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宋第一卧底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龙渊
对于他来说,现在起码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这支队伍绝不会有机会平安到达混同江岸。
最迟到了明天中午时分,敌军就可以衔尾追上他们的部队,而那个时候他们距离混同江,大约还有六十里!
大马车深深的车辙根本无法遮掩,这支百余辆大车行进的痕迹也肯定无法抹除,逃不过蒙军斥候的眼睛。
所以一切乐观的想象,全都是不切实际的。卫开阳知道他必须在半途上想尽办法阻挡住敌军的脚步,才有可能坚持到混同江边!
“沈小虎队长……你可别让他们给堵住了啊!”
此时的卫开阳若有所思地转过头向着西北方看去,心中暗自激荡。
以沈小虎的能力和速度,那些蒙军是追不上他们的。可是他现在一定在用自己不到二十个人的小队,竭尽全力地争取运宝车队活下来的机会!
眼前山穷水复,危险重重,他们所有的人都必须在生与死之间,苦苦挣扎!
……
这一刻,跟随在卫开阳后边的那支蒙军追兵,正循着车辙印在夜色中犹如烈火燎原般前进。
蒙古人知道,黄土路上深深的车辙,表示这支百余辆大车形成的队伍,运送的货物也极其沉重。
同时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那些假冒的东瀛人也没有舍弃这支车队,也就更显示出了这些货物的珍贵之处!
此时带队追击的蒙军千夫长非常确定一件事,就是这支车队的覆亡,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这里正是金国腹地,蒙古占领区广袤地域的中心地带。无论敌人往东南西北哪个方向走,都要数百里远才能走出属于蒙古的疆界。
而自己这支队伍却只需要一夜时间,就能追上敌军!
此刻这条大鱼虽然还在水中游动,但是它却已经处在渔网的笼罩之下,他们跑不远了,已是必死无疑!
所以带队的蒙军千夫长志得意满地微笑着,让自己的骑兵保持着高速前进的态势,并且随时准备作战。
他这支千人队追上去之后,只要一个齐射,一切就全都结束了!
……
一轮红日从东方的天际喷薄而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敌我双方所有的人都已经足足奔驰了一夜。
此时卫开阳带领的运宝车队经过半夜拔营,半个晚上的跋涉之后,才勉强走了三十里远。
而这个时候,后面蒙军的千人队追兵,已经来到了运宝队转道向北的拐点位置。
此刻天光大亮,蒙军的骑兵可以爆发出最快的速度,而卫开阳的大车队却依然还是像乌龟一样,慢得让人揪心。
在他们的西北方向,蔑赤的千人队经过了这一夜惊险离奇又怪诞的陷阱之后,还是死死地追在沈小虎的屁股后面。
二十多里的距离,对于蒙军的骑兵来说通常只要一刻多一点的时间就可以赶到,此时沈小虎也是万分危急。
在这一夜里,沈小虎出尽了身上的法宝,把他各种装鬼骗人的邪术妖法使了个干干净净。
可是等到了天明时分,他发现情况已经变得极其危险。
首先最让人沮丧的一点就是:敌军根本没有全军向他追来,而是分出了一支偏师来追击他,也就是说东面的卫开阳还远远没有脱险!
除此之外,自己屁股后面的情况也绝对不容乐观。虽然只是一支偏师而已,但是敌军的人数肯定有千人以上。这一点在蒙军的追击队伍行走到平原上时,沈小虎已经在爬上一座高高的山梁后看到了。
可是即便是偏师,也绝不是沈小虎这十来个人能对付的,他甚至连停下来打一下阻击都做不到。
眼前的情形对他而言只有向前奔跑,沈小虎带队甚至都不敢拐弯,生怕一个急转弯就碰到侧翼向他兜截过来的敌军。





南宋第一卧底 第3539章:番外篇之黄龙重宝:英雄无尽数、回首夕阳下
很快沈小虎就发现,他已经无法再牵着敌人的鼻子走了,而是被敌人像三四个壮汉撵一只鸭子一样,前进的方向自己完全没办法决定。
再向东北疾驰了一夜之后,现在他被后面的一千追兵堵着屁股撵上来,奔跑的方向只有正北。
在那前边虽然也是混同江,但是等他赶到江岸上的时候,距离他的地图上给卫开阳画下的那个会合点,会差不多相差好几十里远。
也就是说,他被撵向了混同江上游,而卫开阳的部队和他保持着并肩而行的向北方向,走的是混同江的下游。他们两支队伍是齐头并进走得两条平行线,无论如何也汇合不到一起!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通过小泥鳅王轩嘴里哼唱的这首歌说明,这个机灵的小子也搞清楚了他们目前面对的形势。
撇了一眼没心没肺在那里哼着歌的王轩,沈小虎没好气地直翻白眼。
此刻在沈小虎的心里,已经慢慢勾勒出了在这片广袤的地图上,各支部队的态势。
根据他的猜想,接下来这一白天就是最终决定胜负的时刻。以目前的情况判断,最好的结局就是卫开阳能坚持到混同江边,然后他把所有的黄金倒到江水里。
在这之后,卫开阳或许能带着一部分特战队员,利用大车做成的木筏沿江漂流而下,要是他们这支队伍能活下一半人来,那他们就能算是极其幸运了。
至于说其他人的下场,沈小虎现在不敢想,他知道现在这个时候绝望也没用,跳着脚懊悔也是无济于事。
整个黄龙府寻宝行动,他们这支夺宝小组真是一步一个坎儿,步步荆棘!
