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处处开外挂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一本江山
这回有戏班,有歌舞,该不无聊了。
当晚。
许定在蔡琰那里留宿的。
嫔妃们都知道,许定格外喜欢和敬重蔡琰,是以授予协理后宫之权。而且,许定早有言,才蔡琰就是皇后。
虽然还没有行祭祀大礼,却已是有了名分。
许定回宫,在蔡琰处留宿,天经地义。
.........
清晨的日光,格外的明媚。
许定还缩在被窝里,懒得起床。
典韦却已经在敲门了:“陛下,该上朝了。”
“夫君,典将军叫你呢。”
蔡琰推了推许定。
“听见了...。”许定难得休息,实在不想东唤。但是为国事计,还得起来。
蔡琰也起身,替许定穿好衣服。
“走吧。”
许定与许褚前往奉天宫。
文武大臣们都已经到了,在殿内等候。
许定看了看,凡是叫得上号的官员,都来了。
军中的将领,凡旅长以上,都在殿中站立。
他们的身份,虽比不得朝中的大官,却也不是普通官员能比拟的。
尤其是经历了与西商帝国的战争,个个都有战功在身。
许定瞅了眼,摆手坐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见礼。
“平身。”
许定抬手道:“算算时日,我们有近两年的时间,没有在许昌、没有在这奉天宫大殿内,开过朝会。今日是两年以来的第一次。”
“诸位臣工、文武,能取得与西商帝国之战的胜利,诸位都立了大功。朕早有言,待战事罢,便论功行赏。”
“今日仓促了些,待明日,再统计诸位的功劳,并论功行赏。”
........
许定的话音落下,殿内的官员、将领们,都喜笑颜开。
他们不由想想这两年来,自己为华夏国,做了哪些贡献。
这些贡献,又算作多少功劳?
“陛下,臣以为,论功行赏的事,可以往后拖一拖,是否该先解决巴蜀和西凉之事。臣日前得报,曹操已扩军至二十万,号称益州铁军,声势浩大。其中十五万军,都屯于汉中,居高临下,意图不明。”戏志才出列。
“曹孟德是越发的厉害了,竟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扩军二十万。”许定轻笑了几声。
曹操的兵力越多,对他而言,越有利。
因为曹操没有新式武器,没有火炮、枪械,打不过华夏国的军队。兵力再多,也会成为华夏国的俘虏。
许定早有计划,曹操的二十万军,都是他的兵源。
将来可能组建第三、第四集团,都要从曹操那里获取。
“臣以为,华夏国已今非昔比,曹操的兵将,再多也不足惧。只要陛下下旨,臣只需两个师,便能荡平川蜀和西凉。”贾诩出列道。
“不急不急...。”
许定笑道:“这件事情,往后放放吧。”
“之前在荆州时,朕就说过,要进行一场阅兵,扬威天下。一则,给全国百姓以信心。二则,打压曹军的士气。”
“待阅兵之后,再攻川蜀与西凉,也未迟也。”
“当然,在这之前,朕还要统计诸位的功劳,论功行赏,确立上下尊卑...。”
一年多来,戏志才对曹操的态度,是非常警惕的。
因为他亲眼见证了曹操,由强变弱,由弱变强,从两三万军,扩充到二十万,连南中地区的南蛮军队,都被曹操收编了。
若是放在以前,曹操绝对是一大威胁。
即使是现在,戏志才仍然不觉得曹操弱。真要打起来,或有一战之力。别忘了,当初华夏国与西商帝国交战,不也没有火器吗,不也取胜了?
战场之事,瞬息万变,谁又说的清楚。
.......
朝会并未持续多长时间。
许定询问了各州郡的内政,以及各州百姓的情况,便匆匆散去了。
“文和、奉孝、志才,你们留一下。”许定道。
“诺。”
待朝臣们走出奉天殿。
许定领着三人,去了御书房。
书房中。
许定示意他们入座,说道:“知道朕为什么要把你们留下来吗?”
