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陈瑞
米隆苦笑,他本不想吐露实情,但是即使他不说,等戴奥尼亚人到来,克里米萨人很快也会发现,到那时反而更会对克罗托内不满,还不如坦诚一些,让克里米萨早作准备,以便双方一起同舟共济。所以,他如实的说道:“戴奥尼亚应该出动了和我们差不多的人数,塔兰图姆没有参战……”
“你们克罗托内人都是面粉捏的吗?!总是这么容易被戴奥尼亚人击败!”普勒阿德斯气愤的吼道。
他吼出了克里米萨高层的心声:上一次的失败就让克里米萨很难做了,克里米萨使者最终做出承诺:不会再与克里米萨为敌,才救回那些俘虏!而这一次克里米萨毁诺,协助克罗托内进攻曾放过克里米萨一马的戴奥尼亚,如果再失败,克里米萨该怎么办?
米隆睁大双眼,怒瞪过去。他年轻时曾是多次奥林匹亚运动会冠军,后来又长期担任克罗托内的首席将军,他自身所带有的那种威势令普勒阿德斯有些心惊,他避开米隆锐利的目光,壮着胆子说道:“如果不是你们克罗托内非要对戴奥尼亚发动战争,说是‘一定会给戴奥尼亚一个惨痛的教训!’我们克里米萨出于对盟邦的信任(上一次克罗托内与戴奥尼亚的协议中规定:克里米萨是作为中立城邦存在。但克里米萨受克罗托内影响颇深,自认为是克罗托内的盟邦),才向戴奥尼亚宣战。现在你们打输了,还输得这么惨!让我们克里米萨怎么办?!”
“说的对,如果不是你们的强迫,我们怎么敢去惹戴奥尼亚!”人群中有人大声附和道。
什么被迫!你们克里米亚人还不是想跟着克罗托内,从戴奥尼亚身上获得些利益!米隆心中冷笑,但这话他不能说出口,否则只会激化矛盾。
“那么你们想怎么样呢?去和戴奥尼亚和谈吗?”米隆环视众人,郑重的说道:“现在戴奥尼亚占据了优势,他们想要的只会更多。戴弗斯会不会攻下克里米萨城后,大肆杀戮克里米萨民众,为他的雇佣军战友报仇?会不会把克里米萨变成像尼乌图姆那样,由他们控制的子邦?”
米隆说完,包括阿塔罗斯在内的克里米萨人的脸色都变得不好看了。
“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坚守克里米萨城!戴奥尼亚没有舰队,大海在我们的掌握之下,随时可以用船队运来粮食和更多的士兵,戴奥尼亚人无法困死我们!”米隆情绪激昂的说道。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十章 兵临城下
“我们克罗托内虽然会战失败,但至少还可以再组织一万到两万的公民兵,戴奥尼亚如果想强攻城池,我们必定会给予他们重创!到时,戴奥尼亚久攻不下,只能请求和谈,到时我们就占据了主动。说不定还可能在防御克里米萨城期间,寻觅到一些进攻的机会,打败戴奥尼亚人!”
米隆说完,众人陷入沉思。
欧里克普斯说道:“这么说,克里米萨城又将成为战场了。”
这句话点醒了克里米萨高层,但是米隆迅速接话说道:“没错,卡斯特隆城是接下来战争的关键,但是防守它的将会是克罗托内士兵,卡斯特隆的民众如果觉得这里危险,可以乘船先去克罗托内躲避,我们将会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直至战争结束再返回。如果城里的房屋和财产有损失,克罗托内也将作出赔偿……”
米隆设想得很周到,让众人无话可说,而且他的话里也在隐晦的提醒这些人:卡斯特隆城里可全是克罗托内士兵,即使他们私下里想与戴奥尼亚和谈,也得问问克罗托内士兵手中的盾矛同不同意,激怒了克罗托内,情况只会更糟!
