍卫,对外说什么提缉内外防护。
“咱看他是想在新天子面前表现一二。”
魏公公轻笑一声,这种事换他老人家也会做的,再怎么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万历要是驾崩,骆思恭要确保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提前向东宫示好。
“要是陛下真的驾崩,东宫即位,以公公和郑家的关系,恐怕...”李永贞没有明言,一脸担心的样子。
魏公公“嗯”了一声,道:“是啊,人皆道咱是郑家举荐,事实也确是如此,如果不是小舅爷,咱家现在说不得还在肃宁老家种地咧。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贵妃娘娘真要有事,咱家这个亲军太监兴许真得去南海子种菜咧。”
“现在这局面,公公打算如何做?”
李永贞关心的就是这个,如果魏良臣跟贵妃娘娘一起失了势,他这个东厂大档头肯定也好不了。
“我无害人心,人却有杀我意。”
魏公公沉吟片刻,冷哼一声:“陛下还没驾崩呢,就有人胆敢对贵妃无礼,真当本朝没有清君侧的先例么!”
“公公的意思是?!”李永贞心下打突。
“没什么意思,眼下京里面既然个个都在跳,便让他们跳好了,你给咱家带话给贵妃娘娘,让她冷眼旁观,看那帮人能跳出个什么来。”
魏公公有自信说这话,他就是让京里面跳,别看万历现在病重,可离他驾崩至少还有大半年。而在此之前,先走的是中宫那位皇后娘娘,所以他不在乎淑儿被迁出乾清宫,因为这位皇后娘娘也快了。
“另外,你告诉娘娘,咱家答应她的事就一定做到。有咱家在,谁也动不得郑家!”
这个承诺,公公从来都是放在心上的。
听了魏公公这般斩钉截铁的语气,李永贞也心下稍安,问道:“公公打算什么时候归京?”
“等砍了眼面前的建奴,咱家便回京。”




司礼监 第三百一十四章 誓留清白在人间
京城就算是地动山摇,公公平奴之心亦绝不动摇!
哪怕公公最后落得一个武穆下场,他也要留清白在人间,不带走一丝丝遗憾。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
具有高度政治和军事智慧的魏公公很清楚他现在的处境,因此他决心在最后解决以奴尔哈赤为首的分裂集团前,召开一次意义重大,并且深远的大会。
他老人家要通过这次大会,将参加平奴战事的各部凝聚在一块,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个想法势必就要牵涉到平奴各部的编制问题,众所周知,除公公直系皇帝亲军外,其余各部都是朝廷从关内各镇抽调拼凑而来,指挥体系十分复杂,也十分紊乱。
放在以前,公公这个想法莫说实施,就是想都不敢想的。
但现在,随着杜松、马林的大败,刘綎部的元气大伤,李如柏部的指挥权“转移”,以皇帝亲军为主的明军大败建奴,并成功将奴之残余主力合围,公公威望可以说是如日中天,赢得了各部官兵的敬重和崇拜,这个想法就有了现实的可行性。
唯一的麻烦,或者说唯一存在的阻挠来源于刘綎。
毕竟,刘綎此时是各部明军官职最高,也是威望最高的将领,他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魏公公的整编思路。
为此,魏公公与刘綎连夜彻谈,在给予最大的诚意之后,刘綎同意了公公的整编计划,愿将所部改编为皇帝亲军第二师团。
但刘綎同时也表示,这个第二师团的编制只能是暂时的,等到平奴才战事结束,兵部不可能让出关的各部一直呆在辽东,到时肯定会有大的调整,包括他刘綎在内也极大可能回到四川,因此他无法保证这个第二师团会一直保存。
对此,魏公公表示理解,他承诺如果朝廷重新调动各部,他虽是辽东镇守太监,但亦绝不强行干涉阻止。
公公说道,他之所以要整合各部,完全是因为对建奴总解决的需要。他提出,之前杜松和马林之所以兵败,除了分兵被建奴各个击破,很大的原因就是各部各成山头,各自统属,没有形成有效指挥联络机制的原因。
