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养娃日常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臻善
徐二郎不急不慢的解开身上官服的扣子,从容的换了一身家常穿的常服。
随后又他洗了把脸,将自己打理好,才有空理会瑾娘,“慌什么?饭要一口一口吃,仇要一个一个报,你这么急,难道不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
瑾娘瞪他,“咱们俩到底谁更心急一些?我这刚从浍河手中拿了查到的消息,才想出折磨人的法子,结果你那边就让墨河上手了。我这慢一步的都没来得及做什么呢,你都快把事情做完了。就这你还好意思说我心急?”瑾娘一副“你给我好好说说,咱俩到底谁更坐不住,谁更心急?”的眼光瞪着徐二郎,徐二郎就笑了。
见屋中此刻没外人,他一把揽了她过来,让她坐在腿上,才慢悠悠赔不是,“是我心急,刚才胡言乱语惹怒夫人了,是我不是。只是我这么做也是为了瑾娘好,毕竟总不好让那些杂碎脏了瑾娘的手,瑾娘说对不对?”
瑾娘:她现在耳根发烫,浑身虚软,根本听不清徐二郎在说什么。不过这不耽搁她点头认怂,“对对对,你说的都对。那管媒婆呢?”
管媒婆作为黑了心肠的帮凶,不管是瑾娘还是徐二郎,都不可能放过她。只是能让管媒婆判死刑的关键证据还在路上,一时间倒不好处理她。
瑾娘闻言就说,“那就让她再逍遥几天。”
说是逍遥几天,真就是几天时间,三天不到,管媒婆就被官府刑拘了。罪名还不少,零零碎碎的罗列了七八项,其中有些罪名还是浍河没有查到的,都是审问管媒婆那天,有百姓来报案从新审查出来的。
最后管媒婆也被罚没了全部身家,直接入了牢狱,等候大理寺人上奏申请死刑的批复下来,也逃不了身死的结局。
左侍丞家和管媒婆入狱的入狱,死的死,这事儿才算告一段落。
然而这和翩翩预想中不一样,小姑娘难得动一次歪心思,要给自己出口气,可惜还没想出好办法,敌人就再无反抗之力了。
翩翩:有种磨刀霍霍向牛羊,牛羊已经大卸八块躺在案板上的无措感觉。
翩翩和瑾娘说起此事时,就道,“是嫂嫂动的手吧?嫂嫂出手太快了,我原本还想亲自报仇呢。”
瑾娘谢绝领工,将徐二郎推出去,“没我啥事儿,都是你二哥的功劳。”又把之前徐二郎和她说的话,拿出来堵翩翩的嘴,“你二哥怕脏了我的手,肯定更怕脏了你的手。他都不让我费这心思,你更别说。你啊,还是老老实实管家学本事吧,外边那些污糟事儿,咱们都不管,都交给你二哥处理。”
翩翩半是甜蜜半是忧伤的道,“好吧。”
翩翩的忧伤很快被长安长平的回归打散。
不知不觉间,两小孩儿已经入学半个月了,如今恰逢半月一次的假期,两人欢欢喜喜的回了家。
有关翩翩被提亲一事,瑾娘没了两人说,甚至于,整个京城对于管媒婆替左侍丞家求娶翩翩一事都不知情。那辆小孩儿年纪更小,瑾娘自然没有和他们提及此事的道理。
两小孩儿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离家,很是不适应了几天。长平别看一开始兴致勃勃的,可等入了学院,很是哭了两天。好在这家伙天生适应能力强,交际手腕也好,等到第三天就渔有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他不孤单了,也就不想家了。可以到学校放假的日子,长平也是坐不住,早早就收拾了一点东西,火速拉着长安往自家的马车上跑。
瑾娘和翩翩几人在家中等到长安和长平,半个月时间不见,两人看似瘦了些,但精气神还好。且似乎因为离开了家,两人身上多了些独立的气质,看起来不像以前那样一团孩子气了。
长安满面含笑的给瑾娘行了礼,长平大眼在屋内扫了一圈,眼睛不自觉就红了。
瑾娘面上含笑,心里却无奈,长平当真是个性情中人。这孩子心思纯正,原以为去了书院见识里边的小纷争,多少会长进些,不再那么情绪化,可惜,她还是太甜了。
不过孩子心性好当家长的灭有嫌弃的道理,所以瑾娘遗憾过后,就亲热的拉着两人说起书院的事情。
不仅瑾娘对他们在应天书院的事情好奇,就连翩翩、长乐,甚至是最小的小鱼儿,都眨巴着眼睛耐心等他们这些天的经过。
长平表现欲强,不等长安说话就巴巴的把这半个月的经历交代了。
从进了班级做了介绍后,夫子就安排了考试,然后一考考了一整天,他整个人都快被烤成焦圈了。到第二天就出了成绩,然后他和长安、板儿,成功考到前五名中。
“为什么是前五名?不是说前三名才有升级的可能么?你只说前三名就行了,说前五名没意义。”翩翩惯性吐槽过后,脑子突然一激灵,“长平,你给我说实话,不会是你刚好就考了第五名吧?”
