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宋第一卧底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龙渊
“就算是打鱼,那也得看是什么鱼!要是鱼比渔船还大,我看他怎么奈何得了咱们!”
“不信你就把我话放这儿,”只见萧高六六操着一口辽东口音,眉飞色舞地说道:
“咱们就这么一直追过去,弄不好就把铁木真那个钓鱼的一把给扽到水里,然后‘咔嚓’一口,咱就咬掉他的脑袋!”
“要是我猜错了,老赵你就撒开了欢儿的踢我屁股……”
“……那我还是先踢屁股吧!”这时的赵若愚闻言,显然是没能完全放心。
赵若愚这个家伙,平生最善于阴谋诡计。所以往往这个时候他第一件想到的事,就是不要轻信自己的判断,更不要低估了敌人,
所以他此时依然面带忧虑,喃喃自语地说道:“元首可是曾经告诉过我,越是凶险关键的时刻,越不能轻信任何机会!”
“这肯定不是原话,”听到这里的萧高六六却眉飞色舞地回答道:“我记得元首跟我说的原话是:拉稀的时候,不要相信任何一个屁……”
话音还没落,这家伙身边的好几个将领同时“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这时的萧高六六自己反而正色说道:
“既然咱们俩听到的内容差不多,就说明元首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那咱们还有什么可操心的?”
听到此处,赵若愚也是默默点头,脸上的忧虑之色却是轻了不少,
在这之后,这两个死胖子多少放下了心,跟着不断向北的部队,一路疾驰而去。





南宋第一卧底 第3437章:霜满故园叶知寒、翘首以盼、回望人间
此刻和赵若愚想法差不多的人,可不仅仅是沈墨麾下的这些将领而已。
得知了元首沈墨率军冲出山海关,一路向北追杀的消息。这时的大宋上下不知有多少人的心,都被这个消息牵动着。
此刻还在加班加点,生产军火和武器弹药的工厂中。每一篇新报纸投放到市面上,都会被工厂的车间主任和掌柜老板买过来。然后他们专门雇了识文断字的先生,在车间里大声朗读。
工人们听到他们的元首沈墨,居然领一支孤军冲出燕山,要和铁木真决战。大家都是心忧不已,同时又憋足了一股劲儿。
既然他们不能像战士那样,在战场上冲杀,那就全力以赴的做好份内的事。就是把手上的工作做得更快更好,生产出精良的武器弹药支援前线!
这些年来,工人们经常被报纸和舆论熏陶,已经明白了蒙古人是群什么东西。还有他们元首为什么要披肝沥胆,和蒙军决战。
所以但凡有良知有血性的大宋人,都在心中暗自为沈墨加油。
这一刻天下静待,万众期盼,都在等着前方传回战报。等着他们的元首,带来一战全胜的消息!
……
此时在临安议政院中,沈墨的妻子陆云鬟正在修剪着花园中一丛牡丹。
刚才似乎是身后的小符向她问了一句话,就见云鬟脸上无悲无喜,带着淡然的神情说道:
“咱们郎君胸怀天下,一身虎胆。他遇善人则为良药,遇恶人就是剧毒。”
“咱们嫁的是古今未遇的英雄,天下无双俊杰……你有什么可担心的?你见他败过吗?”
……
这时云鬟身后的花径上,小符却是心神不属。
她抬头看着高高屋檐上北方的天空,心中犹如刀割一般煎熬。
此刻小符心中暗暗嘀咕着:“你这坏蛋,总说要把铁木真打败了之后,你就什么也不管了,到时你就带着我们一家人周游四海。”
“你说你要一手攥着个大白馒头,想蘸白糖蘸白糖,想蘸红糖蘸红糖……坏蛋你赶快打赢他,快点回来啊!我天天给你做糖三角!”
……
这时的临安纺织工业园里,看着飞梭织机上快速闪动的经纬线。巡查到此处的龙璃儿忽然神情恍惚,瞬间失神。
她又想起了郎君制服他们兄妹三人之后,在兄长的禅房门口转过身,向他说话的样子。
当时他说:“我真是不看好你们这脑残三人组的复仇之旅……”虽然是十余年前的旧事,可是此刻郎君的模样却如在眼前,清晰透亮!
