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初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后青牛
“李兄学识甚广!”陈丰之所以这般说,是因为这篇南朝孔稚珪的《北山移文》,在他给自己取了字之前,杜立都未曾读过,且读过是一回事,能背下来又是另外一回事,虽说古人有背书的说法,却也并非什么书都被,大多背诵一些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便算是博学多才了。
“哪里来的学识甚广,方知莫要夸大我了,不过是无聊之时消磨时间便多背了两本书罢了。”李琛笑着回应。
这一句话让高冉和杜立的目光瞬间肃然起敬,他们可是都记着陈丰也曾说过类似的话,有时间便多看看书,这般人物当真会是他自己口中所说的纨绔子弟吗?
“李兄是在暴露自己,真正的纨绔子弟是不会背书的。”杜立笑着说道,“就比如我身边这位,他闲暇之时,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招猫逗狗斗蛐蛐,醉卧红楼美人膝。”
“高兄是真正的潇洒,我等才是这世间的俗人。”李琛笑着赞了一句。
若是寻常人说这样的话,只怕大家都会以为是玩笑话,但此时这话,听来却并非是玩笑话的味道,不仅如此,仿佛还带着一点苦涩。
一个人,如何会有这般多的情绪?这分明不是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情绪,复杂,但是却并不多变,让人随时跟不上节奏,却也不觉得突兀。
慢!李琛,姓李!有这般才识,又对丰城如此熟悉,定是从小便在这城里长大的孩子,如他所说,从未曾出过丰城。又自认为是个纨绔子弟,所谓纨绔子弟,当然只有富家公子才能够称得上,所以这人应该是……
几人酒过三巡之后,陈丰三人拒绝了李琛要用马车送他三人的建议,送走了依旧热情不减的李琛,步行回到了今日刚买的铺子。
茶水也未曾喝上一口,门外便接连来了各个店铺送东西的伙计,见着那些在楼下大堂堆成小山一般的生活所需,陈丰三人目瞪口呆,早知如此便不该给小厮们放假,如今可倒好,搬起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然,就在三人认命般的撸起了袖子打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之时,门外传来了阵阵喧嚣声。
“李兄?”陈丰抬头便看见李琛带着一群小厮走了进来,白袍玉面颜容秀,眼若寒星眉似剑,铜冠束发唇含笑,玉骨折扇胸前斜。李琛跨步走进来的那一瞬,陈丰差点以为自己见到了李太白降世。
“我料得你们没带小厮,今日怕是有些麻烦,便匆忙赶回去,叫了家中的小厮来帮忙。”
“如此,当真是要多谢李兄了。”不论此人心怀何意,此时的举动着实为三人减轻了不少的压力。
李琛挥手之间,六个小厮便走了进来,在三人的带领之下将东西搬了上去,陈丰看着这六个小厮训练有素的举动,便更加确定了自己心中的猜测。
“天色已晚,我便不多留了,今日舟车劳顿,三位也早些休息。”就在六个小厮从楼上下来的一瞬间,陈丰本欲请李琛继续坐坐,却不料这白日里如同狗皮膏药一般的人,到了这会儿竟一改常态,让几人颇为意外。
“今日多谢李兄,改日小弟宴请,还望李兄莫要嫌弃才是。”
“方知说的哪里话,你我兄弟何须客气,日后有事打个知会儿便是,在这丰城之中,还少有我解决不了的事情。”说完,不等陈丰继续客气,向三人拱了拱手,便转身带着小厮离开了。
三人上了楼便发现,日用所需不仅搬上来了,还帮他们整理好了,如今,只需要躺上去睡觉便可,但此时,三人却无一人能够安然入睡。
陈丰推开房门正要去今日刚布置好的书房坐坐,便瞧见另外两间房的门也推开了,杜立和高冉两人正缓步走出来,脚步略带迟疑,就如同三人此时的心情。
对视的一瞬间,三人心领神会的笑了笑,便一同朝着书房走过去了。
“那李琛的身份,你们有猜测了吧?”高冉这话,说来像是疑问,但已经基本上确定了。
“只能大概猜测,具体情况,明日再去探一下吧。”陈丰皱着眉头说道,显然对李琛的身份,已经基本能够确定了。
“嗯。”高冉和杜立两人均是点头,明白陈丰的意思,断不能因为猜测便断定他的身份,具体,他今日没说,几人也不便直接开口问,所以只能选择这样的方式来试探。
“那今日听到的那件事情呢?”杜立开口看向陈丰,“你们觉得有多少可信度。”
“我们今日方才来到这丰城,具体情况还不能确定,还要打探一番才是。”陈丰沉吟之后开口说道,“不过李琛说此事属实,怕是属实,只是那说书先生到底夸大了多少,还未可知。”
“我观围观的百姓们眼神之中也只是略微有些期待,却并无惊讶,想来此事是真的。”杜立也开口说道。
“那要是真的,岂不是说明!”高冉的话说到这里戛然而止。
但两人都知道高冉的意思,丰城的城主李信先后将自家的两个女儿送给了颉利可汗,这是在给出什么人什么样的信号吗?