公公拿杜松余部和马林余部与叶赫部整合,设立西北方面军总前委的例子举证。
正是因为这些残部和叶赫部建立了新的,有效的指挥体系,才能在西线发挥巨大作用,迫降了黑图阿拉,一举断掉了奴尔哈赤回头之路。
“要打,就要打个彻底;要杀,就要杀个干净。各部建立统一体系,也是一次对各部的锻炼,借着对建奴的最后一战,好好检验一下这个新体系,如果老将军认为这个新的指挥体系不比旧的强,那咱们就还用旧的。但要是强,那咱们就得改革。”
公公提出,军队改革和朝廷变法本质是一样的,朝廷变法是为了富国强兵,军队改革则是强军同时也要富兵。
刘綎很是认可魏公公的说法,但最终促合刘綎同意整编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魏公公以私人名义表示,待平奴战事奏捷凯歌,他将为刘家向陛下请爵。
解决了刘綎之后,公公又让魏老九等人到各部打招呼,将京中的一些情况如实告诉他信重的将领们。
同时,与已经成为公公亲密伙伴的周铁心、马祥德密谈,得到了这两个平奴战事地位十分重要的文官支持。
同时,公公让李永贞也留下参加大会,因为他老人家希望这次会议是一个全面的、团结的大会,而不仅仅是参加平奴战事的各部军队的一次会议。
李永贞作为东厂与会人员,他的身份就显得特别的重要,能够使这次会议有一个质的提高。
果然,在听说东厂也有重要人物参加会议,如保定总兵王宣、如辽阳副总兵杨一科等人都感到十分震惊,同时对魏公公的重要性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私下里,这些比较重要的将领也纷纷得到了魏公公的称赞。
向来以礼服人的魏公公很是豪爽的给包括刘綎父子在内的将领们送了很多礼物,其中就包括每人三到五千两的礼金。
只是,因为在前线的缘故,这些礼金并非现银,而是一张张借据。
借款人,是当今东宫。
基层官兵也得到了公公的馈赠,不是金银赏赐,而是公公花重金请恩师杨镐为前线调度来的猪肉、鸡鸭鱼肉。
前线转败为胜的消息沈阳城中已是人尽皆知,从大败颓丧中走出来的杨镐对于学生的要求,几乎是加倍给予,哪怕因此将沈阳的藩库都给搬光。
敌人已是垂死挣扎不得,大功就在眼前,吃穿用度又充足,大明官军们可谓是士气大振,人人皆诵魏公好。
传闻魏公公甚至让人到沈阳、辽阳、广宁等地重金请当地的青楼女子组团来前线,并密令将之前俘获的女真女子秘密关押,要各部按官兵功劳大小予以分发。
这可是喜得官兵们真正是眉笑颜开,人人都盼着那一天。
毕竟,打接到朝廷调令起到现在,他们可是数个月没尝过荤了。
刘綎在知道此事后先是一愣,旋即哈哈一笑,说小魏公公真是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真个是辽东的及时雨啊。
文官中监军周铁心、马祥德等人听说这事后,也是呵呵一笑,都赞魏公体恤官兵。
监军康应乾听说后,则是有些愕然,但也没说什么。倒是黄宗周发了两句牢骚,说大军在外怎么能弄女人过来,这要叫科道知道了参上一本如何了得?
“参他妈了个巴子,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那些个笔杆子哪知道咱们刀把子的苦。他们要有本事就提刀来前线杀奴,没本事就不要朝咱们爷们嚷嚷,什么坏军纪?咱们一没抢二没杀三没逼的,大明律里没说花钱的不对!”
刘招孙不以为然,昨天魏公公可跟他说了,等回了京要帮他说个亲事。姑娘们,怎么也得是皇亲国戚家的才对得起他刘招孙。




司礼监 第三百一十五章 告奴尔哈赤反动集团书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梦想,来自穿越时空的力量。
胜利,属于伟大的天选之子!
三月的辽东,春意盎然,万物复苏。在多方准备和协调之下,“三河会议”在官兵的一致期待中如期举行!