龙璃儿心道:那时郎君的话,就像是鱼烩柳三娘手中的鱼刀一般纯净而锋利。
它曾经轻而易举的切入我的肌肤,划过心扉,直入魂魄!
……
临安崇福侯府,侯爷正坐在小湖边垂钓。
看着静静浮在水面上的鱼漂,不知怎么的,他忽然想起了沈墨向他说过的那句话:
“要是有一天侯爷遭了难,就是天下没有一个人会管你,我一样也会直闯龙潭,把您救出来!”
“沈墨啊沈墨!可是你现在深入敌境,要是你遭了难,天下还有谁能救得了你?”
想到这里,崇福侯握着鱼竿的手,难以抑制地颤抖了起来!
……
与此同时,远在襄阳的汉王姜俞馨正登上城头,向北眺望。
当初沈墨在成都府里向她说过的话,正在耳边回响:
“我信任你,因为你简单纯粹,视野宽阔、目标清晰,你知道你要的是什么。”
姜俞馨喃喃自语的重复着她当年的回答:“我信任你,因为你是我的良心,是我心里缺失的那部分……”
凛冽的北风吹推动了她的发稍,也在她的脸上吹出了一片嫣红!
……
此刻沈墨的弟子,第七暗箭沈无惜姑娘,正看着桌上一张硕大的地图。
许久之后她蹙着眉头,低低的自言自语道: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置之死地而后生。”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老师您曾经说过,这是害死密谍最多的三句话。”
“可是这一次,您竟然一下把这三条全都犯了个遍……聪明如您,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成为英雄还是走向胜利,有时两者万难兼得。既然你选择相信他,我只希望他……能对得起你的信任!”
……
通州崇明岛,安保局总部。
锦云姑娘放下卷宗之后,低下头捏着鼻梁,闭上了眼睛。
墙上的挂钟在滴答滴答作响,在一片静谧中,锦云突然想起元首向他说过的那番话:
“如果你认为我残忍无情,甚至是不配称之为一个人,那都说明你还没见识到真正的我。”
“在这以后,那才是你大开眼界的时候。不管你之前见过什么,我向你保证……那都不算是真正的魔鬼!”
“再赢一次,拜托你了元首!”这时的锦云姑娘在无人的办公室里,低低的声音自言自语道:
“一次就好!”
……
“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是故若人诵此愿者……”
这篇《普贤行愿品》念到此处,四海商社的主人龙玉决忽然停了下来。
之后他双掌合十,闭上双目,竟然改了经文,虔诚地默念道:
“愿我主人战无不胜,兵行世间,无有障碍!”
……
临安日报社的房顶上,张天如爬上来站上了屋顶。他向北眺望,却只能看到高高的临安城墙。
伫立良久,直到北风将他吹得眼眶通红。此时的张天如忽然捂住了脸,口中喃喃自语道:
“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
“真他妈的想信个什么神,然后我就可以向那个神祈祷,保佑你此战大获全胜。”
“可是我想来想去,这世上最接近神的人……却是你!”
“一战决胜,杀出太平,你要说到做到啊!沈!云!从!”
……
在广袤的辽东田野上,杨妙真率领军队中马疾驰,此刻他的口中轻轻哼唱着初次见到老师时,他唱给自己的那首歌:
“冲决网罗,历经磨难。”
“烽烟之中,等我归来。”
“烽烟之中,等我归来……”




南宋第一卧底 第3438章:四十年来江山旧、河关渐老、浑似新愁
临安临渊阁中,林沅姑娘手上的毛笔轻盈的跳动,忽然一滴泪珠“啪嗒”一声,落在了笔下的诗签上。
泪水慢慢洇开了上面的字句: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无数华夏儿女默默北望,翘首企盼,等着战局大白于天下。
此时他们的心中,都在暗自挂念着同一个名字:
……沈云从!
……
霍林郭勒。
从春秋战国至今,此地先是东胡人的游牧之地,后又被鲜卑人占据。
东晋时它是契丹人辖地。
南北朝时为地豆于人所居。唐末它在契丹人手里。辽时它是辽国的上京道。
在金国它是临潢府辖地,金代末年防御蒙古人南下,在此处了修筑总长近万里的金界壕,又旋即被蒙古人一冲而破。
……旧江山,浑似新愁!
