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陈瑞
赫尼波利斯说完,见三人若有所思,促狭之心顿起,忍不住问道:“我们戴奥尼亚王国的官员考核时间一般定在10月,偶尔也会在其他时间举行,这几天恰好就有考核在进行,你们猜猜是什么原因?”
他的问话让三人陷入思索,最年轻的奥勒阿斯试探性的问了一句:“难道是因为我们?”
赫尼波利斯用看白痴的眼神看着他,柏拉图严肃的斥责道:“奥勒阿斯不要乱说!考核公民、选取官员是戴奥尼亚国家的大事,怎么可能像玩游戏一样随意!我想戴奥尼亚临时举行考核,一定是因为官员出现了缺额,急缺人手对吗?”
“没错。”赫尼波利斯点头说道:“我们去年征服了道尼,为了治理那里,从其他地区抽调了大量的官员前往,导致其他部门和城市急缺公职人员,所以从年初到现在,这里一直都在进行着考核。”
“可你刚才说的是只在这几天!”奥勒阿斯不服气的说道。
赫尼波利斯眨了眨眼睛:“这几天当然也包括在这一段时间之内哦。”
几个人说笑着,已经来到那栋建筑前。
得到门卫通知的管理考核中心的官员克里恩图斯忙迎了出来:“赫尼波利斯大人,欢迎你来视察!”克里恩图斯恭敬的行礼。
赫尼波利斯作为元老院元老,所担任的官职看起来不大,但身后却站着戴弗斯国王,没有人敢怠慢他。
“今天都有哪几个部门在考核?”赫尼波利斯也没跟他寒暄,直接问道。
“法院和营造。”
“我们是先进去休息一会儿?还是现在就去看看?”赫尼波利斯回头问柏拉图。
“我们现在不累,不需要休息。”柏拉图说道。
”那就……先去看法院的考核吧。”赫尼波利斯想了想,说道。
克里恩图斯立刻带着他们前往一座“库房”,它的门口挂着一个木牌,上面写着“法庭考核”。
克里恩图斯示意他们不要发出大的声响,然后走了进去。
房间内空间很大,地面上摆着近百张木桌,几乎已经坐满了考生,但却异常安静。
只有坐在讲台上的考官模拟着法庭上的被告,故意断断续续、逻辑混乱的诉说“自己的经历”。
考生们必须按照他的诉说,写出一篇文笔流畅的法庭记录,因此没有一个人抬头看进来的柏拉图他们,都在仔细的聆听,同时用铁笔在蜡板上记录。
另外还有三个考官在巡视考场,防止有作弊情况发生。
柏拉图他们站在门边看了一会儿,然后退出了考场。
“仅仅依靠他们所记录的文字水平高低来决定谁被录取,谁会被淘汰?”柏拉图问道,显然他是觉得这个考核有点简单了。
“当然不止这个,接下来还要挨个考察他们对法律条目的熟悉程度,这两项成绩的相加才是他们最后的得分。这次他们的运气不错,整个戴奥尼亚王国的法院急缺20个名额的编制,所以他们有1/5多的人会被录取。”
克里恩图斯仿佛看出了柏拉图他们的心思,接着说道:“你们不要以为只要通过这考核,他们就可以当法官了。”
“难道不是吗?”奥勒阿斯好奇的问道。
“当然不是。”赫尼波利斯接过话头,说道:“即使通过了,他们还要从法庭记录员、秩序员……等低级职务开始做起,待两三年之后,根据其表现,再对他们进行考核。到那时,不但要考所有的法律条文,并且还要模拟真实的法庭辩论,来考察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辩论技巧,以及对法律条文的运用和对法庭的掌控能力……这些都通过之后,他们才可能担任实习法官或实习公诉人,再担任德莫法官、城市法官、以及高级法官……这个过程大概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如果中途出现较大的工作差错,就有可能被踢出法庭……”
奥勒阿斯不禁昨舌:“看来在戴奥尼亚想当一个法官也太难了!”