长平捂着胸口,耷拉着脑袋,好吧,不用问了,看这表情就知道,这小子绝对就时第五名。
翩翩:“……长平你这不行啊。当初去书院的时候,不是你口口声声说一定会考到前三名,然后和长安、板儿一起升级到丙班?结果可好,长安和板儿做到了,你却食言了。”
长平抑郁,“我也不想啊,我也很烦恼啊。小姑姑我已经够努力了,可是,可是……”可是谁让班里还有另外两个小变态呢。其中一人差点和大哥打个平手,也就稍稍逊了大哥一筹。另外一人也天资聪颖,和板儿不相上下。他不及大哥和板儿,自然也不及那两人,所以就被排挤到第五名了。
一想到不考到前三,就不能升级,长平委屈的想哭。
他都这么可怜了,偏偏小姑姑还没有同情心的揭他伤疤。“这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你想想,你和长安是一样的,之前开始读书的时候,你俩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如今高下立现了吧。”
长平:“……”
翩翩:“你就承认天赋没有长安高,还没有长安努力,这又不难。所以就承认吧,你就是不如长安在读书上有天分。”
长平:不,我就是不承认!我还就不信了,回头我三更眠五更起,还不能赶上大哥……好吧,就是赶不上大哥,最起码要赶上板儿,赶上板儿也就赶上了魏庆耀,那他就是板上钉钉的第三名!
所以努力吧长平,你的前途还是很光明的!!
长平被打击了,也不恼,又兴致高涨的说起马术课上他一手骑术吸引人眼球,被马术老师看上眼,亲自点了他做辅助。
翩翩又插话,“辅助什么?”
“就是给夫子打下手,帮衬学生骑马,还要做好考勤,同时每堂课课前要去将马匹牵过来,课上完后再把那些小马驹一头不拉的送回去。”
瑾娘:其实就是马术课的课代表。
翩翩:“哦,原来就是个打杂的啊。”
长平:“……小姑姑你可以不说话么?你接话接的我谈兴都不佳了。”
翩翩:“好吧,我不说了,你继续说吧。”
长平又说起书院的伙食如何,他们住处几人一个房间,同宿舍的学生都是哪里来的,脾性如何。还提到诸位讲课的夫子怎样,包括长相脾性都说了几句。当然,期间也不忘吐槽,比如那个夫子一口家乡话,他们听课听得简直费神极了。不仅要努力听懂夫子的俚语,还要听懂他传授的知识,实在折磨人。还有那位夫子有洁癖,甚至有点强迫症,每次他们读书的动作都要整齐划一,衣裳和上不能有一点脏污,不然夫子拒绝讲课和批改作业。另外还有爱拖堂的夫子,爱炫耀的夫子,课堂上爱吃小零食的学生,爱接老师话头,结果被屡次罚站,偏还恶性不改的学生……
长平讲的栩栩如生,不时还亲自演一段。长安不打断他,只在长平遗忘的时候,恰如其分的补充一句,于是长平说兴更浓了,瑾娘和翩翩几人的兴趣也更大了。长乐和小鱼儿这两个更没见识的,听着听着出了神,不一会儿就竟然流出口水来……
最后等长平中间歇息,喝口水缓一缓时,几人才注意到,天色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黑了。
瑾娘甚至还在靠近门边的地方,看见一个黑影,她初始吓了一跳,随即看到是徐二郎。这人不知道什么到家了,也不说话,就站在门口听着他们闹腾。
瑾娘就站起身招呼他,还轻责备了一声,“到家了也不说一声。”
“看你们说的开心,就不扰你们的兴致了。”
长安和长平赶紧起来给徐二郎行了礼,随即长平兴奋的问道,“二叔你听到我刚才说的书院的事情了么?二叔书院真有趣,虽然有些学生烦了点,有的夫子脾气不好。但书院人多,课程也安排的好,我还挺喜欢的,嘿嘿。”
徐二郎就道,“那就好好学,争取学出个模样,几年之后也让书院以你为荣。”
长平郑重的应了一声,“是。”
就连长安都跟着应和了一声。
徐二郎回来了,天也晚了,瑾娘就让人上饭。
偏小鱼儿还想听哥哥说“故事”,就缠着哥哥再说一会儿。
瑾娘一个眼神过去,小鱼儿赶紧松了长平的手,可还有些委屈,就跑到徐二郎跟前,冲他爹爹撒娇,“爹爹,再让二哥哥说一会儿好不好,好不好么?”