“他娘的这幸运女神,什么时候能朝我也掀一回裙子呢?”
到了一处高高的山梁上,沈小虎跳下战马,飞快地在道路两边平坦的草丛里用手榴弹布置诡雷。
“饮马!把吃的喝的尽量多喂!”沈小虎一边忙活着手中的钢丝和手榴弹,一边向着身后的战士们大声吼道:
“然后把武器弹药、水壶和一天的干粮留下,其他所有的装备给我找个山沟扔进去,咱们轻装前进,越快越好,能活一个是一个!
……
这一边沈小虎率领战士们扔掉了全部辎重,只留下武器弹药,准备开始最后的亡命狂奔。
而他东面的百十里外,卫开阳的境遇则是更加艰难,这小子还带着大批宝藏呢!
现在的卫开阳是跑也跑不快,打也打不过,放弃还放弃不得。真是百般煎熬,憋屈万分。
经过了半夜和一上午的狂奔,他们这支运宝队一共才走出来没多远,可是后面的追兵却是越来越近。眼看着就要追上他们了!
这个时候就看出,统帅派人绘制的精密地图,有着多大的威力了。
卫开阳通过道路两旁的山川地势,可以随时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位置,还有前面会遇到怎样的地形。这对于一只逃跑的队伍来说,可以说是仅有的一点优势了。
此时卫开阳率领的车队,正在翻越一道险峻狭长的山岭。
这条名叫柳条山的山脉地势险峻,往两侧延伸出去的山岭也长达数十里。既不怕强攻又不用担心敌人迂回抄袭后路,是个绝佳的阻击阵地。
卫开阳随即便放下了五十人的特战队员,在大路穿过柳条山的山口处准备阻击阵地。
他原本打算自己留下来跟着部队打阻击,所以就计划让特战队指挥官余九郎留下,让另一位指挥官赵金锭带领大车队继续出发。
卫开阳考虑得很周到,这支留下来的阻击部队能不能活着回去,还是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即便他们都在这柳条山上战死了,带队的赵金锭经验丰富,执行战术异常灵活,带领全队依然没问题。
可是他的计划一说出来,立刻就遭到了大家的反对。
“你不能留下!望月长云首先急吼吼地说道:“你是先生的弟子,活下来比我们更有用!”
“她说得没错,”旁边的余九郎也冷静地说道:“卫先生和我们这些厮杀汉不一样,您是跟统帅学了大本事的人,怎么可以死在这个小山沟子里?”
“临阵脱逃,那我还配做先生的学生?”听到这话,卫开阳一边看着远处蒙古追兵战马扬起的烟尘,一边淡淡说道:“余九哥你怎么不想想?”
“在这里打阻击容易,想要战死更是没什么难的,可是你们完成了阻敌任务之后要是没了我,你们还能撤得下去吗?”
“蒙古人来去如风,你们阻击小队离开了这个险峻的地形,还没等跑到山脚下就会被敌人包围。除了我卫开阳的诡雷,谁能拦得住蒙古人的两千大军?”
听他这么一说,大家的脑海中立刻出现了阻击小队在蒙古人的压力下镇守山口的场面,不由得暗自叹了口气。
人家说得对,在那样的情况之下要是没了卫开阳这个炸弹狂魔,这支阻击小队一个人也别想撤下来!