“米隆将军,克里米萨将全力支持你们在此与戴奥尼亚交战!”安塔奥里斯很快代表议事会做出明确的表态。
……………………
第二天清晨,戴弗斯机和两个军团又两个预备大队,共计约16000人(这指的是作战士兵的人数,不包括工程营、医疗营、辎重营、骑兵队、号手鼓手等)向克里米萨城进军。
上午,戴奥尼亚军队到达沼泽区。
戴弗斯让一个军团的工程营留下,考察沼泽的地理情况,尽快填充沼泽,修建道路,在拉科埃利河上架设桥梁,以方便以后的运输车队能顺利通过,同时还要将以后建设卡斯特隆——克里米萨大道的事考虑进去。为了防止被克罗托内人袭击,他还留下两个预备大队在此构建营地,除了保护工程营和参与建造的卡斯特隆民众,还要保护这条运输线。
接着,戴弗斯带头与士兵们一起步涉过沼泽区。
下午,戴奥尼亚军队进入克里米萨境内。
这时,克里米萨城墙上克罗托内的五千多士兵已经严阵以待。
戴弗斯骑马抵近克里米萨城下,观察了一阵后,放弃了立即进攻的想法,下令扎营。
军团攻城营的队长立即赶来询问戴弗斯对营地的要求,戴弗斯指着克里米萨城说道:“先从北面围住它。”
工程营队长会意,立即带领工程技师们察看地形地貌,水源,根据军队人数,计算营地面积……等等,为营地选址。没多久,他就带着手下在离城400米的距离,开始每隔20米插一根细木杆……
卡普斯、德拉克斯两位军团长一声令下,除了负责警戒的两个大队和莱德斯的骑兵队,其余的士兵立即变成了建筑工,有的负责伐木,有的负责挖壕沟,有的负责垒土墙……整个部队有序的运转起来,就连戴弗斯也拿起十字镐参与挖土……
米隆在城墙上注意到戴奥尼亚军队没有立即攻城,让他在失望中又有几分庆幸。但接下来,戴奥尼亚军队修建营地的场面如此热闹壮观而营地距离城池如此之近都出乎他的预料,他心里忍不住蹦出一个想法:出城偷袭。
但是,戴奥尼亚的那两队全副武装、以逸待劳的重步兵,以及游弋在城下的骑兵,让他打消了主意,他也不认为刚经历战败的克罗托内士兵有勇气出城,与人数众多的戴奥尼亚人进行野战。
他能看出来戴奥尼亚人是想围困住卡斯特隆,不过只要能拖延时间,他举双手赞成对方的这种做法。
戴奥尼亚人的筑营效率很高。到了黄昏,他们已经挖出一条长达三里的壕沟,建起了土墙,将卡斯特隆城的东、西、北三面包绕。现在,一些士兵在壕沟前设置鹿砦,一些则在土墙内搭建营帐……原本工程营的驮车上有可快速拆卸组装的木料,可以快速搭建营门、哨楼和栅栏(这是戴弗斯向工程营提出的“模块化”建议,经过工程师和木匠的反复试验的结果),因为在沼泽区驮车极容易陷入淤泥的缘故,没能及时运送到克里米萨。
即使如此,也让米隆惊叹,他当然不会知道在戴奥尼亚的军事训练项目中专门有“构筑营地”这一项。看到士兵们更加紧张不安的神情,他心中终于下定决心。
时至深夜,他决定趁戴奥尼亚人长时间行军、构筑营地的劳累而陷入熟睡时,派500名士兵前去袭营,制造混乱,哪怕仅仅是小挫敌人,也能提振低迷的士气。
据白天在海上战船观察的情况,戴奥尼亚营地北面同样挖有壕沟,米隆怕从戴奥尼亚营地北面的海岸登陆袭击,一旦被发现,恐无法返回,于是选择其营地南面靠海这一侧。
