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宋第一卧底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龙渊
等到赵金锭过去一看,武器研发部的唐天玑、总装备部的穆天璇、还有北斗七子中一向不爱说话的“闷葫芦”孔天枢全都在场。
孔天枢这家伙平时脸上几乎都没有表情,就像带了个木头面具一样。他虽然也是十七八岁的年纪,但是既不像唐天玑那样活泼好动,也不像卫开阳那样满嘴毒舌。
这家伙不管是工作还是待人接物,全都是冷漠淡然,让人们怀疑他有没有感情。
不过在研发武器过程中,他几乎是以疯子的状态在工作,身上都臭了也没工夫洗澡。唐天机甚至都有点儿惧怕他这位孔师兄。
不过正因为他有这样强韧的工作精神,所以在轻武器的研究方面,孔天枢可以说是整个通州系统首屈一指。所有通州士兵手里的步枪,都有他的心血在里面。
这一刻,等赵金锭看到孔天枢手里正在发射的那支步枪时,他的双眼一下子就爆出了兴奋的亮光!
这家伙,也太给劲儿了吧!





南宋第一卧底 第3549章:番外篇之黄龙重宝:神兵久磨砺、只待天倾时
只见这时的孔天枢,手里正拿着一只比正常步枪短得多的枪,向着靶子上射击。
这支枪一看就是实验型武器,上面没有经过发黑的磷化处理,而是保持着打磨完精光闪烁的钢铁表面。
它的全枪长度比正常的步枪短了将近一尺,机件运作流畅,每一发子弹发射出去时,枪机构件都发出了“咔咔”清脆的响声。
孔天枢显然是亲手设计制造了这支枪,所以他用起来的时候,瞄准射击分外流畅。而且他对于枪击构件丝毫都不心疼,完全是使尽全力在操作。
所以这支枪在他手上发射得速度飞快,很快的就将枪膛里的五发子弹射完了。
这时靶场场上响起了哨音,枪靶土坡后的报靶员拿起信号旗来挥动报数。在100米外,这支枪射击的成绩是四十环。
等到他打完这一轮射击之后,把场上响起了稀稀落落的掌声,卫开阳他们这些人全都在用掌声,向孔天枢表示庆贺。
这时的赵金锭才注意到,草棚下除了围在那里的二十多名枪械研发人员之外,桌上还摆着一长排长长短短的步枪,大概有七八支。
这些枪的形状各异,每一支都截然不同,显然是通州军工部门为了不同的作战用途研发的。
赵金锭一眼就看到有一支枪的枪管最前端,还套着一根黄瓜那么粗的铁管子,也不知它是用来干什么的。
知道他们正忙着正事,赵金锭也不敢拿私事去打扰人家。只是静悄悄的走到草棚下的阴凉里,看着他们试射各种步枪。
而这个时候,唐天玑两句话就和孔天枢两个人争执了起来。
……
“研制尖头弹的进度,光靠增强底火的激发阻尼是不行的。”就见唐天机皱着眉头,振振有词的大声道:
“咱们的基本型步枪里,装的都是七发步枪弹,而且用的是管状弹仓,头尾连接一发顶着一发。每一发的枪弹尖头,都顶在前一发的底火上。”
“这样用管状弹仓供弹的时候,弹簧的压力和供弹的阻力稍一变化,后边一发枪弹的尖头,就会把前面一发给激发出去……然后一排子弹就会在弹管里形成连锁反应!”
“就凭着把底火铜板加厚,除了给机件增加负担之外,对于安全性的提升实在是有限。”
“依我看,还是把弹管截面做成椭圆形,想办法让枪弹尖头离开前一发的底火,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安全性。”
“要知道在战场上,就是一千发枪弹里有一发走火,那也是灾难!”
“你的这个办法我试过,”听到了唐天玑的话,就见孔天枢冷着脸说道:“你那个狗屁的椭圆形弹仓,稍稍进了点泥尘就无法供弹。因为枪弹在弹管里,会受到好几个方向的摩擦力。”
“在战斗时一旦遇上一场沙尘,就会造成子弹供不上的情况。我告诉你唐胖子,那可不是千分之一的概率,在战时十支枪里,都可能会有六支枪打不响!”
“……就特么会出馊主意!”
这个孔天书几句话说得振振有词,把唐天玑给噎得哑口无言!
