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隐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心净
不是参透了皇权和官僚阶层之间的矛盾、利益之间的纠缠关系,是断不会做这样的举动的!
朝政发生问题了,如果不疼不痒的小毛病,你当臣子给皇上背锅了反而是好事儿,这代表你对皇上的忠诚,以后过几年皇上一样还要用你!
如果朝政发生巨大问题需要死人了,这时候就需要分开看待,如果死一个人就能平息事端,那么官僚集团就会牺牲掉一个倒霉鬼。
翁同龢也不会这么鲁莽的和皇上对抗,他的子弟多了,死一个两个那是不伤筋骨的,没有必要为一两条人命去和皇上对抗。
但是如果朝政发生的问题太大了,天塌地陷,需要一大批人掉脑袋呢?
呵呵,这时候事情可就要翻开来看了,官僚集团这时候就得自保,总不能让皇上一锅端了吧?
直隶、山西、河南、山东……四个省数十个府县都有瞒报情况,闹的灾情如此大,股市都崩盘了,这些人怎么活?
同治帝可是一个心狠手辣的皇帝,别看年轻杀人可一点都不犹豫!
如果这些文官让皇帝一勺烩了,那么清流势力也就再也起不来了,天下人怎么看?他们会认为,科举不是什么好途径,当了官也是替死鬼!
天下人会琢磨,我投入西学的怀抱吧,一样升官发财,一样给朝廷办差,搞工业一样有油水!
如今这个世道,本来就是新旧两个体系发生冲突的时代,翁同龢等人这时候不保护自己的文官班底,还要等什么时候去?
可是想保护,要怎么保?磕头求饶?拉倒吧,你这时候越是表现的软弱,就是向全世界证明,黑锅本来就应该你们来背,责任全都是你们的。
载淳可就能顺理成章的杀人了,杀的天下人都没法反驳!
这时候,就得跟皇权发生冲突,就得硬起来,怒批龙颜,博得一个直臣的名号,而且把责任搅混了。
别说都是我们文官的责任,你同治帝搞工业化太激进了,造成社会动荡,也是这场天灾的一个重要的推手!
大家都有责任,你凭什么让文官全都背了!
吵闹的朝野不安,让百官和万民都知道了这场争辩,这时候人多嘴杂流言蜚语就起来了!
那肖乐天不是说过吗,人只要超过三个,就一定分左中右,人们相信什么消息,不是因为这个消息是真相才选择相信的。
人们只是因为自己的阶级,自己的圈子,自己的利益,而选择一部分真相……选择了对自己有利的真相之后,就会千方百计的找‘证据’证明自己没有错。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跟着你同治帝搞铁路、工厂的那一批人,都赚钱了,比如说维新派的富庆,还有华族英国的商人。
这些人是你工业化的受益者,那么他们不管什么时候,都会相信同治帝说的是对的,因为这符合自己的利益。
被杀掉的三万厂奴呢?那可都是最基层的八旗子弟,他们活着的亲友朋友呢?这些人心里可就不一样喽,他们一定会选择对你载淳不利的言论去相信!
谁还没有一个报仇的心思呢!
更别说无数读圣贤书的读书人了,他们也只能相信翁同龢说的话!
看看,只要你敢吵闹,只要你敢吧责任搅浑,放心吧,全大清国民众一定会分出左中右来!必定有人信你载淳的,有人信清流的,有人中立的!
这样就把力量给撕裂开了,可是你载淳是全大清的皇帝!你要统治那些支持你的民众,你还要统治那些中立的骑墙派民众。
最关键的是,你一样也要统治仇恨你的民众,因为他们都是组成你大清国的万民体系!
因为你是这个帝国的最终责任人,你就不能不考虑所有人的想法,当你知道百姓的观点分出左中右之后,你这处理可就要小心了。
不能凭着自己解恨的心思乱杀人,你就要搞平衡,保证让反对自己的那一批民众别造反了啊!
翁同龢高明就高明在这里了,如果他今天和群臣一样当了软骨头,在重大的责任面前当缩头乌龟了。
那么数十名府县官员可就真的百分百背走了黑锅,你自己都不反驳,那么民众怎么选择?这样的结果,民众是无法割裂成左中右三个群体的,也就不会有矛盾对立了!
