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诸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弃还真
而这一面石镜,仅仅依凭神兵的本质,就能护持他的真灵,遁入轮回而无损,这其中的意味,让荀少彧即喜且忧。
“去休,去休,这一世神藏之道开辟让吾成了众矢之的,下一世换个身份平平淡淡,也是一种别样的经历。”
…………
烂柯山,金光洞!
霞光云色朦胧,王质矗立在洞口,遥遥眺望着天色,脸上神情漠然。
这一位意气风发的烂柯祖师,与以往相比似乎沉默寡言了少许,面上淡淡的神色,让人分不清他的真实情绪。
“道友如此作为,可是让许多同道,都心怀不忿啊!”一尊道人站在王质的身后,饶有意味的看着王质,嘴角微微的上扬了一角。
烂柯祖师突如其来的一斧,着实让某些人物措手不及,也让某些人物愈发的气急败坏了。
某种意义上而言,活着的荀少彧,远远比死了的荀少彧,更让人垂涎。
只是烂柯祖师到底非比寻常,乃至一尊真正的罗天之数。而且至少横渡了六重神仙劫数的人物,纵然达不到顶尖,也是能入上游的梯队,不是轻易可以拿捏的。
王质淡淡道:“师徒一场,贫道不会让吾这徒儿,落在你们手上的。贫道既然保不了他,但给予他一个痛快的收场,难道还有错吗?”
这位道人轻轻一笑,道:“道友的作为无错,只是你那徒儿逃的巧妙,就连随身的剑器,也一同飞遁而走,稍稍显得刻意了一些。”
王质道:“青竹道友的话,让贫道愈发的不明白了。”
“不过,如今尘归尘土归土,贫道徒儿已经陨落了,你们还想着如何?”
“泥人还有三分火性,如此苦苦相逼,着实让人心寒。”
闻言,青竹道人细细的打量着王质的神情,颔首道:“确实,一个三魂七魄俱散的人物,只留一点真灵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
“所谓的身入轮回,可不是转劫再生,想要积累资粮再一世证得神仙业位,只是痴人说梦而已。”
“只要道友不插手其中,再在红尘中搓磨几世,神仙道性全无的情况下,还能再证神仙道业?”
青竹道人徐徐道:“贫道拭目以待。”
“那就拭目以待吧!”
王质轻声说道,面上神色依旧不变。
祖师心中对于荀少彧,莫名的有着几分特殊的把握。
这可能有一部分是源于荀少彧的惊才绝艳,也有一部分是他的坦然自若。
“道友,还是好自为之吧!”
青竹道人笑着摇了摇头,悠闲踏着步子,缓缓向着山道而去。
王质看着青竹远去的背影,平静的说着:“不管如何,你们想要找到他,可不是一般的难了。”
一朝身入轮回,经过轮回洗炼之后,神魂气息迥然不同,甚至已经可以当做一个全新的生命对待了。
以仙道世界之广袤,亿万万众生之数,一点真灵落在哪一处角落,或男或女或雌或雄,都是莫须有之事。
“你们或许能翻天覆地,但是想要在芸芸众生中,找这么一个人,贫道倒要看看几位,有多少本事能施展出来。”
一道玉色斧光自天际落入袖口,王质默然长叹一声。
能做的王质都尽量的做了,只是天下神仙中人的目光,都注视着荀少彧一人,让王质空有一身本事,而不得施展的余地。
就是这一次出手,王质也是担着风险。
众多顶尖罗天之数几近癫狂,对于这一线证道之机攥得紧紧的。
若非烂柯祖师声名摆在那里,而且与他斗上一场,并无多少利益,反而一个不慎有损元气。
因而,在多重顾虑之下,这一位祖师才能有着转圜的余地。
就是如此,还有些神仙人暗中窥伺,青竹道人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
“这一遭轮回,也不知你我再见之时,尔还是尔,吾还是吾?”
…………
小有清虚天,青明上元宫!
当世第一天仙王君,自冥冥不可测之地降下的天仙化身,蓦然睁开双眸。
天仙真身烛照天地,亿万芸芸众生皆在他一眼之中。
“竟然真的轮回了?”