“确实很难。”赫尼波利斯说道:“法官的考核是所有公职的考核中最难的,因为我们戴奥尼亚强调依法治国。法官是法律的代表,他的能力不行,就会影响到我们法律的正确执行!”
三人听了,有所触动。毕竟在雅典,所有的法庭是没有法官的,而是由陪审团的公民们来判决案件,这就决定了一个案子的胜负决定于原告、被告的辩论技巧和对陪审团的情绪引导。
“我刚才在房间里看到参加考核的好像还有不少异族人?”斯庇西普斯突然说道。
“你说的是卢卡尼亚人、布鲁提人和梅萨皮人吧。”赫尼波利斯不以为然的回答道:“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他们都是戴奥尼亚公民,当然也拥有参与考核、成为法官的权利。”
“实际上在那个房间内不知是有异族人,还有一位解放奴隶在参加考核。”克里恩图斯插话道。
还有解放奴隶?!柏拉图三人感到震惊。
作为考核中心的负责人,克里恩图斯对每位考生的身份来历都是了解清楚的,此时他解释道:“他的名字叫普莱卡,来自昔兰尼加统治下的利比亚,是当年锡拉库扎入侵大希腊的军队中的一名奴隶。锡拉库扎军队投降后,他又成了我们王国的奴隶,他一直表现优异,并且在征服梅萨皮的战争中,作为辎重队中的一员,还立下了大功,因此获得自由。
他于去年获得了戴奥尼亚公民的身份,据图里伊市政厅开出的证明信中说,‘这些年他担任过图里伊法庭的劳工、图书馆的清洁工……一直表现良好,所挣得的钱不是到学校的成人班去学习知识,就是到图书馆阅读书籍……”
听完这些,赫尼波利斯也不禁动容,他感叹的说道:“正是这位奴隶出身的公民如此的勤奋努力,才敢来参加法官的考试。在王国里,解放奴隶出身的公民在财务部、商务部、市政厅等部门均有任职,唯独法院还没有,如果他能当上法官,可就为其他人树立了榜样,王国的任何官职是为任何出生的公民都敞开着大门,只要他们足够努力!”
“赫尼波利斯大人,你说得太好了!”克里恩图斯连声夸赞。
奥勒阿斯和斯庇西普斯则有些茫然,非希腊人和奴隶出身的人都能担任城邦的重要公职,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柏拉图这想起了当初戴弗斯接见他时所提出的委婉批评,认为“他所写的《理想国》将奴隶和异乡人排除在外,思想太过狭隘,应该给予所有人平等的机会,让整个社会拥有一种向上的流动……
柏拉图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那座考场,心中既在思索,又在感叹:难道这就是成就一个强大王国的气度?!
接着,他们又去观看了营造部门的考核。
这里对考生的文化水平的考核就要低一些,只要求考生们能够认字,能做简单的书写。最重要的考试则是在空地上,要求考生各自带邻两三名王国奴隶,使用固定的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砌一小段城墙、一小段道路、或者制作一件攻城器械……以此来考察考生自身的动手能力以及统筹安排人员进行建造的监督指挥能力。
这种特别的考核也让奥勒阿斯他俩开了眼界,更让柏拉图精神一振,他认为:戴奥尼亚的王国公职人员考核正是他在《理想国》中提出的“理想城邦建立的首要原则就是严格的社会分工”这个观点的现实体现。
就在他依依不舍的走出大门后,赫尼波利斯却遗憾的告诉他:“明天是戴奥尼亚王国的赫拉克勒斯庆典,请原谅我暂时不能陪你们继续参观!我也建议你们明天也参与到这个庆典中来,好好的放松一下,你们会发现那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庆典!”
