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谋断星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稻草天师
只是功夫越深,范围越广,暴露的可能性便越大,你们觉得真的有人能在武陵王的眼皮子底下谋划十年之久而完全不被发觉么?”
“这……”
林绍东和安歌对视一眼,都不免露出了沉思之色。
“还有……”
徐锐站起身来走了几步,沉吟道:“前面的消息都很实在,唯独最关键的军中兵变却用了据传二字,这件事便很值得推敲了。
你们忘了我曾说过的,谎言的最高境界便是九真一假,前面所有的情报都有可能是真的,但只要藏在其中的这句谎言也被我们相信,那武陵王的阴谋便得逞了。”
“您是说军中政变是假的?”
林绍东难以置信地问。
“不!”
徐锐摇了摇头:“军中政变可能是真的,但所谓武陵王生死不知却一定是假的,要么武陵王已死,他的部下故意放出假消息混淆视听,要么便是武陵王打算利用这场政变谋求更大的利益!”
林绍东忽然想到两年前的泾阳之战,当时武陵王正带着南朝大军在千里之外大战,南朝看似空虚,可当北朝主力进入泾阳之后,却又突然神兵天降。
既然这等匪夷所思之事都能发生,那么若是北朝大军借此机会向南朝发动猛攻,武陵王再死而复生,也不是没有可能!
或许这便是武陵王打的算盘,一举解决隆祐和宏威两位皇帝,彻底统一天下!
想到这里,林绍东只觉通体发寒,愣愣地望向徐锐。
“大帅……”
徐锐苦笑一声,叹息道:“这一切都是我的猜测,判断未必准确,但眼下的确到了一个命运的拐点,大魏的未来就看圣上如何决断了。”





谋断星河 第三百七十二章:沉默
宏伟的真武殿里,宏威皇帝一个人坐在空旷的大殿中间愣愣望着北墙,那里挂着许多皇帝的画像供人瞻仰。
不是每一个皇帝死后都有资格被挂在那里,只有曾为大魏开疆扩土的帝王去世后,才有资格将画像挂在真武殿里,这既是荣耀,也是功绩,更是宏威皇帝的梦想。
日头渐渐西斜,金黄的阳光从门廊上照进来,斜斜地拖出老长,就好像两根巨大的时针,慢慢地转动着,记录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
宏威皇帝一动不动,仿佛老僧入定,不知道已经枯坐了多久,直到身后传来微弱的脚步声,他才轻轻地抬了抬头。
“他们等急了?”
宏威皇帝淡淡地问。
汪顺面无表情地道:“内阁、六部和五军都督府的重臣们都等了一下午,就连洪广利大都督也到了,另外裕王殿下从早晨等到了现在。”
宏威皇帝道:“老四还算有些情义,这次来又是为了老六的事吧。”
汪顺点了点头:“自从肃王被围的消息传来,裕王殿下已经几日几夜没有合眼,看得出来,他憔悴了许多。”
“其他的皇子呢,他们有什么反应?”
宏威皇帝问到。
汪顺道:“没成年的皇子们给肃王殿下抄了祈福的经,辽王殿下请户部增发了援军兵饷,韩王殿下照顾肃王殿下几位生病的表亲。”
宏威皇帝眉头一皱:“太子呢?他身为监国,就没有什么表示?”
汪顺顿了顿,道:“太子近来处理国政十分疲累,已经多日没有出东宫了。”
宏威皇帝冷笑一声:“这点事就能让他疲累到足不出户了?之前在东宫连着搭了三天戏台,招了十五个伶人侍寝,可没听说他有半点疲累吧。”
汪顺没有答话,只是静静站在宏威皇帝身后。
宏威皇帝站起身来,脸上闪过一丝愠怒,轻轻咬牙道:“朕这个太子,或许在他眼里,一处戏都要比弟弟的生死来得重要。”
说着,他自嘲地笑了起来:“其实朕又何尝不是如此,这些日子以来,朕光想着南朝的事,也没有多关心关心老六,和太子又有什么区别?”
