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驸马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白马啸秋风
周显叹了一口气,“我走不得,至少目前走不得。周乾,你手下的这两千士卒的战力如何?”
周乾皱眉道:“就那样,顶不了什么大用,但都能够听我的命令。”
周显点了点头,对此没有说什么。交待了周乾的一些事,然后启程回五城兵马司。
听完斥候的回报,李岩去找李自成,将得到的讯息上禀。
李自成笑道:“没想到崇祯小儿还有几分胆气,竟然亲临城头鼓舞士气。”
刘宗敏大笑道:“那是因为他知道我大军还未杀到城下,要不然他肯定只会躲在床下瑟瑟发抖。”
他的玩笑引起了众将的哄堂大笑,席间气氛顿时热烈了起来。
李岩眉头轻蹙,“闯王,现在主持京师防守的是李国桢和周显。京营羸弱,不堪重用。但周显此人熟知兵法,断不可太过轻视。就目前的情况看,他还是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守城策略,或许会给我军将来攻取京师带来一些麻烦。因而,微臣以为攻京师应快不应慢,以防事情有变。”
刘宗敏笑道:“林泉,你也太胆小了点吧!现在的京城就是我们手掌里的一只鸟,随时可以捏死他。周显小儿,又能干什么?”
李自成摆了摆手,“捷轩,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攻下京师之前,确实还是应该小心谨慎。林泉,你既然如此说,必是心中有良策,说说吧!”
李岩点了点头,“微臣以为,现在我军应做好五件事。一、派人通知刘将军,让他加强对保定的进攻,以防保定守军撤回京师。二、派出骑兵先行前往京师,射降书入城,以乱其军心民心。三、派遣使者入京,先礼后兵,若是崇祯帝愿降,这将免除很多麻烦。四、派出一支大军向东,以阻吴三桂前来京师。并派遣使者前去,招降于他。五,调集火炮,随大军前行,为攻城做准备。”
李自成想了片刻,笑道:“林泉所言极是,我准了。二虎,摇旗,你们两人率骑兵先行,前往京师。我们在宣府不是俘虏了一个监军太监吗?放他入城,说服崇祯帝归降。至于吴三桂那边,唐总兵,你之前在辽东应该和他有所交往吧!要不,你替朕去一趟?”
唐通道:“闯王,不知您准备许他何等官职?”
李自成道:“你携带五万两银子前去。告诉他,若他愿降,和你一样,封侯,今后朕必有重用。”
末代驸马 第七十五章 离京3
周显刚回五城兵马司,便得知崇祯帝已经回宫,速度之快令他诧异万分。
等问清了情况,才知道崇祯帝在西直门视察之时,城下突然射来一支冷箭。崇祯帝没事,但当场射死了一个守城的士卒。
一声惊呼之后,城头顿时乱作一团,守城士卒争先恐后向城下拥去。军士的惊呼喊叫声,城头火盆的倾倒声,脚步踩地发出的啪啪声,兵器丢在地上发出的砰砰声。等等这些声音混在一起,噼里啪啦,砰砰锵锵,乱乱糟糟。
黑夜间,竟然有十几人被践踏而死,伤者近百。
崇祯帝在禁军的护卫下,除了受到一些惊吓外,并无其他的事情。但这一箭,射散了他所有的雄心壮志。等他下城的时候,失魂落魄,连脚步都走不稳。
听了事情的经过,周显眉头紧蹙。过了一会,他默默的叹了一口气,“本以为他们还能顶点用呢!没想到却被一支冷箭吓成这个鸟样子。”
方静道:“督帅,李伯爷派人来找您,询问您现在该怎么办?”
周显想了一会道:“首要是稳定军心。你派人通知李伯爷,让他今夜辛苦一下,去城头安抚守城将士。方大人,你也不能好好休息了。召集五城兵马司的衙役,在主要的街道巡逻,以防有人趁乱生事。”
方静连忙道:“督帅客气了,这是属下的分内事,我稍有便去。”
周显点了点头,向旁下令道:“吕明,你现在去找涂山,让他立即点起所有骑兵到北安门前等我。”北安门在什刹海之东,向北可以通过鼓楼大街直接出城。
吕明抱拳应命而去,方静也起身告辞。
周显抬头望了望天空,月朗星稀,天空澄明,是个出城的好日子。
他起身回屋,令亲卒为自己披上铠甲,挎上长刀,挂上长弓和箭囊。他的长枪在滕县折断,再加上他本身受伤,便没有再寻新的,从普通士卒那里找了一把临时替代的。
看着铜镜里的自己,周显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转身下令道:“走,去北安门。”
在那里,涂山等人已等待多时,看到周显来到,纷纷上前施礼。唐琦从昌平带回了一些骑卒,除去护送太子离开的那三百骑,总数还有一千来骑。
周显看着他们点了点头,“唐琦、涂山、吕明,你们各带三百骑分别从西直门、东直门、安定门出。黑明道、黑明德,你们两个率领剩余骑兵跟我一起去德胜门。所有骑卒出城之后,转道向北,向前包抄三十里。遇到闯军哨骑,全部斩杀,人头带着。等天明时分,在西直门前会和,再一起回城。”
唐琦问道:“督帅,若是遇到大股闯军怎么办?”
