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元始诸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弃还真
“如今,已经到了第十日了,他们还没有来吗?”荀少彧上半身微微向前倾了一点弧度,看着空旷平原上的风沙飞扬,眉头不由得一挑。
虽然当时,荀少彧并没有定下明确的时日,但当他在吴回关前陈列着精锐大军,文武僚属俱在的时候,以封邑大夫们老辣的心思城府,就不可能不明白荀少彧的用意了。
只是这时还没有一个封邑大夫来,着实让荀少彧感到了一丝诧异,以及一丝微不可查的释然了。
荀少彧眨了一下眼睛,道:“看来,他们或许还想做一下无谓的挣扎?”
毕竟,上蔡开始派遣使者时,已是十五日前的事了。而这些使者只用了五日的时间,就已然一一拜访了众多封邑大夫。而这十日的时间,足够让许多封邑大夫,可以精心的筹谋设计,彼此相互合纵连横了。
一名文臣僚属伏身,道:“主君,众封邑大夫未至,吾等不妨回关静待?”
“毋需如此,”荀少彧回道:“吾披荆斩棘,不知吃了多少苦头,才撰得今日成就。区区一点风吹日晒,又算得了什么?”
一位老臣兀自感叹着:“主君创业不易,知得创业艰难,难得,难得!”
“主君,”
正在这时,一快骑突兀的疾驰而来,骑兵这一身轻甲,径直来到荀少彧大帐前,连忙跳下马来。
“北原、山犀、云山等十数大夫陈兵于南百里之外,五原、青远、貉泽等十数大夫汇兵于北五十里。”
乍然听到军情的奏报,几乎让大帐哗然沸腾,文物僚属都对于自身处境视若不见,反而面上流露出一丝喜意。
“可恨,主君臣下愿率大军迎战,”
“末将愿率吴回劲卒出战,迎头痛击敌兵,”
“主君,末将请战!”
一个个先天大将纷纷请战,拍着胸脯喊着,脸色狂热之极,甚至有些争抢的huo yào味。
仿佛此刻他们眼中二十余数的封邑大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反成一头头待宰的羔羊,只等着他们挽袖抽刀,成为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战功落在自个身上。
荀少彧治军严苛,赏必有赏之可依,罚必有罚之因由。
能在荀少彧麾下担任大将的,每一个都是身经百战,经历了一次次出生入死的苦战,才有着如今地位身份。
而普通的兵甲们几乎能在战场上得到一切,无论财帛、美人、地位,只要战功足够都是他们的囊中之物品,因此荀少彧的麾下简直就是闻战而喜,战力之强冠决一时。
荀少彧抬眼看了一眼闻战则喜的众将,淡淡问道:“他们有多少兵甲,可有二十万之众,就敢列阵陈兵于此?”
快骑微微垂着头,轻声道:“主君,二十余家联军,确实大约有着二三十万之众。”
荀少彧摇头叹息,道:“啧啧……乌合之众,何来担当大任?”
以他三万百战精锐在握,除非那些大夫们利令智昏到,用着寻常战卒与百战精锐争锋。否则大军如此势壮,任凭他有多少鬼蜮伎俩,都能给他一并碾为齑粉。
“主君,末将请战!”常云光起身叩首,言辞铿锵有力,一字一字都犹如重锤落地。
作为荀少彧麾下第一大将,常云光既然开口了,其他将领们面面相觑下,只得不甘的退回队列中。
迎着众多嗜战的目光,尤其常云光的目光,荀少彧浅浅的一笑,道:“给了他们十日的功夫,只有二十余万乌合之众,吕国南方再无一敌手耶!”
“尔等不用争抢,二十余万的乌合之众,吾一支偏师足以应付。”
荀少彧开口说道:“来啊,上鼓,吾要擂鼓助兴,以壮吾军威士气。”
“这……”
文物群僚不知荀少彧的心思,只有少数几个心思灵敏的,若有所思的看着荀少彧挺拔的身影。
少时,有侍卫搬来两架战鼓停放大军正中,荀少彧步伐稳健,气度斐然超卓,手上持着两根鼓槌,直入大军中央。
轰——
一支千人精锐之师,千人兵甲步伐几如一致,重重踩踏地面发出地壳震动的声音。
轰——
就在千人甲兵刚一动作,荀少彧手中鼓槌敲击在大鼓上。
“杀!”
“杀!”
“杀!”
