孓然踽行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宁溪南
“我问问吧,我也不可能做得了人家的主啊。”
“五个点不少老啊,公司要投入的嘛,人吃马嚼,是不是嘛?咱们公司四个,你再找几个,我看看也找几个,凑出十一二个人来,应该够用。搞一个星期。”
“也行,集中一个星期也应该出效果了。小区在哪?我得和人家说呀。”
“你去找嘛,我哪里晓得呀?这是你的工作撒。”
“哦,小区还没找好?服了。我以为你找好地方谈好了来和我说呢。行吧,我找找。”
“抓紧哈。”
“好。”
虽然心里有点不太高兴,但张洋也没表现出来。这事儿说是他的工作职责范围内也不算错。
即然老板没毛病,那就干呗。
张洋从老板办公室出来,想了想,对还坐在那里的业务员说:“我今天就讲这么多,你们休息一会儿自己看看,一会儿让工程部陈经理给你们讲讲工程上的一些东西。”
一群业务员马上乱起来,起来抽烟的抽烟,喝水的喝水,说笑的说笑,上厕所的上厕所,屋里顿时闹哄哄的。
这办公室有点小,老板一间办公室,张洋和财务共用一间,外面的大厅也就二十来个平方了,边上还要坐四个设计师。
没办法,北部尚城的房间都不大,想要大的就得多租几间自己打通。
这栋楼上上下下好几十家装修公司,也就是大本营的办公室比较大,半层楼打通改造的。
张洋找工作的时候也去过大本营。远景,佳天下,唐卡,视觉色,美的家,都去过。
他接触装修这么比较早,那会儿视觉色还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和曹伟也认识有些年头了,后来的兄弟天古唐古什么的这些公司的老板大都是从视觉色出来的。
可以说视觉色是重庆装修行业的黄埔军校。
但是后来经营上问题越来越大,从第一梯队掉出去了,被许多后进公司超越。
主要问题就是家天下,任人唯亲,张洋考虑了一段时间还是没去上班。没法管理,没有人能救得了他。
远景佳天下美的家几家公司的情况虽然没有视觉色这么严重,但也是同样的问题,员老把控公司,新人很难出头,而且公司做大了做久了就变得臃肿起来,官僚化严重。
张洋不喜欢这种氛围。
唐卡是新公司,资本比较厚,一上来就是声势夺人,把总部设在观音桥步行街上,两层楼的办公室,广告打的满天飞。
张洋是接了唐卡人事部门的电话去的,结果去了以后有点哭笑不得。
公司用的培训材料上面还有张洋的签名,公司的logo是用的张洋原来开的峰度公司的‘k’字字母,还是张洋自己亲手设计的,一点儿都没有做更改。
当时面试官(不知道是不是老板)也有点尴尬,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过了不久唐卡的logo就换了。
大本营公司也算得上是有一定规模的公司了,不过是老板亲自管理公司,到是没有那些大公司的一些问题,不过老板的性格有点慢,保守。
张洋和他见过几次,根据他的要求写了一些关于装修公司内外建设的东西,行政上的,业务上的,财务上的,包括外部发展方面的。
东西老板比较满意,也用了,就是位置迟迟定不下来,也不知道他在考虑什么,后来张洋也就不等了。
其实到了这会儿,重庆能叫上名字的大公司基本上都在用张洋曾经编写的培训材料还有管理架构薪资财务管理方案,也算是为重庆的装修行业做了一些贡献吧。
可惜没卵用,谁也没给过他一分钱,他仍然是个周旋在街面上小区里的职业散人。
孓然踽行 第61章 七星城上城
“孙哥,我记着你说过,有个兄弟在哪个物业当经理是吧?”
“张洋啊?对,咱们有几个老乡,在开发公司在物业的都有,有事儿啊?”
张洋拿着办公室的座机联系业务。对方是个老乡,搞瓷砖生意的,在龙溪那边有店,生意做的相当不错。
“是那么回事儿,哥,我现在在一家装修公司上班,想搞搞活动,这不是刚开始嘛,团队战斗力不行,我寻思找个熟人的地盘,稳当点。
放心,我该交的钱我这边肯定一分不少。”
“你上班啦?没事,小事儿。我帮你问问,到时候用砖考虑一下哥哥啊。”
“行,那没问题。你卖的是什么牌子来着?”
