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隐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心净
这时候慈安却乐了“妹妹啊,我倒是有点不同的意见。咱们现在看到的情报一共两个来源,一个是从地方士绅嘴里流传出来的,而另一方面则是从梅勒哪里得到的,我刚刚看了一眼,别的真假我们先不管,首先肖乐天这个军队的人数是没有质疑的……”
“二百人啊,只有二百人……我就纳闷了,肖乐天吃了迷魂药了?就算这全都是他的军队,可是也就二百人啊?他为什么要挑起这场冲突呢?他可是响当当的西学宗师啊,难道不智到这种地步?”
慈安的话如一阵寒风一样吹过殿内,甚至把热气腾腾的地龙温度都给压过去了。人们心中咀嚼着、思考着,在座的都是大清国顶尖的政治人物,判断形势本来就是强项。
“姐姐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他肖乐天攻击绿营还有道理了?私蓄军队难道还立功了?”慈禧阴阳怪气的说道。
慈安瞟了她一眼,眼神中都是不屑一顾“妹妹何出此言?我什么时候说过他肖乐天做的对了?我只是提醒你,这件事太奇怪了,肖乐天既然敢明目张胆的和咱们对抗,他手里就一定还有后招,对于这个危险的男人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我们现在第一猜不到肖乐天后面应对的计策,二不知道肖乐天手中真实的底蕴,第三我们还不明白洋人现在心里想什么,两眼一抹黑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应对?小心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这就是慈安,历史上有名的东太后,史书上对这个女人的评价非常的高,大智若愚说的就是这个女人。在野史上,山东巡抚丁宝桢诛杀安德海,靠的就是慈安的秘旨。不仅如此在太平天国闹的最凶之时,诛杀两江总督何桂清,诛杀骄贪的胜保都是她亲自拍板的。
慈禧在近代名气是很大,不过她的名气更多的是卖国的臭名声,真正讲到治国安邦,她的水平和慈安相比还差很多呢。
慈禧和奕?都不说话了,就连同治小皇帝也平静了下来,关键时刻还是慈安掌住了局势没有让事态进一步的恶化,只见这个女人轻轻的用珐琅彩的指甲套敲了敲茶几,不一会的功夫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太监从外面走了出来。
很奇怪的是老太监根本就没有行礼的意思,只是微微欠了欠身就算行礼了,而大殿内的贵人们却没有一个感觉他失礼。
“你是紫禁城里的老祖宗了,而且我们之间也讲不着主奴那一套,今天这件事您也应该知道了,我想让您亲自出马,换其他人我真的是不放心啊……”
花白头发的老太监点了点头“是杀人?还是刺探情报?”
“刺探情报,千万别随意动手,这肖乐天不光跟洋人关系密切,现在还跟琉球有说不清的关系,千万不可以轻举妄动啊!”
老祖宗稍微弯了一下腰,扭头离开了养心殿。这位神秘的老太监,就是孙三虎的师傅,也是京城红教护法的总头目。
在清朝建立的这二百多年里,反清的汉人势力一直是他们的心腹大敌,为了对付那些神出鬼没的汉族江湖人士,满清大量吸纳藏、蒙、回等少数民族的异能人士作为身边可用的死士。
这其中西藏红教护法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变迁,现在老祖宗和孙三虎这些人,跟藏传佛教早就没有什么联系了,他们纯粹就是一支满清的暗势力,纯粹就是一群杀手死士。
尤其这名老祖宗,辈分高的出奇了,甚至连他的真实年龄人们也搞不清楚,他这一辈子培养了无数孙三虎这样的徒子徒孙,为满清的江山永固奉献自己的力量。
现在老祖宗亲自出手了,养心殿里的诸位总算放心了,肖乐天到底有多少秘密,绝对瞒不过老祖宗的眼睛。
当日上三竿,皇宫里的各位贵人要用午膳之时,小会议总算是散了,恭亲王奕?一出殿门就看见廊下跪着一溜太监,手里捧着食盒正是皇上今天的午膳,领头的正是最近大红的同治贴身太监二毛。
“哼……二毛啊,回去给你那干爹传个话,朝廷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史书上恃才自傲的奴才没有一个有好下场……”说完恭亲王扬长而去。
紧接着慈禧也走出来了,当她一看见肖乐天和富慧的干儿子二毛,心里的火就不打一处来。她真想用自己常常的指甲套撕碎这个小太监的脸,把心中的愤恨全发泄出来。
可是想想刚刚东太后慈安的嘱托,这个阴毒的女人总算忍住了“二毛啊,下午出宫一趟,把富慧给我请进来,我这个当姐姐的怎么也得好好照顾照顾她啊!”
