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断星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稻草天师
曲爽点了点头:“满朝文武都是圣上的臣子,徐锐自然也是。”
宏威皇帝又问:“朕是不是徐锐的君父?”
曲爽知道宏威皇帝要说什么,连忙就要辩解,宏威皇帝却语气一厉道:“朕问你是还是不是?”
曲爽一惊,点头道:“是!”
宏威皇帝道:“圣人训诫,君父便是父,既然是父,可否为臣子取字?”
曲爽脸皮一抽,道:“此事……此事从无先例。”
大魏也讲究风骨一说,平常如果皇帝要为臣子取字,便是以臣子父亲自居,乃是对臣子的奇耻大辱,可换成徐锐这个没有爹的孩子却不没有这些计较,成了莫大的恩典。
徐锐今日与皇帝同乘龙撵荣宠已极,可谓是一炮而红,若再受皇帝赐字,他的地位便不可动摇,这才是文官们极力阻止的根本原因。
“好!”
宏威皇帝冷笑一声道:“诸位爱卿,此战徐锐挺身而出,义烈相感,贯于神明,战士致命,出于万死,不动中国,不劳济师,棱振威于绝域,烈切于昔贤,每有使至,说令忠优国勤王,诚彻骨髓,朝廷闻之,莫不鼻酸流涕,而况于朕心哉?”
说到这里,宏威皇帝语气一顿,锋利的目光扫过众人,与之相对者莫不惭愧低头。
宏威皇帝冷笑一声道:“徐锐乃国之子,朕乃国之君父,赐字以彰其功正合礼法,故今日朕心已决,赐徐锐表字‘钢锋’,意为国之重器,为我大魏基业横扫宇内,立不世之功!
此外,昔日大汉开国皇帝朱震曾口述一传说,名为“封狼居胥”!
传说中霍去病大破北方蛮族时年纪恰好也是及冠,与徐锐何等相似?
今日朕便也封徐锐为冠军侯,升任正三品天启卫指挥使兼兵部侍郎,除了扩建天启卫之外,专监火器开发制造,此令即刻由内阁草拟,司礼监用印下发,不得有误!”
宏威皇帝一口气说完,真武大殿鸦鹊无声,所有人都被吓了一跳,宏威皇帝一声令下便将徐锐从一个从五品的小官提升到了正三品的京卫指挥使,而且还兼着兵部侍郎衔。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还一战封侯,论地位已经和当年的杨渭元平起平坐,就算是眼下肖、刘两位大佬也只不过在官职上比他高出一线而已。
可以说,这道圣旨一下,徐锐便会立刻成为除了左大都督洪广利、右大都督刘异、兵部尚书肖进武之后的军中第四人,而他今年才刚刚十八岁啊,这如何能不叫人惊掉下巴?
此时此刻,徐锐也惊愕地望着宏威皇帝,心中暗道:“钢锋……徐钢锋……奶奶的,真难听啊,以后还怎么见人?”
谋断星河 第四百一十章:举足轻重的新势力
宏威皇帝一语言毕,朝堂之上顿时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可是片刻过后,一众文官纷纷回过神来,开始交头接耳,看样子似乎打算联合劝谏。
而武将这边,徐锐在这一战收获了太多人心,大家本就有心维护于他,何况只要圣旨一出,徐锐被归于武将便是板上钉钉,关于徐锐的文武之争也就宣告结束。
那些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大老粗们到了朝堂上也不含糊,见对面的文官一阵骚动,他们也摩拳擦掌,只等对方一旦动手,他们便立刻还击回去,无论如何都要保住徐锐这颗硕果。
眼看文武之争即将上演,宏威皇帝却突然坐回龙椅之上,淡淡开口道:“朕的这番决定,太子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几近沸腾的满朝文武立刻重新安静下来。
近来太子监国,辽王蠢蠢欲动,二人暗中角力日趋激烈,宏威皇帝则一直忙于大战之事,看似无力他顾,令局面愈加微妙起来。
今日原本是迎接凯旋大军,没想到宏威皇帝先是用徐锐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现在又突然搬出太子,没人知道他究竟想干什么,所有人都不禁紧张起来。
一旦事涉夺嫡,文武之间的界限便会变得十分模糊,如黄庭之、杜若之流即是文官魁首,又是辽王一党,当太子被推出来之后,他们的注意力便立刻转向。
武将之中虽然也有支持太子的勋贵,但因为被宏威皇帝借着泾阳大败清洗了一遍,所以绝大部分新提拔的实权派都保持中立。
辽王集团想要在夺嫡一事上占得先机,就不敢过于得罪这些中立武将,是以宏威皇帝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便让原本暗流汹涌的反对浪潮立刻土崩瓦解。
徐锐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暗自佩服宏威皇帝对朝局的掌控细致入微,可是他也觉得宏威皇帝在这个时候问起太子绝不会是简单的转移注意力,或许先前的一切都是为了达成现在的目的而做的准备。
可是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徐锐双眼微眯,望向随侍在龙椅一侧的太子。
这是他第一次亲眼见到太子,与宏威皇帝有七分相像,身材中等,算得上气宇轩昂,却少了一股王者之气,显得唯唯诺诺。
太子今日心情不佳,听到宏威皇帝要为徐锐赐字,心中更是大为不悦,宏威皇帝叫他之前,他正在和站在百官之中的东宫僚属挤眉弄眼。
骤然听到父皇提起自己,太子浑身一震,手忙脚乱地掩饰住脸上的神色,抱拳道:“父皇圣明烛照,儿臣怎会有什么意见?”