周显道:“我军斥候的回禀,闯军大部还在昌平。即使遇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骑兵行动迅速,避开他们,及时回撤就好。若是事情紧急,就绕道去正阳门或者朝阳门,从那两门入城。今夜,我要让闯贼哨骑彻底胆寒。”
持周显将令,门口守卒不敢拦截,应命打开城门。骏马奔驰而出,引的城头守卒纷纷向下张望。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彼此议论纷纷,军心浮动。
昌平被破,从北向京师,一马平川,再无障碍。闯军哨骑散在京师周边的甚多,探查情况,摸查底细。
千余骑从各门突然杀出,东西两面包抄,正北面两路向前。闯军哨骑最初还以为官军有什么大的调动,急急向前,想要探知情况。他们没有选择在第一时间撤离,甚至有其他各门的闯军哨骑也向北而来,欲要弄清状况。但他们很快便后悔了,因为这些骑兵出城针对的就是他们。
这一夜,很不平静。
官军在城外大撒网,四队骑兵彼此相隔数里,共同向前。火箭不断射向天空,警示着闯军哨骑的所在地。一旦发现,周围骑卒尽数围去,很难逃脱。
虽然是黑夜,但成果显著。到天明时分,所有骑卒回撤,已斩下近二百颗头颅。能为哨骑者,都为军中精锐,可以说所获颇丰。
周显让他们把人头挂在马侧,大张旗鼓,从西直门缓缓入城。城头守军看到,既惊又恐,之前因那一箭而丧的士气顿时一提。
崇祯帝回到宫中,听闻周显已经送走了朱慈烺。他当即暴怒,大声呵斥了周皇后,并将文华殿内的瓶瓶罐罐全部砸了个稀巴烂。他招来李御兰,让他立即率部出城追回太子,幸而被王承恩以这样会闹的人尽皆知为由阻拦住。
等他冷静下来,派人去探知详情。知道周显并没有随朱慈烺一起出城,才长舒了一口气。再后来,又有人来禀告,说周显率部出了城,他情绪又开始不稳。天明时分,又有人上报,说周显亲自率骑兵出城,斩杀了数百颗闯贼的头颅。
这下,崇祯帝情绪完全陷入混乱,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为帝十数年,他第一次没有去上早朝。而实际上这时,此时能准时去上朝的已经不到平时的四成。那些不来的大臣,要么已经携带家人出城避难,要么待在家里老老实实的等着紫禁城新主人的到来。
崇祯帝把自己关在文华殿内,什么人也不见。他没有招周显前去询问此事的详情和经过,周显在这个时候也不觉得有什么必要向他解释自己所做的一切。
正午时分,一队骑兵出现在安定门外。后来越来越多,有近两万众,而其他各门也有闯军骑卒出现。
京城外九门关闭,与外完全隔绝。
李国桢吓坏了,令士卒四处敲锣打鼓,召集青壮上城驻防,并且禁止守城将士下城。城头的人增多了,但兵械不足,只能一个劲的向上搬礌石滚木。
文耀和刘文炳两人更是令士卒搬来巨石,将他们负责的德胜门和安定门从内侧堵上。外人进不来,城内士卒也出不去,彻底放弃了出外与敌决战的打算。
末代驸马 第七十六章 出京4
周显登上安定门,北面土城上,一面闯字大旗迎风招扬。他顿时笑向左右道:“李自成陕西称帝,大军却依旧沿用闯字大旗,可见其仓促也!”