500名克罗托内士兵悄悄接近戴奥尼亚营地,正小心翼翼的穿过鹿砦区域时,就被躲在土墙后的暗哨借着插在土墙上的火把的光亮发现,他迅速摸回营帐,悄悄叫醒分队长,又一一叫醒营帐中的其他人。
“拉里斯,你做的很好!现在,你拿着我的铭牌赶去后营,通知骑兵队,这里有敌袭!”分队长克缇普斯夸奖这位还是预备公民的新兵,同时将一个鸡蛋大小的刻有军团、连队、分队编号的三头狗铁雕像交给他。
“遵命!”拉里斯转身跑出去。
克缇普斯让手下继续通知其他分队和连队长特洛提拉斯,自己则带着几名士兵赶到墙垒下查看情况,发现敌人人数并不太多,于是有了主意。
克罗托内士兵纷纷穿过鹿砦区,爬过壕沟,翻过土垒,见敌人营地还毫无动静,忍不住激动起来。他们开始点燃随身携带的引火物,敌人的营帐与墙垒之间还有一段距离,他们小心翼翼的继续加快速度向前。
突然,走在前方的士兵突然脚底一沉,下陷的脚底立刻被锐物扎穿,忍不住发出惨叫。原来在土垒之后,戴奥尼亚人还设置了障碍带,当敌人突破营墙时,可以阻滞敌人突破的速度,以便重新布置防御和反击。
趁着敌人陷入慌乱之时,戴奥尼亚士兵从营帐的背后跑出来,向克罗托内士兵投掷密集的标枪,不少人惨叫着倒下,其余的士兵哪里还有勇气战斗,他们惊恐的转身逃跑……
戴奥尼亚人通过障碍带的安全通道继续追击。
在寂静的深夜,厮杀声格外清晰,戴弗斯被吵醒,迅速穿衣出帐,正好侍卫队队长马尔提乌斯赶来汇报:“报告,司令官大人,克罗托内人偷袭,被第二军团第三大队击退,莱德斯的骑兵已经出击,相信敌人跑不掉。”
戴弗斯点点头,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各军团、大队、连队在营地的分布图:“第二军团第三大队是吉奥格里斯的大队吧……我记得他的大队是安置在营地最东面,靠出海口的位置。”
“是的,司令官大人。”
“吉奥格里斯的大队表现很好,严格执行了《军法》的岗哨执勤制度,并且发现敌人后,反应迅速,应该给予奖励!及时发现敌情的哨兵更要奖励!”戴弗斯回头对刚赶来的书记员亚里斯多克拉底说道。
亚里斯多克拉底忙记录下来,明天再报与军法官。
“其他大队的情况怎么样?”戴弗斯又问。
“各个大队都及时得到通知,没有引起大的动静。”马尔提乌斯回答。
戴弗斯对部队在黑夜中依然保持着联络的通畅和秩序很满意,平日里严格的训练发挥了作用,他笑道:“克罗托内想学我们进行偷袭,可惜我们不是克罗托内。大家都去睡吧,养足精神,明天还有得忙。”说完,他转身进帐篷,很快进入梦乡。
马尔提乌斯同守卫大帐的卫兵说了几句,也随即离开。
只有初上战场的亚里斯多克拉底的心绪还难以平静,他盯着大帐前熊熊燃烧的火盆,发了会儿呆。在夜晚来临时,要在营地最高指挥官大帐前竖起火盆,是《戴奥尼亚军法》中的规定,按照戴弗斯的解释:首先是为了夜间汇报情况时便捷,其次是当夜袭、营啸等意外事件发生时,混乱中的士兵一眼就能找到指挥官的所在,便于稳定他们的士气,重整部队。总而言之,指挥官是全军士气和希望之所系,在黑暗中随时随地都能让士兵看到指挥官的大帐,有助于消除他们对黑暗的恐惧。
耳边听着大帐内传来戴弗斯轻轻的鼾声,身体感受着火盆散发出的热力,亚里斯多克拉底的心中的紧张不安在迅速的消散……
