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养娃日常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臻善
此后他不仅没有汲取教训,反倒愈fā làng荡。一次次考试,一次次落榜,谈夫子心志都被磨灭了,那里还能提起早先科举的劲头?也就是为了逃避务农,谈夫子才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考,否则他早就放弃了。
而就在他认了命,决定不再瞎折腾的前夕,传来了林父要参加秋闱的消息。
谈夫子大惊失色,随后自我安慰林父都十多年没上考场了,那里还能考出名头?他面上是鄙夷和看不起的,心中却由衷的升起了危机感和紧迫感。
本已决定放弃的人,也咬着牙再次参加秋闱。就想着,哪怕依旧不能中举,可他的成绩肯定要比林父好些。这样就好,这样压了他一头,他也算报仇了。
谈夫子理想很丰满,可惜现实很骨感。
怕是谁也没有料到,林父不仅一下中举,且名次非常靠前,朔州前十名,那墨黑的大字烙在红纸上,烫红了谈夫子的眼。
可惜任凭他如何不相信这成绩,那也是真的。
林父当真中举了!反倒是他,再次落榜!!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谈夫子这次是真的伤心了。
可是伤心也没用啊。他觉得无颜见林父,所以之后在朔州遇到林父都是掩面而走,根本不和林父打照面。
就这样避过了“相见甚欢”的尴尬,谈夫子黯然回了平阳镇,谁知林父他竟然上京了!!他竟然上京去参加春闱了,他也不怕落榜了把人丢到京城去!!
谈夫子还抱着林父会落榜的微抿心思,谁知就被眼前的青儿告知,“父亲中了进士。”
谈夫子:“……”
谈夫子最后是被人背出林家的,他晕倒在地,整个人呼吸急促,像是喘不上气来。
青儿也被吓了一跳,连忙喊仆人过来,准备抬谈夫子去就医。刑大夫就是此时过来的,他一看情况就知道谈夫子是急火攻心,就笑着摇头说,“无大碍,我扎两针就好了。”
然后刑大夫当真拿出银针,在谈夫子头上扎了两下,谈夫子悠悠转醒。
当意识到自己在林家出了大丑后,谈夫子掩着面孔不让人看见。青儿知晓这读书人是知丑了,他心里暗爽,表现的却非常体贴,竟让家里的下人亲自背谈夫子回去。
谈夫子:“……”丢人丢到林家且算了,难道还要丢到一条街上去?谈夫子丢不起那个人,所以出了林家门就让家仆将他放下,他整个人在原地缓了好一会儿,才特意避着人,挑拣着小路走回了家。
青儿目送谈夫子走远了,才带着刑大夫去给姨母诊脉。
他自觉替父亲出了口恶气挺爽的,但是又想到谈夫子刚才突然晕倒时下人的画面,青儿也心惊肉跳起来。大小伙子默默琢磨:看来以后说话要更艺术些,可别再一不留神将人气出个好歹。不然那不是坑别人,那是坑自己呢。
京城中杏林宴早已结束,徐二郎也入了翰林院为官。吃饭科举的一应事宜已经全部结束,学子们陆续离京。
林父也准备回去平阳镇了。
他离家时间太久了,还真有些想家。尤其出了这么大的喜事,就特别想到父母和祖宗坟前说一说。再来,家中都是老弱妇孺,沈氏性子懦弱不管事儿,萱萱更别提,青儿虽然不错,可到底小些,有些事情怕他处理不来。左思右想,林父愈发待不住了,隔天就和瑾娘说,准备回去。
瑾娘对此早有准备,也不多劝父亲,反到开始张罗让林父带回去的东西。
林父见状就说,“少带些,路上不好走,且这天气也热了,怕坏掉,那就浪费了。”
“父亲别担心,我心里有数的。东西都是准备的易携带,且不易坏的东西。另外还有一些燕窝和山参、雪蛤之类的好药材和补品,再就是一些布匹。京城的特产我也给爹爹准备二郎些,爹爹回去不算是自留也好,还是分给族人也罢,都拿得出手。”
林父就道,“你看着办吧。”
瑾娘点点头,“二郎也猜到父亲快走了,就提前打听好了京城的一家镖局,准备让人送您回去。据说今年这路上,比上年咱们来时还不太平,您让那些镖师跟着,不然我们不放心。”
“那里就至于不放心了,我不用带镖师,又没有什么贵重东西,不会遭人惦记。再说顺明也要一道回去的。他带的人手不少。”
“您和郑公子商量过回去的事情了?”
