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养娃日常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臻善
河州的百姓感激涕零的喊“青天大老爷”,巡边史们见状,一直黑沉的面色终于略有转圜,带上了几分笑意。
这天徐二郎和李和辉早早归家,瑾娘亲自去服侍徐二郎沐浴。就见他头发上满是灰尘,就连手和胳膊上,都有不少划伤。
瑾娘就心疼,“你一个同知,主持大局就是了,怎么还亲自动手了?”
徐二郎知道瑾娘是担心他,就轻笑一声,“连知州大人都脱了官府冲在第一线,我还能只在一边摆官架子不成?”
瑾娘闻言就气闷。
知州大人年纪可不轻了,又一直养尊处优,指望他在第一线干死干活,那是别想的。知州大人顶多就是做做样子,鼓舞鼓舞士气,才不会真出力。谁像他,怕是当真把自己当个下层小兵使唤了。
瑾娘也不是觉得这样不好,说实在话,官员只作秀不作为委实让人心寒,倒是徐二郎这样,贴近实际的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她才觉得自己没嫁错人。但还是那句话,她心疼啊。
瑾娘就又絮叨了几句,徐二郎闭眼假寐听着,也不插话,他沉默着,瑾娘就以为他累惨了,所以就不说了。
倒是两人用过饭回到床上,徐二郎这时候又不累了,就和瑾娘说起话来。
瑾娘也是听了丫头们的闲言碎语,就不免调侃他说,“听说两位老大人今天难得笑了笑,可把人稀罕坏了,是也不是?”
徐二郎就点点头,然后才和瑾娘说了一些她不知道的事情。
原来自从边境回来,两位大人就黑沉着脸,一副回了京城就要参奏归德将军的架势。虽然其中固然有几分对归德将军的不满,但终极原因却不是出在归德将军身上。
所谓为何?有三也。
其一,辽东的边军所用的刀剑等兵器,竟已八年不曾更换。大部分将士用的还是早先的刀剑,不仅卷刃,而且看着随时都能断裂。
其二,边军所穿的衣物还只是夹袄。若非辽东的边军大多是辽东本地人士,早已习惯了严寒,且就如同辽东的百姓一般大多五大三粗,体格健壮,想来无论如何是抵御不了这冷冽的天气的。就这,大多数士兵也被冻得鼻青脸肿,手脚都是冻疮。也幸好营地周围多山多林木,营地四处可见火堆,不然,这些人怕是还没上战场,就已经被冻死了。
其三,军饷半年不曾下发,将士没法补助家人,家中只有老弱病残的,已经无法维持生计。
如此种种,都诉说着一个事实:朝廷中有人克扣军饷!有人盘剥军中物质!负责军士们衣物的作坊以次充好,祸害将士身体!
这些事情一一罗列出来,可不把巡边史气的脸红脖子粗。
可要说这些军饷是被归德将军克扣了,也不现实,毕竟归德将军的模样比这些将士们好不到哪儿去。
这些巡边史为求真相,还去过将军府,果然空旷至极,就连将军夫人,身边也只有一二人手使唤。府里吃用只比平民百姓略好些,着实不像是贪污了的样子。
可不管怎么说,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归德将军都该上书。他迟迟不对朝廷奏禀,谁知道是不是心里盘算着什么。
正是因为对现状的深恶痛绝,对归德将军不作为的厌恶,巡边史们气愤的脸都黑透了。
而这也是李和辉初次从边境回来时脸色难看的原因。边军如此困难,武器如此凋敝,能自保已经不易,还想着趁机反攻鞑子,谋求更大的利益,那真是痴人说梦。
不说这些远的,却说边军凄惨的现状,这真是让瑾娘怀疑,“边军当真如此惨么?”