这一千人方阵出列的刹那,当真是风云变色,也不能形容其威势之万一。兵戈高举银光明亮,挥动间天光昏一色。
一支半顶尖精锐的强大,终于在这一刻露出了狰狞的獠牙,只待着猎物送上门来。
…………
吴回关隘,北侧五十里,
五原、青远、貉泽十几个大夫驻足不前,应该说是连他们也不敢再往前踏出一步了。
前方军兵煞气沛然之重,几有凝结白虎杀伐之象,杀机沉重冲破云霄,令在场诸人无不震撼。
三万【吴回劲卒】的威势,带给他们的压力无可言喻,一度有着百万大军才有的滔天之势。
“这就是横击蛮人的【吴回劲卒】?”
五原大夫喃喃自语,犹自陷入震撼中,一时间难以平复心绪。
大凡练气有成的修行人,都有着一二望气的法门,作为延福避祸的本事。
五原几个大夫,既然能稳坐封邑大夫之位,固然有祖上遗泽不浅,还有着他们自身的本事。
他们至少都是【伐毛洗髓】,亦或是【炼精化炁】圆满的人物,其中的佼佼者更是开了武道天门,练就道门元神法力的宗师。
只是他们远远的睁开元神法眼之下,就见得一头血色凶兽踏天怒吼,一抹阴霾沉沉的压在心头。
这一股经过千锤百炼而成的恐怖血煞,哪怕隔着万水千山,也让他们的元神一阵战栗。
“这……兵峰锐利如此,吾等所作所为又算得什么?”
觥垣畴嘴里泛着苦涩,有一些失魂落魄的说着,似乎浑身的气力都被抽去了不少,失去了以往的精气神。
没有直面了解百战精锐之师的强大,是不会理解生死不由自己这一感觉的。
多日以来的奔走,十数日的夜不能寐,在此刻看来就是个笑谈一般,难以撼动大局分毫,只是徒劳惹人发晒。
一支列阵布兵的百战精锐,与一支并未列阵布兵的精锐之师,就是精钢与dou fu zhā的区别。而他们麾下的二十余万兵卒,还真是一群所谓的乌合之众。
几位大夫毫不怀疑,若是他们率军冲上吴回关,能囫囵着回来几人。
青远大夫面色沉肃,稍稍调整了一下心绪,道:“诸位,该是吾等赴宴了。”
哪怕并没有真刀真qiāng的打上一场,但只是遥遥眺望,士气就折了半数,若是真交上了手,又会是何等深沉的绝望。
两方的实力差距摆在那,不得不低头!
前方战鼓声喧嚣不断,再看着自家麾下面露惧色的甲士,五原大夫沉吟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既然上蔡大夫盛情相邀在前,吾确实是不得不去,也不能不去了啊!”
话虽如此说,但五原大夫看着吴回强横的兵势,第一时间有着如鲠在喉的感觉,再看着周匝十数位封邑大夫战战兢兢的模样,也只能无奈的长叹了一口气,跟在青远大夫的身后,亦步亦趋的走向吴回关。
“这天下大局,果然都是兵强马壮者,方为大义!”
这是大军强势之下,觥垣畴留下了最后一句感慨。
在【吴回劲卒】显露出来的强悍兵势下,如今的局势都已经是一目了然。他们再多的怨愤,也只能小心翼翼的收敛起来,否则就等着秋后算账,落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趁着现在一切都没有完全无法挽回,吾等只能赴宴,也必须去赴宴。”觥垣畴神色复杂的看着青远的背影,狠狠的一咬牙关。
元始诸天





元始诸天 第三零六章自强之机
中央军帐,三十座方阵兵甲陈列,一一纵横交错,演绎杀伐兵势。
三万【吴回劲卒】阵势惊人,荀少彧缓缓自藤椅起身,清秀的面庞上,带着一抹微不可查的桀骜之色。
“主君,南北皆有异动,二十万兵卒驻足不前,五原大夫、貉泽大夫等人自率数十亲卫而来。”一快骑飞驰,翻身下马后,连忙向着上首禀报军情。
荀少彧面色平淡,手中鼓槌稍稍停顿了少许,眸光轻轻一动,随即落下愈发的疾快,徐徐道:“只是带着亲卫来的?看来他们几个确实明智,不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进而妄动刀兵了。”
对于封邑大夫们的识时务,荀少彧早就有所预料。
毕竟,那些骨头硬不识时务的人物,也不是没有,只是经过蛮人的几番搓磨,再硬的骨头都碎成粉了。
当然,哪怕荀少彧此刻势大,可以顺势扫平南方,但他也从未有过这般激进的念头。固然以他现如今的势力,灭掉周边的封邑大夫容易,可再想收场就真是不容易了。
在两方都有顾忌的情况下,各自也都按耐不少,未有真正一战的外在条件,他们不可能肆无忌惮的抛开南阳的感受。
毕竟,他们都是吕国大夫,受着吕国的节制,若是真的刀兵相见,无论两方谁成谁败,都不会有好的结果。不但他们要考虑自身非议,还要顾忌吕国南阳又会作何反应。
“让他们好好见一见,吾上蔡儿郎的雄姿。”
荀少彧的手上鼓槌重重的落下,鼓声轰然沸腾起来。
身为堂堂上蔡大夫之尊,于万军之中亲自擂鼓助涨威势,三十座军阵指如臂使不停的变换方位,深得兵法风火山林的神髓。
“风!”