往常若是大唐百姓家的女儿,嫁给突厥的王,大家自然不会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但是李信并非是寻常百姓,而是丰城的城主。
先后送了两个女儿的意义是什么?须知并非是将两个女儿同时嫁过去,而是在大女儿身死之后,又将小女儿送过去西突厥,这便耐人寻味了。
重生在初唐 第136章 李信嫁女
加了一个女儿,还可以说是真爱,可姐妹两人同时爱上一个男人的几率有多大?况且那个男人已经将近五十多岁了,半条腿踏入阎王殿的男人,能有多大的吸引力让两个妙龄少女前赴后继,蜂拥直上?
至少在陈丰几人的眼中,这样的情况并非不可能发生,但是发生的几率实在是太低了,低到三人不愿意去相信真爱这种可能。
既然并非真爱,那便是被人胁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若是父母之命,这父母之命又有何用意?
要知道李信的身份,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整个丰城的趋向,甚至是整个大唐朝的风向,在国家没有这个倾向的时候,他竟然公然将女儿送到了西突厥。
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一个月前!
那时,应该是dong tu厥突利可汗刚刚传出病情的时候。一个消息若是快马加鞭一人双骑从丰城传出,到长安城,最短只要三天时间便可到达,就算是慢些有个五天的时间也已经足够了。
但偏偏,从李信得到消息之后,传到长安,足足用了十五天的时间。
十五天是什么概念?便是陈丰一行人,一路上走走停停,也不过是用了十五天的时间,便从长安城到了丰城,中间还在灵城停了两天,置办了不少货物。
而这十五天的时间里,他接连将两个女儿送到了西突厥颉利可汗的床上。甚至在大女儿死在了西突厥之后,紧接着就将小女儿又推入火坑,如此便当真是值得寻味了。
“他该不会是要zào fǎn吧?”高冉猛地惊呼一声。
“禁声!”杜立见高冉那般反应,那般动静,紧忙拦住了他,“小心隔墙有耳!”
高冉谨慎的打量了一下四周,随后便冷静下来,一副做贼心虚的眼神看着陈丰和杜立,“他该不会是要zào fǎn吧?”
“zào fǎn到是不至于,只怕是听到了什么消息,早为自己做打算了。”陈丰肃着脸说道。
至于是什么消息,“应该是听到了突利可汗病重,而西突厥颉利可汗要对dong tu厥出兵,觉得突利可汗这次怕是撑不住了,突厥即将合并,日后若是突厥对唐作战,丰城首当其冲,他这个丰城的城主亦是最早遭殃的那个。”陈丰的眉头不曾有片刻的舒展,手指灵巧的转着今日刚刚送过来还未曾用过的狼毫,边思量边缓缓说道。
“所以,他这是在给自己找靠山?”高冉凝着眸子,眉头亦是皱了起来。
他高家世代忠良,即便他自己本身也是个纨绔子弟,但是本人对大唐,对国家也是有着很深的感情的,天地君亲师五个字,就算相对于陈丰和杜立,读过的书并不算多,但也牢牢刻在心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东西,如何能够忘记?
如今听闻李信这一城之主竟然敢两面三刀,脚踏两条船,哪里还能忍得住。不只是他,一边的杜立也是紧紧皱着眉头,似乎对李信已经厌恶到了极点。
也不怪他们心中起了厌弃的情绪,还未到战时,他便已经接连向敌人示好,若是当真到了战时,我军败了倒还好说,他不过是仗着颉利可汗岳父的身份求一个安稳求生罢了,若是我军胜了,谁能保证他不会通敌叛国?谁能保证他当真能够将尚在敌营的女儿放在一边,一心为国?
谁都没有办法保证,就算是他们说服自己相信,就只问问李信,他自己能够相信吗?若是换了旁人,让他站在旁观者的位置上,他可能信得过?