汪顺劝道:“圣上关心的乃是国朝的未来,与肃王殿下相比,皇子轻而国朝重,奴婢以为即使肃王殿下知道也不会怨恨圣上的。”
宏威皇帝失笑摇头,摆了摆手:“朕从不给自己找借口,朕不是个好父亲,但朕要做一个好皇帝。
五百年,大汉分崩离析五百年之后,统一天下的机会终于又重新出现了,这是我大魏无数列祖列宗苦苦等待却求而不得的机会啊。
朕自打登基以来,这十几年都在咬着牙和武陵小儿斗来斗去,如今终于可以一雪前耻了……”
宏威皇帝的目光从挂在墙上的帝王像上一一扫过,双目之中爆发出一阵精芒,可是渐渐的,他眼里的精芒消失不见,神色又重新变得凝重起来。
“汪顺,你觉得南朝的隆祐皇帝如何?”
不知为何,宏威皇帝突然问了这么一句看似不相干的话。
汪顺没有丝毫犹豫地说:“手段稚嫩,与吾皇差之远矣。”
宏威皇帝摇了摇头:“不,他很有勇气,手段也十分果决,换位相处,朕不知道若自己被武陵小儿压制十年,满朝文武都是对方的党羽,还有没有这个胆量密谋反抗。
只是国政之事绝不会如此简单,那个小皇帝也未能毕全功于一役,眼下武陵王还有数十万精锐在外,南朝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更可怕的是,武陵小儿虚虚实实,让人摸不清头脑,就连他的生死也模模糊糊,着实令人投鼠忌器。”
宏威皇帝摇了摇头,从帝王像上收回了目光,问道:“之前让几位重臣商议是否出兵南朝,他们可有定计了?”
汪顺道:“分歧很大,宝亲王一派认为此乃千古未有之机,应该果断出兵,而且刻不容缓;
黄首辅一派则认为武陵王生死成迷,出兵风险极大,政变发生之后,数十万南朝精锐必定回师,不如坐山观虎斗,等他们两败俱伤再决定是否出兵。
双方争执不下,已经吵了好几轮,场面险些失控。”
“洪大都督呢,他有什么意见?”
宏威皇帝又问。
汪顺摇了摇头:“洪大都督虽然现身,却是一言不发,没有表态。”
宏威皇帝眼珠一转,摇了摇头:“肖进武和刘异的折子呈上来了吗?”
汪顺点头道:“两位大帅的折子都到了,刘帅极力请求出兵南朝,但肖帅反对,认为应当静观其变。”
“不出所料……”
宏威皇帝淡淡道:“就连朕都拿不定主意,他们又能议出个什么结果?”
他摇了摇头,重新在蒲团上坐了下来,问道:“徐锐呢,他肯定已经知道此事,有没有给朕上折子?”
汪顺没想到宏威皇帝会突然问到徐锐,稍稍愣了愣才道:“徐大人以数百残兵大破西川二十万大军,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向新长安进发,全面平定西川指日可待。
不过奴婢没有听说他上过折子,何况西川距离京城太远,就算上了折子,恐怕也得再等上几日才到得了。”
提起徐锐大破崔家大军之事,宏威皇帝脸上总算露出了一抹笑容。
“是啊,这小子倒是善于制造惊喜,西川的土鸡瓦狗虽然不足为虑,不过能如此迅速地以数百人大破二十万大军,除了他恐怕也找不出第二个人了吧?”
汪顺道:“圣上慧眼识珠,于微末之中拔擢良将,有了此子,何愁天下不平?”
宏威皇帝摇了摇头:“哪有那么简单,如今这小子也学会了圆滑……”
“圆滑?”
汪顺疑惑地望向宏威皇帝。
宏威皇帝笑道:“西川大军战败之后,整个西川其实已经是朕的囊中之物,他自然清楚朕现在最苦恼的是什么事,可他却没有向朕上折子,而是继续朝新长安进发,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恕奴婢愚钝,不知徐大人向新长安进发乃是表明了何种态度?”
汪顺不解地问。
宏威皇帝道:“武陵亲军残部围攻冬栏堡,便代表徐锐先一步平定西川,阻断武陵亲军后路的战略计划已经失败,这个时候他若主战,便会立刻回师,要么救援冬栏堡,要么直接杀入南朝国境,用实际行动帮朕下决心。
可是他却仍旧不疾不徐地往新长安走,便说明他其实并不看好出兵南朝的结局,但是又担心朕经不住一统天下的诱惑,就算上书也会碰个钉子。
所以他干脆继续在西川周旋,提醒朕应当迅速稳定内政,以免武陵小儿借我军放松警惕之机,放着南朝的纷乱不管,突袭我朝空虚的东南战线。
可笑的是,他明明就是这份心思,但这些都是朕自己猜出来的,他可一句话都没有说,无论最后结果如何,谁都找不了他的麻烦,你说这小子圆不圆滑?”