“东鹏,砖还行,别的方面你就放心,哥肯定给你整明白。”
“那行,我给你加材料单里。你帮我问问吧,尽量快点。”
“行,我这就打电话,你等我信儿吧。”孙哥挂了电话。
隔了有十来分钟,孙哥把电话打了回来。
“喂?孙哥。”
“啊,小张啊,我给你问了,现在交房的就一个,姓李,也是咱老乡,在西彭,你知道不?”
“西彭?不知道,什么样的小区?西彭是个地名吗?在哪个区呀?”
“说是挺大个小区,十好几栋高层电梯,档次,在那边算是最高的。西彭你不知道啊?九龙坡的,在那哪,那个那个,西铝你知道不?”
“西铝知道,怎么了?”
“那不就是西彭铝业吗?你是不是傻?那地方就和咱老家那边差不多,一个地方就是一个大厂,住户全是职工那种,挺封闭的。”
“不是吧?西铝,不是西南铝业吗?从东北迁来的我记着。”
“对对对对,那边好些人都说东北话,不过都是过来多少年了,孩子孙子都是这边人了,咱重庆这样地方多呢,巴南那边也净是。
它就在西彭,那边就是一个铝厂,发展的感觉还挺好,咱那老乡在那边物业是个经理,你要电话不?”
“要,给我吧,我问问。”
孙哥说了个电话号码,张洋拿笔记在本子上,又和孙哥互吹了几句挂断电话,给这个李经理打了过去。
响了好几声,那边接了。
“哎?那个,李经理是不?”
“啊,我姓李,你谁呀?”
“你好老乡,我是那个,东鹏陶瓷孙哥介绍的,我姓张。”
“哦,你好,有什么事儿?”
“我是作装修的,孙哥说你这边有个小区要交房是吧?我问问情况,寻思设个展什么的,有戏没?”
“装修公司啊?啊,马上要交房了,在张罗这事儿,你要来呀?”
“我这还不了解情况呢,李哥你给说说呗?”
“我们小区,在这边目前是最好的楼盘,这边你也知道,入住率那肯定是百分百,小区十几栋高层,有一千多户,还行。
我们打算找三四家装修公司,再找一些电器材料过来摆展,你要来我就给你算一个,行吧?”
“我能过来看看再定行不?我对那边不太了解,没去过呢。”
“那行,那你过来吧,到了给我打电话。”
“你们具体交房是哪天哪?来得及不?”
“来得及,还有十来天呢,你要想整你就赶紧过来吧。”
“行。”
张洋挂了电话想了想,出去敲门进到老板办公室里:“老板,我有个老乡在物业,他们小区要交房了,在西彭,一千多户,咱们去不?”
“西彭啊?那么远?多少?一千来户,去看看呗,能包不?”
“不能,他们物业自己搞,咱们要是想去的话到是肯定行,给咱们弄个好位置肯定没问题。”
“那你和老陈去看看呗,行不?你开车去,你俩商量。”
“行吧,我喊老陈一声。那我俩晚上就不到公司了啊,直接回家了,省着绕一圈儿。”
“行,给我打个电话。”
张洋出来喊了工程部陈经理,两个人收拾了一下拎着包下楼。
“去哪呀?”
“西彭,你去过没?”
“没有,谁没事跑那么远哪,那都干出去有五六十公里了吧?到江津了。”
“江津在哪?我没去过。你知道怎么走吧?”
两个人下了电梯从北部尚座后门出来,张洋把车停在楼后面夹道里。
“知道,走华岩呗,从迎宾大道走华福路过去钻中梁山隧道,过去那边再怎么走我就不太清楚了,打听呗。”
两个人上了车,张洋开着车奔石门大桥,这边的路他到是知道。
五十多公里,跑了有一个半小时,中间停车打听了两次,终于到了地方。
镇子不大,也是山区地形,进来就是大下坡。
李哥说的那地方叫七星城上城,在坡底下,感觉就是城边了,再过去就是山。
陈经理指着西边说:“那边几公里就是长江,过江就是江津了,我去过江津,在那边干过活。”
“江津好不?大不大?”