百姓传言,是李家的两个女儿哭闹着要嫁给颉利可汗,说什么仰慕颉利可汗的威名,敬慕他武艺gāo qiáng,说起来,或许能够蒙骗普通百姓,但又如何能够蒙骗得了陈丰三人?
说是哭闹或许并无错,但到底是因何哭闹,只怕便说不清了吧,百姓能够看到的,高门大户的事情,多半也是里面的人愿意让他们看到的吧。
窥见了些许端倪,便觉得自己知道了了不得的事情,自然要多加传播一番,方才能够显得自己消息有多灵通,再加上一句我三姑的侄子的丈人的嫂子的儿子的表哥就在那府里当差,我就是听他说得,那还能有错?
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加上一些府里刻意传出来让人议论的事情,顿时便能让他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而那些话在这些平民百姓口口相传之中,不知晓要变了多少味道,不过不管怎么变,最初府里面传出这些消息的目的便是达到了,广而告之罢了。
将一个消息传出来给旁人知晓,只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赚人气,二是为了打压对手。
所谓赚人气,一是为自己赚人气,二是为了给旁人赚人气。若是此事属实,李信的行为便是给自己赚人气,接连将两个女儿送到西突厥,要知晓,那并不是嫁女儿,而是将女儿送人,传将出去,实在是有损城主大人的威严,且对当今陛下亦不好交代不是?
但若是两个女儿哭闹不休硬是要嫁给他颉利可汗呢?那就容易说得通了,毕竟人家女儿想要嫁人,就算是有着政治层面的隔阂,但是姑娘家追求自己的爱情,还是会让人心中升起敬意,尤其是差距那般大的追求,更是在百姓的传扬之中生生添了不少的神话色彩。
说什么那两位xiao jie儿时曾经遇难,差点便死在了恶人之手,还险些受到玷污,正是此时,那突厥的颉利可汗身穿金甲,脚踏七彩祥云从天而降,救了两姐妹于水火之中,自此两姐妹便对那颉利可汗情根深种。
当然此前她们并不知晓那救命恩人的身份,数年来多番打听方才知晓了他的身份,这才寻死觅活的无论如何都要嫁给颉利可汗,救命之恩以身相许,又是佳人与英雄的故事,自然会引人注目。
看热闹的人,总不会嫌弃事情闹大,大家几乎本能的忽略了两人相差三十余岁,一个娇滴滴的女儿家竟要嫁给一个比她爹爹年纪还要大的男人的心情!
重生在初唐 第137章 情深似海
尤其,这故事之中,还带着一段姐妹情深的感人肺腑。
两姐妹同时爱上了对他们有救命之恩的颉利可汗,但是在知晓了那人的身份和彼此的心事之后,妹妹含泪失落的退出,将幸福让给了姐姐。为此,妹妹几次以泪洗面,在姐姐登上了马车的那一日,妹妹还含泪相送,亦不知是对自己放弃了心上人的心痛,还是对自小一起长大的姐姐的不舍。
众位看官本以为此时就此落幕,但奈何天有不测风云,一段天赐良缘最终却被上天收了回去。
姐姐到了突厥之后,水土不服便生了一场大病,传言颉利可汗为了让姐姐能够安然,还刻意命人到丰城寻了大唐的厨子,吃穿用度均是按照姐姐在大唐的习惯,红颜薄命说的便是李家的大女儿吧,多年来的心愿终于达成,意中人有幸变成了枕边人,却终究还是没有办法适应了这突厥的生活,短短半月不到,便香消玉殒。
传言,那颉利可汗因为姐姐的死,三天三夜不眠不休,抱着姐姐的尸体不愿意相信现实。
妹妹得知此事,心痛欲裂。此前姐姐安好,意中人亦是安好,她退到最后看他们幸福,心里亦是苦中有甜,但此时,姐姐不在了,意中人亦是痛苦万分,她如何还能安然在家?
遂哭闹着要嫁到突厥,要替姐姐和自己好好爱他。据说城主对此事万分不愿,甚至开口说出了“你若是执意要到突厥去,我便当没有你这个女儿”这样的话,但姑娘还是一门心思的奔着那个男人去了。
痛失大女儿的李信,一夜之间添了不少白发,还有人曾在城中的小酒馆见他借酒消愁,狼狈不堪的失意模样,哪里能让人将其与意气风发的城主相提并论?