王君诧然的呢喃着:“以一尊神仙中人的心气,会这么容易折了。甘愿舍弃了全部踏入轮回,可不是谁都有这个决心的。”
在天下诸方洞天法脉云动的时候,身为天仙的王君已然感应了一丝天机,天机朦胧一片,只能看见一轮红日高升。
王君低声自语:“神藏之道的崛起,只是一个征兆,力极、精血、元气三大神藏为基,或许能演绎出不同的精彩。”
谁也没有想到,堂堂的小丹元会首、潜龙榜留名之人,道心会如此的脆弱,赫然放下了这一世的一切,投入到轮回之中。
所谓天仙全知全能,也是有所局限的全知全能。
“师尊,”
几大弟子看着祖师面色有异,也有了些迟疑。
一位弟子稽首问道:“您在说什么轮回?”
众弟子神态恭谨,听着王君的回答。
王君幽幽道:“吾只叹世间,又少了一奇才,着实有些可惜了。”
这位弟子蹙眉,道:“不知是哪一位大奇才,竟然惊动了师尊,让师尊都如此感慨,想必定然是一位千载难见的仙道种子。”
王君憾然道:“确实是一位仙道种子,有期望成就第七天仙,开一脉源流的人物。”
有聪慧的弟子低声道:“可是……那个烂柯山弃徒。”
“是啊……那人太刚烈了,一路杀伐甚重,如今身入轮回,重新来过一回,却不知能有什么成就。”
这位当世第一人对此颇为遗憾,他固然不想看到第七尊天仙出世,但一尊仙道奇才的陨落,让这位道门三祖之一着实有些痛惜。
毕竟,类似荀少彧一般的天骄人物,可谓一方教门的栋梁柱石。
若非荀少彧的威胁太大,佛门二尊、魔门天子也都不愿出个惊才绝艳的道门第四祖,让佛、魔二脉喘不过气来。
以致于两家纷纷下场,佛门都不惜将五台山圣地拿出来,就为了拿下荀少彧你。而魔门更是暗手频频,恶意满满的。
这一场风波,也不会闹得如此之大。
只是可惜了一下,王君眼睑低垂,道:“清风身入轮回,只要他不证神仙道业,尔等以后就无有威胁了。尔等以后也可以尝试修行神藏之道,一观性命交修完满后,能否有增益道行之功。”
“倘若尔等,能补完神藏之道未尽之处,可有证就天仙之功。”
当今世伤,那位最终的受益人已经陨落,谁能争抢上神藏之道的教化之功,就要看谁人的手段更高明了。
三千教化之功,证得天仙大道!
但凡修行中人,谁不对天仙大道垂涎三尺。
“那人……至少一千年内,是不会出现在世人面前的。”
王君的话语,让所有人面色一喜。
得到一尊天仙祖师的亲口确认,让上元宫中的弟子们,心头悄然升起一丝振奋。
…………
渤海,东莱府,
一处偏僻的村落中,男耕女织,乡土气息厚重。
这一村落足足有着百余户人家,每家每户都已一耕种劳作为主
一道森然白光划破天际,似乎感应到了什么,直接向着一户人家落下。
剑光如电,只在一个刹那间,就已经插入了地壳中,全柄没入院落中间,地面上不留一丝痕迹。
不多时,一个妇人挺着肚子,艰难的打开竹窗,看着空旷的院落,警惕的打量着四周,随即轻轻嘘了一口气,略显粗糙沧桑的手掌,将竹竿缓然放下。
“没有人吗……明明看到有影子晃的。”
“嘘……或许是我太敏感了?”
妇人摇了摇头,或许自个以为是身怀六甲之后,性情的略微变化,以至于心态也变得愈发的敏感了。
“当家的也真是的,明明怀着他们家的种,大中午的也不回来,来回一趟明明用不多少脚力的。”
想着心事的妇人,一边心里埋怨着,一边仔细的看了看周匝,确定了没人后,才关上了竹窗。
身怀六甲的妇人,心思如天上的雷雨般,阴晴不定都是褒赞了,蛮不讲理才是常态。
以古代男尊女卑的观念,也只有这个时候,对于女人的宽容是难以理解的。几乎就是视若珍宝一般,捧在心口都怕捂化了,简直宝贝之极了。
只是妇人没有看到,或者肉眼看不到的是,一团黑白气流在胎盘上流动,凝结成一道阴阳鱼缓缓转动。
这一道阴阳鱼,阴阳两道气流似虚似幻,一面石镜自阴阳鱼中若隐若现,一丝丝清浊气息顺着孕妇的四万八千毛孔流入,又一丝丝缓然流出体外。
胎盘中略略显出了一点轮廓样貌,正横卧在胎盘中,不紧不慢的吞吐着清浊二气。
深埋在院落中的剑器,似感受到主人的气息,剑身微微颤动,一股小小雀跃的情绪,在剑器之上酝酿着。
元始诸天 第二九九章名符其实
主世界,
上蔡,詔邑!