徐二郎幽幽道,“不到那种程度。一半真一半假吧。”
瑾娘闻言就知道里边肯定有内情,就瞪大眼,往他身上靠了靠,“你仔细说给我听听。”
原来早在李和辉往边境去前,边境的归德将军就收到了京城来的密信,得知了朝廷要派遣巡边史来辽东的消息。
辽东穷困,对面又有鞑子虎视眈眈。偏偏前两任将军和河州的官员都不作为,导致河州民不聊生,边军散漫颓废。
边军的军容军貌有所改良还是在归德将军上位之后。但作为一个河州本土人士,归德将军在朝中没有亲朋故交,想从朝中多要些物质,改善边军情况着实困难。如今听说巡边史要来辽东,可不是机会来了。
所以归德将军让属下将最破烂的衣物和兵器都拿出来用上,就用这副凄惨的容貌,面对巡边史的“突击检查”。
若是事情顺利,这些巡边史回京,朝廷必定得拨下款项,到时候边军也能武装起来。
即便他最后会落下一个管理不善、玩忽渎职的罪名,可在朝廷想要对鞑子用兵的情况下,这个归德将军也不会换他人来做。所以这笔买卖对归德将军来说,划算极了。
可惜天算不如人算,谁也没料到,这些巡边史被一场大雪困在了河州,年前是回不去京都了。若是想走,也要来年……但这都无妨。总归辽东边军缺饷银的事情已经上达天庭,就不信允文帝知道了不揪出贪污腐化的蛀虫,不给辽东边军一个交代,不重新下发银款。
只要这些目的都能达到,这次就不算白忙活。
瑾娘听到这内情,有些目瞪口呆。
谁能想到归德将军会有如此骚操作呢。
换做一般的边军将领,听到巡边史来临,肯定操练将士,让他们以最好的容貌出现迎接。可归德将军偏偏反其道而行……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这招用的真好,实在高明。
这一晚瑾娘不知何时睡着的,翌日,她却是被三胞胎的哭声吵醒的。
三个宝宝一起哭,魔音灌耳不外如是。
瑾娘头痛的坐起身,让丫鬟抱长绮进来。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这个小祸头子惹事,这个小姑娘,人小小的,可体内的能量是真大,真是把全家人都折腾的人仰马翻。
奶娘把长绮送进来了,小姑娘哭的泪眼巴巴的,结果到了瑾娘的手里立马就止住了哭声。
瑾娘见状不由“呵”了一声,笑着点着小姑娘的鼻尖说,“小坏蛋,就会缠磨人。”
小鱼儿和荣哥儿小时候也哭闹,但绝对不像长绮这么难搞。这小姑娘,可真是上天派来折磨她的,瑾娘真是不知道上辈子做了什么孽,这辈子才让这小姑娘托生到自己肚子里。这个小魔星,可太会折磨人了。
瑾娘陪着长绮玩了一会儿,小姑娘精力有限,片刻后就在娘亲香香软软的怀抱中睡着了。瑾娘见状赶紧把她递到嬷嬷手里,这才揉着酸痛的胳膊起身。
穿越养娃日常 299过年
今天已经年三十了,翩翩几个至今没有过来翠柏苑,想必是在府里忙活。
大年下的,瑾娘也坐不住了,赶紧用了早餐就裹着厚厚的斗篷出了门。
果然,一出翠柏苑,就见小鱼儿正指挥着府里的丫鬟婆子们挂灯笼贴窗花。
瑾娘见状就问,“你姐姐和小姑姑呢?”
小鱼儿看见是娘亲过来了,喜得眉开眼笑,还不着痕迹的把小腰挺了挺。
她如今也是个大姑娘了,府里的事儿她能操持许多许多。看看,这府里是她看着人清扫打理的,树木是她看着人修剪的,花卉上挂的绢花是她看着布置的,如今就连这灯笼和窗花,也是她亲自盯着妆点的。
她真是不容易,她可真是太能干了。
小鱼儿矜持的回答说,“姐姐和小姑姑一人在厨房盯着今天的年夜饭,一人在交代嬷嬷给下人们发月俸和过年的福利,都忙着呢。”
今晚上吃年夜饭,一些大菜一大早起就该张罗起来了,不然担心赶不上晚饭。
另外过年主子高兴,也要给下人添些彩头,像是月银什么的,这个月势毕得多发点,就是新衣新鞋之类的,也是人人有份,大家一起乐呵乐呵。
瑾娘听了心中慰藉,再一次感叹,家里有几个长起来的小姑娘是真好,都快把她这个长辈替出来了。等她们再大几岁,就能把府里所有的事儿扛起来,那时候她就无事一身轻了。
但随即又想到,等小姑娘们等抗大事儿的时候,也到了出嫁的年纪了。说起来孩子都是替人养的,心酸。
瑾娘就扁扁嘴巴拍了拍小鱼儿的肩膀,“小鱼儿继续忙,娘去厨房看看。”
小鱼儿看着娘亲潇洒走开的步伐,不开心。她这么能干娘亲竟然都没夸奖她,好失落。
瑾娘走近厨房,远远的就瞧见翩翩和李和辉站在一处说话。两人身边还站着两个丫鬟,两个婆子,他们虽然是相对而站,但距离不近,很守分寸。
瑾娘距离两人远,也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但看两人面上含笑,眉眼盈盈的样子,也知道说的投契。
瑾娘想了想还是不过去讨人嫌了,倒是回头得旁敲侧击一下,看李和辉准备什么时候上门提亲。
另外,他的亲事也不是他自己能完全做主的,还要得了老郡王妃的首肯才行。老郡王妃为人如何他们不知道,只从李和辉透漏出的信息拼凑得知,那是个规矩严明,却疼爱孙儿的老人家。这一点没有指向性,所以瑾娘也不知道,这老人家究竟是个什么脾气,自家翩翩能不能讨得老郡王妃的喜欢。