却偏偏在此时,自家娇宠在手心的小女人又闹着要嫁到突厥,也难怪痛失爱女的城主会说出这般绝情的话来。百姓自然是能够理解,但是站在另一边,众人也能够理解李家小女儿的想法,这队当真是不好站了。
不过众人的担忧和困顿当事人全然不知,众人只见到李家的小女儿义无反顾的上了马车的那一日,在马车离开了府门口之时,李信方才跌跌撞撞的从府中跑了出来,看着马车渐行渐远,刚强的汉子哭成了泪人儿,最终还是府里的管家出来硬拉着哭软了身体的李信回了府。
府门大关的那一刻,众人还能看见李信弯着腰的模样,望女远去无声落泪,饶是让人心疼,此时方才有些人不大赞同妹妹的做法了,常言道,父母在不远行,但妹妹这做人家女儿的竟然在父亲刚刚失去了一个女儿之后,便接连让他失去了第二个女儿,如此行为当真是不孝。
但偏偏有人说李家小女儿不孝的消息被李信听到之后,还站出来反驳,说他家的小女儿从小就最是孝顺,会给爹爹倒茶揉肩,还会给爹爹读话本子上的故事,用膳时会给爹爹夹爱吃的菜。
可往往说道这里,李信的眼睛便红了。从未在人前服软认输的男人,在提到自己的两个女儿的时候,数次在百姓面前落泪,却没有一人说他无能,只道是情到深处泪自流。
听到这诸多传言,便是陈丰几人也要忍不住感动了,姐妹"qing ren",伉俪情深、父女情深,当真是情深似海,让人心中无尽的羡慕,却又心酸。
然细细思量之下,便觉得这诸多事情中,未免太过于巧合了,倒像是有心人刻意安排。高门大户之中的事情,若非有意传扬,如何能够人尽皆知?
“你们说,这事情有没有可能是真的?有没有可能是我们想多了?”陈丰此人并非无情之辈,只觉得此事太过于巧合,但终究是否刻意安排,他当真不知晓了。
“那我问你!”高冉知晓陈丰的性格,对人对事,多少还会留有一些余地,所以他打断了要开口的杜立,直接朝着陈丰开炮,“若是你,你会爱上一个比自己大了三十岁的人?”
陈丰细一思量,觉得此事也并非没有可能,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好……”高冉似是楞了一下,大概是被陈丰的神逻辑打败了,“那我再问你,儿时的事情,你如何能够记得?便是记得,不过五六岁的模样,便知晓了喜欢和爱?还要一门心思的想要嫁给他?”
这个,说实话,五六岁的事情,确实不大容易记住,且那个时候就算是心中有些好感,也只会将这个救了他们的男人当成是好心的老伯,断然不会起了情愫吧?
“再者说,就算是这两个小姑娘当真是对那颉利可汗情根深种,噗……”说到这里,高冉自己亦是忍不住笑出了声,“两个花样年华的小姑娘会对一个面色黑红圆脸小眼的大汉吸引,也当真是服气!”说完又忍不住笑了好一会儿。
对于这一点,陈丰到是并没有太多可以反驳的,毕竟人家草原民族过得是游牧的生活,时常暴露在烈日之下,面庞发红,也是正常,且小眼圆脸也是他们的相貌特点,再者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没准人家两个姑娘喜欢的正是这个类型,也未尝可知。
“对!”听了陈丰的意思,高冉觉得自己都要疯了,但还是坚持着将后面的话问了出来,“就算是这两个小姑娘当真是对颉利可汗情根深种了,但是他们问过颉利可汗的意见了吗?”
没错,你是城主的女儿,端庄美丽,也确实对人家情根深种,送上门的肉,总不能再退回去不是?但颉利可汗就算是喜欢中原女孩儿这一款,也是见过不少měi nu的,几次发兵侵扰大唐边境,甚至也曾大军直入,说没带过几个大唐的美人儿回去,说来都没人相信。这般人物,怎么会对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片子情深似海?
还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抱着小姑娘的尸体,悲痛欲绝?说来也要有人信啊!若当真是悲痛欲绝了,难道去了一个妹妹就能恢复了?那这个妹妹是替代品还是他这么快就移情别恋了?百姓只想着看热闹,却不会深思其中的关键,但陈丰几人却要思量。
重生在初唐 第138章 不情之请
算计来去,几人最终得出的结论还是有问题!
