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隐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心净
管事皱眉说道“钱是个问题啊!如今老爷花钱的地方太多,这毛瑟一把就要价130银元,这还是给您的关照价格,光步枪就需要130万银元了!”
“弹药更是个问题,少说也得买七十万的吧?这就二百万了……战马更贵,老爷啊,钱再多也不是这么花的!”
富庆一样也心疼,外人看来他富可敌国但是自家事自家知,赚钱多花钱也多啊!
“贵?贵也没有办法……德国原装进口的已经要价210银元了,华族仿造的便宜一些卖给朝廷还需要160银元,给我这个真的是亲人价格了!”
“钱不是问题,你就下订单吧……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朝廷吧大清远洋贸易公司的差事给我了!”
“等到华族生产完毕之后,尾款估计就不差什么了……拆东墙补西墙啊!如今这个年头,银子不是真的,枪才是真的啊!”
轿子一路到地安门,进入北苑之后,太监轻车熟路的带着三爷去见东太后,慈安贤惠的跟个汉家媳妇一样,早早给三爷热好了酒。
要说三爷和慈安之间的关系,在京师真不是什么秘密,但是这个秘密谁都不敢提,就连嘴巴最大的也都不敢说一句。
无他,这二人势力太大,影响力太强了!
“热河、察哈尔地区,如今官长九成都已经投靠了咱们!察哈尔和哈拉沁的蒙古王公都已经向咱们投靠了!”
“现在还差一万条枪,还差一万五千战马……早早晚晚,察哈尔热河地区我给你弄成一个行省!”
“到时候,那就是咱俩的王国,带着女儿咱们就好好过日子!”
慈安看着自家男人,眼睛里幸福的都冒出花了,一个劲的给三爷倒酒“大清朝要是不亏待咱们,要是还能太平安稳的坚持下去,咱们也不会走这一步的!”
“咱们不造反,永远不造反!咱们就是害怕,别人造反的时候,连点自保的地盘都没有啊!”
“察哈尔和热河不错,察哈尔控制住了,张家口就能捏在手里,河套地区也能影响到!”
“控制了热河承德,也就是从燕山上高屋建瓴的压在了京师头顶!”
“如果兵力多了,控制住朝阳市,那么锦州也就在咱们的兵峰控制之下了,未来盛京也是可以期待的!”
“银子不够没关系……我这里还有头面可以折算,你都拿走!”
慈安说话间,就有宫女捧出十个漆盒,打开之后里面珠光宝气都是太后珍藏的首饰。
大清隐龙 4688 腊月朝会
一个女人能够为爱人付出都少?看慈安就明白了,那真是把命都给填上去了!
慈安身为皇太后,当然是锦衣玉食吃喝不愁,但是她钱多么?其实真的不多,因为保证自己一个人的富贵,跟做一番天大的事业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按照皇太后的生活标准,一辈子相守有个一百万两银子顶天了,你就一个肚子能吃多少喝多少?
珠光宝气、宫殿楼宇也是重复使用的,你死了别人一样继承走,所以真正花在自己身上的钱真的不多。
而做一番事业,立起自己的势力来,那需要的钱可就是天文数字了,购买武器战马,军火训练,士兵人吃马嚼。
地方官员挨个遴选成为自己的嫡系,朝中派系平衡也得需要利益输送,做生意你还得需要启动资金呢!
哪怕是宫里的太监,你贿赂上去也得金子开路!
富庆过手花出去的钱,真的比慈安多多了,而慈安是真爱这个给了她一个孩子的男人,内心里咸丰算个屁!
父精母血,和自己共同孕育了一个后代,这种情感外人是无法体会得到的。
慈安自己的小金库早就给富庆掏干净了,现在慈安手里也就几万两零花钱,用来周转打短的。如今听说富庆那边购买军火的缺口还差很多,赶紧命令端出自己的压箱底首饰,总价值也得四五十万两。
“拿去,都拿去……这些身外物在我这里也是落尘土,我平日也不爱这些珠光宝气的东西!”
“你!这怎么行?”富庆放下酒杯急的都站起来了“你是太后啊,要参与各种庆典仪式的,到时候连头面都没有了,你怎么办?”
“哎呀,我已经留下够用的了,我也不爱抛头露面的,有两套来回换就行了!”
