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燧灵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半山闲居
“至不济,”太后的目光看向辛啸天,“德王武功超绝,已然是先天高手,定然是自保无虞,让德王亲征都比你亲征让哀家放心。”
“那崔陵关易守难攻,霍迪国贼子定然无法攻下来……”
太子目光高远,计较的哪里是崔陵关一地的得失?宣明帝眼看命不久矣,他要在父皇还能够替他守住朝廷的时候,把兵权握在手中,成就千秋伟业。
“皇祖母此言差矣!”太子成竹在胸地打断太后,气势如虹地安慰道:“我带大供奉一起去,有先天二境高手护着,自是安全无虞。为了皇祖父一统三国的遗愿,孙儿不敢懈怠!”
宣明帝被太子气的浑身都哆嗦起来。
他的儿子被太后给养废了,霍迪国的敌人远在天边,无法威胁他们父子的性命。太后和德王一对豺狼虎豹近在眼前,他还光想着一统三国?
对霍迪国绝不能开战只能防守,静候局势的变化。太子不能亲征,兵权也绝不能落到德王和留国公的手中。先让皇家供奉要了德王的性命,保住他们两父子两个的皇位才最要紧。
奈何他身上余毒未清,连喘气都颇为艰难,更遑论长篇大论要说服太子。
殿中三人都看见了宣明帝的异样,三人都默契地以为,宣明帝是激动地想要尽快开战!
太后的担心情真意切:“先太子也是有皇家供奉守护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哀家这心里可不受不了再痛一回了。”
辛啸天收敛悲伤的神情,他上前一步主动请缨道:“我愿替太子亲征。”
他郑重地跪倒在地上,目光中的惨淡凄凉和坚决接连闪过,最后变成了决绝。他沉着地说道:“霍迪国不宣而战,卫国没有不应战的道理。他们怕的是天长日久,我早晚要报仇。要的便是趁我不知根底,帮不上忙的时候欺负到卫国头上来。”
“我也曾读过兵书,武功更是从来没有懈怠过。我虽然对朝廷大将和兵士临战杀敌的潜力知之甚少,但我愿亲往前线,与他们同甘共苦,激励将士们用心用命,替先王和师父报仇。”
“不妥。”太子断然否决了夏德天的提议。
太子背起双手,笃定地直视夏德天说道:“战事一起,战况瞬息变化,来不得半点迟延。论武功本宫虽不及德王,论知人善任熟读兵书,本宫却是当仁不让能胜过德王的。”
“父皇的病情日渐好转,有父皇和皇祖母替本宫守着朝廷,再请出山丰国公襄助德王……”
太子转身定睛看向宣明帝,意味深长地说道:“父皇以为儿臣的安排是否妥当?”
宣明帝后悔了。
没有了魏国公的挟制,太子的野心暴露无疑。誓要借助开战之机,把军权握在手中,架空他这个父皇。
太子的翅膀硬了。
他要是不同意太子的提议,今夜或者是明晨,他是不是就要死在这喜梅殿中无人问津?





燧灵记 第两千零四十一章 明争暗斗1
!!!【狂沙文学网】手机用户输入:
宣明帝轻缓的点了点头。
他不得不同意。
太子的眼中闪过一抹喜色,他转过头来,抢在太后开口前,对担心不已的太后说道:“父皇深思远虑,向来算无遗策,这是孙儿第一次得到父皇全然的支持,皇祖母就不必再多担忧了。”
“我这就跟德王一起去外书房召见大臣,这一次咱们师出有名,定要聚全国之力,跟霍迪国清算所有的旧账。”
太子说完这些,带着夏德天一起跟宣明帝和太后行礼,两人一起退出了雪梅宫。
太后眼睁睁看着两人的背影消失,她失望地转头看向宣明帝,悲哀地质问道:“皇上为何要答应太子兴战?你非要让哀家再心痛死一回吗?”
宣明帝的目光哀伤地看向太后,轻缓地一字一顿道:“太后,若想要......止战,想办法.......让朕......好起来,我答应太后......我重掌朝廷之,便是......息战之时。”
太后犹如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她焦急地问道:“皇上此言当真?”
宣明帝无比真挚地点头:“君无戏言!”
太后没有迟疑,当即转头提声吩咐道:“快宣太医!”