经过他的提醒,这段时间一直忙于参观的柏拉图他们才意识到:这几天图里伊城行人增多,旅馆爆满,原来是与此有关。
不过希腊神祗很多,大多希腊城邦崇拜的保护神又不尽相同,导致每个城邦一年中庆典都不少,却又不完全相同,像雅典的泛雅典娜节在希腊世界中就是独一无二的。赫拉克勒斯庆典在斯巴达就有举行,不过斯巴达人崇尚节俭,禁止享乐,举行的庆典也极其简单。因此柏拉图对此并没有太在意。
但到了第二天,他们就发现戴奥尼亚的这个赫拉克勒斯庆典非常的不一般。
一大早,参加庆典的游行队伍就从图里伊外城区的赫拉克勒斯神庙出发,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去年庆典举行的大力士比赛中的冠军,他身披狮子皮,手拿大棒,赤裸上身,摆着各种显示肌肉的造型,扮演着赫拉克勒斯。()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七十四章 送别
“赫拉克勒斯”的身后则是牧民赶着20头牛,随后的不但有由男人、老人、妇女、儿童组成的庞大游行队伍,还有吹笛手、鼓手、号手吹着欢快的旋律,整个队伍说说笑笑、吵吵嚷嚷,就像当年大力神赶着牛群走遍西地中海一样,绕着图里伊全城走了一圈,让整座城市都充满了欢闹的气氛。
游行结束,仅仅是庆典的开始,接下来就是各种比赛了。
庆典中最重要的比赛就是大力士比赛:参赛选手必须要扛起五米长、有大腿粗的雪松木,走出40米的距离,才能通过预赛。在接下来的淘汰赛程中,选手们需要抱起不断加重的石柱,需要平举五公斤重的铅球、看坚持是多长时间……最重要的一个难关就是拉马车,无数的观众为选手们加油助威,看他们拉着有一定负重的庞大马车,绷紧全身肌肉,用尽全身力气,像强健的马匹一样,拉着马车前行。
最终获得冠军的选手将荣获今年度“王国大力士”的称号,在接受赫拉克勒斯神庙祭司的祝福之后,将头戴花冠,在热情民众的簇拥下,巡游全城,并且还将得到国王戴弗斯的接见和一起进餐的荣誉,另外还将被赐予不菲的物质奖励。
庆典期间还有一项重要的比赛是摔跤。人人都知道赫拉克勒斯是摔跤高手。尤其是他与巨人安泰俄斯一战,更是众人皆知。而戴奥尼亚王国的赫拉克勒斯庆典举行的摔跤比赛经过九年的发展,其比赛规模已经不亚于传统的四大希腊运动会。相较于在四大运动会上获胜,主要获得的是荣誉;在图里伊的摔跤比赛上获得冠军,还可以得到不菲的金银奖励,因此参赛者甚众,每一场比赛都相当的激烈紧张。
摔跤比赛的赛程持续近一个月,恰好是庆典结束之时,其冠军同样享有大力士比赛冠军的相同待遇。
据说在这两项比赛的观众中经常有军务部人员和各位军团长观看。因为这两项比赛不仅仅是允许公民和预备公民参赛,同时也允许自由民、外邦人、甚至奴隶参赛。获得好成绩的他们就会被军务部游说,加入戴奥尼亚王国或者脱离奴籍,因为这样出色的选手一般都会是优秀的士兵。
除了这两项比赛之外,庆典还有其他有趣的比赛。比如:骑牛比赛,赛羊,赶猪比赛……这同样是为了向畜牧保护神——赫拉克勒斯表示尊敬。趣味横生的爬山比赛则是显现赫拉克勒斯的探险精神,而令人捧腹的抱妻子跑步比赛则是向这位风流的天神表示致敬……
因此和其他庆典不同,赫拉克勒斯庆典期间始终充满了欢笑。在开心的同时,柏拉图他们还发现在各项比赛的参赛者和观众中,至少有一半都是非希腊人,能充分感觉到他们从内心发自的对这位希腊天神的崇敬,在尽情的享受着比赛的快乐,和希腊公民和谐的互动。
柏拉图并没有待到这个庆典结束,到了6月初,他就向戴弗斯国王和戴奥尼亚学园辞行,准备返回雅典,毕竟阿卡德米学园还有一大堆事务等着他去处理。
戴弗斯为他举行了送别宴会。
