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三千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暗石
细细看完这些,由此可以确认,这确实是《五王醉归图》真迹无疑。
《五王醉归图》是宋代作品,明末以来的收藏者非常清楚
230 珍贵瓷器
《五王醉归图卷》的马匹造型、马眼、马蹄、马鬃、马尾、马额毛、马饰以及渲染方法、游丝描线条的钩勒和人物的衣饰处理方式、开脸、渲染,衣纹的钩勒都与任仁发传世的《二马图》、《出圉图》、《九马图》以及《三骏图》相一致。
在构图上是平铺式构图,不设背景陪衬,较多地保留了唐人遗风。
线条上运用了高古游丝描的技法,勾勒的线条工细圆劲,如春蚕吐丝般,起笔收笔处,处处是骨法用笔。
渲染上采用唐代“吴家样”亦称“吴装”的渲染方法。用淡色层层渲染,如薄纱质感的帽幞,鞍马毛色、以及人物的服饰,都是注意整个画面气氛的统一的基础上渲染,在同样的色度中寻求渐变,让整幅作品具有强烈的运动感,能感受到鞍马奔驰中,人物的衣纹呈现“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这正是所谓的“吴带当风”。
这幅画的作者任仁发不仅是元朝高官,他在绘画上的成就同样让人侧目。
任仁发是著录在《二十四史》中的人物,是元代的“水利部部长”,是元代部长级的高官。
乾隆皇帝收藏了任仁发9件作品,均著录在《石渠宝笈》中,其中8件是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唯独这件《五王醉归图卷》是最漂亮的,在全球的宋元书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作品,非常罕见,是独一无二的作品。
这幅画的价格,在几十年前,绝对要远远高过徐先生的《血与火》,如今虽然未必,但国宝的称谓毋庸置疑。
这幅画距今已经有750年,其历史意义更是无可估量。
第2排博古架摆放的大多都是西方油画,其中同样不乏精品。
如果按照价格来区分,肖遥估价最高的是毕加索的作品《少女和白鸽》。
这幅画是毕加索的精品之作,拍卖价格至少在7000万美元之上,如果竞争激烈的话,过亿美元也是有可能的。
看过正前方两排博古架上的书法和绘画作品,肖遥接着查看左侧博古架上摆放的物品。
左侧第1排博古架上摆放的全部都是瓷器。
第一个多宝格上摆放的瓷器小碗,便是难得一见的瓷器珍品。
小碗侈口,深弧壁,矮圈足。通体施润泽白釉,器内平素无纹。
碗上以精湛的笔法工笔写出一颗梅树,其枝干虬错矫健,蜿蜒而生,时而乍然转折,却总与碗形相得益彰。花蕊及花苞以细笔淡墨勾勒,突显其高洁清雅。其下有几丛矮竹,枝叶以双钩细笔白描,密而不乱,次序井然,充分表现出画家非凡的功力。
碗的另一面以行书题两句五言诗句,笔法温雅端秀,句首以金红料钤一印,句尾压尾二印。
梅与竹是诗人及画家钟爱的题材,这两种植物都不畏严寒,有坚忍不拔的特性。梅花每年于春寒料峭时盛开,细蕊繁英,开满光秃无叶的枝头,淡淡清香预兆新春伊始,万物复苏。竹子常青,是枯山寒水中难得一见的绿意。其中空有节,耿直不阿的特性,成为君子自勉的期许。
