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驸马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白马啸秋风
万元吉急声道:“督师,你也知道宁远城中军心散乱,却又为何非要前去?昔日,朝廷十三万精兵强将前去松锦救援,尚且不能取胜。此时损兵过半,军心离散,您这个时候前去又能改变什么?”
看卢象升沉默不语,万元吉语气急切道:“督师,属下知您忠勇。但此时前去宁远,成也无功,败则有责。除了能洒下您一片热血之外,就是替别人顶替罪责。你万不能意气用事,以免到时候追悔莫及。”
卢象升苦笑道:“陛下既然已经下旨,身为臣子自然应该遵从。吉人,这件事你就不用再劝了。”
万元吉道:“督师,陛下的旨意是可以更改的,只要你把这件事交给属下去办。”
卢象升疑惑的看了一下万元吉,“怎么说?”
“近日,左良玉、贺人龙部在南攻破新野,穰县,直逼南阳府腹地;在西,猛如虎、李国奇已经攻下了裕州;在洛阳方向,杨文岳督师也率虎大威紧逼虎牢关;而傅宗龙督师也正率领陕兵猛攻崤山。可以说,现在虽然洛阳形势尚好,但南阳已经是一座孤城。在督师前往宁远之前,还需要一段时间交接事务。督师可以率大军急速突袭南阳,以引起新一轮的战事。到时候再上禀陛下,陛下看到南阳战事紧急,就不会再派你前往宁远。”
卢象升淡淡笑道:“吉人,这样的计策,也只有你能够想的出来。但你可知道,这是欺君之罪。一旦上面追究下来,你我都担待不起。”
“前线战场形势犬牙交错,敌我的界限在有的时候并非那么分明。有的时候一个小小的冲突就会引起大规模的战事,只要派出亲信之人挑起事端。至于真实情况,哪里是远在京师的陛下能清楚知道的?如果督师相信属下,就将这件事交给我去办。以后出了什么事,您也可以把责任完全推到我身上,绝对不会连累到您。”
卢象升笑了笑道:“吉人,你认为我是那样怕受连累的人吗?但有个情况你应该也知道,我最近把兵力全部集中到南阳附近,意图先攻灭南阳的孙可望部,再集中全力攻打在洛阳的李自成。孙可望经过屡次战事失利,此时谨慎的很。而要达到你所说的那种效果,非要爆发大规模的战事。而现在孙可望集重兵于险要之地,而大部分精骑活动在外。以我们目前的兵力和战力,最后肯定是一个胶着之势。损兵伤卒而取不得任何战果,这非良将所为。”
万元吉脸色恼怒道:“督师,现在你怎么还在考虑这个?对比前往松锦救援守军,这怎么也算是小得失。以督师之睿智,怎能看不出?”
“但宛洛之地的战事短时间分不出胜负,而松锦两城的守军却急需救援。无论是从情从理还是从遵从陛下旨意而言,我都应该前去。”
万元吉抚了抚额头,感觉自己劝了那么多。卢象升根本就没放在心中,他早就打定主意一定要前去宁远。“督师,看来您早就打定了主意。”
卢象升没有否认,微微点了点头,道:“实际上,我一直在关注松锦前线的战事。周显在松山完全被围之前,运送了一大笔物资进去。也就是说,松山的守军依靠这笔物资,可以坚持很长的一段时间。简单而言,留给我的救援时间会有很多。而且,现在周显为登莱巡抚,已经让沈廷扬开始制船。等到以后,我们不仅可以从路上救援,还可以从海上提供支援,我感觉还是有很大机会成功的。”
万元吉叹了一口气,道:“督师,那这边呢!一旦您率部离开,李自成、孙可望等贼众必然全力反击,您想要怎么处理了吗?”