在宴会上,柏拉图欣然说道:“这一段时间,非常感谢戴弗斯陛下您对我的巨大帮助!让我有了充足的时间来观察戴奥尼亚王国政体的运行情况,我发现戴奥尼亚相比其他希腊城邦,有不少的优点。
首先,戴奥尼亚重视教育,由政府出资在各个城市修建学校,低廉的入学费用让王国内六岁以上的儿童几乎实行了普及的基础文化教育。这种教育是全方位的,不但对孩子们教授数学、文学、修辞、逻辑、哲学……而且还教授雕塑、音乐、舞蹈来熏陶他们的心灵,进行体育锻炼来加强他们的体魄。等他们成年后,他们就是戴奥尼亚的金种和银种,他们很容易就能成为王国的优秀公民。
其次,戴奥尼亚虽然强调法律的作用,但其实更强调德育。不然不会信奉哈迪斯为你们王国的保护神。宣扬哈迪斯公正严明的冥狱惩罚来引导民众在生前多做善事……你们对赫拉的推崇也是如此,引导民众爱护婚姻,爱护家庭,这对王国的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戴奥尼亚利用神祗引导公民向善,这是一种非常新奇、却又非常有效的方法,完全值得其他城邦学习。
再次,戴弗斯陛下你之前对我说,‘你不会对王国的公民进行严格的分工’,但是戴奥尼亚通过一种叫“考核”的方法对王国的公职人员进行了严格的分工。让通晓法律者担任法官,让擅长制作者担任监造,让擅长挣钱者管理贸易,让擅长统计者掌管钱财……连你们的统军将领都是经过士兵、队官一级一级提拔上来的,你们的城市行政长官也大多具有丰富的城市管理经验。这完全不像大多数的希腊城邦,包括雅典,被民众通过公民大会选上来的城邦高级官员大多是只会花言巧语、迎合民众的伪善之徒,他们不知道如何管理好一个城邦,更不知道如何率领部队去赢得胜利。民众的盲目无知让这些人掌握了城邦的权力,又怎么可能让城邦强盛了!
还有,戴弗斯陛下,你让女孩和男孩一样从小接受相同的教育,进行体育训练,成年后给予她们更多的财产和生活的自由,虽然还没有做到让女性也担任王国的一些公职,但是相比较其他希腊城邦,你们在男女平等这个问题上已经做的非常的好。
还有,戴奥尼亚在财产的分配上也做到了公平。每位王国公民都能分到五亩土地,其后根据公民在王国中所作出的贡献,还能再分配到土地和其他的财物奖励,而不是让王国的公有财产大半被贵族和富人赚取……”
听到这些话,戴弗斯心情舒畅,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对其他来赴宴的元老说道:“你们听见了吗,我们党员有这么多的优点,你们应该对王国更有信心、更加努力才对!”
其他人也笑着回应。
柏拉图却没有笑,他注视着戴弗斯,认真的说道:“我发现戴奥尼亚还有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戴弗斯陛下你!”
“我?”
“是的。”柏拉图情绪开始激动的大声说道:“作为一个国家的国王,你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而是依照法律行事。你没有大肆挥霍、追求奢华的生活,而是低调节制。据我所知,戴奥尼亚王国的政体以及这些令我感到惊叹的法案大多出自你的建议,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深刻的观察和良好的判断是很难做到的。而能够做到这一切的只能是哲学家!哲学家并不一定要写作论著、广为人知。我的老师苏格拉底从来都是只说不写。而戴弗斯陛下你却是只做不说,你就是一个真正的哲学王啊!”
说到这里,柏拉图神情兴奋,两眼放光:“我之前的判断错了,我的理想国并不是在现实无法存在,而是它正在实现,就在戴奥尼亚!”