“那你这只短枪是干什么的?”唐天玑想了想后问道:“就靠着把枪管和供弹管截短,让弹簧阻力和机械阻力变小?”
“我这是为了骑兵研制的马枪!”孔天枢随即回答道:“骑在马上背着它的时候,全枪缩短三十厘米,枪身就不会反复撞击马背和人体。”
“另外这支枪的重量只有四斤一两,比基准型武穆一型步枪轻了三分之一还多!”
“它可以在一百米内,把子弹打进五厘米直径的圆环里,无论是精度和携行都非常适合骑兵部队。”
“而且它还可以应用在海军部队里,它在接舷战的时候火力迅猛,在狭窄的舱室里转向也方便。”
“至于你说的管状弹仓容易误触敌火的现象,那是这支枪设计根本上的问题。想要改的话麻烦可就大了,你最好提出点建设性意见来。”
毕竟是同门师兄弟,说到最后时,孔天枢的语气里还是给唐天玑留了点面子。
不过这个小胖子知道自己之前椭圆形切面弹仓,枪弹错落布置的建议根本不能用,他还是嘬着牙花子摇摇头。
他们说的这些,赵金锭在旁边可是听得清清楚楚,说实话,在部队里之前就发生过这种走火的情况。
在枪支供弹的时候,弹管里的枪弹一旦被误触激发之后,就会形成连锁反应。虽然弹头都是向前布置,但那也是十分危险。
不过在这后来,军工部门在生产枪弹时,就换成了弹头前端为空腔的空心弹头,从那以后就再没发生过类似的事故了。
不过听这两位武器设计专家说,显然前端形状尖锐的弹头,对远距离射击的精度和射程都有很大的好处。可是这么好的弹头,却由于弹管的设计,不能用在步枪上!
这种两难的情形,让赵金锭心里也是痒痒的。他想着,要是军工部门解决了个这个问题,那可就太棒了!
……
然后草棚里这些人,就开始接连对桌上的步枪进行试射。赵金锭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这些枪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他们的供弹方式和机匣里的设计原理,全都是从武穆二型和三型步枪中脱胎出来的。
这些步枪中,有的使用了弹头很细的枪弹,显然枪管的口径比普通步枪小了不少。这些步枪射击时发出的声音清脆响亮,子弹也更加精准,射得更远。
不过赵金锭心里也清楚,步枪的口径跟通州整体军工行业的水准有关。如果要是枪管做得细了,固然可以让步枪打得更准,战士们也能携带更多枪弹。不过每支枪的加工成本,要增加的可就不是一倍了!
除此之外,他们试射的步枪里还有加长枪管的精准射击型。
等到孔天枢拿起那支枪管前端,,带着一根粗大管子的步枪,开始射击时。他才开了一枪,赵金锭就被吓了一大跳!
这支枪的声音,怎么这么小?




南宋第一卧底 第3550章:番外篇之春江连海:弟子巧手尽、暗合千年心
当唐天玑击发枪弹的时候,赵金锭听到了一声沉闷的枪响,并不是那种震耳欲聋的子弹发射声。
等他看到枪管上冒出了缕缕青烟才意识到,原来这根管子,是专门用来减小子弹发射声的!
“大家都看到了,”这时的孔天枢对旁边的技术人员说道:
“这种弹口消音器里,加装了17个橡胶制成的垫片,子弹射出去后,正好从垫片中间的孔里穿了出去。”
“这17个垫片隔成了16个单独的密闭空间,使得子弹发射的高压燃气,在里边逐一膨胀之后,火药燃气冲出枪口时,压力已经大幅度减低了。这可以使得他的枪声大为减弱。”
“这有什么用?在两百米之外,枪声还不是能被敌人听得清清楚楚?”当他说到这里时,就见旁边的穆天璇纳闷的问了一句:“另外那些橡胶垫片,在高温高压的恶劣环境下能用几回?”