卢象升点了点头,道:“这个我有想过。这次前去宁远,我只带自己的三千亲兵前往,剩下的兵力全部留在宛洛地区。如此便可抵消贼兵的兵力优势,应该足以应付他们。”
万元吉苦笑了一下道:“督师,这样对您说吧!我们这边不缺兵力,缺的是足以统率他们的大帅。您一旦离开,像左良玉、贺人龙这样的桀骜之徒,谁还能命令的了他们?到时候兵力分散,诸将之间又不能同心协力,怎么抵挡兵力远多于他们的贼军?还有,您现在也知道,贼军现在驻扎练兵,已早不是昔日的流贼。”
卢象升点了点头道:“我知道,所以我定下的方案为暂时只防守而不进攻。左良玉、贺人龙两部退到穰县、新野一线坚守,而李国奇、刘国能两部防守新野。猛如虎前往开封,协助当地守军。傅宗龙退守潼关,杨文岳驻防荥阳。曹志耀、张应元退守襄樊一线,襄助马祥麟防止贼军南渡湖广。这样一来,贼军即使突破一两处,也依旧是被困于豫西,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
万元吉叹了一口气,卢象升的计划并无不妥之处。关键是,实施计划的最终是人,一切真能如他预想的那么顺利吗?他心中一点底都没有。
“吉人,单单依靠在宁远的兵力,恐怕难以救出被困松锦的守军,我需要登莱巡抚周显从海上提供支持。你和他比较熟悉,而且本身又熟知军事。我想让你前去登莱,尽快弄清两边的情况,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万元吉沉默了片刻,最终拱手道:“属下知道了,我明日就出发前去。”
末代驸马 第四百二十四章 李岩南阳献策
南阳旧唐王府,孙可望坐于正中主位,下首位置坐着徐以显和潘独鳌两位军师。接着是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三位张献忠昔日的义子,还有王尚礼、冯双礼等数员大将。除了在外领兵的王定国、马元利、刘进忠外,可以说所有的主要人物都聚在了这里。
孙可望神色激动,望向李岩道:“李公子,您所说的可是真的,卢阎王在不久之后便要前往宁远?”
李岩站在正厅中间,旁边立着李自成的义子李双喜。他淡淡一笑,拱手道:“千真万确,如果某所料不错,此时他已经在前往辽东的路上了。”
李自成手下战将甚多,刘宗敏、李过、刘芳亮等人都可以独当一面,田见秀、高一功、刘体纯也是善战的猛将。这些人打仗可以,驻扎于一地负责练兵也是一把好手,但要论到维持一方稳定,治理一方百姓,李岩能发挥的作用远比他们要大的多。
就信任程度而言,李自成显然更相信和自己出生入死的陕西将领,但他却不得不更倚重李岩。最初正是他提议和孙可望共破南阳,继而坚守洛阳,以精兵占据险要之地不断拖延时间,等到练兵完成之后再出兵东向以夺取整个中原。从现在来看,整个计划进行的十分顺利。短短数月时间,便练出近十万精兵。虽然战力不能和老营相提并论,但比着最初和官军作战之时一触即溃的情形,不知好好上多少。
后来,卢象升来到河南,李自成本以为会遭受一片暴风雨似的打击。但卢象升因为兵力不足,而整合手下诸将又耗费了他不少时间,让他无法全力对李自成和孙可望同时发起进攻。为此,他的攻击目标一直着力于南阳的孙可望部,而李自成需要应付的不过傅宗龙和杨文岳这两部人马。对比卢象升这条饿狼,这两个人就如同两只老绵羊。耗费数月时间,他们竟然连自己部署的第一道防线都没有突破,简直是无能到了极点。
而卢象升上任之后,则以为数不多的兵力,连破裕州、新野等地,将孙可望死死压在南阳府城周边地区。孙可望看到李自成手握重兵而不加以支援,心中恼怒万分。扬言说如果李自成再不派出援兵,他就直接放弃南阳,率部前往汉中,到时候让他自己对付卢象升。
宛洛为一体,如若南阳有失,那洛阳就成了一座孤城。李岩在此时也看出了卢象升的目的,他是想猛攻孙可望一部,挑起两部农民军的矛盾,从而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李自成听完李岩的建言,也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看到自方所练士卒基本上完毕。他便派出李岩为将,领刘体纯、李双喜率一万新兵以及两个老营前往南阳安抚孙可望。
李自成所率闯军的根基便是他在商洛山所练的老八营士卒,每营有三千人,总计八营。不仅装备在农民军中一流,战斗力也最为强悍,最主要的是,他们对李自成本人极其忠心。他这次直接派出其中的两营前往南阳,而且还让自己的义子李双喜亲自带领,足以显示他对孙可望的诚意和驻守南阳的决心。
徐以显之前见过李岩两面,当时他是作为使者前来和孙可望会面,提出双方攻取南阳之后如何划分的问题。后来,他又前来,提出闯王愿意让出整个南阳。当时张献忠身死不久,大军正需要一个喘息之地,所以徐以显当时极力促成了此事。但后来卢象升前来支持军务,他先破左五营,再败小袁营,以重兵猛攻南阳,连下数地。
到那个时候,徐以显才逐渐明白李岩当时是故意挖了一个坑让自己跳。南阳地形复杂,容易坚守,但比着洛阳,它只是一个普通的城池。卢象升熟知军事,知道对比于李自成,显然自军更容易攻破。因而他在洛阳一线只是防守,制定出了先破南阳,再攻洛阳的计划。自军数月时间,屡次战败,而李自成则趁机发展壮大。
长久以来,自军只是在给李自成当一个看门狗,还是那种出力不讨好的看门狗。看清楚了这点,他也找到了李自成的命脉,以放弃南阳为要挟,强要李自成派出援军。李自成的确派出援军了,而且一下子带来了包括两个老营在内的一万六千士卒。
此事本应该高兴,但徐以显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只因为李岩带来了卢象升要前往辽东的消息。他甚至认为李自成应该早就得到了这个消息,派兵前来此地不是为了援助,而是在前来抢夺地盘的。因为自他们来到之后,未经一战,却知道自己的大敌就要离开了。这样的时机,怎么说也太巧了。
对于李岩,徐以显既佩服又嫉妒,佩服其才,嫉妒其能。他好奇为什么每次李岩都能料事于前?看着孙可望激动的样子,他心中默默的叹了一口气,自己的这个主子还是太年轻,比着昔日八大王的深沉和心思,他差的不是一个档次。他淡淡一笑,望向李岩道:“李公子,既然卢阎王就要前去辽东,剩下的将领都不足为惧,我们依靠自己足以应付一切。不知李公子何时率部返回洛阳啊!”