“早先就说过,昨天又确定了一番。”
瑾娘点头,有郑顺明沿途照顾林父,她确实要更放心一些。
稍晚些徐二郎从衙门回来,瑾娘先是问他“今日如何?”
徐二郎就道,“我们新进去的三人目前都还在熟悉事务当中。我们不清楚里边那些大人的为人,那些大人怕是也想摸摸我们的底细,所以整体来说还算太平。”
瑾娘就晓得了。目前还是一个接洽熟悉的阶段,谁也摸不准谁的底,也就不敢擅自行动。可再过些时日就不同了,翰林院看似清贵,可里边的派系也不少,争权夺利的也不消停,到时候还想在里边安安稳稳的,那就要靠实力手段了。
不过瑾娘是不担心徐二郎的,他这个人稳的住,手段了得,心里也深,别人不算计他且罢了,不然他怕是会让那人好好悔过一番。再说还说宿迁在呢,有他这个前辈关照,徐二郎也走不了弯路,不会让人欺负。
稍后给徐二郎洗发搓背的时候,瑾娘又将林父准备后天回去的事情说了,顺带还说了郑孙明准备一同回去的事儿。
徐二郎先是点头,表示知道了,稍后才说,“怕是一会儿郑兄要来和我说此事。”又说,“明日我让人去镖局一趟,雇上几个人送岳父回家。”
瑾娘就说“好。我还让人准备了不少要给爹娘的东西,顺道也让父亲捎回去吧。你要是有事情嘱咐爹娘,也写一封信,稍后让人一并带走。”
“好。”
稍后郑顺明果然来寻徐二郎,同来的竟还有王轲和辛魏。
郑顺明准备回平阳,而王轲,他春闱前就已说明,若是此番不中就留在京都继续科考。毕竟回去的路费颇多,他囊中羞涩,连这点路费都付不起。再说朔州到底不比京城人才济济,在京城他可以做工挣钱,拜师求学,增长学问。而若是回了朔州,他的学问怕是再难长进。所以,综合考虑过,王轲还是准备留下。
但他不准备继续留在徐府上了。
这几个月来吃用都在徐府,他非常过意不去,可因为春闱的关系,到底是厚着脸皮占了润之的便宜。他想要报答也无力进行,只能把这点恩情都记在心里,等有能力了再偿还。然现在已经不是科举的时候,他也不用担心吃用不好坏了身体影响答卷。再来学子们基本都已离京,现在租赁个小院也会便宜许多。他勤快些,多抄些书,想必要养活自己不是问题。
几人听到王轲此话,都不好说什么。
最后还是徐二郎开口几番挽留,却都被王轲坚定的谢绝了。
升米恩斗米仇,救急不救穷,这些道理徐二郎都懂。所以想了想,他还是同意的。
徐二郎一点头,王轲肉眼可见的放松许多,似乎身上有种心愿达成的轻松感。
见状辛魏就不张口了。他原本还想让王轲借助在自家别院中的,但是想想这位好友的脾性和傲骨,也只能闭口不提。转瞬间和徐二郎对视一个无奈的视线,随后两人也都笑起来。
辛魏道,“京中族人颇多,我在此处读书心多静不下来,还不如回朔州去的好。郑兄和林叔既然决定回去,我索性也和他们一道走吧。人多了,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零零碎碎的,众人又说了许多。因为都知道这一别许是三年之后才能相见,所以都有些唏嘘不舍,众人聚会到三更天才相继在徐府歇下。
翌日上午瑾娘正叮嘱翩翩,准备把林父的东西装车,就见青禾过来了。
青禾说,“夫人,老爷特意让墨河送了消息来,说是礼部准备出发去平阳的人,也是明早出发。若是老太爷有意,不弱让老太爷跟着礼部的人一道回去。”
跟着官方的人一道走,这是好事儿啊。最关键的是,安全啊。
瑾娘想多没想,一口就同意了。回头去找林父,就把这事儿和林父说了。林父也道“好。我是没准备做官,但多结识几个人,也能多几分人脉。再说了,和官差一同去,人肯定多,沿途就是有些宵小也不无碍,倒是不用担心安全了。既如此,瑾娘且和镖局的人说道说道,把那合作取消吧。”
“好。我这就派人过去。”已经给镖局交了定金,足有二十余两银子,这些银子肯定是要不回来了。不过无所谓,与后边要交的大头比,这二十两微不足道,不退回就当是丢了吧。