“哦?”
宏威皇帝冷笑道:“看来太子在监国的这段时间总算是有些长进,至少知道不该和朕对着干了。
可既然如此,那为何朕听说在东北六省的官员任命一事上,太子绕过了朕定下的侍读不得直接外放原则,一口气将你东宫九名侍读官全部外放了?”
太子闻言身子一颤,连忙稍稍偏过头,朝东宫僚属递了个眼色,而杜若和汤怀信几人则犹如闻到血腥味的狼,双眼放光。
见太子没有答话,宏威皇帝脸色一冷,便要张嘴说话,但就在此时,御史大夫秦志坚出班奏道:“启禀圣上,臣有本要奏!”
一见秦志坚出班,汤怀信嘴角立刻勾起一抹冷笑,小声对杜若道:“来了,好戏要开场了。”
杜若脸色一沉,轻声道:“眼下情况有变,圣上似乎是想清算太子监国以来的种种不法,咱们决不能让太子一党把注意力引开。”
汤怀信点了点头,从袖子里抽出一张纸条,递给了身边的同僚,同僚打开看了一眼,脸色微微一变,又把纸条递给了其他人。
“你有何事要奏?”
龙椅上,宏威皇帝饶有兴致地望着秦志坚,淡淡问到。
秦志坚从袖口中抽出一本奏折,高高举过头顶道:“启禀圣上,臣参肖进武、刘异擅离职守,未经请旨,擅自调动大军,形同造反;
臣参徐锐炮击万隆城,公然谋反!
此后徐锐仗着战功赫赫,在西川大肆索贿,金额高达数千万两之多,不仅如此,他还有意挑起西川世家争斗,以至西川刚刚平定便又血流成河,世家大族十室九空,实乃戕害百姓,骇人听闻!
上述诸事桩桩件件证据确凿,还请圣上将此三人乱党一同拿下!”
秦志坚面无表情,好似铁面无私,百官闻言顿时大哗。
他这一本奏疏便将这场大胜的三位功臣,也是军中地位最高的三人全部告了,而且还是在宏威皇帝封赏有功之臣的时候,如何能不令百官大惊?
坐在百官首位的黄庭之睁开混浊的双眼,朝另一边的宝亲王望去,可这一次宝亲王却只是眼观鼻,鼻观心,似乎根本没有回应他的意思。
黄庭之那松弛的脸皮微微一扯,好似冷笑一声,重新闭上眼睛假寐起来。
杜若将二人的表情看在眼里,顿时冷笑一声,凑近身前的汤怀信小声道:“好一条奸计,只可惜咱们这位太子爷所托非人。”
汤怀信眉头一皱,小声反问:“当众弹劾这三人谋反,就算圣上有心袒护也难以堵上悠悠众口,相比之下,太子监国期间的种种不法倒成了小道,咱们根本没法把群臣的注意力转移回来。
依我看这便是太子的破釜沉舟之计,虽然有些冒险,却绝对是一招妙棋,你怎说是所托非人?”