出城500人,仅有几十人逃过戴奥尼亚骑兵的堵截,逃回城中。
米隆知道后,呆立良久。戴奥尼亚人看似简陋的、未完成的营地防范如此森严,出乎他的意料,这次的教训让他终于抛掉最后一丝侥幸,从心底深处承认:戴奥尼亚的这支部队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他决定不再冒险,全力防守克里米萨城。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十一章 克罗托内的争议
就在戴奥尼亚军队抵达克里米萨城之际,“克罗托内军队会战失败,全军伤亡惨重,只剩5000多人逃回克里米萨”的消息传到了克罗托内城,顿时震惊全城。
要说第一次会战失败是梅兰修斯疏忽大意、阿门多拉腊人无耻偷袭造成的,这一次克罗托内组建了比上次强大得多的军队,并且有他们信赖的、同样作战经验丰富并且稳重可靠的首席将军米隆担任主帅,满以为可以一雪前耻,结果传回的消息更加令人沮丧。克罗托内军队再次惨败,而且有两万多人没有逃出来,他们是战死了?还是被俘虏了?至今没有任何消息。
这一次,克罗托内的每一位公民家庭都在亲人的生死担忧、落泪,同时积压的愤怒也在戴奥尼亚间谍的引导下爆发出来,民众们集结起来,到市政厅抗议,强烈要求立即举行公民大会。
面对愤怒闯进会场的民众,议事会被迫的响应民众要求,公民大会立刻仓促的召开。
在大会上,民众愤怒的抨击议事会的这些将军和议员们的无能,才导致占据明显优势的克罗托内军队一败再败,反而使得城邦处于危险境地。他们提出:罢赦米隆首席将军的职位,将其押回城内受审。同时,立刻与戴奥尼亚展开和谈,赎回被俘虏的公民兵。
提议得以广大公民的支持而获得顺利通过。
就在这时,米隆派出的信使赶回克罗托内,带来了“戴奥尼亚大军包围克里米亚,米隆请求援军”的要求。
这个消息顿时让公民大会陷入慌乱中,只要不是傻子,每个人都明白,一旦让戴奥尼亚夺取了克里米萨,就可以顺利进入克罗顿平原,捣毁他们的农田,焚烧他们的村庄,直逼克罗托内城下。如果战局真的演变成这样,那就是继百年前被叙巴里斯入侵之后,克罗顿平原再次被北方来敌侵入,百年来克罗托内民众在这块平原的安宁生活将被打破,这是民众们所不能接受的。
“增援克里米萨,坚守克里米萨城”成为克罗托内公民们的共识,但是全城的青壮年公民基本被抽调一空,要再增派士兵,只能放宽18到50岁的服兵役年限,同时招募自由民。幸好只是守城,只要会射箭、投掷标枪就行,这正是自由民和水手所擅长的,因此拼凑出一支相当数量的援军不成问题。但是将领却成了问题,因为会打仗、能打仗的公民都在米隆的大军中,包括米隆自己。
公民们争论了好久,好不容易达成一致,推选出几个人选,被选中的人却拒绝就任。当众人指责他们时,他们振振有词:“连米隆、腓拉得福斯这样善战的人都遭到失败,像我们这样很少上战场的人又怎么可能指挥缺少公民兵的部队抵挡住戴奥尼亚人的进攻?我们并不是不想承担责任,以履行公民的义务,而是担心无法胜任这个至关重要的职位,而让我们的城邦再遭受灾难!”
