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在初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后青牛
“这样啊。”李世民沉吟了片刻,见外面的百姓也似是明白了其中的关节,方才继续问道,“那存款呢?你们收多少的保管费?”
“这位先生,钱庄存款是不收取保管费的,反而还会付给存款人利息,存款时间一年以下,付百分之一的利息,存款一年到三年之间付百分之三的利息,存款三年以上五年以下付百分之五的利息,存款五年以上,付百分之七的利息。”
不收取保管费!
这一点可是让围观众人大吃一惊了,他们之中多少有人是在钱柜之中存过钱财的,但是钱柜都会收取一部分的保管费,价格不菲啊!但是银钱放在自己手中又没有安全保障,若是在钱柜之中出现了问题,还能得到赔偿,这也是大部分商人愿意将钱财存进钱柜的缘由。
但如今,出现了一家以国名命名的钱庄,多少朝廷命官出现在开业典礼上,甚至真命天子当今陛下亦亲自到场,据说这家钱庄便是当今陛下亲自下令开办的,如此,打着国家的旗号,可信度自然更高上了一筹。
并且当今陛下还带了银子来存,众人眼中所见,便是陛下身后的侍卫将身后背着的布包放在柜台上,而柜台中的女子伸手将布包取走,打开之后便见到白花花的银子。





重生在初唐 第128章 火遍全城
那女子拿出一杆精致的小称,将银子放在上面细细称来,这是宫中的工匠打造的银锭子,自然不可能有偏差,每锭银子十两,二十锭便是二百两。
女子将银两摆在一边的木箱之中,回过头看向李世民,“先生,存款兑给您的银票,您要多大面额的?”
嗯?闻言李世民亦是楞了一下,之前商议之时,并未出现这等细节,不过陛下便是陛下,经历了不少大风大浪,又怎么会被区区小事难住,当即便开口问道,“不知有多大面额?”
“有五两、十两、二十两、五十两和一百两。”
“能否冒昧问一句,这些数额有何不寻常之处吗?”李世民所问亦是围观众人心中的疑虑,存款便给了piào ju,届时可以根据piào ju取银子便是,何苦弄这么多花花样子。
“并无不寻常之处,只是我们东家曾经说过,日后大唐钱庄会在大唐境内遍地开花,银票会取代绢布和银子成为大额交易的主流。”
“什么意思?”百姓心中有些迷糊。
当然还是有明白人,自是听出来他话语中的意思,也明白了陈丰的意图,“意思便是银票以后能当银子用了。”
“就那么一张纸?”百姓心中,没有什么是比银子更重要的,很多百姓可能终其一生都未曾见过银子,所用花销皆是铜板,便是绢布亦是上流社会方才会用到的东西,此时一瞬间便从沉甸甸的银子变成了纸张,多少心中还是不踏实。
“就凭这么一张纸,纸上的面额是多少,你来大唐钱庄就能取走多少钱,这有什么可不放心的?”
“万一他们不认账呢?”
“我说这位大哥,您到底经历过什么,知道里面那人是谁吗?那是当今陛下!若是大唐钱庄敢不认账,皇上便第一个不会放过他们!”
看着围观百姓们的眼里终于露出了将信将疑的眼神,而不再是全然的怀疑,挤在百姓中的高盛和杜成终于松了一口气,主子交代的任务好难啊!不过幸不辱命!