官邸正堂中,荀少彧后背半倚着靠椅,眸子半开半合着,似乎在假寐一般。
院落中有着甲兵军甲徘徊,晃动的甲叶声,棱角分明可闻。一队一队甲兵雄壮魁梧,举止交错间,自有一股浑然兵煞沸然。
只在一座官邸之中,这般的强兵何止千数,便是寻常先天宗师只身闯入,也要在阖府弥漫的兵煞中暴露行藏。
整个詔邑兵势煊赫,一支支大军盘踞城关,濒临顶尖精锐级数的【吴回劲卒】,大军威压凝聚实质,几如一头横卧天地的巨兽,呲牙咧嘴的咆哮四方。
这是一股足以让大宗师止步,武圣人也要慎重再三,不得不为之退避的力量。
渊水大败蛮人之后,荀少彧盘踞上蔡之地,挟着兵锋大胜之势。一举威慑周围的封邑大夫,成为吕国南方一霸,势力瞬间成几何之数暴涨,不过旬月功夫,就已是今时不同往日。
今时今日的荀少彧,可谓上蔡千里的实际掌权者,只是缺乏一些名器,故而有实无名而已。
就算是如此,他一身权重如斯,出入自不能似以往一般简单,所谓白龙鱼服之事,是万万不得允许的。
所以,哪怕荀少彧已有肉身成圣的武道,等闲武圣人都近身不得,也要有着千五兵甲随身护卫。
荀少彧闭目假寐,一缕精芒跳动眼睑,一道清光自冥冥中,倏然落入了他的眉心之间。
“咦……”
他缓缓睁开眸子,一丝丝精光几如实质,空气都灼热了少许。
金刚不坏之身证就,荀少彧一身纯阳精元至大至强,内炼功夫连破数道关隘,道心剔透玲珑无暇,距着内外完满之极,也只是顷刻之事。
“看来仙道世界之事,确实是能定下来了。三大神藏之道开辟,让仙道世界大运勃然,仙道性命修行归于完满,天意加身之下无往不利,确实有望撰取一方青敕世界,真正的一步登天。”
荀少彧幽幽一叹,道:“可惜,一步登天固然是好,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定神观望祖窍,只见其中盘恒着的石镜,镜面中演化一道金色源海。这一方金色源力海洋上,寥寥几道的青色源力翻滚不休。
石镜来回穿梭两方世界,所要消耗的源力极为庞大,若非东岳帝君征战诸天,将东岳界提升到最顶尖的金敕层次。攻陷的金敕世界何止数十、上百座,让荀少彧暂时不用为金色源力发愁。只怕这几次穿梭两界,就能让石镜耗尽了以往的储备。
“而且,仙道世界的每一次轮回,都是一场生死劫数。若要保证无有胎中之谜,积累几世的经验记忆,还是只能用石镜神妙,维持本性真如。”
荀少彧浏览着仙道世界的记忆,嘴角泛着苦涩:“这当中的消耗,想一想就觉得心痛。”
“只是,‘甘甜’的果实就在眼前,若是弃而不顾,也着实是舍不得,一方青敕世界可不是那么好入手的。”
青敕世界的力量上限,就是不死天人之道,在主世界就是国家存亡的柱石。
倘若荀少彧掌握了世界本源,不惜一切代价的前提下,就连天人之道也能顷刻成就,天人道果也不是不能奢想一二。
荀少彧在仙道世界的谋划,堪称是惊世骇俗,也有着极大的成功希望。
以第一世开辟神藏之道为基,后续以九世推演弥补神藏体系。最后在第十世的时候,天时地利尽在其身,尽占神藏之道教化。一举证就与世同存的天仙大道。甚至十世积累之下的荀少彧,有机会一步踏入天仙之绝巅,有望天仙之上的层次。
“这前景着实不错,只是仙道世界的九世轮回,每一世都要耗费大量源力推演神藏之道。”
荀少彧心念转动:“若是吾将石镜一直放在太极化身身上,不用往来两方世界,也能节省下一笔源力。”
“可是,若无这一面石镜傍身,失了一招杀手锏,一旦主世界遭遇强敌,自陷于险恶境地,吾岂不是本末倒置了。”
“除非,东岳界能冲破金敕级数的枷锁,一举晋升为青敕世界,或许能让吾的境况有所转变。”荀少彧思绪飘摇许久,眉目间颇为深沉。
“主君……”
这时,上阳朝面带喜色,大步踏入正堂中,呼道:“主君,大喜啊……文侯下诏,封主君为上蔡大夫,位尊上大夫,执上蔡千里疆域,可喜可贺哉。”
“啊……”
闻言,荀少彧神色一惊,豁然自靠椅上起身,甚至不顾及自身仪态,一拍公案笑道:“天助我也,天助我也,上蔡大夫之位在我,渊水以下万里山河,还有谁能与我相争?”