因为可以跟着礼部的大部队一道回去,瑾娘就又给林父的车马中塞了许多好物。反正也不怕丢失,也不怕被人摸走,且让林父多带些回去吧。
徐二郎这几年怕是都要在京城了,她下边有个小鱼儿,肚里还揣着个小的,几年也不能外出。既如此肯定就不能侍奉父母膝下了,也只能多给些东西孝敬。
又两日礼部的官员出发去平阳,去给徐二郎这个庄园立功名旗杆,林父、郑顺明和辛魏便一道跟着走了。
稍后王轲也找好了住处,准备搬出去。
恰逢这天徐二郎休沐,过来找王轲,就说,“王兄且先别忙着搬家,我给王兄找了一份抄书的活计。”
之后便仔细的将那书斋的事情说了。
道是那书斋的东家是他的熟人。他家中生意多,房屋也多,因不是京城人士,平日很少回来。那书斋前院是铺子,后边有两间房屋,可供休憩。王轲若说会有意,以后住在书斋中,晚上帮忙看顾着些就好。
王轲一听心中大喜,省下一笔房钱,他就可以拿着这些钱去请教先生。在书店中抄书,说不定还能免费读里边的书籍,这又省了一笔钱。而书店中肯定有瑕疵处理的笔墨纸砚,他也可及时购买,就又省下一些。
如此一算,好似未来的日子也不会太难过。
稍后徐二郎亲自带着王轲过去。
书斋的东家不在,掌柜的在。一番商议后,王轲顺利留了下来。
掌柜的和两个小二平常在后边做饭,书斋管正上午一顿饭,如此王轲又省了点银钱。而他的银钱也不少,按照抄写书籍的数量计件算钱,多努力些,说不定还能定时给家里送些钱财去花用。
瑾娘听人说起徐二郎领着王轲出去时,才恍然大悟昨晚徐二郎和她说过此事。
那书斋是他们来京都前置办的产业,掌柜的是徐二郎手下的人,也很可靠。他将王轲安排在书斋中,给予种种优势,其实都是为了照顾王轲的颜面。
不过这没什么不好的,王轲人也仁厚,徐二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好友以帮助,她很支持。





穿越养娃日常 第145章 长平归家
林父、郑顺明和王轲相继离开徐府,府里顿时就安静下来。
府里几个孩子和林父亲近,林父殿试后没少带着他们到街上玩耍。甚至就连几个孩子心心念念已久的夜市,林父都带几个孩子去过。
对于翩翩诸人来说,林父是最亲和的长辈,所以他要离开时几个小的非常舍不得。但听了瑾娘的劝说,几个孩子也依依送别了林父,可等林父离开后,几人依旧心情低沉了好几天。
这种情况在几天后好转,因为三郎徐从军营里回来了。
徐所在的京郊大营,被陛下的心腹威武大将军掌握。威武大将军乃陛下伴读,从小一块儿长大。因情分深厚,当今登基后将京郊大营的虎符交给他掌管。他是天子近臣,又掌握着距离京城最近的二十万大军,为防陛下忌惮,只能做孤臣。
而此人心性忠直勇正,特别喜好提拔有能力的小辈。徐入了军营三月,原本不该为他所知,可耐不住他是平西侯世子亲自引进去的。
平西侯和威武将军儿时关系不错,这些年因为政见不同,早先的情谊几乎耗干了,可多少还有些香火情在。
但只这些情分也不足以让威武将军注意到徐,是因为之后还发生了另一件事,才让徐彻底入了大将军的眼。
据说是几个世家公子看不惯徐总是傲气十足的样子,加上军营中有“老欺新”传统,所以决定给徐点颜色看看。七八个人连计谋都懒得用,直接武力逼迫徐钻.裤.裆服输认错,结果可想而知,他们直接把徐的暴脾气引爆了。
一场大架不可避免。
那几个世家公子虽然浪荡了些,但进了京郊军营后,也都得缩起尾巴做人。他们敢在京城嚣张,是因为背后有家族撑着,可既然被特意送到京郊大营,那就是镀金来了,谁也不敢拿自己今后的前程开玩笑,所以平时训练还算刻苦。可就是训练了三四年的他们,被徐一个一个全部撂趴下了。
这消息轰动了!!