没错,这一个劲儿的说大唐钱庄好话的,正是陈丰安排的人,俗称托!为的便是在百姓中间散步大唐钱庄有多可靠,让大唐钱庄能够更快的走进百姓的心里。
最终李世民换了一张一百两,一张五十两,一张二十两,两张十两和两张五两的银票,说是银票,但其实并不是薄薄的纸张,而是比纸张略厚的硬纸,上面印着大唐钱庄的yin zhāng。但是大小并不相同,颜色也不相同,上面印着大唐钱庄字样,竟还画着不同的画,上面还有一些不大能够看得懂的字,李世民刻意研究了一下,发现两张五两的银票上面印的画是相同的。
“大司农,这是为何?”李世民指着银票上他看不懂的字,对着陈丰问道。
“回皇上,这是一种标记。”陈丰看着李世民手中所指的数字说道,然后一张一张的分辨,“这是微臣儿时
在一本书上看到的计数方法,比之我们现在所用的计数方法要简洁不少,遂用在了银票上。”说着便将上面的数字交给李世民认识。
听得李世民面上一愣,围观的百姓更是一愣,他们可从来没听说过新奇的计数方法,如今竟然在这里见到了,应该算是惊喜。
“可能推广?”当皇帝的人自然和普通百姓不同,普通百姓心中所想,便是自己所见,而陛下心中所想确实要天下百姓所见,所处的位置不同,自然心性也也大有不同,能够看到的亦是不同。
“自是可以。”陈丰笑着回应。
“甚好!甚好!”李世民哈哈笑着上了楼,顺带将陈丰也带了上去,所幸十个柜台之中,都是陈丰挑出来接受最快的少年少女,此时应对这些百姓已经并无太大的问题,再加上下面还有高冉和杜立盯着,陈丰也便放心的跟着李世民上了楼。
“陛下心中忧虑?”陈丰看着坐在椅子上端着茶盏不说话的李世民,开口问道。
“确有一事。”李世民思虑良久之后,方才回应,“突厥……”只说了两字,便停了下来。
“罢了,先生才能谋略尽是顶尖,战事却未必熟悉,便不说与你烦心了。”又是沉默了好一会儿,李世民方才叹了口气,落寞说道。
陈丰一愣,这是突厥又出了什么问题?不应如此啊!历史上大唐和突厥确实战争不断,但若是突厥起兵,陈丰不应该
听不到消息呀!普通百姓或许不知,但他断然不该不知啊!
“陛下,可是突厥进犯?”陈丰试探着开口问道。
“并非进犯。”李世民见着陈丰略有些担忧的眼神,“罢了,便与你说说吧,或许先生能有什么办法也不定。”
从李世民的语气之中,陈丰便知晓,他并未对自己抱有太大的希望,之所以将此事说出,不过是因为想找个人唠叨吧,亦或者他也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
不论李世民心中如何想,陈丰仍是身子微微前倾,认真听李世民抱怨。
“近日有消息传来,突利可汗重病,怕是撑不了多长时间了。”
突利可汗?始毕可汗的嫡子,dong tu厥的可汗。颉利可汗的侄子,当今陛下在秦王位之时的结拜兄弟,当初隐太子李建成勾结突厥意图让秦王死在战场上,却奈何最终引狼入室,若非秦王英勇,只怕都城长安亦要拱手让人。
当初,唐高祖李渊,如今的太上皇,还曾经将自家的公主下嫁给突厥的阿史那思摩,与之联姻,意图结百年之好。
不过国与国之间所谓的百年之好,qin jin之交,不过是个笑话罢了,只是没有实力之时的互相推诿的招数,一旦有了足够的实力能够让自己的铁蹄踏破敌国的领土,无论是哪一方,都不会手下留情。
这其中包括将自己的公主嫁给敌国的大唐,自然也包括取了人家姑娘的突厥。
但如今,与唐朝交好的突利可汗竟然传回病重的消息?




重生在初唐 第129章 请辞
突利可汗和颉利可汗的关系很微妙,说白了就是皇家的关系,谁能相信皇家有真感情呢?所以这对叔侄两人关系也并不大友好。
恰逢两人关系微妙之时,其中一个病倒了,另一个不会趁机起异动,说来也不会有人相信。
皇上心里的疑虑陈丰已然了然,如今突利可汗和颉利可汗各居一方,突厥东西分立,于大唐而言,是好事,想要对付只需逐个击破便是。
但,若有一日,东西突厥合并为一方再想要将突厥纳入大唐的领地,所面临的困境便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了,难度大大增加不说,胜负亦不好说。
“陛下可是担心颉利可汗会趁虚而入?”按理来说,正常人断然不会做出这般的事情来,叔叔抢了侄子的江山,传将出去,也不好听。
但突厥不同,兄长故去可以继承嫂子,弟弟过世可以继承弟妹,便是爹爹死了亦能继承其母妃的国度,你与他讲纲理伦常,他亦只会当你是个笑话。
见李世民点了点头,陈丰继续问道:“陛下是打算进军突厥?”
讲不通道理的国度,就只能依靠雷霆手段将其zhi fu,以暴制暴虽不是最终的目的,但却可以成为达成最终目的的一个途径。
见李世民有些犹疑,陈丰便明白,这位陛下确实有这样的想法,但却还未曾下定主意。
陈丰也庆幸,李世民还未曾下定主意,他还有扭转的机会,略作沉吟之后,开口说道,“陛下,方知并不赞同此时出兵攻打突厥。”
闻言,李世民抬头看向了陈丰,“先生何意?”私下里,李世民还是习惯性的称陈丰为“先生”。
“陛下可曾记得,当初方知建议您与突利可汗交好,并提议与突厥联姻之时,所说那一计是何计?”