“吕国南方众大夫之首,舍主君其谁啊!”上阳朝抚须,道:“恭喜主君,得偿夙愿,臣亦欢喜万分。”
荀少彧开口道:“烨庭宣诏的内侍何在,快与吾前去接迎,不可失了礼数,恶了南阳来的宫侍。”
上阳朝低声道:“常云将军,诸逾先生都在那宫侍一旁陪着,以他二人的老练,不会有失吾上蔡体面的。”
“如此就好,诸逾老练世故,有他在一旁看着,吾就放心里。”荀少彧抬步就走,上阳朝跟在身后,二人行色匆匆的走出正堂。
这一道烨庭的诏令,可谓是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让荀少彧占据这一方根基,提供了法理上的支持。
他是个务实的人,倘若上大夫只是一个空架子,他自是没有兴趣去争取。但荀少彧平定上蔡千里,还只是个南地大夫之职,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一个南地大夫实力再强,又如何能以千里疆域威慑周边万里之广阔。
在荀少彧此时所处的位置来看,一个烨庭承认且具备公信力的上大夫,足以让他处理周边大夫时,能够从容许多。
这是师出有名的好处,却是忽视不得!
…………
公邸,北苑。
一名名甲兵矗立于假山流水间,手上按着腰间佩刀刀柄,面上毫无表情。
一名内侍缓然站在院落中,手上捧着一卷金黄布帛,瘦弱的身躯笔直而立,面容沉寂且又漠然。
这些甲兵呼吸犹如一体,似若不可查的呼吸声,似乎蕴含着某种规律,与周匝的环境融为一体。
常云光、诸逾行二人陪在内侍身旁,面上带着笑意,不住的与内侍‘言语攀谈’着。
不时看着周匝的兵甲,二人目光交触中都有些忌惮之意。
这些看似寻常的兵甲,身上着着百炼甲,腰上挎的都是利器级数的兵刃,一个个至少都是【伐毛洗髓】的人物。
宣诏内侍淡淡的问道:“为何公子彧还是未到,在下身负缴旨之命,确实不敢再多耽搁。”
诸逾行笑道:“吾家公子,对烨庭君父尊崇之极,更不愿怠慢了内侍大人。只是,现今他正沐浴更衣,怕是一时片刻难至,倒是要让大人稍候一会儿了。”
宣诏内侍垂头道:“不敢,咱家一介宫阁内侍,等候公子彧是咱的本分,先生毋需太谦了。只是咱家迟迟不见公子,因此心中难免焦躁了几分。还请诸位速速通传,好让吾回返南阳缴旨。”
诸逾行面带笑意,看着冷漠的宣诏内侍,心头一抹沉重放在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这是三百【伐毛洗髓】的顶尖精锐之师,一定时间内甚至能当三千【百战精锐】驱使。
而这一位宣诏内侍也是了不得的人物,至少都是一位宗师级数的强人,虽然具体的练拳、练气分不清楚,但其不经意间的气机,仍让人难以想象的低沉,一如天边云霞看不真切。
常云光心头一片默然:“南阳藏龙卧虎,如此人物竟然只是一内侍,八百载荀氏吕国积蓄的底蕴,果真难以想象。”
踏!踏!踏!
正想着心事,突然间脚步声似雷轰鸣,一队兵甲踏入北苑,荀少彧缓步其后,上阳朝跟在一侧面上笑意不浅。
“主君……”
见着荀少彧到来,常云光、诸逾行心头大石一落,连忙向着荀少彧躬身一礼。
荀少彧龙行虎步,步伐间透着强烈的威势,着实让人胆战心惊。
看着荀少彧这个正主来了,宣诏内侍连连上前数步,道:“咱家奉君侯命,特来上蔡宣读烨庭诏书,不知公子今时方便否?”
