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谋断星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稻草天师
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军官抱着一堆奇形怪状的果子,兴冲冲地冲进砖石砌成的藏兵洞,第一件事便是招呼肃王来尝尝鲜。
肃王这次主动请战,跟随京师十二卫共同离京,向千里驰援西线的肖进武报道,本想着就算不能亲赴一线,至少也能见识见识真正的战场。
哪不知肖进武这回是抱着必死的决心,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回去,怎敢让皇子跟着他冒险?
肖进武也是够绝,居然连肃王的面都没见便大笔一挥,让他凉州驻守,只因凉州将军冯常胜乃是他的旧部,为人极为谨慎,能够确保肃王的安全。
冯常胜听说肃王要来,顿时一个头两个大,要是肖进武的大军在前线战败,凉州便首当其冲,他根本顾不上这位龙子皇孙的安危。
连续几天绞尽脑汁之后,冯常胜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肃王不是强烈要求亲赴一线吗?那就去守冬栏堡吧。
所谓冬栏堡便是凉州东南的一处边塞,平日里人迹罕至,只因这里的背后便是广袤的凉州平原,这才会在山头筑起一座堡垒,留下三千人马作为驻军。
这次南朝大军从西南攻来,直扑长兴,与冬栏堡恰好是两个方向,冯常胜预计只要长兴城还健在,南朝大军便不会有时间和精力分兵去打冬栏堡,肃王便会绝对安全。
肃王自然不知道冯常胜的打算,听说能上前线便屁颠屁颠地去了,去到之后才发现原来是这么个鬼地方,顿时郁闷无比。
不过肃王没有半点怨言,在这里同士卒们同吃同住,拒绝任何特殊待遇,虽然顶着驻军副将的名头,却与最基层的士卒们干同样的活,仅用了半个月便熟悉了这里的一切。
一开始将士们对这位亲王是又敬又畏,可时间一长却发现他不但平易近人,而且义气当先,特别是时长对有困难的将士们慷慨解囊,就连随身带着的玉佩都送给了老母重病的战友。
军中历来最重感情,肃王的这番表现立刻便让他和将士们打成了一片,若没人提醒,大家甚至都快要忘了他背后那高不可攀的身份。
直到山谷大战,北朝大胜武陵亲军的消息传来,冬栏堡一片欢腾,同时众人也清楚,这位外号小将军的副将就快离开这里了。
到了这时将士们才发现大家早已习惯了这位小将军的存在,此次一别,天涯虽近,但身份太远,也许就成了永别。
众人都是不舍,可谁也不说,只是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做事,希望能给小将军的冬栏堡之行留下最美好的记忆。
“行了行了,谢老二就你那些不知道从哪弄来的果子,可别让小将军吃坏了肚子,快拿远些!”
正在往火堆里添柴的军官一见那络腮胡顿时大笑着说,身边的士卒们也跟着起哄。
谢老二不服气道:“你们懂什么,这可是山里最好吃的果子,一般人想吃还找不到呢,不信你问小将军,上次的果子好不好吃?”
众人望向肃王,肃王穿着一身铠甲,正蹲在火堆旁炖着一只刚刚打来的山鸡,一听此话下意识地捂住肚子。
“好吃是好吃,但连着拉了三个晚上的稀,这可有点受不了!”
肃王挠着头皮说了一句,将士们闻言顿时大笑起来。
谢老二老脸一红,争辩道:“那是我一时疏忽,忘了告诉小将军一定要剥皮,这果子得这么吃。”
说着,谢老二抓起一颗青绿色的果子,两手一掰,顿时将厚厚的果皮撕开,露出了嫩黄的果肉,一股特别的淡淡清香顿时四溢出来。
谢老二一口咬下果肉,囫囵嚼了两下咽进腹中,最后还不忘咂咂嘴,仿佛在细细品味那果子美妙的滋味。
将士们一见他那模样,顿时都有些嘴馋,几个心急的已经伸手去拿,却被谢老二一人一下打了回去。
“干什么,刚才还笑我,现在又来讨东西,忒不要脸,告诉你们今儿这果子只分给小将军,你们谁也别抢!”
“切,小气,当咱稀罕!”