两种植物都因而成为不屈欺辱、不畏强权的象征,被诗人、画家吟咏题赞不已。
碗上绘制的这一题才非常讨喜,再加上绘制人技艺卓绝,极尽工巧,就连肖遥看了都爱不释手。
231 眼前一亮
根据《明清瓷器鉴定》的描述,瓷胎是为元皇宫烧造的枢府素胎;施官窑枢府青釉(有称卵白釉);用红、紫、黄、蓝、白、绿(或孔雀绿)色彩,采取堆花立粉的技艺作装饰,再在轮廓内添彩,加嵌金片(或贴金箔或重涂金粉)。
纹饰为皇家传统的云龙纹、杂宝、如意、缠枝花和佛教意义的莲瓣、八宝、梵文。
器壁有印,划有当时风行的缠枝扁菊、牡丹暗纹;器型有盘、碗、玉壶春瓶、高足杯、香炉,制作地是景德镇。
它给人的整体印象是施彩古雅,彩和金片浑然一体,金碧辉煌,繁缛华丽。
重要的一点是其工艺明显受西域“大食窑“(伊朗)陶、铜质珐琅嵌的影响而别具一格,并产生出较强的艺术效果。
由此可以推断,这是元代景德镇浮梁瓷局引进西域技艺而烧造的新品,或者是引进(俘获)的西域工匠所制作的。
这种彩瓷在国内面世实属罕见,虽然数量不多,但意义重大,价格极其昂贵。
魔都博物馆专家曾经发出感叹感叹:“此乃元朝贵族使用的物品,它的出现填补了中国陶瓷史的空白”。
故宫资深陶瓷专家的评价是:“这种五色花戗金五彩瓷在元代不仅已有生产,而且其工艺水平已相当高超,如同名贵的珐琅彩,可以说它就是最早的珐琅彩。它可和当时的新品铜质珐琅、瓷质珐花品种相媲美。它的出现把中国陶瓷史的五彩瓷烧成考证时间提前了半个世纪。”
这件小碗不仅烧制工艺高超,而且存世量稀少。
大英博物馆藏有类似瓷器残片,另外零星散见于私人收藏,但未见整器。
魔都博物馆曾经于1999年购藏过六件相同时代及工艺的元代五色花戗金瓷器,价格均在1000万元以上。
但白璧微瑕,这六件购藏瓷器或已碎裂,或有残缺,均无完器。
不算盘午圣魂戒中所藏,自曹昭以后,历时七百余年,卵白釉五色花戗金瓷始终没有出现在世人的目光之中,而今这一间密室中的藏品有幸出世,却仅此一件全品,实为不世出的珍宝!
肖遥估计,这一件元代卵白釉暗刻五彩戗金碗的市场价应该大约在8000万左右。
两个不起眼的小碗竟然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肖遥对其他多宝阁中摆放的瓷器有了更高的期待。
下一个多宝格中摆放的是元代哥窑贯耳瓶。
这一件贯耳瓶,高不足20厘米,口微侈,直颈,弧腹,下承高圈足,器底满釉。
环绕两道凸起的弦纹作饰,两侧置一对贯耳,下接圆鼓腹,状若垂胆,整体器形线条流畅自如,柔润秀美,又不失贯耳瓶所特有的庄重肃穆,端正凛然之感。
通体施哥釉,釉质浓郁细腻,均匀光洁,晶莹滋润,扣之则瓷音清亮,与全器的轮廓相辅相成,更显柔和流畅。釉面灰青,色泽纯正,幽深静谧,釉面开冰裂纹,错落有致地遍布于瓶体全身,自然天成的纹路带来别致的美感。
开片原本是烧制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但在匠人巧手的引导梳理下反倒成为哥窑制品的一大看点,其纹路自然天成,错落有致比之人工的纹饰别有一番风味。后世清乾隆帝对此作诗赞道:“铁足圆腰冰裂纹,宣成踵此夫华纷”。
此贯耳瓶片纹分布自然均匀,大小纹路错落有致,美不胜收。
哥窑器物胎体成型后,先素烧胎体,经过挑选,再多次上釉,入
232 瑰宝!