李国桢却没周显那么乐观,他从怀中拿出一张纸给周显,“闯贼刚刚射入城中的,我已下令士卒不得私藏,违令者斩。”
周显拿起来看了一下,是李自成攻克太原时发表的永昌元年诏书。
上帝鉴观,实惟求瘼。下民归往,只切来苏。命既靡常,情尤可见。粤稽往代,爰知得失之由;鉴往识今,每悉治忽之故。咨尔明朝,久席泰宁,浸弛纲纪。
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甚至贿通宫府,朝端之威福日移;利擅宗绅,阊左之脂膏罄竭。公侯皆食肉纨袴,而恃为腹心;宦官悉噬粮犬豚,而借其耳目。狱囚累累,士无报礼之心;征敛重重,民有偕亡之恨。肆昊天既穷求仁爱,致兆民爰苦于灾梫。
朕起布衣,目击憔悴之形,身切之痛。念兹普天率土,咸罹困穷;讵忍易水燕山,未苏汤火。躬于恒冀,绥靖黔黎。犹虑尔君尔臣,未达帝心,未喻朕意。是以质言正告;尔能体天念祖,度德审几,朕将加惠前人,不吝异数。如杞如宋,享祀永延,用彰尔之孝;有室有家,民人胥庆,用彰尔之仁。凡兹百工,勉保乃辟,绵商孙之厚禄,赓嘉客之休声。克弹厥猷,臣谊靡颓。惟今诏告,允布腹心。君其念哉,罔恫怨于宗工,勿阽危于臣庶。臣其慎哉,尚效忠于君父,广贻谷于身家。
永昌元年谨诏。
檄到如律令!
这是一封劝降书,也是李自成对崇祯帝的最后通牒。
它前半段说的是明朝维护贵族、乡绅的利益,使天下的财富都落到了宗绅、公侯、宦官这些人的手里。对平民百姓却不断征收重税,造成贫民无法过活,只能站起来反抗,甚至愿意与明朝一起走向灭亡。
后半段是讲李自成本人是布衣出身,看到百姓困苦,有切肤之痛。他起事是为了救民于危难,并愿意为此赴汤蹈火。在这里,他还为崇祯帝指明了道路。说现在天命有变,帝心已改。让崇祯帝认清形势,及早投降。以免臣民遭难,子孙受苦。
为了说服崇祯帝投降,甚至还用了“君非甚暗”这样的评语,以一种特别柔和的语气劝说崇祯帝投降。
周显之前便从兵部的回文中看到过这篇檄文,此刻又仔细看了一遍,淡淡笑道:“一看这文章就知道一定是牛金星所写,又臭又长。”
刘文炳问道:“督帅此话何意?”他粗通文墨,而这篇檄文在他眼中无论怎么看都是上乘之作。文采、立意、论点,无论哪一方面都让人无法反驳。
周显笑着道:“如若他是给圣上看,这封檄文无疑是好的。但此刻闯贼用箭射入城中,是为了乱我军心。这样艰涩,这么长,又有几个士卒能看的懂?”
李国桢和刘文炳微微点头,他们却没想到这茬。
周显转向李国桢道:“李伯爷,射入城中的劝降信,收缴起来就行了。别杀人,没太大的必要,还容易影响守城将士的士气。”
李国桢想了片刻,点头道:“那就依督帅。现在除安定门外,西直、德胜、彰义、朝阳、正阳的守将都有回禀,发现城外出现闯军骑兵。看数量,城外闯军应该在三万之数,且都是骑兵。督帅,我们要不要趁闯军主力未到,率兵出城,先行击败眼前的闯军?”
周显摇头道:“到的是闯军先锋,都为精锐,战力很强。而且正因为人数不多,他们会十分小心谨慎。城中多为步卒,骑兵只有千余。大军调动,行进缓慢,如何瞒过他们?而且以京师现有的情况,我们能调用多少兵卒与之相战?真有取胜的把握吗?”
刘文炳道:“对,一定不能出城与闯贼相战。周督帅,李伯爷,我还是觉得应该把京师的外九门全部用巨石封上,让闯贼不能入城。”
李国桢道:“刘侯爷,那样的话,京师可真就成了一个死地了。”
刘文炳怒道:“莫非你认为现在京师还有活路?封了外九门,至少可以抽调兵卒上城,拖延闯贼入城的时间,专门等待援兵到达。”
周显摆了摆手,“侯爷莫急,还没到那种地步,也没必要做的那么绝。既然德胜和安定二门已经堵上,那就不必管它了,其他七门,我看还是暂时不要堵了。或许还可寻到机会,出城破敌呢!”