至于庄郡王妃,这人就不考虑了。连自己腹中爬出来的儿子她都不喜欢,还能指望她对李和辉的媳妇多几分疼爱?青天白日的,还是别做梦了。
庄郡王妃和李和辉母子之间的关系疏离,倒是不用多考量她的脾性,因为早先李和辉曾无意中和徐二郎说起,若是成亲了便会想办法分家。
若是如此,自家翩翩嫁过去上边没婆婆拿捏,这桩婚事也不错。
而如今最关键的,还是说通老王妃……
瑾娘心里想七想八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绕着小路进了大厨房。
厨房中掌勺的厨子和干杂活的婆子们忙的脚不沾地,但即便忙碌,他们面上也满是笑容。
毕竟一年到头,就这一天能放开了吃喝。主忍家大方,今晚上下人的宴席也是上好的。不说鸡鸭鱼肉样样齐全,甚至就连比较稀罕的牛羊肉也是不缺的。
若是今晚不用当差,侥幸还能分得几口酒喝,那真是再好的日子也没有了。
众人冷不丁看到瑾娘进来,都吓了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儿起身见礼。瑾娘就摆摆手,让他们各忙各的。
她只是视察视察情况,又不是来挑刺的,所以远不必这么惶恐。
瑾娘在厨房绕了一圈就出去了,关键是她在这里大家做活儿都不自在,个顶个的束手束脚的,就连大厨做菜都掌握不好火候了。
与其在这里碍事,不如去别处看看。家里的对联好像还没贴,她得盯着徐二郎写好了让人贴上。
河州这里是三十下午贴对联,这风俗和京城与平阳有些不同。但都说入乡随俗,他们还是按着这里的风俗来吧。
瑾娘就转到了徐二郎的书房。
墨河在外边守着,看见瑾娘过来赶紧见了礼给她推开书房门,还顺口给里边在看书信的徐二郎说了句,“夫人过来了。”
徐二郎在看宿迁和林父发来的书信。书信是随着两家的年礼一起在今早到达的,那时瑾娘还在睡觉,徐二郎就没有叫醒她。此时看见瑾娘过来,徐二郎就冲她招招手,“岳父的书信,你来看看。”
徐二郎说着又继续看起宿迁的信来。
宿迁在信中说了朝堂中一些动向,另外着重表达对他喜获三胞胎的羡慕嫉妒很。这个思想在上一次来信中,他已经表达过了,此番又提起,宿迁对此的极度羡慕可见一斑。此外还说了长安长平两个小子在书院如何,徐父徐母身体是否康健。从这些也可以看出,在他们不在京城这段时间,宿迁当真非常关照家里。不说对家中的孩子多看顾几分,就是家中二老,也是逢休沐必定过去请安的。
这是情分,徐二郎记着。因而看过书信就感慨一声,“回头再拿一根老山参给宿迁送去。他家中父母也上了年纪,府里备着老参也能防个万一。”
瑾娘随口就应了一声,她没看宿迁书信,但只听徐二郎这意思,就知道宿迁肯定是为家里做了什么。人家替他们照看家里,他们送老山参回报是应有之意。人情往来可不就是这么回事,这一来一去的,情分就愈发厚重的。不然只指着一方面付出,迟早散摊子。
虽然家中总共也不过收敛了五六只野生的老山参,其中两只要送回平阳,给林父、沈姨母和石府的外公,另外徐父徐母那里也要送一只,楚先生夏先生那里一只,他们这边留一只以防万一,再给宿迁一只,家里可就一只没有了。
但该给的东西瑾娘不会吝啬,所以顺口就应下来。
她的心思都在手中的书信上,这还是她成功诞下三胞胎后,林父和沈姨母送来的第一封书信。
从书信落款的日期看,他们是在三胞胎满月前几天,才收到的书信。当时的心情激动澎湃,语言难以表达。这从林父在书信中接连写了好几个“好”字就可以看出,对此事林父真是狂喜。
当然,也不乏一些后怕和忧惧……林父在信中就提及,沈姨母得知她诞下了三胎,先喜后惊,晚上还接连做了几个噩梦。若非她腹中的孩儿已经诞下,且都安康,怕是姨母要过上一段惶惶不可终日的日子。好在她已经分娩成功,林父才有了理由安抚沈姨母,才让她忧惧的心情略有好转。
信中说的是沈姨母,但这何尝不是林父的心思。想来他过了初始的振奋后,也后怕起女儿的孕事。这是菩萨保佑,顺利分娩了,若是有个万一,当真不敢想象……
许是这种心情多少影响到林父,所以林父在信中絮叨了许多让瑾娘注意身体的话。作为一个性情内敛的父亲,林父和大多数的父亲一样,并不善于表达对儿女的关心体贴,在此事上也特别呐与言语。但这次,他强调了一遍又一遍,叮嘱了一遍又一遍,看得瑾娘心酸不已。
她看得眼眶多红了,甚至还垂下头抹了把泪珠子,等情绪略有平复,这才将手中的书信递给徐二郎,“河州和平阳隔着千山万水,这一生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父亲和姨母。”
语气中许多酸涩怀念,让徐二郎莫名揪心。
他快速将瑾娘递来的信件看完,也弄明白瑾娘有此感慨的缘由了,不由轻笑着逗她,“怎么尽说些丧气话?你是岳父的女儿,若是想回家,我还能阻拦你不成?”