虽然最后双方都受到惩罚,但不可避免的徐爆红了。
他顺利入了威武将军的眼,也顺利的在京郊大营打响了名声。在一次常规的攻防战演习中,徐所在的小队本处于弱势,可被他接管后,却顺利的打了一场翻身仗。于是徐升级了,成了一个名下有十名普通士兵的小队长。
忙忙碌碌的,一个月之期已经过去,徐得了假期,迫不及待从军营中跑回了家。
可想而知家中几个小的猝不及防看到徐,那模样有多惊喜。
小鱼儿都不嫌弃小叔叔身上的臭味儿了,一把扑上去抱住他的大腿,欢喜的直喊“叔叔”。
倒是翩翩闻到那股扑鼻而来的汗臭味儿,一边捂鼻子一边扇风,嫌弃的不得了的说,“三哥,你这是几天没洗澡了?都快把我臭死了。小鱼儿快下来,下来下来,省的你小叔一会儿把你熏晕了。”
徐冷眼瞅了一眼翩翩,从没有觉得这个妹妹这么讨人嫌过。
他知道自己身上臭,可在侄儿侄女面前,就不能给他留点儿面子?他也是当人长辈的,他不要面子的么。
瑾娘佯作没看见这兄妹俩的“你来我往”,让徐坐椅子上,她开口问,“今天回来是有事儿,还是休沐?在家能待几天?你回来的不巧,今天你二哥去翰林院了,傍晚才能回来。要是你有要紧事儿,我这就让人把你二哥喊过来。”
徐连忙摆手,“我今天休沐,就这一天时间,亥时初必须回到军营。嫂嫂别喊二哥了,我又没事儿,等二哥从翰林院回来和二哥说话就行。”
不好意思的搓了搓鼻子,“二哥中状元是大喜事,可惜我初入军营,长官不给放假,我出不来,想给二哥贺喜也不行。”
瑾娘就笑,“都是自家兄弟,你二哥还能不知道你?不用说那些客套的,你的心意你二哥都懂。倒是军营里的事儿,你二哥帮衬不上你,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了。你平时谨言慎行些,别惹祸,争取好好表现,早些升职。”
徐不好意思对二嫂说,他原本是想谨言慎行好好表现的,可有些人就是上赶着犯贱,不给他低调做人的机会。他没办法,只能硬扛着上了。
当然这话不能说给二嫂听,不然她又要瞎操心。不过瞒的了二嫂瞒不过二哥,徐一想到二哥的鞭子,就感觉浑身都开始疼。
所以,他这么高兴跑过来是干么?生怕他二哥摸不着他,主动凑过来挨打的么!!
徐面上露出纠结的神色,在考虑要不要趁二哥还没回家,干脆直接回军营算了。
结果他就听二嫂又说,“你先去洗漱,要是累了就休息休息。我让厨房准备几道你爱吃的菜肴,碰巧宿家昨天送来了新鲜的鹿肉还没吃,家里猪牛羊肉也齐全,今天上午就给你准备丰盛点,好好给你补补。看你如今瘦的,是不是在军营都吃不饱?”
那不是,军营的饭菜不少。当然,军营里的士兵个个都是大胃王,吃饭全靠抢,动作慢点都抢不到。不过他是谁,他是小霸王徐三郎,抢东西这事情他不要太擅长,谁让他手脚利索,武功高强,所以要吃饱饭真不是问题。
但吃得饱就是吃不好。军营里是大锅饭,饭菜能煮熟就不错了,指望做好吃点,那是别想了。平常吃饭吃出虫子和叶子石头都是小事儿,有时候甚至还能吃出半拉子碎瓷片……
胃口都没了,还吃啥吃。碰上这种时候,不可避免就吃的少了。
不过他看着比进军营前“瘦”,实际上是一身肉都成肌肉了,脱了衣服身上肉多着呢。
不过这事儿他自己知道就行,不然说出来他多难为情。
中午厨房送了两个锅子过来,把牛羊肉和鹿肉都切成薄薄的片,另外还备了鱼肉、鱼丸、肉丸、鸡翅、虾滑、脆皮肠、毛肚、鸭肠,海带,藕片,青菜等诸多配菜。其中大部分都是肉,这是特意照顾家中三个小子的。
另外还有鲍鱼浓汤四宝,蟹粉狮子头,酒酿清蒸鸭子,胭脂鹅脯,香酥鹌鹑等几个大菜。满满当当的摆了两个桌子,当真再丰盛不过,看得几个小姑娘瞠目结舌,翩翩更是心疼的直叹气,“太奢侈了,真是太奢侈了!要是天天这么吃,用不了几年咱家就破产了。”
瑾娘好笑,“没事儿,就偶尔吃一顿。这不是三郎回来了,你看他瘦的,可得给他好好补补。他如今正长身体呢,可得把营养补足了,不然长不高。”
翩翩心道,三哥已经够高了,都到二哥下巴处了。再稍微长长,就撵上二哥了。他这身高,多少成年人都没他高,已经足够了。
再说长那么高干什么,光长个子不长心眼,有用么?