“请陛下直言...。”
“关于曹操的事情,我想提前布局。刚才在奉天殿内,人太多,我若说出来,恐泄露了消息,因此叫你们到御书房,在暗里进行。”
许定解释道。
“陛下英明。”贾诩问道:“只是不知,陛下要如何布局呢?”
“很简单。”
许定说道:“曹操屯兵于汉中,应有两个目的。一则,他听闻西商帝国已被我军击败,全军回师许昌,是为了防备我们。二则,他想以优势兵力,设法夺取我们的新式武器。因为,我们与西商帝国的交战,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使他感到恐惧。而要战胜我们,就必须得获得枪械、火炮...。”
许定的分析,一针见血。
曹操就算再傻,也该想到,冷兵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打仗,都需要枪械、火炮。而这些,恰恰是他没有的。
想在以后的战争中,取得胜利,就得设法获取这些。
许定继续道:“既然曹操想得到这些武器,我们何不用武器作为诱饵,引他上钩?”
贾诩、郭嘉和戏志才,都是聪明人,一点即透。
贾诩道:“陛下的意思是,将一批武器弹药,运往长安,摆出一副要攻打西凉的架势。但是,并不派去多少兵力,使曹操心存侥幸,冒险攻打长安,而后我们再出击,一举消灭曹操?”
“先生一番话,把一切都说清楚了。”许定笑道:“我正是这个意思。”
“凭我军的战斗力,何许两个师?只要有一个旅,就能坚守住长安。曹操就算兵再多,也攻不破。”许定说道:“我有充足的信心,在长安被攻破之前,及时驰援,并围歼曹操。”
“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郭嘉接着道:“汉中和川蜀,易守难攻。如若我们强行攻取,着实麻烦。把曹操引出汉中,在长安决战,他不占任何优势。”
“正是这样!”许定又问戏志才:“志才,你觉得呢?”
“臣并无异议。”
戏志才早就想和曹操开战了。
曹操存在一天,他就一天睡不着觉,彷如哽在喉。
许定既有计策,又如此的周密,他当然要支持了。
“好!”
许定道:“既然你们都没有意见,那着手去办吧。”
“文和。”
“在。”贾诩上前一步。
许定吩咐道:“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在阅兵仪式后,运送火炮和枪械,去往长安。同时,派出一个精锐旅,进驻长安。以防不测。”
“诺。”
贾诩应下。
.......
当晚。
许定召集各军主簿,统计战功。
当然,也要统计犯错误的将领。
不管是功是过,都要清算。
赏罚分明,才能纪律严明。
许定忙活了一晚上。
直到第二天凌晨,方才结束。
通过认真的计算,需要封赏的将领,上至集团军司令、朝中大臣戏志才、郭奉孝、贾文和等。下至郡守、各军旅长、团长,共计七百多人。
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许定都被吓了一跳。
这么多人,都要封赏,国库的支出,也是很吓人的。
“数据出来没有?”御书房内,几个官员正在埋头苦干,许定喝了口早茶,问道。
“回陛下,数据已经出来了,国库共支出,一万万四千万钱。”说出这个数字,几位官员都忍不住擦了把汗。
也就是家大业大的华夏国,若是曹操,估计连封赏臣子,都做不到。
稍微国力弱些,都得被封赏穷。
“呼呼...。”
许定长出了口气,拿起一本簿子,起身道:“你们的任务完成了,都退下吧。”
“诺。”
官员们退走。
许定拿着整理出来的功劳簿,去了一趟戏志才那里。
在封赏官员之前,他必须要搞清楚,自己到底还要多少钱,别到时候花说出去了,却拿不出钱来,就丢人了。
清晨。
军机处。
戏志才刚起床,整理好军机处的文件,准备去上朝。
忽见许定来到,出来迎接:“陛下...。”
“军机处掌管天下事,其中包括国库的支出和收入,你应该知道,我们现在还有多少钱吧?”许定走进军机处的大堂,坐下问。
“陛下是要查账吗?”