太后等着内侍去传令,又转头对宣明帝轻缓地责怪道:“太子孝顺,皇上何不把真实的意图说给太子听?太子不是个糊涂人,定然会遵从皇上的圣谕。”
“皇上这话奥是被太子知晓了,只怕他心中要难过......哀家也是担忧太甚,顾不得让太子责备哀家妇人之仁,目光短浅了。”
“皇上等病好转些,要记得把话跟太子说清楚,不要让君臣父子之间有了嫌隙。还有啊,皇上对太子的称赞也该多些了,你看皇上首肯让太子多高兴?一门心思只想开战。”
宣明帝盖在被子下的左手无力地握紧了,太后这个时候喋喋不休说这些,不正是在挑拨他们君臣父子吗?
他失心疯了,居然以为太后会忘记他们之间的深仇大恨,真的会想要助他病愈,重掌朝政断绝战火。
宣明帝不动声色为自己争取道:“洪平那个狗奴才到哪里去了?怎么没见他到朕的面前来当差?”
太后的脸色忽然变得复杂起来,“皇上真是英明神武,目光如炬!洪平还真是个狗奴才!我一直以为洪平是个好的,没想到他会和皇后沆瀣一气!!”
宣明帝吃惊地挑起了眉头,太后迎着宣明帝难以置信的目光,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太子亲自审问出来,给皇上下毒的人正是洪平。”
宣明帝脸上仅有的血色飞快地褪去,没有了洪平,后宫定然落入了太后手中,他的目光变得冰冷起来,难怪太后坐在他面前气定神闲,半点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这是在向他宣示胜利?
太后的脸上满是忿忿不平,“哀家真是没有想到,皇上待他不薄,对他十分信重,不曾想他却被皇后收买了,辜负了皇上对他的信任。”
“太子已经处置了他。”
“太子孝顺,怕皇上病中知晓消息,心中难过加重病,特意让人暂时对皇上隐瞒了消息。没成想,还是被皇上察觉出来。”
太后的目光落在宣明帝惨白的脸庞上,仿佛忽然发现自己说错了话,她急切而担忧地替太子分辩道:“原本太子的意思是,等皇上问起来,就说洪平也生病了,没法进来伺候。”
“哀家心想,太子是好心,这事儿却是不能瞒着皇上。皇上不问也就罢了,皇上若是问起,别人不好说,哀家还是要对皇上实话实说的。”
“皇上什么大事没有经历过?什么样的人没有见过?区区一个洪平,如何能让皇上无法察觉端倪?”
“可见还是哀家了解皇上的为人啊。”
“太子谨慎得很,生害怕皇上的边还有坏人,没能彻底清除干净。又担心哀家年老心软,在看不见的地方,让下面的人给糊弄了。太子还特意叮嘱哀家,把皇上边的近侍全都换过了。”
“哀家多久没有掌管过后宫了?哪里能保证皇上万无一失?”
“如今这喜梅中的人,全都是太子圈点的。他们大多在东宫当过差,在规矩上错不了。太子对皇上的这份心,哀家瞧在眼里甚是感动啊!”
“皇上放心,哀家别的做不了,让人把皇上边的近侍单独扣押起来,还是能行的。那些人,等皇上病愈,待皇上亲自审问过后,再把他们放出来也不迟。”
“小心使得万年船。”
“太子样样想到了哀家的前面,这样的储君,哀家可舍不得让他出去冒险。哀家会盯着太医,让他们小心用药,尽快让皇上康复,不能让太子重蹈你大哥的覆辙啊!”
太后平缓话语中透着真意切,宣明帝却听得心惊跳,后背上不自地冒起了冷汗。
他的逆子等不及他死了,就要抢夺他的皇位!眼前这个恨他入骨的老妖婆,跟他的儿子联手,不仅要架空他要他的命,还要让他的儿子,跟她的儿子一样死于非命。
这是**的宣战。
宣明帝张开嘴用力叫喊道:“大供奉何在?”
他话音一落,周玄奇鬼魅般的影出现在宣明帝的榻前,他俯端正地行礼,低声轻缓的问道:“皇上有何吩咐?”
宣明帝一刻不停的下令道:“传朕口谕:在外书房议事众臣,即刻进后宫来面圣。”
周玄奇毫不犹豫地答应道:“遵旨!”
宣明帝喘息着催促道:“快去!”
宣明帝声音一落,周玄奇的影倏然从宣明帝和太后的面前消失了。
“哎哟!”太后惊叫起来:“大供奉来去如风,把哀家的眼睛都闪花了!”
宣明帝不自地松了一口气。
要的就是这个。
养兵千用兵一时。
他养着皇家供奉,为的就是有他们绝对的武力护卫着,他绝不会落到任人宰割,被人鱼的地步。
为一国之君,这点手段都没有,如何站在最高处俯视众人?