说着,他突然一笑,“告诉二位一个好消息。刚刚皇上派王公公来,说他从各监调了两万內恃和一千禁军出宫协助守城。我看这两万余人,就全部放在北面城墙上吧!至于之前预留的八千多士卒,拨出六千增派到正阳和朝阳门吧!现在闯贼主力都在北城外,其他各门闯贼数量不多。如若有机会,我还是想出城袭击闯贼,至少可以借此鼓舞一下守军的士气。”
稍后,周显和李国桢走下城头。
李国桢去宫中接应出宫的內恃,周显又去见了吴襄一趟。回五城兵马司睡了一会,最后被吕明叫醒。
李自成在沙河巩华城设下大营,令刘宗敏继续率大军南进,专思进攻北京。而在宣府投降的监军太监王顺被送进京师,去宫内见崇祯帝。
周显见事情不能再拖,派人把吴家的一半家人送出城去。他们离开没多久,刘宗敏所率的攻城主力到达。
城外一夜锣鼓不停,大军不断调动,城头军心浮荡。
等到天明时分,情况已明,引目向下望去。闯军主力依旧陈于北面,但在其他各门外都部署了一些兵力,对京师形成了包围之势。
刘宗敏连续多次派人飞驰到城下,询问崇祯帝是否愿降?
城头守军没有答案,只是让他继续等待崇祯帝决议。后来,崇祯帝派出內恃太监张殷和王顺一起出城,与刘宗敏讨价还价,拖延时间。
末代驸马 第七十七章 出京5
正午时分,刘宗敏失去了耐心。他派人到城下正告崇祯帝,若是天黑时分崇祯帝还不出城纳降,他将直接攻城。
张殷和王顺回城,力劝崇祯帝归降。崇祯帝暴怒之下,一剑砍死了张殷,血染武英殿,群臣战栗。
兵部尚书张缙彦、御史中丞李邦华奉皇命巡视城头,鼓舞士气。
看城下闯军,大营绵延上百里。旗帜翻滚如云,刀枪高举似林,铠甲闪烁夺目,骏马剽悍雄壮。尘土纷起,马嘶人喊,鼓声震天,海沸山摧。论气势,和城头带着恐惧的守军相比,一个天下,一个地下,更不用说人数上的差距。
张缙彦看了一会,脸色大变,啧啧无语,仓促下城。
李邦华无奈的摇了摇头,向周显道:“忘筌,我陪我去一下西直门吧!”
周显说道:“叶童舟为李御史您主持京营时的亲信将领,由他主持西直门防务,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我看还是直接去阜成城门和彰义门吧!那里守卒不多,且士气低落,我正准备再向两门增派五百兵卒。李御史前去,正可以借机带那一千士卒过去。至于我,就不过去了,城外……”说着,周显面露苦笑,没有再说。
李邦华面露犹豫,思索片刻,还是点了点头,“这样也好。”这时,他突然伸出手将周显拉到一边,压低声音问道:“忘筌,你对我说实话,太子是否已经出城?”
周显没打算瞒李邦华,“前天晚上送出城的。若是一切顺利,现在应该已经到霸州了。我在那里留了一营兵卒,可以一路护送太子前去山东。”
李邦华长舒了一口气,“听有人传说此事,我起初还不相信。还是陛下圣明,只要太子到了南方,至少可以保全半壁江山。时势轮变,我大明或许仍旧可救。只不过忘筌,你怎么没随之一起离开?”
周显苦笑着摇了摇头道:“陛下并没有同意此事,我是通过皇后娘娘把太子及几位殿下私下带出皇宫的。我现在担任九门副提督,负责京师防戍。若是不禁一战便先行离开,城内必然大乱,我可不想担上致使京师陷落的罪名。”
李邦华眉头微蹙,不住的叹息道:“怪不得,我还以为圣上想通了呢!”他默吟了一会,突然想到什么似的急声道:“忘筌,你也要立即出京,要不山东之兵该由谁来统帅?即使能到南京,恐怕也会被权臣掌控,这大明还是危险。”
周显道:“李御史莫急,此事我早有计较。京师九门,闯贼不可能在每门外都留有重兵,逃出城去并非什么难事。我只是暂时不走,没说会一直留在城中。倒是李御史,您现在有什么打算?”