“大概只能打100发枪弹,这个消音器就报废了。”这时的孔天枢皱着眉摇头道:“不过这个消音器还是很有用的。”
“用了它之后,枪声除了减弱之外还变得异常沉闷,这可以使敌人很难判断战士开枪的具体方向和位置。”
“所以这东西设计出来,并不是给普通战士用的,而是要把它装上瞄准镜之后,用它来精准射杀敌人将领,或者执行特殊任务。”
“因为在这之前,咱们老师已经设计出了使用无烟火药的拉拴式步枪,并且将他命名为狙击步枪。而我设计的这支枪除了造价便宜之外,在射程和精度上都没法跟老师造出来的枪相比。”
“所以我把它命名为精准射手步枪。”
“好在光学仪器车间已经开始投产了,不用沈瑶光师妹再手工磨制镜片。现在光学车间每个月大概能做做出三支瞄准镜,而咱们老师做出来的狙击步枪,数量却很有限。”
“所以我也把这种步枪试生产了十二支,把他装上了消音器和批量制作的瞄准镜,打算给部队试用。”
说到这里,就见孔天枢摇了摇头,脸上带着一丝憾色说道:“可惜的就是尖头弹的问题没法解决。”
“我这支步枪要是能用上尖头步枪弹,哪怕里面装的是黑火药,它也能在战场上大放异彩!”
看孔天枢这时的表情,就像是自己生了一个极为聪明的孩子,却没钱供他上学一样,满脸都是遗憾!
这还是赵金锭头一回看到,孔天枢的脸上露出属于正常人的表情,这种惋惜的情绪也不由得影响到了他。
可就在这时,却听得他们身后有人说道:“谁说你的枪用不了尖头弹?一群死脑筋!”
听到这句话,赵金锭立刻就吃了一惊,说实话在整个通州系统,能这么说唐天玑和孔天枢的,尤其是在技术方面有资格指责他们的,也就只有一个人,就是他们的老师沈墨!
等到赵金锭回过头来,果然看见沈墨带着安俊走进了草棚。
这时大家纷纷对统帅行礼,而沈墨却摆了摆手,走到桌前拿起了那把短小精悍、又是分外轻盈的骑兵马枪。
“这个好!”沈墨点了点头,赞赏地向孔天枢说道:“为了在马上颠簸的状态下装弹方便,你还特意加大了上弹位置的开孔,看来你是在骑兵队战士们那里做过功课了。”
见到孔天枢谦逊地点了点头,沈墨一边拿起桌上赠光瓦亮的子弹,咔咔的往往弹膛里塞,一边满意的看着手里这支枪。
孔天枢改进设计的这支枪,却是跟后世的武器设计者不谋而合。有一种类似的改进版本,他的名字就叫做4570杠杆式步枪,就是从武穆二型的原型,温彻斯特1894型步枪脱胎而来的。
它小巧轻盈,射击精准,携行时非常方便,威力却足以对付大型猛兽。因为它原本的设计,就是用来射击敌军骑兵和战马的。
所以在后世,哪怕是到了21世纪,这种短管的4570步枪也广受猎人的好评。
至于它的名字,前面两个数字45,说的他是点四五口径,也就是11、43毫米。而沈墨当初设计步枪时用的是11毫米,比原版的子弹稍微细了一些。
当时沈墨的初衷,是在宋朝这个时代,战士的身体素质还赶不上二十世纪那些膀大腰圆的欧美人。
所以他适当减小了口径,可以使得枪弹发射的后坐力降低一些,战士们开枪时的感受也会更舒服。
至于这支枪型号后面的70两个字,说得是他的子弹壳里,装的是70格令黑火药……虽然计量标准不同,但是沈墨设计的武穆二型步枪弹里面,装填的黑火药也就稍稍少于这个重量。
至于沈墨为什么选用这样的枪弹,就是因为这种枪弹的子弹壳是直筒型,在这个时代兵工厂的水准上非常便于生产,而且弹壳在战场上捡回来之后,还方便重新复装。
其实这些都能证明,沈墨设计武器的时候,每一个细节都是根据这个时代的标准制定的。
从人体的承受力,到工厂的生产效率,甚至是子弹的重复利用,每一点细微之处都浸透了沈墨的心血。
等他试射了这支枪之后,沈墨也觉得很满意,于是他直接告诉穆天璇,让工业部门试生产一批,交给骑兵部队试用。
如果好用的话,这支轻巧迅猛的短管步枪就将推广到全军的骑兵使用……当然部队配置的时候,还要和射程更远的普通型武穆二步枪搭配使用。
在这之后,沈墨又拿起了那支装着消音器的“精准射手步枪”,他打了两发之后,就不由得暗自点了点头。
这时的心沈墨心里忍不住暗自得意,他这些弟子们在武器设计的思路方面,可以说是完全成熟了。
作为通州一系的顶尖设计师,孔天枢并没有把不成熟的技术、或者是过高的战术要求,硬塞到步枪的设计当中。
而且他还充分的考虑了新老步枪的换代,以及部队中有着大量现役步枪零件以及枪弹的现实。




南宋第一卧底 第3551章:番外篇之春江连海:无限锦江山、谁主沉浮间