将士们一听此话顿时散去,唯独年纪最小的豆芽两只眼睛死死盯着果子不肯挪开。
豆芽今年只有十四岁,爹娘都在去年的饥荒里饿死了,他逃难到这里,驻军将领们看他可怜,便向上峰要了个新兵的名额,把他招了进来,虽说没了亲人,却能混上一口饱饭。
肃王见豆芽都快馋到流口水了,便笑道:“我的那份给豆芽!”
这话一出,还不等谢老二反应过来,豆芽便像山中的灵猴一般,伸手掏过两颗果子转身就跑,嘴里还不忘说了句:“多谢小将军!”
“嘿!”
谢老二猛一跺脚道:“果子是我摘来的,怎么就不谢谢我?”
豆芽朝他翻了个白眼,撕开果皮一口吞下果肉,学着谢老二咂起嘴,却就是不说一个谢字,惹得将士们又是一阵哄笑。
谢老二摇了摇头,也不和他计较,其实这些果子里原本也有豆芽一份,他年纪小,身世又可怜,老兵们都很照顾他。
“得啦,汤就快好了,这次我把剩下的胡椒都用了,你们闻闻香不香?”
肃王用木勺搅着铁锅,里面“噗噗”地冒着水泡,油花在浓汤里上下滚动,嫩白的鸡肉炖得稀烂,让人光是看上一眼便忍不住咽起口水。
“香,真想,我在那边就闻到了!”
小旗官王文鸿凑到锅边深深地闻了一口,喉头不禁狠狠地动了一下。
谢老二也端着碗走了过来,笑道:“咱们的嘴都被小将军养刁了,现在没点胡椒都快要喝不下汤了,这以后可怎么办哟?”
肃王笑道:“这次来得仓促,就带了这么一小包胡椒,亏待了兄弟们,不过大家放心,等打完了仗大家有机会来京城,一定到我府上敲门,我带你们去京城里最好的酒楼好好吃上三天三夜!”
“真的?”
“那还用说?”
“好诶!”
藏兵洞里顿时发出一阵欢呼。
就在此时,一个二十来岁,身材干瘦的士卒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王文鸿一见是他,便笑道:“李果,你这狗鼻子,闻着香来的吧,今儿可没你的份呐。”
原本只是调笑一句,没想到李果一脸阴沉地摇了摇头:“吃……吃不上了,发现南朝兵马的踪迹,就在十五里外,我得赶紧去见将军!”
“什么?”
将士们一听此言,顿时安静下来。
肃王把木勺往锅里一扔,抄起手边的腰刀道:“军情紧急,我去见将军,大家赶紧准备战斗。”
说完他便跟着李果一头钻出了藏兵洞,其余将士也是各忙各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谢老二摇着头,惋惜地把铁锅从火堆上端了下来,又深深地闻了闻,这才恋恋不舍地用一个铁罩子盖住了火塘。
半刻之后,急促的聚将鼓想起,藏兵洞里顿时人去洞空,只剩下那锅煮好的鸡汤独自冒着诱人的香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谋断星河 第三百六十七章:狭路相逢
厚厚的城墙之上,冬栏堡驻守将军秦毅岚远远地眺望着北方。
“咦,怎么什么也看不到?”
秦毅岚喃喃地嘀咕一句,问道:“你们确定是南朝大军的踪迹?他们大概有多少人?”
李果道:“属下确定是南朝大军的踪迹,但我们没有看到人,只是看到地上留下的马蹄印,南朝的马蹄铁都有刻纹,很好辨认,从马蹄上来看大概只有两百来人。”
“两百来人!”
秦毅岚闻言顿时眉头一展,大笑道:“兄弟们,立功的机会来了,点齐一千人马,随本将去干了这些南朝蛮子!”
“属下遵命!”
身边被点到名的几个将士连忙下去准备,唯独肃王的眉头越皱越深。
“将军,这个时候怎么会有北朝大军,还是从北方来?以末将看来,此事当慎之又慎,先探明敌情,再出战不迟。”
肃王以驻军副将的身份双手抱拳对秦毅岚到。
秦毅岚哈哈大笑,拍着肃王道:“小将军过于谨慎了,冬栏堡守着凉州的东南门户,武陵亲军刚被肖、刘两位大帅击败,自然各自逃散,这两百人定然是被打散的游勇,想绕过此地撤退回国,秦某怎会让他们如愿?”