“武陵王敢在这个时候突袭我国?”
汪顺难以置信道。
宏威皇帝沉声道:“武陵小儿行事向来出人意料,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只不过这一次南朝动静太大,朕不相信他敢真的放着隆祐那个小皇帝不管。”
“陛下已经有决断了?”
汪顺皱眉问到。
宏威皇帝却摇了摇头:“虽说被徐锐那小子小看了,可不得不承认,一统天下对朕的诱惑实在太大,让朕再想想,再想想吧……”
说着,他的目光又回到了帝王像上,而这座宏伟的真武大殿却依旧入一头沉默的巨兽,一言不发。




谋断星河 第三百七十三章:生与死
烈日当空,无数漆黑的乌鸦在天上盘旋,犹如一片厚厚的乌云,“嘎嘎”的啼鸣声好似死神的丧钟,听得人心中发慌。
肃王推开一具敌人的尸体,从墙头上艰难地爬了起来,举目四顾,城墙上的尸体已经堆积如山,甚至没了落脚的地方。
一开始,只要战斗结束,将士们就会立刻收拾战友的遗骸,然后顺便将敌人的尸体推下城墙,腾出地方,好为下一次战斗做准备。
后来随着战斗越来越激烈,将士们越来越疲惫,清理尸体的速度和效率都大大降低,城墙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未经清理的尸体。
到现在,这里俨然已经成了一处巨大的“埋尸场”,尸体的数量远比活人多得多。
“有人活着吗?”
肃王颤颤巍巍地踩着尸体往前走,张开干裂的嘴唇问了一句,可是四周仍旧一片死寂,根本没人回答。
“还有人活着吗?”
肃王提高了音量,大喊一声,可还是没人应答。
他的目光突然落在地上的一具尸体上,那是一个熟悉的士卒,老母生了重病却无钱医治,肃王知道后就把随顺带着的玉佩给了他。
当那士卒知道这块玉佩竟能在京城买一处上好的小院后,三十多岁的糙汉子硬是激动得涕泪横流,跪在肃王面前一再保证,只要治好了老娘的病,不但剩下的钱一定会如数奉还,而且这辈子给肃王当牛做马,以报答肃王的救命之恩。
可是,眼下他却已经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那块玉佩到底没能送回家去,被红布裹好,就放在他的怀里,临死时,他没有去捂肚子上的伤口,而是紧紧捂住了胸口上玉佩的位置。
见到他的模样,肃王不禁悲从中来,哀嚎道:“传我将令,众将从我以下,坚守城池,若我死,将军代之,将军死,总旗代之,总旗死,小旗代之,可我还没死,你们怎么都死了?”
说着,肃王抬起头,声嘶力竭地大喊道:“还有活人吗?还有人活着吗?!”
“小将军,是小将军!”
突然,城墙下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肃王豁然回头,只见十几个伤兵正相互搀扶着朝他走来,为首的正是谢老二。
“你们……”
肃王心中大喜,连忙擦干脸上的泪痕迎了上去。
“小将军,您真的还活着,小将军还活着!”
谢老二被豆芽扶着,喜极而泣,十几个伤兵也都露出了激动的笑容,豆芽望着肃王,脸上的表情就好像天上日头一般灿烂。
“您没事吧,我们找了您好久,还以为您……”
谢老二瘸着一条腿,一蹦一蹦地跑到肃王身边,其他人也都围了上来。
肃王摇了摇头,沉声道:“我被敌人一斧头敲在后脑上,后来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昏迷前,刘家兄弟护在我身边,大约是他们救了我,他们人呢?”
此言一出,众人脸上喜悦的表情顿时凝固。
“怎么了,难道他们已经……”
肃王心中一突,立刻想到了最坏的可能。
谢老二叹了口气道:“刘家兄弟都牺牲了,尸体倒在城墙下面,兄弟们没有力气再去收拾,只能让他们暂时保持那个样子,现在整个冬栏堡还能动的就剩咱们这些人了……”
“什么?!”