一座方阵蓦然高呼,明晃晃的刀兵战戈在日光下,显得异常的刺眼,气势凛然不凡。
“风!”
与此同时,其余的方阵亦齐声大喝,一时间爆发的声势,几如实质一般生生的砸向周匝,仅凭着一层层声浪震得沙砾微微颤动。
“大风!”
“大风!”
三十座方中阵的【吴回劲卒】大声怒吼着,大有风火燎原之势,简直就如同火上浇油了一般,何止强盛了一二筹。
觥垣畴紧紧拉着马栓,面色凝重的停在军阵前,其他十数位武功大夫,每人都有着数十卫士,汇在一起也有着八九百数,但在这一股声浪之下,兀自犹如雨打芭蕉般,身不由己的随着声浪战栗。
“这就是荀少彧的下马威么?”
看着肃然的军阵,觥垣畴苦涩的一笑,心中最后的一点坚持,也在刹那间被撞的支离破碎。
十日以来的日夜奔走,在这一刻仿佛都成了一个笑话,硬实力、软实力都远逊于荀少彧的他们,可谓近乎小丑般上演了一场宏大的闹剧。
而且荀少彧近乎戏虐的,给了他们充足的准备时间,甚至连着时间都是他们自己挑选的。
可是二十万兵马虽然人多,但势重的那一方可是荀少彧,三万【吴回劲卒】不顾及影响的话,不消半日功夫,就能屠了对方的二十万兵马。
这种差距是‘质’的,不是几倍的数量就可以抹去的,
“诸位大夫,少彧久居上蔡,可惜一直事务繁多,无暇拜访诸位。今日有暇设宴款待,亦是见识一下诸位的风采。”荀少彧衣袖飘然,端起寒玉酒樽,向着众人敬酒。
二十余位封邑大夫坐在荀少彧的两旁,各自的僚属跪坐在一侧。静静听着荀少彧的言语。
看着案几上华美的酒樽,一位性情爽直的大夫,直接开口道:“上蔡大夫召吾等至此,想必不只是喝一杯水酒这么简单吧!”
“吾等汇兵至此,每日的人吃马嚼就要耗费无数,上蔡纵然势大,但若是存心戏弄吾等,吾等亦必不尔干休。”
这话一出口,在坐的封邑大夫们脸色微微变化,背脊上的冷汗瞬间搭透了的衣衫。
现在他们都是案板上的肉,任由着荀少彧宰割,在这般危险的处境下,一旦惹怒了荀少彧,他们能否活着回到封邑,就要看荀少彧的心胸气量了。
就是这一位公子一朝大怒,将他们全部血洗了,也不会让人有丝毫的意外。
荀少彧冷冷看着出言大夫,眸子闪烁着冷唳的意味,一时间竟然有些冷场的感觉。
“咕噜……”
几个心性较差的封邑大夫,不自觉的咽了一口吐沫,喉咙微微一动。
一名名卫士的手掌,已然攥紧腰间的刀柄,刀身赫然出鞘了一点,寒光在刀身缓缓上流动着。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注视着荀少彧,等待着荀少彧的大令。
只要荀少彧稍稍点头示意,周匝甲兵一拥而上,顷刻间就能将这一座大帐化为血腥杀场。
荀少彧看着犹自梗着脖子,怒目而视的三石大夫,神色中微微诧异,手掌抚摸着腰间玉带。
这般硬石头,竟能在蛮人肆虐时活到现在,也着实是不容易了。
只是,荀少彧并不想血染大帐,何况对这个耿直的大夫,或多或少有了一丝欣赏。
荀少彧冷硬的面庞上,倏然露出笑意:“好一个三石大夫,久闻大夫脑壳够硬,人都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而大夫则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以往少彧还真不信,今日一见果是如此,忠正耿直无人出其右者,唯三石大夫莫属。”
这话一落下,在场的许多人都松了一口气,湿透了的背脊,有了一股子凉意。
这是给了三石大夫一个台阶,而有着这态度在前,几位胆小怕事的封邑大夫,也就可以放心自己的身家性命了。
连三石大夫这种茅坑里的石头,可谓又臭又硬的人物,荀少彧都能宽宥一二,何况是他们几个势力弱小,毫无威胁性的封邑大夫。
只是,这一位三石大夫恍若不知自家刚刚死里逃生了一回,干瘦的身躯仿佛有着莫大力量,目光一度逼视着荀少彧,喝问道:“公子彧,老夫就问你一个问题,你是应还是不应?”