杜若冷笑道:“不然,秦志坚看似是连参三人,但其实矛头乃是对准徐锐,虽说肖进武和刘异擅自调兵乃是谋反,但他们却也因此力挽狂澜,战胜了北朝。
有了这场大胜,至少在眼下只要圣上不松口,谁也动不了他们。
徐锐炮轰万隆城也是同样的道理,秦志坚还算聪明,他是把重点放在了徐锐索贿巨款一事上。
多少人盯着西川呐,此事一旦被摆上台面,那些眼红的人恐怕立刻就会群起而攻之,圣上要保住肖进武和刘异,还要帮徐锐抹了谋反之罪,便会有所退让。
最有可能的结局便是对徐锐索贿小惩大诫,让徐锐功过相抵,打回原形。”
汤怀信闻言又是一愣:“如此说来此计的确算计周密,有何问题?”
“问题大了!”
杜若冷笑道:“计是好计,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呀,秦志坚为人死板不懂审时度势,生生把一条好计变成了死局。
你想啊,从今日种种来看,圣上对徐锐的荣宠已经十分明显,而且刚刚亲口御批,封侯、赐字,圣上能打自己的脸吗?
再者,如今的徐锐今非昔比,俨然已是一股举足轻重的新势力,就算放把他在肖进武和刘异面前,被牺牲的也一定不会是他,所以这样的参发注定会失败。
还有,西川动静如此之大,圣上却不闻不问,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他对徐锐的所作所为隐而不发,要么徐锐根本就是按照圣上的密旨行事。
你再看今日圣上对徐锐的欣赏丝毫不佳掩饰,便知道前一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徐锐在西川的所作所为至少也是得到了圣上的默许。
如此一来,秦志坚用这一点攻击徐锐,岂不是等于攻击圣上本人?你觉得他能有好果子吃么?”
汤怀信闻言心中一惊,下意识朝徐锐望去,只见徐锐不但面不改色,甚至嘴角噙着一丝冷笑,心道眼前朝局暗潮汹涌,就连自己都没看得明白,难道这小子已经了若指掌?
宏威皇帝自然不会理会下面的臣子如何去想,他沉吟片刻,瞟了一眼松了口气的太子,终于开了口。
“秦卿所参之人都乃我大魏功臣,不过谋反大事朕也不能不问,既然如此,不如秦卿就放下手上的事,去好好查查此事吧。”
“什么?!”
太子的得意还未显露出来,便立刻僵在了脸上。
说是让秦志坚去查,但怎么查,查到什么程度,需要多少时间,哪些衙门来配合,这一切都无从说起,所谓的查根本就是对他的放逐,而且谁也没有理由反对。
杜若心道一声果然如此,幸灾乐祸地瞟了太子一眼。
然而徐锐却是眉头一皱,望着宏威皇帝若有所思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谋断星河 第四百一十一章:密谈
变相发配了秦志坚之后,宏威皇帝余怒未消,瞪了一眼惴惴不安的太子之后便拂袖而去,将满朝文武都晾在了真武殿上。
皇帝一走,无论是太子还是杜若的后手便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成了无的放矢,除了面面相觑,也只得徒呼奈何。
各家都没有达成目的,自然失望万分,以致汤怀信在离开大殿之时还小声地问杜若道:“你有没有觉得圣上这几年真的有些老了,有时候做事就像个孩子?”
杜若看了他一眼,没敢接话,摇了摇头走出了大殿。
徐锐原本也跟着一众武官往外走,到现在他还没有和刘异说上一句话,从三月离京算起来也隔了大半年,他着实有些归心似箭。
“冠军侯慢走!”
然而,刚刚迈出真武殿的大门,徐锐便被一个小黄门拦住了去路。
小黄门朝他眨了眨眼睛,然后转身走入身后的回廊。
徐锐跟着他拐了个弯,躲过大家的视线,便见汪顺端着一张死人脸正等着自己。
汪顺见他也不说话,只是扭头便走。
徐锐立刻明白回家的希望基本落空,只得又无奈地跟上了他的脚步,一直来到了南书房。
南书房里,刚从真武大殿拂袖而去的宏威皇帝竟然哼着小曲,品着清茶,似乎心情颇为不错。
徐锐苦笑一声,朝皇帝行了个礼道:“圣上这次可真是将文武百官玩弄于股掌之间了。”
宏威皇帝闻言,脸色一板道:“还不都是你这小子惹出来的祸事!”
徐锐摇头道:“替圣上背黑锅是没有关系,可圣上这次把臣这只替罪羊推到台前,总得告诉臣应该去做什么吧,否则臣要是领会错了圣意,真的胡作非为,被别人坑死事小,坏了圣上的大事可就不妙了。”
宏威皇帝冷哼一声:“你这小子,出去了几个月,好的不学,倒是圆滑了不少!”