陈丰见着李世民的眼睛向右上方转了一下,“先生曾说,那计策叫养寇自保。”
“没错。”陈丰点了点头,随后在李世民不解的眼神之中淡然一笑,随后说道,“与此计相对应的还有一计,叫攘外必先安内。”
看着李世民若有所思的眼神,陈丰继续说,“若是此时陛下派兵攻打dong tu厥,突利可汗重病在身,必然无力反抗,我大唐稍费些功夫便能够将突厥领地纳为国土。”
“但陛下可曾想过,我大唐出兵,难道西突厥不会出兵吗?须知,尽管突厥如今东西分立,但终究还是一家,外人还是会称其为突厥,而非东西突厥。”
“先生的意思是,若我等出兵,颉利可汗亦会出兵?”李世民抬头看向了陈丰。
“颉利此人,智勇双全,方知说句不敬的话,此人与陛下不遑多让,且手下亦有能臣谋士无数,此时只怕就等着我大唐出兵dong tu厥,他亦好借着剿灭外敌的名号迎战我大唐。”
“而此时,只要他稍加操作,便能够将突利可汗的人马消耗殆尽,届时,整个突厥便尽在颉利可汗的掌控之中,不需再区分东西了。”陈丰的声音有些沉重,也正是在这样沉重的声音之中,李世民方才惊醒,知晓自己差点做了最大的错误决定,且陈丰话到此还并未结束。
“且陛下若是此时出兵,只怕于天下百姓心中亦会落得背信弃义之辈。”陈丰言辞恳切,“那突利可汗,可还是太上皇亲自主持,敬过天地鬼神,陛下义结金兰的弟弟,若陛下此时出兵,于道义并不相符。”
听陈丰说道这里,李世民方才出了一身冷汗,险些酿成大错!
“那为今之计?”李世民此时已经不觉得陈丰于战事并不了解,反而还将心思放在了他的身上。
“为今之计,陛下只需要静候便是。”陈丰开口说道,面上的表情亦是神秘莫测。
“等?”
“没错。”陈丰笑道,“颉利可汗在等陛下出手,陛下又为何不能等颉利可汗先行出手呢?”
说道这里,陈丰的眼睛微眯,“届时,陛下若是出兵,自然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
“等到颉利等不及要对突利动手,陛下便以雷霆之势出兵,将颉利的人一网打尽。”陈丰的眼神瞬间变得凌厉森然,“到那时,就算是突利可汗还想继续反抗,亦不足为虑。”
“先生妙计!”李世民的眼神亮了又亮,陈丰也随着温和的笑了一下,哪里像是刚才阴谋算尽的谋士,风光霁月的反而像是误入浊世的九霄谪仙。
“陛下,方知有一事相求。”
“先生但说无妨!”
“方知欲向陛下请辞。”陈丰站起身子朝着李世民拱了拱手,之后开口说道。
“先生是又厌倦了朝堂生活,想要马放南山了?”李世民刚轻松了一点的眼神瞬间又紧张了起来。
见到李世民的反应,陈丰微微一笑,开口解释,“陛下多虑了,微臣只是想向陛下告假。”
“告假?”李世民略有些不解,不过听闻不是要递辞呈,他又放松下来。
“方知虚活二十载,未曾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想去看看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也想瞧瞧传言中如同穹庐笼盖四野的蓝天。”说到这里,陈丰幽幽跪倒在地,“望陛下恩准。”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便是为他办事,亦要有这般的认知和态度。
李世民深深看了陈丰一眼,起身亲自将其搀扶,“先生苦心孤诣,朕心中明晰,只望先生此行,万望珍重,无论结果如何,定不可以身犯险。”
“微臣,遵旨!”陈丰坚定说道。
陈丰此行,除了同行的两个小厮并两个丫头和在各个人牙子处搜罗来的四个会些拳脚的打手以外,便只有李世民、杜立和高冉三人知晓其去向。
已经出了长安城的陈丰忽闻得后面有人呼唤,从车窗处探出身子,便看到杜立一人一骑从后方追了上来,便停下车等候。
本以为杜立是有事情要交代,谁曾想,他将自己交代给了陈丰,直言自己也未曾去过草原,要去见识见识。




重生在初唐 第130章 两个麻烦
来往行人所见到的便是这样的一幕:三辆马车停在路边,一匹好马悠哉吃草,一群下人打扮的少年和少女三三两两坐在树下乘凉嗑瓜子,两个贵公子在路中间吵架拉扯。
听见他们争吵内容的行人,大多会露出原来如此的暧昧笑容,看着两人的眼神或是不解,或是可惜,亦有些嫌弃,似乎还有祝福……
“别闹,你快点回去!”