当然有问题,不过天大的问题也不能彻夜讨论了,本来还精神奕奕的几人,一旦放松下来,就好像没有了骨头一般的软了下来,扶着墙回了自己的房间去度过一个一场安稳的夜晚,实在是太累了,不只是身体上的劳累,精神上也并未让人轻松。
这一番劳累导致的最终结果,便是日上三竿了,几人方才揉着眼睛或伸着懒腰从房中走出来,互道一声早上好,洗漱之后便出门去觅食了。
当然要去觅食,所谓君子远庖厨,杜立和高冉是从来不会下厨的,陈丰虽然时不时的就到厨房倒腾些新鲜玩意儿,但是对厨房也并没有执念,如非必要,也是不会进厨房的,更何况昨日劳碌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也并未能够让几人修养好,自然不愿意自己动手,索性三人一拍即合,便出门去照吃的了,顺便还能打探些消息回来。
结果,几人刚出了大门,便迎来了不速之客,自然是李琛,马车就停在大门口,至于他人此时正靠在马车上百无聊赖的将右手的玉骨折扇轻轻的敲在左手的手心上,一下一下落下又抬起。
“你三人可算是起来了。”此时见三人出来,他眼睛一亮,站直了身子迎上去,“可是让我一阵好等啊!”
闻言,陈丰只好低下头不好意思的笑笑,“昨日里确实有些劳碌,今日便起晚了,当真是惭愧。”
“不知李兄一大早过来,可用了早膳?”杜立在边上开口问道,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个李琛看着陈丰的眼神之中带着某种目的,总觉得这人对陈丰不怀好意,遂站在了陈丰的边上,吸引了李琛的注意。
“料想你三人今日便要起晚,家中还未曾招揽小厮下人,定然要出去用早膳,刻意来等你们一同前去的。”果然如杜立所料,这人没吃早饭便跑过来了。
只是杜立看了陈丰好一会儿,最终也没有发现陈丰这人身上有什么值得人图谋的?
他们从京城来的这件事情并未透露,陈丰是朝廷命官一事,想来李琛也并不知晓,再加上三人昨日的衣着看来便是地地道道的商人,虽然此时换了衣服,但他们的身份李琛也已然知晓,断不会在身份上有所图谋,若说是图谋钱财,可是观李琛气度非凡,吃穿用度均是上好,自然不该。
不图身份、不图地位、不图钱财,杜立便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到陈丰身上还有什么可以图谋之处。
但终究防人之心不可无,杜立还是在小心防范着。
马车上看不出来身份,仿佛只是寻常富商的马车,但也未必,京中各个府衙的马车都会有着标识,或是在车前,或是在侧面,以用来区分马车中人的身份,富商的马车到是没有这些。但是这里毕竟不是京城,风俗习惯不一样也是正常。
最是奇怪的事情便是,他对城中的各处都很熟悉,甚至对于一些人也能指点着说出个一二来,但三人一路走来,却无人与他打招呼,也未有人看着他露出什么神情来,按照他的表现,在这城中的身份应该也是万众瞩目才对,怎么众人见他却也与寻常人一般?当真是奇怪!
直到三人在李琛的带领之下到了一家早餐铺,才听见里面的小二哥叫了一声,“李公子今儿个来的有点晚哟。”终于有人认识他了。
“带了几个朋友一同来尝尝你家老板的手艺。”说完便朝着身侧让了一步,将陈丰三人暴露在小二哥的眼前。
“恭迎几位客官。”小二哥搞笑的做了个揖,古灵精怪的模样反到是让几人会心一笑。
李琛也不点菜,直接说了一句,“就每样都来一份。”豪气的让陈丰几人侧目。
“好嘞,几位楼上请。”说着便将几人引到了楼梯处。
四人一行上了楼之后,李琛先是给几位斟了茶,随后才开口说道,“某有一不情之请,还望三位能够答应。”
高冉下意识和杜立对视了一眼,眼神之中意味分明,“来了!”
陈丰瞧着李琛的眼神,淡漠了一瞬,随后严肃起来,“我等初来乍到承蒙李兄多番相助,如今李兄有事我等自然鼎力相助,只是人微言轻,不知能否奏效。”
听陈丰此言,李琛也是笑了笑,自然听出陈丰话中深意,你说来听听,若是好办能办的,我们权当交个朋友,便帮你一把,但此时若是让我等为难,我等自然也不会费力出手。
听得懂是一回事,能够接受又是另一回事,李琛心知自己所求并非让他们为难,但见陈丰这般态度,眼底还是出现了一抹难过,不过瞬间,这情绪便被遮掩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