他的目光淡定地看向太后,太后老了,以前有先帝撑腰,都没能斗过他。如今老了,老了,有了个不成气候的德王,倒长了胆子要跟他们父子相争!
哼!等他的臣子们进来,他自有办法收拾太子......和这个老妖婆。
等他让太子和德王争斗起来,不知太后届时到底会支持谁?
这一回,他不会再心存怜悯,让太后有善终的机会,他要让太好先看着德王去死,再像先帝一样急病而亡。
他要让太后在临死之前明白一切,却无力回天……
太后淡定的脸色一点都没有变。
她转头看向门外,对着门口欣慰地说道:“高太医,太医院有了针灸的法子,让皇上尽快康复了吗?”
支持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伙伴!找不到书请留言!




燧灵记 第两千零四十二章 明争暗斗2
高太医满脸喜色地放下手中的小医箱,先跪地磕头,“微臣给皇上,太后请安!”
太后对着高太医抬了抬手:“起来说话。”
高太医站起身来,收敛脸上的喜色,恭谨地答应道:“启禀陛下和太后,太医院的同僚们一起,商议出一套针灸配合汤药的法子,先在太医正的身上试用过了,确定有效,才敢让微臣来给皇上送药行针。”
太后霍然变色道:“太医正服用了皇上喝过的茶水?”
高太医极其佩服的点头赞叹道:“正是!”
“太医正的忠心天日可表!臣等也未曾想到,太医正会服下茶水跟皇上性命相连,一门心思为皇上排忧解难。”
“是他甘愿以性命换取解药,太医院的同僚们齐心合力,终于找到了法子,暂时能够解除皇上身上病痛一二的办法。”
高太医从身边的小医箱里,小心的捧出一个小玉瓶,摊开在手掌心对宣明帝和太后说的:“皇上洪福齐天,太医院一次只炼制出了两枚丹药。”
“邀天之幸,太医正服用了一枚,配合微臣的针灸之术,一日之内便能有一个时辰与常人无异。剩下的这一枚丹药,待皇上服用之后,微臣可以用人头担保,皇上也能跟太医正一样,能有一个时辰处置朝政要事。”
“陛下和太后请放心,丹药的药方是现成的,在没有找到更好的丹方之前,太医院至少能让皇上每日松快一个时辰。”
宣明帝的眼中冒出了精光,每日一个时辰,若是能安排的好,足够他掌控朝局,让魏国公谋逆造必然造成的动荡,对他的冲击减小到最低。
不等他开口说话,太后的目光落在高太医手中的丹药上,不满的质疑道:“一个时辰与常人无异,这等松快如何能算是痊愈?太医院不能拿出更好的法子来吗?”
“快把丹药给朕服下!”宣明帝迫不及待地打断太后道:“爱卿赶紧给朕行针,先让朕能有一个时辰的安宁。”
他急着在朝廷重臣面前,展现出神智清明身体康健,让朝廷中大大小小的狐狸们不会升起旁的心思,让太子找到机会蛊惑人心,把他这个父皇变成先帝。
高太医见宣明帝急不可待,赶紧答应一声:“遵旨!”
他顾不上拧起小药箱,捧着丹药急步上前,跪倒在宣明帝的床榻前,用手拧开小玉瓶的瓶塞,倒出一枚有刺鼻气味的丹药,摊开在左手掌心里。
太后急忙开口道:“慢着!”
高太医的手情不自禁地顿住了,他转头看向右侧的太后,想要听太后还有何吩咐。
宣明帝着急了,他生怕太后节外生枝,让他缠绵在床榻上,连一个时辰的正常的也没有。他用尽浑身的力气,忽然从薄被中伸出右手,一把抓住近在眼前的丹药,不等太后继续开口,一口把丹药吞了下去。
丹药堵在宣明帝的喉咙里,宣明帝扬起头伸长脖子,竭尽全力往下吞咽。
高太医转头看见宣明帝硬生生吞药的样子,吓了一跳,他低声惊叫道:“皇上!”
他伸手抚向宣明帝的胸口,一边替宣明帝顺气,一边急声吩咐道:“快来碗蜜水!”