肃王摇头道:“将军,末将还是觉得此事蹊跷,不如让末将替将军出战,先探明敌情。”
秦毅岚闻言顿时把头摇得如拨浪鼓一般。
“小将军,驻军可是个没有油水的活,就指着捡漏发财,眼下好不容易有了机会,您可不能同我争。
再说了,您出战若是有个好歹,我这小小的驻军将军哪里担当得起?
我走之后您就是这里的最高将领,就好好替末将守住要塞,不出一个时辰,末将定将敌人首级尽数取来!”
说完,秦毅岚便招呼左右,为出战做起最后的准备。
肃王还想再劝,但秦毅岚却没有给他机会,一来他不想用王爷的身份压人,二来这也是他头一次上战场,不敢肯定自己的判断,也只好闭起嘴来。
可是眼睁睁看着秦毅岚率军出了冬栏堡,肃王心里却越想越不对,冬栏堡虽说是凉州东南门户,可连接的却是烟瘴重重的十万大山,比起冬天的流青山也不遑多让。
区区二百败兵想从这里回国无异于自杀,那可是大名鼎鼎的武陵亲军,难道他们真的已经慌不择路了吗?
一旁的谢二老似是看出了肃王的担忧,劝慰道:“小将军,不过二百来人,我军不会出事,您就放心吧。”
肃王摇了摇头:“有个朋友对我说过,像这种若隐若现的敌人就好像蟑螂,虽然你只看到了一只,但在附近很可能藏着数千只之多!”
谢老二一愣:“这话好怪,但好像又很有道理,咱家里的蟑螂就是这样成群结队,又善于躲藏,不知您这位朋友是谁?”
肃王道:“他就是接连两次战胜武陵亲军的天启卫大帅——徐锐!”
“是他?!”
徐锐的彪炳战绩早就在军中传开,尤其是不久前炮击黑旗军,一举扭转战局的壮举更是令全军上下惊为天人。
对谢老二来说,徐锐的大名早就如雷贯耳,被肃王一说也有些担心起来。
“小将军,我军已经出城,派人去追肯定来不及了,咱们现在怎么办?”
肃王皱着眉头沉吟片刻道:“把斥候洒出去,不要嫌累,将方圆数里内的风吹草动都打探清楚;
城头上加派一倍人手,准备好守城所需的各类器具,让兄弟们辛苦一下,在秦将军凯旋之前,所有人都保持战斗状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另外,告诉烽火台,一旦发现敌人大军攻打冬栏堡,不用等待将令,直接点燃烽火,向凉州大营求援。”
听完这番话,谢老二脸色一变:“小将军是觉得敌人可能会攻打冬栏堡?”
肃王望着北方的茫茫森林,沉声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对手可是武陵亲军,如何谨慎都不为过。”
谢老二点了点头,连忙去传肃王的将令。
他走之后,肃王心神不定得厉害,便干脆一直待在城头,继续严密观察着山下的动静。
冬栏堡四周都是密林,就连少有的几条道路也都被密林包围,大军一旦出城就会像溪流入海,再也分辨不出,任肃王如何努力去看,还是看不到半点端倪。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一个时辰很快便过去,秦将军的一千人马却丝毫没有凯旋的迹象,将士们都渐渐开始担心起来。
两个时辰之后,太阳慢慢西斜,秦将军依旧音信全无,城头上已经战满了人,气氛变得越来越凝重。
“斥候有什么消息吗?”
城墙上,举目远眺的肃王忍不住又问了一句。
李果摇摇头:“没有,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肃王眉头一皱:“这么说,咱们周围要么没什么可疑,要么就是连斥候都被干掉了。”
他略一沉吟,摇头道:“不行,不能再等下去了,派人去把斥候找回来,另外派一支百人队,沿着秦将军的行军路线去找,一定要把秦将军找到!”
“属下遵命!”
几个军官连忙领命。
就在这时,豆芽突然指着远处道:“你们快看,那是什么?”
众人闻言连忙顺着他的指尖望去,只见密林之中突然冒气一股尘烟,正向着冬栏堡的方向飘来。
“不好!”
看到这阵尘烟,最有经验的王文鸿顿时变了脸色,大喊道:“那是大军路过时激起的扬尘,看这规模至少得有数千人!”
将士们闻言顿时脸色微变。
肃王大喊道:“秦将军只带了一千人马,绝不可能弄出这么大动静,定是掩藏的南朝主力,传我将令,击鼓,全军准备作战!”
“是!”