所以孔天枢设计的这一系列枪族,基本上都是按照武穆二三型步枪的原理设计出来的。这样的话即便是其中一个型号步枪投入生产,也有大多数零部件跟现役步枪是通用的。
这样的做法看似有些守旧,甚至是有原地踏步的嫌疑,但沈墨却非常清楚,这可以极大的减轻工业部门的负担。
同时即便是生产新式步枪之后,新旧枪支之间互相通用的零件也很多。这就使得工厂里成熟的生产工艺不用再改变,甚至很多车床也不用再调整。
而且战士们在使用这些新枪作战的时候,因为原理和配件相同的缘故,他们也会对新枪感到很熟悉,所以孔天枢有着这样的设计思路,其实是非常了不起的。
此时的沈墨心中暗自窃喜之余,看了看自己的弟子孔天枢。随即他放下了手里带着消音器的精准射手步枪。
然后他一伸手,就从自己身后拔出了随身的北落师门手枪。
沈墨按下弹匣解脱钮,随即北落师门的弹夹就从握把里滑了出来,沈墨将弹匣往孔天枢的手里一递,然后笑着说道:
你不是想把枪弹设计成尖形的吗?干脆把你这种精准射手步枪下面供弹的弹管去掉,把这种弹匣设计到枪身机匣里去。
“这样的话,所有待发射的子弹,都是并行排列的!”此刻的孔天书满脸惊喜地说道啊:“这样无论装多少发子弹,也不用担心弹头的尖端会碰到前一发枪弹的底火!”
“说得没错,不过弹夹用不着过长,里面子弹也用不了那么多。”这时的沈墨拿回了自己的手枪弹夹,然后笑着说道:
“作为精准步枪,弹匣里大概有五六发子弹就够了。不然的话,弹匣太长会导致瞄准基线过高。精准射手趴在地上射击的时候,枪管过于高出地面,就会让他的射击姿势极为别扭,,同时也更容易暴露在敌人视线里。”
沈墨见到孔天枢一脸狂喜,乐得抓耳挠腮的样子,他笑了笑,转头对穆天璇道:
“想办法把光学车间扩建的速度再加快些,需要资金直接找我就行。托咱们赵金锭队长这些一英雄的福,咱们最近手头可宽裕了不少呢!”
等到沈墨的话音一落,大家的目光都转向了旁边沉默不言的赵金锭,很多人现在才发现,草棚里多了个部队的现役军官。
赵金锭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统帅话语中的亲切和信任,让他也是心里舒服得不行。
就见统帅接着说道:“咱们这么多部队,指挥员的手里需要望远镜,这种精准射击步枪也要普及到部队里去,需要的光学镜片可不是个小数目!”
“要是能在战场上,精准的射杀敌军主要将领,这对于他们那些落后的军事制度来说,可是致命的。”
“我明白,我会尽力加快。”经过了老师这么一说,穆天璇也知道新建的光学设备车间意义重大,于是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了下来。
……
试完了枪,沈墨又和穆天璇两人交流了一下有关铠甲的问题。其实这倒和刚才的新枪不是两件事儿,而是同一件事。
因为通州士兵配备的胸甲上,一般都会用冲压的方法,制造出一个凹陷的图案,这个地方正好是枪托抵肩用来射击的。
如果胸甲要是做成一片光滑,那把枪托和胸甲衔接的部位就很容易会滑落,造成士兵开枪时子弹落点不准。
就是这个抵肩的位置,也是沈墨他们经过反复实验和研究才定下来的。实际上这种杠杆式步枪抵肩的地方,跟沈墨的前世使用的拉拴式步枪抵肩的位置根本不一样。
在大宋这里,肩胛接触枪托的位置要更靠胸膛中间一些,因为战士用来上弹的右手,是从下方运动。
至于拉拴步枪上弹时,则是要把手举到和枪管水平线差不多的高度。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会使得枪管抵肩的位置偏移不到一寸远。
可是就这么一点小小的细节,沈墨也考虑到了。因为将来很有可能,他们军中的特等射手会装备一批拉栓式步枪。
到那个时胸甲上的凹陷发现问题,再调整就晚了,所以沈墨才让穆天璇提前做好实验,得到详细的参数。以便新式步枪装备部队时,铠甲立刻就会换成适应新步枪的型号。
大家听到统帅对铠甲上这样的细节都十分注意,而且提前做好了布置,不由得都对沈墨心悦诚服。
说实话,通州军事实力的强盛,跟这位统帅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不管是战士铠甲后背的一个帆布拉手,还是步枪护木上几条浅浅的螺纹。甚至是铠甲边角上一个人性化的改进,都是沈墨的心血凝结而成的。
正是他一点点让战士的装备变得好一些、再好那么一丁点。无数这样的微小优势汇集起来,就构成了战士对自己武器铠甲的强大信心,也成就了通州军队强悍之极的战斗力!