在前世,柏拉图曾到过塔兰图姆游历,当时的塔兰图姆正处于强盛时期,柏拉图对长期担任执政官的阿契塔一见投缘,因为身为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重要人物,阿契塔正是柏拉图心目中所期盼的“哲学王”的典型形象,因此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对阿契塔大为推崇。但是在这一世,阿契塔早死,塔兰图姆也沦为戴奥尼亚王国的一个自由市,但柏拉图却将目光转向了比阿契塔创造更多辉煌的戴弗斯。
当然,在送别宴会上自傲的柏拉图并没有承认他在《理想国》一书中和戴奥尼亚的现状相比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即以前他的目光有些狭小,只聚焦于一个城市,甚至认为城邦人口的数量以5040人为宜,而戴奥尼亚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广袤的土地,同样可以治理的不错,这就让他心中有了很大的触动。
怀着不舍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憧憬,柏拉图离开图里伊,返回雅典。在专注于教学的同时,他也将大半精力投入到对城邦政治制度更深入的思考,并在几年后写出了《戴弗斯篇》,并声称这篇文章的价值远超过他之前所写的《吕西斯篇》、《高尔吉亚篇》、《希庇阿斯篇》……等文章,而且不亚于《理想国》一书,这是后话。
注:终于写完了这一卷!之前一直不敢动笔写柏拉图、写哲学、写学术争论,因为我很不擅长这个,曾有书友劝我避开它,但我后来想既然写的是古希腊,又怎能没有古典时代文化百家争鸣的场景,所以硬着头皮写了,为此看了好几本书,虽然写的比较肤浅,好歹是战胜了自己。
接下来的一卷就更精彩了,因为有你们想看的东西:罗马、迦太基、伊特鲁里亚、埃及、凯尔特、伊比利亚……
所以下一卷的名字是《西地中海风云》!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一章 德尔斐
?
阿格西劳斯的兄弟泰琉提亚斯在卡尔基狄亚半岛战死,阿格西劳斯倍受打击,再次病倒。
最终由另一位斯巴达王阿格西波里斯重新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盟邦中招集了一支大军,再次前往北希腊,进攻卡尔基狄亚同盟。
结果阿格西波里斯到达北希腊时正值盛夏,他因为酷暑而不幸染上热病,还未与敌人激战就病死了。
斯巴达长老议事会在匆匆的举行完国王的葬礼之后,再次派出远征卡尔基狄亚同盟的继任者,经过连番的苦战,在第三年春季(即戴奥尼亚十三年,公元前380年),迫使奥林图斯投降并解散了同盟,同时还让卡尔基狄亚半岛上的其他城邦被迫加入斯巴达同盟,马其顿的沿海城市也都归还了马其顿国王阿明塔斯,斯巴达一举获得了在北希腊至高无上的地位。
而在北希腊战事激战正酣期间,斯巴达人在伯罗奔尼撒半岛采取高压政策,他们逼迫半岛中部的一个城邦弗琉斯招回之前被放逐在外的贵族,结果贵族与平民爆发战争,斯巴达支持了贵族。经过半年的围困,迫使弗留斯投降,然后按照斯巴达的意愿,实行了新的政体。
而在中希腊中部,斯巴达在控制底比斯,扶持普拉蒂亚之后,又得到皮奥夏其他城邦的依附,斯巴达的势力在中希腊中部的皮奥夏地区开始向东部的阿提卡地区、西部的弗基斯地区扩张……