肃王一愣,目光从这十几个人人带伤的士卒脸上闪过,心中忽然又是绝望又是愤怒。
人前的时候自己说得多好听,什么从我以下,坚守城池,若我死,将军代之,将军死,总旗代之,总旗死,小旗代之。
可是一上了战场,将士们都自发地将自己护在其中,就好像刘佳兄弟,宁愿自己身死,也要救自己一条性命。
几天的恶战下来,就算是最幸运的士卒都浑身带着伤,唯独自己,竟然还好好地站在这里!
见肃王脸上阵青阵白,众人似乎都猜到了他的心思。
谢老二笑道:“小将军不必如此自责,您是统帅,职责是率领咱们守住城池,而咱们是大头兵,职责就是保护好您,眼下您活着,城没丢,无论是您还是兄弟们,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听谢老二这般说,肃王心里更加不是滋味,摇头道:“是我成了兄弟们的累赘,如果不是我,他们恐怕就不用死了……”
谢老二摇了摇头,指着伤兵们正色道:“小将军您错了,兄弟们虽然命贱,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让咱们抛出性命去的,你看看他们,就算到了眼下这副田地,他们有一个人退缩吗?”
肃王一愣,愕然地望向众人,众人虽然疲惫,却都坚定地朝他点头。
谢老二哈哈大笑,豪迈道:“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战场上不知道有多少将军下过这种命令,可是真正做到的却没几个,我们冬栏堡的兄弟们做到了!
您知道是为什么吗?
就是因为有您在啊,你贵为皇子,却冲在第一线上,兄弟们有什么理由自己逃命?
这里哪个没有受过您的恩惠?
不单是收钱拿好处,而是感激您真的拿咱们当人看,为我们这些苦哈哈的破烂事着急,愿意为咱们这些大头兵四处奔走。
兄弟们虽然没读过书,但也不傻,您和那些高高在上的贵人不一样,您不是来挣军功的,而是真正为了大家,为了大魏!
所以兄弟们都愿意为您拼命,只要您还活着,咱们的魂就还在,咱们就要一直打下去,冬栏堡能坚持到现在,不是因为有兄弟们,而是因为有您在啊。
说句掉脑袋的大实话,如果不是您还在,恐怕南朝大军打到这里的那一刻,大伙早就散了!”
谢老二说完,将士们纷纷点头,好似那些话也是他们想说的,只是经由谢老二的嘴说出来而已。
“你……你们……”
肃王的唇角不住地颤抖着,视线突然有些模糊,一层湿气好似云朵凝聚,就要化成泪珠滚落。
将士们见他这般表情,却都会心地笑了起来。
他们没看错,肃王的确和那些贵人们不一样,和这样一个人并肩战斗是每个人的荣幸,就算把命交代在这里也算值了。
“小将军,按时间算,敌人怕是就快打上来了,这次或许就是咱们的最后一战,作为咱们的将军,您说吧,这一仗咱们要怎么打?”
谢老二豪迈地说了一句,仗打到了这个境地,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只求痛痛快快地打完最后这一场。
这句话将肃王从感动的情绪之中拖了回来。
是啊,这里还有十几条人命,还有一座坚不可摧的冬栏堡,只要自己还活着,就要为了他们,为了大魏,决不允许敌人从这里迈过一步!
他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惊呼道:“对了,我还有宝贝,我的宝贝呢,它们在哪?”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肃王怎么会突然提到宝贝,这个时候命都要没了,难道财帛还重要么?
见他们没听懂,肃王顿时急了:“就是我让你们看管的宝贝呀,不许任何人碰的那个箱子!”
谢老二一愣:“就是放在库房里,还不许点灯的那个箱子?”
肃王惊喜地点头道:“对,就是那个,那可是徐锐的秘密武器,临走时四哥让我带出来的,有了它,咱们这一战就算活不了,也能多拉几个垫背的!”
众人一听那是徐锐的宝贝,顿时来了精神,豆芽放下谢老二的胳膊,大叫道:“我知道在哪,我去取来!”
就在这时,远处忽然又传来了“隆隆”的战鼓声,众人都是一惊,这声音他么已经非常熟悉,那便是南朝的进军鼓,只要鼓声一停,可怕的南朝大军便又要打过来了。
肃王眉头一皱,和众人一同望向声音传来的地方,凝重道:“豆芽快去吧,最后一战就要来了!”