孙可望愣了一下,正欲说话,却见潘独鳌轻轻的摇了摇头。他干咽了一口吐沫,选择继续看下去。
李岩笑意十足道:“徐先生,您这是要赶我们离开吗?”
徐以显针锋相对道:“李公子率部前来支援,既然我们足以应付一切,当然就没必要再麻烦李公子。”
李双喜怒声出言道:“徐先生,卢阎王虽然会前往辽东,但我们得到的消息是他只带了三千亲兵前往,剩下的大军仍在南阳周边。我们此来是奉父帅之令帮助你们的,并没有其他的恶意,您现在却把我们当成贼一样的防着,到底是何意?”
李定国冷笑了一声,道:“帮我们?我倒想知道你们准备准备怎么帮?我们和卢阎王战斗数月,有那么多时间你们不来帮,偏偏在此时前来。说,你们是来夺南阳的,还是有其他的目的?”
末代驸马 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岩南阳献策2
李双喜大怒,哼了一声道:“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懒的和你们言说。”
艾能奇性情暴躁,眉头微挑,拍案而起道:“双喜小儿,你在骂谁是狗呢!南阳府现在是老子的地界,一切都由老子做主。你信不信我一句话直接灭了你们这万把人?”
李双喜同样是意气风发的秦地少年,脸带冷笑道:“你敢就来啊!看看到底是谁灭了谁?”
“你这个小王八羔子……”
艾能奇眼看就要抽刀出来,却被李定国一把按住。他脸带疑惑,“二哥,你松手,让我砍了他们。”
“就他们两个人在此,杀他们不就如杀两条狗一样,没必要脏了大厅。况且,来者是客,我们主人总得听听客人能给我们带来些什么?”
“老四,坐下。”孙可望也出声斥责。
李岩看众人争执,脸上却始终带笑,此时抛出一个完全不相关的问题。“孙帅,您觉得此次卢象升前去辽东,几时可以回来?”
孙可望脸带疑惑,沉默了片刻道:“之前朝廷十三万大军前去松锦却惨败而回,卢阎王虽然善战,但辽东前线官军志气胆散,难堪再战,而他又没调多少兵员前往。我看他此次前去,首先要做的必定是整合士卒,恐怕没个一年时间绝难再回中原。”
李岩点了点头,说道:“在一年时间内,如果卢象升能成功救出被困在松锦两城的官军,朝廷很有可能会将他留在辽东负责与满清作战。那样的话,我们两军或许确实有很多时间相互争斗。因为一旦一方吞并了另一方,实力必然大增,或许在将来称王称帝亦不无可能。但在下感觉,目前曹帅被官军所灭,左五营仅剩下两营,其他各路义军更是弱小。如若我们两军共存,还可以相互支援。而吞并了另一方,虽然战力会有所增强,但却失了支撑。到时候官军全力围剿,未来形势如何,实难预料。此时真不是我们双方争兵夺地之时,还望孙帅能够明鉴。”
潘独鳌出言道:“李公子的意思是闯王并无夺取南阳之意,那你们为何又不愿返回洛阳?”
“我们这边得到一个最新的消息,说朝廷之中,有一些大臣支持与满虏议和。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听说崇祯皇帝却支持此事。大家试想一下,如若议和成功,九边精锐大部分都会被调往中原,到时候我们能否抵挡的住?”