“不是...实话跟你说吧。昨夜我与户部的几位官员,整理出了封赏的名单。你知道封赏各级官员,需要多少钱吗?整整一亿多!我担心国库无法承担,故而问你一下,我们还有多少钱?”
待许定说完,戏志才不禁笑了起来:“陛下,您就放心吧。咱们华夏国,还没到连封赏臣子,都拿不出钱来的地步。”
“据臣所知,国库我现有十四万万钱,都是可调用的资金。这还不算河北各州、中原各州的财政。总得算下来,有数十万万呢。”
“这么多?”
戏志才的回答,令许定大吃了惊。
什么时候华夏国这么有钱了。
还是...
许定有些不放心,问道:“这些钱是怎么来的?我们自己印刷的?”
“是的陛下。不过,请陛下放心,我们每一次印刷钱,都是根据各州财政统计,在不影响物价的情况之下,才开始印刷的。到目前为止,控制的很好。河北的物价,才上涨两个点,中原地区,才三个点。”戏志才道。
许定就是担心,一味的印刷新钱,会导致通货膨胀。
没想到戏志才处理的这么好。
虽然没有仔细查证,但听戏志才说来,貌似不错。
“在战争时期,物价上涨一些,属于正常现象。不过你们军机处,一定要控制好物价,不能盲目的印刷新钱,这样不仅无法增强财力,还会使我们的货币,失去信誉。我这样说,你可听得明白?”
“臣明白。”戏志才回道:“关于物价和出版新钱,每次都召集了各州的世家,经过细致的计算,才出版的。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那就好。”
华夏国的财政,有一半都是世家大族支撑的。
他们手上的资源,是贫民百姓的无数倍。
也只有有了他们的支持,才能稳住物价。
戏志才竟然能想到,动员所有世家,一起来确立物价,只要世家同意,那大概也就没啥问题了。
“时间不早了,上朝吧。”既然有钱封赏文武,许定也就放心了。
三国处处开外挂 第894章 ?阅兵前奏
天刚放亮。
文武大臣们,就来到了奉天殿。
许定拿着功劳簿,坐到龙椅上。
众臣见礼。
许定道:“都免礼吧。今日,朕将宣布诸位的功绩,论功行赏。”
打开簿子。
许定念道:“郭嘉,指挥大型战役三次,均取得胜利,歼敌、俘虏十六万,现晋升为一品大司马,兼任军机处大臣。赏赐豪宅一座,钱三十万...。”
华夏国的钱,一万钱能买普通百姓的房屋。
十万钱买城中的商铺。
一百万钱买酒楼、院落等。
三百万钱,才能买顶级豪宅。
所以,赏赐郭嘉的钱并不多,只是一座豪宅就值钱了。加上官升一品大司马,绝对的位高权重。
这在众臣看来,都十分的眼红。
若换做其他人,他们还不会服气呢。
不过郭嘉,立功无数,又是常年统帅大军的,能得到如此封赏,实是理所应当。文武们都没有任何意见。
许定瞅了眼众人,继续道:“贾诩,指挥大型战役四次,均取得胜利,歼敌、俘虏十四万,但鉴于在河北之战中,屠杀俘虏,有损帝国名誉,现晋升为二品督师,兼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赏赐豪宅一座,钱二十五万...。”
屠杀俘虏?
这几个字眼,令贾诩稍楞。
河北之战中,他确实下达过严令,对那些想投降的西商帝国的部队,一律不准投降,也杀了一些已经放下武器的敌人。不过,在他收下,从未有俘虏,又谈何屠杀俘虏。
不过...
许定这样说,也有道理。
他确实没有遵奉许定的命令,杀了很多手无寸铁的敌人。
那些人,也算作是俘虏吧。
.........