“我不,我要和你一起走!”
“你知道我去做什么?”
“我知道。”
“很危险!”
“我不怕!”
“但是我怕!”看着杜立执着的脸,陈丰终于没有了耐心。
“我怕。”他看着杜立的眼睛,无奈叹气,“此一去,艰难险阻,不知有多少困苦,多少危险,前路渺茫,若是你有什么三长两短,我该如何与叔父交代?”
“我亦不需要你与叔父交代,来此之前,我已与叔父交代过了,此行是艰难险阻,是困难重重,是生死攸关,是九死一生,但你去得,我为何便去不得!”
“好!那就我告诉你,为何我去得,你去不得!”陈丰咬了咬牙,最终还是硬着心肠说道,“我,陈丰,无父无母,孑然一身,注定半生孤苦,此行,若是不幸,横尸在外,亦无人忧心,无人伤神,我亦不需何人替我收尸敛葬,此生亦无遗憾。”
“而你,你有叔父,他视你如亲生骨肉,待你恩同父母,你有未婚妻,莫家千金清妍xiao jie,你还有精
灵可爱的妹妹杜一灵,你可有想过,此行,若是出了意外,百年之后,黄泉之下,你如何有颜面见他们?我又有何颜面见他们?”
“陈丰,你莫以为就只有你心怀天下,莫以为就只有你重爱苍生!”杜立也是被陈丰气恼了,言语之间没了忌讳,竟直呼了陈丰的名字,而不是他的字,不过此时,两人均是在气头上,哪里会在乎这小小的毛病,“此时,我早便已经与叔父说过了,叔父亦同意我来此。”
“叔父同意了?”闻言,陈丰一愣,杜如晦对杜立的疼爱,他都看在眼里,怎么也不会生生将他往火坑里推,莫说是同意了,若是他说出这样的话来,只怕杜如晦就算是打断他的腿也要将他留在长安,断不会让他出来冒险。
“是啊!”见陈丰惊愣模样,杜立高傲的抬了抬脑袋,鼻孔朝天的傲娇模样,看得陈丰心中暗道不对。
“你到底做了什么?”既然杜如晦已经同意了,杜立又一门心思的往上凑,就算是此时他将其赶回去,只怕杜立亦会自己寻着机会凑上来,与其让他没头苍蝇一般的乱窜,倒不如让他跟着自己,届时自己全力保护他的安全,尽力护他周全便是。
“你莫要如此看我,怎么以为只有你能得陛下圣令,我便不行吗?”言语之间还很是骄傲,半点没有了往日生意场上的狐狸相,出了长安似是连本性都暴露出来了。
“你面见了圣上?”陈丰瞪大了眼睛看着杜立,“你到底做了什么?”并非陈丰没有见识,而是他心里清楚,杜立并无官职在身,想要面见当今圣上,除非那位闲着无聊又跑出宫来,但昨日里那位才刚刚出宫,今日断然不会再出来一次,且就算是出来了,杜立也未必碰的上。
见杜立面上露出了心虚的神色,陈丰继续问道:“你进宫了?”
“莫不是诓骗了叔父?”除了杜如晦,陈丰觉得也没有人会带这么一个麻烦进宫,当然不是说杜立是个麻烦,而是说他惹出来的dà má烦,一般人还当真不敢替他背这个锅。
得!心虚的表情变成尴尬了,“怎么诓骗的?”陈丰已经不对他抱有任何的希望了,不过料想他能做出来的事情也就这剑最大了吧,毕竟依照他对杜立的了解,勉强还算是一个成熟稳重的人,应该不会做出太离谱的事情。
打脸有多快呢!大概就是一瞬间的事情,陈丰刚才觉得杜立应该不会做出更离谱的事情,杜立就用实际行动向他证明了,他能!
“我说你留了重要的讯息,要我必须尽快转告陛下。”声音弱弱的,听来便知晓是底气不足。
“所以你不只诓骗了叔父,你还欺君了?”陈丰歪着脑袋看向杜立,抿着嘴不断的点头,“你行,你长能耐了!”