徐以显插嘴道:“大明立国那么多年,从未和什么敌人议和过。这样的规矩已经持续了这么多年,哪里会轻易改变?即使崇祯皇帝有心如此,恐怕朝内的诸多大臣也不会同意。”
“徐先生所言极是,李某也是如此认为。但问题不就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吗?凡事总要考虑到最坏,如果到时候真那样发生了,也不至于完全没有应对之策。”
孙可望微微点了点头,但同时又有点迷茫。“李公子,你说这些是何意?”
“李岩以为到时候即使朝廷与满虏议和成功,也需要很长时间。况且,此时卢象升被调往辽东,新到任的督师丁启睿是无能之辈,这不正是我们主动出击,攻取中原的最好时机吗?闯王命在下率一万六千士卒前来,就是前来襄助孙帅打破官军重围。黄龙出豫西,从而一飞腾天。一旦孙帅成功,李某自然会率全体将士返回洛阳,绝不占南阳寸毫土地。”
孙可望脸色惊诧,徐以显也略有点奇怪的望了一下李岩道:“李公子,那闯王呢!他在这个时候又想得到什么?”
李岩笑道:“既然话说到这种地步,李某自然实言告知。闯王在同时也会出兵豫北,目标正是河南省府开封。”
李定国冷哼一声,道:“说到底,李自成还是想以我军先行出兵豫南为诱,以引诱大部分官军围攻。到时候,他率部东向攻取开封的压力必然会骤减。开封城中户口百万,财富堆积如山,闯王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
李岩对李定国的讽刺毫不在意,只说道:“李将军,你这样说当然也可以,但我感觉这样说对我闯王有失公允。开封有大笔财富不假,但城池坚固,守卒甚多。而且,到时候一旦陷入持久战,朝廷必然会率大股援兵驰援开封。如若将军感觉我军去进攻开封是利用了汝军,我军亦可以做这诱兵,由汝军去进攻这开封。”
李定国笑道:“由南阳前往开封,这中间隔了多远;由洛阳前去开封,这中间又有多近。我想李公子也十分清楚,明知道我军不可能绕过无数官军去进攻开封,而又如此提议,李公子的君子之风丢到哪里去了?”
李岩笑道:“既然李将军亦觉得那样不妥,我提出一个计划,你先听听如何?”
李定国沉声道:“说。”
“这一仗可以由我军发起,以进攻陕西引起官军的注意力,由我们充当这第一批诱军。等到大部分官军被引到陕西之后,再由我部士卒协助孙帅出南阳,无论是向南进攻新野,还是东向进攻豫南,压力都会锐减,这算是我们帮助孙帅的。官军在这个时候,很大程度上会误以为我军的目的在于夺取豫南,或者富庶的湖广。他们如若调兵南下,这便是汝军给我们造就的机会。在此时,我们再出兵开封,无论成功与否,官军必然会派兵救援,而您那边的压力自然会锐减。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相互配合,来回调动官军,一定的弄的他们身心疲惫。至于最后能夺得什么,就各靠本事了。”
李定国沉默了片刻,向孙可望道:“大哥,这样的计策,两军相互支援,谁也不吃亏,我看可以。”
孙可望望了望徐以显和潘独鳌,看到两人都微微点头,站起来向李岩拱手道:“李公子,请您先下去歇息片刻,容我私下与诸将商议一下,明日再给你回话。”
李定国拱手道:“时不我待,期待孙帅能尽快做出正确的选择。”
末代驸马 第四百二十六章 皇太极的疑虑
末代驸马正文卷第四百二十六章皇太极的疑虑英俄尔岱死在朝鲜的消息传到了辽东,皇太极对此震怒不已。一边亲自下书向朝鲜王李倧问责,让他做出解释另一边以自己长子豪格为将,率一万满清精锐陈兵义州,做出随时进攻朝鲜的架势,以震慑朝鲜诸臣。
朝鲜王李倧以崔鸣吉为使者前往辽东向皇太极请罪,归还了数百满清士卒,并叙述了事情的大致经过。表示朝鲜并无背弃大清之举,与大明妥协纯属因为后者俘获了朝鲜王室之后做出的无奈抉择。
皇太极对朝鲜人的表态显然不太相信,他亲自询问回来的满清士卒,发现情况与崔鸣吉所述的基本一致。后来,他又得到崔鸣吉提交的孟乔芳和周显私通的有关证据,推测英俄尔岱被袭,很有可能与孟乔芳泄露他出行的情报有关。在暴怒之下,皇太极当即将孟乔芳全家老小下狱,并抄没所有家产。