“还行吧,家富富侨知道吧?他家就是江津的,从江津发起来的,总店现在还在江津。那边感觉和解放碑有点像,三面被江包着,像个半岛似的。
城不大,你往哪边走一两公里都是江边,长江。长江在那拐了个急弯,把江津包在里面了。”陈经理笑着用手比划了一下:“那形状从地图上看有点不可描述。”
张洋笑着把车停好,两个人下车:“哪天有时间去看看。是这吧?对,七星城上城。”
给李经理打了个电话,两个人进了物业的办公楼。
这边整个小区都已经收拾好了,绿化也到了位,看着还是相当可以的。
李经理是个个子瘦高的年轻人,还没有张洋大,见面握了握手坐下来,张洋笑着说:“一瞅就比我小,我叫了半天李哥。”
三个人都笑起来,坐下散烟喝茶,聊了一会儿。
李经理有点忙,坐了十多分钟又要开会,说:“反正情况就这样,你们合计合计,要是来我把大门那位置给你们留出来,得劲儿。我去开个会。”
“那行,你忙吧,我们自己转一圈儿,完了我给你电话。”
两个人从办公室出来进了小区里转了转,陈经理说:“行,这地方买房的都是西铝职工,别看地方小,消费能力不一般,可以搞。这边离主城远,竞争还小不少。”
“蹭热闹的公司少呗?游击队应该也少。”
“对,不像主城那边一交房,游击队和不摆展的公司比摆展的都多,闹腾。”很多小公司不舍得花钱摆展,就蹭,交房的时候他开台车过来,在路边支个牌子。
“行,那我给老板打个电话和他说一下。”
“明天打,走走,咱们先回去,早点回家多好,你明天到公司说,就说咱们回来天都黑了。”陈经理拍了张洋一下:“不能那么实惠哥们。”
孓然踽行 第62章 石壕
“行吧,明天再说。你住哪?用不用我送你?”两个人出来上了车。
“你住哪?你就直接回吧,完事把我扔哪个轻轨站就行了,轻轨快,比你这车省劲儿。”
“那也行,我住大渡口,我家边上就是轻轨站。”张洋发动汽车,两个人穿山越岭回了主城这边。
往西彭这边这一片这会儿基本还是一片荒凉,不过居然之间已经开业了,西城绿锦阳光小镇这些楼盘已经建了个七七八八。
“这边盖这么多房子,哪来的人买呀?”张洋有点想不明白。
“那可不用你操心,盖起来就有人买,开发商又不傻。”陈经理看着窗外淡淡的回了一句。
“这地方没有几个原住民,外边跑这么远买房?生活上能方便吗?”
“刚开始肯定多少有点问题。能上这边买房的人能在乎这个?都是有钱人,这边房子可不便宜,谁家没有个几台车。
以后这边就热闹喽,硬砸出来个镇子,这种地方其实起来以后住着更舒服,规划的好。”
“这到是。”张洋打量着外面的街景点头。
这一片原来就是平原空地,现在规划的整整齐齐的,街面又直又宽,小区盖的都是小高层联排这些,看着相当舒服。
不管去哪里,在人的感觉中,回程都比去的时候快,实际上也确实要快一点,跑过一次了嘛。
车直接拐到平安轻轨站前面,张洋停下车:“轻轨站。我家就在前面,一百多米,去坐会儿不?”