这时候二毛脑袋碰在地上一动都不敢动,生怕有半分应对失当就惹出祸患来。他今早也得到这个惊人的消息了,二毛甚至都做好了马上就被砍头的心理准备,万万没有想到他所得到的居然只是干打雷不下雨的几句呵斥。
不一会慈安太后也走出来了,他看了看二毛好半天都没有说活,临走时候来了一句“你去问问你干妈,她还想不想跟肖乐天过日子了?要是还想过,就好好劝劝他的男人,功名利禄大清又不是给不起,大路不走非要走险路,难道有瘾吗?”
等到三位贵人都走远了,好半天二毛才从地上爬了起来,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浑身早已经被汗给浸透了,冷风一吹透心的凉啊。
当天下午,富慧被传唤进宫,连慈禧的面都没见到,东暖阁外面被罚跪了,透过雪亮的西洋玻璃窗户,富慧能看见表姐的身影在屋子里来回乱转,早就没有了往常的雍容华贵。
“让她跪着去……丢人,咱们满洲姑奶奶什么时候这么无能过,连个男人都看不住,难怪她连死三个男人,呸!废物……”
“我还上赶着给她撑腰呢,结果换来的是什么?就是这么报答我的?可惜我这一腔的心血了……”
“你去,小安子你出去告诉她,今年年底让她把男人给我带回京城来,过年前我要是看不见他,就按谋反定罪,凌迟了他都是轻的……让她滚,我不想听她说话!”
慈禧大骂了一个时辰,最后从屋子里走出一脸古怪的安德海,站在富慧的面前懒洋洋的说道“行了,主子的话您也听见了,赶紧去照办吧,甭管是骑马还是坐轿,赶紧麻溜的去塘沽,把人带回来,到时候心情好了,或许事情还有转机……”
说到这里,安德海蹲下身去,用食指轻轻一挑富慧的下巴,轻佻的一笑“慧姐啊,瞧瞧您这小俊脸,给肖乐天可真是可惜了,真是我见犹怜啊……”说完居然还用食指和拇指轻轻的捏了捏富慧的脸蛋。
当时富慧的感觉就好像让眼镜蛇给舔过了一样,四九城里一个很恶心的传言不禁涌上心头,这个安德海没准……富慧赶紧摇头,陪着笑说道“公公多多美言几句,晚上自会有一份心意送上府的,我今夜就去塘沽,我这就去……”
当富慧回到鲜花胡同的老宅后,一进内宅就看见书房的窗户大开着,兄弟庆三爷正自己灌自己酒呢。
冷风吹散了三爷的辫子,眼泪哗啦啦的往下掉,一看见亲姐回来了三爷彻底崩溃了。
“姐!您告诉我,肖兄弟不是叛逆,他不是叛逆,他真的不是叛逆啊……他是大清的忠臣,他是想让大清过的更好,他是想让大清不再受洋人欺负啊……呜呜呜,刚刚恭亲王把我叫去了,一顿大骂……”
“我心里堵得慌啊,我心里难受啊……”
大清隐龙 200 大混乱的开端
京城的天气越来越寒冷了,再有一个半月就是春节,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已经进入到了预热期。而今年的北京城注定要比往年热闹无数倍,因为今年皇帝开恩,给全天下的举人们加了一次恩科。
恩科顾名思义,就是在正常的科举次数之外,额外加恩的考试,这是朝廷给天下读书人一份最大的大礼。在真实的历史上,纵观整个清朝只加了五次恩科,都集中在康雍乾三朝,可见恩科的重要性了。
正是由于肖乐天这只小蝴蝶扇动的翅膀改变了历史,才出现了这一次本就不应该出现的同治朝恩科。
夏天时候圣旨由快马送到全国各地,无数举子闻风而动山呼万岁。一次恩科那就是多加了几百名科举官员啊,天下的读书人一下子多了几百个当官的机会,这怎么可能不兴奋。
家产丰厚的举子,早早就准备好了盘缠,带着家丁、书童和三五好友浩浩荡荡直奔京城而去,一路上还可以饱览祖国那未经污染、未经旅游业开发的山山水水,吟诗作对之后还可以搂着满脸崇拜的青楼女子享受温柔乡。