瑾娘嗔他,他故意曲解她的意思。她说了是他拦着她不让她去平阳么?她那意思分明就是,就是不舍得他,才不愿意一人远行的。更何况,现在还有一二三四五个腿部挂件,其中三个更是小的禁不住一点风吹日晒,一点奔波劳碌。就是为了他们好,短期内也不可能出远门的。
瑾娘叹息一声,心情愈发颓丧了。徐二郎见状将她抱过来,“再等两年,再有两年就让你见岳父和姨母,你看可好?”
瑾娘狐疑看他,“什么意思?”
“傻!我在河州待够三年肯定要回京述职,届时带你们一同回京未尝不可。只是身在官场身不由己,我顶多带你回京,却没办法送你回平阳。届时你若实在想念岳父姨母,恐怕要劳驾他们二老从平阳跑到京城看你了。”
瑾娘立马打了退堂鼓,“那还是不要了。”
父亲和姨母如今年纪也不小了,做儿女的不去看望他们已经是不孝,还要劳烦他们舟车劳顿过来看望,那他们成什么了?
况且回京述职都是年尾的事儿,那时候天寒地冻的,出远门更不容易。所以还是别劳烦二老奔波了,不然路上出点意外,他们后悔莫及。
徐二郎见瑾娘心情还有些郁郁,就说起青儿所做的文章来转移话题。
青儿到了河州后,见识了河州的人文风情,也拜访了几位本地的大儒,多少得了些指点,所以文章整体上增进不少。
最关键是,文章变得“稳重踏实”了。
“青儿以前的文章有些脱离实际,如今更务实和实用。”
这也是许多小年轻文章上的通病,因为见的少,也因为满腔理想主义,所以写出的文章不能从实际出发,透着一股子浮气。如今青儿该是认识到这个问题了,文章就变得务实起来,内容也更加充实和有层次感。
这是好事儿,这能说明他这个人长进了,也能证明,思想上有了进益。
徐二郎如此说,瑾娘立马高兴起来。
做官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为百姓办实事么?只在文章中写一些空中楼阁毫无建树的东西,是没办法长久把官做下去的。只有心中有民,胸怀百姓,才能做出政绩,才能仕途远大。
可对青儿来说,如今说些为官的话还太早,毕竟他还只是个秀才,连举人都不是。
而从秀才到进士,中间每一步都比之前一步更难攀登。而每一次科考,阅卷的大人喜好的文风也不一样,也不一定偏重务实的文章,所以,青儿只一门心思写这些文章,妥当么?
徐二郎揉了把瑾娘的头发,笑她,“青儿比你聪明的多。科考的道道他都懂,也知道变通。阅卷的大人喜欢什么文风,到时候往哪个方向靠近就是。我说青儿务实,他又不是只会务实。他啊,脑子灵活着呢。”
意思就是说,这事儿在青儿看来就不是事儿。他都不放在眼里,你就别操些闲心了。
瑾娘听出了言外之意,就嗔了徐二郎一眼,随即从他腿上跳下来,捏着帕子往门外走。
徐二郎在她身后轻笑着跟上,握着她的手两人一道往后院去。
若非这两封书信被放在书房里,且他还有一桩公文没处理,不然他是不会过来前院的。
大过年的,谁还不想老婆孩子热炕头了。如今事情办完,自然没有在这冷冰冰的书房停留的道理,所以,徐二郎轻笑着拉着瑾娘就回去了。
到了晚上,众人再次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这次的年夜饭也算热闹,毕竟,连三胞胎都被抱到花厅里了。
花厅里多了三张小婴儿床,感觉本来还挺宽敞的空间瞬间就拥挤了。但不得不说,添了几个人头,这喜庆气也更足了。
因为人不多,且都算是自家人,也就没有分桌,众人依旧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翩翩和长乐、小鱼儿胃口都小,吃了几口就饱了。可长辈还在桌上,她们也不好意思下桌,就这样无聊的坐在一边听他们说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