……
这里是大兴安岭余脉和蒙古草原的交界之地,左手草原辽阔,右手群山如海。
眼看着前方还有四十里,是一片横亘在面前的群山。此处名为伏龙岭,距离燕山防线一千八百里!
此刻在广袤的大草原上,远方的山岭在黑沉沉的天际线上清晰可见。这时的蒙军大队中,铁木真忽然勒住了战马。
看到孛鲁一脸惊诧地看向自己,铁木真笑了笑道:“咱们的军队不足二十万人,我留下三万人在此由我亲自带领,回身攻击敌军,反冲敌军阵型。”
“你带领剩下的十六万人继续向前,一直向北的伏龙岭谷口那里,有咱们的军队接应你……”
“不行!”大汗的话还没说完呢,孛鲁却罕见的打断了铁木真的话,他脸上顿时就露出了激动的神情。
“反冲敌军,阻挡追兵进攻,这应该是我等部将的事,怎么可以让大汗亲身犯险?”孛鲁毫不犹豫地反驳道:
“大汗还是亲自带大军撤退,就由我为大汉断后!”
“糊涂!”
此刻的铁木真闻言,先是欣慰的看了孛鲁一眼,又皱着眉摇了摇头。
只见他用马鞭指着前方的伏龙岭,慢慢说道:
“你现在应该猜到了,我早就在那里布下了伏兵,足以将沈墨数万大军在此一网打尽。可是沈墨是什么人?你难道不清楚?”
“此人奸诈百变,智谋无双。在他十余年征战的日子里,所有的战场无一不是他给敌军选择的,这家伙什么时候上过别人的当?这次若想将沈墨引到那个圈套里,谈何容易?”
“我要是不让他看到我铁木真已是山穷水尽,前方再无生路。又怎么能让他忘了所有的危险,不顾一切地追着我杀过来?”
“所以我必须亲自率军反击,然后再次大败而逃。我得让沈墨看到,我是真真切切的战败溃逃,让他以为我铁木真已经是无路可逃!”
“到那个时候,即将到来的胜利和我这个举世无双的战利品,才会让沈墨失去理智,忘掉危险,之后咱们才有一战决胜的机会。”
“可是……”这时孛鲁听闻铁木真的话,还想要辩解,却被大汗摆了摆手制止住了。
铁木真看着遥远的西北方,在他苍老的白眉之下,一双眼睛依然仍然是锐利雪亮。
只见他淡淡地说道:“经过这十余天的追击,难道你还没看出来?”
“咱们的骑兵已经在竭尽所能的加快速度,可是沈墨带着这支部队,身上虽然带着弹药辎重和沉重的负担,速度却依然不弱于我们。”
“在这之前数十年,你见到过哪支军队的速度,能和咱们的骑兵比肩吗?那可是大宋啊,他们是宋人!”
“为了今天这样极致的速度,你知不知道沈墨付出了多少心思和努力?他亡我蒙古之心不死,所做的准备,哪是三年五载能够成就的?”
“你想一想,他那些身材高大却吃苦耐劳的战马,要想形成种群需要多少年?你想一想他的军粮、弹药、战士、武器、将领、需要多少年才能培养得出来?”
“有这样的敌人,日夜算计着草原。我铁木真若不能在有生之年将他斩于此处,难道还要把他留给你们这些年轻后生吗?”
说到这里时,看着孛鲁惊讶惶恐的目光,铁木真叹了口气道:“到了这个时候,多说无用。你听我命令,立刻带着儿郎向北。”
“我去试试沈墨的成色,然后亲自把他带到圈套里。”铁木真用马鞭指着身后南方滚滚而来的追兵,向着孛鲁说道:
“雷霆要塞不重要,土城失守也不重要,甚至燕山防线都不重要!我只要他!只要杀了他,一切就结束了!”
“好!”
这时的孛鲁一拨马头,留下了三支最精锐的万人队。随即带着十六万兵马,向着伏龙岭山口处疾驰而去。
铁木真则是横向排开了三支蒙军万人队,转身顺着北风,向沈墨的追兵席卷而去。
这一刻,这场天下双骄之战,终于到了决战之时!