而那些寒门子弟们也不用发愁,自从他们得到举人这个身份后,就已经有自耕农带着地契来投效了,等到京城大考的那一刻,还会有同乡的地主士绅们端着白银前来送行,如果真有点文采的,就连当地县令都要赠金壮行。
这就是显学的天下,几千年来人们已经依附在显学的旗帜下,形成了一个自发的经济互助体,读书人只要越过举人的门槛,那么他的人生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来投入显学的怀抱吧,只要你投靠进来,你将拥有金钱、名望、美女甚至权利,人生所追求的一切都能得到。如此重利之下,显学门生怎么可能不抱团,又怎么可能不誓死捍卫。
只要依托于显学的这个游戏规则和经济互助体不被破坏,这群读书人才不会管谁当皇帝呢,满人又如何,蒙人也无所谓,当年大元的皇帝要是多尊重点这些读书人,估计多延续百年寿命还是没啥问题的。
寒风凛凛,京城里的气氛却异常的热烈,永定门附近人流如织,各地举子几乎都选择从这里进入北京城。
“黄家少爷,我在这呢,我们少爷让我来接您的……”
“罗兄,哎呀呀,前年四川一别,着实想念,这次恩科您可一定要蟾宫折桂了……”
“客气客气,在四川多有叨扰,现在来京城了,我来做东,一切都有我……”
整个永定门成了举子们的见面会,到处都是相互作揖的,到处都是呼朋唤友的,还有京城数不清的客栈、酒肆还有临时出租院落的百姓,四下里面招揽生意,场面热闹的跟赶大集一样。
满大清的举子都聚集到北京城了,那些顺天府的捕头差役,九门提督手下的城门兵们,可都累成三孙子了。
面对举人老爷他们往日克扣小民的本事算是一点都耍不出来了,三天能把三年的笑容都用干净了。
往日他们看见的最多都是小民百姓和各地商人,随便搜刮点就够一家子半月吃喝了。可是面对这些举子,别说搜刮了,一个个都得陪着笑脸,这都是未来的官老爷啊,谁敢得罪。
“哎呦,这位举人老爷啊,你说什么?同福客栈啊,很近很近,您朝前走三个路口过来右转,您就能看见了……”
“哎呦,您要打听哪里?去户部啊,那更好找了,沿着永定门您就一直走,六部都在一起呢……”
守城门的老兵和衙役们累的都快吐舌头了,就在这时候从内城来了一顶二人抬的朴素小轿子,看样子也就是普通富户家常年雇的那种。
可是当守门的老兵看见轿子上下来的中年男人后,吓的都哆嗦了“哎呦,哎呦……给大人您请安了,您老怎么来这了,瞧这乱的,您坐……”
来的不是旁人,正是咸丰六年殿试一甲第一,响当当的状元郎,现在被授弘德殿行走,担任同治帝师的,翁同龢字叔平。
“翁大人,是翁大人啊……帝师翁大人!”永定门周围的举人有不少都是常驻京师的,一眼就看见他们心中的偶像,清流领袖翁同龢了。
人群一下子就拥挤了过去,全国各地的举子凑在一起用天南海北的口音向翁同龢表示敬意,而翁同龢确实有古代文人的气势,贵但不傲,一个个细心攀谈。
“听你口音是淮地之人啊,不错不错,自古英豪不少……”
“你来自两湖之地?不简单啊,长毛闹了这么多年,你能坚持课业不停,这颗求学之心,值得我敬佩啊……”
“你来自苏杭二地?现在经济如何,可曾恢复了?能恢复了几分……”
“哈哈哈,你这口音一听就是天府之国来的,这次进京走的水路?可过了三峡……两岸猿声啼不住,你可听见了猿声?”
翁同龢以他的温文尔雅折服了在场所有的举子,甚至有的年轻举子激动的热泪盈眶,这可是真正的状元啊,而且还是实干型的状元郎。
“大人真乃我辈之楷模啊,大人果然不愧清流之首……”
翁同龢摆了摆手刚想客套几句,突然一名管家从人群中挤了进来,在老爷的耳边低语几句。
“东暖阁朝会已经散了,内线刚刚送来情报,皇上、西太后和恭亲王都气崩了,甚至皇帝都拍桌子要派兵,可是在最后一刻让东太后把事情给压下去了……说要仔细探察之后再做决断!”