随着肃王一声令下,“隆隆”的鼓声顿时敲响,驻军士卒们立刻各就各位,城头上变得人头攒动。
远处的人马似乎也听到这阵鼓声,移动速度明显加快,更糟糕的是,除了最先看到的那一处扬尘之外,北面的其他地方也陆续出现了相同的扬尘。
“来了,来了,他们来了……”
城头上的士卒们凝重地望向远方,心惊胆颤地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夕阳西斜,美丽的余晖为整片大地铺上了一层美丽的红衣,而在这层红衣之下,敌人终于出现了。
“是南朝的军旗!”
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句,但此时这一句话已经显得十分多余。
因为只要生着眼睛的都能看见那一杆杆可怕的军旗,这绝不是两百来个散兵游勇,甚至不是数千精兵,而是漫山遍野的敌人,少说也有数万主力!
“点狼烟,快点狼烟!”
肃王目瞪口呆地望着凶狠的敌人,口中喃喃地喊。




谋断星河 第三百六十八章:大事件
这么说南朝主力偷偷绕过了我军的监视,突袭了冬栏堡,将肃王围困在内了?”
最新消息送到的时候,天启卫正朝着百里开外的新长安缓缓进发,舒适的马车厢里,徐锐皱着眉头问风尘仆仆的安歌。
在收到先前战报,得知肃王被围困的第一时间,徐锐便派安歌联络锦衣卫的秘密渠道,打探消息,仅仅一晚上,安歌便拿到了更详细的情报。
“正如少爷所言,战败之后武陵亲军残存主力故意做出南撤的姿态,利用东南战线数十万南朝大军随时可能发动突袭,肖、刘两位大帅不敢全力围剿他们的形势,迅速脱离我军监视,然后在广宁府一带故布疑阵,演了一出空城计。
开始的时候,肖、刘两位大帅以为他们贼心不死,是要配合东南战线的南朝大军继续对我军发动进攻,但连续数日不见他们的动静,引起了我军的怀疑。
两位大帅随后派遣斥候深入探查,这才发现广宁府已经成了一座空城,而数万武陵亲军早已不知去向。
就在这时,凉州狼烟四起,传来了冬栏堡被围的消息。”
徐锐又问:“肃王被围了几日?情况如何?还有,东南战线的那数十万南朝精锐有动作么?”
安歌道:“消息上说肃王已经被围了两日,但消息本身就是三天前的,算起来至少已经有五六日了,现在还不清楚冬栏堡的情况,至于东南战线的那数十万南朝精锐,目前还没有情报。”
闻言,徐锐点了点头:“既然东南战线的数十万南朝精锐没有行动,便代表本帅先前的判断没有错,武陵王故意虚晃一枪不是真的想打,只是为了策应武陵亲军尽快回国。”
说着,他的目光落在地图上,眉头又皱了起来:“可是这就怪了,既然我没有算错,那武陵亲军为何不老老实实地返回西川,而是杀了个回马枪,又绕到凉州去了?”
安歌挠了挠头皮道:“我也想不通,按说返回南朝的话走西川经海路风险最小,若是经过冬栏堡,便要进入十万大山,快是快些,但那路可不好走,听说就和冬季的流青山一般,得死不少人。”
徐锐微微一愣,脑海中仿佛突然闪过一道闪电,惊道:“你说得对,走十万大山至少能比西川这条路快上半个月,他们要争取的就是这半个月!”
安歌愕然道:“少爷,武陵亲军人数有限,个个都是宝贝,他们舍得用人命来换时间?再说就算他们走西川这条路,肖、刘两位大帅也拿他们束手无策,难道是他们早就知道咱们会在背后阴这一手?”
徐锐摇了摇头,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冷笑道:“我军人数有限,就算迅速平定了西川,也不可能真的把武陵亲军全部留下,相比起来,恐怕走十万大山这条路死的人会多上数倍。
他们不是顾及咱们这个小小的天启卫,也不是因为担心被肖、刘两位大帅围剿,他们有不得不这样做的理由。”
“不是担心咱们,也不是担心肖、刘两位大帅,那他们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
安歌不解地问。
徐锐半躺在软软的靠背上,沉吟道:“山谷大战结束之后我曾做过一次作战分析,发现这次指挥武陵亲军的统帅与上次泾阳之战与我交手的统帅极为相似,很可能就是同一个人。
此人作战迅猛,极善于利用敌我优劣,出其不意地发动突袭,而一旦被他盯上便很难摆脱,但此人也有一大特点,那便是头脑冷静,用兵太稳,极少行险。
可是这一次不同,他们选择走十万大山这条路线本就是极度行险,与他一贯的用兵策略大相近庭,说起来倒更像是迫不得已的狗急跳墙!”