“你把这些都拿走,换成银子投资到你说的远洋贸易公司去,怎么也够两艘轮船了吧?让肖乐天照顾一下,两艘轮船跑两年也就把钱赚回来了!”
“到时候你再给我赎回来,或者买新的……”慈安偷偷擦拭了一下眼泪“我不要这些身外物,我就要你还有孩子平安……我这个当娘的一年就能看孩子一次,我难受啊!”
富庆抱着慈安,宫殿内的太监宫女都退下了,这时候语言安慰都是苍白无力的,你就这么抱着就行,给她足足的安全感。
慈安和富庆所育的那个女孩,如今正藏在承德北面的群山庄园里,而皇太后只能每年夏天以避暑的名义前往承德!
也就在那时候,她才能偷偷的见女儿一面!
慈安是个聪明人,大清国的内忧外患她早就看明白了,同治帝的维新改革无论成功与否,都无法阻挡她和富庆想要暗中自立的心思。
哪里有什么中兴?天下大乱的格局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弥补的,此刻就得早早动手,先割出一块根据地出来。
察哈尔和热河这片广袤的土地,位置及其重要,高屋建瓴可以北控蒙古,南压京师,向西渗透到河套地区,向东还能窥探辽河平原。
这是一片宝地,虽然自古以来不算是龙兴之地,但是自保成为一方诸侯是没有问题的!
“三爷你好好干……以后没有什么异姓不能封王的道理了,咱们不做梦当皇帝去!但是做一个有兵权的王,还是能争一争的!”
绮望楼内,二人展望自己的未来,而这夜幕笼罩的京师,又有多少人正在展望自己的前程未来!
按照大清朝的惯例,进入腊月之后各部就要开始清理账目了,这个月份朝廷挤压的政务,除了军国大事之外,正常的政务都要有个收尾,有个交代。
能行不能行,最好有个明确的交代,也算是画上句号了!
腊月初十,载淳叫进大朝会,乾清宫内朝臣们数十人聚在一起,其中李鸿章专门从山东回来,带着他的折子准备在朝廷上共议!
果不其然,筹建大清水师的折子刚掏出来议论,就引发了朝堂上的混乱争吵,清流同仇敌忾坚决反对这个劳民伤财的计划。
这些人也学精了,知道直接否定西方的东西是不行的,毕竟大清国门已开,铁路和钢铁厂都已经被人们所熟知。
工业误国论他们是不敢提的,不过这群人也能另辟蹊径,直接说你李鸿章好大喜功,浪费国库有限存银去做不急之需!
大清水师建造初期就需要拨款一千万两白银,而水师又没法直接提供利润,完全就是一个无底洞,毫无用处!
朝堂上这些清流陈破厉害,一个个滔滔不绝口水纷飞,李鸿章和左宗棠不是他们的对手纷纷败下阵来!
就在翁同龢他们以为胜券在握之时,突然庆三爷的嫡系总理衙门的石山跳了出来,举着一份奏折要求朝廷共议!
而这份奏折就是一周前,发各部商议的筹建大清远洋贸易公司的细则折!
这份奏折之前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人们都以为这就是一个普通的生意,是庆三爷的一个预案,并不是多着急的急务!
谁能想到,庆三爷的手下居然在这大朝会上跳出来截胡,直接干扰朝会进程!
“石山!春节前的大朝会这是要议论军国大事的,这种做生意的折子又不着急,拿下去回头再议论!”李鸿藻赶紧出来说话。
但是没想到庆三爷抬了抬眼皮“李大人说的不对啊!这大清远洋贸易公司,事关每年数千万两白银的利润,是不能耽搁的!”
“大清国这些年吃亏吃大了,我们的好东西都让那些开着海船的欧洲人给骗走了!”
“一箱茶叶在我们这边采购不过一百多两纹银,而运到欧洲去就能升值到上千英镑!”
“这些中间的利润,我们不赚吗?刚刚你们说大清水师劳民伤财不赚钱,那么现在我就给您一个赚钱的计划,诸位大人都议论议论吧!”
水一下子让庆三爷给搅浑了,殿内群臣议论纷纷,很多人都偷偷的看着同治帝!
这时候惇亲王也跳出来了“陛下!臣也有一本要奏……祈请朝廷立刻投资筹建京汉铁路!如此南北交通之要道,早一天建成朝廷就早一天收益!”