徐二郎:“听你娘的,先吃饭。就是你不饿,你两个哥哥也饿了。他们从书院回来就没吃过东西,恐怕现在饿的手都抖了。”
长平和长安立刻给小鱼儿表演,什么叫饿的手抖。
小鱼儿多善良的小姑娘,看见这一幕只能作罢。但坐到哥哥们身边后,她就一个劲儿给两个哥哥夹菜,还不住的扯着小奶音说,“哥哥多吃些,哥哥快快吃。”吃完了再给小鱼儿说故事。
穿越养娃日常 第156章 接父母
长安和长平半月里有一天假期,前天上完上午课众人回家,到了第二天老时间返校。
也就是说,两人总共可以在家里待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到了第二天,因为家里距离应天书院太远的缘故,还要早早赶过去,勉强只能在家里吃一顿早膳。
在家里的时间有限,愈发显得和家人相处的时间珍贵。所以当晚吃过晚饭后,长安和长平便留下来又和瑾娘几人说了会儿话,等到天色很晚了,小鱼儿都频频打哈欠了,徐二郎才挥手让两个小子回去睡觉。
长平还不想走。
走了就只能等到明天早膳时再见到小姑姑和妹妹、婶婶了。这真是看一眼少一眼,舍不得啊。
可惜,管他们舍不舍得,徐二郎用冷眼将两个小子盯了出去。
翩翩和长乐被长安和长乐顺道送回,小鱼儿则被嬷嬷抱回去睡觉。屋里清净了,瑾娘才和徐二郎说,“长安和长平看起来比在家里成长不少,看来外边还是磨练人。”潜意思是,心疼两人在外边吃了苦头。
“你别担心他们吃苦受罪。”徐二郎替她拆卸了钗环,一边道,“对他们这个年纪来说,吃点苦头受点罪不是坏事,就是遇上点糟心事儿,被骗了被利用了,也是好事儿。这总比以后他们长大了,在官场上或是其余事情上被人坑一把强。至于你说的两人有长进,这不是应当应份的?若是离开家两人还一如既往的天真,我就要担心什么时候有人通知我去给他们收尸了。”
瑾娘觉得这话不中听,拍了徐二郎的手一下,徐二郎不以为意,继续道,“我说的是实情,兴许这话不好听,可事实就是如此。也好在长安长平不是没计较的人,心里有谱,他们能互相帮衬,这最好不过,你在家里也可以稍微放心些。”
“好了不说他们,去洗澡吧,天色晚了,明天一早我还要去衙门,咱们早点睡。”
瑾娘浑浑噩噩的被徐二郎打发进了浴室,一边冲洗身子的时候一边还想徐二郎说的话确实有道理。可是孩子被逼着长大总归让人心疼,可徐二郎丝毫不以为意。所以说到底,这不是亲生的叔叔吧?
隔天长安长平还渴盼着能在走前见一眼三叔徐,可惜徐根本不到休假的日子,他们等了也白等。最后眼见着再不出发就不能在规定时间赶到学校,说不定会被山长惩罚,所以两个小子蔫头蔫脑的坐上马车走了。
两人离开后翩翩挽着瑾娘的胳膊和瑾娘吐槽,“多大人了,还做出可怜巴巴的模样,看得我心里怪不落忍的。可是,学院里的规矩是你想不遵守就不遵守的么?无规矩不成方圆,这话还是他们说的,偏偏也是他们,还妄想能混到天黑再回去,真是天真。”
瑾娘:“……”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长安长平回来我真觉得两人变化挺大的,怕是下一次回来,两人身上的幼稚感就完全退下去了。唉,以后见得少了,说不定我看这两小子越来越陌生。嫂嫂,你说咱们都如此,那父亲和母亲下一次见到长安长平,还能认出他俩来么?”