这次会议是大明开国以来,首次由内臣主持、涉及数镇,并有文官参加的军政会议。
参加会议的将领主要有,皇帝亲军的李炎昭、丁孝恭、安国寺、赵明、岛津平八郎、范浑、托福、福阿满等将领。
其余有刘綎、刘招孙、康应乾、黄道周、祖天定、东村太郎、尚可进等。
又有监军马祥德、周铁心、辽阳副总兵杨一科、尤世功、保定总兵王宣、参将龚念遂、都司刘凤民、张大纪等。
此外,叶赫部贝勒金台吉、布扬古等,朝鲜两班军官韩应龙、金大元等。
列席会席有文森特等联军人士。
共计文武132人参加大会。
大会正式召开前,魏公公发出倡议,与会人员一起焚香祭奠此次平奴战事阵亡牺牲将领们。
皇帝亲军将士及刘綎部官兵共同于三河敲响汉唐古乐招魂军鼓,魏公公亲自宣读祭文,谓:“平奴英烈永垂不朽!”
仪式结束后,魏公公又饱含热泪和与会文武一起回顾了军队的光荣历史。
“同志们,我们的军队是一支历史悠久的军队,诞生于黄河岸边,是为了反抗蒙古鞑子对我们汉人欺压而自发成立的一支军队!
最初,我们的军队叫香军,后来蒙古鞑子因我们香军战士系红巾作战,便又将我们叫做红军!
有歌谣,谓:满城都是火,府官四散躲。城里无一人,红军府上坐。”
风雨中,魏公公的声音响彻三河。
大明的军队便是红军——红巾军!
红色,贯穿了大明军队的一生,从两百多年前的黄河岸边直到今天的白山黑水。
“.....伟大的红军战士们手执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同志们,我们的先烈们当时是多么的壮志激怀,是多么的豪情啊!...后来太祖皇帝龙兴金陵,异族将我们红军又称为明军,但不管是红军还是明军,我们军队从建立之初到现在,始终只有一个军魂,那就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一百多年前,咱家的前辈汪直公公带领将士们雷霆扫穴,今日,咱家这个后辈也带领将士们再一次扫穴,这一次,我们要彻彻底底的将胡膻之气一扫而光,咱家还是那句话,不破黄龙不封刀,不灭建奴不还家!”
带有浓厚乡音的魏公公大手一扬。
“不破黄龙不封刀,不灭建奴不还家!”
在官兵们声震九天的呼喊声中,三河会议正式召开。
此次会议,对当前平奴战事做出进一步明确指示,奠定了魏公公思想在军队中的重要指导意义,解决了如何将旧军队改造为新军队的问题,丰富了参加平奴战事各部的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确定了今后以皇帝亲军为主进行大胆的新军队体制改革。
同时,会议还就战后建州以至更北地区的治理工作提出了具体思路。这个问题涉及到了上千年的辽东各族聚居传承问题。
相对于军事改革和对建奴反动集团的最后总打击,魏公公更加看重治理问题。
“打,咱们行。治,咱们更要行。要是光会打不会治,那将来还要打。这样不行,打来打去的,不但要死人,还要耗钱粮,对帝国是负担。”
他老人家在会议上如此说道。
“从前,朝廷和辽东地方在有关建州问题的政策其实是错误的,原则性、根本性的错误,正是因为这些错误的政策才导致建州问题屡次得不到根本解决,一次又一次死灰复燃,终酿成今天的大祸。”
魏公公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继续说道。
“咱家的意见嘛,就是要反对过去的建州治理问题,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咱家认为,应当改土归流,不要再任用这些地区的旧有上层去治理百姓,要知道他们本就是残酷压迫百姓、剥削百姓的寄生集团。朝廷拉拢他们,本质上就是在扶持他们的壮大,叫养虎为患。
奴尔哈赤就是这些人的代表,正是因为有奴尔哈赤这样的人存在,才隔绝了朝廷和女真底层百姓之间的沟通渠道,使得这些女真底层百姓对朝廷的情况不了解,只知道听奴尔哈赤这种人说,最后就走上了跟随奴尔哈赤一起叛乱的不归路。”
魏公公强调,这个上下不通最是坏事,因为这会让中间的奴尔哈赤们可以上下其手,上瞒朝廷,下欺百姓。
“同志们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朝廷眼中,女真百姓同样也是大明的子民,可我们过往的政策偏偏不重视这些子民,反而只重视安抚拉拢那些压迫女真人民的反动贵族,你们说,这行不行得通?”