杜立嗫嗫的嘀咕,“那个,陛下听我说要来找你,没治我的罪。”
“你还很遗憾?”陈丰的怒火当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发出来了,看着杜立一副我知道自己错了,你打我骂我都行的小白兔模样,陈丰是下不去手,张不开口,最终甩了甩袖子,“上车,启程!”只四个字,都透露出无尽的怨念,一边嗑瓜子聊八卦的小厮丫头们也瞬间打起精神来,麻溜溜的往马车上钻,此时此刻,谁都不干上去触他们家主子的霉头。
杜立站在陈丰的马车外面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吐气,平复下心情之后,才起身钻进了马车。
“方知!方知,等等我!”却不料,车轮刚转了十圈不到,后面又传来了呼唤的声音。
赶车的阿六回过头,便看见高盛正一鞭子抽在拉车的马屁股上,高盛的旁边,坐在车板上的是身上背着小包袱的高冉,见阿六回头,还一脸兴奋的朝着阿六挥手,一边嘴里还喊着,“阿六,是我呀,等等我!”
阿六不得已停下马车,回过头,拉开遮挡着车厢的车帘,“主子,高公子追上来了。”一边说,眼神还一边瞟了一眼规规矩矩的坐在陈丰对面抱着小包袱一脸委屈的杜立,意图很明显。
陈丰听力并没有问题,高冉的声音只怕长安城之中的百姓都能听见了,他又如何会没听见?只是实在不想理会呀!
“方知,等我呀!”陈丰无奈的闭上了眼睛,头猛地后仰,长出了一口气,之后缓缓地睁开眼睛,第一个反应便是瞪了坐在对面的杜立一眼,之后才撩开车帘下了马车。




重生在初唐 第131章 兄弟同心
高盛的马车还没能彻底停下来,高冉就已经跳下来了,因着马车的速度,他还一个踉跄差点没被卷到马车底下去。
见此,高盛一阵心惊,“我的小祖宗,您稍微小心着点儿行吗,您要是出了点纰漏,小的就得提头去见老爷夫人了!”嘴里抱怨着,身上确实利落的翻身下马将瘫倒在地上的高冉扶了起来。
“你怎么样?”见高冉摔下来,陈丰也没了风度,当即小跑着冲了过来,也只比高盛慢了一步,此时见高冉一手挂在高盛的胳膊上,一手扶着腰,当即紧张的问道。
这位可当真算得上多磨多难了,若是此时再出点什么事,他可是不愿得见了。
“没事,嘶……”高冉硬撑着站直了身子,“就是闪了一下,没什么大毛病。”
听他这么说,陈丰仔细的敲了两眼,手在高冉的腰上揉了两下,确定了没有大毛病,方才退后了两步,“你来干什么?”他当然看到了高冉身上背着的小包袱,和刚才杜立最初的造型一模一样。
“我和你一起去突厥啊!”所以说,此话一出,便知高冉读的书就没有杜立多,说起话来也没有杜立那么文艺,人家说了是想去见识一下草原风光,到了高冉这里,简单明了,也挺好!
好?哪里好?如何个好法?此时的陈丰一点都不好!一个麻烦还不够,这会儿又凑上来一个?
“你也是诓骗了高大人之后得了陛下的敕令来追我的?”最终,陈丰终于还是一脸无奈的看向了高冉。
“什么诓骗?”高冉被陈丰问的一愣一愣的。
见他的表情,陈丰便知晓,高冉的情形应该和独立不大一样,“那你怎么来了?”
“我和我爷爷,我爹提起此事,他们就同意了,哪里需要什么诓骗?”高冉说的一脸的理直气壮,到是让身后马车上的杜立有点尴尬。
“你回去!”只要不是得了皇上的敕令,陈丰便有自信能够搞定他,毕竟皇上的敕令,若是违背了,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他总不能因为不想让杜立冒险,便让他掉脑袋吧。
但是高冉不一样,既然没有当今圣上的敕令,他便是将其弄回去,也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最多就是这人和自己发两次脾气,若是自己有幸能够活着回来,也已经过了良久,到那时,就是天大的火气也应该消了吧。
打脸还是来的那么快,只见高冉在听到他这句话之后,瞬间便蔫了一下,“我不能回去!”他哭丧着脸说道,“我要是就这么回去了,定然会被我爷爷再一次打断腿的!”
1...3435363738...1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