民众没有对立,那么皇帝就能放心的杀人了,因为民众都相信了,这场天灾的责任就应该是文官来背。
而此刻,翁同龢就是冒着丢掉性命的危险,跳出来故意吧水搅浑,让这责任突然分到多方的头上去了。
只要清流文官死活不肯认罪,不承认责任都是自己的,那么民众必然会出现分裂出现左中右不同的看法。
到这时候,载淳想要肆无忌惮的杀人,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你敢杀人,天下就有无数的百姓骂你昏君,后世的史书就会往你身上泼脏水!
就问你怕不怕,就问你怕不怕!
道理弄明白了,翁同龢身边这些御史们都吓了一身冷汗啊“老师你太危险了,您这是那自己的命赌一把啊!”
“这……这玩意皇上气疯了,真的不管不顾就杀了您……这可怎么办啊?”
翁同龢把湿漉漉的手帕塞到袖子里长叹一声“你们以为我不怕?我也是人啊,我也想活着……可是这个时候,我不出来维护大家,谁来啊?”
“咱们读书人的力量已经越来越弱了,如果再没有几个冒死出头维护利益的!咱们可就真让时代给活活杀死了!”
“如果我今天真的死了……我也做好心理准备了!我相信你们手中的笔,一定会在后世的史书中,给我一个公道!”
诸位御史清流环绕翁同龢,抱拳长躬“师傅圣名必将流传千古……弟子效死追随!”
老翁脸色一白赶紧把这些人搀扶起来“走走走……赶紧回家,这里还是在皇城内,你们摆出这个样子,不是故意让人怀疑吗?”
“都走……闭门思过去……记住了,让家人多买点粮食储存起来,这天下事真是说不准啊!”
大清隐龙 4786 逼你捐银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大清隐龙最新章节!
翁同龢被轰走了闭门思过,而养心殿的朝政还是要继续处理,问题可不等人,灾情更是每天都在吞噬人命。
同治帝深呼吸了数次这才压制住了情绪,他用沙哑的声音问道“事情闹这么大,追究谁的责任先放在一边去,为今之计就是要如何救灾,如何解决这个应急的劫难!”
“今天要是拿不出办法出来,你们谁都别想走,就在这活活的饿死吧!”
人们大眼瞪小眼,一个个犹犹豫豫的,不是他们没有话说,而是刚刚的冲突让他们犹豫了,载淳一看这态度更是来气“承志!你挤眉弄眼的干什么?站出来!”
“你也是大清国的王爷,国难之时你就没有什么话可说吗?”
承志吓的一哆嗦站出来知道躲不过去了,眨巴着眼睛说道“这……这奴才琢磨啊……还是先稳定人心为好……”
“朝廷要是……再调拨八百万现银,明天入市托市去,我想这股市一定能好了!”
“胡说!”惇亲王眼瞅着载淳就要发疯了,赶紧提前骂出来“郑亲王你想钱想疯了?这时候还想股市赚钱呢?”
“如今国朝所有的问题都在救灾上,无论是雪灾还是鼠灾,关键是粮食,有了粮食民间就能稳住……民间稳住了,股市后面自然就能见底反弹!”
“这时候你还想那点指数?臣建议陛下暂时关闭股市交易,让市场内外都冷静一下……”
载淳看着承志恶心的就好像看见一滩臭狗屎,但是这摊臭狗屎再臭也是皇族亲戚,他咬着后槽牙说道“郑亲王……你在股市里赚钱也赚的够多了!这两天你都逃出去一半了,都是高位变现!”
“现在灾情如此严重……你就不知道给国朝分忧吗?”
啊!承志膝盖一软就跪下去哭了“陛下啊……臣真的没有多少银子了!秦二那个狗东西,是卖掉了一批股票,但是他人都逃了,我不知道存单在什么地方啊?”
“万岁爷怜惜,臣家也没有余粮了!”
“你放屁!”载淳大吼一声“你承志跟着朕的维新事业一步步走来,你赚了几百万了?你告诉朕,你赚了几百万了?”
“股市里那四百多万,都是从朕的事业里赚来的吧?否则就凭你还想有今天!”
“真是欲壑难填啊……五十万两!朕知道你拿得出来,今天朕就逼着你们这些皇亲国戚,为大清国效忠了!”
