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柯棋缘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真费事
尹青玩笑一句,就赶忙啃起自己那个,咯吱咯吱的脆响间芳香四溢,让闻到的三个杜家人食指大动。
也不再犹豫,纷纷拿起枣子吃了起来。
“咯吱”一口咬到嘴里,三个杜家人就瞪大了眼,那股鲜香在舌尖炸裂,让人忍不住不停咀嚼不停啃食。
枣汁枣肉咽下肚,居然如同喝了烈酒,肚里暖洋洋的,甚至有一股暖流在身上游走。
‘这枣子,难道是什么天材地宝!’
杜衡心中一惊,反应过来的时候自己已经将手中的枣子啃了个干净。
另外两个杜家人都咽着口水看着桌上的剩下的三个枣子。
杜衡哪怕极度不舍,也再推出两个分给族弟,还没说话能,尹青就伸手把那两个枣子拨回来了。
“不行,这枣子只能你吃!杨过大侠有奇异蛇胆,那杜大侠就有火枣,他们不能再动了!”
另一个杜家子弟还想说话,尹青就像是看穿了他,指着头顶枣树枝丫。
“想吃?自己摘去,我同意你摘,去吧!”
“摘就摘!”
吃过这枣子之后哪里还安奈得住,这杜家子弟一个纵跃就跳上了枣树,伸手就抓住了最近的一颗大红枣。
轻轻一拉,枣子居然好似黏在树枝上一样不下来,猛然用力,整条枣枝都弯了果子还是纹丝不动。
“给我下来!喝……”
杜家子弟运劲行气,结果枣枝越来越弯,反弹的力道也越来越大,然后突然间手上牵扯的力道猛增,整个人如同被弹弓弹出。
“啊~~~~”
杜家子弟居然被一根枣枝弹飞到了空中,无处借力之下在空中乱挥乱舞,然后再失重落下。
也幸好是个武者,掉下来的时候又抓住一根树枝借了力,结果那树枝居然比泥鳅还滑溜,直接带着他顿了一顿后滑出了手……
然后“砰~”得一声,杜家子弟摔在了地上。
“哎呦…嘶…我明明已经缓和了落势…那树枝又把我重心带歪了…”
杜家子弟龇牙咧嘴的站起来,刚刚落下来抓树枝本来应该能站直了落地的。
“沙沙沙……沙沙沙沙……”
整个大枣树的树枝树叶无风自动,左右颤动间发出“沙沙沙”的声音,令三个杜家子弟下意识抬头看去。
树枝的颤动却越来越剧烈,甚至有种阴影连成一片将阳光都挡住的感觉,显得十分诡异,看得三人有些头皮发麻,好似枣树在嘲笑他们。
这一幕持续了得有好几个呼吸,而周围明明就没有什么风。
“哼哼,怎么样,摘下来了吗?”
尹青哼唧一声,打破了三人心中的那份淡淡的恐惧感,再看那树,已经渐渐风平浪静,但没谁觉得刚刚的是幻觉。
杜衡猛然间想起当初牛奎山上的猛虎精,‘妖’这个词出现在心头,但转念一想又觉不对,看着桌上的枣子,一种面对仙果的心态就升了起来。
。。。
马上就要过年,宁安县内的过年气氛已经起来,尹青不但要帮助家里“掸尘”,也得兼顾居安小阁。
杜家三人帮助尹青一起对小阁稍稍打扫一番后,就告辞离去了,不想麻烦尹母做饭招待,他们也没有在宁安县多留的打算。
尹青说到底还年纪不大,当初计缘的描述也不全,记下的神雕大侠的故事没多少字,顶多是一段概述,开局和中间都一笔带过,结果才是重彩浓墨。
没有尹青自己那种脑补,杜家人也就是惊愕于此人如此多灾多难又有如此成就,却无多少代入感。
但在经历了枣树事件后,至少杜衡对神雕大侠本身的历史存在性已经少了许多怀疑。
他比起两个族弟到底还是多些代入感的,尤其是断臂之痛,当初回家后大半年,手臂最终坏死不得不截肢时,那种绝望和悲哀在多少次夜里将杜衡惊醒。
但魏家满月宴同魏无畏的一番谈话到居安小阁中的那见闻,让杜衡枯寂的心隐隐燃起火焰。
三人骑着马披着大氅,同样的寒风中却因为火枣的缘故身上暖暖的,而直接吃了三粒的杜衡更是觉得有热力浑身流窜,好似有使不完的力气,每一次呼吸吐纳就随着真气运行到周身大穴。
‘前一个厉害得每边了,你就是第二个!’