翁同龢一听这个差点当场爆发,他气的眉毛都跳起来了,最后还是靠几十年的养气功夫生生压住了心中的火气。
怎么能这样?肖乐天都已经私蓄私军了,这就是要造反啊,朝廷居然还能忍?慈安这个女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冷静到这个地步实在是太可怕了。
以翁同龢的盘算,这次塘沽冲突就应该是肖乐天和满洲皇族们决裂的开始,就算不能宰了肖乐天也至少应该把他彻底驱逐出境啊,这个显学的大敌绝对不能留。
翁同龢可不是不通经济的腐儒,他不敢说百分百了解肖乐天的全盘谋划,但是他至少能看明白七成,要不说最了解你的一定是你的敌人呢。
“肖乐天啊肖乐天,你不就是借着二鬼子的身份,掺和到海洋贸易里面去吗?你赚钱,养江湖人士,甚至现在还拉起了自己的小武装。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你的小算盘跟曾国荃他们又有什么不同?”
“大清老了,大清现在百病缠身,所以你们这些妖孽就起来了,往小里说你们就是想当军阀,往大里说你们都有不臣之心,你们都是未来可能的叛逆,从骨子里面讲,曾国藩、洪秀全,包括你肖乐天都是一群野心家……”
翁同龢表情的变化瞒不过周围举子们的眼睛,他们纷纷低声问道“大人何故愁眉不展?可是有什么危难之事?”
“哎……”翁同龢长叹一声“算了,你们早早安顿吧,祝你们今科都能大展宏图……”说完扭头钻进小轿子,返回了内城。
翁同龢奇怪的举动让所有举子们非常好奇,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纷纷,都想打听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结果当天晚上,四九城所有的酒肆、客栈甚至包括青楼都流传开来一个让人惊恐无比的消息。
“哎呦我的皇天祖宗啊,您们听说了吗?肖乐天已经反叛朝廷了,那家伙私自养了好几百的军队啊……”
“啊!真的假的?好几百都是军队吗?不一定吧,闹长毛时候,江南地区那些大士绅们谁家没有几百的看家护院呢?甚至还有上千的呢,也没听说朝廷定成私军啊?”
“啧啧啧……这你就不懂了,你找几百看家护院没人管你,可是你要是给这几百人都穿上统一的军装,发统一的洋枪,甚至连旗号都准备好了……”
话没说完,人群轰的一声炸开了锅,学子们一个个面红耳赤气的满屋乱蹦“叛逆,这就是叛逆了,都敢举旗了不是叛逆是什么……”
散步小道消息的还没完呢,他摇头晃脑的说道“不止这些啊,这肖乐天居然还勾结洋人,就在四天前的夜里,肖乐天带领私军和洋人偷袭塘沽绿营,当夜一千多绿营兵战死,李将军和王将军殉国,丁将军甚至连尸体都找不到了,已然下落不明……”
“你们说说,这不是叛逆又是什么?”
人群至此已经怒不可遏了,读书人胸膛里燃烧的都是正义之火,他们怎么能容得下叛逆活在人世间,当场就有人骂街了。
“朝廷干什么去了?如此恶徒,如此叛逆为什么不发大兵镇压?朝廷养他们何用……”就在这时突然酒馆的棉帘子被撞开,一名举子气喘吁吁的进屋就喊。
“你们知道吗?就在刚刚,王师正,王老翰林已经病故,他是被肖乐天活活气死啊!王老翰林再有两年就要致仕了,结果却死在了歹人手中,不甘心啊,我实在是不甘心啊……”
酒馆内举子们都吓呆了,在短暂的沉默后所有人爆发出愤怒的吼声“同去,我们同去吊唁老翰林,这个黑压压的天实在是让我喘不过气来,朝廷出了奸臣了,妖孽横行居然无动于衷……今天我辈就要一个公道!”