李邦华沉默了一会,“老夫年近七十,也懒的再出城了。若是忘筌信的过老夫,就让我负责守一门吧!虽然不能提刀上阵,但给守城将士擂鼓助威还是可以的。”
周显想了想,最终点头道:“那就彰义门吧!就在刚刚,孟侍郎已经提请去了阜成门。这两门都在西面,也较易受到攻击。”
送走李邦华,周显转头看向城外大约十多里外的土城。
那里曾是元大都城墙的遗址,后被弃置,外墙城砖都被用去建设新城,只保留了长两三百丈的厚土墙。有些部分已经坍塌,但整体还算保全完整。高度大约有两丈多,看起来比京师北城矮上半截。
周显初次看到它的时候,就觉得那里会是守城的一个麻烦,想着将它挖掉。但土城太长,土还都是垒土,极其坚硬难挖,他没有足够的劳力去做此事。而且闯军攻下昌平太快,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最后,只好做罢。
刘宗敏铁匠出身,但随李自成打了十几年的仗,逐渐成为闯军的二号人物。这不仅是因为他和李自成关系好,还因为他能打硬战,擅于指挥。在闯军中,除了李自成,他是少数几个能指挥十万以上大军的人。
来到京师外,刘宗敏一方面按照李自成的命令派人进城,劝说崇祯帝投降。另一方面积极备战,派出斥候探查京师周边情况,并催促后方士卒赶快将火炮运到。
他从没有对崇祯帝投降抱太大的希望,小时候为了争一口吃的都能打的死去活来,现在夺的是天下。但凡有一丝的希望,怎么能指望一个当皇帝的人舒舒坦坦的打开城门投降?这是刘宗敏的道理。
而他之所以没有发起进攻,只是因为京师城高墙固,而他没有攻城器械,后方的火炮也没有运到。他令人紧急制作了一些攻城器械,并亲自骑马在京师外转悠了一圈。而土城这样好的炮台,他第一时间便注意到了。
远处,上千个闯军士卒正在大声吆喝着将火炮拉到土墙上,为攻城做准备。看火炮数量,至少有三十尊之多,刘宗敏说的天黑之后发起进攻不是一句虚话。
周显默默的叹了一口气。大同、宣府不战而降,居庸关唐通投敌,昌平被闯军攻破。降者无数,而关内、城内的火炮尽数被闯军所得。或许,后面还有更多的。
实际上,因清军多次入关,进逼京师,城中存有不少的火炮。虽然大多数都是上百年的老旧货,甚至还有永乐时期的,但数量真的不少。而且这东西无论再旧,稍微收拾一下就直接能用,只有射的距离远或者近的问题。
周显从中挑了一些比较新的和射程远的,通通放在了北面城墙上,其他的如虎尊炮、火铳都配属了不少。而经过工部的紧赶慢赶,也紧急制出了不少火药。虽然数量依旧不足,但顶上一段时间应该是够了。
刘文炳快步登上城头,身后带着一队人。他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向周显道:“周督帅,人都给你叫来了。三十二个人,以前都是神机营的老炮手,现在安定门上只有这么多了。”
周显微微点头,“刘侯爷辛苦。”然后他转向那些炮手道:“这些红衣大炮你们每个人都会操作吗?”
末代驸马 第七十八章 出京6
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吵声,打断了周显和他们的对话。周显一愣,顺着声音的方向疾走过去。
那里,几个太监正在围殴一个士卒。
那士卒惨叫连连,在地上翻滚着,不断的出声求饶。但那几个太监充耳不闻,脚踢手打,毫不留情。而一个四十多岁的太监站在外侧,扯着野鸭嗓子大声叫骂着。就这样,他犹觉得不解气,还冲上前去踢上几脚。
刘文炳大声喝道:“住手。”他怒视那太监,“刘公公,你这是在干吗?”
那太监名叫刘才,出宫的內恃太监被分成三部分,他是安定门內恃的统领,以前主管尚衣监。看到周显和刘文炳,他淡淡笑道:“哟,是周督帅和刘侯爷呀!这小子冲撞咱家,咱家这是代刘侯爷教训他呢!”
刘文炳怒道:“你教训我的人,总得给我说一声吧!”
刘才笑道:“一个小卒,用的着吗?虽然守城您为主,咱家为副,但咱家是圣上派来的,是监军,就是监督你们作战的那种。”
刘文炳气结,张了张嘴,却不知道如何反驳。
两个士卒上前将那士卒扶了过来,他满脸是血,已失去了意识。
周显看了看,眉头紧蹙,下令道:“先扶他下去医治。”然后他转向刘才道:“刘公公,他如何冲撞你了?”
刘才冷笑着,没有说话。
旁边一个把总低声道:“刘公公要喝水,让赵勇去取。赵勇慢了一步,然后就……”
周显摆了摆手,“拉下去,砍了。”
刘才愣了一下,“什么?”
周显的亲兵已经上前,按住刘才,拖拽着向一边。
刘才顿时暴怒,“周显,咱家是皇爷的人,是监军,你敢杀咱家?皇爷不会饶了你的。你们愣着干吗?救我啊!”前半句说给周显,后半句是向那些內恃说的。
周显沉声道:“敢动者与之同死。”
在场数十个太监,迟疑着不敢再动。
长刀高举,一声尖叫之后,吕明提着刘才的人头走了过来。“督帅,已斩了。”双眼睁着,死不瞑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