尹青的清脆的话音还在杜衡心中回荡,配合火枣的力量让他心头火热,那简短补全的故事中,杨过当初连个帮他的都没,而他杜衡至少还有杜家!
“没有左手刀法又如何,我杜家狂刀的右手刀法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杜衡突然低声这么一句,一种不吐不快的心情在胸中酝酿,下一刻他突然在马背上一拍左手背后抽刀,身体纵跃而起在空中旋转,然后狠狠朝着前方甩臂挥刀。
刷~~
刀锋割裂寒风,在杜衡周围洒出一个半月。
随后杜衡身体落下再次于马背上一点,腾空而起从另一个方向挥刀斩落。
身子接连起伏,将练了无数遍的狂刀十二式以左手刀使出,力一次比一次大,势一次比一次猛,每一次运劲就有热流升腾充盈经脉。
到最后一式翻云踏浪使出,杜衡张嘴狂吼。
“此劫自此而破~~~!”
刷~~刀锋锐气席卷而前撕裂北风,使得前方短暂无风。
空中提气轻飘飘落下,收刀重坐于马背,微微喘着粗气的杜衡心情激荡,这是三年多来他第一次完整的使出十二式,却远比当初右臂健全之时还要流畅,而且还是在马背上用出来的。
这一番演武带给杜衡巨大的信心鼓舞,就连本已经退步的内功境界都如火升腾。
“嘶…呼…嘶…呼……”
寒风随着大口呼吸入腹却在腹内化为热流,刚刚在假想中,杜衡已经将那个颓废的自己一刀刀斩碎。
两名族弟在后面微微张着嘴,心情有些难以形容,从开始出刀的彷徨到最后收刀的张狂,族兄好似变了个人一样。
“别磨蹭了,赶紧回德胜府,将剩下一粒枣子给了魏家主我们就回家,赶不上年三十,这年还是要回家过的!”
心境变化之下,杜衡的话音也产生了某种变化,更简洁也更凌厉了。
。。。
京畿府某处棋馆,正看着两个老叟下棋的计缘突然神色一愣,低头看看手中隐现之子,隐约能看到杜衡独臂挥刀斩破风雪。
只是......这棋子出现得有些莫名其妙啊。
烂柯棋缘 第146章 凑一起了
不过手中棋子自然是越多越好,杜衡能成子是再好不过了,但计缘也没有刻意去寻另外八人的打算。
成棋强求不得,能成棋者本身也都有特殊之处,说白了还是讲缘法的,当初陆山君与九少侠的侠义之约又何尝不是缘法之一呢。
“哎哎哎…落子无悔落子无悔!”
“别呀,我刚刚走神了,那一步不算,不算的!”
边上两个老头开始争论起来,也把计缘的思绪牵扯回来,这两老头又开始了。
一个要悔棋一个不让悔只是常态,但计缘这两天特别喜欢看两老头下棋,盖因为这两老叟确实都是棋道高手,放眼整个棋馆都没对手的那种,只是这棋品嘛就不好说了。
一旦到了一方要悔棋一方不让悔的时候,这两人也会有一个有趣的解决办法。
“好了好了,不和你吵,按老规矩来!”
“来就来!”
于是乎一下子两人就不吵了,直接按照现在的局势一直下下去。
对于高手来说,到了后面一步子落下所耗费的时间可能会很长,有时候一天就能下几盘棋,现在的情况也是,两人这一盘棋下到结束又过去了大半个时辰。
那个想要悔棋的老叟一直垂死挣扎,那个不让悔的则丝毫不放,下到后面外人看来胜负已分,但两人就是一种赌气状态,非得下到完。
计缘看看左右,这会围过来看棋的人也多了起来,因为大家都知道有趣的一幕就要上演了。
“哈哈哈哈…还是我赢,要让你悔棋了还了得?”
“哼哼,复盘复盘!”
两老叟斗嘴两句,收了棋子之后开始在棋面上复盘,居然又恢复到了之前争论悔棋的关口那一步,只是这次是让悔的状态。
“看好了,如果我刚刚没走神下错这一步,你就死定了!”
“放屁!咱走着瞧!”