说着,他语气一顿,又道:“也罢,就告诉你吧,朕这次之所以要这样隆重地把你推到台前,一来是让你这小滑头不能再躲,踏踏实实地给朕办事,二来也是要明明白白地告诉满朝文武,如今的朝堂又多了一股势力!”
徐锐闻言叫苦不迭道:“圣上的好意臣不胜感激,可是就臣这小身板,被您这么一推,不就成了众人的活靶子么?
臣打了胜仗又捞了银子,原本便惹得不少人眼红,正该是低调的时候,这下好了,那些盯着臣的人还不得扒了臣的皮?”
宏威皇帝冷哼一声道:“你小子一遇到事总想着自己,什么时候能为朕想想?再说,朕还不知道你,你是吃亏的人吗?”
徐锐撇撇嘴,正想争辩几句,却见宏威皇帝投来逼人的目光,只好很识时务地闭上了嘴。
见徐锐服软,宏威皇帝心中顿时舒坦了很多,但表情却凝重下来,沉声道:“这次的大战咱们虽然赢了,可赢得相当侥幸啊。
要不是肖进武和刘异,还有你,在关键时刻拿出魄力,力挽狂澜,那武陵亲军十有八九就要打到朕的长兴城来了。
新建的十二卫战力孱弱,边军更是不堪一击,对付十余万武陵亲军尚且如此凶险,更别说还有数十万南朝精锐根本没有动手!
你想过没有,若是大战正酣时,武陵小儿率领身在北齐的数十万南朝精锐突然从东南杀来,会是什么后果?
他们可以避开我大魏的所有主力,长驱直入,一直杀到朕的长兴城来!
而朕的主力全在西线,鞭长莫及,只能眼睁睁看着长兴被破,大魏亡国!
朕只要一想到这些事便浑身冷汗,夜不能寐!”
徐锐望着一脸阴沉的宏威皇帝,沉声道:“所以您在南朝内乱时放弃了反攻的计划?”
宏威皇帝苦笑一声:“一统天下啊,那是朕做梦都想办到的事,可是这一战让朕看到了真正的差距。
就像你说的,北朝国力强盛,可南朝兵锋着实锐不可当,朕不能拿列祖列宗留下的基业来做赌注!”
徐锐点了点头,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这个几乎手握一半天下的男人,当时将自己关在真武大殿,独自拷问自己,最终妥协的无奈和煎熬。
宏威皇帝重重将茶杯放在桌上,沉声道:“朕的大魏竟然必须向南朝蛮子屈服,这是奇耻大辱,也是无可奈何,所以朕必须改变这一切,而想要改变这一切,就需要先改变朝堂!”
徐锐一愣:“圣上想如何改变朝堂?”
宏威皇帝冷笑道:“朝堂上安逸得太久了,很多人直到现在还以为大魏傲世群雄,丝毫不顾国家大势,忙着争权逐利,蝇营狗苟,整个朝堂乌烟瘴气,死水一般,这样下去,别说一统天下,说不得再过几年就要被人家打得鸡飞狗跳了!”
徐锐似乎明白了宏威皇帝的意思,皱眉道:“所以圣上想把臣推出来,做那根鞭策群臣的鞭子?”
宏威皇帝点了点头:“是,但不全是,此战让朕看到了你那些火器和新式战法的威力,四百余人大破二十万大军,这样的威武之师,朕要是有二十万,何愁天下不平?
把你推出来,是要让大家知道朕支持你,你做起事来才不会诸多掣肘,束手束脚!
与此同时,你的出现将彻底打乱原有的格局,让那些自以为地位稳固,倚老卖老的人都感受到危机,若是他们再尸位素餐,人浮于事,很快便将从权利的中枢滚出去!”
徐锐暗叹一声,苦着脸道:“圣上着眼长远,如此一来自然于国大大有利,可是那些人都像是笼中的猛虎,一旦真的将它们放出来,臣这块诱饵还不被啃得一点不剩?”
宏威皇帝鄙夷地瞟了他一眼道:“耍手段整人的时候没见你怕,现在让你出来演一场戏就怕了?”
徐锐委屈道:“圣上明鉴,臣从来都安分守己,只管顾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何时动心思,耍手段地整过人?”
“没整过?”
宏威皇帝冷笑道:“那你倒是说说,西川运回来的几千万两白银和那些士族自相残杀是怎么回事?
还有辽王为什么拼了命的往西川塞人?
现在整个西川都被你把持着,辽王想要什么利益都得通过你,弄过去的人还不都成了为你站脚助威,摇旗呐喊的傀儡?