“天下哪里有总占便宜不吃亏的?你承志50万两,其余的皇族,根据身份高地,就以这个标准为轴,自己来捐钱!”
“谁不捐都不行,不捐就锁在太庙里,让你们去跟祖宗哭穷去!”
“大清国这条大船,是大家的!沉了对谁都没有好处,都给朕捐银子……谁都别想跑!”
在场的皇族全都要哭了,承志都被敲诈了50万,其他的王爷呢?老礼亲王辈分高,怎么也得60万吧?
惇亲王是皇上的五叔,这是亲叔叔,更要捐多一点吧!
豫王呢?肃亲王呢?还有那么多皇族的贝勒贝子呢?这要是都逼着捐钱了,这得搜刮多少啊!
惇亲王没有二话站出来“陛下……臣出了一批股票,加上家中的现银,一共一百多万,臣捐一个整数,一百万,剩下几万两也够喝粥的了!”
“五叔……”这半天,载淳就从五叔这里感受到了一点温暖,算是几句顺心的话。
载淳叹了一口气“你们啊……都好好学学……大清朝说到底还是咱们满人的,好好度过难关了,朝廷有钱了,你们以后难道会没有银子花?”
“以后朝廷的工业维新事业,有多少油水?你们的付出,早晚十倍百倍的还回来啊!就这么善财难舍?”
老礼亲王哀叹一声“臣……臣家里还有70万,万岁爷要就拿去吧……”
“臣手里有四十万……臣捐三十五万……”
今天不拔点毛出点血,大家是都回不了家的,就殿内这些人一会的功夫360万两白银就凑齐了。
几乎是人人都在滴血,所有人都心疼的肝颤!可是还不敢表现出一点出来。
载淳敲诈了360万两白银之后,心情明显好了很多“议!接着议论议论!”
惇亲王开口道“抽掉京畿之地的粮食向南输送救灾吧!这是躲不过去的事情,如今就看京畿之地还有多少存粮!”
宝鋆大人站出来“京师十三仓,禄米仓、南新仓、旧太仓、海运仓、北新仓、富新仓、兴平仓、太平仓、储济仓、本裕仓、丰盖仓等十一仓;于通州建有中仓、西仓二仓。统称为京通十三仓。各省运到京城的漕粮、按种类或支放用途分存各仓。白粮专供内府及王公、百官等食用,一般漕粮供发放八旗官俸兵米与养马饲料。”
“京师的粮食以江南、两湖运来的为主,走大运河,几乎每天都有粮船运输保证持续的供应,一般来说用不到咱们的仓储粮食,大多以旧换新……”
“粮食储藏三个月为主,因为冬天有三个月持续的冰冻期,大运河不能通行只能走陆路!”
“如今已经到了3月,仓储的粮食只剩下一半,而新粮还没有成熟,如今只能依赖运河调集各省的存粮进京,也需要时间的……”
“直隶、山西、河南、山东……四省灾荒,这里的存粮是指望不上了,只能从更远的南方去调拨!”
“实在是不够啊!臣初步估算,京师勉强能够挤二十万石,也就是10000多洋人吨……这是极限了,而且臣还得退朝之后就去查仓……”
后面的话就不好说了,大家都明白,朝廷很多官仓都有‘老鼠’的,贪污腐败横行,天知道仓库的账目是不是真实的。
“才……二十万石吗?”
清代一石粮食大概50公斤左右,而古代穷人油脂、肉类摄入非常少,光吃粮食的话量非常大。
成年人一天要吃一斤粮食才能保证体力干活,那么一石粮食100斤,够一名成年人吃三个月左右。
二十万石粮食,足够二十万灾民吃三个月,六十万灾民吃一个月,一百二十万灾民吃半个月!
而这灾情,很显然不是半个月能够平息的,那么朝廷就必须要按照半个月的量来准备!
“这……咱们到底现在有多少灾民?你们……谁能估算出来?”
大清隐龙 4787 千万级的赈灾规模
载淳的问题问傻了在场所有的人,这根本就没法回答,或者说你猜测出了答案你也不敢回答。
清朝已经很多年没有进行过人口普查了,到底大清国有多少人这谁都说不清楚!