孟乔芳的幼子孟熊弼在外领兵,在被捕之前就得到情报,因年轻气盛而不愿意束手就擒。在留下一封书信之后,他带领手下三百家仆亲兵亡命西奔,欲要前往明境。在中途被一千满清精锐追上,三百人被斩杀殆尽,孟熊弼也死于乱军之中。
而与此同时,林庆业偷袭皮岛,岛上六百满清将士被杀,近千当地百姓被掳走。接着,铁山、大小长山岛、金州等地接连发现明军行踪,三十余处居住地被袭。虽然损失不算很大,但足以使整个辽东陷入惊慌之中。皇太极令孔有德率船队追击,但明朝舰队来去如风。孔有德循着踪迹追了半个多月,一无所获,只得率部返回辽东向皇太极请罪。
在归化城,图尔海作为马上民族蒙古成吉思汗的后代,却和清军和蒙古科尔沁部的联军打起了守城战。他派出最忠于自己的精锐士卒驻防城中,而自己则率大量游骑活跃于城外。每当清军发起攻城之时,他就在外不断游袭。而当清军集合士卒准备在外与之决战之时,他又远远避开。清军远道而来,缺乏攻城器械,只能采取最稳妥的围城之法。据前线主将博罗传来的消息,短时间内是无法解决归化城问题了。
try{h(ex){}
而皇太极的问题不止于此,大明朝廷派兵护送阿布奈母子返回塞外。图尔海以最隆重的仪式迎接了阿布奈,并尊其为可汗。额哲死后,阿布奈成为林丹可汗唯一在世的子嗣。在很多蒙古人眼中,阿布奈必将成为新一代抵抗满清的战神,暂时陷入平静的蒙古察哈尔部又陷入骚动之中。
皇太极为了控制察哈尔部,将本已嫁给额哲,并尊为大福晋的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马喀塔再次嫁给察哈尔部的实际掌权人物巴林。并封巴林为新一代的察哈尔亲王,妄图以此抵挡阿布奈对于察哈尔部的影响。但此举在察哈尔部引起轩然大波,严重削弱了大福晋马喀塔在察哈尔部蒙古人心中的地位。而巴林虽然掌控实权,但他并非黄金家族的后裔,很多察哈尔族人只当他是满清的一条狗,愤怒在不知不觉中累积。
对于皇太极来说,唯一的好消息来自松锦前线。冬季将临,洪承畴集合兵力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突围。和硕睿亲王多尔衮指挥得当,斩杀明军近三千人,明军副将吕品奇在回城无望之后率部奔入杏山。
郑亲王济尔哈朗舍开吕平奇,率部绕过杏山,突袭左前、中、后屯三卫,屠尽三卫士卒。然后驻重兵通向松锦的必经之地高桥,挖壕建垒,彻底切断了宁远明军与锦州、松山、杏山三地的联系。自此之后,松山、锦州、杏山三城与明境完全隔绝,彼此孤立,相互之间援助断绝。
松锦前线传来的胜绩没有让皇太极郁闷的心情有所舒展,反而在心中有点隐隐的不安。朱明实在是太大了,他们在萨尔浒惨败,在辽阳、沈阳惨败,在松锦同样惨败。但之后不过休养数年时间,便会重新集结起足以令大清畏惧的实力。数次入塞,掳人口牲畜无数,也只能稍微补充一下辽东的贫瘠,肥沃的土地始终被朱明所把握。
所幸这些年,朱明内部始终有农民军起义,否则让他们抽出时间尽心对付大清。以他们的富庶,拖也能拖死大清。明朝可以失败无数次,但大清却只能不断的取胜。因为一次大的惨败,就可能导致好不容易积攒起的各番势力分崩离析。旗人太少了,而大量的汉人和蒙古虽然可用。但他们对大清的忠心,只是建立在可以为他们提供诸多好处的时候。当他们看到支持大清什么都获得不了的什么,随时都可能兵戈相向。
try{h(ex){}
而现在,周显恰好看到了大清内部的矛盾。他用崇祯皇帝的一纸诏书就轻易将汉人与满人,甚至满人不同部落之间完全区别开来。看似短期内不会有什么实际作用,但一旦在将来爆发,能发挥的作用将是致命的。
这些年,特别自从皇太极建国称帝之后,他一直想将自己治下的不同族的人之间全部凝聚到一起,以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但长久不断的取胜让大部分旗人骄横到了极点,他们轻视汉人,甚至是蒙古人,把他们都当成自己的奴才。他们从来不考虑,单靠旗人的那点族人,怎么可能攻下北京?他不断努力,也仅是能让汉人的地位稍微提高,而不能彻底改变他们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怎能全心全意为大清效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