他们说完话,几千人的公民大会忽然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善战的克罗托内人竟然到了无将领可用的窘迫境地。
这时,吕西阿斯站起来,沉声说道:“公民们,你们都知道我和米隆常因一些问题发生争执,关系并不好。但是我也不得不尊敬米隆对城邦所作出的贡献。他多次领兵打退布鲁提人对同盟城邦的侵犯,还两次逼迫洛克里从考伦尼亚领地内撤军,这也就是为什么你们多次推选他为首席将军的重要原因!说实话,他的军事才能一向令我很嫉妒。但是现在他失败了,一向胜多败少、做事稳重的米隆居然在决定城邦命运的会战中,遭到了惨败,你们相信他是疏忽大意,把这场重要的会战当成了游戏吗?!”
尼西阿斯的话让急躁的公民们陷入沉思。
“当然不是,这只能说明戴奥尼亚的执政官戴弗斯的军事才能更强!是啊,到了现在,这已经是任何一个克罗托内人不得不承认、又必须勇敢面对的事实!”尼西亚斯叹了口气,再次大声说道:“经过了半年前的那次失败,我想你们都应该了解了戴弗斯这个人,从他率领雇佣军到达图里伊后,亲自指挥的所有战斗,他都获得了胜利,而且好几次以少胜多,所以才会有今天的戴奥尼亚联盟!现在,克罗托内公民中有比米隆能力更强、更能对抗戴奥尼亚执政官戴弗斯的公民吗?!”
脸色苍白的公民们尽管在台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但没有一个人站起来推荐或自荐。
“既然没有,为什么不让米隆继续领兵!相信已经遭受过一次失败的米隆一定会从中汲取教训,为克罗托内、也为他自己拼命的守住克里米萨!公民们,克罗托内正面临百年来最大的危机!希望你们能够抛开对他人的好恶,出于公心,推选出合适的人选来保卫我们的城邦!!!”吕西阿斯大声疾呼。
他的话明显起了作用,在公民大会新一轮的推选中,米隆以微弱多票成为主帅,不过他首席将军的职位却被剥夺,等战争结束还得受审。
得到满意的结果,吕西阿斯的神情却不显轻松,因为他知道,很快他就将作为使者再次与戴弗斯会面。仅仅过了几天,整个局势就已经反转。吕西阿斯还记得当初离开图里伊时戴弗斯所说的话,现在它已然应验了。
第二日清晨,戴奥尼亚军队同样没有进攻,而是继续完善营地,不但在营地前设置陷阱,并且部分士兵保护工程营已经开始在温布里亚河上架设木桥。
米隆在城墙上目睹这一切,心中诧异:之前用兵狡诈的戴弗斯居然能沉下心来继续建造营地,难道是真准备围困自己?
他犹豫再三,还是没敢派出手中不多的兵力去进行袭扰。
到了下午,米隆才算松了口气,克罗托内的5000援军通过船队被运送到了克里米萨城,使得城内兵力超过一万人。
在港口,他还见到了随同士兵一起下船的吕西阿斯,神色不禁一变:“议事会真的派你来和谈了?”
“不,米隆。”吕西阿斯否定的回答让米隆刚松口气,他随即说道:“是公民大会派我来进行和谈。”
提起公民大会,米隆的神色变得更加难看,他神色凝重的说道,:“我不认为……占据优势的戴奥尼亚人会在这个时候答应停战和谈。即使答应,他们所提出的条件也一定非常苛刻!”