寒冷的冬夜里,一场大混乱已经露出了端倪。
大清隐龙 201 好一名忠孝子
王师正,王老翰林,就是肖乐天刚刚入京城就来砸场子的老翰林,在百花楼里王师正火力全开,用自己一不要脸、二更不要脸的精神,打了肖乐天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很可惜的是,他低估了肖乐天的无耻程度,最后居然让春十三娘给阴了一把,生生气的中风了。
中风按照现代医学来讲就是脑血管疾病,以中国古代的医术来看,中风病一旦形成基本上也就没有完全康复的可能了,中药无非就是缓解症状拖延生命罢了。
王老翰林在病床上口歪眼斜已经有一年了,刚开始还有点自主意识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大脑受到的损伤也就越来越多了,现在就连亲生儿子都认不得了,躺在床上跟个傻子也没什么区别。
不过傻子也有傻子的用处,当肖乐天的新军和绿营发生严重冲突了之后,清流就已经准备动手添柴加火了。在这些清流的眼睛里,就是因为满清皇族对肖乐天的纵容,才会让他越发的肆无忌惮,才会让西学传播越来越快的。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满清皇族里还是有明白人,在最关键的时刻居然没有愤怒,而是选择了冷静。这可让清流火冒三丈,原本趁乱造势的计划全都被破坏了。
你想冷静就冷静吗?这个事态可不是你想平息就平息的。在当天晚上,无数神秘的人物开始在京师散步流言,添油加醋的把塘沽事变的前前后后都给曝光了。
不仅如此,他们还动用了很早以前就制定好的预案,打出了王师正这张王牌。
也就是晚饭刚过的时间,王家宅邸里刚刚喝过稀饭的老翰林,已经昏昏沉沉的歪头睡去了。就在这时候,他的儿子走了进来,屋子里只有他们爷俩。
“爹啊,对不起了,儿子别无选择,为了家族的利益您就去吧……”哭的满脸花的儿子猛然抽出枕头,一把就摁在亲爹的脸上了。
“爹啊,您别怪我,他们答应了,答应把儿子捧到巡抚的位子上,而且您的孙子也能内定举人了,他们至少保咱们家三代荣华富贵啊……呜呜呜,亲爹啊,您这么活着也是受罪,别怪儿子,儿子真是不得已……”
“就算您不疼我,也要疼您的孙子啊……”
王翰林拼命的蹬腿,浑身剧烈的哆嗦了起来,而他的儿子虽然掉了几滴眼泪可是脸上的表情却异常的残忍。他下死力往下摁枕头,好像下面压着的是他的生死仇人一样。
你已经中风不起了,就算让你活也不过就是两三年的功夫,趁着你这条命还有点用处,你就赶紧滚去祖坟睡大觉吧,就算你给家族奉献了。
面目狰狞的少爷死死的摁住老爹的脸,枕头下的老人每抽搐一次,他就多加一份力气,直到亲爹已经彻底没动静了,他才松了手。
“爹啊……我的亲爹啊!”少爷把枕头塞回去,紧接着放声大哭“呜呜呜,快来人啊,老爷让痰卡住嗓子了,快来人救人啊……”
王翰林的死其实早就已经有准备了,后面的事情就是演戏,那些管家和下人们一窝蜂的冲了进来,一看挺尸的老翰林当时就是一片假哭。
“老爷啊,您怎么就走了呢……您可是响当当的清贵翰林大老爷啊,怎么就一口痰把您给憋死了呢!呜呜呜……老爷啊……”
整个王家一片大乱,两名管家搀扶着哭的悲痛欲绝的少爷,去了书房剩下的人赶紧操持后世。
书房里一名面色阴沉的男人正等着他呢,一听后院哭声一片他总算松了一口气“王大少爷啊,你总算是作对了一件事,你们王家有望了……”
王大少赶紧一个千打下去“多谢贵管家夸奖,能给大人们办事,是我的荣幸……哎,我这个亲爹活着也是受罪,能护佑家族再兴旺三代,我想我这个亲爹也能含笑九泉了……”
说完王大少还抹了抹眼泪,而那名管家一撇嘴“王大少啊,不用哭了,你痛快我们也痛快,翻过年顶多六月份,一个巡抚的位置是跑不了的,初步定是安徽巡抚,如果有什么变动我回头再通知你……”说完扭头就走。
王大少心里都笑疯了,这可是二品的高官啊,自己老爹一条命就换来一个二品顶戴啊。哈哈哈,就算不是二品也没关系了,只要巡抚这个实缺到手了,一年搂个五六十万还不跟玩一样,就这样都是清官呢。
“贵管家走好,来人啊送管家一千两的茶钱,这大冬天的真是辛苦您了……”
送走了管家,王大少差点在书房里跳起舞来,他兴奋的满屋乱转,眼睛里都是银两的光芒。而就在这时候,一个纤细是身影出现在了门口,开口冷冷的说道“大少爷啊,你就是这么表示痛心的?老爷在后堂净身换衣服,你居然都不去帮一把手吗?你可真是孝子……”
王大少这时候已经听不出什么叫反讽了,他回头一看居然是亲爹头几年纳的十六岁的小妾,正是自己垂涎欲滴的小美人。
这姑娘真是漂亮,皮肤嫩的能掐出水来,樱桃小口丹凤眼,怎么看怎么舒心,王大少惦记她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不是小姨娘吗?怎么现在不怕瓜田李下了,还敢来单独见我了?”色眯眯的王大少满眼都是桃红色了。趁着小姨娘不注意,一把就给拽到怀里了。
“心肝肉啊,老子我想你不是一年两年了,你可真狠心啊……”说完双手拼命的往女人身上乱摸,甚至顺着盘扣下的缝隙就要往里面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