魏公公示意添茶,继而指出只有改土归流,废除建州左右卫的旧有设置,才能根本解决女真地区动荡问题,才能解决女真人民对朝廷和汉族同胞不信任的问题。
如果继续保持从前做法,等朝廷的平叛大军一走,广大的女真百姓还是会被人蒙骗,从而又走上叛乱的老路。
“咱家意向朝廷上书,不止在建州地区,而是在整个辽东建省设府设县治理,和包括女真百姓在内的各族百姓直接面对面沟通,我们的官员要诚恳的帮助百姓们了解产生分裂倾向的根源,去掉他们的怀疑。”
公公抽了根烟。
“当然,要去掉产生这些倾向的历史的根源,不是一天就能做到的。所以我们要在建设大明帝国的共同目标下,经过长期努力,发展民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去掉这种怀疑。”
魏公公进一步指出,中国在历史上从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
因为,中国这个概念是两千年前形成凝聚力的汉族对于汉族所建国家的称呼。
“以前说夷夏之争,说华夷之辩,华夏以外就是蛮夷。很多人对这个说法有些质疑,认为不符合事实。但咱家认为,这就是事实。这个说法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更谈不上什么歧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是个先进的国家,中国的人民能够创造财富,能够创造文明,那些蛮夷不会。他们只会破坏。破坏对于广大人民是苦难,不管是什么人,大家活着便是要安定,要吃饭,要穿衣,要过日子。
相互杀来杀去的大争之世人命如草,不管什么人,进攻的一方,防卫的一方,都要死人。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归根结底就是要以先进融合落后。我们称蛮夷,但我们却要敞开胸怀将他们纳入中国,使之成为华夏一员。”
魏公公环顾与会人员,
“怎么个敞开胸怀呢?咱家看呐,就是我们汉人要做一些让步,要帮助落后地区的蛮子发展经济,发展民生。我们呐,要让出我们的文字,让那些蛮子都说咱们的话,写咱们的字,读咱们的书。还要让出我们的思想,丰富他们的脑袋,丰富他们的文化....”
说到这里,魏公公的声音突然严厉起来,
“咱家必须要强调一点,我们汉人不要有什么大汉人思想,这个不对。我们的文明应该是大度的,不要想着关起门来自家用,不去管外面的蛮子死活。这个思想要不得咧,你不管人家死活,人家就要过来抢你的嘛。
历史上,不是没有蛮子没打赢咱们的。那个辽、金,那个元,不都是蛮子打进来了嘛。
所以,为了不让蛮子再打进来,咱们就要无私的将我们的文明无偿让给蛮子嘛。
大家想呐,蛮子们有了咱们的文明,和咱们都一样了,他们还是蛮子吗?
当然不是,他们也就是我们汉人咧,也就是我们华夏的一员了。他们就不会再破坏,他们也会开始跟咱们一样创造财富,守护华夏的文明。”
魏公公还说要通婚,他说他十年前来过建州,那时他就知道女真人和汉人很少通婚,这样肯定不对的。
“我们汉人怎么能有歧视思想呢?大家通婚嘛,我们可以多娶女真姑娘,也可以把我们的姑娘嫁给他们。
谁家的日子过得好,谁家的姑娘就嫁过去嘛。娶了人家姑娘,对老丈人家就要好一点,难道看着老丈人家贫困吃不饱饭,看着大舅哥小舅子们娶不上老婆?
要咱家说,谁要真这样想,他就不是个好女婿咧。人家的姑娘那是白叫他拱了咧。”
1...533534535536537...5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