轻快的脚步声响起,有侍女急促地跪倒在高太医的身旁,低头高举手中的小托盘,托盘中明黄色的盘龙小碗中,正是一碗黄澄澄的蜜水。
高太医端起小碗,当即把蜜水给宣明帝灌下去。
太后见状,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皇帝在心急什么?哀家难道还能不让皇上舒坦一个时辰不成?哀家不过是想要提醒皇上,先等侍女把蜜水送来,助皇上服药。”
宣明帝的喉头响起“嗝”一声响,他盯着太后,长长地舒出一口气来,脸上浮现出淡笑来,“是朕让太后担心了。朕不比儿时病弱,有没有蜜水都能服下丹药。”
太后欣慰地站起身来,“皇上说得对,是哀家关心则乱多虑了。”
“哀家也乏了,我回宫了。”
太后转头看向高太医,疲惫地叮嘱道:“高太医安心给皇上行针,有好消息,记得让人禀报哀家。”
宣明帝刚刚抢先服下的丹药,堵在胸口里突然变得无比的苦涩起来。
他有没有中计?他会不会被老妖婆给算计了?
他的目光急切地落在高太医的身上,高太医专攻针灸,平日里从来不拉帮结派,他一直以为高太医是个纯臣,高太医会被太后给收买了吗?
只见高太医站起身来,恭敬的对太后行礼道:“微臣谨遵太后懿旨,恭送太后!”
高太医送走太后,顺便拎起小医箱,重新跪倒在宣明帝的床榻前,他先从小医箱里拿出一个卷好的黑色绒布卷,先拆开后摊开,露出里面一排细长的银针来。
他从里面抽出一根细长的银针,定睛对宣明帝说道:“皇上服下了丹药,微臣即刻便要给皇上行针,时辰上的差错一息也不能有,些许疼痛,陛下先忍一忍了。”
宣明帝见高太医行事与往日别无两样,心中的猜疑稍减,他微微点头,郑重地许诺道:“待朕痊愈,太医院重重有赏。”
高太医抱拳谢恩:“谢陛下!”
他捏在指缝间的银针,顺势在翻开的官服衣袖上一扎一抽,然后松开交握的两手,扬起右手将指头间的银针插向宣明帝的额头。
没等宣明帝察觉出不妥来,银针穿透头发下的头皮,宣明帝的眼皮子忽然沉重起来,他一声不吭地晕倒下去。
高太医无视宣明帝的晕厥,依旧不慌不忙地行针,直到太子和德王带着一众大臣来到喜梅殿,看见满身银针的宣明帝。
高太医对太子解释得特别清楚,是陛下从他手中拿走丹药服下,他不得不即刻开始行针祛毒。以后每日皇上会有一个时辰与常人无异。不过,皇上要戒喜戒怒戒忧戒乐,否则轻则病情加重,重则一命呜呼。
得,这还如何跟皇上禀报国事啊!
太子当即下令道:“在父皇病愈之前,朝廷之事不许再禀报父皇,国事的处置就按先前我们议定的来。”
“如何让父皇安心养病,不被两国的战事拖累了性命,我们也要议定一个法子出来。”
辛啸天不动声色地扫视众臣,无人反对太子的提议。也是,宣明帝日薄西山,太子如日中天,该站在哪一边,众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太子急不可待要上位,连欺君之罪都在战争的阴云笼罩下,也堂而皇之地犯下了。
天家的亲情真是淡薄的让人唏嘘呀!
他和太子之间也别幻想着能伪装出兄弟之情了,让该来的都早些来吧。
辛啸天只顾着眼前对霍迪国兴战之事,盘算着如何借机在卫国的朝廷扎下根来,跟太子争抢本该是他父王的皇位。
事情来得又急又快,让他无暇仔细思量辛茂的死,对他会意味什么?他丝毫也没有察觉,辛茂的死,已经让他站到了悬崖边上,来自飞云门的风暴正在酝酿着向他猛扑过来。




燧灵记 第两千零四十三章 明争暗斗3
卫国皇家的明争暗斗刚刚开始,飞云门飞寰议事堂内,势均力敌的争吵已经接近了尾声。
太上掌门高高踞在最上方的宝座上,俯视着下方众多的长老堂长老们,平静地在下腹前松松的交叉手指握住了两手。
势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
有辛茂临死前的影音石在,没有人质疑辛茂跟鹰宗甘澜院袭杀的幕后指使沆瀣一气,早已背叛了门派罪该万死。
大家争执的重点是,该如何处置辛茂留下的大麻烦?他的几个徒弟,连同已经成为德王的辛啸,甚至是三青门,是该要放长线钓大鱼,还是该杀无赦威慑伪仙尊?
而这些都关联着最首当其冲的一条:要不要向鹰宗通报,辛茂早已被外面的伪仙尊收买?