“不了,回家,陪会儿孩子,哪天有空了再来吧,反正也知道地方了。”
陈经理笑着下车,把笨大的包背起来,冲张洋摆了摆手:“走了,谢谢了啊老张。”
“客气。哎,老陈,这小区是我一个老乡给帮忙介结的,他卖东鹏砖的,你给加一下。”
“没问题,谁家的不是用啊。”陈经理笑嘻嘻的晃进轻轨站里去了。
他长的很瘦,那皮包背在他身上怎么瞅怎么别扭。
张洋回到家,把车停好上楼进屋。
一进门发现杨洋在打游戏,戴着耳麦没听到他回来。
张洋站在门口听了一会儿,该说不说,杨洋的普通话说的相当标准,声音也好听,性格很外放,如果是他在游戏里遇到了估计也会天天守着。
敲了敲门,没反应。
杨洋正聚精会神呢,声音放的也挺大的,张洋站在一边都能听到。
两个人好像在祖龙城里做什么任务,不过张洋感觉就是没事做了在这腻歪,说的都是一些毫无意义的话,完全就是为了聊天而聊天。
张洋自己也有过这种感觉,恋爱的感觉,只要陪着就是幸福的。
过去拍了拍杨洋的肩膀。
“啊?你回来啦?今天这么早?”杨洋有一瞬间的慌乱,摘下耳麦看着张洋。
“你今天没上班?”
“去了呀,没事就回来了,嘿嘿。”杨洋给游戏里留了一句话,关了游戏站起来:“我想吃鱼了,去吃鱼呗?”
张洋看了一眼桌上摆着的一个笔记本:“写什么呢?”
“配方,还有连招,我记不住,记下来看看。”
张洋拿起来翻了翻,都是游戏里什么合成啊,武器打造,药剂的配方什么的,还有不少qq号电话号。
“你要是平时有这劲头,早就做成什么事了。”
“哎呀,玩嘛,太多了我记不住,用的时候翻翻方便。”
“你能不能不把虚拟的和现实扯到一起?玩游戏加好友,你非得加qq留电话干什么?你知道对方是什么人干什么的吗就把号码给人?”
“都熟悉了,认识这么久了,对我也挺好的。”
“你熟悉什么了?就在网上说几句话就熟了?现实里有没有这么快?网上什么人都有,你知道对面是干什么的?”
“好了好了,不给了,以后不给了。你怎么回来这么早?”
“去西彭办事,办完就回来了。”张洋放下皮包坐下来点了根烟,心里有点郁闷。
“晚上咱俩去吃鱼啊?他们说这边上有家鱼做的可好了。”杨洋过来坐到他腿上搂着他问。
张洋把烟头举起来怕烫到杨洋:“我抽烟呢,弄身上。”
杨洋没动,把脸贴到张洋脸上坐着。
张洋看了看时间:“你这会儿饿啦?”
“还行,不是太饿。”
“你几点回来的?”
“我今天就上午两节课,在学校待着也没意思。”
“以前怎么就能待住了?”
“哎呀,你好烦哪。”杨洋扭了几下:“我小姑姑叫我去唱歌,你送我呗?”
“去哪唱?”
“石壕。我没去过。”
“我也没去过呀,听都没听过。哎不对,石壕?嗯嗯嗯,暮宿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妪出门看,是那个石壕不?”
“我不知道。你说的什么?”
“唐诗啊,石壕吏,杜甫的。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呃,什么一男附书至,二男战死了什么的。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完了什么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就剩老头儿一个了,老妪跟吏走了。
初中语文学的呀,你没学过?你不是一直说你学习好吗?”
“忘了,初中谁还记着啊?”
“我不就记着?好像初中要求背诵的东西我都能记着一点儿。咱们老祖宗的教学方式就是死记,往死了记,不管理不理解先背了再说。
其实还是挺有用的,随着年纪增长,背的这些东西就有用了,而且不容易忘,受益终生。”
“我记不住,我记忆力不好。”
“嗯,你的记性和鱼差不多,就那么一会儿,你能长这么大没丢真的是老天爷照顾你,对你真好。”
“嘿嘿,我运气好,遇上的都是好人。”
“嗯,在你心里全世界的人对你都好,我就不相信你不明白那些人接近你是要什么。”
“哪有你说的那样啊,别总把人想的和你一样。”
“对,都比我好。”张洋叹了口气,一只手抱稳杨洋,探身把烟头摁到烟灰缸里。
“没你好,你好些。”杨洋搂了搂张洋的脖子在他嘴上亲了一下。
“什么时候去石壕?”