大清隐龙 4689 三本同奏
三分奏折在同一天引爆了朝堂,现场一片哗然,这些顽固派顿时感觉到自己陷入了危险之中。
尤其是最后,惇亲王的亲自上奏折更让百官内心里七上八下的,尤其是八旗里的顽固派们一下子都退缩了。
五爷都开口了,那是侠王啊,从来没听说国五爷害过咱们,还是别出声了!
想开口反对的都闭嘴了,这些人摄于惇亲王的影响力,都收起了反对的意见,惇亲王办事儿还能让兄弟们吃亏吗?
这京汉铁路还有大清远洋,很有可能就是另外两个京津铁路,这可是要大赚钱的节奏啊!
翁同龢一看这不行啊,怎么一点准备都没有就抛出这样两份议题“陛下!京汉铁路和大清远洋都是极其重要的国朝要害,自然是要谨慎再谨慎的……”
“臣提议,这两件事还是放到年后再议吧!今天先说说这大清水师的事情……”
“翁大人错了!”富庆没等小皇帝开口就站出来反驳“年后?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翁大人不知道这工业生产是有计划性的,重工业不是手工业,不是买两匹布、一篓子茶叶那么简单的!”
“钢铁、舰船……这些大型工业品,都是需要提前制定生产计划的!”
“而腊月各地工程量最少,也正是钢铁厂和造船厂生意清淡的时候,这时候你**钢铁和货船,才能拿到最便宜的价格!”
“别以为那些都是小钱,年前订和年后购买,价格能差出两三成呢!都是大宗采购,两三成都是百万计算的银两!”
“最关键的是没货,没货没货没货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咱们亚洲现在总共就几家钢铁厂?”
“能够生产钢轨的钢厂,咱们京师钢铁厂算一家但是产能也没有提上来,塘沽特区有两家,就这三家而已……”
“就这三家的产能,请问翁大人,够谁用的?不提前签订合同,到时候您想买货就买货?”
“想提现货啊?那还是要等到华族的工业区一个个都建成了再说吧!”
“这就是铁轨,而另外的还有造船更是为难……塘沽干船坞一共就六台,琉球干船坞一共十台,分散在好几个造船公司里!”
“也就是说,全亚洲的造船,一次只能造十六艘!而需求有多少?呵呵……订单都排队到后年去了!”
“就算咱们现在朝廷达成共识,想要早早拿船也要陛下以师徒之情去影响元首,这才有可能加个塞呢!”
“您看看,今天要是不议论议论,以后得拖到什么时候去啊?”
翁同龢身边的翰林冯辅越听越来气,直接跳出来说道“那就不要买了!买点铁轨还有货船,还得求他们?”
“咱们大清国掏银子!自古讲掏钱的是大爷,怎么如今这世道,掏钱的还成孙子了?掏钱还得走门路吗?”
“哈哈……”庆三爷笑了“冯大人这是选择反对喽?好好好,集思广益谁都有反对的权利!”
“咱们拿出这三份提案出来,不就是让大家表态的吗?既然冯大人都已经开始表态了……这翁大人啊,李大人?咱们就不能往后拖了吧?都议论议论吧!”
翁同龢这个气啊,他恨不得一个窝心脚把冯辅给踢死,这个学生平日里也没有这么傻啊,怎么今天这么糊涂。
这件事能表态吗?老子我想尽一切办法用拖字诀,想把表决拖到年后再说,给大家伙争取点回旋的时间!
老子我要的是不表决,要的是拖下去,不要马上就决定成或者不成!你怎么直接表态了?这不是上了他们的道了吗?
你都没有分清楚这里面的利害冲突,你知道这两份提案牵扯多少人的钱包?你反对了,究竟反对了多少人的发财计划?
朝廷里议事儿不是这么搞的,哪里有马上就表态的啊!你这是自己给自己找病啊!
翁同龢猜测的没有错,冯辅的反对票已经让一些人记恨了,郑亲王小三角眼正瞄着他呢,看样子是要玩儿阴的!
京汉铁路、大清远洋、京师交易所、融资、股票化、炒作……各种各样的名词在翁同龢的脑海里打转,他渐渐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陛下!老臣还是觉得应该慎重一些,京汉铁路和大清远洋也是花银子的大头,朝廷哪里有那么多钱啊!慎重啊,慎重……”
郑亲王也忍不住了,笑道“翁大人真是小家子气!我大清国富有万方,银子跟淌海水一样有的是!”