二十余封邑大夫面色陡然凝重,冷汗顺着两鬓不住的流下,连着衣衫湿透了大半,也不敢喘半口气,气氛一时间冷肃下来,稍有不慎就是杀身之祸。
荀少彧沉稳的声音,让人听不出喜怒:“什么问题,三石大夫不妨道来,。”
三石大夫起身出得席间,上前数步道:“公子彧者,无国乎,无家乎,无道乎,欲自绝乎?”
石破天惊,可谓石破天惊的一问!
在场众人无不脸色煞白,就连一向有果敢之称的几位大夫,也都心神震动难安。
“大胆!”
“放肆!”
席间传出的数声呵斥,并未让这位耿直大夫有所畏惧,他面上带着绝死之意,瞪着上首的荀少彧。
三石大夫稳稳踏出一步,沉声道:“老夫只有这一问,不知公子彧能否为老夫解惑。”
荀少彧心思深沉,喜怒不形于色,但仍不免暗自感慨:“果然,这世上永远都不会缺怕死的,亦永远不会缺少不怕死的。”
此时的他当然能趁机发作,不要说一个小小的三石大夫,实力在众封邑大夫中都不能挤进前五,就是此刻二十数的封邑大夫全部生乱,他也能只手压下他们。
只是贸然动用武力,并非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只会让隐患深埋起来,要不然荀少彧绝不吝惜用wu li zhèn yā。
“吾荀少彧生于吕国,长于吕国,镇守南疆蛮土数载,其间兢兢业业,不敢有一丝纰漏。吾如何无国,如何无家……又如何无道?”
荀少彧对着三石大夫,不疾不徐道:“吾身经大战、小战何止百数,血洒吕国山河大地。麾下儿郎们喋血沙场,尸骸遗落于野,残躯化作沙砾尘埃。”
“倘若吾无国、无家、无道,岂非战场上那千万的英灵,也是一般的无国、无家、无道。”荀少彧铿锵有力的说着,右手按着腰间玉带,神情中带着奋然之色。
三石大夫嘿然冷笑,道:“可是老夫观公子所作所为,着实让老夫难以相信公子无私。”
“公子擅设会盟,广邀南方诸大夫来此,观看公子军威兵势,其心何人不知,其行何人无忿?”
三石大夫慷慨陈词,道:“公子势大,老夫难阻公子成事,但老夫愿用这一腔的热血,做公子盟会上祭刀的第一人。”
“好一个硬脑壳,吾还真是小瞧了你。”荀少彧抿了抿嘴唇,手掌猛然攥紧,看着周边噤若寒蝉的众大夫,眸中的杀机缓缓散去。
本该是慑于荀少彧军威的众大夫,看似一个个都很是驯服。但经过三石大夫如此一闹,荀少彧可以保证这些大夫都起了逆反的心思。哪怕他们现在依旧温顺,然而他日后若是露出一丝疲软之态,这些封邑大夫就会化成最残忍的鬃狗,一口口撕咬下他的血肉饱餐一顿。
“看来,一口吞掉他们终究是吾的妄想,这些人的势力纵然无足轻重,但根基底蕴在那里,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撬动的。”
荀少彧心思转变的很快,既然不能将他们化为鹰犬爪牙,那就不妨换个思路,一样可以达到固定的目的。
如果强行用武力,不是没可能直接压下这些人,只是心怀不轨时刻准备弑主的爪牙,除了徒耗心力之外,对他并无多大的益处。
荀少彧缓然的说着:“三石公误会少彧了,少彧只是心忧国事艰难,不知吾南吕诸大夫何去何从,才在这吴回关关隘下,邀诸位同会一场。”
三石大夫刚要再度开口,一旁的五原大夫觥垣畴倏然起身,道:“吾等,也很想听一听公子的高见。”
荀少彧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觥垣畴,所谓过刚易折,觥垣畴若不是打断三石大夫的话,就连荀少彧自己都不敢保证,能否在容忍三石大夫这个硌手的石头。
“吕国四方,东吕武道昌盛,北吕最为富足,西吕虽次于东南,却也是一安定之所。”荀少彧目光凌厉,迫得众大夫纷纷垂头,就连一直秉性刚强的三石大夫,也对此无言以对。
“吾南吕国可谓四方中最弱的一方,吕国百余大夫中,吾等南吕大夫地位最卑,这是不容争议的事实。”荀少彧声音洪亮,在大帐中不断的回响着。
众大夫面色凝重,就连先前浑然不在意的,都沉下了心思。
南吕贫弱已久,自吕国建国之时,就一直是整个吕国的负担,严重拖累了吕国的国力发展。
因此,南吕大夫们纵然威福自享,但实力是吕国四方最弱的一方,在整个吕国的大局地位着实不高。
五原大夫开口问道:“以公子之意,莫非是要改变吾等现状,壮大南吕对于吕国的影响?”