瑾娘:“……”这真是个好问题。事实上,瑾娘觉得即便是长安和长平还没太大变化时,若不是两人身高不同,徐父和徐母也不见得能分出长安和长平谁是谁。这其中自然有两人模样肖像的缘故,另一方面何尝不是因为徐父和徐母和孙儿不亲近。
想当初在平阳镇时,长安长平都是例行给徐母请安的。一月两次问安,还是和瑾娘一起与翩翩一起去的,就这徐母还不一定会见,这生分可见一斑。至于徐父……他还不如徐母。
不过提到徐父徐母,看看气候如今也是时候接他们过来京都了。
瑾娘之后就和翩翩说起接徐父徐母进京的话,对此翩翩自然满心愉悦。
她虽然和徐父徐母不亲近,但那到底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这世上只有父母嫌弃儿女不孝顺不明理的,那里有儿女嫌弃父母的道理。所以,尽管翩翩心里对父母有点微辞,可这么长时间不见面,那点小膈应也都烟消云散了。
反倒是对父母的思念如同翻卷的河水一样卷土重来,所以翩翩对于接父母进京一事,还真有些迫不及待。
不过,他们派人去接,徐父徐母就一定回来么?
想想那两人的脾性和作为,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说。
不过徐二郎如今已经稳当了,却还把父母留在老家确实不像话。更何况老家还无子女孝敬,那这更容易让人攻讦了。
所以接徐父徐母来京一事势在必行,瑾娘脑子转了转,就叮嘱翩翩回去给老两口写封书信。信上要尽可能的道出自己的思念,说自己想念父母夜不能寐,日不能食也好,说因为想念父母瘦了三斤,每日泪流不止也行。总之,要尽可能把自己往“凄惨”两日上靠,图的就是徐府徐母心理还有点女儿的位置,会因此过来京都。
翩翩一听嫂嫂这嘱咐,惊愕之后就抚掌大笑,“好,好。嫂嫂放心,我一定好好写信,保证母亲和父亲读了信以后,会跟着落一缸眼泪。嘿嘿嘿,我就不信他们不担心我,回不来京都。”
叮嘱了翩翩,瑾娘也给徐父徐母去了书信。当然,她为人媳的自然不好在公婆面前卖惨,但她也有杀手锏,就在信中提到了翩翩年纪也到了,是相看的时候了。她随时嫂嫂,可翩翩有父母在,婚事也轮不到她做主。关键是她还年轻,看人没有徐母看得准,所以恳请徐母来京城操持翩翩的婚事。
这大道理摆出来,徐母要还是推辞不上京,瑾娘就真是无可奈何了。
写完信瑾娘也没有封口,就放在书房中。等徐二郎回家,她将书信交给他看,顺便看徐二郎有什么要交代的,干脆就在后边添几笔,然后就可以让人送回平阳了。
徐二郎从头到尾看过一遍,说了声“尚可。”随即拿起狼毫,龙飞凤舞的在信末又写了几句话,大致意思是,荣哥儿出生两个月还未见过祖父母,父母也为曾经见过新出生的孙儿,这实耐憾事一桩。祈求父母同来京城探望幼孙,共度中秋佳节。
瑾娘在一边撇嘴,“中秋父母是赶不过来了,如今距离中秋就只有不到半月时间了。”又笑着说,“你这书信要是送的及时,说不得还能赶在中秋节前送到父母手里。”
徐二郎说,“不能共度中秋佳节,能共度春节元宵也好。总归要把两老接过来,他们年纪大了,独留他们在平阳,不太方便。”
话落音徐二郎已经将这封书信封口,顺带又拿了纸张写起来。
瑾娘好奇的看过去,就见徐二郎竟是给早先送他们来京城的哪家镖局写的。意思不言而喻,就是担心路途不稳当,让镖局护送老两口来京城。
瑾娘看得直点头,这个安排好。那镖局上次来过京城一次,路熟了,再说镖师都是平阳镇的人,和徐父徐母多少能说上些话,也省的安排别的镖师过去,老两口信不过,或是沟通有障碍再不高兴如何如何。
翌日徐二郎就让人派了汇合亲自将手心送回。同样也吩咐了汇合,无论如何也要请两位老人家来京,且务必保证沿途不出差错,让老两口平平安安到达京城。
汇合领命而去,徐二郎照旧按时去衙门,按时回家。瑾娘则拉着翩翩在家里张罗开了。
先是给徐父徐母安排住所。
这个其实早就安排好了,这幢三进的大宅子,在中轴线上有一处院子。不仅地理位置好,里边的布置也清雅秀丽,风景怡人。
瑾娘一开始入京的时候,就想过要不要直接入住那里,可随即却打消了那主意。
因为徐父徐母迟早要入京,到时候总不能她和徐二郎住主院,让老两口住偏院去。这是大不孝,不管说到哪儿,徐二郎都没理。