“究竟是什么事,竟能逼得他们狗急跳墙?”
安歌大为好奇。
徐锐冷笑道:“只有一种可能,那便是他们内部,大概是南朝出了大事,让他们就算付出再大的牺牲也要尽快回国,这种事藏不住的,你尽快利用秘密渠道通知肖、刘两位大帅,让他们速速查清此事。”
安歌一愣:“既然是南朝内部的事,肖、刘两位大帅有办法查清么?”
徐锐笑道:“你也太小看这两位长辈了,他们一个是兵部尚书,一个是五军都督府的右大都督,手上掌握着难以想象的资源,就算咱们没有暗棋,但圣上在南朝会连一个细作都没有么?”
安歌恍然道:“我明白了,既然咱们在南朝也有细作,那么说不定肖、刘两位大帅现在已经拿到了相关的情报!”
徐锐点了点头:“就是这个意思,我就是想让他们把情报给我看看,这样才能判断出南朝的真正动向。”
安歌点了点头,又道:“可肃王那边该如何是好,他们只有数千人马,能顶得住南朝数万大军的猛攻么?”
徐锐叹了口气道:“肃王被围,不仅凉州,恐怕肖、刘两位将军都会尽起大军全力救援,咱们鞭长莫及,就是想管也管不了,现在我真正担心的不是这件事。”
说着,徐锐的眉头又一次皱了起来,喃喃道:“这些年来我朝一直被南朝压制,武陵亲军这次狗急跳墙释放的信号太强,假如南朝真的出了大事,说不得就是圣上一统天下的最好时机!”
“这不是很好吗,少爷还在担心什么?”
安歌诧异地问。
徐锐摇头道:“就是因为他们释放的信号太强烈了,反而好像故意演出来的一样,怕就怕这又是武陵王的一个陷阱。
这几个月连番大战,不但刚刚恢复一些元气的京师十二卫再度被打得奄奄一息,而且各省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国库为了支撑这场大战想必也快要被掏空了。
我朝对比南朝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国力,可这场仗却大大损耗了大魏的国力,即便我们在战场上打赢了,但在策略层面却还是惨败,而且是直指要害的惨败。
所以现在必须尽快结束战争,平息动乱,恢复生产,这才是最根本的当务之急,与南朝相比,拖不起的反而变成了我们。
可眼下若是真出现了能够统一天下的机会,我真担心憋了这么多年的圣上会忍不住押上所有筹码,一旦落入武陵王的圈套,那么大魏便离灭国不远了。
何况就算退一步讲,南朝真的发生了大事,给了咱们一统天下的机会,但只要战事久拖不决,大魏的国力便会进一步被消耗,南朝在军事方面的优势反而会进一步体现,到最后先被拖垮的还是我们。”
“不对啊少爷,两国交战不是各有损耗么,为何继续打下去反而先被拖垮的会是咱们?”
“很简单,因为咱们准备不足啊,离京之前我提出与南朝打消耗战,但前提是坚壁清野,拉长南朝的补给线,击垮他们薄弱的后勤供应。
可是这一战咱们并没能做到坚壁清野,南朝在我国腹地予取予求,以战养战,到头来他们除了损失几万人马之外便再无付出,这便是我说的军事优势。
反观我国,不但折损了十余万兵马,而且近十省百姓遭受兵灾,流离失所,各地存粮更是被南朝大军搜刮一空,真正的伤经动骨啊。
这就像个恶性循环,越往后,我军的损失便会越大,国力再强悍也难以支撑,而南朝的军事优势反而会越来越明显,结果还不显而易见么?”
一番长长的交谈过后,安歌终于带着徐锐的命令,急匆匆地走了,而徐锐却盯着地图久久不语,过了好一阵才摇了摇头,将地图收了起来,然后对着空无一人的马车淡淡地说了一句。
“出来吧,这一路辛苦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谋断星河 第三百六十九章:新的忧患
少主……”
空荡的车厢之中突然出现一个鬼魅般的身影,正是在战场上一剑砍下崔焕臣人头,彻底扭转乾坤的影婢。
1...157158159160161...2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