特别是套烧活环极为不易,在瓶体装入匣钵中烧造时,必须用支撑物在匣钵中将活环托起,防止活环与双耳粘连或断裂,所以可以清晰地看到活环上有支烧的痕迹。仅此烧制技法,其精确程度非一般民窑所能为之的。
乾隆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青花、斗彩、粉彩、洋彩以及仿生瓷都极为别致。粉彩是乾隆彩瓷的主流,往往集压印、剔划、绘画、开光、色釉、镂空、堆塑、描金等多种装饰技法于一件器物上。
应该说乾隆时期的粉彩既有继承了雍正时期的瓷器装饰雅静的风格,也有重色浓彩、锦上添花之作。
乾隆帝偏爱茂美芬华之饰,对有些粉彩器物的用途、型体、花纹的要求常有御旨,制作前要有画样或木样,审查后才能正式烧制。
器物的款识或有或无,写什么样的款识以及配合纹饰的诗句等都须经过乾隆皇帝的批准。当时的督窑官唐英一方面按皇帝的旨意制作精美的宫廷用瓷,另一方面,在保留前代精华的基础上,还吸收了一些西洋的工艺技法,创造出许多新颖的粉彩瓷器。
这件乾隆青花粉彩游春图双耳瓶无疑是唐英在景德镇督窑时期的作品。因此,肖遥有理由认为,它的烧制年代属于乾隆前期。
肖遥翻开底足,上面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矾红款。
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大开门的清乾隆青花粉彩双耳瓶。
这是第1排博古架上摆放的器型最大的一件瓷器,按照其稀有程度,肖遥估计,这件瓷器的市场价大约应该在12亿左右。
这是第1排博古架上摆放的最珍贵的一件瓷器。
第2排博古架上摆放的瓷器种类比较多,但价格大多不高,基本上价格都在万之间。
第2排博古架上摆放的瓷器,让肖遥有些失望,直到看到最后几件,他的脸上终于再次露出了笑容。
这是一件高约三四十厘米的如意耳琵琶尊。
其形尊贵典雅,装饰雍容华丽,双如意耳精巧工致,如意首系有一装饰金彩“万”字的红色绶带,生动飘逸,此应为乾隆朝高端精细御瓷琢器之显着标志。
口沿装饰如意云头纹,下承万寿飘带纹一周,正与双耳装饰相呼应。
腹部绘山水庭院之景,画中远处宫阙耸立,飞檐翘角,苍松翠柏环绕,宛若仙境,雄伟神奇,如云的宝塔傲立山峰之颠遥望长空,湖阔云天,群山耸峙。
湖岸渔舟唱晚,丛林中茅屋数间,远山云漫雾嶂,似有万里之遥。
其构图虚实相生,笔墨疏秀清润,山石尤称佳妙,淡皴浓苔,毫锋颖脱,墨法精微,令人叹为观止。
施彩清薄妍美,设色淡雅隽永,益见苍雅深厚之感,观之宛如宋人之青绿山水翰墨,构建出乾隆御制诗句“轻舟浮水面,芳径引山家”之境。
双耳造型与主题纹饰相呼应,寓意“江山万代”,可谓别具巧思。
此器釉彩精妍,美轮美奂,纹饰与颜料运用技法诸多方面凸显出典型洋彩之特征。
一是绘画技法摹仿西洋光影画法,注重画面布局的远近关系与立体层次。
二是口沿和双耳多处使用洋彩特有的圆状光点装饰。
三是于乳浊失透、质地平整的大面积白彩上以细若发丝的墨彩描绘波涛,这种白彩也是由西方影响下的铜胎画珐琅器和瓷胎画珐琅器的重要基色。
肖遥翻开底足,钤印款识为:大清乾隆年制。
这一件清乾隆御制洋彩江山万代如意耳
233 残破地图
翡翠观音头顶螺发,发中插有红色如意头簪,眉如弯月,双目细长下视,鼻梁尖挺,唇线分明,身着曳地襦裙飘逸,腰间以黄色丝带系束打结垂下。
左手持白色宝瓶作洒水状,以教化众生,解救苦难,以甘露洒于人间,右手携佛珠一串。
观音造型端庄,面带微笑,神情祥和,全身比例均匀,手脚写实细腻,衣纹起伏流走自然显质感。
整个造像用色巧妙,简洁明快,面相清秀,体态文静,层次分明,刀法线条含蓄刚劲,雕琢精湛,翠绿丰富,纹理全面,用料质佳,是极其少见的上等翡翠中难得的宝石雕件。
这一件翡翠观音雕像仅仅是材质就已经价值连城了。整个雕像的大部分料子都是冰种阳绿,少部分是玻璃种阳绿,还有红翡雕琢的如意头簪,黄翡雕琢的丝带,再加上白色的宝瓶,构成了极其罕见的福禄寿喜雕件,而且用色极其巧妙,这样一块料子,可遇不可求。
旷世难寻的顶级材料,再配上顶级的精湛工艺,这一件翡翠观音雕像称之为价值连城的瑰宝,毫不为过。
像这种一尺高而且还是顶级材质以及顶级雕工的观音雕像,实在是太罕见了,肖遥的估价是至少20亿以上!