“难道不可吗?”荀少彧迎着封邑大夫们诧异的目光,高声道:“吾南吕之地固然久积贫弱,但这不是吾等想让南吕贫弱,想让封邑里的黔首们衣视无着,吾等也想要百姓安康封邑富足。可是外有蛮人虎视眈眈,内有所谓的自家人横加干涉,致使咱们每每功败垂成。”
“诸位都是经历过的,应该明白吾所言不虚。”
荀少彧环顾四周,一些封邑大夫已然在不自觉中缓缓点头,一些人眉头紧蹙摇头不语。
“诸位,如今蛮人之乱已平,蛮人损失惨重至少百年内,是没有机会骚扰南吕大地的。”
“而且南阳烨庭dong luàn,已经自顾不暇,吕国大夫的目光大多注视于此,没有人有机会干扰吾吕国发展,此岂不是天赐良机耶!”
“吾南吕自强之机就在眼前,只要吾等同心戮力,何愁大事不成。”
这一番话说的固然是令人动容,只是一众封邑大夫们都是老奸巨猾之辈,空手套白狼在他们面前是行不通的,面上虽有意动之色,却也小心谨慎的思量着。
想要让他们真心依附,就不能用‘假、大、空’套住他们,而是以切切实实的利益,真真正正的拴住他们。
“诸位,吾南吕困苦久矣,久受国人鄙夷轻视,吾等大夫在其他大夫面前都要矮上一等。大丈夫生于世间,不求轰轰烈烈,也要雁过留声于当世。”
元始诸天




元始诸天 第三零七章南吕小霸
众大夫听着荀少彧陈词慷慨,目光交错神容各异。
三石大夫嘲讽道“这么说,公子还是一心为公了?”
放眼周匝兵甲方阵,三十座方阵演化四方四象神力,一举一动间,具有风云变色,雷霆轰然之象。
荀少彧身合兵阵大势,以兵家阵法演绎一方小天地,而自身就是这一方小天地的主宰者。
他垂露眼睑,道“难道不是吗?”
吴回关隘前,风沙层层卷动,荀少彧一双冷漠无情的眸子,环顾着周匝众大夫。三万吴回劲卒的兵血煞气太盛,就连三石大夫这般的硬骨头,都只得涨红着脸,再也说不出一个字了。
“南吕积弱难返,哪怕吾等摒弃前嫌,一起经营南吕。但经过这么多年的蛮人肆虐,到底是伤到了根子。”
荀少彧不紧不慢的说着,身后朱雀大旗猎猎作响,神似一头展翅高飞的朱雀神鸟,三两朵朱雀神火灼灼其华。
众大夫在骤然高涨的气势下,被压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恍若见到一尊无穷高大的神人,俯瞰着苍茫天地无穷众生。其身如苍穹大地,口喝雷霆霹雳,呵气成风云席卷,呼气化狂风巨浪,简直就是一尊辟地开天的巨神。
两方的差距之大,让他们不敢多言一句,生怕这一位呼吸稍稍重一些,掀起的狂风巨浪就会淹没了他们。
荀少彧眸光流转,道“既然如此,吾等何不能破釜沉舟,以众家为一家,以众心为一心,壮吾南吕!”
他每说一句话,都让众大夫浑身颤栗,生命层次的巨大差距,以超凡入圣的绝世武道之势力。就连最刚直的三石大夫、心思复杂的五原大夫,都说出不一句话来。
1...164165166167168...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