“你说的没错,但是克罗托内民众急切的需要知道他们亲人的安危,我想不来也不行啊。不过,尝试着先去了解一下戴奥尼亚人的要求也是必要的。”吕西阿斯无奈的耸耸肩。
听了吕西阿斯的话,米隆的脸皮在抽搐,他干咳了几声,低声说道:“听说在公民大会上……是你的发言……让我避免了现在就被押送回国……”
“事实上,我也同其他民众一样,恨不能让你接受审判,为那些在这次会战中死去的公民们狠狠的出一口恶气!但是克罗托内现在急需要你,为了城邦、也为了你自己,希望接下来的战斗中你能打几个胜仗,为以后的和谈打下好的基础吧!”吕西阿斯语重心长的一番话让米隆倍感羞愧,他没有说话,只是捏紧了拳头。
随后吕西阿斯在米隆的陪同下上了城头,手扶城垛,向前眺望:城下不远处就是戴奥尼亚的营地,从东到西是连绵不断的营帐,不仅排列整齐,一个营盘紧接一个营盘,而且壕沟、土墙、栅栏、哨楼……等等一应俱全。
就连不太懂军事的吕西阿斯站在城墙上也能感受到戴奥尼亚营地防备的森严。
米隆见吕西阿斯神情凝重,于是说道:“我觉得这些戴奥尼亚人真不像希腊人,我们希腊人喜欢战斗,但不喜欢在战斗之余做这些又脏又累的活儿。但是戴奥尼亚人一到这里,就像老鼠一样不停打洞筑巢,只花了一天多的时间,就建起了现在这座大营,还导致我昨晚派出几百名士兵偷袭他们时吃了亏!现在他们居然还在河上建桥,肯定想在南岸也修筑营地,彻底围困克里米萨。”
米隆停顿了一下,大声说道:“现在有了这批援军,我要给狂妄的戴奥尼亚人一个教训!”
………………………
奉命步涉过河到南岸保护工程营架桥的部队是第一军团第二、三大队,负责指挥的是马托尼斯。这是马托尼斯积极向戴弗斯要求的,上一次会战他作为预备队指挥,几乎没捞到仗打,憋了一肚子劲,这一次他要好好表现。
等他率领部队到达南岸勘测好的修桥处,他立刻就用一个大队警戒、一个大队挖壕沟,轮流作业,直到挖好壕沟,筑起土垒,也没见到任何敌人的身影。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十二章 米隆的反击
马托尼斯咒骂着胆小的克罗托内人,无奈的让部分士兵参与到建桥中去。
温布里亚河并不太宽,也不太深,加上劳力充足,眼看着两岸的士兵们在工程人员的指挥下,按照《军法》中架桥的步骤很快就要将一座木桥建造完工,马托尼斯却接到了侦骑的回报:由大约8000名克罗托内轻步兵向他袭来!
他无精打采的脸上顿时有了精神:“兄弟们,都给我爬起来,有仗打了!”
什么样的人带什么样的兵。原本横七竖八躺着歇息的士兵们,立刻翻身站起,穿戴好装备,迅速靠近土垒,一脸兴奋的向外眺望,而在建桥的士兵们也闻讯迅速赶回。
没多久,他们就看见克罗托内人的身影。
……………………
米隆逃回克里米萨后,曾专门询问过腓拉得福斯手下极少数幸存的士兵,得出了惊人的结论:腓拉得福斯的军队竟然是被戴奥尼亚的轻步兵所击败的!而现在他所具备的条件是重步兵少、轻步兵多,也是他决定学习敌人的战法。甚至,他还让停靠在克里米萨港口的部分舰队的水手也加入了出征的部队。
8000人从温布里亚河出海口南岸上岸,在他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沿着温布里亚河,向戴奥尼亚的南岸驻军袭来。
看到戴奥尼亚人修筑的壕沟和土墙,米隆反而笑了:戴奥尼亚人自缚手脚,更有利于轻步兵的进攻。
在距戴奥尼亚人两百米处,他将部队松散展开,将戴奥尼亚这个背靠温布里亚河、半弧形的临时防御营地包绕。
一声令下,弓兵们前进至百米内,开始抛射箭矢。
对于有土墙防护的戴奥尼亚重步兵而言,满天箭雨看似吓人,对他们的伤害并不大,他们只需将圆盾搁在墙上,挡住头部即可。戴奥尼亚士兵还开玩笑说:“克罗托内人一定是知道我们的弓箭在上次的战斗中快用光了,所以特地好心的给我们送箭矢来了。”但戴奥尼亚重步兵的这种轻松的心情很快消失无踪。
1...7778798081...5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