两人老叟按照这另一种情况开始下棋,这会棋势开始一种完全不同之前的走向,换成另一个老头气焰高涨,还有一个则谨慎因对,情绪转换十分有趣。
而对于观棋的人来说,两种可能性的变化也是精彩之处,甚至能带动观棋者的情绪。
这对于不喜欢围棋的人来说可能闲得无聊,毕竟有时候老半天不见对方落子,看着无趣,可这里的人都喜欢棋,棋盘上的争夺厮杀就是一场无声的战争,手谈之道也是精彩纷呈。
在计缘眼中,两老叟的棋盘则又有不同,因为旁人观棋棋盘是纵横十九道,所以黑白子相争三百多点,他眼中则不然。
棋盘无时无刻不与意境重合,黑白子能扩散的范围也就无限大,所争的也不再是那小小一块气,当两子抗衡的是棋盘本身的时候,阴阳变化也在其中展现,两老叟黑白相争的过程也在计缘眼中演化出相生的过程。
所以计缘体会的是两重境界的玄妙,一是正规围棋二是意境棋路,体验的精彩自然也比旁人多不止一分。
下到最后果然是另一个老头赢了,两老叟自然还有一番斗嘴,边上的棋道爱好者也是评头论足。
“不下了不下了,年三十得早点回家。”
“是啊,我还没买春联呢!”“找那些赶考的书生去写啊,挑个字好的!”
“是极是极!”
棋馆中有人聊着离开。
从之前棋道中回过神来的计缘看看棋馆内,不知不觉走了好些人,才看了几场棋,时间却已经是下午了,棋馆伙计正在收拾茶盏棋盘等物,也有伙计在给棋馆贴联子挂红灯。
“计先生,要不陪您手谈一局?”
棋馆掌柜是个带着顶方冠,过来和和气气的冲计缘建议一句。
干一行懂一行,棋馆掌柜虽然没怎么见过这位计先生下棋,却认为他绝对是棋道高手。
因其人气度不凡,难免让掌柜多加留意,无意间几次共同观局,看到这位先生观棋之时神色微妙变化,总有种比对弈两人更洞悉局势的感觉,只是这先生棋道高到什么程度就不清楚了,反正棋馆中似乎无人令其有兴趣出手,也就两老叟能让他多看几眼。
“不了不了,在下棋艺不精就不献丑了,今日年三十,掌柜不打算早早打样吗?”
计缘婉拒之后也是客气的随口一问,棋馆这种场面是真的雅人才能开的,因为是真的不赚钱,这掌柜的也是爱棋之人,哪怕有其他生意却在棋馆逗留最长,有时候遇上棋力强的还附送茶水瓜子,钱都不收就录棋谱。
掌柜的闻言看看棋厅中还在下棋的七八处。
“留给店内伙计看顾吧,总得等人下完棋,我倒是要去文曲街头购置一点新春张贴之物咯。”
“计某恰巧知道有一位贡士书法了得,也在街上摆摊,掌柜的可以一起去看看!”
计缘的提议正和掌柜心意,加上早就想好好认识一下这计先生,所以一拍即合,一起前往文曲街。
这文曲街其实最开始是市井百姓口头叫法,后来逐渐变成主流,盖因为赶考书生有很多会在此处摆摊赚取些银钱。
哪怕会试殿试三年一次,也会有书生常住京畿府,文曲街也就越来越繁荣。
这边可不光是个卖字的地方,也是领略各个贡士文采的好去处,没两把刷子谁敢出来摆摊?
丹青对联书法,哪个都是要见书生功力的,所以参考贡士哪怕不摆摊也绝对会多逛逛这文曲街,了解对手实力,乃至朝廷一些考试体系的官员也偶尔会来这里。
尹兆先和史玉生虽然暂时并不缺钱,但这次也出来摆摊,只是史玉生书法也就一般,所以就是逛逛,尹兆先倒是摆了个书写摊位。
街道不宽,周围又有茶馆客栈等高屋遮挡,所以街上也没什么寒风,计缘和棋馆陆掌柜过去的时候,正巧看到尹兆先的摊位边围着好几人,之前对弈的两个老叟也在那。
“陆掌柜,那处摆摊之人,便是计某所说的贡士,乃稽州解元,文采了得,关键是…”
计缘说到这笑了笑。
“在下也是稽州人,与这位尹解元是旧识,知道其人身具浩然正气,从他那求春联则独有清气,可涤荡家宅秽气。”
“还有这种事?那陆某可一定要让他多写几幅联子了。”
陆掌柜玩笑一句,随着计缘一起前往。
走近一些之后,为了不影响尹夫子,计缘略微施法下站于外侧,而陆掌柜则凑近了看。
“好字啊!”“不错不错,这字确实好!”