但是在肖乐天前世,庚子年间赔款的时候,洋人就说了,大清国有多少人口,一人就要赔一两银子,最后定出的是四亿两,那时候清国的人口总数就在四亿左右。
而同治年间刚刚从长毛之乱中恢复过来,人口肯定达不到四亿,但是三亿多还是有的!
而直隶、山西、河南、山东……这都是北方人口密集的大省!
直隶此刻户部记录的人口数量那还是咸丰初年查过一次,在两千万人以上,经过这么多年的繁衍,如今少说也得增长二三百万吧?
但是究竟增长了多少,谁也不知道,谁也算不清!
河南人口比直隶还要多,那么大概两千五百万还是有的!山东稍微少一些,也得两千左右,山西户部记录是一千八百万人口。
九千万?这个数字刚在众人心中冒个头,就吓的大家心里一激灵!
九千万人口的总数,那么受灾的区域有多大?直隶和山西的灾比较大,靠南边三分之二的区域都受到了波及。
山东、河南只是北部受到了波及,整个灾区人口少说也得三千多万!
富户和中产不计算在内,再减少一千万人口,那么最后灾民的数量……
所有人脸都吓白了,两千万人口受灾,最少两千万人口受灾,可是眼下朝廷只能拿出二十万石粮食来救灾,这够干什么呢?
没有四百万石粮食,根本就解决不了如今的危机!
四百万石粮食,按照华族那边的公吨算法,就是20万吨粮食!
苍天啊,这要上什么地方搞这么多的粮食?20万吨……
载淳也猜到结果了,他无奈的叹息道“有什么就说什么,朕知道你们也不容易……朕有心理准备,你们说吧……”
宝鋆为军机首辅这时候是躲不过去的“陛下……灾民数字只能估算,根本就没有准确的数字,臣按照人口比例和灾区面积来计算,受灾的穷人应该在两千万以上!”
“按照半个月最低的粮食标准来筹备……我们需要四百万石粮食,华族公吨20万!”
“实在是杯水车薪,我们现在手里只能挤出二十万石粮食,也就是一万吨,差距太大了!”
“地方府库难道没有存粮吗?”惇亲王追问道。
宝鋆苦着脸说道“账目上是有……可是如今算账谁还敢算账目呢?就连京师十三仓的账目我都不敢信!”
“好吧,就算地方仓库能筹集一部分,从外省调拨一部分,解决掉一半……那么朝廷也得准备二百万石粮食!”
“10万吨啊!二百万石……咱们上哪里去买?年前米价最低的时候,一石米是六个银元,如今呢?”
“京师米价早就涨到12个银元一石了,这还是咱们京师恐惧气氛低才有这个价格……地方上,呵呵,恐怕一百银元一石你都买不到!”
轰的一声,殿内就跟飞苍蝇了一样“12银元一石?二百万这就是两千四百万银元?我的祖宗,这上哪里去搞钱啊?”
“你傻啊,12银元这是京师的价格,恐怕未来还得涨,没有头了!”
承志心疼的直哆嗦,小声的说道“要不……要不就别管这些贱民的死活了……咱们朝廷拨出二十万石,随便救济救济得了,也算对得起他们了……”
“咱们偷也偷不来这么多粮食啊,一口气两千多万拿出去救灾?咱们什么都别干了,喝西北风吧!”
载淳狠狠瞪了他一眼“把嘴闭上!再敢胡言乱语,朕抄你王府凑银子买粮食!”
承志吓的一哆嗦,不敢说半句话了!但是承志不说,不代表大家不是这么想的,事态紧急好像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中国从古至今,这天灾就是渡劫,老百姓在拼命拼福报!
有命就活下去,没命你就死呗!历史上很多赈济救灾,都是样子货,朝廷只能在府县这最低一级的政#府周边还有水陆码头开粥棚!
能活几个算几个,广大的农村都是放弃的状态,人死的差不多了,灾情也就缓解了!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古代王朝政#府下沉的最低一级基层,就是府县,县城是朝廷控制力的最末一环。
比县再小的行政单位,基本上都是地方宗族、豪强、地主他们跟县太爷一起商量着管。只要地方上钱粮给足了,县太爷都睁一眼闭一眼!
民间大部分都是民不举官不究,设立私刑的现象非常严重。
平时太平时节,官府都下沉不到乡镇农村里面去,你还指望他们在大灾的时候去乡村主动救灾?