……
等到沈墨交代完了之后,这次的武器试射也就结束了。沈墨招手让赵金锭跟上,随后他带着主要设计人员一边往参谋部大楼里走,一边和孔天枢交代弹夹设计的注意事项。
统帅现在是日理万机,每天的事不知有多少要他去忙。但是沈墨却知道,他在工业设计上多交代一点细节,那些设计人员就会多一分把握。所以他也抓紧这个时间,对孔天枢多说一点是一点。
到了参谋部大楼之后,沈墨单独招呼了赵金锭,来到了一间秘密会议室里。
刚刚沈墨招呼他的时候,赵金锭就早有了心理准备。如今他一看到这个架势,就知道自己又有新任务了。
“你对海军最熟悉,在海军陆战队里抽调一个连外加一个加强排,到襄阳去执行一件任务。”
沈墨交代得异常简单,但是头脑聪明的赵金锭,却立刻从统帅的命令里,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襄阳在内陆地区,在那里执行任务,应该由统帅的特战营去啊,为什么要临时抽调海军陆战队?




南宋第一卧底 第3552章:番外篇之春江连海:妄动火无明、铁军插敌境
第3552章:番外篇之春江连海:妄动火无明、铁军插敌境
况且襄阳那里正是一片风平浪静,也没有打仗的意思啊?
可是看统帅的意思,居然要他在五千多人的海军陆战队里,挑出最厉害的一个连,而且还要附加一个加强排。
这样的任务,妥妥地是要跟敌军动手的,可是襄阳那里哪有什么敌军?
赵金锭知道事有蹊跷,但是他也明白作为一个军人,应该让他知道的统帅一定会告诉他,不该他问的一句也不要问,于是他立刻点头答应了下来。
这时的沈墨向对赵金锭说道:“我给你十天时间集结精兵强将,在崇明岛这里等待出发,然后我会让孔天枢给你准备好武器装备。”
“你们这次任务是到襄阳那边,测试武器弹药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效能。你也不用问了,到时候我会给你派去一位队长,你们这支小分队,全听队长的就行了。”
等统帅说完之后,他签署了命令交给赵金锭,赵金锭接过来一边往外走,心里一边还在暗自疑惑。
等他找到孔天枢的时候,自然是对统帅交给他的命令只字没提。只是将自己那支镶了金质徽章的步枪交给孔天枢,更换了新的枪管。
孔天枢把一支打着三星的高精度枪管,在赵金锭的步枪上重新安好。在这期间他一句话也没说,脸上还是那副木头人的表情。赵金锭也知道这家伙平时就是这副样子,所以丝毫不以为怪。
等到他从军械设计院出来,前脚刚一出门,就听崇明岛上的远处传来了一声天崩地裂般的炸响!
他吃惊的回过头,就见靶场的方向,正有一团高大的烟雾升腾而起!
“这是什么武器?竟然这么大的威力?”赵金锭吃惊的向孔天枢问道。
“那是唐天玑造的大炮,正在靶场上试射。”身后刚刚送他出来的孔天枢淡淡地说道:“统帅从山东带来了一群起义军将领,之前从我这儿拿走了一批枪械,是给他们特殊定制的,看来是要给那些山东将领发枪了。”
“唐天玑那门大炮,刚完成了第一轮试射。估计是统帅正和那帮山东将领在靶场上试枪,正好看到了大炮,所以让唐天玑试射几发。”
“没事的,你走你的!不用管!”
“好嘞!”赵金锭闻言,背着枪奔着码头去了,他还要乘船从崇明岛赶到石岗场军港,尽快挑选部队要紧。
1...10151016101710181019...10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