“百鸟鸣春堪喜人间换岁,群龙献瑞欣逢世纪更新…秒啊!”
“这书生是谁啊?”“反正是厉害的!”
“先生,给我也写一副,价钱不是问题!”
尹兆先收笔后吹了吹才写好的联子,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不知不觉身旁已经聚集了这么多人,也是把他吓了一跳。
“诸位请稍待,一个个来,一个个来!”
“到我了到我了,先生请给我写个几个大字福。”
“好!”
尹兆先换了一支大号毛笔,在一张方形红纸上对着棱角书写一个大大的“福”,字迹婉转却不失力道,写大字更显书法功底。
“哎呀好字啊!”“多谢先生了!”
尹兆先笑了笑,想起当初和计缘闲聊的一些事,叮嘱了那求字老叟一句。
“老人家回去贴字可将这福字倒着贴。”
“倒着贴?”“哦,那不就是‘福到’?”
人群中不少是聪慧之人,立刻想到其中寓意,顿时又有人称赞。
在尹兆先生意兴隆的时候,计缘这却遇上了另一个朋友,只见一身华服的老龙从文曲街另一头走来,老远就开始朝计缘拱手,并且有细缓声音传来。
“我就知晓春闱前计先生肯定还在京畿府,找到尹兆先就能找到你!”
计缘也是笑了,这老龙,大年三十的不在通天江待着陪家里人,跑来找自己算是什么事。
随后计缘视线看看另一头,正巧那个“三公子”似乎也来找尹兆先,在一个仆人指点引路之下,直奔着尹夫子的摊位而来。
虽然几方算不上相干,但计缘还是心里吐槽一句。
‘凑成一桌麻将了!’
烂柯棋缘 第147章 王府家宴
不过那三公子的事情计缘可不用理会,交给尹夫子自己应对吧。
计缘自顾走开几步,对着老龙前来的身影拱手相迎却没有说话。
老龙走近了之后再次冲着计缘还了一礼,后者则伸手一引,双方很有默契的走到街边一角,视线则转向文曲街上尹兆先那个被簇拥的摊位。
“计先生可是要等到春闱之后才会离开京畿府啊?”
和乡试桂榜一样,在大贞,春闱也代指京城科举,原本只对应会试,如今则指代殿试等最终结果。
计缘看看已经接近尹兆先摊位的那个“三公子”,也没有利用权势驱赶人群,而是饶有兴趣的站旁边看尹夫子写字。
听到老龙的问题,计缘指着那“三公子”答非所问的反问一句。
“应老先生可知那位新到的男子是何人啊?”
老龙顺着计缘的指向看看,见那人有些气派,边上更是在各个方位站着几名气血旺盛的凡人武者,再细一观气,能见到那人身上气色升腾,有一抹紫色隐藏其中。
“看起来似乎是某个皇亲国戚?”
“不错,此人出游喜自号‘三公子’,实则就是‘晋王’,乃当今大贞皇帝第三子。”
“哦,大贞皇帝的三儿子。”
老龙对此兴趣缺缺,哪怕通天江紧挨京畿府,大贞王朝的兴衰在他眼中也没什么意义,相比之下,反而是尹兆先更受老龙待见。
计缘看看老龙道:
“大贞虽多立嫡长为太子,但当今皇帝还年富力强且独有个性,迟迟不立太子,对于年龄较大的长子更是觉得碍眼。”
老龙稍微来了点兴趣。
“计先生认为,这个晋王可能会是将来的太子甚至下一任大贞皇帝?”