“国库里没有钱,民间难道还没有钱吗?京师交易所里上市啊!万民投资,万民收益,朝廷还能得到好处!”
“臣同意,臣举双手赞同!”
郑亲王的表态让李鸿藻和翁同龢等人全都心凉了,一听这口气就知道今天是遭人阴了!这些人绝对是提前串通好了,给大家伙下套呢。
果不其然,很快就有更多的王宫贵胄开始表态“多修铁路也是好事儿啊!要是铁路修到汉口去,岂不是多了一个陆地上的大运河了?人口货物全都流动开了!”
“没错,老王爷说的有理!不光是人口货物啊,还有军队呢!要是南方再闹长毛,咱们北方的兵就能源源不断的杀过去!”
“过去需要走两个月的路程,火车顶多三天!这是好事儿!”
“富庆大人说的远洋也是好主意,十倍百倍的利润都让洋鬼子给赚走了,咱们凭什么不能组建商队全世界的卖货呢?”
“咱们大清国的好玩意儿,不能白便宜了他们,就得买船自己干!”
人群七嘴八舌的说来说去,翁同龢跟他的那些清流们目瞪口呆,一看这架势根本就拦不住啊!
拦不住这两个也得拦住一个,总不能一败涂地吧!
翁同龢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冲同治帝扣头,并摘下了顶戴“陛下!今日所议之事,臣是万万不肯同意的!”
“这京汉铁路和大清远洋倒是可以从长计议!但是大清水师的筹建,臣坚决反对……呜呜呜……陛下要是非要劳民伤财,臣也只能告老还乡了!”
翁同龢说完嚎啕大哭“陛下啊!百姓太穷了,朝廷没钱了!”
“呜呜呜……您知道国朝花银子的地方有多少吗?不能这么大手大脚啊!咱们得留着点银子预备水旱天灾!”
“求陛下深思熟虑……老臣不干了,老臣告老还乡,呜呜呜!”
大清隐龙 4690 我要当监工
翁同龢这一跪,其他的清流也不能站着了,跟着一起跪下去痛哭流涕,大家一起摘掉顶戴花翎,非要一起辞官。
看这架势他们是和大清水师势不两立了!
同治帝其实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亲眼看见这场景还是内心唏嘘不已,他从宝座上欠身虚抬手说道“起来,翁师傅起来,诸位爱卿也都请起!”
“这是朝会议事儿,又不是生死存亡攸关,怎么动不动就辞官了?难道说你们这是不准备辅佐朕了?”
“在朕刚刚亲政的节骨眼上,抛弃朕而去?”
这敲打的味道就已经有了,翁同龢知道要是再不顺着小皇帝,可就要适得其反了,赶紧顺坡下驴“陛下!臣一心为公,实在是看见朝廷花钱的地方太多了,民间太苦了啊!”
“如今同治中兴才刚刚开始,陛下英明,治国有方,但是就算是中兴也得有个时间过程,民间还是穷啊,咱们不能用一个京畿之地的繁华代表全大清!”
“筹建海军臣不是反对,而是说现在不能建!花钱太多,治国如同治家,总得可着米粒过日子,得精打细算……”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啊……”
这老翁干脆从居家过日子的小盘算开始聊了,絮絮叨叨的可是这载淳还不能有丝毫的不快,大过年的还是大朝会,怎么也得摆出一副明君圣主的样子啊!
一边不住的点头听他唠叨,一边偷偷的看放在御案上的金色怀表,看着时间实在太晚了,这才拦住了喋喋不休的翁同龢。
“翁师傅,你看这都快午时了,大家早上吃的那点饭食也都消化的差不多了……要不您先休息一下?”
富庆一看这是个空档赶紧站出来说道“翁师傅累了,您的一片赤诚爱国之心,陛下和诸位大人都已经了解了!”
“可是这事情还是得议论议论,大家都表表态,最后让万岁爷圣裁啊!你说是吧?”
哼……翁同龢也不说话,反正是又站回到朝班里面去了。
富庆笑着对诸位大人说道“没别的说的,这大清远洋和京汉铁路两份奏折,我是举双手赞成……至于说水师的事情……”
富庆笑着对李鸿章和左宗棠说道“要不咱们明年再议?我就是这么一个态度,算是表决了,大家也都说说吧!”