于是大家也只好同意,让队长留下来和战士们一起打阻击。
说实话,此时的众人都对卫开阳钦佩至极,这个看似炸弹疯子的年轻人,还真不愧是统帅的弟子!
他不但危机来临之际,周身上下都带着一股英雄气,而且威严足以服众,身上更是散发着一股独特的魅力,让人见之不由心折。
在这之后,赵金锭却又走过来说:“队长,让我和余九郎换换呗,我留下,让九郎带队往北。”
“为什么?”“不行!”卫开阳和余九郎同时出声,俩人都没同意。
“你先闭嘴!”这时的赵金锭指着余九郎,对卫开阳说道:“这小子在当海匪的时候外号叫做顶潮虾,水性天下少有。”
“更何况他年轻力壮,体力耐力都远胜与我。要是到了混同江咱们泅渡逃生的时候,让这小子带着沉下黄金的地图逃出去,他来做这件事,比我要有把握得多!”




南宋第一卧底 第3540章:番外篇之黄龙重宝:河山路艰险、惊雷动天涯
经过了一番争执之后,到底还是卫开阳同意了赵金锭的建议,派余九郎带队向北出发,而他则是和赵金锭及其他的五十位特战队员留在此处,阻击蒙古敌军。
当身后的车队顺着山坡向下走远之后,卫开阳和赵金锭两人对视了一眼,又一起看向正南方。
此时那里烟尘四起,刀剑闪亮,正有一队千余人的蒙军向这边猛扑而来。
远处的群山峻岭带着北部边疆特有的地貌,茂密的针叶林在西风的吹动下发出浪潮一般的松涛,战士们身上的军服也在风中猎猎而动。
“都是当海贼的,你的水性又能比余九郎差得了多少?”这时的卫开阳笑着看了看赵金锭说道。
“我那个九郎贤弟跟我可不一样,”这时的赵金锭笑着看了看卫开阳,咔咔地用指甲挠了挠他亮晃晃的脑袋。
“九郎跟他的父兄一起当了海盗,当长辈死后又一人扛起了海盗大旗。这小子年纪还轻,而且还没成家立室。他可不像我这么老,如果他要死在这儿,那可就赔大发了!”
“至于我这样儿的人,多活几年少活几年又有什么了不起?”
赵金锭说到这里时,他还振振有词的梗了梗脖子。不过卫开阳听罢,心中却是暗自感动。
话说这些海匪被老师收服之后,如今一个个虽然匪气未消,但是他们的心却已经是一颗战士的心了。
“人命不应该用价值来衡量,在老师的心里,一个普通百姓和大宋皇帝也没什么区别。”
“总而言之,咱们这些人一个都不能死!”这时的卫开阳咬了咬牙,向着南方挑了挑眉道:“你看,他们来了!”
“你以为我不知道统帅是怎么想的?”这时的赵金锭活动了一下,脖子发出了咔咔的声响。然后他握紧了手中的步枪,“哗啦”一声将子弹推上了膛:
“统帅造出这些精良的武器来让我们打仗,还不是希望少死几个人?如果他一味驱赶炮灰冲锋陷阵,是死上几十万人连眉头都不皱一下那种人,你以为咱们的战士会舍生忘死为他征战?”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统帅待我如同心腹,我便视他如手足。这天下人的心,总有尽数被统帅点燃的时候!”
说到此处,赵金锭扣动板机“啪”的一声枪响。
只见300米外一队冲上来的蒙军队伍里,一个头戴金盔的百夫长从马上一翻身便摔了下去。
看到山岭下成千的蒙军毫无惧色地向上猛冲,赵金锭沉声向旁边的特战队员们喊道:
“注意节省弹药,放进了一枪一个,咱们拖的时间越长,运宝队就能走出去越远!”
说完之后,知道又回头向卫开阳小声问道:“咱得坚持到什么时候?”