既然知道迟早要搬出去,那还住进去就脑残了。所以瑾娘直接把那院子空了出来,她和徐二郎则住到靠东边的院子去。
东边地方大,院子也敞亮,而为了小姑娘们的安全考量,翩翩和长乐的院子也在东边,就在瑾娘和徐二郎院子的隔壁。至于西边的院子,则给了徐和长安长平。
东西两边的院子拱卫着中间的主院,这院子就给徐父徐母住。只是不知道到时候夫妻两人能不能住到一起,是不是还要分居……不管了,反正院子里屋子多的是,要是徐父徐母两人见面还拌嘴,说不到一起去,分开住不同的屋子想来他们也能将就将就。
提这些就说远了,再说收拾院子的事儿。
主院其实一直都有人定期打扫,甚至维修和看护都和其余院子一同进行的。
又因为早先就和徐二郎说好了,中秋节前后接徐父徐母到京,所以瑾娘早早就安排人把里边能用到的东西都置办好了。不管是家具茶具,还是床单被褥,全都是崭新崭新的,也都是京城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家喜欢用的款式。反正不管里里外外,瑾娘都打理的妥妥帖帖。
但瑾娘今天还是又拉着翩翩,盯着人从里到外将院子重新拾掇了一遍。直至落日西斜,众人才将院子理好。
翌日瑾娘又叫了牙婆上门,买了几个鲜嫩的小丫鬟和仆妇放在主院,到时候就伺候徐父徐母了。
此外她还吩咐人收揽些新鲜的玩意儿,就想着到时候也让徐父徐母乐呵乐呵。
她还打听好了一个唱戏好的戏班子,因为对方生意红火,生意都排到两月后去了,所以瑾娘又忙碌着定了一场戏。就等着徐父徐母来到京城,家里也举办个宴席,邀个戏班子到时候热闹热闹。
她这忙忙碌碌的,不知不觉时间就到了徐休沐的时候。
徐回了家就见家里来来往往都是人,众人都风风火火的,看起来忙的脚不沾地的模样,也是不解。
拉了个小厮询问一番,才知道嫂子在准备父母的院子。
徐的心思一时间百味杂陈,总之挺不是滋味儿的。
等到见到徐二郎后,他就凑到二哥跟前说,“怎么把父母都接过来了?娘还好说,她不爱交际,不会给你惹麻烦,但是爹,哼……”
徐二郎冷眼看徐,“不然怎么办,就一直把他们晾在平阳?”
那肯定不能!
那成啥了!!大不孝啊!!
徐二郎:“父母四个儿女,大哥战死,父母本就该跟我一起过活,没有我到了京城,把他们遗下的道理。况且,你和翩翩也在京城,长安长平几人也在京城,他们膝下空虚,总不是那回事儿。”
徐冷哼一声,“二哥你就继续说,哼,我就不信你忘了爹什么德行!他在平阳都快把天翻过来了,在平阳什么名声,你出去打听打听。不过平阳山高皇帝远,他就是做出再糊涂的事儿也影响不到你,可若是把他弄到京城,你就要考虑好你这官儿还能当几天了。”
徐二郎:“这点心里准备我还是有的,你放心,我也不是当初的我。就是当初的徐二郎,也能让父亲服服贴贴的,没道理我如今成了朝廷官员,还不能拘束住父亲。”
“那还真不一定。”毕竟早先没忌讳,现在一举一动都要担心,都要斟酌了再斟酌,以防一个不慎留人话柄。也担心隔墙有耳,父亲胡闹的事情传到御前,那才是把二哥坑进去了。
可话又说回来,把那老两口搁在平阳,也真不是那回事儿。
徐就愁啊,愁的眉头都拧出疙瘩了。
此时他真恨不能飞到平阳去,给自己亲爹套上麻袋打一顿,好警告他谨言慎行。来了京都后可千万别像在平阳时那么混不吝了!在平阳有人买他的账,可入了京都,呵呵,谁管你是谁!
大哥区区一个六品官,在京城没多大份量。而平西侯府的远亲这个身份,嗤,平西侯府的人如今在京城都缩着尾巴做人。那你这做亲戚的,更得老老实实的了,不然,那一天被人捅一刀都没处说理去。
穿越养娃日常 第157章 面君
照旧是普通平凡的一天,徐二郎去了衙门就拿起书案上的继续翻阅。
他们这一批新入翰林院的官员,过了最初的适应期,就开始了本职工作读书,整理旧文案书稿,重新编纂上头已经命题的的书籍。
当然,后边一项工作也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若不是专业知识储备较深厚,且博学广智,才华横溢之人,还真不一定被收纳进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