你这小子,注意都打到朕的头上来了,朕还不该让那些老虎出笼来吞了你?”
提起此事,徐锐的气势顿时弱了七八分,谄媚地笑了起来。
“圣上圣明烛照,什么都瞒不过您的眼睛,其实这些事吧,臣也是为了我大魏的大局着想……”
“哼!”
宏威皇帝翻了个白眼道:“少来这一套,你这次在西川捞得太多,任你说破大天朕也绝不信你!
看在你辛苦一趟的份上,留下三百万两安抚天启卫将士,其他的都交到朕的内库里来,十二卫此番遭遇重创,边军急需重建,几个遭受兵灾的省份也得恢复元气,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
“什么?”
徐锐闻言笑容顿时凝固,不知为何,他忽然想起当年北洋水师的军费被挪用去给慈禧太后修园子的事,恨不得立刻破口大骂。
“怎么,你不愿意?”
宏威皇帝见徐锐一脸苦相反倒来了兴致,难得地露出一抹笑容,调笑到。
徐锐揉了揉快要抽搐的脸皮,摇头道:“既是君命,臣莫敢不从,只不过臣想问圣上一个问题。”
“你说!”
宏威皇帝喜笑颜开,胜券在握地看着徐锐,似是在说“看你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徐锐也不理会宏威皇帝的戏谑,沉声道:“臣想问圣上,您是想要钱,还是想要天下?”
宏威皇帝没想到徐锐竟然会如此发问,顿时瞳孔一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谋断星河 第四百一十二章:平天之策
天下二字一直都刻在宏威皇帝心里,从小到大,矢志不渝。
可是这些年来,他却感觉自己距离这两个字越来越远,越来越力不从心,是以被徐锐乍然提起,便立刻打乱了他之前的平稳心境。
“要钱如何,要天下又如何?”
宏威皇帝盯着徐锐看了半晌,见他不似瞎说,这才沉声问到。
徐锐道:“圣上若要钱,那么臣便将此次从西川搜刮来的全部所得都给圣上,至于天启卫的将士,臣自会寻找他法安抚。
圣上若是要天下,便不要打那笔钱的主意,臣会将那笔钱一分不少地全用在刀刃上,让他们开花结果,最后还圣上一个大好河山!”
宏威皇帝闻言双眼微眯,又盯着徐锐看了半晌,似是要看到他心里去。
“若不是你徐钢锋,谁敢在朕面前夸下这么大的海口,朕定要叫他自食其果,既然这话是你说的,朕便先信你三分,但你可得把话讲清楚些!”
听到徐钢锋三个字,徐锐心里顿时像是吞了一万只苍蝇,好不容易才忍住恶心,耐心地对宏威皇帝解释起自己的打算。
“圣上可曾记得,臣为圣上分析过我北国最强的一点是什么?”
宏威皇帝点了点头:“记得,你说是国力,原本朕还不以为然,觉得朕的大军只是缺少一个能与武陵小儿匹敌的主帅,可这次朕可算是看明白了。”
徐锐也点了点头道:“圣上记得不错,我北国最强的正是国力,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此乃先天优势也!
兵法有云,扬长避短!
既然我大魏国力最强,便该不断发扬和利用这一优势,不断削弱其他国家,最终将他们一举击溃,自然便能一统天下!”
宏威皇帝眉头一皱:“你可别信口雌黄,单靠国力如何抵挡得了南朝的大军?”
“当然可以!”
徐锐冷笑一声:“只要国力够强,甚至不用刀兵便能令南朝臣服!”
宏威皇帝一愣,问道:“是何道理?”
徐锐道:“圣上可还记得天宝阁中的诸多宝贝?”
宏威皇帝点了点头。
徐锐道:“用贯了天宝阁的东西,您还离得开它们吗?”
宏威皇帝想起每次入厕后所用的卫生纸,后宫里每个嫔妃、宫娥都在使用的新款衣物和化妆品,再看看南书房里所有窗户都新贴上的玻璃,无奈地摇了摇头。
徐锐笑道:“若是这些东西的种类再多十倍,百倍,然后把他们卖到各国呢?”
宏威皇帝手掌一抖,还不等他说话,徐锐又道:“这些东西都是用价格低廉的原料所造,北齐的煤铁、南朝的良丝、西梁的木材。
臣可以用极低的价钱,从各国大肆收购廉价的原材料,然后制成高价的工业制成品,卖到原本的原料产地去。
猜你喜欢