卫开阳想了想后答道:“如果你们能坚持到天黑,我布下的诡雷可以让追兵在夜里寸步难行。到那个时候,咱们就又有了一夜时间,可以继续向北进发。”
此时山顶上的枪声,已经如同爆豆一般响了起来。战士们趴在挖好的掩体里,露出了小半个脑袋和黑洞洞的枪口。
他们将蒙军放到了百米之内,然后用步枪一枪一个将他们纷纷撂倒。没过多久就有百十名蒙军被击落,那些冲上来的蒙古兵势头也顿时缓了下来。
此时的卫开阳回头看了一下远方那支车队,就见他们还在缓缓地向北而行。
没有了这五十多名战士帮助推马车,车队的行进速度显然又慢了一截。
此时的卫开阳心中犹如油煎火烧,他咬着牙从身后的战马上解下了几个袋子,拉开之后露出了一块一块军绿色的弧形地雷表面。
这是通州兵工厂造的定向杀伤地雷,也是卫开阳这次带来的爆炸物之一。如今他就要靠着这些地雷配合特战队战士,将时间拖得越晚越好。
这一刻,战况越来越激烈,很快手榴弹轰隆隆的炸响声也从山顶上传播开去。
赶着马车向前行进的望月长云和楚怀冰,还有余九郎一起回头看向了那郁郁葱葱的柳条岭。
此时他们心中都在紧紧的揪着,不知道这次他们的逃亡之旅,何时才是尽头?到底前方等待着他们的是无尽的深渊,还是光荣的胜利?
……
在他们的正西百十余里外的地方,沈小虎还在带领着小队苦苦挣扎。
他们现在就像是罗网里的飞虫,可以腾挪的地方已经越来越小。他们只好对准了北方,在崇山峻岭中拼命穿行。
战斗时不时的爆发。每一次都让让沈小虎胆战心惊。如今他们稍一不注意,就可能被大军合围!
这支队伍即便是装备再怎么精良,也不过十二三个人而已。一旦被合围,势必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沈小虎心中急得简直就要爆炸了!
如今的他已经顾不上研究地图和周围的山势,只能手里握着指北针,带领队伍寻找路径拼命向北行进,也不知在他们的前方还有多远,才是期盼已久的混同江。
……
柳条岭上,卫开阳带领的特战营小队顶住了极大的压力,拼命在阻拦追击队伍。
他们这支队伍虽然火力迅猛,弹药携带得终究有限。虽然枪法极其精准,但是敌军未免也太多了!
眼看着又有几支蒙军千人队从远处汇聚而来,赵金锭一边向远处开枪,一边焦急地看着天上的太阳。
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坚持到日落,现在的时间也就是下午三四点左右。
在他的身后,卫开阳已经开始在狭窄山道狭窄的山道上布置诡雷。
他带着两名特战队员作为助手,不断将一个个诡雷掏出来,沿途布设在狭窄的山道两侧。此时那两名特战队员看向卫开阳的眼神,简直就像是见了鬼一样!
他们这些特战队可是通州全军中的精英,要说到布设诡雷的技术,说实话谁敢说能超得过他们?
可是面前这个还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真不愧是统帅的亲传弟子,这家伙埋设诡雷的手法,简直是神乎其技!




南宋第一卧底 第3541章:番外篇之黄龙重宝:深藏在云涧、雷霆出华夏
在这两山之间的狭窄地带,卫开阳飞快地布置着诡雷。他的动作纯熟,竟然像是完全没有经过思考,而是凭本能做出了这动作一样。
他先是将一些杀伤地雷布置在山道两侧,然后又用钢丝将它们相连。这些钢丝在山道的地面上铺设着,距离地表高度还不到一寸,而且全都打磨去掉了上面的亮光,所以极难被敌人发现。
当那些追赶运宝队的蒙军越过山谷道口,来到这里时,他们首先就会被卫开阳埋下的杀伤地雷集群射杀。
在这之后卫开阳又接着向前走,手上看似毫无作用的把一条条钢丝布置在路上。等到那些战士从钢丝上迈过去时,他们愣了一下,却突然想到了这位卫先生的用意。
经过前面那一炸,那些死伤惨重的蒙军,想必会从此提起十分的警醒,对这条路上的蛛丝马迹,也绝不会轻易放过。
这时候路上的这几根,完全没连着地雷的钢丝,却可以让那些蒙军大队胆战心惊地在这里逗留许久!