……
伏龙岭是大兴安岭余脉所在,它横亘在此处巨大山岭,形成了一左一右一个“八”字形。这个碗口型的朝向,正好对准了南方。
在左右两侧,山岭延绵十余里,越往北越是渐趋狭窄。等到了山口处的时候,只余下了不到两里宽的一条通道。
在山脉两侧的分水岭上,东面的山岭后是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此刻随着烈风,正有松涛犹如怒海,发出了千军万马咆哮厮杀般的涛声。
而在西面的那条分水岭后面,却是一望无际,广阔无垠的大草原。
铁木真在这里,处心积虑地放下了一支精锐伏兵。
……
这支伏兵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两千四百门火炮。这是铁木真多年来掠夺资源工匠,大肆铸造火炮的一半还多。
两千四百门火炮分成两翼,布置在分水岭后面。只要炮兵把铁火炮向山顶推进一小段,就可以向下俯瞰,将整个伏龙岭谷地,处于铁火炮的轰击范围内!




南宋第一卧底 第3439章:接天火雨见狂龙、血海对冲、金属暴风
按照铁木真的推算,只要沈墨的部队追到此处。到时在他铁火炮的大肆轰击之下。宋军手上没有火炮,又在土城消耗了大量雷霆火箭,无法反击之下,立刻就会面临灭顶之灾。
更何况在这里,他还埋伏下了十五万大军!
在伏龙岭东面,靠近大兴安岭那边,是他儿子窝阔台带领的五万蒙军骑兵。西边则是察合台带领的另外五万人。
在之前的战斗中,他暗暗从百万围攻燕山防线的部队中,抽调出了这十万精锐。
然后他就让燕山返回的部队和自己的两个儿子,还有军中半数的铁火炮,在这里布置好了一个巨大的圈套!
……
在沈墨的军队后面,铁木真幼子托雷在宋军追兵杀出榆关后。一边留下大军,继续保持对燕山防线的压力。一边调动了二十万蒙军精锐,偷偷从背后包围了过来。
按照铁木真的设想,这二十万骑兵将会把沈墨的宋军,死死堵在伏龙岭山谷里。
拖雷以二十万人结阵防守,或许不足以阻挡沈墨的军队。但他只要能死死顶住一个时辰,就足以让蒙军铁火炮,将宋军全部消灭。
为了这一战,付出再大的代价,铁木真都舍得!
……
除此之外,还有他的义子耶律无极带领五万辽东大军,驻守在伏龙岭谷口。
以铁木真的推算,当两翼的炮兵大量杀伤敌军时,两侧山顶上的十万守军可以牢牢把守住分水岭,让敌军冲不上来。南边则有负责兜底的托雷。
到时两山之间那道狭窄的山谷,势必会成为宋军拼命冲杀,试图打通的一条通道。所以他才把无极的辽东大军放在中间。
因为那片只有两里宽的谷口,到时势必会成为一个血肉磨盘。不知道会有多少宋军,拼死要从那边冲杀出去。
无极的辽东军就算再怎么珍贵,终归也比不上蒙军儿郎的性命。所以他才把无极的部队,放在了那个死伤最重的所在。
如今这个百万大军形成的曼古歹,终于到了图穷匕见之时。接下来就看铁木真能不能把沈墨成功诱到此处!
现在的成吉思汗无比确信,只要他完成了最后一步,沈墨的军队就将在这里全军覆没。到了那时,他的蒙军也就再没有任何忧患了。
那个看似强盛的大宋,只要沈墨一死,他甚至都不用派兵去攻打。只要再等上三五年,到他们发生内乱内战时,他儿子就可以一举冲过燕山防线,彻底覆灭大宋!
这场战事至关重要,又是无比艰辛,到现在铁木真已经付出了数十万人伤亡的代价。他必须要在有生之年,完成这场最后的胜利!
……
此时的铁木真率领部队,正在向沈墨的军队反冲。
烈风呼啸,战马奔腾,疾风一般驰骋的蒙古儿郎喉咙里,发出了“嗬嗬”的呼喝声,汇合成一片山呼海啸般的浪潮。
眼前的一切,在铁木真看来是如此熟悉,像是深深融入了他的血脉,又像是他人生的缩影。
一生征战,从不停歇,开疆扩土,灭国无数!古今英雄,兵威有如此之盛者,唯有他一人而已!
随即他这三支万人队,劈头盖脸地迎来了暴雨般的枪弹!