“就这几天吧,我明天得去一下,具体没说明白我得去问问,还得去租衣服。”
“租什么衣服?”
“演出服啊,那个要自己去租。”
“让你去唱歌不给你准备衣服啊?”
“没有,都是自己准备,也不贵,租几天几十块钱,唱歌要给钱的嘛,又不是白唱。”
“能给多少?”
“没多少,一两千三四千。”
孓然踽行 第63章 搞起
“自己开车去呀?”张洋把杨洋抱起来活动了一下腿,她有点瘦,屁股尖尖的,坐腿上时间长了硌的疼。
“嗯,我想自己开车去,自由,坐他们车不方便。”
“去了有地方住吗?管不?当天回不来吧?”
“得三四天。住肯定管,当地要管。”
“行吧,我研究研究路怎么走。你把日期问准了提前和我说一声。”
“嗯。”杨洋起来去上厕所,张洋坐到电脑前面查石壕,原来不是诗里说的那个石壕,那个是河南的地方,现在叫干壕。
重庆的这个石壕是红军长征时期的一个节点,发生过大战役,是如今红色旅游中国行里,重走长征路上的一站。那里有当年红军的司令部,还有一个烈士陵园。
张洋打开地图查找了一下,看看路线。
石壕镇位于重庆的最南边,和贵州桐梓接壤,归綦江区管理,从主城过去接有近两百公里左右的路程,从主城走高速到安稳镇,然后再走近五十公里的山路。
这是一个非常偏僻的深山小镇。
“我的妈呀,”张洋扭头对甩着手走进来的杨洋说:“知道在哪不?在贵州边上的大山里面,要走五六十公里的纯山路才能到。”
“嗯,说是镇子不大,这个和镇子大不大没关系,搞活动是政府的一项工作。”
“你姑专门接政府的活啊?”
“也不是,政府活比较多,这个是石壕糯玉米节,完了还有什么辣椒节,黄瓜节橙子节的,反正就是宣传地方特产,搞交易会那种。”
“帮地方上宣传农产品卖东西呗?”
“差不多,还有猪鸡羊什么的,这几年不就是一直抓农村脱贫致富嘛,要把产品卖出来把资金请回去,还有什么修桥铺路养殖栽树共同致富的。
我说不出来,我姑姑一说就是一套一套的,她没事儿就研究这些,政策什么的。”
“就是做整个重庆下面这些乡镇区县呗?”
“也不是啊,贵州四川都有,都做过。西南这边吧。”
“完了你就去唱歌?”
“嗯,有时候做主持人,一般就是唱压轴。我们学校这边也在排节目,校长的意思让我弄,要出去比赛。”
“哪呀?”
“大渡口区,然后是全市,先是这边学校比,然后抽拔出来的代表区里去市里演出。我肯定得上。”
“那肯定的,别人不让你自己也得冲上去呀,什么也架不住自己爱显摆,还不怕苦不怕累的不计回报。”
“你就是说我傻呗?”
“不是,傻子不如你。”
两个人嘻嘻哈哈的闹在一起。
“你最远去哪唱过歌?”
“最远啊?广东,三峡移民,对接城市演出,那会儿我在巫山县文工团独唱,那个时候好小啊,才十几岁。在那个叫,叫什么来着,肇庆?对,肇庆。”
“那你毕业回来怎么不回巫山呢?”
“我关系不在文工团,在中学,不想回去上课。你今天去哪了?”
“西彭,西铝那边,离这边有五十公里吧。”
“去那干什么?”
“看楼盘啊,准备搞活动。我老乡在那边物业。”
杨洋揉了揉肚子:“饿了样,像。”
“那走吧,吃饭。”张洋把杨洋从腿上抱下来。
“吃什么?”
“你不是说要吃鱼吗?”
“哦,哦哦,对,对,吃鱼,忘了。我同事说那家鱼弄的可好了,天天爆满。”
“在哪?”
“就在前面拐弯那地方,叫,叫什么,什么友,没记住,轻轨站对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