正在这些特战营士兵感叹卫开阳头脑灵活,布置诡雷的战术神乎其神之际。就见他居然一转身,把几只单发近战霰弹枪,也就是他们通州军俗称的“单腿蹦”扳机绑上了钢丝,架设在了崖壁的草丛深处。
等到一回头,见到这些战士不解的神情,就见卫开阳咧开嘴笑了笑道:“敌军先是经过了地雷的杀伤,然后再经过钢丝的迷阵的吓唬,他们对咱们埋设地雷的虚实,肯定是完全摸不着头脑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敌军一定会使用蒙古人一贯的笨办法……就是用马群来趟雷。”
听到了卫开阳这句话,两位特战营战士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刚才这几只单腿蹦,就是用来专门射杀蒙军趟雷战马的。
到了这时,战士们已经对卫开阳布置诡雷的奇思妙想佩服得五体投地,可是他们很快发现,自己的惊诧还是出现的太早了!
这位卫先生,有时把杀伤地雷的引线上,接上了一段半寸长的线香。这样就会使得蒙军的大队人马过去几百骑以后,才会在敌军的队伍中段轰然炸响。
有的时候卫先生在地表非常显眼的地方布置了地雷,可随后他又在上面覆盖上了左一层右一层的钢丝套锁和遮盖的草皮树叶。
当这些特战营战士想到,蒙军发现这些摆在明面上的地雷时。。然后他们战战兢兢试图搞明白它的构造,却发现钢丝上系的不是木棍就是柴草,然后他们接连揭开开五六层的时候……
这时在他们的心理,从紧张到开始松弛之后,就会迎来一次真正的爆炸!
与此同时,卫开阳还在山壁脆弱的地方安放上爆炸物,在岩石容易滚落的位置后方设置炸弹。
这些爆炸可以对路面造成强力的破坏和堵塞,甚至还会炸起大量的碎石飞溅,杀伤大面积的敌军。
这个卫开阳,简直就是一个活动的宝库!
他的动作犹如行云流水,丝毫没有考虑的时间,可是他做出来的诡雷却每一样,都会让人想上半天才明白其中的道理,然后就被吓得汗流浃背。
这个家伙要说到玩炸弹,可真是一个天下难寻的奇才!
……
等到卫开阳布置完的身后的诡雷通道之后,这时他留下了两位战士,看管着全队五六十匹战马。他自己则是顺着崎岖的山路艰难攀登,从旁边又远远地绕回了阵地上。
一眼望去,卫开阳的心里就是一紧!只见这时的战士们,手里的步枪护木都已经打冒烟了。
这是步枪在短时间内大量发射弹药的征兆,是灼热的枪管把下面的护目都引燃了。
像是这种打法,这支步枪要想继续打下去,就必须用水壶里的水快速冷却,然后虽然可以继续战斗,枪管的钢材却由于淬火的缘故变得脆硬硬,这支步枪结束战斗后也要立刻退役了。
可是战士们现在哪里还顾得上这些?他们一个个满脸硝烟,正在咬着牙以最快的速度全力开枪!
幸亏他们下面是一个陡峭的斜坡,山道上冲上来的蒙军,不但被杀伤之后会阻挡后面伙伴的冲锋路线,而且滚落的人马尸体还会给进攻的一方造成很大的麻烦。
可是架不住对面的人太多,而自己这边的火力也是太过稀薄了!
……
每一次,蒙军冲到了可以放箭的范围内之后,都会远远的射过箭来。点钢箭头在特战营战士的头盔和肩甲上发出了叮当枪响。
阵地上这一片的土地上插的羽箭,简直就像密密麻麻的茅草一般!
见到敌军实在冲得过近,战士们就会用手榴弹把他们狠狠地炸下去,然后赶紧冷却枪管,继续迎接下一波冲锋。
卫开阳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他伸出了右手,眯起一只眼睛把食指上沿弯曲,放在了夕阳的下沿上。
在下落的夕阳下边缘和远处的山脉之间,还能塞进三根手指的厚度。每一根手指是十五分钟,也就是说再有四十五分钟,天就黑了!
这时战士们手里的步枪还有弹药可用,可是手榴弹却在激烈的战争中消耗得飞快。卫开阳心算了一下,然后一抬头就看到了赵金锭焦急的眼神。
光凭着步枪可不不行,照这样下去,他们绝对坚持不到天黑时刻!
卫开阳见状,毫不犹豫地命令赵赵金锭,用凝固汽油弹在阵地前方,打出一条火焰封锁线!
赵金锭毫不犹豫的执行了命令,在这之后随着一连串玻璃瓶的炸响,凝固汽油弹在战士们阵地的前方,飞快地烧成了一片烈焰火墙。
此时的卫开阳一边命令战士们顺着他绕过来的山道,向山口后方撤退。一边手上丝毫不停。
1...10121013101410151016...10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