谋断星河 第三百七十四章:悲与喜
一个不大的弹药箱放在肃王和冬栏堡最后的十几个士卒面前,里面铺着厚厚的木屑,一枚枚拳头大小的黑色圆球安安静静地躺在木屑之上,毫不起眼。
“这东西叫手雷,刚才已经给你们讲过用法,其实我也是道听途说,没有真正用过,之前我四哥说这东西太危险,只是让我远远看过徐锐测试,一会儿用起来大家都小心点。”
肃王指着弹药箱,事无巨细地提醒众人。
谢老二从弹药箱里掏出一颗手雷,仔细看了看道:“这就是天启卫能击败武陵亲军的秘密么?”
士卒们听他一说,也各自拿出了一枚手榴弹,仔细研究,可看来看去也看不出什么特别,不仅疑惑地望向肃王。
肃王摇了摇头,小心翼翼地把被众人拿走的地雷又一一收回弹药箱,然后指着自己的脑开了口。
“要说徐锐第一次击败武陵亲军的时候,可还没有这些东西呢,他这家伙真正厉害的可不是制作武器的天分,而是这里。”
谢老二点了点头:“如此说来,我北国也出了一个兵圣,而且比他们南朝的武陵王还要厉害几分。”
肃王笑吟吟地点了点头,心中感慨道:“是啊,现在的徐锐虽然还没有武陵王那般辉煌的战绩,可在这两战之中已经显露了足够的锋芒,假以时日,他或许会成为比武陵王更耀眼的一代名将吧,只可惜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看得到?”
“小将军……”
谢老二突然唤了他一声。
“啊,什么?”
肃王回过神来。
谢老二笑道:“您和徐将军是好朋友,又都那么年轻,等您登基做了皇帝,拜徐将军为大将,到时候岂不是横扫天下,一统诸国,天下便不用再打仗了?”
谢老二不知天高地厚,妄自评论大位归属,若换个时间,即使是最亲近的人肃王也会板起脸,严肃地斥责他一番。
可是此时敌人的鼓声已经停下,洪水一般的南朝大军正朝冬栏堡仅剩的防线冲来,肃王又怎么会同他计较?
肃王深吸一口气道:“虽然我压根没想过当什么皇帝,但若真的有那一日,我定与徐锐联手,结束这世间的所有战火与苦难,让每一个人都安居乐业,不受灾祸侵扰!”
“好!那咱们就拼着这条性命不要,也要保着您为天下苍生而战,即便是见了阎王,也要替您向他老人家多要几十年阳寿!”
谢老二拄着腰刀站起身来,剩下的十几个伤兵顿时高呼。
此时南朝大军已经快要冲到城下,整齐的脚步声犹如闷雷。
肃王也被众人感染,站起身来大笑道:“能不能向阎王爷借命咱先不管,今日咱们先战个痛快!豆芽,把手雷分给大家,一个一颗,咱们战死之前怎么也要让南朝蛮子先尝尝厉害!”
豆芽点了点头,走到弹药箱前,和之前送刀一般,将那箱子抱了起来。
高大的云梯又一次架到了城墙之上,南朝大军开始沿着广阔的城墙往上爬,就好似蝗虫一般,而冬栏堡的最后十几个守军早已无法防御如此广阔的区域。
将士们缩在城墙的一角,在肃王的带领下站成一排,等着豆芽把手雷发到自己手中,然后便要与这座冬栏堡一起死战到底。
“小将军!”
此时,豆芽突然朝肃王大喊了一声。
众人纷纷朝他望去。
只见豆芽双目泪如雨下,他先是深深地朝肃王鞠了个躬,然后又向每一个士卒依次鞠躬。
众人见他如此,心中都有些难受,豆芽不过是个十四岁的小孩,往后还有大把的青春,可今日却要陪大家一起死在这里,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一件事啊。
肃王心中忽然有些不忍,犹豫片刻,便想脱口让豆芽把手雷发给大家之后便自去逃命。
可还没等他把话说出口,却听豆芽说道:“我叫豆芽,大名王山川,本是早就该饿死之人,承蒙将军大恩,还有大家的照顾,才让豆芽在这里活了最快活的一段时光,我打心眼里感激大家!”
“豆芽,你……”
谢老二张了张嘴,却又被豆芽打断道:“小将军,诸位!过去都是大家挡在豆芽的前面,尽全力保护我,我心里又感动,又愧疚,总想着要为大家做点事来弥补。
之前寻思着等我长大了就能完成这个愿望,可如今看来是没这机会了。
1...159160161162163...2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