除了郭嘉、贾诩,受到封赏的大臣、武将,不计其数。
许定念了整整一上午。
念的嘴都干了,喝了好几壶水。
直到正午后,方才念完。
张辽、太史慈、黄忠、黄盖、程普,等等这些老将,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封赏。
尤其是陆逊,被晋升为第一集团军的总参谋长。
他的官职,提升的最快。
直接跳跃了好几级。
还有刘备、诸葛亮,也受到重赏。
这两人,一直没有表面归降的态度。今天论功行赏,刘备第一个站出来,表明了态度。经过与西商帝国的战斗后,他看到了敌人的强大,更看到了许定的实力。无论面对谁,他都没有任何的胜算。
而汉室已亡,已没有坚持的必要。
看中原各州、以及天下百姓,在华夏国的统治下,生活渐渐好转。
刘备实在不愿意,再打着汉室的旗号,与许定为敌。
他本想让诸葛亮加入,自己归隐,然而,诸葛亮却始终忠于刘备,无论刘备怎么说,他也不肯舍弃刘备,而投许定。
因此,刘备只得自己加入许定的阵营,并接受封赏。
如此一来,诸葛亮也就跟随刘备,一起加入了。
这对许定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与对诸葛亮、刘备的信任,许定晋封刘备为师长,统领第三集团军中,一个师的兵力。
当然,现在还没有第三集团军,但是早晚会有。
封赏完毕。
有个别武将,心不如意,没表现出来。
以为许定说了,那些已经战死的将士,没有在生前受到封赏,想想他们,还有什么不高兴的?
总之,都皆大欢喜了。
.........
竖日。
贾诩筹划的阅兵仪式,已接近尾声。
许昌北校场中,临时修建了一些栏杆,用来区分兵种,以及阻拦围观的人。因为在阅兵当天,会有许多百姓围观。
从校场到街道、城外,之后再返回。
这不仅要给华夏国的百姓看,也要给曹操看。
使他明白,与华夏国军队的差距,更迫切想得到新式武器,有利于布局长安,引诱曹操上当。
“陛下,阅兵之事,已准备妥当。敢问陛下,何日阅兵?”御书房内,贾诩走进来问道。
“我做事向来是雷厉风行,既然你已经准备好,那么阅兵就在后日吧。明日你贴出告示,让全城百姓,都来观看。”许定道。
“是。”
贾诩应下。
“哦对了...各级官员,也要来观看。这些你都要安排。”
“臣明白。臣告退。”贾诩准备退走。
许定又似乎想起了什么,起身道:“还有...我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是不是应该让那些俘虏们,也来观摩。”
“陛下是说,俘虏西商帝国的士兵?”
“嗯,让他们也见识一下,我们华夏国,不再是以前的冷兵器,我们已经拥有火炮,可以守土安民。”
贾诩想了一下,摇摇头:“臣以为不妥。”
“为何?”
“陛下请想想,他们作为西商帝国的士兵,见过的精锐多了。据我们掌握的信息,入侵华夏国的几十万敌军,仅是西商帝国的偏军,已经要强于我们数倍。而他们在西商帝国,一定见过比他们还要强的正规军...。”
说到这里时,贾诩苦笑道:“以他们的阅历,再看到我们的军队后,会有触动吗?恐怕还会嘲笑我们吧?”
“这...。”
许定确实没考虑到这一点。
在他看来,自己的军队已经很强大了。
但是想想西商帝国的机械化兵团,却逊色了许多。
毕竟都是刚组建的部队,参战还不到两年。
“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咱们和西商帝国一比,就好比是叫花子跟龙王耍宝,多少没自知之明?”
“是的。”
许定轻笑道:“那就算了吧。等我们以后真正强大了,一定要让那些俘虏看看,我华夏国的是实力...。”
“现在那些俘虏,都在哪呢?”