如无意外,这件翡翠观音雕像应该是密室当中最珍贵的一件藏品了。
第2排博古架上,除了翡翠以及和田玉之外,鸡血石和田黄石的摆件也有一些,而且大部分质量都很高,每一件藏品的价值基本上都在200万元以上,可谓件件是精品。
门口这两排博古架上摆放的东西比较杂,竹木牙雕、古籍、钱币、邮票、鼻烟壶、青铜器、西方雕塑等等东西方的古董艺术品都有一些。
这两排博古架上摆放的物品数量是最多的,但价值都不是很高,过千万的只有20多件,价值在3000万以上的,一件都没有。
鉴赏完博古架上摆放的这些物品,肖遥的目光落到了密室内唯一的一个保险柜上。
保险柜很大,足有一米高,直接镶嵌在了密室的墙壁内。
这是一个老式保险柜,肖遥再次把匕首拿了出来,很轻松的把保险柜暴力打开。
保险柜很大,但是里面放置的物品并不多,除了零散的十几件首饰之外,还有两个盒子。
肖遥数了数,一共有16件首饰,其中一多半是钻石首饰,红蓝宝石首饰也各有几件。
能够被收藏在密室的保险柜中,这些首饰的价值自然不菲,每一件的价格都在3000万元以上,其中价格过亿的首饰有6件。
鉴赏完这些首饰,肖遥的心里边是有点失望的。
能够被原主人慎重的收藏在密室的保险柜中,必然是原主人心目当中最为贵重的物品。虽然这些首饰每一件都价值不菲,但博古架上摆放的物品,其中有很多都可以和这些首饰媲美,甚至更胜一筹。
想到这些东西都是半个世纪之前存放在密室当中的,肖遥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在半个世纪之前,密室中收藏的这些物品,价格最高的确实是保险柜中收藏的这些顶级珠宝首饰。
不管是毕加索的作品,还是徐悲鸿的作品,在那个时代,市场价值都无法和这些顶级珠宝首饰媲美。
国内文物在那个时代价值并不高,那些清代的瓷器远没有现在这样受到重视。
玉石翡翠的价值更无法和顶级的钻石以及红蓝宝石相媲美,就连那件极其罕见的福禄寿喜翡翠观音像都没有受到原主人的重视。
&
234 私人飞机
把密室中的藏宝全部鉴赏了一遍,肖遥这才走出假山。
看到小师弟终于出来了,吴拙言迫不及待地问道:“小师弟,怎么在里面待了这么长时间,没遇到什么危险吧”
“就是个普通的藏宝室,能有什么危险就是破开两道防盗门费了点劲,多耽误了一会儿工夫。”
肖遥对于这位便宜大师兄还是挺信任的,询问道:“里面收藏的好东西还真是不少,大师兄你要不要进去看一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