荀少彧环顾左右,道:“自是方便,请内侍大人宣读诏书。”
这内侍看着面生,不似烨庭中的熟悉面孔,但能担任宣诏内侍的人物,也不会是简单之辈。
“善,”宣诏内侍笑着,摊开手上的金黄绢帛,袒露出黑犀牛角轴,看着绢帛内容,面色稍稍沉肃少许,道:“谕,南蔡大夫公子彧,克己奉行,北拒诸蛮,南镇边陲,宣扬教化,功莫大焉,迁北、东、南三蔡封邑,合上蔡一地……是为上蔡武功大夫!”
这一位宣诏内侍宣读着诏书,话音最后停滞了一下,缓缓用黑犀牛卷轴回收绢帛,道:“公子彧位列上蔡大夫,咱家在此恭贺了。”
“内侍客气了,来啊……”
荀少彧接过诏书,轻声唤了一声,道:“这是吾的一点心意,内侍不要嫌弃上蔡地贫人寡啊!”
一甲兵当即捧着一方木质圆盘上前,荀少彧伸手扯下丝绸,一枚枚圆润通透的血色膏脂,整整齐齐的摆放在圆盘上,粗略一看就有二三十枚,都是难得的上上之品。
内侍微微一愣,伸手抚摸着血石上,感受着内中磅礴的血气,轻声呓语着:“这……莫非就是蛮人的瑰宝……血石?”
传闻中的蛮人血石,是一种奇特的天材地宝,对于修道人而言或许作用不明显,但对于常年修习武道的大高手,一枚血石就能让他有不少的助益。
“内侍倒是好见识,只不过这并非是血石,而是用提炼血石精粹,得到的一点血晶。其中血脉气息存粹,远比一点血石来的珍贵。”
荀少彧面上带笑,得到上蔡大夫之位的他,可谓是真正的羽翼已丰,有了名义上的管辖周边的quán bing,也就能放心的四方吞并。
有着如此大的好处在前,那些在征讨蛮人时缴获来得血晶,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内侍一讷,道:“公子如此破费,倒是让咱家不知如何是好了。”
“公子有何事难言,不妨直说就是,咱家身边的人,口风都是很严的,不该说出去的话,一个字儿都不会外泄。”
二三十枚血石固然是难得的瑰宝,但以内侍的武道宗师的修为,拿了也就拿了。然而依着荀少彧所言,血晶的价值远在血石之上,就不能不让内侍心怀顾忌了。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如此一份大礼就在眼前,内侍可不信荀少彧不开口。
“哈哈哈……”
荀少彧畅然一笑,道:“快人快语,好一个快人快语。内侍说话直爽,吾也就直言便是。少彧心忧社稷,不知烨庭近来可有变故,以至于对上蔡的态度大变?”
这一点才是荀少彧心中久久徘徊的疑问,上蔡兵势固然强大,但与南阳相比就差之甚远,百战精锐与顶尖精锐的差距无可估量,根本就是大象与老鼠间的体量差距。
以南阳的强势霸道,就算看着老太师的颜面,也看着局势混乱的份上,可能承认他的上蔡大夫的位置,但一番敲打还是必不可少的。
如今这位宣诏内侍到来,本以为是一场敲打。只是没想到宣读的诏书中规中矩,其中多为褒扬勉励之词,却不见一丝一毫的言外之意,这就让荀少彧不由心生疑惑了。
看着这不合常理的诏书,让荀少彧心头疑惑更甚。
只是奈何南阳与上蔡,中间隔着几万里山河,以荀少彧现在的实力,尚且不足以在国都南阳设下耳目。对于南阳诸事不能有效的把控,自个儿都摸不着头脑,又如能能占据一着先手上风。
内侍面露疑惑,问道:“那,公子的意思是?”
荀少彧挂着淡淡笑意:“吾只需要你复述一遍南阳的见闻,不需要多少,只要是与吾有些关系的,就尽管说上一说。”
元始诸天
元始诸天 第三零零章南阳风云
南阳,烨庭!
夜色幽幽,宫灯昏黄,来往内侍垂头缓步,一声声微不可查的脚步声,回响在空寥的内庭之中。
凤梧阁内,文侯神色淡漠,手掌轻抚玉案,一支朱批玉笔立于笔架上,墨绿的笔身铭刻着一副凤凰浴火图,凤凰金翅一展游弋当中,似有一点点金色火焰四散飞腾。
看着玉案上的奏章,文侯眉头簇着,许久不曾平抚下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