“回陛下,他们被安排在南城校场。那里本是御林军的驻地,现在安置俘虏了。陛下要去看看吗?”
“嗯。陪我去吧。”
许定早就想去看下,归降华夏国的俘虏,现在是什么情况,一直没有机会,这回可算是得闲了。
“是。”
贾诩带着许定,以及护卫许定的典韦、五百御林军,赶往南校场。
军车载着绕过街道。
来到校场外。
许定从车上下来,看到校场门口,站着一队御林军。
门是关着的,但是能透过缝隙,看见里面的人,好像在走来走去,是在散步吗?
这么悠闲?
许定把这些俘虏带回来,是说过优待,可是优待,也不代表啥事也不做,这哪是优待,分明是享福嘛。
典韦上前打开门。
许定定眼一瞅,果然如此。
西商帝国的俘虏们,都闲的长毛了。
他们在校场内的草坪上,躺着晒太阳、晾衣服、围坐着闲聊,还有散步的。看上去不像是俘虏,倒向是度蜜月的。
“咳咳...。”
许定停下脚步,问道:“文和,这就是俘虏?”
“是啊。”
“他们也太清闲了吧?”
“陛下不是说过,要优待俘虏吗。想必戏志才也是有些顾忌,便将他们圈禁在此,给他们送来食物便罢。一切都由着他们了。”贾诩轻笑道。
“这哪是圈禁啊...。”许定无语的道:“这简直是来享福的。无论哪个国家,哪朝哪代,都没有这样对俘虏的。”
“我说优待,是指不打不骂,给与人道的态度,给他们普通士兵的饭食。但是,咱们的粮食,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他们总要做点事,对得起一天两顿饭吧?”许定道。
“那陛下的意思是?”
许定扫了眼校场各处,沉思少许,说道:“我看许昌周边、以及豫州各郡,都还是泥土路,可以让他们去修水泥路。也可以修缮各郡城楼,加固防御工事。或是带他们去荒芜之地,开荒种地,自给自足。不仅如此,还应该在闲暇时,教他们学习我们的文化,让他们明白,华夏上线数千年,都有哪些英雄事迹,民分民俗,最好能让他们喜欢这里。这样,有助于日后劝降更多的西商帝国的部队。不要忘了,我们当初俘虏这些人,其目的,就是要他们去阵前,帮助我们劝降。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待许定说完,贾诩默默点头。
之前他一直不赞成俘虏西商帝国的人,觉得他们无法教化,既是敌人,就该残忍的对待,不留任何后悔。
但是...
如能像许定说的那样,利用这些俘虏,劝降更多的人,以此摧毁西商帝国,倒不失为一道良策。
他也渐渐的改变之前的看法了。
“陛下英明。”贾诩说道。
“既然你也同意,就着人去办吧。”
“诺。”
贾诩、许定在南校场待了许久,主要是倾听那些俘虏,都在说些什么。了解一下他们现在的看法。
几圈走下来...
许定发现,他们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
当然了,作为俘虏,整天啥事不干,吃喝不愁,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
一天的时间,就在俘虏营中渡过了。
到了第二天。
贾诩贴出告示,告知全城百姓,以及百官,将在次日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这次阅兵仪式,参加的军队,乃是新组建的第一、第二集团军,人数达到二十万!
这个数量,是贾诩虚报的。实际上还不到五万。
其余的部队,都分散在各州郡,没有回来。
之所以瞒报数量,是想壮大声势。
再说,第一、第二集团军,确实有二十万人,这一点不假。
只是参加阅兵的人数,少一些而已。
但是从阅兵,亦能看出其余部队的战斗力。
告示贴出去后,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百姓们早就想看看,新组建的军队、火炮,都长什么样子。那日军队回城,他们只冲忙看了看,连火炮都没有见识到。全都装在车里。这回举办阅兵仪式,百姓可以随意观看,总算能见识到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