直接逼着大家提出意见,不让任何人有和稀泥的可能!
惇亲王叹了一口气“我也附议,富庆大人说的没错,前两项要越快越好,大清水师的事情,明年再商量!”
“我附议……我也附议……臣附议……”
在场的百官都不是傻子,半天时间了察言观色也知道小皇帝想要什么样的答案,哪里会不顺着说呢?
富庆和惇亲王以及很多王宫贵胄都表态了,傻子都知道要说什么了,所以到最后也就那几个清流顽固没有表态,剩下大多数人全都和富庆的意见一样。
同治帝笑着问李鸿章“李爱卿,看样子你的提议大家还是很慎重啊?”
李鸿章表情淡淡的说道“万岁爷!海军筹建艰难,臣心里还是有有数儿的,但是海军的好处臣也向朝廷说明白了,相信最后诸位大人还是会支持臣的!”
载淳点了点头又看看左宗棠“左大帅今天可没说几句话啊!可否有什么教朕?”
左宗棠一上午都是眯缝这眼装睡觉,这时候等到万岁爷问他,他突然眼中精光一闪“陛下!朝会讲究少数服从多数,大部分大人都已经表态了,臣当然也没有意见!”
“臣也赞同富庆大人的意见,但是臣还有一个请求!”
“哦?爱卿请讲!”载淳一下子来兴趣了。
“臣从西域回来,蒙圣上隆恩,三日赐酒、五日赐宴、良田美宅实在是让臣受之有愧!”
“臣年纪大了,兵也留在西域了,陛下赏赐商量让臣去管一管兵部的事情,臣想想还是推辞掉算了,臣真的身子骨也熬不住了!”
“但是臣也不能辜负皇上的心意,就这么天天在京师养老吧?刚刚臣想了想,既然要修京汉铁路,那么怎么也得需要一名监工!”
“臣也想去散散心,就让臣去河南吧,正好是京汉铁路汇集中段,臣帮陛下当个监工,防着下面人偷工减料!”
此话一出,众人都楞住了,谁也没想到左宗棠会在这个时间点要提出离开京师,去河南!而且放弃兵部的差事,放弃入军机的重任,去工部当一名监工?
载淳当场就想开口反对,但是话没有说出口就收住了,他已经不是孩子了,很多时候听话听音,左宗棠这句话绝对是有深意的。
摆明了他要离开京师要去地方,离开兵部的目的就是要让自己放心,他为什么非要离开京师呢?
有心不答应,但是看左宗棠这个坚决的样子,如果不答应他的条件,他很有可能今天就否了朝会的议案!
此时的左宗棠声望极高,曾国藩病逝之后,平定阿古柏叛乱的功臣,已经被无数军民封为民族英雄了!
就冲这声望,他都能逼着朝堂搅黄了今天的议题!
“呵呵……左大帅打了这么多年仗,在京师好好休养休养多好,何必出去受苦呢?”
“这样吧,朕答应你的要求,不过朕规定你一年只能在外干半年,剩下时间都要在京师好好休养身体,你要是答应了,朕就准你的奏!”
左宗棠还能说什么赶紧磕头谢恩,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同治帝志得意满的看着群臣“好了!今天的朝会倒是蛮有效率的,没有来回扯皮踢皮球,既然大家都表态了,那朕也就不浪费时间了!”
“京汉铁路、大清远洋两项工程,准奏!大清水师提议暂缓再议!退朝吧……”
至此,1874年大清的所有施政都画上了句号,清帝国的维新改革进入了让世人惊叹的深水区!
朝会散了之后,富庆追上了左宗棠的步伐“大帅这一步棋,下官是看不明白了!以大帅的声望,就算把京汉铁路修建的整个工程都要来也没有关系啊?”
“为什么就当一个监工呢?下官是百思不得其解!”
大清隐龙 4691 吵起来了!
左宗棠站在金水桥边,回头看了看富庆“恭喜富庆大人,所有计划都圆满达成了,两害相较取其轻您这真的是妙计!”
“我老了,朝廷里面的一些新派事情,已经看不明白了,应该是你们这些年轻人多承担一些!”
“我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陛下还需要我这张老脸来撑着场面,我在朝中支持陛下,陛下压力也能小许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