不同意向鹰宗通报的人接近五成。
大家担心的理由非常充分,鹰宗正愁找不到伪仙尊是谁?他们把辛茂送上门去,等于是明晃晃地告诉鹰宗:飞云门就是伪仙尊,一切的图谋都在于杀了南宫翎,好让飞云门一家独大。
先别这个理由太牵强,有外面的伪仙尊在,稍加利用挑拨,在冒出点其他的事来印证一二,辛茂的死都能被当成是飞云门盖弥彰,指不定就会把鹰宗怀疑的对象,从行峰的上转移到飞云门的头上。
这个黑锅万万不能背。
此时此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他们的主张是,此事告诉两位仙尊即可,鹰宗其他的人不必知晓。
反对的人理由也很充分:鹰宗没有隐瞒翟永奇被伪仙尊偷梁换柱,和对长老堂长老们进行清查的家丑。鹰宗对飞云门开诚布公,飞云门不能知不报坏了规矩。
若是只把此事告诉两位仙尊,鹰宗以后依样画葫芦如何是好?鹰宗早晚会知晓真相,飞云门行事何须一开始就站到理亏的那一边去?
绝不能让两派间有了嫌隙,彼此之间再无诚信可言,正中了伪仙尊的圈。伪仙尊宁可损失两颗先棋子,也要挑拨他们两派逐渐背心离德,甚至反目成仇,飞云门绝不能因失大。
此事正是飞云门向鹰宗回报诚意,他们两派同仇敌忾,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最好的机会。也是为两派今后合而为一,融合成一派打下最好的基础。
理由都很充分。
高看得很清楚,跟辛茂相好相熟的全浩,卞怀民等人,全都主张要先瞒着鹰宗。
瞒着鹰宗好啊。
瞒着鹰宗不会再明着追究兴茂几个徒弟和三青门,连他们这些和辛茂走的近的人,全都会被放过一马。
只要他们都能够脱,谁还管事过境迁鹰宗会不会真的追究起来,让两派发生内讧?
高怎么会许留下如此大的漏洞,特别是在南宫翎即将去问鼎门冒险,鹰宗即将群龙无首的时候?
他平静地开口道:“此事已经传令给两位仙尊,以两位仙尊的为人,此时此刻鹰宗理当获悉了辛茂爆头而亡的消息。”
已经让鹰宗知晓的事,高作甚还让大家在这里议论不休?往常可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
全浩,卞怀民等饶脸色十分地难看起来,这是在引他们站出来,自投罗网表明态度,好把他们连同辛茂一脉的人一起处置?!
辛茂也不是个好东西,等他们的人手都派出去了,才要去见高。这会儿出了事,他们刚派出去的人都来不及收回来。
卞怀民比全浩耿直,他站起来,梗着脖子跟高叫板道:“辛茂死了,辛啸未必是辛茂的同谋。辛啸德王的这条路子,对三国朝廷进能攻退能守,飞云门不能轻易地放弃了。”
“且让他们自证清白......”
皮球红不客气地打断卞怀民,“辛茂的几个徒弟都服用了‘趣’晋升先,他们还有什么清白可言?卞长老不要忘记了,门派素来有不插手朝廷之事的规矩......”
“门派还有不能杀世俗朝廷皇帝的规矩,等两位掌门杀了惠仁帝,”卞怀民凶狠地对皮秋红反驳道:“皮长老是打算向两位掌门兴师问罪?”
“再了,有戒律堂在,辛茂的不妥当,未必没有在戒律堂的监察之中,放任辛茂与外人勾结,让辛啸成为德王,未必不是戒律堂故意设下的圈。至少,辛茂师徒替掌门报仇了不是吗?”
“我不过是把暗中能做的事明着出来。让他们继续为我们所用,有何不可?你问问在座的人,有没有自觉修仙无望,想要趁机世俗朝廷另求出路的人?”
卞怀民忿忿不平地伸手指向众人,“坐在这里的,抱赢宁**头,不做凤尾’的人大有人在。为什么不能把话挑明了出来,非要着人跟辛茂一样藏着掖着,落到死道消的地步。?”
“不用你们开口,我都知道,你们全都在心里猜测,我跟辛茂是亲家,我跟全浩是不是也是伪仙尊的人?”
“我不是!”
“辛茂确实跟我过,请我派弟子出山历练帮助辛啸。我也答应了。可我不认识什么伪仙尊,我鼓励弟子下山,也是为了给他们另寻出路。”
“我以为飞云门的外门,以后都是没有灵根的人会呆的地方,早晚也是我们会去的地方。外门的人,跟世俗朝廷江湖打交道有何不妥?飞云门在世俗偌大的产业,不正是事务堂指使外门的人在经营吗?”
1...624625626627628...6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