人们左顾右看的都有一肚子话要说,老礼亲王犹豫了片刻还是开口了“陛下啊……其实,郑亲王的话虽然难听,但是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请陛下明鉴……这灾情如此严重,覆盖面这么大……确实不能所有人都救了,因为粮食运输也是个大问题!”
“朝廷能做的也就是把救济粮输送到县城去,然后县城内部开粥棚……四面八方的灾民来这里喝粥熬灾情过去!”
“指望各县那几十个衙役,几十个帮闲,就能把粮食都送到各乡村去?那是不可能的!”
“粮食运输也是指望人来运啊,这运粮食的人也要吃啊!这都是成本……”
“臣的意思是,朝廷尽最大力量搞粮食,到时候往灾区各府县一送,能活多少就活多少吧,谁也不能保证一个人不死啊!”
“哎……不是咱们朝廷不想救人,实在是拿不出两千多万银元救灾啊!”
“再说了……就算咱们拿出两千多万银元出来,能买到粮食吗?哪里有粮食呢?四个省都遭灾了……”
这句话可算是说到点子上了,别说没有钱,就算有钱了,你去找谁买粮食!
此刻载淳满嘴都是苦的,他心想难道真的要放弃这上千万条性命?这也太多了,这也太多了……
此刻天色已经渐渐的黯淡了下来,所有臣子都在等着皇上的决断,不能再拖下去了,一会天色全黑了,后续工作根本没法开展!
载淳心里有苦却说不出来,此刻他万分后悔,后悔师傅给的那三千吨粮食,自己怎么就拒绝了?
现如今这三千吨粮食在哪里呢?还能再舔着脸去要吗?
“富庆……你有什么办法……”载淳试探的问道。
大清隐龙 4788 粮食置换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大清隐龙最新章节!
这次朝会富庆的话不多,不是他不想说而是他的脑子一直在高速的旋转,他在想究竟应该怎么解决灾情的问题。
听到皇上叫他,正在沉思的富庆一激灵才清醒过来,下意识的说道“华族……没有别的办法了!”
富庆也感觉自己声音有点大,赶紧歉意的压低了一些声音“陛下,其实咱们大清国并不缺这二百多万石粮食,其实就算三四百万也是可以搞到的!”
“关键是灾情来的太突然,打了咱们一个措手不及,江南还有两湖一带都是有粮食的,陛下下旨调四百万紧急支援京师,都是没有问题的!”
“四川就算了,粮食有咱们也运不出来……可以这样,让湖北湖南抽干存粮,全都输送出来,一部分走水路大运河,一部分走分部修通的铁路和陆路往河南送!”
“湖南湖北的粮食抽干了,咱们用四川的粮食来补!从成都府、眉州、资州、嘉定府、钦州府、泸州……一直沿江输送到重庆府!”
“最难就是白帝城后的三峡了,只要平安过去,四川的粮食就可以补一下两湖地区!臣觉得损耗率不会超过一成,安全性还是能保证的!”
“可是这样的方案时间来不及!如今救灾都是紧急的,一天不能耽误,可是这套方案头批粮食运过来,就得半个多月啊!”
人们纷纷交头接耳不停的点头,就算是不喜欢富庆的官员,此刻也得服气富庆政务处理的能力。
倒不是他有多高的才华,但是人家有实干的劲儿,人家是真心想干活,就这一点晚清朝堂上九成的官员都做不到!
“陛下!如今这半个月的饥荒想要度过去,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只有找华族开口,也只有他们拥有庞大的海运!”
“也不用他们的船,咱们大清远洋自己就有船……咱们完全可以自己去南洋采购稻米,那边产量是很高的!”
“可是还是远水不解近渴,如今能救咱们的只有华族的战略储备粮库!元首苦心经营的亚洲粮食贸易体系,是华族的命根子!”
“他们华族那么点人口,储存的粮食却比咱们大清国还要多,这是非常恐怖的!”
“找华族求援吧!一方面可以买,一方面可以置换,商量着看看,能不能从华族粮库里面借出陈粮!然后咱们用新粮食来还……”
“这样时间差能打破,而且华族也不吃亏的!陈粮还新粮,多好的买卖,而灾民还在乎陈旧吗?有口吃的就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