……
沈墨的军队从头到尾都没下马,当他们发现蒙军的异动后,就迅速在狂奔中向中间集结,从猎杀阵型变成了突击阵型。
前排的宋军士兵一边向前疾驰,一边站在马镫上用身体作为缓冲。他们稳稳端着步枪,射出了密集的弹雨。
在他们后面的宋军骑兵也在狂奔之际,手里端着粗短的榴弹发射器。战士们调整好了发射角度后,头也不抬地将一颗颗手榴弹发射出去。
这片怒射而出的弹雨,在飞行了三五百米之后,落入了狂流般的密集骑兵当中,随即在蒙军的前锋线上爆出了一片火海!
……
此刻的成吉思汗,因为畏惧宋军的火器杀伤,一面命令士兵向前冲锋,自己却落到了最后。
而与之相对的,大宋元首沈墨则是带领军队冲在了前方。此刻宋军向前冲锋的阵势,已经和蒙军的冲锋队伍迎头相撞在了一起。
虽然双方军队正在对冲,但是实际上两条锋线之间的距离一直都在百米开外,蒙军甚至从未接近过宋军的百米之内。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宋军战士手中的掷弹筒火力实在太猛了。这种近战面杀伤武器,在面临蒙军阵营时甚至根本不需瞄准,在马上只要概略将炮口对准前方,开火就行。
现在宋军战士们都在疯狂向着掷弹筒里填装手榴弹,然后抬手向敌军射过去。在最前面的锋线上,向前冲杀的宋军战士,也在不停的一边疾驰一边开枪。
武穆三型和武穆二型步枪爆发出来的火力极其迅猛,粗大的步枪子弹完全无视敌军的盔甲,在百米之内往往可以接连洞穿两三个人。
即便是击中马匹,一发十毫米子弹也足以把雄壮的战马,掀个人仰马翻!
如今宋军瞄准的目标,就是那些在掷弹筒的打击下所剩无几,稀稀拉拉的蒙军骑兵。更何况当敌军再度接近时,当侥幸漏网的蒙军骑兵举起燧发枪准备射击之际,他们还会遇到劈头盖脸的霰弹枪攻击。
在宋军部队的最前方,是特战营战士和统帅卫队。他们见到近距离的敌军冒烟突火,冲出了掷弹筒爆炸区之后。就会毫不犹豫的放开手中的步枪,让挂着三角背带的步枪自然下垂在身侧。
然后他们就会拔出鞍袋里的霰弹枪,一扣板机就是一片弹雨,向着敌军射去。
这种后世用来打猎的枪弹,在骑兵冲击的时候最是管用。因为在颠簸的马背上难以瞄准的缺点,被一开枪就是一片铅弹的霰弹枪,完美地弥补了。
所以接近他们的蒙军往往端起枪还没来得及开火,就被劈头盖脸的弹雨打得浑身是洞。
更何况还有那些人马如龙,精锐中的精锐……大宋元首卫队!




南宋第一卧底 第3440章:一代天骄千载行、谁在陷阱、谁临绝境
这些卫队都是屡经战阵的老兵,在他们手上平端着短小精悍,却火力迅猛的乌齐冲锋枪。
这些冲锋枪在马上开火时,射出的枪弹犹如瓢泼大雨一般,枪口的火焰甚至连绵不绝,就像一条条火柱!
战士们的手上不断喷发出弹雨,使得前方被掷弹筒杀伤、被步枪点名之后的蒙军残兵一露头,就被打得人仰马翻。
与之相对的,蒙军却需要接近到一百米之内,他们的燧发枪才有可能准确地击中宋军。
虽然他们的燧发枪射程也有两百米,但是距离远了,子弹就难以穿透宋军的合金铠甲,可是想要接近一百米之内,却又谈何容易?
如今大多数蒙军战士手中的燧发枪,就像是烧火棍一样,还没等接近到开火位置,步枪的主人就被打倒在地。至于他们手中简陋无比的破手榴弹,根本就没有投掷出去的机会。
这些手榴弹是仿照通州长柄陆军手榴弹制造的,简易的成本和粗陋的铸铁铸造技术,使得他们就像是后世的铸铁暖气片一样,上面麻麻连连的。
1...983984985986987...10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