度过多雨的春季,就是炎热的夏季。斯巴达北征的统帅波利比阿达斯率领军队从北希腊得胜回返。在进入平坦肥沃的皮奥夏地区之前,他们首先要通过塞萨利、马利斯、多利斯、佛基斯等地区,这里有很多个地方是值得作为得胜归来的斯巴达将军去祭拜的。
首先是欧伊铁山峰(oeta),传闻中斯巴达王室的祖先赫拉克勒斯就是在这座山上将自己献祭在一座火葬堆上,并在火焰中升天加入奥林匹斯山众神大家庭的。
其次在跨过狭窄的关隘的时候,其中最为狭窄的通道仅仅能够容纳两辆四轮马车并排通过,这个通道被叫做温泉关,它的名字在斯巴达将士中间能够引起强烈的共鸣,因为百年前斯巴达国王莱昂尼达带领他的300卫士就是在这里抗击波斯大军,并且全部战死,为斯巴达战士赢得了不朽的荣耀,几乎每一次斯巴达军队经过这里时都要进行祭拜。
在跋涉完崎岖的山道后,就进入了一小块以富饶著称的低地,它叫多利斯平原,希腊种群中多利安人的名字就是从这个地方得来的(斯巴达人也是多利安人)。几百年前,从荒凉的北方迁移来的希腊人先是在多利斯平原暂时歇息,并最终侵入了群山环绕、散布在海岸线各处的低地。几百年过去,他们已经忘却了自己的蛮夷身份,如斯巴达人一直宣称自己是赫拉克勒斯的血脉,占领地斯巴达曾经的国王墨涅拉俄斯的后裔。
在多利斯平原以南、靠近科林斯海湾,同样有一座全希腊都知名的高山,名叫帕尔纳索斯。传说中这座陡峭的山上盘踞着一个巨大的蟒蛇叫皮同,以吃人著称,曾经在赫拉的指使下,追杀过幼年时的阿波罗、阿尔忒尼斯兄妹以及他们的母亲勒托。长大成人的阿波罗来到这座山上,找到了这个正在孤寂阴暗的峡谷中吞噬鹰群的巨大怪物,用致命的弓箭射死了他,从而成为了统治这片地区的主人。
阿波罗种下了月桂树,来净化这片神圣的土地。后来人们砍伐月桂树的树枝,并在这里修建起一座又一座阿波罗神庙,这里就成了全希腊人的神谕圣地——德尔斐。
这个地方山高林密,土壤贫瘠,当地居民难以为生。
阿波罗对他们说:“守护我的神庙,热情接待来访的人群。”
于是德尔菲的民众都成为了阿波罗的祭司,他们修建起庞大的阿波罗神庙群,公正的向每一位来求取神谕和祭拜的人收取相同的费用。正因为德尔菲祭司的这种公正,使得越来越多的希腊人信任德尔菲的神谕,并且坚信:在空气纯净的帕尔纳索斯山上每年有九个月的时间,天神阿波罗都会在那里居住。
又因为传闻中宙斯刚登上统治世界的宝座时,想要丈量自己继承的这片国土,分别向东方和西方放出两只鹰,相向而飞,观察两只鹰的飞翔情况,以确定世界的中心,结果两只鹰在德尔斐会合,宙斯在此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石蛋——翁法勒作为标记(这个石蛋留存至今),因此德尔菲更是名声大噪,超越了希腊种族,在整个地中海都知名。为此,德尔菲祭司们还欢迎异邦人来这里祈求神谕。
当各个互相争斗的城邦前来寻求德尔菲神谕的判决时,它们是完全的相信神谕的判决。因此,德尔菲的中立性就必须得到保证,否则其后果无人能够承担。
200年前,邻近的一个强大的城邦克利萨(crisa)试图吞并德尔菲的时候,整个希腊都被震动,并且发动了愤怒的反击,很多城邦组成联军来保卫这块神圣的地区,它们甚至违反希腊的传统,向克利萨人饮用的河流中投毒,克利萨城被攻破,这座不虔诚的城市被夷为平地,将希腊大陆与伯罗奔尼撒半岛分隔开的海湾原本摄于这座伟大的佛基斯城邦而叫做克利萨湾,战争结束后则以地峡上的重要城邦科林斯来命名。200多年过去,克利萨当年所在的原野仍然是一片荒芜,没人敢去居住,因为这是受神诅咒的地方。
1...254255256257258...5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