“呵呵,只能说有这种可能,但其人锋芒太露,大争之中危机四伏啊。”
老龙皱着眉头看看自己这好友,倒不是觉得这句话有什么问题,而是觉得有时候他还真有点看不透计缘,似乎对什么都感兴趣,又似乎对什么都不太感兴趣。
“计先生,今日是大年三十年关之尾,对凡人来说是个至关重要的日子,对我等而言也算有特殊意味,不如就随老朽回那水府一叙如何?当然,也可将尹兆先带上,这书生还是不错的。”
计缘看到老龙一脸认真的样子,赶忙遥遥头。
“儒生志在社稷,还是不要让尹夫子过多接触凡尘之外的事物为好,况且计某对此间事也有些兴趣,这晋王不准备参加皇宫团圆宴,来此找尹兆先为何?哦是了,这皇帝不喜欢办宫廷晚宴…”
说到这计缘也对老龙邀请一番。
“回水府吃吃喝喝未免无趣,不如应老先生今日就同计某一同观游一下人间节庆如何?尤其是这皇城气相,在新年交替之际想必有些可看之处。”
老龙一听也是露出笑容,做什么事得看和什么人一起,以往他对这些自然没感觉,但计缘既然有意,他就也起了点兴趣。
“既然计先生由此雅兴,老朽陪同便是。”
既如此,计缘也不打算在尹兆先面前现身了,微笑着伸手一引,同老龙一起靠近尹兆先摊位,只是两人的身形却逐渐虚化,在常人眼中已然被忽略过去。
这一会,就连文曲街上其他的书生也有不少围在尹兆先摊位上看的。
尹兆先也确实才情卓绝,所写春联诗词不但书法出众,而且都对仗工整寓意也好,和其他书生明显拉开了档次,一边的史玉生倒成了专门帮收铜钱的人了。
只是写得多了难免手酸了,这会尹兆先已经揉了好几次手腕了,所幸围观之人虽然还多,但真正买字的人已经不多了。
“冰消雪花江山又呈五光十色,冬去春来神州再现百态千姿。”
“写得真好啊!”“是啊,听说这人是稽州解元,叫尹兆先!”
“是吗,怪不得!”
……
也不知是谁传出去的,尹兆先才在这边摆摊两天,就开始为人熟知了,尤其今天人气爆棚。
等到写完这一副联子,暂时无人上前求字,那在边上看了好一会的“三公子”这才开口说话。
“尹解元,可还记得我啊?”
说话间,边上的仆人已经悄悄隔开人群,将围观的书生等人往外驱赶了,旁人一看这架势也不敢多说什么。
“怎么赶人啊…”“就是,我还想买字呢!”
“嘘…别说了。”“走了走了…惹不起的…”
……
尹兆先转头望向晋王,愣了一下,他当然认识这人,但不知道名字,只能说一句。
“记得。”
“哈哈,记得就好,你那《群鸟论》和《谓知义》我都看完了,写得很是精彩啊,此前家师来我府上时也瞥见《群鸟论》,翻阅之下亦觉得甚是有趣,今日家中举办宴席,想到尹解元离家数千里定是寂寞的,希望尹解元赏脸随我赴宴如何?”
“尹某……”
尹兆先看看周围这架势,似乎也不敢说个“不”字。
“恭敬不如从命!”
说话的时候尹兆先四处找寻史玉生,最后发现对方也被这“三公子”的仆人赶到了一边,并无通融的打算。
“那现在就走吧,你的摊位就让那个史姓书生帮你收拾好了。”
晋王直接替两人做了决定,然后转身离开,尹兆先无法,也只好放下笔,向史玉生告罪一声后随着两个护卫一起离开。
史玉生则越想越不对,这不是绑人嘛?
咬咬牙拜托旁人看顾下摊位,随后快步跑开准备去报官。
。。。
尹兆先从没想过所谓团圆宴居然在王府,更没想过这位“三公子”居然是晋王。
如今的大贞皇帝有个奇怪的习惯,喜欢中午在宫中办一场团圆宴,晚上则宫中无事,有时候会带着嫔妃四处往亲近的儿子家里头串门,认为宫中殿高园深少亲情,不如几个儿子的王府有意思。
今年皇帝去了吴王府,晋王则自己在家中举办规模不大的宴席,与会者没什么王公大臣,全是亲信。
王府的富丽堂皇还是让尹兆先有些目不暇接的,他也想不通自己不过一个小小的稽州解元,何德何能可以参加这种聚会。
倒是和老龙一起跟来的计缘有过一丝想法。
一路在下人们“王爷好!”“王爷好!”的问候声中进来,尹兆先和刘姥姥入大观园一样,也不敢说话就是跟着。
“这位想必就是尹解元吧!”
一声高呼从王府内传来,吓了尹兆先一跳,晋王则已经先行朝来人拱手。
“老师!这就是尹兆先尹解元,稽州这一代的文学魁首。”
“不敢当不敢当!”
尹兆先听这夸奖汗都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