可惜害怕挨打,翩翩不敢说。
原本瑾娘也觉得东西有些多,今天中午怕是要剩余不少。可惜,她真是低估了正在长身体的小子们的肚量。
最后不仅三斤鹿肉,三斤羊肉,三斤牛肉被三个小子全部吃完,虾滑、鸡翅、黄喉那些吃的七七八八,甚至就连几道菜,也被几人吃的一干二净。
徐许是觉得鲍鱼浓汤四宝的汤汁鲜美,最后竟配着那些汤汁又扒了一碗米饭。
两桌东西基本全吃完了,三个大小伙子心满意足的斜倚在凳子上,消食。
徐叹,“这才是饭菜啊,在军营吃的那些简直是猪食。”
翩翩:已经无力吐槽,容她缓缓。
缓过来后翩翩到底忍不住回了一句,“按照你的饭量,军营能把饭做熟给你吃就不错了,还指望做好,呵呵,做好你们吃的更多,换谁也养不起。”
徐吃饱喝足,心情很美,不跟妹妹一般见识。
这时候外边青穗送了几盏消食茶来,瑾娘就点着徐几人说,“一人喝一盏,今天外边也不太热,一会儿你们三个都去外边转转。”
吃这么多,不消化掉就去午休,胃就该不舒服了。
长安长平接过碗,一口气把消食茶喝干净了。
他们刚才见小叔吃的欢,被影响也跟着吃了不少。可那饭量远超过他们以往的饭量,两人吃的太多,胃都有些不舒服。好在还有消食茶,想必一会儿就能好受许多。
徐也喝了消食茶,决定出去转转。在府里没劲,他准备趁还有半天空闲时间,去看看他两个小伙伴。
徐要走,小鱼儿不乐意,她也想跟着小叔叔出门。
自从外公回了平阳,都没人带她去街上玩耍了。爹要去衙门,娘要养胎,在家这几天她憋的好难受啊。如今好不容易抓到了三叔,小鱼儿坚决不松手。
最后不仅小鱼儿跟着出去了,连带着翩翩和长乐,以及长安长平都一道走了。
有徐在身边瑾娘不担心几个孩子的安全问题,可还是派了几个嬷嬷到跟前照顾。另外还让今天在家当值的墨河,安排几个小厮跟着,以防万一。
都安排好了,瑾娘就回去午休了。
她如今肚子大了,七个月的身子已经有些笨重。加上前几天操心着给爹爹带回家的东西,忙的好几天没休息好。即便如今爹爹已经离开好几天了,她感觉那几天缺的觉也没补回来,看到床就想睡。
瑾娘一觉睡到半下午,此时几个小混蛋竟然才刚刚到家。
瑾娘问翩翩他们做什么去了,翩翩就兴奋的说,“三哥带我们去听戏了。”
瑾娘嘴角一抽,小孩子家家的,戏曲有什么好听的。一句唱词半晌还唱不完,咿咿呀呀的她也听不懂,真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喜欢听戏。老人且算了,小孩子那里坐得住?听戏还这么高兴,瑾娘真有些不理解。
翩翩见瑾娘一脸不以为意,就着急的解释,“是变脸谱啊,唰一下,唰一下,那花旦一会儿换一张脸谱,可好看了。”
长乐和小鱼儿在一边附和的点头,真的很好看很好看。她们激动坏了,把荷包中的小银裸子全给打赏出去了。
瑾娘恍然大悟,她就说么,要是一般的戏曲,她都听不进去,更何况几个孩子。可是换脸谱么,那是挺有意思的。想必几个孩子当时只顾着看人变脸谱了,根本都不知道人家唱的什么。
不过这些都无关紧要,孩子高兴就行了。
她又问及长安长平,翩翩就道,“长安长平去写钱夫子布置的作业了,他们玩了半天,今天的作业一点都没做,怕明天钱夫子检查作业要挨批,所以去赶作业了。”
长乐抿嘴偷笑,“钱夫子今天布置的作业可多了,不仅让哥哥们背课本,还让写一篇文章,还有两张大字。哥哥们怕是要赶到半夜,才能把作业写完。”
瑾娘闻言心有戚戚,天下的学生都不容易啊。
但是眼前这个……
瑾娘问长乐,“你的作业写完了么?”
长乐点头,“我的大字已经写好了,而且还多写了一张。夫子让我背的书我早就会背了,我不怕夫子明天检查。”
瑾娘就夸,“还是长乐最让我省心。”
小鱼儿不乐意,“我也省心。”
1...5455565758...1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